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現代信息教學技術教學經驗總結

隨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地應用於教學領域,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她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動感的畫面,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現代信息教學技術教學經驗總結

現以人教版國小語文第八冊《鄉下人家》一課爲例,淺談我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的一些體會: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轉化教師角色,變“演員”爲“導演”

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爲中心的“傳遞式”教學方式,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示範、演示,學生認真聽講、記憶、記錄,課後反覆抄寫、練習、背誦。這種教學方式違反了教學規律,扼殺了兒童的天性,更不用提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

多媒體教育環境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變化,由前臺的“演”變爲後臺的“導”。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備課上,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鑽研教材,確立學習目標,進行課文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分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爲學生創設最佳學習環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如《鄉下人家》一課,通過課文分析,明確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了解鄉下人家的美麗風景和生活習俗,受到熱愛美好家鄉的情感教育,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爲了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把教學要求、教材說明、學習方法、生字的音形義、重點詞句、課後練習通過多媒體展現在學生眼前,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通過播放鄉下人家的美麗圖片和生動的影像,讓學生感受鄉下人家生活的田園詩情,激發學生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嚮往。由此,教師自然地完成了從“演員”到“導演”的角色轉變。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在教與學上,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見趣,必不樂學。”著名教育家皮亞傑則說:“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地接受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鄉下人家》一課時,教師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走在相間的小路上》這首歌,同時出現鄉下人家的美景,爲學生創設一個多姿多彩的閱讀世界,讓學生一邊聽歌一邊欣賞鄉下的美麗風景,激起了學生的興趣,產生了要了解鄉下生活的慾望。接下來教師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教學,渲染氣氛,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感官,使他們的探求慾望愈加強烈,提高了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建立在科學人性觀基礎上的主體教育思想要求確立和提高人的主體地位,充分釋放和發揮人的能動作用。在課堂上,如果老師一味地講,學生一味地聽,學生沒有自由思考的餘地,就會嚴重壓抑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束縛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的發展,培養的只能是唯唯諾諾、墨守成規的“書呆子”。主體教育是對傳統教育的批判,她要求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掌握自身發展的主動權,成爲自身發展的主人。

綜上所述,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語文課堂教學,能轉化教師的角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