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民族團結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用心用情澆灌 民族團結之“花”

民族團結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民族團結個人先進事蹟材料

他與父親接力40年贍養無血緣關係的漢族孤寡老人,讓老人享受到了幸福、溫暖、快樂的晚年,譜寫了一曲“回漢一家親”民族團結的讚歌。本身就是少數民族的他,從小受到家庭薰陶,熱愛民族工作,堅守在民族工作一線7個年頭,用心用情澆灌民族團結之“花”。他就是東明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崔玉臣。

感人至深,譜寫一曲民族團結讚歌

崔玉臣的父親崔廣德生前做剪羊毛、販賣羊皮生意,1980年走村串巷時,在曹滿城村頭遇見了因孩子夭折、妻子離家出走精神失常、蓬頭垢面的42歲漢民張石頭,見其可憐無家可歸,就把他接到家中當成家庭的一員共同生活。張石頭老人1938年出生,現年85歲高齡。1992年,崔廣德病故後,崔玉臣接過了父親的愛心接力棒,把張石頭老人當成自己的親人來照顧贍養至今。

如今,張石頭老人年事已高,生活自理能力愈來愈差,崔玉臣在照顧好自己老母親的同時,對張石頭老人生活上的關懷更是無微不至。崔玉臣不管工作再忙,都會抽出時間定期給老人洗澡搓背,從裏到外購置新衣服,白天怕老人在家孤單寂寞、不活動缺乏鍛鍊,每天都拿出時間陪老人戶外散步、嘮家常噓寒問暖,夜間再累也不忘探看老人睡覺是不是安穩、會不會着涼,時不時給老人添衣蓋被,像對自己父母一樣細心呵護照顧。

張石頭老人已是耄耋之年,體弱多病,頭疼發熱是常事,崔玉臣時時在病榻前悉心照顧、喂藥端飯。一次老人患上了帶狀胞疹,疼痛難忍,崔玉臣連續幾個月給老人擦洗塗藥。一天深夜,老人疑似得了腸梗阻,腹痛不止,崔玉臣就帶着老人跑門診、查彩超、做CT,按照醫囑住院觀察,他衣不解帶徹夜不眠地看護,直至老人緩解疼痛恢復正常。生活中這樣的點點滴滴不勝枚舉,崔玉臣對張石頭老人視如至親,想方設法讓老人度過了一個個幸福時光。

崔玉臣的愛心讓張石頭這位漢族孤寡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享受到了幸福、溫暖、快樂的晚年。他的做法更是贏得了人們的普遍讚譽,真正譜寫了一曲“回漢一家親”民族團結的讚歌。學習強國平臺、光明日報、中華民族報、大衆日報、山東新聞電視等新聞媒體先後刊登報道了這一感人事蹟。

人民至上,時刻把“民族羣衆”放心上

針對民族教育滯後,普遍文化素質低,一些回民學生中途輟學等問題,崔玉臣加大對少數民族羣衆挽救孩子未來的呼籲,挨家挨戶做工作,踏破了門檻,磨爛了口舌,使許多回族中國小生重新背上了書包。

東明縣城關街道辦事處西關社區是東明縣其中一個回族社區,居民海連菊身患宮頸癌,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其兒子徐夢琪因家庭困難中學輟學。崔玉臣瞭解情況後,多次到海連菊家裏做工作,希望孩子能夠繼續讀書,同時聯繫協調多個學校,最終讓徐夢琪重新回到了校園。接下來連續多年,爲了能讓徐夢琪安心學習,崔玉臣和同事還多次以個人名義資助徐夢琪上學。“我們要努力讓每一名民族子弟都能夠接受教育,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崔玉臣說。此外,他還想方設法爭取少數民族教育資金20餘萬元,爲民族國小購置安裝空調37臺,完善校內部硬件設施的基礎上,又購置藝術、科學、歷史、生活常識等各類書籍2060冊,優化了學校教育軟環境,提升了教育質量。

如何引導民族羣衆走向致富的道路,是崔玉臣一直掛在心上的問題。崔玉臣充分利用少數民族政策,積極邀請市縣養殖種植專家,在全縣三個民族工作重點鄉鎮、五個民族村居定期舉辦少數民族養殖種植科學技術培訓班,培養養殖種植致富帶頭人,從而帶動少數民族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