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在市農委系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上的講話

牢記黨員身份 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

在市農委系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上的講話

——在市農委系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上的講話

市委農工委書記、市農委主任路偉

(2016年7月15日,根據錄音整理)

“書記講黨課”,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對黨員進行經常性教育的基本形式,是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的具體體現,也是各級黨組織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的重要任務。今天,我就“牢記黨員身份,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這一主題,和大家一起學習交流,談一談我的認識和體會。

前不久,我們偉大、光榮、正確的黨迎來了95週歲的生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當天,我們集中組織收看了現場直播。7月8日上午,市委農工委中心組及時召開專題學習(擴大)會,對習總書記重要講話進行了集中學習,並對農委系統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作出了工作部署。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爲主題和主線,總結回顧了我們黨95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三個“偉大的歷史貢獻”,並就“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提出8個方面的具體要求,是我們黨面向未來的新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指引我們黨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指南。學習貫徹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農委系統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都要堅持原原本本學、結合實際學,切實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95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一路披荊斬棘,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讓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95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95年來,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富了起來,使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國面貌一新,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之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回顧過去,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豪情滿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黨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同時面臨執政考驗、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等“四大考驗”和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羣衆、消極腐敗等“四大危險”。作爲一個擁有440

多萬個黨組織和8800多萬黨員的執政大黨,我們能否經受住挑戰和考驗,能否完成歷史交給的任務,關鍵取決於黨員的素質。所以,中央決定在全黨組織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做合格黨員。那麼,怎樣纔算合格呢?

關於黨員合格的標準問題,我們黨的領導人在不同時期有過很多論述。毛澤東同志在《反對自由主義》一文中指出:“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爲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爲作不疲倦的鬥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羣衆的聯繫;關心黨和羣衆比關心個人爲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爲重。這樣纔算得一個共產黨員。”鄧小平同志也說過:“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自己的黨,是一個共產黨員必須具備的優良品質。”陳雲同志提出了六條具體標準:在理想信念上,“終身爲共產主義奮鬥”;在利益和人生觀上,“革命的利益高於一切”;在紀律上,“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祕密”;在責任上,“百折不撓地執行決議”;在發揮作用上,做“羣衆模範”;在指導實踐上,要“學習”,“隨時隨地在工作中學習理論和文化”,等等。

在新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新時期合格黨員的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爲。概括起來講,就是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這“四講四有”,簡潔明瞭地把合格黨員的標尺立了起來。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要求具體、內容全面,從政治合格、遵守紀律合格、品德合格和作爲合格一一進行了界定,強調了政治要過硬、遵紀要從嚴、品德要高尚、作爲要積極。下面,我逐項談一談個人的學習體會。

一、堅定信仰,做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

黨員合格,首要的是政治合格。講政治、有信念是對一名黨員最重要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求。毛澤東同志說過:“不講政治,就等於沒有靈魂。”我們從宣誓入黨的那一刻起,始終都要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黨員,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什麼問題、什麼困難都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堅定理想信念,補強精神信仰之“鈣”

信仰對一個政黨,可以說生死攸關。在很多人看來,新中國的建立,就是信仰的勝利,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堪稱奇蹟。從“南陳北李

”的不謀而合、初始敘事,到嘉興南湖一葉扁舟上十幾個人的慷慨激昂,竟能引領成千上萬的追隨者,歷經95年拼搏奮鬥,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足見信仰力量之神奇巨大。

失去信仰是可怕的。大家知道的1991年人類歷史上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蘇聯,這個有着2240多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國,在沒有外敵入侵和特大自然變故的情況下,頃刻之間解體覆亡。後來,有人在總結蘇聯亡黨亡國教訓的時候說,蘇聯共產黨在擁有35萬餘名黨員的時候,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並執政;在擁有550多萬名黨員的時候,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爲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立下了不朽功勳;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的時候,卻喪失了執政地位,亡黨亡國。蘇聯覆亡,各國政黨、學術團體和研究組織,都在研究思考其巨大謎團。大家普遍認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蘇共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背叛和脫離,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動搖,讓這個泱泱大國瞬間坍塌、瓦解崩離。

殷鑑不遠,令人警醒!信仰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政黨的影響如此,對於一個人來說又怎麼樣呢?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我們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考。人生天地間,與其它動物最大的區別不是因爲體健而強大,而是因爲思想而強大。馬克思說,人是靠思想站立的。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沒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然而思考和信仰有何關係呢?我認爲,人類思考的極致其實就是信仰,我們所有思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都會統一到信仰上來。

一個人理想信念動搖,就會帶來精神上缺“鈣”,精神缺了“鈣”,就導致政治上迷茫、道德上失範、生活上放縱。比如,“河北第一祕”李真在剖析犯罪根源時寫道:“我對黨的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認爲與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萬物皆空,不如權力在握時及早作經濟準備,如有不測也萬無一失”,他在懺悔時說,“人可以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信念,喪失它會毀滅一生。”還有人精神空虛,熱衷於算命看相、求神拜佛,山東泰安原市委書記胡建學曾經請一個“預測大師”幫他算能官達何職?

我們看這些“出了事”的幹部,哪一個不是精神信仰缺了“鈣”,哪一個不是理想信念的“總開關”失了靈?我們要引以爲戒,“吾日三省吾身”。作爲有着堅定信仰的共產黨人,理想信念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精神之“鈣”,我們必須要理直氣壯地講理想信念,堅定不移地講理想信念,時時刻刻都要檢視自己,堅決做到講政治、有信念。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既不會與生俱來,也不會一勞永逸,我們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用一輩子去修好這門功課,補強精神之

“鈣”,堅持久久爲功、須臾不可放鬆。

(二)強化理論武裝,築牢黨性修養之“魂”

1939年7月,劉少奇同志在延安馬列學院作了一場著名的公開演講——“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從黨性的高度,闡明瞭共產黨員加強黨性鍛鍊和修養的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這篇文章在《解放》週刊上連載,並被列爲延安整風中幹部必讀的22個文件之一,供全黨學習。從此,黨性的鍛鍊和修養,成爲共產黨人的普遍用語和自覺追求。

黨性修養是指黨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方面,按照黨性原則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鍊、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包括理想信念、思想理論、道德品質、組織觀念、工作作風等方面,這些內容集中體現了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所必須的基本素質要求。一個黨員的黨性修養高低決定了他能爲黨做多少貢獻,黨性修養高的人,你把他放在任何崗位上都能積極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圓滿完成任務。而黨性修養不夠的人,有的不僅不能做出貢獻,反而對黨的事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劉少奇同志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談到一個重要的觀點,他指出,“《孟子》上有這樣一句話:‘人皆可以爲堯舜’,我看這句話說得不錯。每個共產黨員,都應該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努力鍛鍊,認真修養,儘可能地逐步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品質,不應該望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創始人那樣偉大的革命家的思想和品質,認爲高不可攀,就自暴自棄,畏葸不前。如果這樣,那就會變成‘政治上的庸人’不可雕的‘朽木’”。因此,黨性修養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通過不斷修煉得到提高的,而理論武裝是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途徑,是築牢黨性修養之“魂”的重要基礎。

怎樣加強理論武裝呢?我認爲關鍵是不斷加強學習,學什麼?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這是“兩學一做”要求的必學內容,要深入學、系統學、全面學,牢固樹立黨章黨規意識,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二是學黨史、學國史。學史可以明成敗、鑑得失、知興替,要從國家的革命建設中去體會黨執政興國的征程,從黨的發展脈絡中去感悟信仰的力量。三是學先進、學典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向革命先輩學,向焦裕祿、孔繁森等先進典型學,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精神境界,不斷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

習總書記反覆強調,黨員幹部要把學習作爲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2014年2月,習總書記在索契冬奧會期間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提到,“讀書

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個人時間被工作佔去之外能做到的就是經常讀書”,他列舉了克雷洛夫、普希金等11位俄羅斯作家及其代表作,令俄羅斯民衆驚歎不已。習總書記言傳身教爲我們做了榜樣。有的同志可能會說,事務太忙,沒有時間學。其實,學習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要有通過學習來提高黨性修養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希望大家養成愛學習、勤學習的好習慣,在學習中日積月累、聚沙成塔,不斷堅定理想信念,築牢黨性修養之“魂”。

(三)對黨忠誠老實,彰顯政治品質之“本”

黨章把對黨忠誠老實明確爲黨員義務,入黨誓詞也要求黨員要對黨忠誠。怎樣纔算對黨忠誠老實?鄧小平同志說,“忠誠”不是發誓、賭咒,而是將全部真性情率直而老實地向黨坦白出來,就是要忠實於黨的事業,忠實於人民的事業。凡是有利於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就辦;不利於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就反對,就鬥爭。另外還要老實,“唯物主義本身就叫‘老老實實 ’,馬列主義、唯物主義的執行人更必須老老實實 ”。習總書記指出,對黨忠誠老實,就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

2012年,有一部叫《忠誠與背叛》的電影引發熱議,它講述了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的背景下,在國民黨黨部、國民政府和軍隊中任職的共產黨員面臨諸多誘惑,黨內不斷出現了投敵叛變等情況,因此中央認爲創設一個專門的監督機構勢在必行。同年4月,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由王荷波、楊匏安等10名同志爲委員的中央監察委員會。在監察委員會成立後的一年多時間裏,在那白色恐怖、艱苦卓絕的環境下,10名同志時刻保持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經受住了出生入死、血與火的考驗,先後有8名成員英勇犧牲,卻無一人叛黨投敵,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爲黨旗增添了絢麗的光彩。在影片中有一句話被反覆提到,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我們的事業並不會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這樣類似的事蹟舉不勝舉,包括當年在重慶白公館、渣滓洞被殺害的一大批革命先烈,先輩們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捍衛了忠於事業、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鐫刻了共產黨人忠誠於黨、不顧犧牲一切的政治品質和光輝形象。

反觀現在,條件越來越優越,但卻有不少人的忠誠經受不住考驗,甚至爲了個人私利,背叛了黨和人民。比如,在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幕前一週,新華通訊社一名副處級幹部將十四大報告私自賣給了《香港快報》駐京記者,致使大會報告被《香港快報》提前全文發表,一些國家報紙爭相轉載,使全世界都感到震驚,造成了極爲惡劣的政治

影響。又如,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原助理調研員席世國,多次向境外間諜分子提供近百份祕密文件和內部材料,給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極大危害。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在最近中央通報的案例中也有很多,還有人欺上瞞下、辜負組織信任,有的搞臺上一套、臺下一套,有的是當面做人、背後做鬼,這些都是對黨不忠誠、不老實的表現。

對黨忠誠老實是黨員政治合格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們舉起拳頭進行入黨宣誓時的鄭重承諾。我認爲,要踐行好忠誠老實這一承諾,關鍵是做到四點,即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爲黨。在黨言黨,闡述的是共產黨員應有的立場和觀點;在黨愛黨,體現的是感情和義務;在黨憂黨,表明的是清醒和自強;在黨爲黨,強調的是貢獻和使命。不管是新黨員,還是老黨員,我們都要經常反躬自省,檢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對黨絕對忠誠老實,不管什麼原因,這都是我們不能含糊的。

二、嚴守規矩,做講規矩、有紀律的合格黨員

習總書記告誡我們:“我們的黨員、幹部隊伍龐大,管理起來難度很大,但又必須管好,管不好就會出亂子。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幹部身上。一些幹部包括一些相當高層次的領導幹部因違犯黨紀國法落馬,我們很痛心。”爲何頻頻有領導幹部違紀違法呢?規矩和紀律意識不強是重要原因。

要保持黨的高度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凝聚力戰鬥力,核心是要嚴明紀律、嚴守規矩,做到遵守紀律合格。對此,我們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深刻認識嚴明規矩和紀律的重要意義

沒有紀律,不成政黨。嚴明的規矩和紀律是一個成熟政黨的重要標誌。我們黨歷來重視紀律建設,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個紀律嚴明的組織。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就明確規定了黨的紀律。1938年,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專門強調:“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沒有紀律,黨就無法率領羣衆與軍隊進行勝利的鬥爭。”我們黨的紀律是嚴格的,不然就會成爲一盤散沙,毫無戰鬥力可言,更無法贏得勝利。毛澤東同志在總結我黨經驗時指出,中國革命有三大法寶,即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這三件是我們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三件武器中黨是第一位的,而黨必須是“有紀律的”。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們大家都很熟悉,而它最早的起源卻是由“紅薯”引發而來。那是在1927年秋天,戰士們在上井岡山途中因飢餓而拔老百姓地裏的紅薯,這一無紀律的情形,引起了毛澤東同志的注意。不久,他首次向部隊宣佈了三項紀律,其中一項就是“不拿農民一個紅薯”。後來,內容不斷修改、補充,最後形成了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爲鍛造一支紀律嚴明的鐵軍奠定了基礎。在全國勝利前夕的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毛澤東同志更加重視紀律的作用,並強調:“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把加強紀律性作爲關係革命勝利大局的問題擺在全黨的面前,要求大家增強紀律觀念,保證黨順利地實現偉大的歷史轉變。建黨95年來,我們黨始終注重紀律建設,並依靠鐵的紀律,全黨一心、合力推進社會主義新中國建設。黨的十八大以後,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十分強調紀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務實管用的紀律規定,爲推動黨的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對於一個黨員,紀律是高壓線;對於一個政黨,紀律是生命線。我們黨要帶領13億中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更需要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建設,而嚴明紀律和規矩則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保障。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黨面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鉅,就越要加強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前進。

其次,要清醒認識不守規矩和紀律的現實危害

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一個政黨如此,一個地區如此,一個單位更是如此。在一個單位,如果沒有了規矩和紀律,就會步調不一,“各吹各的號、各彈各的調”。同時,任何一件事情如果沒有規矩,就會亂成一團、失去章法。

不守規矩和紀律的危害,就猶如“破窗效應”,少許破窗不修好,可能就會被偷盜者破壞更多窗戶,帶來更大損失;也猶如“木桶效應”,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還猶如“污水效應”,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通俗一點說,這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試想,如果單位裏面總有那麼一個人習慣了不遵守規矩和紀律,在單位裏面自行其是、我行我素,長久下去會給單位其他同事帶來什麼影響?甚至於,單位之外的人會怎麼看這個單位、怎麼評價這個集體?這就已經不再僅僅是個別人的事情了。這種情況是不能允許的。必須要高度重視,堅決把這類不良現象消除在萌芽狀態。

再次,要全面掌握講規矩、有紀律的主要內容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一段話,“你掙得了安適的睡眠,你就會睡得好;你掙得了很好的胃口,你吃飯就會吃得很香。這兒的情形和人間是一樣的——你得

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掙一樣東西,然後才能享受它。你決不能先享受,然後纔來掙得”。做人如此,人生如此,黨員更應如此。要想吃得好、睡得踏實,首先要守住規矩,規規矩矩,老老實實。任何一名黨員、幹部,不管其職務高低,都必須心中有戒,嚴守規矩和紀律,也就是必須按照孫政才書記反覆強調的那樣,腦子裏時刻要有一盞“紅綠燈”。爲此,要特別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

要嚴格遵守黨規黨紀。守紀律、講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的重要考驗,是對黨忠誠度的重要檢驗。黨員幹部嚴守規矩,首先是要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自覺把守紀律、講規矩作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戒尺和準則。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在黨內生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在黨內生活中具有最普遍的約束力。黨章規定了黨內生活的原則、程序和辦法,體現了黨的組織紀律和組織規矩,明確了黨員的義務和權利,每一名黨員都要毫無例外地尊崇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黨章的延伸和具體化,紀律處分條例明確了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羣衆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等6個方面的要求,都是硬槓槓、硬約束,每一條都觸碰不得、每一項都要嚴格遵守。黨章黨規黨紀的要求,實際上就是把黨員、幹部做人做事的底線和紅線劃了出來,我們要認真遵守、嚴格執行,自覺抵制各種誘惑,經受住各種考驗。

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國無法不治,民無法不立。依法治國,是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這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對黨員、幹部而言,一舉一動,羣衆都會看在眼裏、記在心中,更應該從嚴要求、模範遵守國家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依法用權。“風成於上,俗化於下”。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不得違法行使權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只有各級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才能引導羣衆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帶動全社會形成崇尚法治之風,堅定法治信仰。前不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發通知,要求從今年7月1日起,各地在按照一般程序對交通違法行爲作出行政處罰時,應當調查被處罰人的政治面貌和職業信息,涉及中共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將被通報紀檢監察機關,實際上就是爲了加強對黨員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遵紀守法的監督。希望大家要引起高度重視,自覺帶頭遵守好各項法律。

要嚴格遵守傳統慣例。紀律是成文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

紀律的規矩是不成文的紀律;紀律是剛性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則是自我約束的紀律。習總書記在中紀委十八屆五次全會講話中強調,“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也是重要的黨內規矩”,它們“經過實踐檢驗,約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黨長期堅持並自覺遵循”。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建設實踐中,我們黨形成了“三大作風”、“三大法寶”、“兩個務必”、“四個服從”等許多傳統慣例,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好做法,我們才得以戰勝敵人、戰勝困難。如果不注重遵守這些傳統慣例,就會出現滑坡、偏離軌道。比如,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三大作風”之一,然而有人卻隨着職務的升遷,離羣衆越來越遠,過去愛和基層羣衆打交道、交朋友,隨着權力越來越大,卻熱衷於和老闆勾肩搭背,最後走向犯罪。又如,艱苦樸素、甘於奉獻也是黨的優良傳統,但少數黨員幹部卻隨着年齡增長越來越堅持不夠,甚至滋長了貪圖享樂、驕奢淫逸的思想,想方設法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去搞權錢交易、利益輸送、違紀違法。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本來也是傳統,但有的黨員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正是需要他衝鋒陷陣的時候卻不敢勇往直前。這些背棄“優良傳統”的行爲,與黨員身份是極不相符的。作爲黨員,我們從入黨的那一刻起,就要傳承好黨的這些傳統和慣例,堅持做到時時銘記、事事堅持、處處上心。

三、修身律己,做講道德、有品行的合格黨員

古人常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特別把修身放在了首位,認爲修身乃成事之本。習總書記在談到“三嚴三實”時,就把嚴以修身放在第一位,着重強調了要加強黨性修養,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講道德、有品行是中央對黨員品德合格明確的基本標準,我們要把講道德、有品行作爲自身的內在要求,不斷強化修身律己,始終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爲官。

第一,做人先立德,修身要有品德

“百行以德爲首”,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向來強調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對黨員、幹部而言,“做人”首先要做“有德”的人。“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講的就是德乃從政爲官之要。我們黨的選人用人原則中有一條就是“德才兼備,以德爲先”,這亦是強調黨員、幹部“做事先做人”。1990年,習總書記在主政福建寧德時寫過一篇《爲官四要》的短文,其中就講到當領導要以德服人。我的體會,當領導幹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德要配位”。縱觀近年來查處的各類腐敗案件,不管是“老虎們”,還是“蒼蠅們”,以及 “年齡門”、“學歷門”

、“不雅視頻門”等事件,這些被“抓了現行”的人,都是“德不配位”,德一出了問題就栽跟頭,缺了“德”就失範,一失範就沒個人形。

在反思失德原因時,有人大言不慚地說“社會變了,大環境就這樣”,自己不變就“太另類了”;有的認爲“我爲一方發展做了這麼多事,爲企業謀了這麼多利,撈這點不算什麼”。比如,“珠海鉅貪”原市人大副主任冼文通過受賄、放高利貸,非法謀財1600餘萬元,他居然理直氣壯地說:“我是拓荒牛,多拿一點算什麼。”這些人的想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可見這些人的失德失範早已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半載了,而是“病入膏肓”、深入骨髓裏了。

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修身立德是對個人人格的完善,黨員、幹部修身立德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重要基礎。我們應該怎樣修身立德呢?孔子認爲,應做到四點,一是“志於道”,要有高遠的理想;二是“據於德”,要以高尚的德行爲根據;三是“依於仁”,要加強內在的修養;四是“遊於藝”,要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廣博知識。對黨員來說,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自覺尊崇社會主義道德行爲規範,通過學習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提高個人知識和能力水平。修身立德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一蹴而就,需要長期堅持。習總書記曾經回憶他下鄉鍛鍊時的經歷說,“1969年我到農村插隊後,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爲恥,便求知若渴。白天田間勞動間隙、晚上睡覺前都手不釋卷,一點一點積累。”我們要向習總書記學習,修身要趕早、立德要堅持,持之以恆、矢志不渝地修身律己,提高個人品德。

第二,管好身邊人,齊家要有美德

黨員、幹部的家風不是私事,家風關係作風,作風影響黨風。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北京、廣東、重慶、新疆《關於進一步規範領導幹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爲的規定(試行)》,市委在5月中旬專門開會進行了部署,這其實規範的就是家風。對於幹部配偶、子女等經商的危險性,我們黨在很早以前就已認識到了。早在36年前,黨中央、國務院就出臺了《關於禁止領導幹部的子女、配偶經商的決定》,此後又多次重申類似要求。

中央爲什麼要專門對領導幹部親屬辦企業經商進行規範和限制?腐敗易發是首當其衝的原因,“十個落馬官員九個涉及經濟問題”。中央紀委梳理這些年的大大小小的官員腐敗案件發現,家族式腐敗是一個顯著特徵,比如,大人當官、子女“坑爹”,“前門當官、後門開店”,妻子由“賢內助”變成“貪內助”,一人得道、全家發

財等就是其突出表現,還有祕書、司機窩案等,也包括一些官員主動利用子女、配偶、親戚朋友作爲渠道,變相牟利、“曲線受賄”。雖然這些家族式腐敗的類型和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本質都是少數黨員、幹部不太重視家風建設,不從嚴要求“身邊人”,對家人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失之於寬鬆軟。

人民日報曾發表過一篇評論,題目叫《教子當如林則徐》,文中提到了林則徐的教子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再看看我們的先進典型焦裕祿,焦裕祿得知孩子去看了一場白戲時,非常生氣,當即把一家人叫來“訓”了一頓,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錢如數送給戲院。接着,又爲此專門建議縣委起草了《幹部十不準》的通知,不準任何干部和子弟看白戲,還要求家人看戲不能坐到前三排去。這樣的家風家教令人肅然起敬,也發人深省,更值得我們以此爲鏡、學習效法。

習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他多次指出,“要操這點心,家裏那點事有時不經意可能就溜過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孫政才書記指出,“領導幹部家教不嚴、家風不正,小則滋長不正之風,子女容易招惹禍端,大則弄權擅權,導致嚴重違紀違法甚至腐敗問題”。“家屬出問題,根子在領導幹部,加強家風建設,任何時候都疏忽不得、大意不得”。“只要涉及到家人、家事、家風,工作再忙也要抽空過問一下,多瞭解家屬們的思想、工作、社會交往等情況,對他們常提醒、常教育,發現苗頭性問題及時制止、糾正,正本清源建立良好家風”。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黨員、幹部應成爲良好家風的建立者、守護者,一方面要以自身清正爲“齊家”樹立標杆,一方面要嚴格要求並時時提醒家人和身邊人,以免“後院起火”、養癰遺患。

第三,帶頭做表率,從政要有公德

“公德”通常是指公共領域中的道德規範,是人們通過長期實踐約定俗成的行爲準則,能否遵循它是衡量社會進步和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崇尚公德、遵守公德天經地義。但因黨員、幹部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特別是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黨員、幹部而言,大家的手裏或多或少有些公權,一旦出現了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爲,帶來的消極影響要比普通公民違反公德的影響大得多。從某種意義上講,黨員、幹部公德是整個社會公德的風向標、晴雨表。黨員、幹

部公德好壞反映了社會公德水平的高低。當然,我們作爲黨員,這裏說的“公德”不僅僅包括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等耳熟能詳的社會公德,還應該包括爲黨的事業奮鬥終身、踐行爲人民服務宗旨意識等重要方面。黨員、幹部要做尊崇公德的表率,我認爲要把握住兩個關鍵。

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在現實生活中,“三觀”不正成了不少人評價一些不良現象的“口頭禪”,足見“三觀”之重要。習總書記指出,有一些黨員幹部在權力、金錢、美色的考驗面前栽跟頭、吃敗仗,甚至墮落爲腐敗分子。之所以這樣,歸根到底是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出了問題。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在受審過程中,就懺悔自己沒有過好五道關,其中第一道就是沒有過好權力關,權力讓自己面臨的誘惑很多,一旦權力觀不正,就會把底線放鬆、把界限放鬆、把防線放鬆,不知不覺就滑向貪污受賄、墮落腐化的深淵。世界觀是人們關於世界的總體的和根本的看法,具有“總開關”、“總閘門”的作用,共產黨人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權力觀是關於國家和社會權力的根本觀點,權爲民所賦,權爲民所用是我們的權力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唯一宗旨。習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再次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事業觀是關於事業方向和事業道路的看法,我們的事業觀就是爲人民利益不懈奮鬥。我們要以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爲鏡,正衣冠、正思想、正言行。

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入手。行動是成敗的關鍵。行勝於言,我們共產黨人絕不做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千層高塔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管目標多麼遠大,都需要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要通過堅持做好身邊的小事體現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和對崗位的盡職盡責。“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告誡我們要堅持防微杜漸,經常用非凡的勇氣與各種不正之風和違紀違法行爲作鬥爭。同時,對黨員、幹部來說,公德和私德是難以分開的,因此對我們的私德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即便沒有其他人的監督,也要堅持高標準要求自己。

四、敢於擔當,做講奉獻、有作爲的合格黨員

黨章明確,黨員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如何體現“先鋒”二字?我的理解是,身先士卒爲“先”,銳不可擋爲“鋒”,也就是要求黨員在平常時刻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平常時刻履行責任、貴在堅持,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重在表率,危急

關頭彰顯忠誠、更顯本色,這三者層層遞進,但歸根到底都是體現共產黨員的擔當精神。“爲官避事平生恥”,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是黨的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擔當大小,體現着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習總書記指出:“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因此,敢不敢擔當、講不講奉獻、善不善作爲是檢驗黨員是否合格的重要內容。我們要從三個方面去踐行。

一要克服“本領恐慌”,敢於擔當會作爲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化拓展期,我們肩負着“全面建成小康”、“收入趕上全國”、“農業轉型升級”、“縮小城鄉差距”等重任,黨員、幹部是發展的中流砥柱,面對“四期疊加”和“四大重任”,大家必須強化責任擔當、努力奮發作爲,而強化責任擔當首先是要克服“本領恐慌”,練就過硬本領。

我感到農委系統絕大多數同志理論功底紮實、業務能力水平較高,業務工作輕車熟路,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能夠獨當一面。但也發現少數同志對新情況新問題的研究不夠深入,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掌握不夠主動,對新形勢新局面的適應把握還不夠有力。正是因爲這些不足,制約了黨員幹部擔當精神的體現,影響了先鋒作用的發揮。

“會作爲”,前提在“會”上。“會作爲”起碼應該具備幾點:要有即使面對艱鉅任務也足夠的自信,要有克服困難、應對各種複雜局面所必須具備的過硬能力,要有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毅力,要有立說立行、心無旁騖的果敢,等等。在工作中,我們有個別同志,雖然也想做事情,也想把事情做好,但因爲本領不夠,又不注重學習,交辦的任務完成不好,這是“不會爲”的表現。

要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關鍵還是要靠學習。作爲農業部門的同志,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一方面要注重對形勢的把握,瞭解中央對農村改革發展的新論斷、新要求,吃透市委、市政府對農村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部署,掌握農村改革發展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提升思維水平,明確努力的方向、思路、目標和路徑等;另一方面,要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注重學習借鑑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努力成爲“三農”工作的行家裏手。

二要做到“善作善成”,敢於擔當善作爲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經典案例,講的是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僱於一家店鋪,一開始拿同樣的薪水,一段時間後,叫張三的那個人青雲直上,而李四卻仍

在原地踏步。這則案例生動反映了優秀員工和普通員工的差別,更揭示出了在相同條件下什麼是“善作善成”。兩個人的社會閱歷、工作經驗、待遇相同,也都很勤快,對老闆交代的任務認真對待。不同之處在於對同一個問題和工作任務的思考,有沒有很強的觀察能力、對信息的整合能力、對形勢的決斷能力,思維方式、觀察能力、應變能力有差別。而這些能力的不同恰好決定了做多少事情,能做成多少。

有人說,“不是努力勤奮就會有最好的結果”,這句話有一定道理,說的是做任何事情的核心在於善作善成,否則可能是事倍功半。要運用頭腦和智慧,去思考如何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職責和目標所在,如何更好地解決問題,如何更全方位地去想方設法完成好任務,實現善作善成。

如何讓自己更善作爲呢?習總書記多次強調的“釘釘子”精神和“馬上就辦”精神比較管用。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有些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就是堅持“釘釘子”精神不夠,一抓到底的意識不強,使結果打了折扣。“馬上就辦”精神是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時提出的,重在強調執行力,不拖沓,就是要有那種只要事情沒有做好、任務沒有完成就如坐鍼氈的習慣。我們要在工作中,認真實踐運用。還有一點,就是幹工作要有創新思維,要更加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推進工作。

三要發揚“工匠精神”,敢於擔當多作爲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現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工匠精神本義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一提起“工匠精神”,我們立馬會想到德國、日本的精緻工業,創造了工業3.0時代的神話,瑞士的手錶工藝更是令人歎服。這些案例充分體現了“工匠精神”的內涵: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二是嚴謹,一絲不苟,不投機取巧;三是耐心,專注,堅持;四是專業,敬業,打造最優質的產品。

我們在入黨時都宣誓,要爲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奮鬥終身”就是要對事業永不懈怠、永遠負責。怎樣做到永不懈怠、永遠負責?落腳到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就是要發揚“工匠精神”,敢於擔當多作爲。多作爲的“多”不是簡單的數學+,而要突出三個方面:一是堅持精益求精,注重細節,盡最大可能把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做到位,不推卸責任,不轉移矛盾,不“生產”錯誤。二是始終保持耐心,不管職位高低、職責大小,都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極端負責、持久專注。三是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堅持默默地做、實實地幹。

同志們,鄧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曾告誡全黨: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幹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剛纔,我和大家交流了關於牢記黨員身份,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一些看法,總的來說,不論是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個人品德合格,還是發揮作用合格,其實每一項要求的落腳點歸根到底都在一個“幹”字上。我們絕不能把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當作是一句口號,更不能空對空,而要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對我們而言,以實際行動踐行“四講四有”,就是要忠誠於黨的“三農”事業、服務於“三農”發展,就是要通過推動農村改革發展來檢驗,通過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來體現。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幹,我想利用今天這個機會,把我前期通過調研的一些初步想法與大家作個交流。

最近,工作之餘我在讀一本書——《中國農村體制變革重大決策紀實》,這是被譽爲“中國農村改革之父”的杜潤生老先生的一部自述。對於杜老,我想每個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都不陌生。上世紀80年代初,由他主筆或主導起草的中央5個“一號文件”,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中國億萬農民的命運。杜老的這部自述,從新區土地改革開始,沿着農業合作化運動、大集體經濟、公有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大變革、經濟增量改革,一直寫到本世紀初的供銷社改革、土地制度、農業產業化、規模經營等等,可以說貫通了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整體歷程,涉及到“三農”工作的方方面面。杜老的這部書,我一打開就不願放下,很想一口氣讀完,這是我這些年讀書過程中少有的一種感受。這種感受,不僅源於書中平實、深刻、精到的文風,更在於他對“三農”工作的執著、對農民那份樸實無華的情感,以及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特殊歷史條件下依靠過人的膽識和超凡的勇氣,苦苦找尋農村改革發展道路的智慧與堅守。

每次讀這部書都會引發我的思考。過去是農民想幹,但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後來政策一放開,億萬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生產力瞬間釋放。歷史發展到今天,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黨的“三農”政策不斷完善。作爲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應該怎樣去把握這個大勢,怎樣去調動和激發農民羣衆的生產積極性,怎樣踐行“城鄉互動、工農互惠”,讓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農村活起來?我想,這是我們從事“三農”工作的同志必須要認真思考和回答的一個重大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反覆強調,必須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深化城鄉統籌,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把

“三農”工作牢牢抓住、緊緊抓好,不斷抓出新的成效。特別是繼2013年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之後,今年4月,又專程前往安徽省小崗村考察,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提出要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三農”工作作爲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孫政才書記到各區縣考察,每到一地,都會深入農村瞭解農情,對做好重慶“三農”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黃奇帆市長也多次對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張國清副書記、劉強副市長更是傾情傾力投入“三農”工作,帶頭謀劃,深入研究,統籌推動。

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的大好形勢下,作爲我們農業部門應該做什麼、怎麼做?這是我們應該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問題。

應該說,重慶直轄以來,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農業增加值從1996年的287億增加到去年的1168億,農民人均收入從1479元增加到10505元,都翻了兩番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3.4:1縮小到了2.59:1。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困難和問題也很多。比如說,農民收入問題,雖然縱向看,我們每年增幅不小,但不論是與全國比,還是與重慶的城鎮居民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又如,農業結構問題,雖說通過這些年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目前來看,農業區域佈局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仍不盡合理,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再如,農業基礎方面,我們的科研、農機、高標準農田等,都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所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

第一,要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

孫政才書記多次強調,“‘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黃奇帆市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力爭趕上全國平均水平。這是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十三五”奮鬥目標,也是向全市人民的莊嚴承諾,更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對照這個目標,我們作了一些分析。對前一個目標,我覺得心裏比較有底。如果按純收入算,2010年重慶農民人均是5277元,翻一番也就是10554元,應該說這個目標去年就已經基本實現(如果考慮統計口徑變化,實際上已超額完成)。但是對第二個目標,我感到任務非常艱鉅。從全國農民收入總體情況看,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個省市,包括上海、浙江

、北京、天津、江蘇、福建、廣東、山東、遼寧、湖北。這些省市,經濟相對發達,增收基礎厚實,“十二五”期間,“前十”的地位基本沒有動搖過。第二個梯隊是上萬元、但是沒有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1個省市,包括吉林、江西、黑龍江、湖南、河北、海南、河南、安徽、內蒙古、重慶和四川。第三個梯隊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條件相對較差的其他10個省市。我們雖然居於第二梯隊,但是跑在我們前面的有9個省市。這意味着,如果到2020年要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未來5年,我們要超過9個省市,可以說“壓力山大”。

前不久,我們與市調查總隊就農民增收問題交換了意見,認爲要實現既定目標,迫切需要抓住當前重慶經濟發展領跑全國的大機遇,採取超常規舉措,強力助推,奮力追趕。

怎麼樣促進農民增收?我認爲,在宏觀層面,一定要把促進農民增收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爲我們農委系統工作的總抓手,作爲我們抓農業農村工作的主題、主線,作爲我們謀劃和推進一切工作的價值追求,以此統領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全局。具體操作上,除了常規性措施以外,要把握好兩個關鍵點。第一,下大決心,加快補齊“短板”。一方面,大力推進脫貧攻堅,集中精力把貧困人口的收入提上去。如果我們2017年順利實現“基本完成脫貧任務”的目標、而且2020年貧困農民收入穩定在標準線以上,那麼未來5年,每個貧困人口將增收1000元,可以將全市農民人均收入拉高160元左右。另一方面,切實抓好渝東北、渝東南兩個生態區農民增收工作。這是區域中的兩塊“短板”。到2020年,如果渝東北農民收入能趕上全國平均水平、渝東南地區進一步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全市農民收入就可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第二,要千方百計培育、開闢和挖掘新的增收點。包括強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努力深化農村改革等等。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工作的主題和主線,大家要開動腦筋,圍繞農民增收,多想辦法,憑藉過硬的本領形成齊心協力、共促農民增收的格局。

第二,要下大氣力調整農業結構

在2012年重慶市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大會上,時任市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明確提出,“重慶的農業現代化,只能走以特色效益農業爲核心的發展路子。這是市委、市政府從重慶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審時度勢作出的戰略決策。”孫政才書記到重慶工作以後,也多次強調,要“充分利用我市山、地、水、林等資源,什麼有特色、什麼有優勢、什麼有效益就發展什麼”,明確要求我們

大力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這是市委站在全局的高度爲重慶農業發展指出的思路和方向。

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最根本的是要深化農業結構調整。前段時間,我們結合農業農村“十三五”規劃編制,反覆進行了研究。總體上,就是要堅持“371+X”的思路。“3”,就是穩固和提升糧食、生豬、蔬菜三大基礎產業;“7”,就是大力推進柑橘、生態漁業、草食牲畜、榨菜、茶葉、中藥材、調味品等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1”就是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X”,就是支持區縣因地制宜發展若干切合當地實際、順應市場需求的區域性特色產業。

就市級層面來講,我們的重點是大力推進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去年以來,市裏相繼召開了茶葉、中藥材、柑橘3個專題會,近期將結合農業品牌建設,專題部署榨菜產業鏈建設問題。總之,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深入研究,每個產業明確一套扶持政策、建立一套推進機制。在具體的抓法上,要沿着整個產業鏈條,在四個方面着力:一是抓基地。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要通過規劃引領、政策導向,依靠市場化手段,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擴大基地規模,通過規模化來實現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二是抓科技。要緊扣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緊盯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努力推動“產學研推”一體化發展,及時解決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各類技術難題。三是抓品牌。重視區域公共品牌的培育打造,重視知名品牌的重點培育,重視老品牌的挖掘復興。特別要抓好“三品一標”的培育,按照穩數量、保質量、強監管的原則,力爭5年內獲證企業總量增加到3000個以上。四是抓信息化助推。在鞏固傳統的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讓更多的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走進城鎮,讓更多的農民足不出戶、坐地增收。當然,電子商務並不是信息化助推農業發展的全部。此外,還要着力抓好農業項目建設,農業發展沒有項目引領就掌握不了主動權。我們要着手研究全市農業項目策劃包裝,並大力推進農業招商。

同時,我認爲要大力推進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還需要堅實的基礎設施作支撐。前不久,市政府在忠縣召開的柑橘產業鏈建設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一併部署了“雙千工程”。我理解,如果說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是爲全市農業產業“立柱”,那麼這兩個“1000萬畝”,就是爲農業發展“夯基”。一方面,我們要積極配合國土房管、發改委等部門,把高標準農田建好、管好、用好;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農委系統的職能作用,抓好1000萬畝標準化現代產業基地、農業綜合開

發、農機深鬆整地和土地整理整治等,通過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努力,切實把農業產業基礎夯實。

第三,要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小崗村召開的農村改革座談會上指出,“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根本要靠深化改革,調動億萬農民積極性”。推進農業農村改革,需要搞清楚爲什麼改、改什麼和怎麼改的問題。對爲什麼改,我想大家已經有了深切認識。我主要講一講“改什麼”和“怎麼改”。

改什麼?孫政才書記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聚焦,搭建好我市改革的主體框架。爲此,我們就近年農業農村改革事項作了進一步梳理,提出了農業農村改革的主要任務。具體而言,包括四個大的方面:一是農村集體產權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包括深化完善農村承包地確權頒證、探索“三權分置”具體實現形式、農村集體資產量化確權、以土地等要素股份合作、涉農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等。二是建立健全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包括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以及農業保險等。三是探索信息化助推農業農村發展機制。包括促進相關生產組織管理模式創新、探索農產品電商發展的機制和模式等。四是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包括探索規範農業農村發展用地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體制機制、推進第二批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探索農商合作機制和模式等。以上這些事項,是市委、市政府層面的改革。農業農村改革是個大課題,各個方面都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增加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怎麼改?首先是要牢牢把握底線——不管怎麼改,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把農民利益損害了。接下來,我想還有幾條:一是要堅持穩中求進。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要穩定。現在農業增產、農民高興、農村穩定,改革舉措要有利於鞏固農業農村好形勢。二是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能搞一刀切、齊步走。三是要尊重農民意願。改什麼、怎麼改,要同農民商量,不要代替農民做主,不能讓農民“被流轉”“被規模”“被上樓”。四是要試點先行。看不準的問題,認識不統一的問題,需要突破現行政策的問題,先試點,集成經驗以後,再在面上推廣。

這裏我特別強調兩個方面的改革。一是規範農業農村發展用地。去年以來,按照市政府安排,我們會同國土房管等7個部門起草了《指導意見》。這裏面,既有過去分散在方方面面的“老政策”的匯聚,也有一些突破性的“新政策”。接下來報市政府常

務會審議、市委深改領導小組審定後將下發。希望大家高度關注、認真研究。二是農村金融問題。這是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老大難”問題。過去我在區縣工作時深切地感受到,農業農村領域在金融“借力”上很不夠。到農委工作後,我也多次與有關同志交流,我們在資金使用上,要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探索財政投入撬動金融資金、社會資本投入的新機制、新模式。下半年,我們要在這方面認真謀劃,深入研究,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第四,要切實加強新型主體培育

習總書記在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了五個重大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今後誰來種地”。今年到安徽小崗村考察,又進一步提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爲一項重大戰略,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爲重點,加快構建職業農民隊伍,形成一支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爲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有力基礎和保障。”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範圍比較寬,我着重談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目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大致分五類:一是種養大戶;二是家庭農場;三是農民合作社;四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五是社會化服務組織。這五類主體,新型職業農民都居於最核心、最關鍵的地位,是五類主體最基本的“細胞”。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農業部韓長賦部長曾指出,抓這項工作就是抓中國農業的未來。對此我們要作系統研究和整體謀劃。在培育對象上,不能僅僅侷限於現有農村的務農人員,要打開視野,放寬到大中專畢業生、復退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等。在培育方式上,既要抓好現在的集中培訓,也是抓好季節性的“田頭”培訓;既要開展面對面、手把手的培訓,也要藉助現代信息技術,開展信息化遠程技術培訓;既要注重在土在鄉人才的培訓,也要充分利用好市農校、市農機校陣地,抓好青年一代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要尊重農民需求,緊扣產業發展,農民需要什麼就培訓什麼,哪裏的產業最集中,就把培訓的優勢資源擺在那裏。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也不是簡單地通過培訓就能實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不能穩住、能不能成長,最根本的是看農業的效益。如果種地不增收、產業不賺錢,不論採取什麼措施,新型主體都發展不起來。這裏面,需要採取綜合措施,包括引導和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支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農業生產經營環境的改善等等。因此,各個方面都要努力,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創造環境和條件。

同志們,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名言,大家可能都背誦過若干遍了。他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你回憶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

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爲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鬥爭。”對黨員來講,這段話更有深刻的啓發意義。我們作爲中國共產黨這個偉大政黨中的一員,如何在黨的領導下提升自己,更好地爲人民服務,進而更好地體現人生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

中央已爲我們指明瞭方向,就是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做“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要求我們,必須牢記黨員身份,從指導思想、理想信念、方向道路、奮鬥目標、治黨治國、內政外交等八個方面,貫徹落實好中央的具體要求,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唯有如此,才能繼續在這次歷史性考試中經受考驗,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四講四有”告訴我們,只有政治合格、遵守紀律合格、品德合格、擔當作爲合格,才能成爲合格的共產黨員。同時,“四講四有”也告誡我們,只有政治上清醒、經濟上清楚、生活上清白,守好精神家園,才能避免“青年奮鬥、中年輝煌、老年淒涼”的境遇。

同志們,當前正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合力攻堅打贏全市脫貧攻堅戰的繁重任務,市委、市政府對農委系統賦予重任,農民羣衆對我們寄予厚望。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紮實踐行“四講四有”要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始終堅持低調務實、少說多幹,敢於擔當、積極作爲,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努力爲重慶“三農”發展做出新貢獻、創造新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