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飲酒的原文及翻譯(多篇)

飲酒的原文及翻譯(多篇)

其七∶ 篇一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古詩飲酒賞析 篇二

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一、作者及出處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諡號靖節先生,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本詩選自《陶淵明全集》。

二、重點詞語及易錯字

1、結廬:建造房屋

2、車馬喧:指世俗往來的紛擾

3、問君:這裏是作者自問

4、尓:這樣

5、悠然:悠閒自得的樣子

6、相與:共同,一起

7、真意:指人生真正的意義

8、辨:通“辯”,辯解,分說。

易錯字:喧 籬 辨

三、翻譯

我建造房屋在人羣聚居的地方,卻沒有世俗往來的紛擾。要問我爲何能夠這樣,只要存心遠離塵俗,所處的地方自然也就偏遠了。我在東籬下隨手採幾朵梅花,悠然之間望見美麗的南山。山中雲霧在傍晚顯得更加美麗。歸巢的鳥兒結伴飛還。此情此景包含着人生真正的意義,想說出來又沒有更合適的語言。

四、內容及主題

這首詩作者通過描繪自己生活環境的幽靜,表現了一種超脫於塵世的寧靜平和,通過描寫歸隱生活的閒適,表達了自己迴歸自然的喜悅之情,含蓄地告訴人們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美妙感受。

五、名句賞析

1、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這四句,包含着精闢的人生哲理,它告訴我們,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淨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只要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改變客觀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到處都可以找到生活的樂趣。“心遠”一詞,反映了詩人超塵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2、“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

這兩句以客觀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閒適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見”字也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採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

3、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這兩句是全詩的總結,是點睛之筆,看似平淡,實則極富哲理,含蓄地表達了詩人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深沉感情。

六、寫法歸納

1、全詩融說理、抒情、寫景於一體,樸素而形象地表現了陶淵明厭棄世俗陶醉自然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2、詩歌用語質樸而意味深長,不假修飾卻詩意盎然。

其十∶ 篇三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爲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知識點歸納: 篇四

1、一詩中表現詩人恬靜閒適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懷的句子;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他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閒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4、詩歌蘊含着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心遠地自偏”。

譯文: 篇五

我家建在衆人聚居繁華道,可從沒有煩神應酬車馬喧鬧。

要問我怎能如此超凡灑脫,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

東牆下采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擡頭喜見南山勝景絕妙。

暮色中縷縷彩霧縈繞升騰,結隊的鳥兒迴翔遠山的懷抱。

南山仰止啊,這有人生的真義,我該怎樣表達內中深奧!

其二∶ 篇六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一∶ 篇七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飲酒陶淵明及全文賞析 篇八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與友人一起盡興飲酒,忘我的樂趣。飲酒陶淵明及全文賞析,我們來看看下文。

原文如下:

飲酒

陶淵明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爲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飲酒翻譯:

老友賞識我志趣,

相約攜酒到一起。

荊柴鋪地松下坐,

酒過數巡已酣醉。

父老相雜亂言語,

行杯飲酒失次第。

不覺世上有我在,

身外之物何足貴?

神志恍惚在酒中,

酒中自有深意味。

詞解釋:

(1)故人:老朋友。挈(qiè切)壺:提壺。壺指酒壺。相與至結伴而來。

(2)班荊:鋪荊於地。《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杜預注;“班,布也,布荊坐地。”荊:落葉灌木。這裏指荊棘雜草。

(3)行次:指斟酒、飲酒的先後次序。

(4)這兩句是說,在醉意中連自我的存在都忘記了,至於身外之物又有什麼可值得珍貴的呢?

(5)悠悠:這裏形容醉後精神恍惚的樣子。迷所留:謂沉緬留戀於酒。深味:深刻的意味。這裏主要是指託醉可以忘卻世俗,消憂免禍。

飲酒賞析:

這首詩寫與友人暢飲,旨在表現飲酒之中物我皆忘、超然物外的樂趣。

作者簡介: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世稱靖節先生,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辭賦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田園詩派創始人。

陶淵明的詩和辭賦散文在藝術上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極高的造詣,開田園詩一體,爲古典詩歌開闢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於真實感受,影響唐代詩歌的創作。

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於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爲“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勳,軍功卓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

古詩飲酒賞析 篇九

【名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出處】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日入羣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譯註】

秋菊花開,顏色秀美,在露珠的滋潤下,更顯風姿綽約。我採摘一些菊花瓣泡到酒中,可以忘卻塵世的煩惱,遠離喧囂之地,過我隱居的生活。

①裛(yì意):通“浥”,沾溼。掇(duo多):採摘。英:花。

②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憂物:指酒。《文選》卷三十李善注“泛此忘憂物”說:“《毛詩》曰:‘微我無酒,以邀以遊。’毛萇曰:‘非我無酒,可以忘憂也。’潘岳《秋菊賦》曰:‘泛流英於清醴,似浮萍之隨波。’”遠:這裏作動詞,使遠。遺世情:遺棄世俗的情懷,即隱居。

【說明】

《飲酒》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作品。此詩作於陶淵明看破東晉黑暗,辭官隱退之時。陶淵明在偏僻山村,沒有世俗侵擾,時常醉酒之後詩興大發,一揮而就,等到第二天清醒後,再修改潤色。寫好的詩稿越積越厚,就讓老朋友幫忙整理抄錄,一共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一組詩題爲《飲酒》。此詩表現了陶淵明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賞析】

這首詩表面寫飲酒的悠閒自在,實際卻隱藏着作者深沉的哀傷。秋天是菊花開得最美的季節,在衆芳搖落之時,它傲立枝頭,盡情綻放自己的美麗。正因爲菊花具有不媚俗不趨時的高尚節操,陶淵明才如此喜愛菊花,“秋菊有佳色”,“佳色”不過是“淺紅淡白間深黃”,它的顏色並不十分絢麗,作者之所以稱“佳”,那是因爲菊花的內在品格之美。“裛露掇其英”,作者趁菊花沾滿露珠之時採摘菊花瓣,真是色香俱佳。晉代有服食菊花的習俗,據說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然而,作者服食菊花不僅在於強身,還代表了其高潔的志趣與操守。屈原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如此。更多有關菊花的古詩詞名句請關注“”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作者將菊花瓣泛於酒中飲下,就覺得突然間忘卻了世間的煩惱,而且飲下這菊花泡的酒,就使我遠離了官場是非,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忘憂”,如果心中無憂,自然不會“忘憂”,這裏透出了作者胸鬱積的幽憤之情;“遺世”,超脫俗世,主要是指遠離官場,隱居避世。結合“忘憂”看,這裏的“遺世”,也含有憤激的成分。因爲陶淵明本不想隱居,他有志“大濟於蒼生”,只是看不慣官場的黑暗才決定退隱。

後面六句具體敘寫飲酒的樂趣和感想,表達了終生隱居的決心。這其實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做法,作者心有壯志,卻不滿這黑暗的現實,他的飲酒看似是怡然自樂,其實也是一種宣泄激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