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2017年會考記敘文寫作技巧

2017年會考記敘文寫作技巧

技巧一:中心突出,立意深遠

首先,立意必須集中而突出。即使需要使用較多的素材也只能統一在一箇中心之下,這樣纔不會散而無主,不至於喧賓奪主。其次,記敘文務必符合積極、健康、深刻、高遠的立意要求。其三,要善於從日常小事中發現深刻、有時代氣息的主題,善於從事件的表面向深處挖掘,使主題變得深刻起來。其四,運用對比可以讓人物的形象更鮮明,事件的中心揭示得更深刻。如將美與醜、善與惡、強與弱、悲與喜對比,將人或事的前後變化對比,將不同的人對某人某事的態度對比等等。另外,你也可以用環境描寫來渲染氣氛,暗示事件發展,襯托人物心情等,從而彰顯主旨。如一篇《責任重於泰山》的作文。作者先用“每個人都有着每個人的責任,責任重於泰山”作題記,然後分別用一、二、三作小標題,依次敘寫了張老師出人意料地帶病冒雪上課、檢察長在戰友(因救護自己而犧牲)兒子的判決書上簽字前矛盾的思想鬥爭、書記爲了泄洪搶險而顧大局舍小家決定炸除自己從小生活的村莊這三件事,說明了給學生上課是教師的責任、嚴格執法是領導者的責任、保護國家利益是所有公民的責任,從而使“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責任”的主旨得以凸顯。

技巧二:詳略得當,內容充實

選材要鮮活。即選構要真實、新穎、典型,從生活中捕捉精彩的典型素材,篩選出那些最高興、最悲痛、最深刻、最難忘、最能打動人心、最能展現時代風貌的典型事件,或者概括提煉,或者放大細節,或者定格鏡頭,必能寫出具有、獨特個性、深刻感悟和超級感染力的佳作來。情節通常包括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如作文《一張賀卡》,作者以“賀卡”爲線,圍繞一個窮學生給老師“送賀卡”這件事展開生動描述,把“買賀卡”“送賀卡”“賣賀卡”三個場面一線串起,使文章曲折生動、感人至深;但在處理素材的詳略時,卻略寫“送賀卡”,而把自己“買賀卡”前的思想鬥爭、老師“賣賀卡”後的感動心理濃墨重彩描述,這樣就突出了一個正直、慈愛、善良的老師形象。

技巧三:情感真摯,敘中含情

在刻畫人物時,要將真情實感融入到細緻、生動的人物描寫和事件敘述中去,人物有了真情實感便獲得了鮮活的生命。可以通過細節描寫、選用情感鮮明的詞語、打造抒情語句來流露真情。例如《懂你,懂你》中描寫豐富細膩、真摯感人。作者將“我”的深切感受、心理活動和母親的動作、神態和語言描寫結合起來,一個,心思細密、寬厚溫和、體貼女兒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

技巧四:結構清爽,敘事生動

首先結構要完整,寫人敘事要清晰。應善於運用前後照應、一線串珠等技法組織材料。其次敘事要生動,情節要曲折。敘事寫人時可以使用前後對比法、設置懸念法、抑揚生變法、虛構科幻法等來使文章尺水興波、妙趣橫生。如一篇《我的這杯“苦咖啡”》的作文,作者分別以“麥田?烈日”“村邊?夏夜”“小院 ?清早”“醫院?黃昏”爲小標題,按地點和時間變化爲序依次描繪了四個生活場景,表現了作者和爺爺之間細膩深厚的祖孫情。這種以情爲線的行文,立意、情感、事件以一貫之,極具結構美和情感美。

技巧五:個性人物,形象鮮明

寫人記事的記敘文大多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揭示中心的。你可以通過個性分明的外貌、神態、服飾、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來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例如通過不同人物的語言便能體現出各自文雅有禮、粗魯低俗、豪爽乾脆、優柔寡斷、風趣幽默、乾巴木訥等迥異的性格。你也可以隨着事件的發展或觀察角度的變化,對人物進行多層次描寫,或將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特別要注意細節描寫和概括描寫相結合。

難忘的那一幕

時光常常在我們不經意時溜走,但有時又把我們定格在那永恆的瞬間,或使我們彷徨,或使我們流連,或使我們感動,或使我們深思.……(開篇由一絲感慨入題,運用排比,乾脆利落而又文采斐然。)

前不久,我就遇見過這麼一幕。那是過端午節的前一天,正是我們鎮逢集的日子。難得有假期,我帶上平時積攢的零花錢,一大早就去逛街。大街上人來車往,十分熱鬧。兩旁店鋪裏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商家爭相銷售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空氣裏瀰漫着各色小吃、水果的香甜味道……整條大街到處洋溢着節日前熱鬧的氣氛。(描述大街上的喜慶氣氛,既爲人物的出場提供了合理化背景,又反襯了人物的悲慘境遇。)

我買了自己喜歡的零食,邊吃邊四處閒看。老遠看到一堆人圍在路旁的一根線杆下不知道在幹什麼,好奇心驅使我快步跑過去,鑽進了人羣。眼前出現的情景和節日的氛圍極不協調。一個蓬頭垢面、渾身髒兮兮的男人匍匐在飛揚的塵土中,右邊的褲管癟癟的壓在身下,緊挨在他身邊的是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在一堆分不清顏色的破被上躺着兩個黑乎乎的小孩。男人的面前攤着一張還算得上乾淨的白紙,上面滿是歪歪扭扭的字,一個已經斑駁的瓷鉢壓在一個紙角上,裏面零星地散落着不多的硬幣。圍觀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着。(只三兩筆就把一個乞討男人悲苦潦倒的形象呈現在眼前,實屬傳神。)

“嘖嘖,真是可憐,一條腿不算,還是個啞巴,拉扯着兩個沒孃的孩子,可咋活呀!”一個老太太一邊搖頭嘆息一邊往那瓷鉢中放了幾元硬幣(簡短一句話既交代子乞討者的境況又體現出老太太的慈善;與下文衆人的麻木形成對比。)

“可憐什麼啊,都是裝出來的,沒準是—個騙子呢!”一個燙着大波浪的婦女鄙夷地說。

“是啊,是啊,現在裝可憐騙錢的人可多了。”幾個人也隨聲附和。(語言精煉,寥寥數語把旁觀者的冷漠刻畫入微。)

我伸手摸了摸兜中剩下的零錢,聽到他們的話,又把手縮了回來。(“伸”“縮”兩個字寫出了我的矛盾心理。)

“讓讓,讓讓,有什麼熱鬧好瞧啊?”兩個油頭粉面的年輕人撥開圍觀的人羣,用鋥亮的皮鞋撥弄了下攤在地上的紙。

其中一個皺着眉頭道:“我當有什麼好看的,原來是要飯的啊。像這樣的人還不如早點死了算了,活着讓人噁心!”(尖刻的語言背後站着一個醜陋的靈魂。)

“是啊,是啊,看着就讓人倒胃口。”另一個隨聲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