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實用文精選

《橋》課文賞析【精品多篇】

《橋》課文賞析【精品多篇】

《橋》課文評點(精選 篇一

《橋》課文評點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了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的來勢兇猛,爲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

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村莊驚醒了。人們翻身下牀,卻一腳踩進水裏。是誰驚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號人你擁我擠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人們又瘋了似的折回來。

東面、西面沒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這裏把老漢比喻成“一座山”,既表現了老漢的威嚴、冷靜,與人們在山洪暴發時“驚慌”“瘋了似的”“跌跌撞撞”“亂哄哄”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又寫出了老漢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這座“山”是人們獲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人們停住腳,望着老漢。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有人喊了一聲:“黨員也是人。” 老漢冷冷地說:“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 竟沒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隊,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sì)地舔着人們的腰。

【“竄上來” “舔着”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jiū)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小夥子瞪(dèng)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後面。 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發抖”“呻吟”這裏作者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木橋在洪水的衝擊中、在人們的重壓下即將斷裂的危急情景,也爲下文寫木橋的轟塌埋下了伏筆。】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後,只剩下了他和小夥子。 小夥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小夥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後,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chān)扶着,來這裏祭(jì)奠(diàn)。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結尾點出老漢和小夥子是父子。】

本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高風亮節、果決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課文橋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機情境,體會老漢的大山形象。

課前準備:

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教學過程:

一、讀課文,學習詞語

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題目叫《橋》。讀過課文了嗎?讀了幾遍了?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相信在這堂課上你們肯定會有非凡的表現!有信心嗎?

出示詞語:

咆哮

獰笑

放肆

沒腿深

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

這是課文中的幾個詞語,認識嗎?誰能來讀讀?(請兩位同學讀。齊讀)

老師把這詞語分成了兩排,上面一排是寫洪水的,下面一排是寫老漢的。(板書:洪水老漢)

請你們在上面一排每個詞語的前面,添上洪水兩個字讀讀,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洪水?

二、走近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1.這究竟是一場怎樣可怕的洪水呢?讓我們回到課文中,大聲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哪些句子是描寫洪水的,把它劃下來。(學生交流)

同學們找得都很準,但是,像剛纔幾位同學那樣讀,能讓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嗎?老師也摘錄了幾個句子,請看屏幕上,請你們反覆讀讀,通過朗讀告訴大家,這的的確確是一場可怕的洪水。

生自由讀好後,選擇一句你最能讀好的讀給大家聽。

教師相機引導:讀到受驚的野馬這個詞時,你腦海裏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有了這種體會,你肯定會讀得更棒。

可你覺得是人在跳舞嗎?是魔鬼、是野獸、是死神在跳舞,是死亡之舞啊!

獰笑是一種怎樣的笑聲?是什麼在逼近?是死亡啊!

讀得好,是有原因的,老師注意到你的表情,來讓我們一起把臉沉下,把聲音提高,一起讀。

課文賞析及教案 篇三

蘇軾《後赤壁賦》賞析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林承雄

宋代的唐庚認爲“東坡《赤壁》二賦,一洗萬古,欲彷彿其一語,畢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說讀《前赤壁賦》,可以給人一種瀟灑神奇、出塵絕俗的美;同樣,讀《後赤壁賦》,它也可以把我們帶入一個陶然忘憂、隨緣自適的自由天地。

全文以時間爲序記述了我與客重遊赤壁的經過,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禪趣幽遠。

首段寫登赤壁前的狀況,交代時間、行跡、遊伴、氣候。作者以洗練的筆墨描寫了秋夜月景,點明遊赤壁的緣起。“木葉盡脫”寫秋霜之重,秋風之勁。“人影在地”襯孤月之明。“顧而樂之,行歌相答”寫出我與遊伴心領神會、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態。這般“月白風清”的良辰美景,該如何消受?接着陡降一筆寫“無酒無餚”的遺憾。着一“嘆”字,與前文之“樂”構成反跌。繼而再升一筆,以客、婦之言,交代佳魚老酒並具,將先前之抱怨一筆勾銷,心情頓然舒暢無比。皓月當空,客知我心,婦會我意,得以盡興,豈不快哉!這與前文之“嘆”再度形成反跌,可謂曲盡其妙!

次段寫與客復遊赤壁。作者寫泛舟赤壁之下所見景象,寥寥十六字,聲形並茂,神采飛揚。“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寫出了一派驚濤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驚險景象,給人以壯闊雄偉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則展現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漸退、暗礁崢嶸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這一句即景抒情,明講自然景色變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寫我攀峭壁登危巖和放舟自流於江上的見聞感受。“履”、“披”、“踞”、“登”、“攀”、“俯”這一連串動詞寫出我欲一覽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衝動感和興奮勁,表現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率真與執著。“二客不能從”反襯我特立獨行的姿態,油然而生一種自負、自豪感。接着寫登高望遠、仰天長嘯的瀟灑出塵的舉止,以及觸景而生的悲情、恐懼。“悄然”、“肅然”、“凜乎”將情感的波動層層遞進地表現了出來。由樂及悲而怖,這是一處起伏。繼而寫登舟隨波逐流,聽其止休的散漫、從容,又復歸於平和恬淡,這又是一處起伏。

末段寫半夜見聞與歸家夜夢。作者以空靈的文字塑造了一隻孤鶴的卓拔不羣的形象,寄託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寫我夢中與道士的邂逅、對話,流露出一種與世無爭的豁達。“羽衣翩躚”的道士,與“玄裳縞衣”的孤鶴,與“我”,三位一體,亦真亦幻,令人心騖八極,神遊萬仞。“道士顧笑,予亦驚悟”,一“笑”一“悟”之間,生之艱辛苦痛彷彿暫且冰釋。結句“開戶視之,不見其處”是寫夢醒後的現實,在自然的實有與幻想的虛無之間,作者宛然忘懷了一切世間的煩惱、爭逐,累累創傷的心靈也得以安撫,剎那間超脫了。此賦在作者夢醒時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給讀者去玩味尋索,有曲徑通幽之妙。難怪金聖嘆讀完蘇東坡的《後赤壁賦》,這樣說道:“豈惟無鶴無道士,並無魚,並無酒,並無赤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闊。”蘇軾曾有詩曰:“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寄吳德兼簡陳季常》),“陰晴朝暮幾回新,已向虛空付此身。出本無心歸亦好,白雲還似忘雲人。”(《忘雲樓》)這種虛無卻是詩人支撐苦境,戰勝困厄,安妥心靈之處,這就是作者禪宗觀的投射。

全文表面上是寫遊赤壁之樂,其實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貶謫生活的鬱悶,同時 也是形象地演繹自己的人生哲學。文章以樂爲主調,而情有跌宕抑揚,婉曲奇麗。誠如蘇軾之自謂:“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自評文》)《燕喜詞序》雲:“蓋東坡平日耿介直諒,故其爲文似其爲人。”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被貶黃州期間寫下這篇賦,從此文中,我們可以鮮明地感受到那種隨遇而安的心態、曠達開朗的胸懷。

《後赤壁賦》教學實錄

一、導入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風月引發了宋代著名作家蘇軾“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極度自由之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時隔三月之後重遊舊地寫下的另一篇美文——《後赤壁賦》。看一看,這一次作者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觸。

二、文章串講

文章不長,總共三個小節,首先請一位同學把課文讀一遍,其他同學認真聽,同時思考每一小節分別講了什麼。(正音、評價)

我們說過,古文的學習,首先應該理清文章的大意。請一位同學把第一小節串講一下。和我們平時的要求一樣,讀一句,譯一句。

注意關鍵字:望(既望、晦、朔) 阪

(“是歲——不時之須”)分析:對話的文字非常口語化,生活化,扣住題目來看,主要寫重遊赤壁前的情況,是誰先主動提出——蘇軾(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而後呢?友人附興(舉網得魚),更有婦助雅興(以待不時之需)真是天時、地利、人和,於是蘇子和友人攜酒與魚欣然成行。(板書:起雅興而遊 樂)

讀這部分時我們的語調應該是歡快的。(齊讀這一部分)

(“江流——不可復識”)分析:舊地重遊,作者聽到長江的流水發出聲響,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峯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的小了。爲何如此?水落石出。點明季節,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來,因而山顯得更高了,月亮因爲遠顯得小了。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幾個月,江景山色已經再也認不出來!本是“山川相僚,鬱乎蒼蒼“,爲何時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變化呢?一個是季節變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賦中我們講過1080年(宋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隔兩年作者寫下了這兩篇文章。黃州並不是世外桃園,蘇軾在這裏過得並不舒心,轉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歸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樣,我也是塵滿面,鬢如霜,縱使相逢應不識了!

想象一下,面對如此景色,他還會不會“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當然不會,那麼他做了什麼?我們一起看第二小節。(男生齊讀)

分析:這一次作者不在是“泛舟遊於赤壁之下”,爲了解憂,而是親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沒有李白“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好運,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險峻的山岩,撥開紛亂的野草;(披:分開。《項羽本紀》噲遂入,披帷西向立。)

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虯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 攝、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兇險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險峻,陰森的。這裏的描寫和作者在《石鐘山記》的描寫有相似之處。我們看屏幕:

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人且笑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

本來是不甘於江山不可復識而登山排解,卻是“舉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卻更加讓人壓抑。聯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環境不也是正如冬夜裏的赤壁—陰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更可悲的是這一次夜遊,作者沒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遊前湊趣的友人並沒有隨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我們戲言“不怕無人喝彩,就怕無人應彩”。苦悶難奈的蘇子惟有縱情長嘯,可惜只有山谷迴應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遊興全無,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樣是任小舟自由漂流,卻和前文中“縱一葦之所如”形成鮮明對比。

好,從爬山到回到舟中,這一小節寫了重遊的經過(板書:歷幽景而恐),作者的感情也由樂轉悲(板書:悲)

我們再把第二小節齊讀一下,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

本是乘興而來,理應興盡而返,如今卻是興味索然,難道真要“醉不成歡慘將別”嗎?一起看第三小節。(女生讀)

好,文章開頭兩句,承接上文,有兩個字既概括了環境,又點明心理特徵——寂寥!

接着寫了幾件事?(討論 學生回答

)明確:

1、夜逢孤鶴

2、夢會道士

概括的很好,在我國傳統意象裏啊,鶴帶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徵, 爲作者所偏愛,蘇子曾作《放鶴亭記》,以放鶴招鶴、與鶴相處來宣發內心棄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鶴的?忽然有一東來的孤鶴振翅橫江掠過小舟西去。身處如此險峻的赤壁,這隻在暗夜獨飛孤鳴的鶴是孤獨的,棄世而自尊的,可以想見苦悶無人可訴的蘇子對於此時飛過的鶴是倍感親切的。在作者看來,鶴和我都不屬於這個地方啊!那麼作者寫這些的目的是什麼?

明確:一系列形象化的詞寫鶴正是爲了下文寫夢做一個鋪墊

之後作者寫了夢中會道士,作者詳盡的描寫了夢的場景,那麼請問這和上文的寫鶴有什麼內在關係呢?

師概括:我們說鶴和道士的形象是聯結的,正如莊周夢蝶,分清是莊周化爲蝴蝶,還是蝴蝶化爲莊周不重要,鶴化爲道士還是道士化鶴也不重要, 關鍵是作者對鶴和道士的嚮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歸於高蹈於世外的道士隱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無論對夢還是對鶴作者的描寫感覺都是很真實的。但結尾卻是“開戶視之,不見其處”,何也?

我們知道蘇軾一生都是爲官的,很顯然他是想有所作爲的。他還有個號是什麼?東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這裏取的。而我們剛纔講他對道家又有了迷戀。這看起來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統一體,其實這恰恰正是一個人思想的真實體現。自己夢醒後開窗尋找,夜色茫茫,不僅僅不見孤鶴和道士,連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負也同樣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結尾,真是一筆雙關,意味深長啊。不過相比而言,我更喜歡前賦中“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自在和曠達!

三、拓寬閱讀:文章這種借物抒懷的手法在蘇子另外一首詞中也有類似的運用。

卜算子。空江孤鴻影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學生分析)

總結分析:詞前的小序告訴我們這個作品也是寫於黃州,黃庭堅的《山谷題跋》說他“語意高妙,似非吃人間煙火語;”非胸中有數萬卷書,筆下無一點俗氣“則不能到。詞中有一個和孤鶴相同的形象“孤鴻”,鴻也是我國古代志向高潔,超脫塵世的象徵,作者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自己和孤鴻一樣無處停留,不僅僅是寂寞沙洲冷,更重要的“有恨無人省”啊!

四、賦文的發展

由此可見,本文的抒情表意帶有強烈的自我色彩,蘇子一生得意時少,失意時多,這篇文章是作者坎坷遭遇及曠達性格的生動自白。

文章講到這裏,我們可以。發現這篇文章以記敘,描寫爲主,寫奇景異夢來抒情,可以說更象一篇遊記,但題目裏有一個明顯表示文體特徵的字——賦。學習《赤壁賦》時我們講過,賦起源於漢代大賦,蘇子的前賦就是以“主客問答,抑客揚主”的傳統藝術表現方式來寫的,到了後賦,雖然仍有主客相答的影子,但已經趨於淺表,沒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而且語言更加散體化,這是蘇軾對賦從漢大賦到魏晉駢賦再到唐之律賦,轉而變成散文賦的一大貢獻。他的文賦既有散文的靈活自然,又有詩歌的情韻意境,登上散文詩的高峯。

五、前後賦的比較

好,蘇子的前後《赤壁賦》我們都學過了,雖然地點相同,時間間隔也很短,但我們說兩篇之間還是有差異的,討論一下,概括出來。(提示:我們可以試着從寫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清幽,明亮的水月禪境

秋景

冬景

山鶴幽情

陰森,險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淺表性

地點江中游

山上游

說理議論

敘事記遊

心情曠達物各有主,風月永寸,最後一覺天明,心曠神怡

道士化鶴,氣氛神祕,暴露作者

消極矛盾的心情

六,同學們說的很好,課後我們可以在週記中繼續交流。通過前後文的比較,我們對文章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最後我們再把文章齊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文體特徵以及作者感情的變化。預備——開始!

下課!

板書:起雅興而遊

樂歷幽景而恐

逢孤鶴而夢

夢道士而驚

《後赤壁賦》教案2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掌握相關的文言知識,流暢地翻譯全文。

二、過程與方法

誦讀法;總結歸納法;比較法,通過前後兩賦比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寫景狀物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並與《赤壁賦》比較,理解作者被貶黃州時複雜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歸納積累文言知識;與《赤壁賦》比較講解,通過抓關鍵字句加深對作者人生態度的認識。

【教學難點】

蘇軾儒、佛、道思想在兩賦中的反映 。

【教學時數】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時年45歲的蘇東坡所寫的赤壁二賦在我國文學史上傳爲美談。文天祥《讀赤壁賦》雲:“昔年仙子謫黃州,赤壁磯頭河漫遊。”王世貞《前赤壁二首》“賦是雙珠可夜明。”看來只有兩篇赤壁賦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蘇軾當年的所思所想。這節課我們就來感受蘇軾在《赤壁賦》中的未盡之意。

二、走近作者,說說你對蘇軾的認識。

蘇軾:與黃庭堅(詩)合稱“蘇黃”,與辛棄疾(詞)合稱“蘇辛”,與歐陽修 (散文)合稱“歐蘇”,與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蘇軾出身於一個比較清寒的文人家庭,從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學薰陶,尤其是在父親蘇洵由發奮讀書而入仕的影響下,早年便“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蘇軾中進土,年方21歲,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廳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條顛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後經蘇轍等人營救才免罪釋放,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從“烏臺詩案”到流放黃州是蘇軾人生的重要轉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獨苦悶。但是生性曠達的詩人在老莊佛禪和山水之樂中求得解脫,自號“東坡居士”,並寫了千古傳唱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賦》和《後赤壁賦》這樣充滿哲學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黨失勢,舊黨執政,蘇軾被召還朝任翰林學士等職;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 處,並在實際中實施,當舊黨要廢除一切新法時,他又挺身而出主張對新法“參用所長”,因而被誣爲“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擠。及至哲宗親政後,新黨再度上臺,又以詩人曾依附舊黨爲名將年近六旬的詩人貶至嶺南惠州,再貶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蘇軾終於遇赦北歸,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兩個月,詩人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寫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繫之舟,問餘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頗有幾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的空漠之意和蒼涼之感。

三、寫作背景介紹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 “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後,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爲排遣內心鬱悶,他泛舟赤壁,先後寫下了《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三個月後,重遊赤壁,寫下了《後赤壁賦》。

四、溫故知新,熟悉課文。

1、高一時我們學過蘇軾的《赤壁賦》,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色,由此又引發了作者怎樣的感嘆?

明確:該文描繪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風、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觀,有這些景觀聯想到曾經在赤壁出現過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無常之悲,自己與英雄相比更顯渺小,從而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文中有“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憑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嘆。)

2、聽錄音欣賞課文

五、朗讀並分析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結合註釋串譯第一段

重點字詞提示:步:出發

既:已經

盡:全部

顧①:環顧

已而:過了一會兒

顧②:可是

諸:之於

3、思考:第一自然段寫了什麼?

第一自然段:描寫夜遊黃泥阪的時間及同行者爲遊赤壁做準備。

4、“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寫出了怎樣的氛圍,有什麼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寫出初冬月夜靜謐溫馨的氣氛,烘托出主客濃厚的遊興,併爲下文寫登山和見鶴作了很好的鋪墊。

六、佈置作業

熟讀並背誦課文,結合《第二教材》進一步理解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分析課文

(一)研習第二段

1、齊讀,口譯。

重點字詞提示:乃:於是。上:向上爬。履:爬過。巉:險峻。披:撥開。危:高。震動:使震動。反:通“返”。放:放任。聽:聽任。

句式:復遊於赤壁之下。(狀語後置句)

2、思考:

(1)第二自然段寫了什麼? 明確:對復遊赤壁時所見景色做了具體的描寫。

(2)本段寫了哪些場景?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3)此段抒發作者的什麼情感?

月夜登山,劃然長嘯,抒泄貶謫黃州以來心中所積壓的種種鬱悶之情。

(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A、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B、歷史背景:宋與西夏交戰慘敗,全軍覆沒,死者約60萬,宋神宗抑鬱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滿目淒涼。

(二)研習第三段

1、齊讀,口譯。

注意字詞:適:剛好

東:從東面 (名次作狀語)

西:向西飛(名詞作動詞)

2、第三自然段寫了什麼?

明確:主要寫江中見鶴,後夢見道士化鶴

(三)總結:

本文蘇軾情感的變化:由景而樂,得魚酒更樂,樂而再遊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長嘯,長嘯後的放任漂流,隨遇而安的平靜心情作爲過渡,引出道士化鶴的夢境,最終歸之於空。(以儒爲主,融合佛老)

三、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第二教材》“課堂反饋”練習。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第一、二段)。

二、歸納文言知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時之須

2、反而登舟

3、俛而不答

(二)解釋下列古今異義詞

1、是歲十月之望。

2、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幾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攝衣而上。

(三)詞類活用

1、顧而樂之

2、草木震動

3、掠予舟而西也

4、橫江東來

(四)重點虛詞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義及用法

1、歸而謀諸婦

2、悄然而悲,肅然而恐

3、攝衣而上

4、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五)文言特殊句式

選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 ( C ) A、蓋二客不能從焉。(省略句,“從”後省略了“予”)

B、問其姓名,俛而不答。(省略主語“我”、“道士”)

C、復遊於赤壁之下。(“於赤壁之下”是介賓結構後置)

三、合作探究

(一)試從寫景、抒情兩方面比較《赤壁賦》與《後赤壁賦》的不同之處。

提示:

1、找出兩篇文章中寫景的句子。

2、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分析景與情是怎樣融合起來的。

明確:

《赤壁賦》描繪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風、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觀,引發了作者和朋友對於歷史和人生的感慨;由這些景觀聯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無常之悲;自己與英雄相比更顯渺小,從而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最後以“變”與“不變”的辯證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脫達到豁達超脫的境界。(樂—悲—樂 )

《後赤壁賦》蘇軾情感的變化:由景而樂,得魚酒更樂,樂而再遊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長嘯,長嘯後的放任漂流,隨遇而安的平靜心情作爲過渡,引出道士化鶴的夢境,最終歸之於空。(樂—悲—空)

(二) 《後赤壁賦》的結尾描寫了孤鶴,敘述了夢境,這些內容是否有特殊的含義,請談談你的看法。(課後練習二)

提示:結合“鶴”的特性,注重“孤”的意義,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提示:在我國傳統意象裏,鶴具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徵。結尾藉此含蓄地傳達出他企圖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心態。

四、拓展延伸(古典詩歌中動物意象的傳統意義)

猿猴:它讓人感覺到哀傷,淒厲 。如: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登高》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李白《早發白帝城》

寒蟬:秋後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後,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爲悲涼的同義詞。如: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駱賓王《詠蟬》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柳永《雨霖鈴》

雁:是一種候鳥,它要隨季節遷徙,它又是古人傳遞消息的一種方式,於是 就象徵着孤獨 、思鄉、思親 、音信 、消息等意義。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聲聲慢》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

馬(鐵馬):馬打上鐵掌,就意味着要上戰場,所以鐵馬就是戰爭,英雄氣概的代名詞了。如: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陸游《書憤》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如: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杜鵑:俗稱布穀,又叫子規、杜宇、望帝。古代神話中,望帝傳說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後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爲鳥,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後來多用“杜鵑”來渲染哀怨悲悽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於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爲淒涼、哀傷的象徵了。如: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李商隱《錦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白居易《琵琶行》

魚:自由、愜意。

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如: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如: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陶淵明《歸園田居》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學習效果檢測”練習。

3、預習《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六、教學後記

後赤壁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蘇軾儒道禪三位一體的複雜思想。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比較前後赤壁賦的異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前後赤壁賦的比較閱讀理解文章主旨,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如何理解文章結尾道士化鶴的寓意。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比較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語】

蘇軾的《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餘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播放幻燈片),是他去世前兩個月所寫,自嘲政治事業的無成。但從中可以瞭解,蘇軾文學上的蓋世功業卻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起來的。第一次是45歲那年因“烏臺詩案”而被貶至黃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歲時被貶往惠州,62歲時貶至儋州,到65歲才遇赦北歸,前後在貶所六年。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瀾。蘇軾對苦難並非麻木不仁,對加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來順受,而是以一種全新的人生態度來對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做到了蔑視醜惡,消解痛苦。這種執着於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範式蘊含着堅定、沉着、樂觀、曠達的精神,因而蘇軾在逆境中照樣能保持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前後《赤壁賦》都寫於蘇軾被貶黃州期間,一個寫於元豐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個寫於同年“十月之望”,前後僅相隔三個月,這兩篇同名賦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聯繫呢?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個疑問學習第十四課《後赤壁賦》。

【整體感知】

題目爲“後赤壁賦”,但是本文卻寫了多個場景,請你把所描述的場景的相關地點找出來,並說說三段各自寫了什麼內容。

明確:第一段,黃阪、家;第二段,赤壁下、赤壁上;第三段,江上、家。 第一段:夜遊黃泥阪。第二段:復遊赤壁的所見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見鶴,夢中道士化鶴。

【內容解析】

1、請找出第一段中寫景的句子,此句寫的季節、對象是什麼?說說景色有什麼特點?作者的心情如何?題爲赤壁,可這裏寫的並不是赤壁?爲什麼?

明確:“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黃泥阪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靜謐寧馨。良宵、美酒、貴賓、佳餚,使夜遊赤壁的興致更濃,爲遊赤壁作鋪墊。平靜的樂。

2、請找出第二段中寫景的句子,說說景色有什麼特點?作者由此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從中暗示蘇軾怎樣的情感?並生髮出怎樣的衝動?聯繫《赤壁賦》中寫景的句子,比較景色的異同。

明確:寫景的句子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狀景寫情,字字如畫,景色清冷峭拔。詩人由此發出了“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的感慨。從中暗示了蘇軾無奈、驚歎的情感。生髮出下小舟、登高山,與大自然和而爲一的衝動。《赤壁賦》中寫景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特點:寧靜清幽。兩者都有對人生短促、年華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對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驚歎。

3、蘇軾下小舟、登高山,獨自歷險,無人能從。當他登上峯頂後,突然“劃然長嘯”。他爲什麼要“劃然長嘯”?

明確:第一,表達登上峯頂後的那種壯懷激烈的激昂之情,彷彿自己就是宇宙的精靈,天地的主宰。第二,抒泄貶謫黃州以來心中所積壓的種種鬱悶之意。感情:激昂的樂。

4、長嘯後蘇軾爲何又“悄然而悲”、“凜乎不可久留”呢?這種情感在《前赤壁賦》裏有體現嗎?

明確:與自然和而爲一後,詩人又震撼於大自然的偉力,而深感個體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賦》所寫:“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高昂的情緒陡然低落,轉爲高處不勝寒的憂懼、傷感。感情:悲傷恐懼。

5、面對大自然的偉力,蘇軾在激昂悲傷後,採取了什麼行動?體現他怎樣的情感態度?

明確:“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體現了他順其自然,隨遇而安的淡泊態度。

江山不可復識 無奈、驚歎

劃然長嘯 激昂的樂

凜乎不可久留 悲傷、恐懼

聽其所止而休 隨遇而安的淡泊 小結:第二段表現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蘇軾採取的是一種政治性的退避,“寧固窮以濟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樂和心靈安慰的較爲現實的途徑。

6、第三段寫了有關“鶴”的哪幾個內容?“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什麼?

明確:第三段寫了有關“鶴”的三個內容,江中見鶴,夢中道士化鶴,醒來不見其(鶴)處。“我知之矣”中的“之”指“鶴乃道士所化”。

7、“鶴”有什麼特點? 明確:鶴是超然物外,隨緣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徵(教師講解:鶴形貌出衆,有高貴幽雅、超凡脫俗、仙風道骨的特徵,有高人隱士之風,被視作仙禽和長壽之物。傳說中鶴能翩翩於仙凡之間,不受任何拘束,修道之人可以化而爲鶴)。

比較項目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所寫景物 清幽的秋色,江與月 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起興 預先計劃 對美景陡起遊興 遊蹤 人不離舟 舟遊、山遊、舟遊

抒情方式 主客問答,自發議論 記遊後,以道士化鶴結尾。後賦用道士化鶴印證前賦,抒發超脫的情懷

抒寫重點 談玄說理 亦實亦幻

抒發感情 主調曠達樂觀 略爲虛無縹緲

8、蘇子爲何偏偏夢見道士化鶴,醒來又去追鶴?

明確:作者夢見道士化鶴,這一情節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騰入自然,將自己昇華而與大自然合爲一體的曠達之思。此時孤鶴、道士、作者已經三位一體。夢是一種追求,但是現實所追求的未必能獲得。“不知其處”表明作者內心面對前途、理想、抱負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無跡可求。這裏營造出一種恍惚奇幻的氣氛,含蓄地傳達出他企望超脫塵世、逍遙物外的隱祕心態。與前賦“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脈相承的。

9、比較前後《赤壁賦》的不同之處(見前表)。

10、從整篇來看,蘇軾的感情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

明確:平靜的樂 無奈、驚歎 激昂的樂 悲傷、恐懼 隨遇而安的淡泊

借夢境表達超脫塵世的態度及“人生如夢”的空幻感。

【小結】

無論蘇軾是發表對人生的感嘆或對政治的憂傷,都在對自然山水的愛戀中得到了安息。於是他的山水意識提到了一個遠遠超出同時代人的高度。從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筆下,不再像魏晉詩人那樣只是作爲哲理思辯或徒供觀賞的客體,而是融入蘇軾的生活、興趣、情感中。秋風秋月、平疇曠野,極其普通的景色在這裏都充滿了生命和情意,達到了一種渾化無際、物我兩忘的美。

作業佈置:預習《荔枝賦並序》。

《橋》課文賞析 篇四

《橋》課文賞析

《橋》是一篇小小說,作者是談歌。

這篇文章塑造了兩個人物,一是老漢,一是小夥子。老漢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沉着冷靜,臨危不懼,指揮全村羣衆渡過木橋,自己卻被洪水吞沒。從老漢身上,我們看到和平年代優秀共產黨員的形象。

平時,老漢就能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他心中時刻裝着羣衆,因此他得到全村人的擁戴,在村中享有崇高威望。

在洶涌咆哮的洪水面前,老漢早已置生死於度外,“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沙啞地喊話”,表明老漢操心勞神,身心疲勞。洪水越漲越大,一直維持過橋隊伍紀律的老漢突然從隊伍中揪出一個插隊的小夥子,因爲一人插隊,就可能導致後面隊伍的混亂,就可能有更多的生命落入死神的魔掌。在和死神賽跑時竟發生這樣的事,而且這個人竟是自己的兒子,是可忍,孰不可忍。老漢簡直氣炸了肺!“衝、揪、吼、兇”等字眼,讓我們看到一個不徇私情的共產黨人。

小夥子爲什麼要“插隊”?或許,他從沒有看見過這麼大的洪水,排山倒海般的洪水把他嚇懵了,他要逃生,逃生是人性的本能,他才二十多歲,美好的生活剛剛開始。或許,他是家中獨子,父母已年邁,母親體弱多病,正在外地治病,他要儘快出去照料母親。或許,他已講下了一門親事,外村有他的未婚妻,他們相親相愛,他要急着去看心上人。……

想着這些,他忘記了自己是個黨員,忘記了父親要求他排到隊伍後面,直到被父親從隊伍中揪出來,看到父親的萬丈怒火,他才意識到自己亂了紀律,“亂了紀律用得着這麼大吼大呼嗎?這老頭簡直是小題大做。”小夥子心裏有氣,“瞪了老漢一眼”,不情願地站到隊伍後面。

水勢還在加大,水已經滿到了父親的胸膛,小夥子把自己前面的二名羣衆推上窄窄的木橋後,橋下只剩下他們父子倆了。小夥子快速移到父親身邊,推了父親一把,“快上木橋”,小夥子連推帶說。不料,父親卻喊“你先走!”,並且拼盡全身力氣推他,父親手力大,竟把他推上橋,可是橋塌了,父子倆淹沒在滾滾波濤中。

孔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小夥子犯有過失,但他知錯能改,知恥後勇,我們覺得小夥子是個真實的形象,這樣的人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真實,我們還感到小夥子可愛,他就像一個天真淘氣的孩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會想到:當今社會,有許多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們就像文中的老漢一樣,當羣衆遇到困難危險時,他們挺身而出助人救人,爲了羣衆利益他們會毫不猶豫獻出生命。他們是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是聯繫黨和人民羣衆之間的紐帶——橋,這是文章以“橋”作題目的深層含義。也是作者歌頌的以老漢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人。

這篇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表達方法很有特色。

一、構思新穎,設置懸念。

課文先寫老漢將一個小夥子從隊伍裏揪出來,讓他排到隊伍的最後;又寫小夥子讓老漢先走,而老漢把小夥子推上了橋,但就在這時木橋塌了,他們二人被洪水吞沒;最後寫洪水退了以後,一個老太太來祭奠兩個人,一個是她的丈夫,一個是她的兒子。故事到這裏戛然而止,直到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知道老漢和小夥子的關係。這雖然讓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聯繫前文仔細想想,又覺得在“情理之中”。這樣安排結構,達到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二、課文多用簡短句段,渲染緊張的氣氛。

全文就像一首詩,給人很強的節奏感。全文五六百字,由27自然段構成。一般的段落僅一行,最短的一句話,僅7字,最長的一段,不過三行。課文開篇就寫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短短的四個字,構成兩句話,不僅描寫出雨水之“大”,而且表現出雨水來勢兇猛,爲下文的山洪暴發作了鋪墊。再如,課文最後寫“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這裏每句話都單獨成段,語言極爲洗練,卻加強了故事的悲壯色彩,讓人不僅爲之動容。像這樣的例子在文中還有不少。

三、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當。”“他像一座山。”“老漢兇得像只豹子。”這幾句話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使描寫生動形象,讓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再如,“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這裏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洪水瘋狂、肆虐的魔鬼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課文滿江紅賞析 篇五

《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本文爲大家整理了課文滿江紅賞析,僅供參考!

篇1:課文滿江紅賞析

這是首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可以說,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沒有一首像本詞那樣有這麼深遠的社會影響,也從來沒有像本詞那樣具有激奮人心,鼓舞人們殺敵上戰場的力量。 上片抒發作者爲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雲,這種以天下爲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最後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肝膽瀝瀝,感人至深。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迴盪,激發處鏗然作金石聲。

篇2:課文滿江紅賞析

岳飛此詞,激勵着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髮上衝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而此時秋霖乍止,風澄煙淨,光景自佳,翻助鬱勃之懷,於是仰天長嘯,以抒此萬斛英雄壯志。着“瀟瀟雨歇”四字,筆致不肯一瀉直下,方見氣度淵靜,便知有異於狂夫叫囂之浮詞矣。

開頭凌雲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倘是庸手,有意聳聽,必定搜索劍拔弩張之文辭,以引動浮光掠影之耳目——而乃於是卻道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十四個字,真個令人迥出意表,怎不爲之拍案叫絕!此十四字,微微唱嘆,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悲緒,九曲剛腸,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可爲見證。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輕;馳驅何足言苦,堪隨雲月共賞。(此功名即勳業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後,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之必然反映,莫以現代之國家觀念解釋千年往事。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於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之痛語,說與天下人體會。沉痛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寄壯懷,英雄忠憤氣概,凜凜猶若神明。蓋金人猖獗,荼毒中原,止畏岳家軍,不啻聞風喪膽,故自將軍而言,“匈奴”實不難滅,踏破“賀蘭”,黃龍直搗,並非誇飾自欺之大言也。“飢餐”、“渴飲”一聯微嫌合掌;然不如此亦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千里萬里,有何交涉?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西北欃槍未滅,千萬鄉關,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幹,他作《虞美人》詞,也說:“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西北”、“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匈奴”,是無可非議的。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即以文學家眼光論之,收拾全篇,神完氣足,無復毫髮遺憾,誦之令人神旺,令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於奸人讒害,宋皇朝自棄戰敗。“莫須有”千古奇冤,聞者髮指,豈復可望眼見他率領十萬貔貅,與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此種詞原不應以文字論長短,然即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情致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篇3:課文滿江紅賞析

岳飛,字鵬舉。二十歲從軍,勇敢善戰,他統率的岳家軍,曾多次打垮強大的敵人,成爲抗金的骨幹力量。他的詩詞不多,但都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精神。 這首《滿江紅》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可以說,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沒有一首像本詞那樣有這麼深遠的社會影響,也從來沒有像本詞那樣具有激奮人心,鼓舞人們殺敵上戰場的力量。

上片抒發作者爲國立功滿腔忠義奮發的豪氣。以憤怒填膺的肖像描寫起筆,開篇奇突。憑欄眺望,指顧山河,胸懷全局,正英雄本色。下片抒寫了作者重整山河的決心和報效君王的耿耿忠心。下片開頭四個短句,三字一頓,一錘一聲,裂石崩雲,這種以天下爲己任的崇高胸懷,令人扼腕。 “駕長車”一句豪氣直衝雲霄。在那山河破碎、士氣低沉的時代,將是一種驚天地、泣鬼神的激勵力量。“飢餐”、“渴飲”雖是 誇張,卻表現了詩人足以震懾敵人的英雄主義氣概。 最後兩句語調陡轉平和,表達了作者報效朝廷的一片赤誠之心。肝膽瀝瀝,感人至深。全詞如江河直瀉,曲折迴盪,激發處鏗然作金石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