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課文《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及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特別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詞。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特別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詞。

2、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明代的楊慎在其詩《臨江仙》中寫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時期,出現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呂蒙就是其中之一,呂蒙雖然驍勇善戰,但有一個缺點:不愛讀書。他的主上孫權曾屢次勸他讀書。經過多次的勸說,呂蒙不再是“吳下阿蒙”,讓人“刮目相待”。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孫權是怎樣勸呂蒙學習的(板書:孫權勸學)。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西夏縣(現屬山西省)涑水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歷時19年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名爲《通志》,宋神宗以它“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賜書名《資治通鑑》。“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爲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

三、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讀一讀

(1)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聽讀:聽錄音,注意字音、停頓、節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注意:

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讀yé,通“耶”)!

即更(讀gēng,重新的意思)刮目相待。

(3)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4)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字詞或語句,教師點撥。注意:古今異義詞、成語。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

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5)故事複述。

2、議一議

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爲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摩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格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爲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角色扮演,體驗反思

1、模仿表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學生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麼啓示呢?

孫權:勸別人要講究方法

魯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

呂蒙:學習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五、總結

從本文中,我們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好讀書,讀好書”。

六、課外延伸

請同學們將本文與《傷仲永》一文進行對比閱讀,寫一二百字論述學習的重要性。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二

《從現在開始》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富有兒童情趣,語言活潑、情節耐人尋味。講的是獅子大王想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每個動物輪流當一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裏的新首領。貓頭鷹讓大家白天休息夜裏做事,小動物們叫苦連天。袋鼠要大家跳着走路,小動物們聽了直搖頭。可愛的小猴子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擁戴,成爲森林裏的新“萬獸之王”。

結合課程標準的理念、教材編寫的意圖以及學生髮展的實際,我在設計本課時重點採用以下教學策略:

1、抓關鍵詞感悟,以悟促讀

語文不同於其他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在教學本課時我以重點詞語爲抓手,例如:“神氣極了”、“激動”、“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深入與閱讀材料形成對話,同時藉助課件的直觀感受與語言描述的情境創設,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人物的神態、動作,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體會童話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得言得意”。

2、以學定教,巧計情境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對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積極作用,爲了在課堂上體現課標精神,我堅持以生爲本,以學定教,巧計情境,努力在課堂上體現充分的自主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適當的探究學習。

不足之仍存在於課堂教學的很多環節中:

1、學生蒐集的資料能力不強,所以當一上課拋出問題:誰知道森林裏都有哪些動物?它們習慣怎樣生活?時,學生的回答很凌亂,有的說不完,大有不吐不快的意思,但時間關係我只能控制學生的發言,迅速進入下一個環節。

2、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但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合作意識弱,在完成老師給的討論題時,有時同學沒有動腦筋,在旁邊玩。

3、課堂組織教學還不夠,有部分同學的積極性還沒有調動起來

努力和改進方向:

1、優化課前準備,首先“吃透”教材,現行的語文教材是以人文性、文學性、時代性、基礎性、興趣性爲原則編寫的,內容非常豐富,其目的在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當地把握教學內容及教學過程,在教學中才能胸有成竹,應付自如。其次“吃透”學生,只有對學生有了透徹的瞭解,才能在課堂上對不同的學生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

2、優化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學習氛圍。努力創設出民主、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3、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實效。例如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景,巧設提問等。

4、優化教學策略,探究最佳教學途徑。例如根據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不同的情況可採用分組教學、分層教學等等。

5、優化教學反思,改進提升教學水平。實踐證明,不斷進行教學反思不僅可以獲得寶貴的教學經驗,還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的新問題,並通過改進或創新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進而實現自我超越。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三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讓人忍俊不禁卻又能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情節簡單卻充滿童趣。課文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動物們的擁戴。

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總結反思如下:

一、強基固本,重視生字教學

本課在指導學生書寫是,採用了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讓學生觀察左右結構的字,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在寫結構相同的字時還要注意的問題,使他們在寫字的同時鍛鍊了分析字形的能力;另一種形式是範寫,本節課我範寫的字是“之”字,因爲這個字學生容易寫成2筆。通過這種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的形式,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方法。

二、創設情境,增強情感體驗

“議論紛紛,叫苦連天”是本課重點詞語,如果一味地靠教師講解,就顯得枯燥無味,巧妙地融詞義理解和情感體驗於一爐,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詞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角色轉換,使語文課堂充滿人文魅力。

三、訓練語言,讓語文教學紮實有效。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的學科。在創設童話情景,讓孩子們有滋有味讀的同時,我們沒有忘記對文字的訓練。比如,孩子感悟貓頭鷹大王的神氣時,先借助課文中的插圖閱讀,然後讓學生積累詞彙“極了”,最後指導朗讀,同學們可以把剛纔自己思考的詞語放入課文中,朗讀訓練也落到實處。這個教學環節的處理既夯實了語言文字訓練,幫助孩子積累詞語,豐富語言,也進一步體會到了貓頭鷹的得意,還培養了認真看圖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識字、寫字教學還可以更紮實,創設情境理解“叫苦連天”的話題,可以更開放一些,不必限制學生的思維。

總之,經過對這節課的認真準備和教學實踐,我加深了對新課標的理解,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鍛鍊了自身素質,受益匪淺。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四

這是一篇充滿濃郁現代氣息的童話故事,文中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滲透了以人爲本的理念,教育學生懂得相互尊重纔是大家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在教學時,我以重點詞句爲“抓手”,以朗讀訓練爲“橋樑”,藉助課件,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練讀、演讀、悟讀,進而體會童話人物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低年級孩子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導入一環節我就讓孩子自己當小動物,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整篇課文。比如在學習貓頭鷹時,抓住“神氣”一詞,來體會人物的心情,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真正融入到文本的學習中,在處理小動物的反應時,我緊扣“議論紛紛”和“叫苦連天”兩個詞,但並不是死板的進行詞語解釋,而是讓學生扮演小動物,說出他們的心理話,叫出他們心裏的苦,這樣學生的體驗就非常真實,感受就非常豐富,在說的基礎上,我進行歸納並相機出示詞語,由此以來,孩子的興趣也高了,知識也得以鞏固了。在此基礎上,再來讀第二段的後兩句,學生就讀得投入,讀得真切。在後幾段的學習中,我都儘量把孩子帶入到文本中,讓他們當小動物親自去體驗,這樣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就更強了,也調動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本文人物思想性比較強,因而在教學中,我牢抓“朗讀”不放。對重點詞語段落上,讓學生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表演讀,讀中讓學生學會欣賞,學會分析評價,充分顧及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比如在教學第2節時,貓頭鷹的做法讓小動物們苦不堪言,爲了突出小動物們對“白天休息,夜裏做事”不滿的態度時,我運用了引讀的方式,通過教師的三次情境設置,引導學生三讀“白天休息,夜裏做事”,每一次讀都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了熬夜的辛苦,因此內心的不滿一次比一次強烈。雖然只是簡單的讀,但讀出了人物的個性,讀出了角色的心理,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總的來說,這堂課孩子樂於學,而且興致非常濃厚,每個孩子都融入到了故事情節中,他們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一員了,我想在以後的每節課中都要關注細節,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語文。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五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讓人忍俊不禁卻又能引人思考的童話故事,情節簡單卻充滿童趣。課文中的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動物們的擁戴。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

本課教學設計的第一個環節是複習生字,包括讀字和讀句子兩部分,目的是複習鞏固第一課時學習的生字;第二個環節是學習新課,在情境中理解童話中蘊含的道理;第三個環節是學寫生字。針對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總結反思如下:

一、強基固本重視生字教學

雖然本節課以閱讀教學爲主要內容,但生字教學也不能丟,而且在形式上要符合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複習生字的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認讀生字卡片,對生字有個回憶的過程,然後將剛剛認讀過的生字放入句子中,使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對生字有更深刻的印象,繼而掌握生字。從課堂效果來看,學生還是很樂於這樣去複習生字的,不僅可以認識字,還可以通過讀句子的形式來培養語感,增強對生字的感悟。

在寫字的環節中,我採用了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讓學生觀察四個左右結構的字,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在寫結構相同的字時還要注意的問題,使他們在寫字的同時鍛鍊了分析字形的能力;另一種形式是範寫,本節課我範寫的字是“第”字,因爲這個字下半部分的筆順較複雜,學生不易掌握。通過這種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的形式,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到了方法。

二、創設情境增強情感體驗

本課教學的重點在於怎樣讓學生體會文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爲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我用一段歡快的音樂來導入故事,讓學生戴上動物頭飾,創設森林裏動物聚會的情境,爲了與學生們融在一起,我也扮演了一個小動物,與學生們一起去體驗。通過各種輔助手段,我將學生帶入了文中童話的。境界。課堂上,學生們真的把自己當成林中的小動物,他們各抒己見,用自己的體驗去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當然,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指導閱讀方面不夠到位,沒有達到教案預設的效果。課堂上,幾個動物的話讀得並不好,脫離了文本,如果在學生沒有讀好的情況下,通過範讀、齊讀等形式來幫助學生體驗角色的語氣,效果一定會更好。因爲只有把文本讀熟、讀透,學生才能真切地進入文中的情境,才能製造出符合文本的課堂氣氛,文中的道理也纔會自然顯現。

總之,經過對這節課的認真準備和教學實踐,我加深了對新課標的理解,瞭解了更多教學手段,鍛鍊了自身素質,受益匪淺。

從現在開始教學反思 篇六

1.凸顯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筆者設計本課時,注重從學生學習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把課堂教學思想定位在“以生爲本,順學而導,以學定教”。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親身體會。如白鴿姐姐的幾次採訪內容都讓學生說出了自己的體驗和感悟。“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的理解等。強調學生主動性地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作業設計具有選擇性,爲的就是在學習文本、明理導行的價值觀引導上和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緊密相連。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充滿兒童情趣的課堂氛圍中自主、合作、快樂的探究,獲取新知,明白事理。如教師始終和學生一道與文本、作者進行平等的對話,白鴿姐姐也是動物中的一員。她的採訪貫穿於全過程。

2.重視朗讀形式多樣化,強調在朗讀中感悟

課堂上,“讀”佔鰲頭,學生採用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表演讀,默讀等,充分顧及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開發學生學習資源,讓文本的意義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自行發現,自發建構起來。讀完之後說說爲什麼這樣讀,這樣讀有什麼好處?說出朗讀後的個性化感悟、體驗和感受。以朗讀爲主線,以實踐活動爲輔助,引導學生聯繫教材,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讀活動物,以聲傳情,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人物個性,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如獅子大王的王者風範,貓頭鷹大王的神氣,袋鼠大王的激動,小猴大王的和氣、乾脆、機靈等等。

3.強調識字、寫字的訓練,在正確美觀的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形體美

課標明確提出:國小一、二年級要“多認少寫,識、寫分開”。本課設計讓本課生字、生詞多次重現於學生面前,讓學生於重現中識字。書寫指導做到有觀察,有比較,有範寫,意在舉一反三。因時間關係只教了獨體字的寫法,其他結構的字如有時間一個舉一例,就更能體現書寫指導的作用。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七

這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課文洋溢着現代的氣息,韻含着豐富的人文精神。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啓迪,在感情上受到感染和薰陶。本節課,我圍繞着“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引導”和“尊重、診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教學理念,進行設計和教學。

一、字詞教學紮實有效。

比如,上課伊始,以課文重點詞“萬獸之王”導入,隨機教學“之”,指導學生範寫,留足時間讓學生練寫,在說說“之”的意思,從而導出課文題目——從現在開始。在揭示題目的同時,隨機教學“始”,這樣的導入既紮實又巧妙。

二、重視“讀”的訓練。

比如在檢討學生自學情況時點出“輪、期”這兩個生字,通過比較識記生字,瞭解什麼是形聲字,讓學生在田字格了找出這樣的字,寫一寫,記一記,並找出難寫的字提出來,教師範寫。然後隨文學習多音字“任”。接着在表演談話中學習“萬獸之王”、“新首領”兩個詞語,輕鬆自然。還在學生表演時,根據現實情景學習“議論紛紜”(象這樣你也說,他也說,大家都爭着說,就叫做議論紛紜。)、“叫苦連天”(大家都受不了了,也很苦楚,這樣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是什麼呢?)

三、閱讀教學重情境創設。

首先出示課件揭題,從而又引導學生從這課題裏找出問題,得出了疑問“誰從現在開始做什麼?”。最終大家同心協力解決了問題,並引出了幾個小動物做“萬獸之王”。從課堂學生的表現也可以看出,同學們具有較好預習能力,課前對課文內容預習充分。其次,在課堂中,讓學生當成了各個角色的動物,通過表演來體會,把整個課堂設計成了學生們就是小動物,來評選“萬獸之王”,這一切,很好的活躍了課堂的氛圍,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四、強調識字、寫字的訓練。

區別了“第”和“弟”,利用相似的方法,更容易來記住這些該會寫的字。重點抓住“之”,板書很漂亮,生字多次重複出現,加強了孩子的記憶。獨特新穎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孩子們更快的掌握知識。

可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去理解文章內容,有意識的進行閱讀教學,同時關注學生學會和會學,在評價中鼓勵學生學習,這樣的教學收效就較大。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八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介紹了森林中的獅子要找一個動物接替他做“萬獸之王”。貓頭鷹、袋鼠和小猴子輪流上任一個星期。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了其他動物的擁戴,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孩子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和道理,讓他們懂得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要相互尊重,和諧相處,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

在對這一課的重難點有了初步認識後,我設計這一課有了個設想,就是從學生學習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立足於“出入法閱讀教學”,把課堂教學思想定位爲“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親身體會,使學生在課堂中會聽、會讀、會說、會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讀”放在首位,學生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默讀等,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使學生讀中感,讀中悟,讀中用。

從課堂中學生的反應來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可惜最後的拓展活動沒有時間展開,有一個學生在下課鈴響時仍舉手示意我,當我叫她起來問有什麼問題時,她說:“老師,我想問大家,如果你來做“萬獸之王”,你會怎樣做?”這個問題像一份不期而至的禮物,帶給我驚喜,我沒有想到我們班的孩子能想得那麼深入,因爲這個問題正是我要拓展的。課後我在想,如果我把課堂教學的時間再安排得合理點,就能讓孩子們都痛快地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能使孩子們的感悟更深一層。那麼,“出入法閱讀教學”也會體現得更爲明確,因爲孩子能提出疑問,那說明了孩子們正準備“出”,現在卻因爲我設計得不太合理而阻擋了他們邁出的腳步。給孩子們留下的這種遺憾,我希望在下一節課時給他們彌補。而給我自己留下的遺憾,將提醒着我以後走好教學每一步。

從現在開始的教學反思 篇九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獅子大王要選一位動物來接任他做萬獸之王。第一星期的貓頭鷹讓動物們白天休息,夜裏做事,第二星期的袋鼠讓動物們跳着走路,動物們叫苦連天;而第三星期的猴子讓動物們照着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得到了動物們的一致認可,最後獅子宣佈猴子就是萬獸之王了。

這篇童話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根據課文的特點我設計了五個環節,第一環節是情境引入,在獅子圖片的出現下讓學生認讀“萬獸之王”這個詞語,從而引出課文中獅子大王所講的一句話,進入課題;第二環節是初讀課文,解決生字的認讀和課文內容的大致瞭解,我通過摘蘋果這個遊戲方式讓孩子正確認讀,孩子們興趣濃厚,讀得也很棒;第三環節是再次讀課文,在朗讀中體驗角色。我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參加競選的一個動物,通過抓住文中的關鍵詞,結合圖片,用朗讀去體驗這個大王下達命令時的“神氣”、“激動”,在朗讀文本,體驗角色的過程中,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等詞語的意思,並能正確認讀“習慣”、“方式”等詞語;第四個環節是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再一次感悟課文內容,從而情感得到昇華,體會到做事不能只想着自己,還要尊重別人;最後一個環節是學寫“令”和“直”兩個生字。

上完這堂課後,我自己覺得這堂課的預期目標只達成了一部分,隨文認讀詞語、理解詞語這一環節是做得比較好的,學生通過角色的體驗既正確認讀了詞語,又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整個教學中第三環節是重點,目的是爲了讓孩子能通過角色的體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並能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但是從孩子的朗讀效果來看,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也沒有讓孩子的自主性體現出來,始終是老師牽着孩子在學習,所以整個環節的學習氛圍比較平淡。

首先自己在課上的應變能力不夠,當看到孩子的朗讀沒有到位的時候,老師應該馬上結合多媒體的圖片資源和文中的提示語去引導孩子,或者可以讓孩子結合平時自己“神氣”和“激動”的樣子來體驗文中“貓頭鷹”和“袋鼠”當上大王的那種神態、動作和語氣,再進行朗讀,這樣孩子就能更好地體驗文中的角色,讀出貓頭鷹的神奇樣兒和袋鼠的激動了。

再次課文中描寫三個動物參加競選的過程大致相似,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先教學其中一種小動物參加競選的場面,然後其他的兩個場面可以放手讓孩子去學,去體驗,孩子的主動性就能得到發揮,學習的興趣也會更足,教學的效果就會不一樣。

總之這堂課的教學自己說的話過多,放得不夠開,沒有讓學生的主動性體現出來,這方面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改進的,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培養也是自己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去加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