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新版多篇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什麼新版多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篇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黨的十七大報告也重點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篇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聽起來好像很深奧、很玄妙。其實,它的內容很明確、很具體,就體現在社會成員的具體行爲中,體現在現實生活裏,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它爲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決定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

作爲一個產生於150多年前的理論,今天爲什麼還要堅持呢?堅持馬克思主義,是因爲它是科學真理,它把嚴格的科學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機結合起來,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綜觀當今世界,各種理論思潮、流派紛呈林立,但不容否認,馬克思主義仍然處於人類社會思想史的高峯,仍然是指引人類前進的一盞明燈。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它始終以客觀事實爲根據,吸收、借鑑和融合各種優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實踐中不斷前進、不斷髮展。8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理論成果,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勃勃生機。正是在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把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變成爲一個初步繁榮昌盛、欣欣向榮的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回顧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歷史,實現民族復興是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的追求和夢想。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找到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賦予民族復興新的強大生機。改革開放29年來,社會主義制度又在除弊創新中自我完善和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更加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共同理想的信念。

理想是燈塔,是風帆,引領着社會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動員、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它反映了我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願望和普遍追求,既實在具體又鼓舞人心,它把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密聯繫在一起,把各個階層、各個羣體的共同願望有機結合在一起,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親和力、凝聚力。不論哪個社會階層、哪個利益羣體的人們,都能認同和接受這個共同理想,並願意爲之共同奮鬥。

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在五千年曆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華民族形成了勇於改革、敢於創新的時代精神。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交融,已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共同構成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精神品格,成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

千百年來,無論面對多少困難挫折,面臨多少艱難險阻,中華民族都始終高擎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火炬。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奮發進取,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抵禦外來侵略、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靠的就是這樣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由貧窮走向富強,靠的也是這樣的精神;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是要靠這樣的精神。只有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才能傳承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不倒、飽經風霜而彌堅的精神實質,不斷拓展我們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精神內涵,不斷增強我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始終凝聚在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旗幟下。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只有分清榮辱,明辨善惡,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多人口、56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事業發展、社會和諧的目標和追求,既需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需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導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也需要確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行爲規範。

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概括精闢、內涵深刻,貫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覆蓋各個利益羣體,涵蓋了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它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觀念有機融合在一起,鮮明地指出了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以何爲榮、以何爲恥,爲人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判斷行爲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規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使社會成員都能知榮棄恥,褒榮貶恥,揚榮抑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纔能有所依託、有所體現。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結構嚴謹,定位明確,層次清晰,是完整的、系統的,它堅持了社會主義又有中國特色,總結了成功經驗又有新的提升概括,反映了現實的迫切需要又是能夠通過努力實現的,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和形成全社會的共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篇三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青少年讀本》讀後感 我國前領導人江澤民總書記曾說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靈魂和精神支柱。

這本讀本是針對青少年的,我覺得對於青少年來說,很有幫助。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重要時期,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最爲關鍵的階段,面臨成爲什麼樣的人以及怎樣成長成才的重大問題。在這樣一個人生的重要階段,青少年需要有科學的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所以青少年需要擔負起這樣一個光榮的使命,努力成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者、宣傳者和實踐者。

著名教育理論家、革命家徐特立說:“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困難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一個人年輕時有沒有崇高的理想,對他今後的成長,對他的醫生爲社會貢獻的大小,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青少年來說,樹立一個理想是必須的。青少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引領,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除了樹立理想,堅定理想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青少年去實現理想,如何實現理想,第一點需要青少年們堅持刻苦學習。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要走出去,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第二點需要青少年們堅持刻苦奮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在生活中,做起、從基礎做起,腳踏實地,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節約樸素。第三點需要青少年們堅持開拓創新。提倡青少年獨立思考、多疑好問,善於總結,要有強烈的求知慾,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要有敏銳的觀察力。第四點需要青少年們堅持高尚品行。廣大青少年們要自覺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自覺養成自律自省的意識和只恥改過的觀念,成爲有道德的好少年。

胡錦濤總書記在建黨九十週年講話中指出:“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廣大青年、贏得廣大青年、依靠廣大青年。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青少年應該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

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爲主旨,以培育“四有”新人爲落腳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爲德育的根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把廣大小學生培養成具有世界眼光、改革精神、開放意識,能夠傳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富有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精神,敢於創新、勇於實踐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重點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字,凝練了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和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在教育系統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首要任務,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內在需要和必然要求,是增強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時代召喚,也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大舉措。

三、組織保障

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職責,強化管理,做到活動開展紮實有效。把這項工作當做長期任務來抓,不能看成突擊性工作。要加大對活動開展過程的檢查和指導,把過程抓實,把管理抓細,推動工程持續、穩步開展。學校成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易忠茂

副組長:何海清

組 員:校班子成員各科室主任、班主任。

由黨支部和政教處具體督促方案實施,負責日常工作事務,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

四、實施途徑

(一)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

全校教職工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有計劃地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走進教材,走進課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生動具體地融入到孩子成長的全過程,營造有利學生健康成長的和諧環境,使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語文課進行中國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優良傳統的教育。在語文教學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培養學生體會東方審美文化的獨特內涵,熱愛我們民族優美的傳統文化,使學生確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學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薰陶作用,運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爲導向,以建設優良校風、教風、學風爲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環境爲重點,建設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社會主義文化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作爲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有效載體。

根據學生的特點,科學地設計與安排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既突出核心價值觀,又體現趣味性,寓教於樂,使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氛圍中全面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召開主題班會,要求學生作爲學校的一員,不但收穫知識,還收穫道德、誠實、守信、謙虛、禮讓。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覺踐行校訓,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從規範日常行爲做

起,遵守學校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及交通法規,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養成良好的衛生和道德行爲習慣,爭做品德高尚、誠實守信、遵守紀律、自強自立的新時代的中學生。不說髒話、粗話,提倡使用禮貌用語,不隨地吐痰、不隨手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不打架,不破壞公物,不在教學樓內大聲喧譁,追逐打鬧。

2、充分利用週一升旗儀式,採用國旗下演講等形式,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

3、通過校園廣播、櫥窗、板報、橫幅等媒介,在學生中廣泛宣傳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校園傳媒的育人功能。

(三)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道德實踐活動緊密結

合起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要始終與德育實踐活動緊密結合,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緊密結合,以實踐和活動爲橋樑,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各學生在實踐中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緊密結合中學生的思想實際,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活動爲載體,廣泛深入地開展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

①舉辦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當文明學生”爲主題的班會,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教育內容,由淺入深、循循善誘,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容入眼、入耳、入腦、入口、入心,使之內化成學生的自覺行爲和基本的道德情感。

②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通過讀書,吸收名著精華,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求學生每個月讀一本名著。由學校精選一批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目推薦給學生和家長,也可由家長和學生自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籍,由家長督促學生有計劃的閱讀,並寫出讀後感,並由學校每月進行評選表彰。

③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國情知識競賽、徵文等活動。

④開展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題的演講、手抄報、徵文等比賽活動。

⑤以各種節日、宣傳日、紀念日爲契機,組織學生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活動中:如利用“五一”節,開展勞動體驗;利用九一八紀念日、國慶節等紀念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利用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服務人民的意識;利用國際禁毒日和全國法制宣傳日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等;通過各年級考試紀律教育,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美好品德等;通過組織學生假期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識和理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篇五

1、什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

2、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其相互關係?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

(2)這四個方面的內容,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刻內涵的科學揭示。

(3)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抓住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樹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掌握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打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

(4)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鬥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3、如何理解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意義?

(1)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只有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醜,一個人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一個社會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精闢概括,是對新時期社會主義道德的系統總結,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2)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56個民族的發展中大國,實現事業發展、社會和諧的目標和追求,必須確立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風尚。社會主義榮辱觀旗幟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麼、反對和抵制什麼,爲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爲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行爲規範,爲我國公民道德建設樹起了新的標杆。

(3)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全面系統、準確通俗的表達。它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發揚了我們黨優秀革命道德傳統,概括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鮮經驗,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時代精神和時代風尚。“八榮八恥”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係,涉及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依法治國同以德治國的結合,標誌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對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篇六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共同思想基礎;共同進步;客觀要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這是社會系統得以運轉、社會秩序得以維持的基本精神依託。舊社會的解體往往以核心價值體系的崩潰爲先聲,新社會的誕生往往以核心價值體系的形成爲先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也往往以核心價值體系的確立和完善爲支撐。核心價值體系,不僅作用於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而且對於每個社會成員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施加着深刻的影響。目前,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處在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生活方式深刻變化。這一切給人們的思想價值觀念帶來了空前的活力,也造成巨大的衝擊。人們的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人們的價值觀念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在這種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背景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特別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更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在價值的多元並存中形成價值共識,確立得到多數社會成員“公認”的核心價值觀,是維護社會形態的統一性和思想文化的統一性的基本前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方面的深刻內涵,代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價值,它提供了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價值體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只有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才能取得全社會廣泛而深刻的價值認同,使人們超越民族、城鄉、地域等方面的差異,消除彼此之間的分歧和隔閡,增強社會成員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促進社會共同體的團結和穩定。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的必然要求。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和諧文化是一個範圍寬廣、內涵豐富的概念,是一個層次多樣、結構複雜的系統。毫無疑問,不同的文化類別、文化現象、文化行爲,有不同的價值目標和實現途徑。但是,無論如何,在極爲繁茂蕪雜的文化現象、文化行爲和文化類別中,始終有一個基本的東西存在,這就是作爲一種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價值理念的東西——核心價值體系。沒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和主導,和諧文化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失去根本。核心價值體系作爲民族文化的精神理念的集中體現,始終代表着、引導着該民族文化的運行方向。同時,核心價值體系對於全社會的精神、價值、行爲都有很強的凝聚作用和整合作用。因此,核心價值體系對於民族文化的發展,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於和諧文化的建設,具有保障精神方向的作用,是和諧文化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改革開放將近30年來,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偉大的進步,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設成就斐然。在思想文化的建設方面,先後制定了《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1986年)、《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1996年),堅持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其間,黨的十五大報告(1997年)專門論述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並對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作了闡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中共中央還發布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001年),明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在“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部分,明確提出並具體闡述了“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關於先進文化問題的論述,更是指明瞭文化建設的思想方向和價值目標。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我們改革開放的實踐,通過思想理論界的努力,通過黨的綱領性文件逐漸提煉、歸納出來的,它本身來自實踐而又高於實踐,因而能夠指導我們的文化建設工作。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把這四個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領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和整合多樣化的思想觀念及社會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會思想共識,形成全體人民團結奮進、共創和諧的強大精神力量。高校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重要陣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高等院校是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研究學問、追求真理、創造思想、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陣地。高校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和建設,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等教育的全過程,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教師、教育學生。高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來展開。首先,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針,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馬克思主義既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又是崇高的價值目標。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首要和根本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辯證方法。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先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一系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高校的改革和發展,高校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參與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建設,都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發揚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和革命精神,與各種各樣的不和諧的、不文明的、敵對的行爲和思想進行堅決的鬥爭。和諧是要通過與不和諧進行鬥爭才能實現的。當前,高校總體上是和諧的。但是,社會上的不和諧現象或多或少對高校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高校裏確實存在不和諧的現象,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守馬克思主義陣地,建設和諧校園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其次,要在高校中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標追求,是中華民族振興的成功之路。要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凝聚人心,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果鼓舞人心,使廣大師生堅定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念,以天下爲己任,自覺地把個人追求與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統一起來,把個人奮鬥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事業統一起來。第三,要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在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中,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偉大的民族精神,支撐着偉大的民族。有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前途的一個重要尺度。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民族精神,沒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沒有堅定的民族意志,不可能自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面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面對某些強國的文化、經濟和軍事霸權的挑戰,我們必須不斷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求真務實、奮勇爭先的時代精神,是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是當代中國人民創造光輝燦爛的歷史篇章的力量源泉。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改革創新的光榮傳統。今天,我國正在進行的改革,是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國家振興的關鍵。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的改革創新精神,借鑑歷史上改革創新的經驗教訓,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爲重,識大體,顧大局,理解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促使改革取得偉大成功。第四,要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認識、評價和態度。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八榮八恥”爲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美德、高尚的革命道德和時代精神的提煉和昇華,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和針對性。今天,只有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分清是非榮辱,明辨善惡美醜,才能形成維繫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和道德風尚。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對我國的社會道德體系,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對社會大衆特別是對青年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高校如果沒有良好的學風和校風,沒有良好的道德水準,就難以培養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以及良好的公民,就難以成爲社會良知和公平正義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更難以產生世界一流的優秀大學。因此,高校的廣大師生牢固樹立和認真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更加強烈。高校廣大師生要牢牢樹立和認真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學風和校風,推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法規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在高校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求真理的學風和校風,爲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文化、和諧校園提供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爲代表和維護社會良知與公平正義堅守一方重要陣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有助於形成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理想,是增強綜合國力的客觀要求,是引導全社會思想道德共同進步的客觀需要,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條件。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於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對於團結、引領全體社會成員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進步,具有重大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共同思想基礎是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提。沒有共同的思想基礎,黨就會瓦解、國家就會分裂、民族就會解體。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政黨的行動指南,是一個國家的主心骨,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任何價值觀念都深刻根植於社會實踐尤其是現實生活。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的根本指導思想,這就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性質和方向,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和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和建設唯一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唯一正確的理論基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教訓說明,如果我們偏離了馬克思主義、懷疑馬克思主義、忽視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實際運用,我們的事業就會遭遇困難、挫折以至於失敗。反之,只要我們忠實地堅信和執行馬克思主義在全黨和全國的指導思想地位,我們的事業就會轉敗爲勝,轉危爲安,節節勝利。馬克思主義作爲學說和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一個不斷自我更新、自我發展、自我豐富和創造出自己的新形態的思想價值體系;它也是一個善於而且敢於吸收歷史和現實中人類一切積極的、偉大的文化思想成果的開放的思想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黨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我們黨歷來重視共同思想基礎的建設,並領導全國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古老的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了巨大的優越性。毛澤東強調黨要有“共同語言”,社會主義國家要有“統一意志”;鄧小平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國家,要團結起來、組織起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否則建設就不能成功;江澤民強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於沒有靈魂,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爲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號召,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育文明的道德風尚,尤其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指導和規範我們的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設。這些都是強調共同思想基礎建設,對於我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傢俱有重要意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助於形成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理想理想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的嚮往和追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奮勇前進的精神動力。人類發展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共同理想,就失去了民魂國魂,也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的強大精神支柱。社會主義既是一種運動、一種社會制度,也是一種價值目標。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現狀促使人們從價值視野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制度,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保證各項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和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驟然“變色”,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隨之陷入低谷。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有些人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開始發生動搖,有些思想主張甚至完全背離了社會主義道路。在當前社會生活多樣化、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形勢下,更加需要尋求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認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導和激勵全體社會成員向一個目標前進。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堅持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在不同歷史階段提出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黨領導人民實現了贏得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社會理想。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現實的理想集中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奮鬥目標之中。建設一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的共同理想。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生活方式深刻變化,這一切都給人們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活動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不斷推動着人們解放思想,改變觀念,開拓思維,煥發出自強不息、奮力拼搏的精神。同時也帶來空前的衝擊,出現了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把承認合法經濟利益,允許一部分人先富的政策蛻變爲拜金主義,甚至爲獲取金錢不擇手段;用市場價值取代人生價值;出現了以權謀私、權錢交易、貪污腐化等現象;封建腐朽思想沉渣泛起,西方不良思潮不斷侵入;等等。這些都嚴重腐蝕着人們的靈魂,污染社會空氣,阻礙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在這個發展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相互交織的關鍵階段,更加凸顯出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形成共同理想,我們才能更好地促進黨政關係、民族關係、宗教關係、階層關係、海內外同胞關係的和諧,才能鞏固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才能鞏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同時,每一個社會成員只有把自己的理想與共同理想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只有通過先進文化的建設,引導人民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崇高理想,形成巨大的精神動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才能加速現代化建設的步伐,並保證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增強綜合國力的客觀要求 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各國綜合國力激烈競爭的同時,意識形態領域也是風雲激盪。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不僅是商品、資本、人員等在國際範圍的頻繁流動,而且包括文化產品、文化資本和文化價值觀等在全球範圍內自由流動和碰撞,經濟中文化和知識的含量越來越大,出現了知識經濟、文化產業等名詞。這都表明,文化對當代國際關係的影響日益增強,世界各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都把文化作爲其綜合國力的重要的力量加以運用。以美國爲首的發達國家,不僅憑藉經濟、科技、軍事優勢粗暴干涉別國內政,而且對發展中國家大肆進行文化滲透。美國利用它在世界文化領域的霸主地位,到處以美國文化控制和佔領別國的思想文化陣地,以美國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消解別國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力量的強弱,國際影響力的大小,已經成爲決定國際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面對全球經濟中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以及西方國家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在這種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我們必須立足國內現實、把握時代潮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前提和精神紐帶;是把人民團結起來、凝聚起來,把人民羣衆的生命力、創造力極大地發揮出來,使廣大人民始終保持奮發有爲、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萬衆一心、堅韌不拔、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強大民族意志的精神紐帶。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中國人民在未來的歲月裏薪火相傳、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發展,就必須把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統一起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戰勝各種風險考驗,譜寫了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賦予民族復興新的強大生機,靠的就是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我們鑄就的時代精神。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就必須進一步大力弘揚這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斷增強我國人民的凝聚力、創造力和國際競爭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之路。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導全社會思想道德共同進步的客觀需要 思想道德是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不是脫離歷史發展的抽象口號。我們建立的思想道德體系,應當同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已經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國情相適應,逐步建立日益完善、反映不同層次和不同職業要求,既要鼓勵先進,又要照顧多數,把先進性要求同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對不同層次的人們提出不同的要求,形成具有很強引導力和規範力的道德體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應當按照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的要求,進一步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使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把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念滲透到我們的法律制度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應當按照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要求,進一步把中華民族剛健有爲、仁愛和諧、追求正義、注重修養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使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全面系統、準確通俗的表達。它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發揚了我們黨優秀道德傳統,概括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鮮經驗,集中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時代精神和時代風尚。既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先進性要求,又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上的廣泛性要求;既堅持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又符合不同層次羣衆的思想狀況;既體現了一致的願望和追求,又涵蓋了不同的羣體和階層。“八榮八恥”涵蓋了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係,涉及人生態度、社會風尚等方方面面,體現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結合,標誌着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對新形勢下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崇高的理想,堅持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在不同歷史階段提出代表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理想。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鬥爭,黨領導人民實現了贏得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社會理想。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最根本、最現實的理想集中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奮鬥目標之中。建設一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會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我們的共同理想。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條件。社會和諧,就必須有共同遵守的價值目標和行爲規範,而且和諧社會不是沒有利益衝突的社會,也不是沒有矛盾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通過對各種利益關係、社會矛盾的調整和處理來實現社會的和諧與融洽。這不僅需要相應的社會機制,也需要相應的主導價值共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任務要求全社會最大限度地形成主導價值共識,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奠定社會和諧的思想根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代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流價值,提供了和諧社會建設所需要的文化認同和價值追求,不斷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不斷在實踐中創新發展。它不但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思想,而且強調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求同存異、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具有弘揚正氣、凝聚人心、溝通感情、增進融合等功能,能夠引導人們超越民族、城鄉、地域以及社會階層等方面的差異,消除彼此之間的分歧和隔閡,增強社會成員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促進整個社會的團結和穩定。它有利於形成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有利於樹立全社會的和諧理念,培育全社會的和諧精神;有利於形成全社會的良好道德風尚,形成全社會的和諧人際關係;有利於營造全社會的和諧輿論氛圍,塑造全社會的和諧心態。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是在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凝聚和統一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羣體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大廈的基石,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和諧文化的必然要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簡述 篇七

含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科學命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國整體社會價值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發揮着主導作用,決定着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徵和基本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繫、相互貫通,共同構成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積極借鑑人類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調動積極因素,凝聚力量、激發活力,進一步打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道德基礎,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支持。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們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重大理論創新和重大戰略任務,是一項基礎工程、靈魂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關鍵和根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

標籤:多篇 新版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