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語文第八冊《跳水》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語文第八冊《跳水》精品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跳水》教案 篇一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船長遇事沉着鎮靜、機智果斷的好品質。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3、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跳水

1、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2、那麼課文描寫的是什麼呢?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你一定會被緊張的情節所吸引,並且從中得到啓迪。

二、教師範讀課文

思考:課文描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發生在輪船上的故事,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頂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長在危急時刻,沉着、冷靜,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1、讀課文,學生字。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注意區分:氣急了、氣極了。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一艘、放肆、胳膊、海鷗、瞄準。

2、提出容易寫錯的字: 艘。

3、說說難理解的詞語: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五、再讀課文

1、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這件事情是怎樣引起的?

2、根據問題給課文分段:課文講了誰跳水?他爲什麼跳水、跳水的結果怎樣?

學生可把課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於水手們拿猴子取樂,這隻猴子放肆起來,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頂端,陷入絕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萬分危急的關頭,船長沉着鎮靜,果斷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質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

複習課文分段情況和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

①這段寫了什麼內容?

②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導學生理解放肆,猴子爲什麼會放肆起來?

(因爲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它做鬼臉,模仿人的樣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讀句子。

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麼意思?孩子爲什麼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沒有辦法,由於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們的鬨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沒辦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導朗讀。

注意認真體會描寫孩子和猴子神態、動作的詞語。

練習讀→指導讀→指名讀→同桌對讀。

4、概括段意。

三、學習第二段

默讀思考:

1、孩子爲什麼會走到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去?(指導學生按順序學習課文,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可聯繫上文。)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再彙報,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話。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指導學生理解以下兩個句子。

讀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孩子會不會失足?爲什麼他拿到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

(孩子有可能會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講,即使不失足,也難以迴轉身來,桅杆太高、太險。)

3、當時甲板上的人有什麼表現?

(從側面襯托出事態的嚴重。)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當時事態的嚴重。

第三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正在這時候指什麼時候?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這時是千鈞一髮的緊急關頭,這句話是個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

2、船長爲什麼要用槍瞄準孩子,命令他跳水?結果怎樣?

(這時,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來必然粉身碎骨。船長擔心孩子不當機立斷,所以一再提到開槍。)

3、這段和課文題目有什麼關係?作者要讚揚什麼?

(末尾迴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展的結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

4、指導朗讀、概括段意。

二、再讀課文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樣聯繫在一起的?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於取樂而聯繫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樂、猴子拿孩子取樂,故事圍繞着帽子展開。孩子丟開桅杆,放開繩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橫木,致使船長命令跳水。

三、指導造句

四、練習朗讀課文

《跳水》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學習船長遇事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的品質。

2、抓住課文中人與猴子之間的聯繫,理清課文層次,練習給課文分段,複述課文內容。

3、體會課文情感的變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質疑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跳水

2、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麼?

3、據學生回答,板書:誰?在哪裏跳?爲什麼跳?怎麼跳?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着以上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看看從課文中能找到哪些答案?

2、交流彙報。

三、理解課文嘗試分段

1、課件播放課文的動畫片,學生欣賞故事。

2、學生欣賞後,提問:誰能用一個詞形容看故事時的心情?據學生回答,板書:驚險

3、故事中最驚險的部分在哪?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這一驚險場景?

4、指名朗讀5?D6自然段,互相評議。

5、此時的孩子站在最高的一根橫木上,搖搖欲墜,情況十分危急!大家能用哪個詞語來形容?(千鈞一髮、危在旦夕、萬分危急……)

6、故事寫到這兒,就達到了?D?D高潮。板書:高潮

7、這時,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什麼?板書:怎麼辦?結果?

8、怎麼辦?結果怎樣?孩子得救了嗎?是誰救了他?板書:船長

9、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板書:

10、誰自告奮勇把這一段讀一遍?學生讀。評議。

11、孩子安全獲救,你們的心情怎樣?船上的人呢?在所有人當中,誰最高興?爲什麼?

12、當兒子轉危爲安,作爲船長最想知道的是什麼?誰能告訴他呢?(指名回答)

13、哪幾個自然段詳細地描寫事情發展的經過?板書:經過。請男生齊讀2?D6自然段。

14、猴子爲什麼會摘孩子的帽子呢?指名回答並板書:水手取樂

15、師指板書總結:因爲水手拿猴子取樂,所以猴子放肆;因爲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爲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誰能接着老師的話,用“因爲……所以……”的句式將事情的過程介紹完整?(指名練說)板書:命令得救

16、從老師的板書,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出這個故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事情發展的順序)請大家拿出筆來,就按這個順序,在課文中把段落劃分出來。

四、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自己認真閱讀,解決了心中的疑問;通過共同探討,分清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在瞭解故事發展過程的同時,順利地給課文分了段。其實,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有很多,下課後,同學們還可以共同探討其它的分段方法。

第二課時

一、體會情感評價人物

1、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對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了具體的瞭解,現在,老師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用“?D?D”劃出描寫孩子動作、表情和語言的詞句,並用箭頭圖表示出孩子的心情變化過程。(指名上黑板畫圖)交流評議。

2、文中除了孩子,還寫了哪些人物?在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誰?爲什麼?

3、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你還可以想什麼辦法救孩子?

船長真的會開槍嗎?他爲什麼用槍逼迫孩子跳水?這說明船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板書:機智靈活冷靜果斷

4、文章對船長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僅僅兩句而已,但卻把一個沉着冷靜,機智果斷的船長形象活脫脫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感覺真實又生動。這種對人物的描寫手法,是我們在寫作中值得借鑑和學習的。

二、斟詞酌句指導朗讀

1、再次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用得好的詞語,句子或標點符號,用鉛筆劃記下來。並想一想好在哪裏?

2、交流彙報,指導朗讀。學生髮言,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進行朗讀。適時出示課文中的詞句,指導學生朗讀。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訓練,互相評議。

三、談談體會續編故事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和收穫?

2、孩子得救了,而那隻調皮的猴子還在桅杆的頂端,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課後,請大家以《猴子的結局》爲題給《跳水》寫續篇。

總評:

一、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難點突出。《語文課程標準》指出:3-4年級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達到的目標是: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這堂課根據此目標設置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握住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習,基本達到了這一教學目標。

二、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了和諧與統一。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教師的引導恰到好處,較完美地處理了教師與學生的關係,達到了和諧、統一。這也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三、課堂氣氛活躍,發言面廣,充分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教育理念。整堂課教師設計的問題較有層次,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達到了水到渠成。

四、巧妙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探索的慾望。這節課,教師準備了《跳水》的故事動畫短片,供學生欣賞,設計了多個層次的問題,供學生思考,把學生引入到故事發生的現場,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自然興趣盎然。

同時,教師還注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邏輯性思維,訓練較爲到位。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問題提得較爲零碎,要是能進行一下整合,會顯得更有條理。

《跳水》教案 篇三

學習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

2、瞭解猴子、孩子、水手、船長之間的聯繫,以及他們之間聯繫的發展、變化。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事物的發展,是由於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聯繫而產生、發展、變化的。

學習過程:

一、引入課題,激發興趣

二、引導學習第四自然

1、質疑、激發辯論。

2、品讀段中突出表現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3、積累詞語:段中哪幾個詞最能說明當時情況十分危急。

4、追索孩子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原因。

三、教師帶領學習第一自然段

1、引導理解猴子更加放肆的原因。

2、結合詞語理解,談談所講到的事物之間的聯繫。

3、小結學法,抓重點詞、分析事物間的聯繫。

四、學生自學二、三自然段

五、學習五、六自然段

1、大家一起爲救孩子想辦法。

2、品讀五自然段,瞭解船長救孩子的辦法。

3、說說從船長身上得到的啓發。

六、總結全文、練習分析本段以及全文所講到的事物間的聯繫。

七、這件事過後、如果你是船長,你會怎麼說?

如果你是孩子,你會怎麼說?

如果你是水手,你會怎麼說?

《跳水》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體會孩子走向橫木時的危險處境。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楚孩子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

2、體會孩子站在橫木頂端時的危險處境以及得救的過程,體會船長處理問題的方法。

3、船長爲什麼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教學準備:

1、學生:

(1)預習課文

(2)查找列夫·托爾斯泰的相關資料。

2、教師:製作電腦課件:

a、跳水的圖片

b、一望無際的大海,一艘輪船,甲板上:水手、猴子、孩子。

c、孩子追猴子走向最高的橫木

d、孩子站在最高的橫木上,搖搖晃晃

e、船長舉槍射擊

f、孩子跳入大海被水手救起、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跳水嗎?(出示課件a)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每一箇中國人都感到無比自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不是體育比賽,而是一個驚險的故事。(板書:跳水)

《跳水》是誰寫的?你還知道什麼?

(學生交流收集到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的文學家。他一生中寫了很多作品,如《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1)師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快速閱讀課文,把他們請出來吧!

(板書:水手、猴子、孩子、船長)

2)用幾個詞說出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板書:戲弄、戲弄、追、命令、跳水、得救)

二、讀講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26自然段

(1)(出示課件b,邊放邊解說)有一天,在無邊無際的的大海上,一艘帆船往回航行,水手們悠閒地站在甲板上欣賞着美麗的大海,瞧,一隻猴子在人羣裏鑽來鑽去,水手們拿它取樂,可隔了一會兒,這裏卻發生了一件讓人心驚肉跳的事。

(2)(出示課件c:一個孩子搖搖晃晃地爬向桅杆頂端)

咦,這孩子怎麼會爬上桅杆去了呢?

快速閱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從文中圈出是什麼導致他心情的變化的。(引導學生從水手、猴子、孩子的表現,體會孩子心情的變化)

指導讀出孩子的心情變化。(哭笑不得→臉紅了→氣急了→氣極了)

(3)氣憤到了極點的孩子走上了最高的橫木來,(出示課件d:孩子站在桅杆頂端)讓我們來看看此時孩子處境怎樣?

從你們的表情我感受到他的處境十分危險,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讀課文,勾畫重點語句、交流)

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孩子的處境很危險嗎?(萬分危急、千鈞一髮……)

同學們把剛纔對課文的感悟用朗讀的方式再現出來,就更棒了!(學生朗讀,老師引導學生評價)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孩子的處境很危險呢?(引導:語速快一點,聲音高一點,突出重點詞,學生練讀)

我知道此時你們很想救這個孩子,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大家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啊,爲什麼呢?我現在不做評判,因爲學習從來都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再讀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2、學習78自然段

那個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嗎?

誰救了他?(出示課件e、f)

同桌齊讀78自然段,把能作爲你的理由的句子抄下來,同桌討論。

請自讀描寫父親和水手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能把你的體會有感情地讀出來嗎?(引導:讀船長的話時,語氣堅決,語速快,聲音響亮)

三、暢談感受,拓展延伸

1、你最佩服誰?佩服他什麼?

2、拓展學習:孩子被救上船後,船長、水手、孩子又會說些什麼?交流後,寫下來。

板書:

跳水

戲弄戲弄命令

水手→猴子→孩子←船長

追∣跳

↓水

得救

教學反思:

《跳水》一課情節起伏跌巖,學生樂於學習。以跳水比賽入手,從情感上調動學生興趣,以便更好地學習課文。新課改重視讀,重感悟,重體驗。在本課教學設計中,注重以讀爲本,以讀促思。對於孩子處於危險那部分,引導學生專心地、投入感情地隨着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從而體會孩子的處境危險,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容。課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討論交流,抓住一些關鍵詞句,聯繫上下文,結合語言環境,進行想像和理解,從而使學生入情入境。在真切理解“情況危急”的基礎上,體會到船長的機智、果斷、了不起。在討論想辦法使孩子脫險一部分時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真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使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語文教學不í能停留在表面層次上,而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懂得自讀、自得,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在本節課上,學生充分展示了內在的潛力,樂學、樂問,在啓發點拔之中,多數孩子獲得自己的感悟。但個別同學自悟能力差些。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關注全體同學,讓每個孩子學得有動力,更加有熱情。

《跳水》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學習船長遇事沉着鎮靜、機智果斷的好品質。

2、能給課文分段,寫出段落大意,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

3、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4、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詞、句、段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掌握中心思想。

2、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注意哪些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弄清事物之間有聯繫,是怎樣聯繫起來的。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教師板書課題:跳水

1、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

2、那麼課文描寫的是什麼呢?

這篇課文的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十分驚險的故事,你一定會被緊張的情節所吸引,並且從中得到啓迪。

二、教師範讀課文

思考:課文描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發生在輪船上的故事,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頂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長在危急時刻,沉着、冷靜,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三、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1、讀課文,學生字。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詞語。

注意區分:“氣急了”、“氣極了”。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鷗

瞄準

風平浪靜

搖搖晃晃

2、提出容易寫錯的字:

3、說說難理解的詞語:

放肆:言行輕率、任意、毫無顧忌。

五、再讀課文

1、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這件事情是怎樣引起的?

2、根據問題給課文分段:課文講了誰跳水?他爲什麼跳水、跳水的結果怎樣?

學生可把課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於水手們拿猴子取樂,這隻猴子放肆起來,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於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頂端,陷入絕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萬分危急的關頭,船長沉着鎮靜,果斷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質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

複習課文分段情況和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要求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默讀課文。

思考:①這段寫了什麼內容?

②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導學生理解“放肆”,猴子爲什麼會放肆起來?

(因爲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它做鬼臉,模仿人的樣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讀句子。

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麼意思?孩子爲什麼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沒有辦法,由於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們的鬨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沒辦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導朗讀。

注意認真體會描寫孩子和猴子神態、動作的詞語。

練習讀→指導讀→指名讀→同桌對讀

4、概括段意。

三、學習第二段

默讀思考:

1、孩子爲什麼會走到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去?(指導學生按順序學習課文,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可聯繫上文。)

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再彙報,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話。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指導學生理解以下兩個句子。

讀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孩子會不會失足?爲什麼他拿到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

(孩子有可能會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講,即使不失足,也難以迴轉身來,桅杆太高、太險。)

3、當時甲板上的人有什麼表現?

(從側面襯托出事態的嚴重。)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當時事態的嚴重。

第三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三段

1、默讀課文,“正在這時候”指什麼時候?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這時是千鈞一髮的緊急關頭,這句話是個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

2、船長爲什麼要用槍瞄準孩子,命令他跳水?結果怎樣?

(這時,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來必然粉身碎骨。船長擔心孩子不當機立斷,所以一再提到“開槍”。)

3、這段和課文題目有什麼關係?作者要讚揚什麼?

(末尾迴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展的結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

4、指導朗讀、概括段意。

二、再讀課文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樣聯繫在一起的?

課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於“取樂”而聯繫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樂、猴子拿孩子取樂,故事圍繞着帽子展開。孩子丟開桅杆,放開繩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橫木,致使船長命令跳水。

三、指導造句

四、練習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說明:這個板書設計採用圖解形式、比較形象直觀,力求將出事地點、人物、方位、路線標出,使學生一目瞭然。特別是走上橫木的危險,和跳水脫險,表現得比較具體、對學生理解課文有所幫助。

《跳水》教學設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鉤、咽”兩個生字;會寫“兇、脫”等八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理解“風平浪靜、哭笑不得、不知所措”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繼續練習寫批註筆記,練習自己提問題並解答問題,練習點畫重點詞句並品味。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之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4、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及對孩子深切的愛,明白遇事應先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事情發生發展的全過程,體會船長在危急之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理解,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着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及對孩子深切的愛,明白遇事應先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收集資料(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五、課時安排: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質疑導入。

(師板課題跳水)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想提出來?(誰跳水?爲什麼跳?誰讓他跳?結果怎樣?把這幾個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設計意圖:質疑能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能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能培養學生的求知興趣。)

師:下面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翻開課本第63頁,自由朗讀。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提出要求:

(1)劃出本課的生詞,要求讀準字音。

(2)把文章讀通順、讀流利,並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多媒體出示詞語)

齜牙 嚇唬 鉤住 頂端 醒悟 放肆 控制 兇惡 嗚咽(yè)

不知所措 哭笑不得 風平浪靜

(提醒學生注意:“咽”是多音字,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yàn”狼吞虎嚥)

(1)指名學生讀。(主要是中下生)

(2)齊讀。

3、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讀後師生評議。(主要看是否讀正確,讀流利。)

4、這篇課文有那些人物?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水手們拿猴子取樂,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生了危險,船長逼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既可以讓學生弄清楚幾個人物的關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三、重點品讀課文34自然段,體會猴子的放肆,孩子的尷尬,生氣。

1、師指着板書,問:孩子爲什麼要追猴子?就爲了那頂帽子?帽子就這麼值錢嗎?請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的第14自然段,用“”畫出有關句子。

要求:

(1)學生讀書做批註筆記。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個人收穫。

(3)在班上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寫批註筆記,這樣能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寫寫自己在讀書時的看法,對理解課文有一定的幫助。)

2、重點指導學生品讀以下句子。

(1) “水手們都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光着頭站在那裏。猴子坐到桅杆的第一根橫木上,把帽子摘下來,用牙齒和爪子撕。”(猴子逗孩子,水手們在一旁“都笑起來”,孩子“哭笑不得”,很尷尬。)

(2)“指着孩子,衝着他做種種鬼臉。孩子嚇唬它,朝着它大聲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兇了。” “水手們的笑聲更大了,孩子的臉紅了。”(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於是爬上桅杆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師:此時此刻,孩子心裏想什麼?(我一定要追上這隻可惡的猴子,奪回帽子,絕不能輕易放過它……)

(3)“猴子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孩子氣急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未乾的頂端了,這時猴子把身子儘量伸直,用後腳鉤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然後爬到桅杆的頂端,亂扭着身子,齜着牙做着怪樣。”(猴子的放肆到了極點,竟然將孩子的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還做着怪樣逗孩子。此時孩子被惹怒,氣急了。)

3、“孩子氣極了”,爲了取回帽子,“他丟開桅杆,走上橫木。”結果會是怎樣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四、作業:

1、寫生字。

2、收集有關形容情況緊急或處境危險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直奔主題。

(設計意圖:一下子把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感受當時緊張的氣氛。)

師:同學們,當你們有危險的時候,你的爸爸或媽媽會怎樣做?(想辦法救)對啊,做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的。那你們有見過這樣一位父親嗎?

課件馬上出示以下內容:

(他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向他瞄準,同時喊:“跳到水裏,趕快跳到水裏,不跳我就開槍了!”小孩在上面搖晃着,沒有聽明白爸爸的話。“跳到水裏,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在父親剛喊出“三”的時候,小孩把頭往下一低就跳了下來。)

居然用槍來瞄準自己的兒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因爲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

二、以讀促思,體會孩子的危險。

1、師: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請學生讀,要求讀出“危險”。

(1)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文字上體會):

①從水手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嚇呆了”;“人羣裏有個人嚇得大叫一聲”。

②從“桅杆到掛帽子的橫木的一頭有一米多”、“搖搖晃晃”、“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腳底下就搖晃起來”等詞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

(2)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從圖片上體會):

出示課件,讓學生看最高的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境地――難以轉身,直觀感受當時緊張的氛圍。

(3)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來形容孩子現在處境的危險嗎?(萬分危急、千鈞一髮、危在旦夕……)

(4)齊讀,再次感受孩子處境的危險。

2、齊動腦,想辦法。

(設計意圖:旨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展開想象。)

(1)師:怎麼辦呢?孩子的腳底搖晃起來了。我們得想辦法救他才行。想好了嗎?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用什麼辦法救他呢?趕快想辦法,時間可不等人啊!(讓學生各抒己見。)(找充氣墊;張開大布接;找人上去救;拋長繩給孩子……)

(2)討論,分析學生提出的辦法,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到當時的情況緊急,這些辦法都行不通。)

(3)過渡:其實,這些辦法實際上都行不通,那麼在這危急時刻,作爲船長孩子的父親是怎麼做的?

三、讀中悟,體會船長的機智、冷靜。

1、指名讀課文第7自然段。說說船長是怎樣做的?他爲什麼要這樣做?(用槍 “立刻向他瞄準”;這樣做才能最快把孩子從危險中解救下來。)

2、引導讀,感受船長的機智、冷靜、果斷。(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船長立刻向他瞄準……)

3、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水手們的表現又是怎樣的呢?(水手“全都嚇呆了”與船長的臨危不亂、鎮靜形成對比,更能突出船長的形象。)

4、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船長?從哪裏體會到的?(“立刻”體會到船長的機智果斷;從船長逼孩子跳水的語言中可以體會到船長的冷靜,很有威嚴。)

四、體會船長對兒子深深的愛。

1、“在父親剛喊出‘三’的時候,小孩把頭往下一低就跳了下來。”孩子得救了嗎?齊讀第8自然段。

2、質疑:“四十秒鐘以後――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四十秒鐘”你覺得怎樣?(時間很短);那爲什麼這裏說“時間太長了”是不是矛盾呢?爲什麼?(因爲每一秒都決定了孩子的安危,所以感到時間太長了。)

3、展開討論:如果當時孩子不跳水,作爲父親的船長會不會真的開槍呢?(不會,因爲他當時一心只想救自己的孩子,不是真的想開槍。其實這當中包含了父親對兒子的愛。)

船長用槍逼自己的孩子跳水,他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了?(不是)你是怎麼知道的?課件出示以下內容:

(船長一看到這兒,突然間,好像嗓子被什麼東西捅了一下是的,嗚咽起來。爲了不讓人看到自己的這副模樣,他趕忙一頭鑽到船長室裏去了。)

4、創設情境,引讀,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愛。(看到孩子“又開始呼吸了”,懸在心頭的那塊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突然間好像……鑽到船長室裏去了。)

五、總結昇華,迴歸文本。

1、學習課文後,你最佩服誰?佩服他什麼?

(最佩服船長;佩服船長遇事鎮定、冷靜,機智、果斷。)

2、齊讀第7自然段,再一次感受船長的沉着、果斷、機智的人格魅力。

六、拓展,延伸

孩子醒過來了,你有什麼想對他說的?

七、作業:

1、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2、推薦閱讀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如《戰爭與和平》、《復活》)。

板書設計:

(第二部分)教材解讀

1、內容與主題:

《跳水》是第八單元“舟船”的第一篇課文,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所寫一篇短篇小說。文章記敘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事:一隻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杆頂端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爲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爲安。《跳水》中船長表現出的沉着、果斷、機智,源自豐富的`經驗、超人的智慧,以及對孩子深切的愛,展現了極大的人格魅力。整個故事始終在事物的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寫作思路:

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局劃分爲三個部分。第1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由於水手們拿猴子取笑,猴子就放肆起來。第27自然段是故事的經過:猴子逗孩子,孩子因猴子的挑逗和水手的鬨笑而生氣,爬上了桅杆去奪帽子,最後走上桅杆頂端橫木而步入絕境。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第7自然段(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第8、9自然段是故事的結果:孩子跳入水中,水手們將他救起,孩子成功脫險,船長一下子鬆弛了。

水手們拿猴子取樂,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生了危險,船長逼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整個故事始終在事物的聯繫和變化中發生、發展。構思的新奇,出人意料。險象環生,高潮部分就在孩子得救,我們釋懷放鬆的同時,也進入了深深的思考。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賦予作品那恆久的生命力、豐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

3、寫作特色:

語言清新簡練,情節結構嚴密、扣人心絃,人物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引人入勝。文章的結構安排別具一格,小說前面3/4都是在鋪墊,努力把緊張的氣氛烘托到最高點,直到最後,真正的主角船長才出場,故事馬上進入高潮部分,篇幅很短只有四句話,卻產生了令人震撼的藝術效果。

而且小說採用了以關鍵情節命題的方法。“跳水”讓孩子跳入浩瀚的大海,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命令,突顯出船長這一人物的睿智,而他用槍逼使孩子跳水,又顯示了他的剛毅和果斷。超人的智慧,源自豐富的生活經驗,源自對生命的呵護,更源自一個父親的偉大情懷。水手在這篇文章中起到了推動情節發展;渲染氣氛;與船長形象的對比的作用。這樣不僅使故事張弛有度,情節跌宕起伏,也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意象。那命懸一線的驚悚,使故事有着抓人的魔力,更能凸顯船長高尚的人格魅力。

《跳水》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

合作探究,研讀重點段落

教學過程:

一、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學習重點段落

1、讀課文,說說在什麼情況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2、投影顯示: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教師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學生接着說“放肆”的結果。

學生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教師揭示“放肆”的結果。

用“顯然”說一句話。

3、由於猴子的放肆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學生讀相關的段落。

猴子是怎樣都孩子的?(畫出表示猴子動作的詞語,然後讀一讀,體會體會,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動詞代替。)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同位討論:只要一失足,結果會怎樣;即使拿到了帽子,結果會怎樣。

4、默讀課文,說說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救孩子?(小組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孩子不跳水,父親會不會開槍?(小組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引導學生質疑:爲什麼覺得四十秒時間太長了?孩子爲什麼一定要奪回帽子?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做?

三、迴歸整體,總結全文

1、教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跳水給人們的啓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爾斯泰寫這個故事,他想告訴我們什麼呢?引導學生討論彙報:

(1) 遇到危險,頭腦要冷靜;

(2) 遇到問題,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去解決;

(3) 開玩笑不能太過分。

四、拓展延伸,啓發想象

這件事過後,孩子會說些什麼?船長會說些什麼?水手們又會說些什麼?展開你們的想象,把他們想說得說出來。

《跳水》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1個認讀字。

2、能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能力

能說出讀後受到的啓發,學習船長遇事沉着鎮定,機智果斷的品質,並練習歸納。

思品

學習船長遇事沉着鎮定,機智果斷的品質

教學重點

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船長是怎樣一個人。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物品格,並能正確表達。

查閱資料

教、學具準備:課件

教學課時數2

第1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10個生字和新詞,認讀一個字。

2、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介紹作者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22課《跳水》。這篇課文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結合預習能談談你對這位作家的瞭解嗎?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能通過預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課題質疑,初步感知課文,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我們知道,讀一篇文章,從接觸題目開始,看到“跳水”這個題目,你想到了什麼?(把同學們提過的問題彙集一下,就是誰跳水?爲什麼跳水?他在什麼情況下跳的水?經過怎麼樣?跳水的結果又如何?)

(2)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引導學生從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初步解決問題。

3、交流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

4、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試着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2課時

教學要求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人物品格,並能正確表達。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接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跳水》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瀏覽課文,回顧內容

請學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三、細讀課文,感受理解

(一)引導學生通過讀簡單瞭解跳水的起因。

(二)引導學生抓住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態、心理的變化,瞭解事情的經過,感受孩子遇險的情景。

1、請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表格邊讀邊用不同的符號把描寫“水手、猴子和孩子的言行、神態、心理的變化”的詞句畫一畫,批註出自己的感受。

水手猴子孩子

2、小組交流學習:

3、集體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師:孩子是怎樣一步一步陷入絕境的呢?

重點體會兩句話:

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他不會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重點指導朗讀)體會完後問學生還能用哪些詞形容孩子處境的危險或情況的緊急?(千鈞一髮、迫在眉睫、危在旦夕、十萬火急、萬分危急……)目的是進行詞語積累。

體會後問:難道這頂帽子就真的這麼貴重,值得孩子不顧危險地去追猴子?

師小結:孩子準是被調皮的猴子氣昏了頭,一心只想着取回帽子,挽回面子,其餘的可什麼也沒想了,就這樣,孩子衝動的、不計後果地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困境。

(三)引導學生從船長的辦法,體會人物品質。

1、用一句話概括船長的辦法。

2、想一想,這是不是救孩子的唯一辦法,爲什麼?

3、通過這一段的描寫,說說船長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哪些方面體會出來的?(小組討論)沉着鎮定、機智果斷

4、指導讀船長的兩句話。

5、自讀最後一自然段,看看結果怎樣。

(四)創設情景,拓展教材。

孩子終於化險爲夷,轉危爲安了。我們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麼?寫下來。(可對孩子說、對船長說、對水手們說)

四、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跳水》教學設計 篇九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體會孩子走向橫木時的危險處境。

4、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後果,不要一時衝動。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杆頂端的橫木上的以及得救的過程。

2、瞭解孩子、水手和船長在同一件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

3、體會船長處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複習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跳水》。先檢查一下上節課的學習情況,聽寫一些成語:

航行 放肆 嚇唬 呲牙咧嘴 桅杆 瞄準

2、誰能選擇聽寫中的任意幾個詞語,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再次梳理文章脈絡。

二、品詞析句,感受“危急”

1、通過學習,我們瞭解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然而隨着情節的發展,孩子遇到了危險。他爲什麼會爬上高高的桅杆,走上橫木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4自然段,劃出孩子追猴子時心情變化的詞語體會、體會。(生自讀自悟,勾畫批註)

反饋:(1)、哭笑不得

(2)、氣得臉紅了

(3)、氣極了

2、從孩子神情的變化中,你讀懂了什麼?此時他會想些什麼?

3、師:是啊,此時,孩子氣昏了頭,他早已失去理智,走上了桅杆頂端的橫木,課文是怎樣描寫孩子的險境呢?請同學們再次瀏覽課文,劃出你認爲最能體現情況危急的詞句,用心朗讀體會!(生默讀課文,邊讀邊作批註,並提問交流、反饋。)

4、師: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種危險的情況嗎?當時的情形真是……

(命懸一線、危在旦夕、千鈞一髮、萬分危急、刻不容緩、生死攸關)

5、師:結合課文有關內容,能不能把這種危險的情況說得更具體?用上這個的句式:“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 ,啊! 。”

反饋:

生1: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命懸一線呀!他已經爬到了桅杆頂端的橫木上了!

生2: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危在旦夕呀!他即使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

生3: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千鈞一髮呀!連水手都嚇呆了!

生4: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萬分危急呀!他的兩條腿都發起抖來!

生5:孩子現在的處境真是刻不容緩呀!他如果摔下來,必定粉身碎骨,船長就會失去他唯一的兒子了!

生6:孩子現在的情況真是生死攸關呀!如果我是水手的話,我一定要阻止他!

6、讀到這你的心情怎樣?(緊張、擔心、恐懼、害怕)帶着你的感受讀這一段文字。

三、合作探究,解讀船長

1、師:你想救孩子嗎?用什麼方法?得快呀,你看孩子馬上就要掉下來了!時間就是生命!(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解救孩子的方法,然後全班交流、反饋方法的可行性。)

2、師:正在這刻不容緩的時刻,船長出現了!誰來讀?

師:先停一下!船長是這樣喊的嗎?如果,我是孩子,我纔不會跳呢?現在,你就是船長,你要救自己的兒子,來,喊出你的氣魄出來!

師:好,我有點想跳了,但還在猶豫着。接着讀。

師:好,我們都來噹噹船長,自己讀讀吧!(生自由練讀)

師:讀得真不錯!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相信,人多力量大,我們一定能把孩子喊下來的!

3、師:真棒!都是一位位出色的船長。現在哪位船長願意接受我的採訪?請問你爲什麼要用槍逼着孩子跳水呢?當時,你是怎麼想的?

師:請問船長先生,如果孩子不跳水,你會開槍嗎?

師:我們還是先問問船長對孩子跳水有沒有把握吧!

4、師:佩服這樣的船長吧?佩服他什麼?

(遇事不慌!沉着冷靜!當機立斷!)

四、隨堂練筆,拓展延伸

1、師:有了船長的當機立斷,最後事情的結果怎樣?(孩子得救了)請同學們齊讀最後一段!面對這一段文字,有什麼想說的或者要問的?(引導學生質疑,鼓勵感悟該段中“扎”更形象地寫出孩子落水時速度的快!“才”寫出了孩子在水裏多呆一秒,危險就大一分,大家擔心孩子的安危,當然覺得40秒,時間很長了!)

2、師:同學們,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是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我們的課文只是節選,原文的結尾部分沒有了。今天,讓我們當一回作家,把這個令人驚心動魂的故事敘述完整。提示:想象孩子被救上岸後,船長、水手、孩子自己、猴子他們的表現會是怎樣的?(生動筆寫片段,然後交流反饋,隨機進行點評)

3、師:小作家們,想知道托爾斯泰寫的結尾是怎樣的嗎?出示:“船長怔怔地,怔怔地,他狂喊一聲,飛奔着跑向船艙,久久地,久久地沒有出來……

師:面對這個結尾,談談你的看法。

五、佈置作業,廣泛閱讀

蒐集、閱讀托爾斯泰的其它作品。

公開課《跳水》教學一得

《跳水》一課記敘了發生在一艘環遊世界歸來的帆船上的驚險故事。課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懸念疊起,趣味性很強,本身就能夠激起學生的閱讀動機。但怎樣引導學生不僅僅是滿足於獵奇心理,泛泛學文,而是進行主動深入地研究,在讀讀寫寫中演練語文,在賞析涵泳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在思考中訓練思維,獲得人文薰陶呢?我在設計此課時,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第一,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我通過讓學生自主質疑、釋疑,滿足其閱讀需求,促使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饒有趣味地進行學習。首先,我設計了一個集中提問的環節,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了18個之多的問題,在研究課文的過程中,我還引導學生思考,進一步提出更深層次的問題。在問題的解決方式上,我也頗費了一番心思,有些問題讓學生當場討論解決,有些問題通過梳理整合,深入讀文時領悟體會,還有些問題則讓學生課後思考、延伸。總之,課堂真正由原來的學生被動接受,變成了他們主動探索求知的場所。事實證明,整堂課學生的參與面、參與效果都不錯。

第二,既注重發展語言,又訓練了思維。課堂始終是在生與生、師與生、師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中進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語言無疑得到了發展。另外,我設計了調動原有詞語積累形容險境的活動,學生在分享與交流中,語言得到了豐富。在根據板書練習講故事主要內容的時候,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完整性,以及他們的語言概括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訓練。

當講到孩子因追猴子而誤上橫木、面臨險境時,我沒有馬上揭示下文,去講讀船長的出現,而是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你能用什麼辦法把孩子救下來?學生想出了許多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辦法來,這是創造性思維訓練的一種方式。接着,通過討論,去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辦法後,“船長強逼兒子跳水”這一辦法才顯出其唯一可行性來。這是思維的集中,從而進一步理解了船長的果敢精神。這時,我又通過設計採訪這一情境活動,繼續啓發學生思考:爲什麼在孩子千鈞一髮之際,其他人束手無策,船長卻這樣沉着,能想出“跳水”的辦法來呢?學生各抒己見,就能進一步認識到船長是遠洋輪船的船長,經驗豐富,所以能臨危不亂,當機立斷。實際上這樣的分析,使學生的認識深化了一步,思維得到了發展,使他們初步意識到船長身上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統一。這時學生又質疑:“萬一孩子沒有跳水,船長會不會真的開槍?”這說明學生的思維有了變通性,這種思維訓練正是與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的。

第三,巧設梯度,突破重難點。體會船長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本文的重難點,怎樣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船長的冷靜沉着、急中生智、當機立斷呢?我覺得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當時情況的危急。於是,學生先讀文,初步感受,再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險境,進而鼓勵學生運用文中語言將險境說得更具體。最後,創設情境讓學生當船長,去想辦法救孩子,去親自體驗作出決斷時的心理活動,那麼學生理解船長這一人物形象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當然,在教學流程的預設過程中,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的把握不到位,或者出於一名普通教師的膽怯,我有些環節的設計還是有待商榷的,比如:學生集中提問後,我直接從學生所提問題中挑出了自認爲關鍵的問題,將學生納入教師的預定軌道。我當時是這樣爲自己尋找理論依據的: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興趣點,瞭解他們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不能放任自流,而應該在開放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梳理集中,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其實質,是我對學生不夠信任,對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還缺乏十足的把握,擔心學生認爲的關鍵問題偏離了文章的重難點,會使教學目標無法實現,自己沒法控制局面。現在想想,正是這點,導致我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不夠徹底,或者說是一種“僞”尊重。繞了一個大圈子後,學生還是回到了老師的牽引中。另外,在課堂生成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很好的生成點,我沒能把握住,如:沒有對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歸類,不着痕跡地進行提問質疑方法的指導等,導致學生的訓練、認識僅停留在較底的層次,沒有得到很好的提升。

每上完一堂課,坐下來反芻的時候,就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課堂,也許的確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在前行征途中的老師們應該有一種追求完美的理想。爲了這理想,我願衣帶漸寬,消得人憔悴!

《跳水》教學設計 篇十

【教學內容】

課本42~45頁

【教學目標】

1、能夠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連加、連減的意義並學會解答方法。

2、能夠正確地口算10以內的連加、連減式題。

3、在交流多種算法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養成初步的合作意識,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及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對連加、連減的意義的初步理解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小圓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小猴子摘桃子,結果在捉青蛙的時候把桃子都丟掉了。這節課小朋友們又來到了小河邊,他們看到了一幅更有趣的畫面,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那我們就去小河邊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出示情境圖,提問:圖上畫的都是誰?他們在做什麼?(學生自由回答)。

(一)連加

1、師引導:有4個同學在聚餐,有3個同學在看小猴跳水,遠處 又跑來2個同學,河邊一共有幾個同學?

2、指生列式解答,引導學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說清 運算順序。4+3+2=9(個) 2+3+4=9(個)

7 5

3、觀察今天學的加法算式與以前學的加法算式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像這樣3個數相加叫做連加。

4、你能提出類似的數學問題嗎?準備怎樣列式解答?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

①小河裏有2條粉紅色的魚,2條紅色的魚,3條黃色的魚,小河裏一共有多少條魚? 2+2+3=7(條)

4

②石頭上有2只青蛙,河裏有3只青蛙,岸上有1只青蛙,一共有多少隻青蛙? 2+3+1=6(只)

5

③草地上有5朵黃花,3朵紅花,2朵紫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5+3+2=10(朵)

8

(二)、課間休息:拍手遊戲

(三)、連減

1、引導:樹上原來有5只猴子,跳進水裏1只,又有2只猴子向 水裏跳,樹上還剩幾隻猴子?

2、指生列式解答,引導學生用“先算……再算……”的方式說清 運算順序。 5-1-2=2(只)

4

3、觀察今天學的減法算式與以前學的減法算式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師小結:像這樣從一個數中連續減去2個數叫做連減。

4、你能提出類似的數學問題嗎?準備怎樣列式解答?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

①石頭上原來有6只青蛙,跳到水裏3只,跳到岸上1只,石頭上還剩幾隻青蛙? 6-3-1=2(只)

3

②原來有7條魚,被小猴嚇跑了3條,跳起了2條,還剩幾條?

7-3-2=2(條)

4

三、自主練習,拓展應用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能提出連加、連減的數學問題嗎?

附板書:連加、連減

4+3+2=9(個) 5-2-1=2(只)

7 3

第2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口算練習:師出示卡片,學生接力比賽。

2、出示連加、連減題,學生說計算過程。(43頁第1題)

二、實物投影出示44頁2,學生觀察。

小組討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怎樣解答?

全班交流,歸納概括:

①一共剪了多少朵花?

②一共用了多少張紙?

三、實物投影出示45頁5圖,學生觀察,指名說一說:圖上都有什麼?

1、提問:一共有多少隻貓?怎樣列式解答?

2、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全班交流,歸納概括:

①一共有多少朵花?

②一共有多少隻蜻蜓?

四、操作:剪紙44頁第3題,學生根據操作列式解答

五、自主練習4:

先數一數西紅柿、青椒、茄子各有多少個?

然後獨立列式解答

附板書:

連加、連減

2+2+1=5 10-4-2=4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