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蘇教版《夏》閱讀與寫作訓練(精品多篇)

蘇教版《夏》閱讀與寫作訓練(精品多篇)

《螞蟻和蟈蟈》第一課時課堂教案 篇一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6

聽劉晶老師的《螞蟻和蟈蟈》一課後的感想

上週五有幸聆聽了名師嘉興市實驗國小的劉晶老師的一堂課《螞蟻和蟈蟈》,聽了以後感觸頗多,在此寫下幾點: (第一範文網)(語   文 課 堂 網)(語文 課 堂 網)

一、老師很會調動情緒,使學生很快投入到學習中。劉老師對我們學校的學生來說非常陌生,特別是她的教學方法,可是初次見面劉老師在整堂課中卻表現出和學生就像是的老朋友,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上完了整堂課,就連旁聽的老師也非常投入,原因就是劉老師引導有方,才使課堂上洋溢着和諧、歡快的氣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第一範文網)(語   文 課 堂 網)

劉老師爲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始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調動學生的情趣。然後引入蟈蟈叫聲,讓學生聽一聽,接着出示螞蟻圖片,提出:“它們碰在一起會有什麼故事呢?”設置疑問後,使學生急於知道故事的內容,隨後進入閱讀,整個導入簡潔明快。

這時的學生情緒被調動後,劉老師還不忘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強調初讀課文的要領,這有利於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第一範文網)

劉老師充分抓住學生閱讀的興奮點和制高點,引導學生第二次讀課文,“你(語文 課 堂 網)

願意和誰交朋友,爲什麼?”問題設計非常明確,從反饋的情況看,學生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都喜歡螞蟻,理由也很充分。

w ww.y w

(語 文      課堂網)

二、國小低年級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是融藝術性、思想性、趣味性爲一體的好文章。我們可挖掘課文中含義深刻、蘊意豐富的地方,讓學生想象說話。如:劉老師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時問道:“說說螞蟻在夏天干什麼?”,然後讓學生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句子,可是劉老師不是嘎然而止,而是隨即又問道:“螞蟻還會怎麼搬糧食?”,讓學生們繼續練習,自然學生們也情緒高漲。藉助這些訓練,既強化了學生對螞蟻勤勞的認識,又練習了說話,還可在課堂上形成一個激發想象、拓展思維的高潮,活躍了課堂氣氛,一舉多得。隨着閱讀的層層推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劉老師積的極引導,使學生髮散思維,既積累了語言文字,又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語文 課 堂 網)

三、生字教學花費時間不多,但效果不錯。在一堂課上,劉老師在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小老師帶讀、開“小火車”讀,齊讀等,特別是在教學“糧”、“食”這兩個生字時,不讓學生單獨去學生字,而是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繫中區別,讓學生說出兩個字的異同點,避免了孤立識字。學生在比較中自己發現了筆畫的變形,無意中掌握了一些漢字規律。相信這些學生以後也就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一位國外教育家說過:“‘方法’是理智的凱歌,智慧的結晶,具有長久的價值。”因此,劉老師重視學生學習生字“方法”的指導,也是她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之一。

四、在學生了解螞蟻夏天勤勞搬運食物後,劉老師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說說冬天當西北風呼呼颳起時,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會怎麼說,怎麼想?通過角色體驗,懂得辛勤勞動會帶來幸福、快樂,接着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讓學生跟唱。可是,學生們基本不會唱,這時的課堂氣氛突然卡住了,隨即老師讓他們以拍手取而代之。我想,劉老師原本是想讓學生在學習文本後藉助這首歌讓情感體驗得到進一步深化,但是由於課前沒有注意到學生是否會唱這首歌,使得沒有達成預期效果。當然劉老師也是普通人,她上的課也會有不足,正是這點,也使她的這堂課顯得更加真實,更顯名師的教學實力。

這雖是一堂低年級的閱讀課,但總的來說整堂課還是絲絲緊扣,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它沒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劉老師充分發揮引領者的作用,以點撥、引導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之中,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習得了讀書的方法,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正是新課程理念所積極創導的——“讓我們的學生學會學習”。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案例與評析 篇二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6

《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短小卻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於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課文中既有螞蟻和蟈蟈之間的對比,也有蟈蟈本身前後情況的對比。寓褒貶於對比之中,含諷刺於描寫之內,兩種昆蟲、兩種結局,說明了只有勤勞的人才能擁有幸福。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及本班學生的特點,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由於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佔優勢,對於鮮明、生動的形象易於接受,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電化教學法、情景教學法、謎語激趣法、合作討論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讀中自我感知,自我評價和評價,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的形式來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主動交流,在學習中做學習的主人。(第一範文網)

(語   文 課 堂 網)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設計了謎語的導入,自然地引出一隻忙於搬糧食的螞蟻,和一隻在大樹下悠然自得地在大樹下乘涼的蟈蟈,從而讓學生饒有興(語文 課 堂 網)趣地認識了本篇課文的主角。學習課文中,我將“幾隻蟈蟈看到了,都笑螞蟻是傻瓜。”設成中心句,引導學生質疑。學生提出這樣三個問題:(1)蟈蟈爲什麼要笑螞蟻是傻瓜?(2)螞蟻到底是不是傻瓜?圍繞“傻瓜”一詞讀課文,找句子,展開討論。在理解了課文之後。出示“螞蟻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了。他們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可真_______啊!”“蟈蟈又冷又餓,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通過這樣填空式的說話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後進行了這樣的拓展訓練:轉眼間,夏天又到了,如果你是那些活下來的蟈蟈,你怎麼做呢?這個問題再次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深化主題,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作用。由於在讀課文、找句子討論這一環節中,學生髮揮得有些過,教師沒有及時地收住,教學環節不夠及湊,因此課堂上的背誦表演這一環節只能放棄了。有些遺憾 (第一範文網)

w ww.y w

說話訓練中把規範的句式傳授給學生,引領他們學會使用。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這一訓練是非常必要的,既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的有力手段。當堂練習背誦,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也是很有必要。因爲文本相對簡單,又充滿童趣。而孩子們又喜歡讀這些文章,加之他們的積累很少,就更顯得背誦的必要了。當堂背誦,既是引領孩子掌握學習語文的一種方式,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舉措。 (第一範文網)

(語 文      課堂網)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案例與評析 篇三

19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重點

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大家熟悉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誰嗎?(放課件)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看看它是誰?(看課件)

今天,咱們就來讀一讀螞蟻和蟈蟈的故事。(板課題)

二、初讀課文

瞭解課文大意。

三、精讀課文

1.孩子們,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在不停地叫着,你感覺天氣怎麼樣?指導讀第一句話。

2.這麼熱的天,小螞蟻在幹什麼呢?板:搬糧食。它們是怎麼搬的呢?(看課件)看了螞蟻搬糧食的情景後有什麼感覺?試着讀一讀。指導讀出螞蟻辛勤勞動的情景。抽生讀。

3.螞蟻在太陽下搬糧食,正好幾只蟈蟈看到了,它們是什麼反應?會怎麼想呢?

它們是這樣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大家看(放課件)蟈蟈們在幹些什麼呢?板:乘涼。你覺得蟈蟈們過得怎麼樣?指導讀出蟈蟈自由自在的情景。

4.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表現是這麼不同,那究竟結果怎麼樣呢?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冬天到了,你們聽,是什麼聲音?放課件,聽了有什麼感覺?指導讀。

5.這麼冷的天,螞蟻和蟈蟈在幹什麼呢?我們先到螞蟻家去看一看。(放課件)螞蟻在幹什麼?可能會說些什麼?你覺得這時候的螞蟻過得怎麼樣?板:幸福。指導讀出螞蟻過冬舒服的情景。

6.蟈蟈又在哪裏呢?(放課件)它們心裏會想些什麼,又會說些什麼呢?這時的蟈蟈過得怎麼樣?板:又冷又餓。讀出蟈蟈又冷又餓的情景。

7.孩子們,爲什麼結果不一樣呢?

看來,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出示燈片,師讀。

四、發散思維

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假如這些蟈蟈還活着,它們會幹些什麼呢?

五、背誦

這個故事真有意思,大家願意把它記在腦子裏嗎?那就來比比,誰記得最快,也可以試着把它講下來。

六、總結思想教育

故事讀完了,你喜歡螞蟻還是蟈蟈,爲什麼?

看來你們都喜歡做勤勞的孩子,老師相信,你們將來一定會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創造出幸福的生活。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案例與評析 篇四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4

教材簡解: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於辛勤勞動而可以安然過冬,蟈蟈懶惰,夏天不肯儲備糧食,到了冬天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生活。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夏天一羣螞蟻在搬糧食;第二自然段講幾隻蟈蟈笑話螞蟻是傻瓜,躲在大樹底下自由自在地乘涼;第三自然段講冬天到了,螞蟻安然過冬,蟈蟈卻又冷又餓,神氣不起來了。(語文 課 堂 網)(語   文 課 堂 網)

目標預設: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一範文網)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語 文      課堂網)

3、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重點、難點:1、識字、寫字和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 (第一範文網)

設計理念: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螞蟻和蟈蟈是學生生活中較熟悉的兩種小動物,可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這兩種動物的樣子及它們的特點。老師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在腦海中展現課文情景,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多讀課文,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季節的變換,讓學生結合自己去感受環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第一範文網)

設計思路: 1、出示圖片,複習導入。(語   文 課 堂 網)

2、精讀訓練:通過對螞蟻和蟈蟈在夏天的對比和在冬天的對比,夏天螞蟻辛勤勞動搬糧食,蟈蟈在大樹底下乘涼,冬天螞蟻在洞裏吃糧食過冬,而蟈蟈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讓學生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語文 課 堂 網)

3、識字教學:“由、冬  呼、糧”會寫會讀,知道字的結構,能組詞。

第一課時讀通課文,知道課文發生的事情及課文的主人公,瞭解每一自然段的大意,教學生字“螞蟻 汗 洞 冷”。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認讀詞語。

2、指名分段讀課文,說說課文大概。

二、精讀訓練

1、討論:書上有幾幅圖,從事情的發生時間看,哪個在前,哪個在後?

(1)    看圖,自由練說。指名說圖意。

(2)    看另兩幅圖,說說什麼季節,什麼內容?

2、過渡:課文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呢?

3、學習第一段

(一)第一自然段:

1、看圖:

(1)這是什麼季節?(夏天) 板書:夏天

你怎麼知道這是夏天?

(2)太陽怎麼樣?(太陽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氣這麼熱,太陽火辣辣的,小螞蟻在幹什麼? (搬糧食)  板書:搬糧食

怎麼搬的?

出示:有的------有的------    “有的”指什麼?(一些螞蟻)

(4)你讀了這一自然段之後,你覺得小螞蟻怎麼樣?(愛勞動,不怕吃苦)

(5)你從課文中哪些詞看出來的?(背、拉、滿頭大汗)

理解:滿頭大汗

指導朗讀,讀出天氣的熱,小螞蟻的勤勞。

(二)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讀,你讀懂了什麼?

幾隻蟈蟈看到螞蟻在火辣辣的太陽下面搬糧食,都笑螞蟻是傻瓜。

(2)蟈蟈爲什麼笑螞蟻是傻瓜?(因爲,它們覺得,螞蟻大熱天裏還在幹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3)蟈蟈笑螞蟻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蟈蟈是怎麼享受的,我們來看看圖。

(4)看圖

描述圖。(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板書:樹下乘涼

什麼叫做自由自在?

聯繫課文說說蟈蟈怎麼“自由自在”?(有的-----有的-----)

你覺得蟈蟈怎樣?(懶惰)

(5)句式訓練:

例句: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

他們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

下課了,同學們在操場上玩,有的(           ),有的(            ),個個開心極了。

放學了,值日生有的(             ),有的(              ),非常認真。

朗讀指導

我們讀的時候就要讀出蟈蟈這種自以爲是的語氣。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滿頭大汗這幾個詞

(三)第三自然段

1、看圖:

(1)螞蟻和蟈蟈的結果一樣嗎?

(2)螞蟻在做什麼?(吃東西,烤火)

(3)蟈蟈又怎麼樣了呢?(冷得發抖,很餓,還有的哭了)

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

(4)小螞蟻爲什麼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裝滿糧食的洞裏過冬呢?      (因爲,螞蟻夏天準備了糧食)

(5)蟈蟈什麼時候神氣過?現在爲什麼“神氣不起來”?

(夏天它們沒有準備糧食)

這時螞蟻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蟈蟈怎麼想的,會說什麼?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由、冬  呼、糧”

2、認度讀生字,口頭組詞。

3、分析結構,記憶字形。

4、教師範寫指導,學生描紅。

四、作業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抄寫生字。

3、練習用“有的------有的------”說話。

蘇教版《夏》閱讀與寫作訓練 篇五

一。 說教材

老師們,我說課的題目是樑衡先生的散文《夏》。這篇文章選在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是一篇自讀文章。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 欣賞散文優美的。精闢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2. 瞭解課文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

3. 學會觀察景物的特點,並作簡單的描述。

4. 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於打動別人。

在學習本文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朱自清的《春》,酈道元的《三峽》,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學習中我們已經把單元的目標向學生交代清楚,也做了課堂練習。這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感悟和學習遷移能力,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本課的重點是:

1. 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語言的魅力。

4. 收集有關夏天的美文。美句。

二。 說程序

1. 檢查預習和引入課文(控制在五分鐘以內)

用投影1寫好本課字詞,要求學生注音,解釋。

注音:磅礴(pángbó)匍匐(púfú)澹澹(dàndàn)

解釋:閒情逸致:閒適安逸的興致情趣。

主宰:主管,統治。

黛色:青黑色。

2. 檢查字詞完後,用投影2演示王維的《苦行》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hé)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略作解釋:(涸:河裏無水。   紈:很細的絲織品,相關成語:紈絝子弟。)

提問:詩歌描寫的什麼季節?用一個字概括詩人的態度。

學生思考三分鐘,回答後,明確:怨夏。

提問:老師引出這首詩,有什麼目的?學生回答後,明確:與樑衡的《夏》作比較。  板書:夏  樑衡 。

3. 佈置學生自讀課文五分鐘,也用一個字概括樑衡對夏的態度?

五分鐘後,提問,回答,明確:贊夏。  板書:贊夏。

提問:樑先生爲什麼要贊夏呢?全班學生按座位分十二個組討論。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每組綜合意見後,派代表發言。綜合學生意見。概括,明確,板書:景美,人勤。

提問:景美,人勤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後,明確:緊張,熱烈,急促。(板書)

4. 佈置學生每人輕聲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5. 全班舉手表決,選出大家最喜歡的段落,全班大聲朗讀大家最喜歡的段落。

6. 拓展:全班學生按座位分十二個組討論,每組派一個學生上來寫出本組學生對夏天的感受,可以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首詩概括。

7. 學生寫完後,教師略作評價。

8. 佈置作業:選擇不同的方式查資料,印證本組寫在黑板上的感受。(可以組內協作完成)

A、上圖書館 (要求寫出資料,標明書名,作者,頁碼)

B、上網(要求抄出資料,註明網址、網頁。)

三、說教法,學法以及理論依據

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2.

檢查學生的預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有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校的校情是:學生不住校,不晚修,教師無法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我校的學情是:有一部分學生的

學習自覺性極差,教師要加強督促。

3.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點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澱。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強調,並做好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開頭和結尾都有意這樣做。

4. 語文學習的意境,重在感悟。因此,學生自己覺得哪一段好,教師理應順水推舟,不必強求他們說出理由,只用朗讀來加強這種感悟就行了。

5. 語文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體驗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們討論後,上黑板寫出,交流感受很有必要。

6. 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

蘇教版《夏》閱讀與寫作訓練 篇六

一、教學目的要求:

1.  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解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目的要求1、2

教學難點 :目的要求3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從國小到國中,我們學過不少吟詠四季的古詩。古詩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體畫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畫面後,讓學生背屬於那個季節的詩句。

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少了哪個季節。

生:沒有夏季。

師:很好。讓我們先背誦一下有關夏的詩吧!(生齊背)。 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當代作家樑衡的散文《夏》。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樑衡,(1946——

),山西霍縣人。主要從事散文創作、散文理論研究。作品曾獲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1996年在《佛山文藝》發表的散文《忽又重聽“走西口”》獲《美文》《文學自由談》《佛山文藝》三家聯合舉辦的“心繫中華”散文徵文優秀獎。有散文三篇《晉祠》《覓渡,覓渡,渡何處》和《夏》入選中學教材。主要著作有《新聞三步曲》(三卷)《數理化通俗演義》(兩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傑鬼雄》。

(三)誦讀文章時,同學們要在腦海裏想象畫面,朗讀時要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四)學生自由放聲朗讀。

1.  掃清字詞障礙。對不識、不懂的字詞句,自由發問。

2.  學生各抒己見後,教師邊小結邊板書。

板書:景美             人勤} 讚美

緊張   熱烈   急促  } 讚美

(五)精讀課文:

1.  齊讀第一段:

①這一句話中哪些詞語概括了夏的特點?

②它起什麼作用?

2.  指名一生讀第二段。學生概括段意。哪些畫面突出了夏的特點?

3.  男生讀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採用對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個句子呼應第二段。

4.  女生讀文章第四段:

①農民的辛勤體現在哪裏?

②請用一句話概括第四段。

5.  全體學生齊讀第五段:

①找出採用對比手法的句子。

②請同學說說寓於此段中的感情。

6.  作者爲什麼讚美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

(六)學生總結全文。(學生分小組討論、總結)

(七)文章的寫作特點:

1.  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對比手法,起什麼作用?

2.  文中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試舉例分析。

(八)師生歸納文章主題:

本文抓住夏天熱烈、緊張、急促,收穫已有而希望未盡的特點,描繪夏天金黃色的大地上暑氣蒸騰、麥浪翻滾、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喜愛之情,深情讚美了辛勤勞作的農民。

(九)佈置作業 :

你心中的夏是怎樣的?

①學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寫成習作《我心中的夏》。

③課本136頁練習一、二

《夏》教案

蘇州市滸墅關中學   於桂言

(一)教學目的要求:

1.  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學習對比、比較的寫法。

3.  感受語言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目的要求1、2

教學難點 :目的要求3

(三)教學時間:一課時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新課:

1.  由古詩《山亭夏日》 [唐 ]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導入  。

2.

這首詩描繪了情調清和的夏日圖畫,表現詩人悠閒自在的閒適情趣。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夏》一文,表達的卻是一種緊張、急促的旋律,表現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的火熱生活的嚮往之情。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點?

2.  文中突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研讀課文,理解內容:

(1)哪些段落是寫夏天的熱烈的?

(第2、3段)

①     第二節中哪一個詞語緊扣住了第一節中的“熱烈”一詞?

“沸騰”一詞。

②通過寫春天與夏天景物(比較),突出夏天的特點:“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長牆。……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來,夏天的色彩爲什麼是金黃的?

“……——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與夏天的色彩相比較(對比)

④怎樣理解“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這句話?

(2)哪些語段寫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

⑤側面描寫:“……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

⑥兩方面來寫夏:白天到夜裏/整個夏天裏

(3)作者爲什麼不歌頌春花秋月,而要讚美這充滿緊張、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採用對比手法,作者寫夏天的原因,在於歌頌勞動,讚美辛勤勞動的農民。

(四)總結文章主題。

本文抓住夏天熱烈、緊張、急促,收穫已有而希望未盡的特點,描繪夏天金黃色的大地上暑氣蒸騰、麥浪翻滾、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喜愛之情,深情讚美了辛勤勞作的農民。

(五)品味語言:

1.  文中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請同學在課文中找出來,並作簡要分析。

2.  課本136頁練習一、二

教學後記:

教學《夏》這兩個教案,試圖從兩種不同的風格去傳授知識給學生,目的歸一:讓學生從把握夏的特點出發,牢牢把握住作者寓於文中的感情。用這種感情去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切地去體味這份感情。

兩個教案,都從重難點出發,在教學中,都結合了學生的特點實施教學。既有課內知識的解剖,又向課外作了延伸。

在撰寫教案時,參閱了不少成功教案的部分內容,這裏一併致以謝忱!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孔繁森》 篇七

《孔繁森》教學反思

我深知一節語文課,成亦文本,敗亦文本,教師對文本的鑽研有多深,學生的收穫也就有多大,在對教材的鑽研上我下了較多工夫。

孔繁森是9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二年級的孩子孩子來說比較遙遠,要想從孔繁森撫養孤兒,獻血爲其交學費這一故事中體會他的無私與偉大,關心藏族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感知其優秀,我覺得難度較大。文章末尾詩歌的渲染在感知上學生更覺得有高度。但我相信學生內在的潛力是無窮的,等待着去開發,學生的智慧火花是靈動的,等待着去點燃。我用什麼去開發、點燃呢?當然是文本這個媒介。本節課上我着力讓學生體驗文本角色,近距離親近文本,不僅要知其表面意義,更要領悟出深層次的內蘊,從而很自然地襯托出人物的精神,並對文中難點——歌詞的感悟能有了突破。個人感覺本節課的教學還是成功的,學生在課堂上學得有滋有味,深入淺出,高潮迭起。幾點感悟和大家分享:

一、解讀教材的深入淺出。

1、讀厚教材。

於永正曾說過:“課文鑽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隨之有了”。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教材,只是擇取了孔繁森的一個典型事例來表現其高大形象,怎樣把教材讀厚,豐滿人物的內涵呢?課前,我閱讀了大量關於孔繁森的資料對本課進行反覆還原解讀,他的其他很多事例讓人感動,最後一個自然段藏民們深情唱的歌詞中的“光明”一詞,也就深刻起來,讓我出現了靈感。如在教學難點文中的歌詞時,我先以“小朋友們,你們讀懂了什麼?”這一問題爲引子,多元化地讀出“深情”的不同內涵,(感激、熱愛、自豪、團結等)。再適時地補充資料讓學生更全面地走進孔繁森,對孔的優秀品質有更深的感受,激發情感進一步昇華。接着問:聽了這些故事後,你認爲孔繁森爲西藏帶來了什麼?(學生回答爲:富裕、愛心、無私、奉獻等,理解得非常深刻,到位。)師:是呀,這些美好的東西帶給了藏胞們無限的希望,讓他們看到了“光明”,所以他們唱到(生深情地讀)。這一環節,對全文的難點進行了有效地突破。文字力透紙背,帶給學生的是強烈心靈衝擊。

2、讀薄教材,抓精要。

把教材讀厚了只是我的感悟,如何讓學生感受得到呢,我又嘗試用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方法引導孩子抓住課文精要之處,把教材讀薄,提高課堂效率,激活學生思維。(1)把這篇課文讀成兩個詞“優秀”“感動”。如以“哪些詞語讓你感動”貫穿全文,抓關鍵,由表及裏引導學生品位朗讀。(2)對教材進行重組。在品讀全文的基礎上再導出第一小節的“優秀”。此時的“優秀”,在學生眼裏是有着深刻的內涵的,是有着學生的情感,教者的情感作爲支撐的“有情物”,學生朗讀地釋放自然更加精彩,學生在一筆一畫地跟着我寫優秀這個詞語的時候,心裏裝着的是敬佩和感動。(3)抓關鍵詞,品味閱讀,抓住“懇求”“深夜”“悄悄地”“親生兒女”等品讀出人物的精神實質,這樣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較易接受,學生品讀得也較爲精彩。

二、語文教學要樸實紮實。

這節語文課我想充分體現這一點。語文教學的真諦是高屋建瓴,但又樸樸實實,可以模仿,可以借鑑,沒有故弄玄虛,不要花枝招展,有的只是對文本的個性感悟,有的只是引領學生徜徉在語言文字之中,去品味,去咀嚼,我想借助的僅僅是圖片和文字而已。如課堂上我以關鍵詞“親生兒女”爲契入口,引導聯繫生活實際回味體驗,填補課文空白,發揮想象,活化感動,由己及他,由表及裏深入體會孔繁森的優秀精神品質。再如課堂上我結合語境,多角度地思考“悄悄地”,形成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對人物有全面地瞭解。在理解“再三懇求”時採用換位閱讀的方式,把自己假設爲文中的孔繁森,站在他的角度去想去說,我只是自然地引導,這樣學生離文本最近,最容易讀懂。就是在這樣的訓練中,我想讓課堂成爲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爲學生的登臺亮相提供了一個個平臺,學生的精彩來源於課前精心設計的訓練,也想讓課堂因紮實的訓練而精彩。

三、着力體現“語文味”。

本節課着力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讀好課文,積累語言,因爲我知道將語文的工具性夯實了,語文的人文性就跑不了了,語文的人文性是依附在語言文字背後的。多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前提;多讀也是教師教好語文的保證。在教學重點句子“像親生兒女一樣撫養”“再三懇求獻血”以及歌詞時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入情入境,動人心絃,感人肺腑。在反覆地讀中對句子的體會越來越深入,同時也讀出了不同的理解。教材是有生命的。我們的語文課,除了知識點的認識,更需要激情,需要感染,需要情感的共鳴,需要“語文味”。我必須是一個感情豐富並學會“煽情”的人,還需要能夠準確抓住教材的情感點和學生的情感點,瞭解教材的同時瞭解學生,並在二者之間架設一座橋樑,使學生在激盪的情感中,受到感染、薰陶和激勵,使他們在高昂的情緒中,產生想象和頓悟,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從開始以“地圖“導入到一個個過渡語和評價語以及描述性語言的設計我都注意激起學生的情,讓學生真正做到“情動而辭發”。

此外在這節課上我還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課堂教學資源中,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對教材的一部分——課文插圖,我也進行了有效地利用。如在教學中我問學生:成爲孤兒的孩子,他們會過怎樣的生活?可是你們看?(出示插圖)仔細觀察他們的表情,看到了什麼?這樣有效利用插圖資源,反襯突出了人物的高貴品質。在過渡到第三小節的教學時,同樣藉助插圖的內容導出:孩子們盡情享受着孔繁森的愛和關懷,一天天快樂健康的成長起來了,他們從不會想到,爲了幫助他們上學交學費,他竟然去(獻血)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有利於學生情感的激化。思維的啓迪。

當然,這節課也有感覺不到的地方,如有些地方的處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不是過於深入,要求是不是拔得過高了,還請專家評委們給予指正,謝謝!

我們呼喚有活力的課堂,我想這不僅需要學生有“定力”,更需要老師有“定力”,“寧靜以致遠”我需要的守住一顆平常心,在活力課堂的追求中走好每一步。

《孔繁森》教學反思

經過幾天緊張的準備,《孔繁森》一課終於上完了,而且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但再好的課也會有缺憾,現就我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和欠缺的地方作如下總結。

一、拉近學生與主人公的距離

孔繁森是80年代的模範人物,他的事蹟對於一個生活在當代的8歲孩子來說是遙遠的,要想讓孩子們理解孔繁森關心人民、爲民族團結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是學習本課的一個難點。爲了讓孩子們對孔繁森有一些瞭解,課前我佈置孩子們收集孔繁森的資料。孩子們找了很多,有孔繁森的簡歷,有他的人生格言,有後人對他的評價,還有關於阿里地區的資料,但沒有人收集關於他的小故事。這是一個欠缺。爲此,在課堂上我給孩子們講了孔繁森爲挽救一位突發肺病,被濃痰堵住喉嚨的藏族老人,用聽診器的皮管爲老人吸痰的故事。然後播放《公僕贊》並配有關孔繁森的影視資料、圖片。這樣,學生對孔繁森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和初步認識,爲進一步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創設了濃厚的情感氛圍。

二、引導學生品讀課文語言

《孔繁森》這篇課文,講述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並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故事。如果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細細品讀,挖掘句子中蘊含的深厚情感,是很難讓人感動的。因此,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從中體會感情是學習本文的重點。例如,學習“孔繁森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三個藏族孤兒”一段時,我聲情並茂地說:“孔繁森在西藏做的許多事情都讓藏胞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請你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有沒有讓你也感動的句子。”學生帶着要求去讀。交流時,有的學生說:“最讓我感動的是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這時我問他“讀這句話時,你心裏有什麼感受?”學生說他覺得這三個孩子失去了親人,很可憐。我又提出:“你能不能帶着對這三個孩子的同情去讀好這個句子?”這個句子讀好了,再讓學生去找有沒更讓人感動的地方了?學生會找到“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這時,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爸爸媽媽平時是怎樣疼他、愛他的。學生們很自然就能想到孔繁森怎樣愛這三個孤兒。有的學生還聯繫後文中“你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這一句來體會孔繁森對孤兒的愛。此外,到底哪些句子會讓學生感動,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找。例如,有個學生講他感受最深的一個句子是“1992年,拉薩附近發生了大地震”。剛開始,我覺得奇怪,這一句怎麼會打動他呢?讓他說明理由時,他講:“那裏發生了地震,一定會有很多孩子失去親人,成爲孤兒。”看,孩子的想象多麼豐富。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語文教學要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繁爲簡,化難爲易,化抽象爲具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計算機在這一教學環節中充分顯示出其優勢。但歸根結底,媒體只能起輔助教學作用。它的運用在精不在多,用在恰當的時候,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假若不注意媒體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就會搞的課堂花稍、氣氛活潑,而效果不佳。在講《孔繁森》一文時,幻燈片由最初設計的十張,減至七張,又減爲四張,最後只剩下了一張配有孔繁森影視資料、圖片的《公僕贊》。原來我計劃在結課時播放《公僕贊》,想起到深化中心、渲染氣氛的作用。通過試講,感覺效果不好,不如放在開頭,既讓學生了解了孔繁森的事蹟,又營造了氣氛。爲學生學文作了很好的鋪墊。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國小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習慣,教師就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操練,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在上《孔繁森》一課時,課中有個小活動,讓學生通過表演再現孔繁森去醫院獻血的情境。活動時,我只注重指導兩個小演員而忽略了其餘學生,出現了紀律渙散的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值得注意。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三冊《孔繁森》 篇八

【教材分析】課文記敘了孔繁森收養三個藏族孤兒,並以獻血所得的營養費幫助他們上學讀書的動人事蹟,讚頌了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教學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突出了課堂教學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本環節的教學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的理念,以學生爲本,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積極倡導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因而整個課堂是生動的,開放的,充滿着生命的活力。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孔繁森關心人民、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從小確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思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孔繁森的高尚品質的品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指名拼讀:繁(fan)、森(sen)

3、簡介孔繁森的事蹟。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

抽讀生字卡片。

優秀、援藏、幹部

拉薩市、失去、孤兒、撫養

請求、獻血、答應

感動

3、範讀課文。

4、看圖,說說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幹什麼?

5、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誰?寫的什麼事?

三、教學生字。

1、認讀詞語:幹部、拉薩市、失去、獻血

2、分析字形,學生描紅。

四、作業: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導入,學習第1段

1、出示“孔繁森”圖片:他就是孔繁森(板書課題)

你知道孔繁森是幹什麼的嗎?

2、比較句子:孔繁森是一位援藏幹部。[

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

學生比較——(板書:優秀)——齊讀第二句

3、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

理解“援藏”:黨和國家曾經選派一些幹部去支援貧窮落後的地區,孔繁森響應黨的號召,離開家鄉山東,離開家中親人,到環境艱苦的西藏去工作、生活。

二、細讀課文第2—4段

1、過渡:爲什麼說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呢?學了下面的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2、細讀第2段

⑴自由讀,想想:哪一句最能表現出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

⑵出示: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自由讀——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板書:撫養孤兒)

⑶師述:1992年,拉薩市附近發生了地震。曲尼、曲印和貢桑三個藏族孩子失去了親人,成了孤兒。多麼可憐的孩子呀!可是,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爲他們遇到了孔繁森。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⑷比較句子: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撫養他們。

孔繁森就把他們接到自己的身邊,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撫養他們。

(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⑸小朋友,我們都是爸爸媽媽的親身兒女吧,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撫養你的?能講講爸爸媽媽愛你養你的感人小事情嗎?

⑹孔繁森就像對待親身兒女一樣,撫養着這三個孤兒。

出示:曲尼生病住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犯了錯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印學習退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貢桑尿溼牀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說

⑺孔繁森是一個市長,白天工作有多忙呀!如果沒有這三個孤兒,他可以回家清淨一會兒、休息一會兒,但現在要照顧三個孩子,連該母親做的活都要由他一個人去做,多不容易呀!他爲什麼要這樣做呢?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⑻孔繁森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他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親!他更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把課文第2段朗讀一下。

3、細讀第3段

⑴導入:孔繁森每次下鄉見到生活貧困的藏胞,總要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他們,往往只過了半個月,他的工資就沒了,有時連伙食費都交不起。自從收養了三個孤兒,他的生活就更艱苦了。於是,他想到了……(獻血)[

⑵出示第三段

①自由讀,想想: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些什麼?

②從“夜裏”、“悄悄地”你明白了什麼?(板書:悄悄獻血)

孔繁森不想讓別人知道,不想讓別人來幫助自己,寧願苦了自己,也不願給別人添麻煩。

③“請求”是什麼意思?(告訴醫生自己要獻血,希望醫生答應,這就是“請求”。)誰來說說孔繁森是怎樣向醫生請求獻血的?

④“懇求”又是什麼意思?那“再三懇求”呢?與“請求”能不能換個位置?爲什麼?

⑤演一演:孔繁森是怎樣向醫生再三懇求獻血的?

⑶小結:孔繁森不顧自己的身體堅持要求獻血,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營養費供給藏族孤兒上學讀書,所以我們說:孔繁森不愧爲一名優秀的援藏幹部!

4、細讀第4段

⑴1993年,孔繁森共獻血三次,得到900元的營養費,他用這些錢來幫助這幾個孤兒上學讀書,當藏胞們知道了這件事,都感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們會怎樣想?怎樣說呢?

⑵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藏族同胞對孔繁森深深的感激和熱愛之情,有一首詩這樣寫,有一首歌這樣唱:

(出示歌詞)——齊讀

三、延伸

1、孔繁森同志在西藏工作10年,與藏族人民同吃苦共患難,把藏族的老人當作自己的長輩孝敬,把藏族的孩子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還親,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蹟。

2、指名學生說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教師補充

孔繁森是漢族人民的兒子,也是藏族人民的兒子。是啊,太陽和月亮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光明。漢族和藏族有同一個母親,她的名字叫中國。

3、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孔繁森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可是,在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同志在赴新疆考察途中,一場車禍讓他永遠離開了我們,人們在清點他的遺物時,發現他身上只有8元6角的現金……就是這樣一位人民的好兒子,他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漢藏友誼之歌。

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孔繁森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響亮的名字——孔繁森

板書設計:

孔繁森

撫養孤兒

優秀

悄悄獻血

蘇教版《夏》閱讀與寫作訓練 篇九

《夏》說課教案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夏》,它是由著名特級教師洪宗禮先生主編的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多彩四季”的第四篇課文。

一、    新課標下新教材的特點。

蘇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實驗教科書》是嚴格按照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要求編寫的,準確反映了新標準的精神和思想。並且構建了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選入的課文更是注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統一,既突出高雅的進步的精品文化,又注意選入文質兼美的通俗作品。而且以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爲本,所有編輯設計注重引導學生自己完成學習過程,探索學習方法,留足空間,增加彈性,爲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創造性地學習創設必要的條件。

二、    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樑衡先生筆端的《夏》是他作爲中央報紙的記者多年駐節在黃河流域所親密接觸的夏。這凝重厚實的黃土地,哺育了我們的民族,潤澤了中華數千年的燦爛文明,所以,他把黃土地之夏,作爲自己縱情禮讚的典型觀照物,就不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層次的象徵和形而上的寓義在。該文被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四課應出於以下考慮:

1、本單元的主題是“多彩四季”,四季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寫出景物之美,關鍵是要善於從美的事物中發現美,並用美的語言表現美。該單元前三課分別是朱自清的《春》,酈道元的《三峽》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通過前三課的學習,學生欣賞到了散文優美、精闢的語言,瞭解了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以及景物描寫中的感情。第四課同樣是美文,但語言的風格同文章描述的季節一樣更加個性和張揚,更加有熱烈的時代氣息。

2、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大部分的學生很少讀到寫夏季的文章,嶄新的內容、明快節奏、多彩的畫面更加容易接受和領會。

3、是繼第一單元“親近文學”、第二單元“金色年華”、第三單元“民俗風情”之後的對學生閱讀和欣賞美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三、    學生情況分析

我們所教班級的國中學生在對蘇教版新教材的學習中,已經逐步習慣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而且表現欲和競爭精神很強,尤其是在朗讀美文這一方面相當感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主要以如何有感情地朗讀來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挖掘。

四、    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爲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爲: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作者思路。

2.體會文章生動準確的語言特點,感受其語言魅力。3.注意對比手法在文中的運用,體會它的作用。4.體味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強化朗讀,整體把握,深入體會,學以致用”是我在該課教學中的指導思想,在處理教材時,結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在總體上感覺、感知作者語言的魅力,通過多媒體補充,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羽翼,在美文中暢遊、領悟、快樂。運用點評法正確引導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領會,最終領悟到作者讚美夏的真正目的。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聲音加畫面導入,範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情、讀清結構、朗讀競賽、品讀美點、鑑賞美點、討論、質疑、積累佳句、仿寫句子等方式使學生在郎讀中領會、在朗讀中理解、在朗讀中探討、在朗讀中積累。

六、    教學過程設計(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

1.聽一聽,這是屬於哪個季節的聲音。(播放音效文件)

(夏季)

2.看一看,這是屬於哪個季節的畫面。(播放相應圖片)   (夏季)

3.你喜不喜歡夏季呢?爲什麼?

4.當代著名作家樑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樑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樑先生喜不喜歡夏。

(二).誦讀

1.範讀課文。

聽讀要求:作者樑衡喜歡夏天嗎?爲什麼?(從文中的哪一句話可以看出來?)

喜歡。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夏季。

2.讀準字音: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文章,劃出不會讀的字詞和不懂的、有疑問的語句,並進行認真的思考,嘗試着自己解決問題。實在無法解決的與就近的同學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

芊芊(qiān  qiān)          黛色(dài)           磅礴(páng  bó)               匍匐(pú  fú)                     迸發(bèng)               澹澹(dàn  dàn)

3. 讀出節奏:誦讀文章時,讀出輕重緩急,尤其是個別長句要注意停頓適當、輕重適中。

範讀1、2節,要求學生認真聽範讀,注意老師在朗讀時對語調、語速的處理,想一想爲什麼要這樣處理?

例句:好象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一樣。(這裏的“泛泡、冒氣”“終於沸騰”都應該重讀,但又不能是一樣的重讀,而應該是由輕到重,“沸騰”一詞應達到重讀的頂點,以充分體現夏天的熱烈。

小結:準確流暢、停頓恰當、輕重適中。

4.讀出感情:誦讀文章時,要在腦海中想象畫面,讀出感情。

指名讀3、4、5節,評點朗讀。(注意從儀態、情感、語音、語速等幾個方面評點。)評點學生要求示範朗讀。

品味情韻、咀嚼情感,抓住“讚美”。

小結:朗讀時的輕重緩急應與作品的思想內容相適應。

5.讀清結構:作者爲什麼要大聲讚美夏季呢?夏季有什麼特點呢?

在剛纔朗讀的過程中,你捕捉到了哪些畫面?(景美、人勤)這些畫面突出了夏的什麼特點?(緊張、熱烈、急促)

6.朗讀競賽:請男女生各選一段進行齊讀,再次感受夏季的美。

(三).品讀美點

1.學法指導:

(1).你認爲哪個詞用得好、用得傳神,哪個句子最富有表現力?用筆圈劃出來,說說它好在哪裏。

(2).你認爲全文在結構和內容上有哪些美點?在品味的過程中,希望同學們能針對課文的內容、結構、語言等提出疑問。因爲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更重要。

2.學生分組活動:第一、二組完成第一個問題,第三、四組完成第二個問題,每個人只要講出一點就行,可以相互交流。對美點的鑑賞最好寫成優美的文字。

3.教師巡迴指導。適當點撥,組織學生討論。

4.學生自由發言,或鑑賞美點,或提出疑問。

(傳神的動詞、富有表現力的形容詞、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對比的作用、含義深刻的句子等。只要等談出感受並言之成理,都應予以肯定。)

(四).積累佳句:

背誦比賽:(1).背出你最欣賞的一句話;

(2).男女生輪流接力比賽。

(3).不能重複背誦,背的時候也要背出感情,5秒內接不上的一組爲輸家。

(五).拓展

仿寫句子:仿照你最欣賞的一句,寫出你最喜歡的季節和喜歡它的理由。

(六).小結有感情地齊讀課文,再次品味夏季之美。

一。 說教材

老師們,我說課的題目是樑衡先生的散文《夏》。這篇文章選在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是一篇自讀文章。這個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 欣賞散文優美的。精闢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

2. 瞭解課文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

3. 學會觀察景物的特點,並作簡單的描述。

4. 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於打動別人。

在學習本文之前,我們已經學習了朱自清的《春》,酈道元的《三峽》,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學習中我們已經把單元的目標向學生交代清楚,也做了課堂練習。這節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自我感悟和學習遷移能力,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

本課的重點是:

1. 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感受語言的魅力。

4. 收集有關夏天的美文。美句。

二。 說程序

1. 檢查預習和引入課文(控制在五分鐘以內)

用投影1寫好本課字詞,要求學生注音,解釋。

注音:磅礴(pángbó)匍匐(púfú)澹澹(dàndàn)

解釋:閒情逸致:閒適安逸的興致情趣。

主宰:主管,統治。

黛色:青黑色。

2. 檢查字詞完後,用投影2演示王維的《苦行》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

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hé)

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略作解釋:(涸:河裏無水。   紈:很細的絲織品,相關成語:紈絝子弟。)

提問:詩歌描寫的什麼季節?用一個字概括詩人的態度。

學生思考三分鐘,回答後,明確:怨夏。

提問:老師引出這首詩,有什麼目的?學生回答後,明確:與樑衡的《夏》作比較。  板書:夏  樑衡 。

3. 佈置學生自讀課文五分鐘,也用一個字概括樑衡對夏的態度?

五分鐘後,提問,回答,明確:贊夏。  板書:贊夏。

提問:樑先生爲什麼要贊夏呢?全班學生按座位分十二個組討論。

1——1        1——2      1——3    2——1         2——2      2——3

3——1        3——2       3——3    4——1        4——2      4——3

每組綜合意見後,派代表發言。綜合學生意見。概括,明確,板書:景美,人勤。

提問:景美,人勤表現在哪些方面?

學生回答後,明確:緊張,熱烈,急促。(板書)

4. 佈置學生每人輕聲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5. 全班舉手表決,選出大家最喜歡的段落,全班大聲朗讀大家最喜歡的段落。

6. 拓展:全班學生按座位分十二個組討論,每組派一個學生上來寫出本組學生對夏天的感受,可以用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首詩概括。

7. 學生寫完後,教師略作評價。

8. 佈置作業:選擇不同的方式查資料,印證本組寫在黑板上的感受。(可以組內協作完成)

a、上圖書館 (要求寫出資料,標明書名,作者,頁碼)

b、上網(要求抄出資料,註明網址、網頁。)

三、說教法,學法以及理論依據

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2.

檢查學生的預習這一步必不可少,這是有我校的校情,學情決定的。我校的校情是:學生不住校,不晚修,教師無法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我校的學情是:有一部分學生的

學習自覺性極差,教師要加強督促。

3.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點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澱。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強調,並做好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開頭和結尾都有意這樣做。

4. 語文學習的意境,重在感悟。因此,學生自己覺得哪一段好,教師理應順水推舟,不必強求他們說出理由,只用朗讀來加強這種感悟就行了。

5. 語文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體驗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們討論後,上黑板寫出,交流感受很有必要。

6. 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

《夏》說課教案 洪澤外國語中學    陳 勇一、教材分析《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篇自讀課文。本教材的前兩個單元分別是教會學生感悟人生、珍愛生命,而本單元則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領略自然風光。單元中的每篇課文無一不向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學習這幾篇課文既是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又是一次美的巡禮;從中既可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受到美的薰陶。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1、課文淺論:(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復始,輪迴無窮。有人鍾愛春日之明媚,有人獨喜秋日之豐碩,有人心醉冬日之沉默……夏天呢?好象總是寂寞的時候多。偶爾有人寫,也不過是一肚子抱怨: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當代作家樑衡妙筆生花,獨闢蹊徑,爲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向夏季的窗戶。全文猶如一支激情奔涌的進行曲,賦予了夏日以靈魂,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2)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較少,即使在有限的閱讀書目中也很少能夠讀到描寫夏季的文章,本文具有嶄新的內容、明快的節奏、多彩的畫面,這會使學生在學習中更加容易接受和領會。2、單元教學目標:(1) 欣賞散文優美的。精闢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2)瞭解課文抓住特徵寫景的方法和寫景的層次。 (3)學會觀察景物的特點,並作簡單的描述。 (4)說話有針對性,有吸引力,善於打動別人。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們班的學生,平時喜歡看課外書籍的人有很多,相對有一些課外知識的積累。平時在課堂上有着強烈的表現慾望和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具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爲該課的教學目標應確定爲:(一)誦讀感知,體會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吟詠精段,感受作品的理趣與情趣。 (三)探究品味,揣摩富有魅力的語言。 (四)語言學用,實現語文與生活的銜接。教學重點:感受夏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富有魅力的語言。教學設想:貫穿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設計(多媒體課件)  (一)詩句圖片導入:下面我們做個遊戲,我將在屏幕上展現出幾張配有詩句的圖片,你們能知道是春夏秋冬的哪個季節嗎?(搶答,不用舉手)請看題: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多媒體展示)   大家的詩詞積累量還挺豐富的。這樣吧,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寫四季景色的詩句背出來給大家猜一猜。

過渡:我發現大家提到的夏天的詩句並不多。在歷代文人的筆下,夏要麼是乾燥炎熱苦悶壓抑的藝術象徵,要麼就是楊萬里筆下的“日常睡起無情思”的一種輕鬆閒適中透出的一絲無奈。

可是,當代作家樑衡(板書:樑衡)卻敢於履新涉奇,從人所寡言處言之,高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夏季,令人由衷歎服。今天我們就領略一番樑衡筆下的《夏》(板書:夏)(二)語文活動一:整體感知聽讀要求: 1.作家描繪了夏天的哪些情景? 2.從作家的描繪中,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夏天? (一)課前我們做了預習,作者樑衡喜歡這個夏天嗎?在文中找出依據。 “我卻要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夏季。” (二)下面請同學們聽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想象文中畫面,作家描繪了夏天的哪些情景?從作家的描繪中,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夏天?(聽讀課文) 瞭解文章內容,並根據內容給課文重新擬個標題:形如______的夏或夏是______。1. 作家描繪了夏天的哪些情景? (板書 景:細草、林帶、蟬兒 麥浪、太陽、熱風 (萬物勃發) 棉苗、高粱、瓜秧 緊張、熱烈、急促 人:割麥打麥 、追肥澆水(農民辛勞) 2. 說說看,從作家的描繪中,你看到一個怎樣的夏天?比如:我從那 “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牆”看到一個熱烈的夏天,植物蓬勃生長。(5分鐘) 學生自由回答。如:熱鬧、緊張、熱烈、急促、氣勢磅礴、忙碌、金色……(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教師歸納點評] 這是緊張、熱烈、急促的夏天,萬物蓬勃生長,農民辛勤勞作。這是黃土地的夏天。樑衡曾作爲《光明日報》記者駐紮山西九年,他對腳下的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對這“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有着多麼獨到的感受啊!(三)語文活動二:精段吟誦要求:1.讀出節奏和感情2.讀出理解和感受 (多媒體電視散文《夏》段落:“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大約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着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她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 )(聽讀) 1、這個語段有着韻律與節奏的美感,我們也來大聲地朗讀吧!(齊讀) 2、激情演繹一下?師生激情背讀。(配音樂、畫面) (① 小組背讀,②個人背讀) 評價語:(激情澎湃 聲情並茂) [教師歸納點評] 你們的朗讀,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的火熱和生命的激情。老師也來試一試。(師讀)夏,就是這樣一首生命與創造的詩。難怪作家要高聲讚美了。3、你捕捉到文中哪些畫面?請以下面的形式說說你對夏的感受。讀了“_____”語句,我彷彿聽見了_______(或)                   我彷彿看見了_______                   我彷彿感覺到了_____ (四)語文活動三:探究品味讀出你喜愛的詞句,說說你的理解。 1、這篇散文選詞精緻,描寫生動細膩,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句子蘊含哲理,既有寫景的情趣美,又有議論的理趣美。把你喜歡的語句劃下來,給你小組的同學說說你的理解。比如:①我喜歡第二段對季節的變化的描寫,用“一鍋水”“泛泡、冒氣、沸騰”的比喻,形象地表現了暮春到初夏、盛夏過程,很新奇形象又樸素自然。 (學生小組交流學習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2、誰先一鳴驚人?(把你的發現給我們共享?)學生自由回答。評價語:(一)詞語 1.動詞:法國福樓拜曾經說過:“不論描寫什麼事物,唯有一個動詞可以使它生動……” ⑴“潛”:一位出色的演奏家。聲聲長鳴悠悠溢出樹間,顯示着夏的勢力,傳達着夏的喧鬧。 ⑵太陽“烘烤”着麥浪,好香的大面包就要出爐了! ⑶“浮動”:熱風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麥香”,昭示我們的生活是多麼豐腴和飽滿啊! ⑷“釀”:醞釀着生活的醇香與甘甜。 ⑸“聽聽”“看看”:語句口語化,幾個細節,讓我們想象出農民們 “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的緊張生活! ⑹ “快割快割”“快打快打”:“五月人倍忙”,有什麼比收穫更讓人感到充實的! ⑺那……,那……,那……,無不……:棉苗喘息;高粱玉米搖頭晃腦的歡悅;瓜秧的抖動腰肢前行,“向秋的終點作着最後的衝刺”,擬人的寫法,夏天的農作物也具有了人的丰采、氣度、靈秀。 [8]“浸在苦澀的汗水裏” :沒有耕耘,哪來收穫?汗水是苦澀的,收穫是甘甜的。 2.其它: “黛色長牆”,“火紅的太陽”,“金黃的大地”:色彩明快,一幅氣氛熱烈的夏之畫卷。 (二)哲理句: ⑴ “旋律”:夏是一首歌,它緊張、熱烈、急促,像一首進行曲,從春唱到秋。 ⑵春之色爲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爲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着事物的終極。夏正當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黃金的夏季” )(春之色……秋之色……夏(之色)): 排比句勢,用色彩表達對季節的感受,獨具魅力,寫出了夏之熱烈。 春寒料峭,萬物萌發,一切生命都蓄勢待發,收穫在希望之中期盼;秋色輝煌,碩果累累,然而燦爛終將趨於平淡,生命歸於終極。而夏,這個“承前啓後,生命交替”的旺季,由孕育到豐登,是人類創造之波的流瀉。它教你承受焦灼苦痛,用青春創造財富,用汗水澆灌希望,是生命中創造與奮鬥的歷程。它不正是人生最可貴的黃金季節嗎?   教師歸納總結作者把散文當作藝術畫卷精心營構,每一詞精益求精,每一句意蘊深遠。從平凡生活中感悟美,又何嘗不是一種美的創造!下面我們也來試試。(五)語文活動四:語言學用仿照第三段句式“你看,那……,那……,那……,無不……”寫一段話。 1. 尋找句式特點:這是表達感受句的句子 句式→描寫句╋抒情句 2 .教師範例。比如:你看,一場冬雪過後,那……無不訴說着冬的寧靜與祥和。 3. 提供畫面場景,學生創作,描繪春(“春江水暖鴨鴨先知”早春田園風光)、秋(秋陽裏的一條林蔭路)或童趣(戰火中手拿鮮花的伊拉克兒童)。 4. 朗讀自己的作品。評價語:從情境中發現美,並用美的語言表現美! 紅紅的臉蛋也很美!(六)結語:春遊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領略、發現生活中的美吧。平凡生活中,情趣之光剎那閃現而又無處不在,它會讓你發現:這個熟悉而陌生的世界是如此令人感動,難以釋懷。  六、說教法,學法以及理論依據1.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教師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2. 學習語文的一個重點是積累,猶如堆沙一樣,一層一層的積澱。課外的閱讀非常重要。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強調,並做好示範作用。因此,本課的開頭和結尾都有意這樣做。 3. 語文學習的意境,重在感悟。因此,學生自己覺得哪一段好,教師理應順水推舟,不必強求他們說出理由,只用朗讀來加強這種感悟就行了。 4. 語文來源於生活,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生活體驗非常重要。因此,學生們討論後,上黑板寫出,交流感受很有必要。    5. 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要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 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