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童謠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童謠教學設計(通用多篇)

童謠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點難點:

學生知道風娃娃做了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一定很喜歡娃娃吧?你們自己有玩具娃娃嗎?有什麼娃娃?(結合學生的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娃娃有很多種,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新娃娃:(板書風娃娃,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感知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 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2) 自由讀課文,反覆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2、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3、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讀全文,看設影,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彙報,老師板書:吹大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小樹。

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4、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 風娃娃爲什麼想到幫人們做事?

(2) 風娃娃爲什麼好心辦了壞事?

(3) 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5、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 研讀:“做好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後,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裏想的,你體會到了什麼?感受怎麼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2) 研讀“做壞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讀讀學習夥伴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麼?

(3)請你評價一下,風娃娃是一個怎樣的娃娃?(通過讓學生體會、感受、評價、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四、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差

一、複習課文內容。

1、練習朗讀,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曹衝稱象的過程嗎?

2、練習背誦課文。

二、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掌握識字規律。

1、學習本課中“我會認”的生字,找到識字規律,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1)出示寫有“我會認”的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糾正讀音。

(2)請你仔細觀察本課會認的生字,小組討論識字方法。

(3)學生彙報表演。

A加偏旁方法記憶。

B重點指導:艘 微

(4)反覆認讀,開展識字遊戲。

A“抓錯遊戲”教師故意讀錯字,請同學們指出,並加以改正。

B“轉字盤遊戲”用硬紙製作字盤,分成

十三格,分別寫上本課的十三個生字,中間安個軸,讓紙板轉動,在黑板一處做個記號,把轉字盤放在指定位置,轉動後停下,說出漢字的字音。

3、學習本課中“我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書寫。

(1)出示寫有“我會寫”的生字卡片,找準結構規律,指導學生書寫。

(2)這些字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獨體字:再、象

左右結構:像、做

上下結構:點、照

(3)分別指導學生書寫。

(4)在指導中及時點評。

三、課堂作業

1、我會填。

一()大官 一()大秤 一()線

一()大船 一()大樹 一()大象

四、佈置作業

2、完成本課的生字、新詞。

3、練習講故事《稱象》。

童謠教學設計2

【活動背景】

在《開展民間文體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品質》這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開展了民間文學方面的活動,而民間童謠就是其中的一個點,旨在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和培養幼兒對蘇州地方方言的熱愛,從而上升到熱愛家鄉和家鄉文化的情感。我選擇的《開門歌》,是我們蘇州非常流行的一首民間童謠,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重負性的結構形式便於幼兒記憶,互動的形式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幼兒與同伴交往的能力,促進小班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配上簡單的手指遊戲,不僅增加了童謠的趣味性,還能鍛鍊幼兒的手部肌肉、增強手眼協調能力及注意力。

【活動目標】

1、能熟練、大方地用蘇州話講童謠,心情愉快。

2、喜愛手指遊戲,鍛鍊手部肌肉。

3、激發熱愛家鄉、熱愛蘇州童謠的情感。

(評析:綱要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三個目標的設計既考慮到了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和形象思維特點,又結合了童謠的特色。)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學會童謠《金鎖銀鎖》和《蚊子叮》,關於門的圖片。小熊等玩具小動物。(幼兒圍坐在地毯上)

(評析: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知識經驗準備的準備是非常不要的,其實,我們整個課題的研究過程爲我這次活動的活動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孩子的一些知識經驗是非常足的。其次是物質準備:大號的門,和一些幼兒喜歡的小動物,爲學習新的童謠創設了直觀的形象和適宜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複習童謠《金鎖銀鎖》和《蚊子叮》,引起興趣。

1、我們的小手會玩遊戲的,我們的小手會玩什麼遊戲呢?

2、幼兒到中間,與老師一起玩金鎖銀鎖的遊戲。

3、剛剛我們遊戲是用什麼話講的?我們用蘇州話還會玩什麼遊戲?(蚊子叮)

4、好的,我們找邊上的好朋友玩一玩。幼兒找個好夥伴,兩個兩個到中間來玩蚊子叮。

5、剛剛我們是兩個兩個玩的,能不能找多一點的朋友來玩呢?

6、幼兒找多一點的夥伴來玩蚊子叮的遊戲。

(評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幼兒熟悉的“金鎖銀鎖”和“蚊子叮”兩首童謠,以邊念童謠邊遊戲的形式爲幼兒創設一個幼兒熟悉的遊戲場景,幼兒都被深深吸引。提更高的要求讓幼兒玩學過的遊戲,觸發了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二、進入遊戲,理解新童謠《開門歌》。

1、(叮咚叮咚)呀,誰來了呀?可能它也想和我們玩遊戲,客人來了,我們要做什麼?

2、演示教具,開門,大門開了,進的來嗎?(說:大門開開進不來)其餘門一樣。(最後兩扇門請幼兒開)開完五扇門,請小熊進來,拍手歡迎小熊。

3、剛剛我們一共開了幾扇門,小熊才進來的?

4、這裏有五扇門,老師手上有五個手指,也有五扇門,你想不想進來?

5、老師示範邊念童謠,邊做手部的動作。讓幼兒進來,並和幼兒擁抱。

(評析:與幼兒一起迎接客人的到來,在開門的過程中展開了幼兒想像的翅膀,教師的有規律的語言,再次調動幼兒的興趣,通過一扇扇門的打開,扣動幼兒心絃,在這樣的一個遊戲過程中,幼兒理解了童謠的內容。老師引入手指遊戲讓幼兒對童謠更有親切感,更充滿了學習的慾望。)

三、嘗試自己說童謠。

1、喲,你們看,誰也來了?(很多小動物),他們都想進到老師的門裏來,呆不下了,那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五扇門呀?我們來請小動物好嗎?那你想請誰進來呢?我們來試試。

2、某某小動物進來了,真開心啊。

(評析:一起來請小動物進自己的門,既可以讓童謠的遊戲情節發展得更完整些,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讓幼兒把他們對童謠的理解通過遊戲變成事實在在的東西,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的目的。)

四、鞏固童謠

1、練習多次,請不同的小朋友,並嘗試學小動物的聲音來說童謠。

2、小結:剛剛我們用蘇州話玩了開門這個遊戲,還請了很多的小客人來班級裏做遊戲,真的很開心。那我們能不能請自己的好朋友進來玩呀?

3、幼兒請自己的好朋友來玩開門的遊戲。

(評析:語言活動就要給幼兒“說”的機會,在“說”的過程中從語音、語法、語義以及語言運用四個方面掌握母語的表達能力,發展思維能力。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模仿不同小動物的聲音請相應的小動物進門,對剛纔所學的內容做個鞏固。不同動物的轉換又會讓幼兒覺得新鮮、不枯燥,所以他們又會興致勃勃地進行遊戲,從而達到鞏固的效果。)

4、後面還有好多客人老師也想到你們的門裏去玩,你們歡不歡迎呀?(鼓勵幼兒大膽地和客人老師進行交流、遊戲。)

(評析:這個環節主要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交往,鼓勵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遊戲,增進情感交流。)

5、這個遊戲這麼好玩,回去我們還可以和爸爸媽媽來做這個遊戲。

(評析:這一環節作爲延伸活動,旨在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也讓家長對幼兒的所學有一個瞭解和互動。)

童謠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童謠,理解童謠內容並學習創編童謠。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編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3、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愛護青蛙。

活動準備:視頻 玩具蛤蟆 蛤蟆的叫聲 歌曲《數蛤蟆》

活動過程

一、放錄音,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聽一聽是誰在叫?

二、放視頻,請幼兒欣賞。

1、提問:圖上有什麼?它們生活在什麼地方?它有什麼本領?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

2、教師小結:青蛙還有一個名字叫蛤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會捉害蟲幫助我們保護莊稼,

我們要愛護它,別傷害它。

三、引導幼兒學習童謠。

1、出示一隻蛤蟆,請幼兒說說蛤蟆的特徵。

(1)提問:一隻蛤蟆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一段童謠。

2、出示第二隻蛤蟆。

(1)提問:現在是幾隻蛤蟆?幾張嘴?幾隻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完整說第二段童謠。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誦讀整首童謠。

四、引導幼兒創編童謠。

1、出示第三隻蛤蟆

提問:現在是幾隻蛤蟆?幾隻眼睛幾條腿?撲通幾聲跳下水?

2、引導幼兒把創編好的.童謠連起來朗誦一遍。

3、引導幼兒給童謠取名字。

五、複習童謠。

1、引導幼兒複習童謠一遍,教幼兒用方言說一遍童謠。

2、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蛤蟆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所以,我們要保護它。

還學會了朗誦童謠,又有了新的本領,你們真棒。

六、結束部分。

放音樂《數蛤蟆》,師幼一起邊朗誦童謠邊表演。

附童謠:數蛤蟆

一隻蛤蟆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隻蛤蟆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童謠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中尾巴的區別,進一步理解童謠的內容。

2、根據問題與圖片提供的線索,學習童謠。

3、積極地與同伴合作進行問答。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活動興趣。

觀察第一組動物圖片(鴨子、公雞、松鼠)

指導語:你們看,誰來了?

二、觀察尾巴的特徵,學習第一段童謠。

1、觀察這三隻動物尾巴的特徵。

指導語:它們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

2、根據老師的提問完整回答。

指導語: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

3、完整朗誦童謠第一段。

三、遷移第一段經驗,創編第二段童謠。

1、觀察第二組動物圖片(猴子、兔子、孑L雀),瞭解尾巴的特點,激發創編第二段童謠的興趣。

指導語:它們的尾巴是什麼樣的?

2、自由創編童謠第二段。

3、集體交流。

四、用多種形式完整朗誦問答式童謠,感受問答式童謠的特點(問、答)。

指導語:這首童謠還可以怎麼念?(分組問、答等。)

五、拓展經驗,激發進一步創編願望。

指導語:除了問小動物的尾巴,還可以問什麼呢?

尾巴歌

什麼尾巴扁?什麼尾巴彎?

什麼尾巴好像一把傘?

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

什麼尾巴長?什麼尾巴短?

什麼尾巴好像一把扇?

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扇。

童謠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節奏地誦讀童謠。

2、能嘗試着用發音相似的詞語進行替換、創編童謠。

3、感受問答式童謠的詼諧、幽默,體驗用方言誦讀童謠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童謠錄音(用《楊柳青》音樂作伴奏)。

2、白板圖譜。

【活動過程】

一、遊戲“我問你答”,幼兒介紹各自的姓氏。

小朋友,我有個問題想要問問你們,你知道自己姓啥嗎?(知道)那我們來玩一個我問你答的遊戲,我問到你的時候,你再回答我好嗎?老師問“你姓啥”,幼兒回答“我姓X”。那你們知道我姓啥嗎?有的小朋友知道,有的不知道,那你們應該怎麼問我呢?(幼:你姓啥,師:我姓吳)所以你們可以叫我吳老師!

二、欣賞、理解童謠。

1、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個姓,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關於姓的童謠,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童謠裏的小朋友他姓啥?小耳朵聽仔細!(欣賞第一遍童謠)

2、提問:童謠裏的小朋友姓啥呀?(姓黃)人家是怎麼問他的?(你姓啥)他又是怎麼回答的?(我姓黃)請你們連起來說一說!(你姓啥,我姓黃)你覺得有趣嗎?那你們再來聽我念一遍,聽聽看,你覺得什麼地方最有趣。(欣賞第二遍童謠。)

3、提問:你覺得什麼地方最有趣?最喜歡哪一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白板引出圖譜,並引導大家一起說一說、學一學。

三、學習童謠。

1、師幼結合完整的圖譜,一起念。

你們真厲害,幫我把圖譜填完了,那你們能不能看着圖譜跟我一起來念一念呢,我們試試看!剛纔我們唸了一遍之後,你覺得哪一句比較難?(拎出難句,重點練習)這一句是怎麼說的?我們一起說!還有嗎?(沒有了)那我們再看着圖譜響亮的來念一念,行嗎?(行)老師這裏也有一首好聽的音樂,那我們能不能聽着音樂的節奏在完整念一遍呢。你們念得真不錯,快表揚表揚自己。

2、現在請你們看看圖譜上什麼最多?問號表示什麼意思呢?(問)它都用了一個什麼詞?(什麼)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什麼呢?(答)是回答問題的對不對?

3、師:這首童謠是一問一答的,那好,我想和小朋友繼續來玩我問你答的遊戲,吳老師問的時候拍手問,小朋友答的時候也要拍手答,聽明白了嗎?剛剛我問你答,現在我們換一下你問我答行嗎?(師幼互換角色)

四、簡單創編童謠。

1、你們玩的高興嗎?(高興)那請你們現在安靜的坐好休息一下。你們念童謠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這首童謠問的時候有什麼特點?(引導幼兒知道提問前一句的第一個字)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姓,那能不能把我們的姓也編到童謠裏呢?(能)我來問一個小朋友,你姓啥?(我姓王)哦,姓王,可以怎麼編呢?(把王字寫出來,老師先來開個頭吧,你姓啥?我姓王,接下去應該怎麼問呢?啥個王?老虎王。)還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編成一首簡短童謠(想)今天后面來了很多客人老師,等會請小朋友自己去找個客人老師,請他們幫你一起編好嗎?但是請客人老師幫你的時候你應該怎麼邀請呢?(客人老師,我想你們幫幫我的忙,你願意幫助我嗎?)

2、請幼兒與客人老師一起念自編的童謠。

客人老師幫助了我們,我們應該和客人老師說什麼?(謝謝客人老師),今天我們本領就學到這,和客人老師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