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英雄事蹟材料(精選14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4篇《英雄事蹟材料》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英雄事蹟材料》相關的範文。

英雄事蹟材料(精選14篇)

篇一:李白革命英雄事蹟

歲月悠悠,彈指一揮,觸摸那盛唐的塵土,在詩的世界裏走進李白,走進那月色纏繞的低頭思故鄉;走進那影像疊重的對影成三人;走進那放浪江面的直掛雲帆寄滄海的李白的心靈深處。叩響他的靈魂之門,感受他的心中丘壑。

在浮華與金錢交織的霓虹燈的世界裏,爾虞我詐之風吹得我們迷茫,在生命不名一錢的彷徨世界。然而,凝望盛唐之雨,擲地之音讓我發現了生命的價值,生命的重量,生命的長存。他揚帆出海,他凝望煙雲廬山,他盪舟湍流之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之壯美把他的心凝接於瀑布自由迸裂的一剎那,鑲嵌在心的最深處。流水不羈,任意東西,心的包袱得以解脫,發黑的葡萄才露出一點光澤,霜白的頭髮才搖曳黑的光輝。李白把生命的真正的意義定格在自由自在的秀麗山水畫卷裏,不讓污濁的淤泥玷污高潔的靈魂。也許他在物質上很貧窮,然而精神之上他卻超越了衆人,尋得一方淨土安放自己的心靈。在山與水的交映下,諦聽兩岸猿聲啼不住,想象朝辭白帝彩雲間,放歌輕舟已過萬重山。憑藉水的靈動,帶走心的疲勞;依靠山的疊嶂,增添生命的重量。

李白,你那灑脫的心靈讓人欣羨;你那仗劍天涯的豪情讓人留念;你那大自然的放曠心胸讓人追求!

漫漫人生路,昂首是春,低頭便是秋,時間的車輪悠悠。人生的仕途,爲民爲國,人的使命應崛起潛在於心的寶藏。他嚮往仕途,但又蔑視權貴,想追求自己心中的太平天地,然而命運總和他開玩笑。在那渾濁的—,李白這支高潔之蓮欲出淤泥而不染,又怎能辦得到呢?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脊樑不能彎,處江湖之遠也要昂揚闊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貶謫在李白的沉浮之船上顯得那麼分外招搖。失意之時,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心靈平靜的李白,行動浮躁的李白,舉杯澆愁愁更愁,徒以金樽之酒趕走失意之客,可乎哉?你成也金樽,敗也金樽,金樽定格了你的心聲!

李白,你那蓮之高潔的品行留給我們思考;你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留給我們樂觀;你那金樽對月的豪情留給我們深思!

一代文豪,蓬萊文章建安骨!

穿越千年古道,詩語的李白,生命的價值在泛渣的空氣裏得到重生;生命的意義在疲憊的牀上得以休憩;生命的力量在失意的涼風下顯得那麼活力四射。李白似風,春風歸來遍地綠,生命之禾不得不綠。李白似風,秋風君臨千葉黃,失意梧桐不得不黃。在這回黃轉綠的四季裏,永遠不老的是這風,是你,李白。沉浸在你的詩裏,走進你的心靈世界!

篇二:李白革命英雄事蹟

1、李白道“行路難”,卻一李白是80%學生都會用的作文素材,可是沒有幾個人能寫的很好,那麼怎麼樣寫才能讓你的素材不落俗套呢?直在走。走着笑着紅塵,走着辭別故友。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裏”;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然而李白同樣是位被上蒼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詩——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難”,卻一直在走。翰林遭貶,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鳳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遊”、李白所走的路更讓我佩服。這樣說雖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覺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難哪裏比陶潛與屈子少呢?但他卻一直在走,因爲他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一塊寶玉,在僵硬的政治舞臺上磨來折去,卻無半點玷污與磨損!

2、李白灑脫,不寄託於高堂的莊嚴,不豔羨那官場的利祿,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詩人的位置上,任清風滌盪心胸,隨月輝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他吟出了好大的鬥志;“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氣魄,於是,大唐的江山史冊上又多了幾分厚重、靈動的神氣!難道能說無仕途作爲的李白沒有體現自己的價值嗎?不能。

3、當李白不被重用時,他卻仍能快樂地夢遊天姥,卻仍能舉杯暢飲。他對明天有着樂觀的微笑。當蘇軾屢遭貶謫,他卻仍有“泛舟遊赤壁”的雅興,有“浪淘盡千古英雄”的豪邁。他對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當屈原縱身投江時,我想他也一定帶着微笑,因爲他堅信他的“衆人皆醉唯我獨醒;舉世渾濁唯我獨清”一定會給後人帶來思索和警惕。

4、一勾彎月在冷凝處低懸,片片浮萍碎成搖曳的翡翠。詩人一聲長嘆,涌起層層墨香。李白的一生因爲沒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銘留青史,因爲捨棄了“鐘鼓饌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當時的士大夫之徒一樣追求金錢和名利,而違背自己的靈魂,那麼祖國的山河裏便不再有他的飄逸長衣,歷史裏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爲世人吟詠。歷史的雨沒有下進太白的靈魂,他把一個真實的自己寫進了歷史。

篇三:雷鋒的英雄事蹟

雷鋒的英雄事蹟

1、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爲“小小的雷鋒圖書館”。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裏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戰友小韓在夜裏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爲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爲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2、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開藥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國小蓋大樓,雷鋒找工地的管理員爺爺以軍裝作借條借了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採訪他,問他爲什麼來,叫什麼,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幹活去了。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幹起來,還與雷鋒比賽。於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他幹完活還了車取了軍裝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實管理員爺爺看到雷鋒的軍裝裏夾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爺爺當雷鋒是王大力,引起了場誤會。

3、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駐地撫順發洪水,運輸連接到了抗洪搶險的命令,雷鋒忍着剛剛參加救火被燒傷的手的疼痛又和戰友們在上寺水庫大壩連續奮戰了七天七夜,把手指甲都弄破了,被記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區召開了大生產號召動員大會,聲勢很大,雷鋒上街辦事正好看到這個場面,他取出存摺上在工廠和部隊攢的200元錢,跑到望花區黨委辦公室要捐獻出來,爲建設祖國做點貢獻,接待他的同志實在無法拒絕他的這份情誼,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爲國家建設,爲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平時他在勞動時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4、紅領巾的知心朋友

雷鋒藏着兩件心愛的東西:一條紅領巾,一個大隊長臂章。他從家鄉到鞍鋼,又從鞍鋼到解放軍部隊,這兩件東西,始終帶在他身邊。部隊駐地附近,有好幾所國小校,上學、放學的時候,少先隊員們見了解放軍叔叔,不是敬禮,就是問好。雷鋒每次看到他們幸福的笑臉,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和曾經幫助他“天天向上”的組織。1960年10月間,他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國小和本溪路國小少先隊組織的校外輔導員。他的工作任務很緊張,但他經常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或者在大風大雨不能出車的時候,跑到學校去,和教師、輔導員、隊員們談心。平日裏,他也抓緊一切機會,從報紙上、刊物上搜集革命領袖、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的故事,記在自己的日記本上,一有工夫就講給孩子們聽。他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他,把他看成自己最親密的朋友。

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雷鋒穿着嶄新的軍裝,胸前飄着鮮豔的紅領巾向建設路國小走去。紅領巾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把他的臉映得紅彤彤的。

他一踏進國小校門,馬上就被一羣孩子圍住了。孩子們像羣喜鵲,跳着、歡呼着:

“歡迎雷鋒叔叔。”

“請雷鋒叔叔講故事!”

雷鋒和孩子們到一起,就高興得閉不住嘴地笑。今天,他剛出車回來,本來身體很乏,可一想到孩子們希望他多來玩,也就忘了休息,放下飯碗,換了衣服,就跑來了。

雷鋒和孩子們接近多了,他發現有許多孩子本來是很聰明的,可就是調皮慣了,自己約束不住自己,違犯紀律,還影響學習。因此他覺得當輔導員,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把這些孩子領上正路來。

建設路國小六年級有個小馬。這孩子很令俐,很活潑,就是調皮得要命,整天打打鬧鬧不好好聽課,個子老大了還沒戴紅領巾。中隊委員們氣得都不理他了。雷鋒知道了這件事,就說服隊幹部們:

“小馬是你們的同學,大家有責任幫助他。他功課不好,要吸收他參加學習小組,幫助他趕上來,怎麼好不理他呢?”

中隊委員們說:“他不聽同學們的話,怎麼幫助他呀!”

雷鋒說:“不要緊,我們一起想辦法。”

這以後,雷鋒就經常注意接近小馬,給他講故事,跟他談心,約他到宿舍來玩兒。“

經過雷鋒和老師的教育,和少先隊的幫助,小馬逐漸克服了愛玩愛鬧的缺點,學習也進步了。當他第一次戴上紅領巾,見到雷鋒的時候,他緊緊拉住雷鋒的雙手,激動地說:“雷鋒叔叔,我加入少年先鋒隊啦!”

5、救災

1960年夏末,報紙上發表了一條消息:遼陽地區遭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小災。

對遼陽,雷鋒有說不盡的深情厚誼啊!他在那兒參軍,在那兒住過,勞動過。他馬上懷念起那裏的夥伴們,那裏的鄉親們……。看了報,他急得直嘆氣。

當他在報紙上看到黨中央派飛機給災區人民送糧又送衣的時候,心裏想:“黨中央這樣關心災區人民,我這個人民戰士,此刻能爲災區人民做點什麼呢?”他想到自己還有公社退回來的那一百元錢,便連忙寫了封慰問信,頂着大雨,立刻跑到郵局,把一百元錢和信一起寄到遼陽去了。

他在日記上寫道:

“有些人說是我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6、捐錢

雷鋒以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那些不理解他的人們。

那是一個美好的日子,駐地附近的人民,歡欣鼓舞,敲鑼打鼓,慶祝城市人民公社的成立。

他心裏也非常喜悅,他想,在這個時候,自己能爲公社做點什麼好事呢?想着想着,了跑到儲蓄所,把自己兩年來在工廠、部隊積下的二百元錢,全部取了出來,一陣風似地,跑到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黨委辦公室,把錢往桌上一放,說:

“我早就盼望這一天了!這是我對望花區人民公社的一點心意,收下吧!”黨委辦公室的同志,很受感動,說:“同志!我們收下你的這份心意,錢,我們不能收,你留着自己用,或寄到家裏去。”

雷鋒說:“人民公社就是我的家。我的錢就是給家裏用的。”他又說:“我在苦裏生,甜里長,沒有大我,就沒有小我。黨和人民給了我一切,我要把一切獻給人民和黨。這錢是黨和人民給我的,現在就讓它爲人民事業發揮一點作用吧”。

雷鋒苦苦要求,公社仍然不肯收下,直到他說得哭了起來,公社的同志才答應收下一半。這件事大大地鼓舞了全體公社社員。他們說:“我們一定辦好人民公社,答謝解放軍……”

篇四:雷鋒的英雄事蹟

雷鋒的英雄事蹟

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

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羣人圍看一個揹着小孩的`中年婦女,

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

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含着眼淚說:

“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2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裏抱着小孩,手裏還拉着小孩,

身上還揹着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裏外的樟子溝去,她着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 title=”木門“ target=”_blank“>木門另100元在遼陽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時候捐獻給了遼陽人民。在我國受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他爲國家建設,爲災區捐獻出自已的全部積蓄,卻捨不得喝一瓶汽水。

篇五:雷鋒的英雄事蹟

雷鋒的英雄事蹟

1.孩子們的知心人

一九六零年十月以後,雷鋒先後擔任了撫順市建設街國小(即現在的雷鋒國小)和本溪路國小校外輔導員。

雷鋒平時工作.學習都很忙,他只能利用午休時間或風雨天不能出車的日子請假到學校去找教師,同學談心,或進行其他輔導活動。

他善於團結小朋友,啓發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雷鋒以高度的使命感.責任感,辛勤培養下一代茁壯成長。

共表團撫順市委爲表彰雷鋒的事蹟,曾於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頒發獎狀,上面寫着:“獎給優秀輔導員雷鋒同志,保持光榮,繼續前進”。

2.謙虛謹慎

雷鋒入伍以來,多次立功受獎,他被選爲市人大代表,出席過瀋陽的軍區首屆共青團代表會議,他的照片,日記和模範事蹟.通過報紙.電臺作了廣泛的宣傳,雷鋒陸續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熱情讚揚他的來信,他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我的一切都是黨給的,光榮應該歸於黨,歸於熱情幫助我的同志,至於 我個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這麼一點點貢獻,比起對我的'要求和期望還是很不夠的……”

3.後來居上

新兵訓練結束後,雷鋒被分到運輸連當汽車兵,”服從革命需要,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槍眼,我就去做黃繼光“.這是雷鋒向組織上表明的態度. 。

雷鋒性格開朗,平時很活躍,教唱歌,辦牆報,說快板樣樣都行,上級領導安排他參加戰士演出隊,他就起早貪黑地背臺詞,後來考慮到雷鋒的湖南口音與大家的普通話不協調,影響演出效果,他就主動提出換下自己,而集中精力爲演出做好後勤工作,大家雖沒有看到雷鋒的表演,但臺上的每一個節目都包含着雷鋒的辛勤勞動,和他那處處關心集體,一切服從工作需要的精神。

雷鋒回到運輸連後,便投入到緊張的學習駕駛技術之中去,針對缺少教練車的現狀,他帶領大家做了一個汽車駕駛臺.雷鋒廢寢忘食地學習技術,被大家一致推舉爲技術學習小組長.五月份,雷鋒成爲了一名合格的駕駛員,被分到二排四班,交給一臺13號車上了建設工地。

4.團結友愛

雷鋒把自己的藏書拿出來供大家學習,被人們稱爲“小小的雷鋒圖書館”。

他幫助同志學習知識,同班戰友喬安山文化程度低,雷鋒就手把手地教他認字,學算術。

同班戰友小周父親得了重病雷鋒知道後以小周的名義給家裏寫了信又寄去10元錢。

戰友小韓在夜裏的出車中棉褲被硫酸水燒了幾個洞,雷鋒值班回來發現後,把自己的帽子拆下來一針一針地爲小韓補好褲子,輕輕地蓋在他身上。

知道這個情況的喬安山說:“爲了給你補褲子,雷鋒半宿都沒睡!”

5.特殊的星期天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疼得很厲害,他來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

開藥回來後,見一個建築工地上正熱火朝天地進行施工,原來是給本溪路國小蓋大樓,雷鋒找工地的管理員爺爺以軍裝作借條借了一輛小車,加入到運磚的行列中去。

廣播員小姐得知情況去採訪他,問他爲什麼來,叫什麼,哪個部隊的,他說:“我是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我和大家一樣,只要盡了自己的一點義務,也算是有一份力盡一份力。”

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幹活去了。

廣播員廣播了有位解放軍戰士在休息日來幫忙的這件事,工人們受到鼓舞,一個個都更賣力的幹起來,還與雷鋒比賽。

於是這天下午提前了兩個小時完成了當天的任務。

他幹完活還了車取了軍裝不留姓名就走了,其實管理員爺爺看到雷鋒的軍裝裏夾了一封他替王大力捎的一封信,爺爺當雷鋒是王大力,引起了場誤會。

6.人民的勤務員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爲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着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一次雷鋒外出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羣人圍看一個揹着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

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裏,大嫂含着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瀋陽,他爲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揹着一個小孩,手還領着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

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了瀋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裏。

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麼感謝你呀!“ 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

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麼需要人幫忙啊。

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後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着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爲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爲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他。

篇六:楊靖宇的英雄事蹟

楊靖宇的英雄事蹟

楊靖宇的英雄事蹟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於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

楊靖宇指揮所部與日僞軍作戰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僞軍,擴大了遊擊根據地。毛澤東曾撰文稱讚:“有名的義勇軍領袖楊靖宇……堅決抗日艱苦奮鬥的戰績,是人所共知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高度評價他和東北抗日聯軍,致電讚譽他們爲“冰天雪地裏與敵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艱難奮鬥之模範”。1937年12月,經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楊靖宇被確定爲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準備委員會委員。

楊靖宇的軍事指揮才能令狠如豺狼的敵人膽寒且無奈,因而一直妄想誘使他投降“歸順”。僞滿1940年4月出版的日文《協和》雜誌263期登載的《楊靖宇討伐座談會》一文有這樣的記錄:楊靖宇“不但有武功,而且有文才”,“才幹不一般,不是一個尋常人物可比的人”。僞通化省的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向在場記者解釋爲什麼非要勸楊靖宇“歸順”時說,“我們爲了讓楊(靖宇)活下去,使他的才能向好的作用方向轉化,才考慮勸他歸順。”

1939年秋季以後,爲了消滅東北抗日聯軍,敵人發動僞通化、間島、奉天“三省聯合大討伐”,對抗聯部隊發起長時間的大舉進攻。敵人爲能早日抓到楊靖宇這個“大頭目”,調集重兵對楊靖宇部實行野蠻、殘酷的“包圍追擊”,“梳篦式”、“踩踏式”的“討伐”。

對敵鬥爭進入到異常艱苦的階段。僅從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裏,楊靖宇就率部與敵作戰40多次,有時一天打幾仗。楊靖宇充分發揮他的指揮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敵人的圍攻,但由於敵人力量過於強大,我方無糧食彈藥補充,只能以草根樹皮充飢,甚至吞嚥身上的棉絮,飢困交加,難再力戰。楊靖宇不得不決定各部隊化整爲零,分散突圍,以保存實力,待機重新集結。

對於抗聯部隊與日寇鬥爭的艱苦程度,彭真同志曾予這樣總結:“我們共產黨20多年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第二件:紅軍長征後,南方紅軍的三年游擊戰爭;第三件: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苦鬥。”

現在的人想像不出那時的艱苦卓絕具體是個什麼樣子。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髮老人回憶道:

“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爲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僞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藥。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爲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溼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着花,白天黑夜都掛着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麼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乾,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裏,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幹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事蹟材料 )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羣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裏,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嚥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裏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在與敵人反覆周旋的過程中,爲了縮小目標,楊靖宇又將隊伍化爲小組分散突圍,他只留下十幾個戰士。由於他指揮作戰機動靈活,使敵人始終無法掌握他的行蹤和去向。後來叛徒供出了楊靖宇的行蹤和去向,敵人遂縮小了包圍圈,把楊靖宇和6名警衛戰士圍困在深山。

1940年2月18日,楊靖宇身邊的最後兩名警衛戰士,在向羣衆購買糧食和衣服時被叛徒認出,壯烈犧牲,敵人因此更加縮小了對楊靖宇的包圍圈。

曾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的周保中,在《楊靖宇將軍生平事蹟》中寫道:“到2月18日,他僅有的2名警衛戰士也在大東溝犧牲。至此,他隻身一人,陷於敵魔爪中。敵人妄圖生擒,但恐僞軍不力,以日寇合圍蒙江東南地區,封鎖大小路口,迫他於絕境。在萬分緊迫時,活動於蒙江、撫松間的.曹亞範同志,獲知他險狀,便率突擊部隊自東南禿砬子、牛槽溝向黃花甸子疾馳,但敵人兵力過厚,曹部也被重重包圍,敵飛機數十架輪流轟炸。2月23日下午,迫近之敵被擊斃者20餘人。敵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還能富貴。’回答敵人的是他手中槍射出的子彈。敵人見招降無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而身中數彈,光榮殉國,時年35歲。時間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手槍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手槍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爲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

當楊靖宇犧牲的消息傳來,抗聯一方面軍全體將士抱頭慟哭。他們攥拳宣誓:頭可斷,血可流,堅決把抗日的大旗打下去,打到底,爲楊司令復仇!僅3月2日至6日,一方面軍在魏拯民、曹亞範、伊俊山率領下,對敵人發起三次拼死攻擊,被敵人驚呼爲“打瘋了”的部隊。二方面軍、三方面軍也在各自地區頻繁出擊,不斷毀列車、斷交通、阻擊日軍,使敵人屢受創傷。

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決定,將楊靖宇犧牲地蒙江縣改爲靖宇縣,保安村改爲靖宇鎮,以示永久紀念。人民在靖宇鎮楊靖宇遺體埋葬處修建了靖宇陵墓,舉行了追悼大會,並在羣衆強烈要求下,在墓前當場槍決了漢奸王士洪、桑文海和告密者李正新、趙廷喜,爲將軍報仇雪恨。抗戰勝利時,我地下黨組織尋找到了楊靖宇的遺首,恭送到東北烈士紀念館暫時寄存,並隆重舉行了公祭大會。

1947年底,楊靖宇的家鄉河南省確山縣解放了。楊靖宇生前曾多次告訴別人,家鄉還有母親、妻子和一雙兒女。當年楊靖宇離開家鄉時,他的女兒馬錦雲剛降生五天,等組織上找到他家時,才得知楊靖宇的母親和妻子早已被國民黨反動派毒打致死,拋下一雙兒女相依爲命,那時女兒已經出嫁。當地人民政府立即撥給兄妹倆1000斤麥子,並把楊靖宇的兒子送到開封上工農速成中學。

1957年9月25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黨政軍民爲楊靖宇隆重舉行遺首恭送儀式,通化市黨政軍民舉行隆重迎歸儀式;1958年2月23日,由通化黨政軍民組成的公祭安葬委員會將他的遺體與遺首對接起來,覆蓋國旗,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安葬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送了花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金日成、金一等同志,也送了花圈、輓聯。大會高度評價了優秀共產主義戰士楊靖宇光輝的一生。會上,悲壯的哀樂聲起,人們吟唱着懷念他的歌曲:“灑熱血,遍地紅,楊靖宇是英雄,萬古千秋留英名,永遠活在人心中……”一時哭聲大作,震撼山崗。

篇七:文天祥的英雄事蹟

決不投降的文天祥

南宋在崖山滅亡後,張弘範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文天祥,元世祖說:“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範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將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軟禁在會同館,決心勸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對文天祥現身說法,進行勸降。文天祥一見留夢炎便怒不可遏,留夢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讓降元的宋恭帝趙顯來勸降。文天祥北跪於地,痛哭流涕,對趙顯說:“聖駕請回!”趙顯無話可說,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於是下令將文天祥的雙手捆綁,戴上木枷。關進兵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獄十幾天,獄卒纔給他鬆了手縛:又過了半月,纔給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羅親自開堂審問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樞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對孛羅行了一個拱手禮。孛羅喝令左右強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掙扎,坐在地上,始終不肯屈服。孛羅問文天祥:“你此刻還有甚麼話可說”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爲宋盡忠,只願早死!”孛羅大發雷霆,說:“你要死我偏不讓你死。我要關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懼,說:“我願爲正義而死,關押我也不怕!”

從此,文天祥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在獄中,他曾收到女兒柳孃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爲奴,過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兒的來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然而,文天祥儘管心如刀割,卻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我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那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篇八:文天祥的英雄事蹟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雲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民族英雄。選中貢士後,他以天祥爲名,寶佑四年(1256)中狀元,歷任籤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等職。有傳世o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傑,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義軍,開赴臨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馳援獨鬆關。由於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但最終也未能擋住元軍兵鋒。

次年正月,元軍兵臨臨安,文武官員都紛紛出逃。謝太后任命文天祥爲右丞相兼樞密使,派他出城與伯顏談判,企圖與元軍講和。文天祥到了元軍大營,卻被伯顏扣留。謝太后見大勢已去,只好獻城納土,向元軍投降。

元軍佔領了臨安,但兩淮、江南、閩廣等地還未被元軍完全控制和佔領。於是,伯顏企圖誘降文天祥,利用他的聲望來儘快收拾殘局。文天祥寧死不屈,伯顏只好將他押解北方。行至鎮江,文天祥冒險出逃,經過許多艱難險阻,於景炎元年(1276)五月二十六日輾轉到達福州,被宋端宗趙昺任命爲右丞相。

文天祥對張世傑專制朝政極爲不滿,又與陳宜中意見不合,於是離開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分在南劍州(治今福建南平)開府,指揮抗元。不久,文天祥又先後轉移到汀州(治今福建長汀)、漳州、龍巖、梅州等地,聯絡各地的抗元義軍,堅持鬥爭。景炎二年(1277)夏,文天祥率軍由梅州出兵,進攻江西,在雩都(今江西於都)獲得大捷後,又以重兵進攻贛州,以偏師進攻吉州(治今江西吉安),陸續收復了許多州縣。元江西宣慰使李恆在興國縣發動反攻,文天祥兵敗,收容殘部,退往循州(舊治在今廣東龍川西)。祥興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南宋行朝移駐厓山,爲擺脫艱難處境,便要求率軍前往,與南宋行朝會合。由於張世傑堅決反對,文天祥只好作罷,率軍退往潮陽縣。同年冬,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豐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將張弘範的攻擊,兵敗被俘。

文天祥服毒自殺未遂,被張弘範押往厓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範不聽,一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於是將自我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範。張弘範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

南宋在厓山滅亡後,張弘範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文天祥,元世祖說:「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範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將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軟禁在會同館,決心勸降文天祥。

元世祖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對文天祥現身說法,進行勸降。文天祥一見留夢炎便怒不可遏,留夢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讓降元的宋恭帝趙顯來勸降。文天祥北跪於地,痛哭流涕,對趙顯說:“聖駕請回!”趙顯無話可說,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於是下令將文天祥的雙手捆綁,戴上木枷。關進兵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獄十幾天,獄卒纔給他鬆了手縛:又過了半月,纔給他褪下木枷。

元朝丞相孛羅親自開堂審問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樞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對孛羅行了一個拱手禮。孛羅喝令左右強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掙扎,坐在地上,始終不肯屈服。孛羅問文天祥:“你此刻還有甚麼話可說”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興有衰。國亡受戮,歷代皆有。我爲宋盡忠,只願早死!”孛羅大發雷霆,說:“你要死我偏不讓你死。我要關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懼,說:“我願爲正義而死,關押我也不怕!”

從此,文天祥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在獄中,他曾收到女兒柳孃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爲奴,過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兒的來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然而,文天祥儘管心如刀割,卻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我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那裏,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指南後錄》第三卷、《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三月,權臣阿合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沒阿合馬的家財、追查阿合馬的罪惡,並任命和禮霍孫爲右丞相。和禮霍孫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國,頗得元世祖贊同。八月,元世祖問議事大臣:“南方、北方宰相,誰是賢能”羣臣回答:“北人無如耶律楚材,南人無如文天祥。”於是,元世祖下了一道命令,打算授予文天祥高官顯位。文天祥的一些降元舊友立即向文天祥通報了此事,並勸說文天祥投降,但遭到文天祥的拒絕。十二月八日,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對元世祖仍然是長揖不跪。元世祖也沒有強迫他下跪,只是說:“你在那裏的日子久了,如能改心易慮,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對朕,那朕能夠在中書省給你一個位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元世祖又問:“那你願意怎樣樣”文天祥回答:“但願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於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巿口刑場。監斬官問:“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於是引頸就刑,從容就義。死後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死時年僅四十七歲。

篇九:文天祥的英雄事蹟

我要面向祖國而死

公元1275年,元軍侵略南宋。元軍在元朝統帥伯顏的率領下,離南宋的都城臨安僅有30里路。大兵壓境,南宋朝廷無計可施,決定求降。伯顏聲明,僅有南宋的丞相纔有資格與他談判。

這時,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聞訊逃跑了,朝廷只好讓文天祥爲右丞相,去和伯顏談判。

文天祥見了伯顏後,義正詞嚴地問:“貴國是要與我國交好呢,還是要滅掉我國”

“我們不想滅掉宋國!”

“既然如此,請你們後撤百里,以表誠意,否則我們將以死相拼!”

伯顏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戰書的,就扣留了他,並讓其隨行人員回去傳話說,如果南宋不投降,元軍立刻就發起進攻。

南宋朝廷在伯顏的威脅下,向元軍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後,痛哭流涕,仰天長嘆。

四年後,文天祥帶兵到廣東潮陽抗元,全軍覆沒,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欽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軟禁在大都的“會同館”裏,每一天派人去輪番勸降,但都被文天祥罵走了。元世祖見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囚禁起來。在獄中艱苦的環境下,文天祥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了幾年,元世祖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

文天祥見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顏悅色地勸說道:“你的忠心,我十分佩服。如果你能改變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舊讓你當丞相,怎樣樣”

文天祥慷慨地說:“我是宋朝的宰相,怎樣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這樣,我死了以後,哪還有臉去見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說:“你不願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樣”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斬釘截鐵地說:“我別無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明白勸降已沒有期望,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

刑場上,文天祥面色從容。他對監斬官說:“我的祖國在南方,我要應對南方而死!”說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幾拜,仰天長嘆道,“我事已畢,心無悔矣!”

篇十:邱少雲的英雄事蹟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理解了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在敵軍和我軍陣地之間還有三千多米寬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衝擊,必會導致我軍較大傷亡,影響戰鬥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採用隱蔽作戰,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裏,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不能有一個暴露目標。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毫不畏懼,爭相請戰。臨行前,邱少雲下了鋼鐵誓言:爲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僞裝茅草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了下來。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敵方那層層的鐵絲網和一簇簇不暴露我軍潛伏祕密,觀察所裏的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用炮火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

次日中午,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他身邊的草叢,這時,他只須打滾翻身即可避免燒身。但爲了避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忍受着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一動不動,像一塊巨石。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鬥的勝利。

黃昏來臨,出擊的時間到了。戰友們懷着滿腔仇恨,高呼着爲戰友報仇的口號,排山倒海般地向敵人衝運河。才過了二十分鐘,敵人全部被消滅,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起勝利的旗幟。

戰鬥結束後,同志們在邱少雲潛伏的位置上,看見他用雙手在地上摳出的深深的土坑……

次日中午時分,敵人向潛伏區打來幾發燃燒彈,烈火燒着邱少雲的衣服、鞋襪,直至燒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動不動,犧牲時,他年僅26歲。

1952年10月12日,邱少雲犧牲。

40多年來,邱少雲的英雄事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們卻不明白,這樣一位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英雄,卻差點成了無名英雄。

篇十一:邱少雲的英雄事蹟

十月十一日,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奉命到離敵人陣地很近的地方去潛伏,等到第二天傍晚發起戰鬥,以便突然地去消滅敵人。

天黑以後,戰士們祕密地摸到了潛伏地。他們三個一組,四個一組的分散開來,潛藏在茅草中。每個人從頭到腳都插上了野草,僞裝得像山坡上的草一樣,涼風吹過,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擺動,顯不出一點兒痕跡。他們還能夠清楚地看到從地堡槍眼裏伸出來的敵人機槍筒和了望孔縮頭縮腦向外張望的面孔,有時,敵人講話的聲音也能清楚地聽到。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到第二天十一點鐘的時候,敵人盲目發射的一顆燃燒彈突然落在邱少雲身邊,並且燒着了他身上的野草。這時,他要站起來是完全能夠撲滅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雲深切的懂得,要是這樣做,就會被山頂上的敵人發覺,潛伏在那裏的幾十位戰友就有被消滅的危險,原定的戰鬥計劃也就不能完成。我軍陣地上的指揮員看到潛伏地冒起了煙火,連忙命令炮兵向敵人轟擊,擾亂敵人的注意力。這時候,邱少雲還是沒有爬起來撲滅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經延燒到了他的頭上。在這個生死關頭,邱少雲緊握着壓滿子彈的衝鋒槍,看看前面不遠的敵人,很想衝上去和敵人拚了,但是他沒有這樣做。烈火繼續在燃燒着,燒爛了邱少雲的皮膚。邱少雲忍受着難以想像的肉體痛苦,咬着牙,把兩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後猛地擡起頭來,用微弱的聲音向離他最近的戰友李士虎說:”勝利是我們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務了,這個任務交給你去完成吧!"說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燒着的身體更緊地貼到地上,一向到犧牲時,也沒動一下。

烈火燒了二十多分鐘,直到邱少雲犧牲後,烈火才熄滅了。

我讀了之後被她的意志力,爲祖國、爲整體、爲勝利而忍受了肉體的苦痛,以至到最後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使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這種無私的精神。她捨身爲國,即使犧牲了也不害怕,只是咬牙堅持。被烈火灼燒身軀那是多麼痛苦啊。而她卻能堅持住,他的心裏有一種意志力,爲了祖國能夠奉獻自己的生命,真是應了誰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長大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做能爲祖國做出奉獻的人,此刻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爲祖國做出奉獻吧,做好每件小事,就是向理想又跨近了一步。

邱少雲(1926~1952)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出生於四川銅梁(今重慶銅梁)。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作戰。1952年10月,爲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擊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全身。爲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裏,身體緊緊地貼着地面,直至壯烈犧牲。邱少雲犧牲後,被部隊黨委追認爲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勳章、一級國旗勳章。

邱少雲的戰友講述被歷史遺漏的細節

在所有關於英雄邱少雲的文章中,都沒有提到擔任邱少雲所在的3班副班長、所在的1排排長的曾紀有,而他恰是與邱少雲最“親密”的人。

初春時節,在南寧市長??路的烈士陵園,擔任該園顧問已離休多年的曾紀有理解了記者採訪,談起了那段與邱少雲共同戰鬥的歲月。作爲邱少雲的排長,他的回憶與公開報刊媒體所說的邱少雲卻有些不同。

出國之前的邱少雲

邱少雲不愛說話

我記得邱少雲的老家在簡陽

曾紀有是廣西興安縣人,今年已是78歲的老人。

1946年9月,剛結婚不久的曾紀有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從此離開故里,轉戰南北。1949年4月在與解放軍作戰時,已是國民黨軍隊排長的曾紀有率12名士兵投誠,從此成了一名解放軍戰士。隨着解放大軍節節勝利,曾紀有所在的10軍一路南下、西進,到達四川。四川解放後,駐紮在簡陽縣(今簡陽市)的部隊(29師87團3營9連)改爲簡陽縣大隊,負責在簡陽剿匪,曾紀有在這支部隊裏擔任9連1排3班副班長。

“1950年3月的一天,我從醫院看病回來,”曾紀有向記者回憶說,“連隊的一名幹部將三個小夥子領到我面前說,部隊招了一批新兵,這三個分到你班裏。其中一個就是邱少雲。邱少雲那時18歲,他說是簡陽縣養馬河山茶村人。他一米六五左右的個子,一臉肉疙瘩,人長得很結實,但不愛說話,在班會上有時要點他的名才發言說幾句。”

新兵入伍要參加培訓,沉默寡言的邱少雲表現不算很用心;在參加勞動時還有些自私,拿着一把好鐵鍬就不願跟其他人換,有一次因跟一名老兵爭鐵鍬,竟打了起來。見此狀況,作爲副班長的曾紀有要拉他一把,就將他列爲自己的“幫扶對象”,經常給他開“小竈”,談心。漸漸地,邱少雲紀律性有了很大好轉。

一段時間培訓後,邱少雲便參加了剿匪鬥爭,曾紀有把他帶在自己身邊。5月的一天,曾紀有領導工作組外出執行任務,途經山茶村時,發現村旁有一座奇怪的屋子,屋頂一半是瓦一半是草,屋前一位中年婦女拉着一名10多歲的男孩站着。曾紀有心生懷疑,問邱少雲:“這房子怎樣這麼怪,會不會是土匪的觀察哨?”邱少雲有些不好意思地答,“這是我的家。”曾紀有有些驚訝,說:“是嘛,那婦女是誰?男孩又是誰?”“是我媽和我弟。”“你爸呢?”“我爸已死了。”“想不想回家看看?”曾紀有問,邱少雲答‘想’,但曾紀有沒答應他,因爲剿匪時期,不宜暴露家人目標。曾紀有看到邱少雲眼裏溢滿了淚水,他也只有在心裏嘆一聲氣。

當年10月,在朝鮮戰爭爆發後,第10軍改爲志願軍第15軍,師以下編號不變,從簡陽開進朝鮮參戰。此時曾紀有改任1排排長。

採訪曾老之前,記者收集了不少有關邱少雲英雄事蹟的文章,記者注意到,曾老的回憶與這些文章有很大差異。“很多文章說邱少雲是重慶市銅梁縣關濺鄉(今少雲鎮)人,他怎樣是四川簡陽人?而且邱少雲紀念館也是建在銅梁縣。”記者問。

“這我就不明白了,多年來我也幾次尋找過這個謎。”曾老說。

親眼目睹邱少雲壯烈犧牲

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了半個小時,他一動不動

當時曾紀有是陣地最高指揮官

進入朝鮮後,部隊加強了訓練力度和思想教育力度,在革命的大熔爐裏邱少雲進步很快,他對武器個性有悟性,部隊裝備的蘇式武器如轉盤衝鋒槍、爆破筒、莫洛托夫手雷,他一摸就會,成爲了一名標兵。

1952年10月,志願軍決定打響上甘嶺戰役,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而要取得戰役勝利,務必炸掉敵軍增援必經的康平橋;要炸掉康平橋,又務必先拿下391高地。391高地半山腰敵軍佈下了一個加強營,不僅僅火力強大,還構築了堅固的地下碉堡,強攻是不可能的。指揮部決定派一支部隊祕密潛入敵軍後沿的半山腰,埋伏24小時,一旦進攻時間到,迅速搶佔391高地。曾紀有所在的一排擔起了這個重任。

10月23日下午6時,我軍向敵軍陣地猛烈發射炮彈,趁敵軍慌亂之機,1排52名官兵(本爲48人,上級臨時增加4名醫護及話務人員)渾身插滿蘆草匍匐前進,三小時後,部隊靜悄悄地進入預定地點,我軍炮彈也停止了。

“這次行動個性重要,上級對我們的要求也十分嚴格,進入陣地後,我們只能臉埋在地上,雙手趴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地待命。因爲我們只距離敵人陣地30米左右,稍發出點聲響,弄出點動靜,就可能被發現。即使敵人發現了我們中的哪個,誰也不能有任何動靜,更不能反擊。”

50多年過去了,但曾老對那場戰鬥記憶猶新。“那天,剛下完一場雪,萬物蕭瑟,大地一片寂靜。也許是太沉靜了,敵人反覺得不安,懷疑我軍搞什麼名堂,但是又不敢出來巡邏,就不時地對周圍地帶進行騷擾。先從碉堡裏打出十幾發煙霧彈和毒氣彈,我們戴上口罩,敵人沒弄着我們,反嗆着了自己,我們能清楚地聽到他們咳嗽、罵娘聲。下午2時左右,敵人又向周圍打出數百發炮彈,其中不少落在了我們的潛伏區,一些人受傷了,也有人陣亡了,但我們還是紋絲不動。”

“邱少雲不是你們犧牲的第一個戰士?”記者問。

“不是。”曾老之後說,“約下午4時,敵人又打出來數十發燃燒彈,其中有4發落在了我們埋伏區,頓時火熊熊燃燒起來。其中一發正落在了邱少雲身邊,火很快燒着了他身上的草。我就埋伏在他身後5米的右方,看得清清楚楚。我心提到了嗓子口,因爲邱少雲是尖刀班戰士,負責戰鬥打響後剪斷敵人的鐵絲網,所以埋伏較靠前,在第3排,離敵軍鐵絲網只5米左右,他只要稍動一下,就有可能被發現,整個排也就會被發現,整個行動也就失敗。但是英勇的邱少雲同志自始至終沒有動一下,任由全身在燃燒。我看到他的手指深深地抓進土裏,想着他在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心裏想:邱少雲,你是最堅強的戰士!我當時心裏說不出有多急,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心愛的戰士生命垂危,卻不能救他,但是軍令如山,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動。此刻想起來,我的心仍在顫抖。戰鬥中免不了犧牲,如果是一槍過來,中彈身亡,讓人還好受點,可邱少雲是被大火活活地吞噬生命啊。火在邱少雲身上燃燒了半個多鐘頭,我眼睜睜地看着邱少雲由一個活生生的人慢慢變成一具焦體,心裏難受得像刀在剜。”

“有些文章上說邱少雲身邊有一條水溝,他若滾進溝裏就能活命。是這樣嗎?”

“不是這麼回事。我們在半山腰,哪來水溝,有水溝,在那寒冬也沒有水。”

“有文章說,當時有些士兵爲救邱少雲,向連長程子英請示打響戰鬥……”

“這是不可能的,當時陣地上最高指揮官就是我。我們的任務就是埋伏待命,誰也不準亂動,話也不能說一句。”

戰鬥的時刻最後到來了。下午5時40分,我軍向敵人陣地發起了猛烈地炮擊。將1排前方的陣地轟炸5分鐘後,轟炸轉移了,1排在炮火轉移的5分鐘內迅速佔領了391高地主峯。因爲5分鐘後炮火將轟炸他們潛伏的地方,以斷敵人增援之路。在敵人的幾次“騷擾”中,1排出現了嚴重傷亡,但戰士們鬥志高昂,冒着槍林彈雨衝了上去。佔領主峯後,曾紀有向空中發射了三顆傳達勝利的信號彈。突然一個暗堡裏射來一排子彈,曾紀有中彈倒下了……

“很多文章裏說,當時你們有一個營500多人潛伏到敵方前沿陣上,怎樣才52人?”記者問。

“那是錯誤的,就52個,也不是潛伏到敵方前沿,而是後山腰。”曾老拿出筆,給記者畫了一張當時的地形圖。“這項任務極爲祕密,不可能派那麼多人去。我是這支隊伍的最高指揮官,師部單線直接和我聯繫,除了我和師部領導,誰也不知這項任務。當時師部還派了一名幹部來協助我,可惜還沒進潛伏地就被敵人的流彈打傷撤下了。”

篇十二:邱少雲的英雄事蹟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1931年出生於四川銅梁(今重慶市銅梁縣)。13歲那年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1年3月25日,邱少雲作爲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連隊理解了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獨特,易守難攻。在敵軍和我軍陣地之間還有三千多米寬的開闊地,是敵人的炮火封鎖區。在這樣長距離的炮火下衝擊,必會導致我軍較大傷亡,影響戰鬥的順利進行。上級決定採用隱蔽作戰,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裏,把部隊潛伏在敵人陣地的前沿,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要使幾百人在敵人眼皮底下隱蔽二十多個小時而不能有一個暴露目標。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毫不畏懼,爭相請戰。臨行前,邱少雲下了鋼鐵誓言:爲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十多名身披僞裝茅草的戰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叢生的開闊地埋伏了下來。

11日清晨,三九一高地上敵方那層層的鐵絲網和一簇簇不暴露我軍潛伏祕密,觀察所裏的指揮員當機立斷,下令用炮火將這股敵人全部殲滅。

次日中午,敵人的燃燒彈引燃了他身邊的草叢,這時,他只須打滾翻身即可避免燒身。但爲了避免暴露目標,他嚴守潛伏紀律,忍受着烈火燒身的劇痛,堅持一動不動,像一塊巨石。直至壯烈犧牲,保證了整個戰鬥的勝利。

黃昏來臨,出擊的時間到了。戰友們懷着滿腔仇恨,高呼着爲戰友報仇的口號,排山倒海般地向敵人衝運河。才過了二十分鐘,敵人全部被消滅,三九一高地上飄揚起勝利的旗幟。

戰鬥結束後,同志們在邱少雲潛伏的位置上,看見他用雙手在地上摳出的深深的土坑……

1952年10月12日,邱少雲犧牲。

40多年來,邱少雲的英雄事蹟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們卻不明白,這樣一位驚天地、泣鬼神的戰鬥英雄,卻差點成了無名英雄。

次日中午時分,敵人向潛伏區打來幾發燃燒彈,烈火燒着邱少雲的衣服、鞋襪,直至燒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動不動。

犧牲時,他年僅26歲。

戰鬥結束後,連隊給邱少雲報請了三等功,此事似乎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據邱少雲生前戰友林炳遠之後回憶說,那次戰鬥半個月後進行戰鬥總結,他和邱少雲的指導員王明世一同到師裏去彙報。當時,一位組織部門的幹事要求王指導員舉個具體的人或事來談談。

王指導員於是提到了邱少雲。並說,在執行任務前進行戰前動員時,戰士們很激昂,紛紛表了態,可邱少雲卻悶不吭聲,因此連裏對他很不放心。於是我找邱少雲談心,給他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了態:就是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標,暴露目標就是革命的罪人。

第二天,他向黨支部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申請書中他表示:爲了戰鬥勝利,願貢獻自己的一切。

可不曾料到,第二天他便犧牲了,真的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戰鬥的勝利。

那位幹事聽了王明世的介紹,十分感動地說:這樣的英雄行爲,太感人了,三等功不行,應報特等功!

於是,29師政治部立即上報邱少雲特等功的報告,報請志願軍司令部批准。

報告引起了志願軍司令部領導的重視。

起初,個別領導認爲:邱少雲但是是戰時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能夠了。但更多的同志認爲他嚴守紀律,爲了整體犧牲自我的精神難能可貴。

之後,意見最後統一了,少數服從多數。

1952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授邱少云爲特等功臣。

同年底,一位名叫鄭大藩的隨軍記者就邱少雲的死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燃燒彈落在什麼地方?是打中頭部死亡還是一點一點燒死的?二是他身邊有無水溝?誰看見了邱少雲犧牲的全過程?

之後,邱少雲的戰友李元興回憶說:“燃燒彈打在邱少雲前方兩米左右,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是一寸一寸燒過來的,從頭燒到腳,當時我伏在他身後五米左右,親眼見到大火一點一點把邱少雲活活燒死。”

李元興和其他戰友還證明,邱少雲右面3米處有一條小水溝,如果邱少雲願意,只需側向滾即可活命。

應對這些證明材料和見證人的描述,記者鄭大藩感動了,他含着眼淚奮筆疾書。

1953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發表了他那篇著名長篇通訊《偉大的戰士邱少雲》。此文一出,隨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

1953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再次授予邱雲少“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並追認他爲中國共產黨黨員,還授予他“模範共青團員”的稱號。

篇十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

徐雪雲烈士(1924-1952),青浦區白鶴鎮青龍村人。1945年參加革命,解放戰爭中先後參加孟良固、淮海和解放上海等戰役。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平時工作中,徐雪雲同志認真負責,在柳上裏戰鬥中,榮立三等功;在上甘嶺戰役中,他帶領戰士們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美帝國侵略的進攻。戰鬥即將結束時,徐雪雲同志不幸中彈,壯烈犧牲,英年二十八歲。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給徐雪雲代立喜報。

篇十四: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一箇中農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娶胡文秀爲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爲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於婦救會工作,並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國小,10歲起參加兒童團,被選爲村兒童團長,帶領夥伴站崗放哨查路條,偵察敵情,運送武器彈藥等。1945年1月,參加了西社奪糧戰鬥,同夥伴們扛糧裝車,衆口稱讚。同年10月,揹着家人隻身到汾河貫家堡,參加了婦女培訓班,被選爲小組長,潛心學習。在當地召開的反霸羣衆大會上,登臺發言,揭露和痛斥惡霸地主殘害人民的罪行,受到區裏表揚。結業回村後,擔任村婦救會祕書,組織婦女辦冬學,幫助烈軍屬解決困難,支前和慰問部隊等。

1946年春,縣裏下達200斤紡棉花任務,限期20天完成。她帶領婦女晝夜苦戰,提前2天完成,獲全縣第一名。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爲中共預備黨員,並被調回雲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武工隊堅持鬥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鬥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黨員,在已成爲敵區的家鄉往來奔走,祕密發動羣衆,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雲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爲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爲當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爲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她再三懇求黨組織把她留下堅持地下鬥爭。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藥治傷,並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我地工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上山,她表示:“走與不走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其轉移。次日拂曉,敵人突然包圍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羣衆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爲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她也隨同羣衆來到會場。敵人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自白”。審訊中,敵人千方百計誘使其供出同志,並相許給她一塊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給我個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義正辭嚴地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連長惱羞成怒,指使叛徒把石三槐、石六兒、張年成、石世輝、劉樹山和71歲的陳樹榮,用鍘刀殺害。敵連長問她:“怕不怕?”她堅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鎮定自若地問:“怎個死法?”敵連長狂叫:“一個樣!”並命令機槍對準羣衆:“把這些人全掃光。”她斬釘截鐵地喊道:“不許殘害羣衆!”從容不迫走近鍘刀,英勇就義,犧牲時尚未滿15週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