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教學資源 > 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實用6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6篇《新人教版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新人教版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新人教版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實用6篇)

篇1: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

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

第7單元   條形統計圖

第3課時  條形統計圖(3)

【教學內容】:教材第98頁例3。

【教學目標】:

進一步認識條形統計圖,能完成1格代表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製作,並能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

【重點難點】:

重、難點:理解1格代表5個單位,並能完成用1格代表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製作。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同學們,咱們班誰的家裏有車?(家裏有車的學生舉手,瞭解學生家裏有車的情況)

2.這麼多同學家裏有車,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車輛越來越多(課件播放2分鐘),你們看,道路上有轎車、麪包車、客車、貨車,它們各開過多少輛呢?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開過的四種機動車的數量?(提示學生:車很多,開得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動新授

小組內分工,分發記錄單。

小組介紹統計的方法,得出哪一種統計方法比較好。(正字統計法)  2.播放車輛來往情況(速度較慢),各小組記錄汽車數量。(有用數數的方法,有用寫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記號的方法……)

投影小組記錄單(覈對數據)。

(板書課題:條形統計圖)  4.剛纔我們把各種車的數量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叫什麼?

三、探索方法

1.從統計表中,我們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種機動車的數量。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誰最多,誰最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引導學生畫條形圖)糎J3mm

2.製作條形統計圖。

(1)電腦出示。

(2)學生試畫統計圖,產生矛盾。(1格代表1輛,格子太少,1格代表2輛,也不行……)

(3)小組討論怎樣畫統計圖。

(4)分小組彙報。(引導學生明確當數據比較大的時候,可以用1格代表5輛車的製作方法)

形成矛盾衝突,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解決矛盾的策略。

(5)學生獨立繪製條形統計圖(教材第98頁)。

3.展示學生的統計圖,進行訂正和分析。

(1)評價、訂正統計圖。

(2)看圖分析,大家從圖中知道了什麼?

(完成教材第98頁第(1)~(3)題)

(3)討論:20分鐘後,來的第一輛機動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爲什麼?

4.學習小結。

由於數據比較大,用1格代表5輛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輛或2輛更清楚,更適合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如果碰到更大的數據,還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甚至更大的數。

四、實踐應用

1.教材第99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小組內交流完成後面的問題。

2.教材“練習十九”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統計圖,小組內互相交流檢查。

(2)小組交流完成第(1)~(3)題後,討論第(4)題的三個問題,然後獨立完成統計圖。

3.教材“練習十九”第6、7題。

小組討論交流,先確定1格代表多少,然後完成統計圖,並交流完成後面的問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篇2:《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

第七單元《條形統計圖》

一、教學目標

1.經歷收集分析簡單數據的過程,體會條形統計圖的意義。

2.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會繪製簡單條形統計圖。

3.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激發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理解一格表示一個單位。

難點: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會繪製簡單條形統計圖。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知

同學們,這是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氣情況圖:

提問:同學們,看到這個圖片,大家能說說從中能瞭解哪些數學知識嗎?

預設:①這是一個天氣日曆,上面有各天的.天氣狀況

②有各種圖片表示各種不同的天氣情況

提問:那麼,這個月的天氣情況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們清楚地表示出來嗎?

(二)探索發現

1.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

⑴整理數據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月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呢?用什麼方法可以分別統計出這些數據呢?先思考,再來交流。

預設:數數

追問:好的,這是最直接的辦法。還有其他的嗎?

小結:這一方法即方便,又不易出錯。同學們找出的這些方法來統計數據都是可行的。

⑵表示數據

提問:我們已經通過畫“正”字、直接數數等方法統計出了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那麼如何才能清楚地將他們表示出來呢?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預設:畫統計表、畫“O”(象形圖)

小結:好的,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將各種天氣狀況表示出來,可以畫統計表表示,也可以畫“O”(象形圖)表示。

⑶分析數據

提問:同學們都畫完了嗎?剛纔呀,老師看到有同學是這樣畫的)出示PPT):

追問: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一些什麼?

小結:十分詳細、也十分清晰地把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都表示出來了。提問:還有同學是這樣表示的(象形圖)——這個圖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嗎?

預設:不清楚,每種天氣有幾天還要再數,非常麻煩。

過渡:今天呀,老師要爲大家介紹一種新的表示方法,那就是統計圖,一起來看看(出示PPT)——

提問:從這幅統計圖上,你們瞭解到哪些信息?

預設:直條越長,數量越多

追問:說明直條的長度是根據什麼畫出來的?

追問:那麼,在這裏同學們注意到其中一格一格的小正方形了嗎?一格就代表——(一天)。你們明白了嗎?

預設:明白了。

追問:通常我們在畫的時候呀,也要注意。(指Y軸)這條垂直射線也可以叫做縱軸或Y軸,在這裏表示什麼?

追問:(指X軸)水平射線也可以叫做橫軸或X軸,在這裏表示什麼?

追問: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統計的項目,對嗎?

小結:像這樣用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量多少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提問:那這樣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呢?與象形統計圖比較。

預設:更清楚、更形象、更容易比較數據大小

小結:條形統計圖更形象、直觀、具體,更容易看出數量的多少。

2.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下面打開課本,我們來做一做書本95頁的題目。

(三)課堂總結,暢談收穫

提問:新課就學到這裏,誰來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預設:學會了畫條形統計圖、瞭解條形統計圖的好處(優點)

篇3:《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條形統計圖》是人教版新課改中四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統計圖表表示統計的結果,能夠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經歷了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瞭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並初步建立了統計觀念。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並繼續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讓學生完成兩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並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合二爲一,然後介紹這就是縱向複式條形統計圖。通過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更寬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繫和區別,進一步建立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教材處理: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問題情境,打破原有知識結構,促使學生重新思考,自主構建

新的知識結構。在此過程中,本課以主題情境爲主線,有意識的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在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具體地說,本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層的內涵。

通過例題,我認爲,本課的教材編排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然而,對於農村的四年級學生而言,城鄉的人口發展問題畢竟是個“遙遠”的情境。所以,我從調查學生體育活動的愛好爲素材。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複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地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複式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等知識。另外,學生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對出現進行比較,如男生和女生、城鄉和鄉村、工業和農業等,在此基礎上,我以學生熟悉的事爲學習的`素材,通過主題情境問題的提出,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識呈現的完整性,思維過程的靈活性,思維方法的多樣性。

本課的設計從調查學生的興趣開始,讓學生完整的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數據,最後環節通過統計學本節課的表現結果,再一次參與統計,深切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及統計活動的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中以主題問題情境爲中心,展開討論,自主探究,允許靈活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從不同中找相同點,從比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運用到實際中,體現了學習活動的完整性、靈活性、多樣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教學重點:

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並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教學難點:怎樣描述統計圖中的多個項目及圖例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分散教學難點

二、創設情境,呈現數據素材

1、談話,說說各位學生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2、你還會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統計結果嗎?

三、設置問題情境,探索解決方法

1、討論,怎樣將上表繪製成統計圖合作完成兩張統計圖

分析:從這張統計圖上能看出什麼?感知複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進思考

(1)提出疑問

(2)討論解決辦法

怎麼合併?兩個直條放在一起,你怎麼知道哪個是表示男生,哪個是表示女生?

(3)學習圖例,介紹圖例的重要

(4)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

3、作品展示,體驗成功

4、揭示課題

四、分析數據

1、分析上圖,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

2、比較兩種統計圖3、小結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分析“城鄉四年級同學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1)哪兒表示城市學生的情況,哪兒表示農村學生?你是怎麼知道的?

(2)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3)分析條形統計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看到這個統計結果,你有什麼想法?

2、課堂表現情況統計

(1)對本節課的表現作自我評價

(2)小組統計(收集數據)

全班彙總(整理)

(3)繪製統計圖(描述)

(4)分析

六、小結評價

1、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有什麼收穫?

2、評價鼓勵

篇4:《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教材第四冊第114-116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認識條形統計圖,並完成相應的圖表。

2、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經歷對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4、通過身邊有趣事例的統計活動,激發學習興趣,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

教學難點:

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用具:

統計圖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六一”兒童節嗎?在美麗的大森林裏,小動物們都在準備“六一”兒童節的慶祝節目呢。“昆蟲班”的小演員們正在排練精彩的集體舞。你們想看看嗎?

二、合作探索、操作感悟。

(一)教學例1(活動一:認識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1、收集、整理數據。

(1)觀察情境圖。師:誰飛來了?(分層出示蜻蜓、蝴蝶、螞蟻、蜜蜂)

(2)收集整理數據。

師:老師想知道這些小昆蟲各有多少隻?可以怎麼辦?(數數)

師提示:在數的時候,我們可以按一定的順序數,千萬別數重了,也別數漏了。最後在填在這個表中。孩子們,能做到嗎?(生填寫統計表,彙報)

2、探求新知

(1)根據統計表製作條形統計圖

師:剛纔我們把這些小昆蟲的數量填入了統計表中,我們還可以把它製成(統計圖)。

師:那你們會用塗小格的方法表示小昆蟲的數量嗎?(生說,師塗)

師:這裏一個小格表示多少隻小昆蟲?(一隻)

師:如果沒有小格,只有直條,那你還能根據直條看出小昆蟲的只數嗎?(不能)

出示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師:現在了?說說怎麼看出的?

說明這就是條形統計圖。

(2)學生討論,從統計圖上看到些什麼?

師:孩子們,前面只有直條時我們看不出各種小動物的只數,後來老師加了什麼就能看出小昆蟲的只數了?和你的同桌說說。

(3)學生彙報,教師根據學生彙報分別介紹條形統計圖各部分的名稱。

在條形統計圖中,我們把標有數字和單位的這條豎線叫縱軸,用來表示我們統計的小昆蟲的數量。

而橫着的叫橫軸,表示我們統計的小昆蟲的種類。

今天我們統計的有(生說)呀,老師忘了畫小蜜蜂的了,孩子們你們能幫老師完成嗎?

(學生塗出小蜜蜂的統計直條,在全班展示交流,評評誰畫的好。)

(4)讓學生說說從條形統計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體現條形統計圖的直觀性。

(5)教師總結。

師:孩子們,剛纔我們根據照片收集了小昆蟲的數量,填寫了統計表,並製成了漂亮的統計圖,從統計圖中我們還直觀的看出誰多誰少,你們真能幹。

(二)教學例2(活動二:讀懂條形統計圖)

1、創設情境。

師:其實呀,除了昆蟲班的小演員表演集體舞外,我們還有其它好多節目,有唱歌、跳舞、小品、其中唱歌有(生看統計表說)・・・・・・

2、引導學生添加條形統計圖的種類。

師:小猴子也把它製成了條形統計圖,(出示)這個條形統計圖有點不對?差了什麼?(生觀察,回答,師根據回答補充完整)

3、說說從圖中知道了什麼?

師:從統計圖中你知道了什麼?和同桌說說。

生彙報,師引導生說是怎麼看出來的,強調直觀性。

4、總結。

三、自主練習、拓展延伸。

(活動三:應用實踐活動)

根據統計表完成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並提出數學問題。

師:小猴子見小演員排練的很辛苦,運來了一車水果來慰勞他們,瞧有(生回答)・・・・・・小猴子把水果的數量製成了統計表和統計圖,可粗心的小猴子漏掉了一些,沒有把他們完成,你們能幫幫它嗎?

(生補充完成統計表和統計圖,並展示)

師:你能根據統計表和統計圖提出數學問題來考考其他同學嗎?

(生提問題,並回答)

(活動四:感受生活中的條形統)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條形統計圖,你們在那兒見到過?

師:老師也收集的一些,讓我們一起欣賞欣賞吧!(生欣賞)

師:孩子們,這些條形統計圖美嗎?以後老師也會教你們製作這麼美的條形統計圖,相信你們會製得更美的。

四、全課總結,快樂評價。

小朋友,這堂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哪些收穫?

篇5: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條形統計圖 P94——P95

【教材分析】

人教版國小數學四年級上冊共有九個單元。第七單元《條形統計圖》,它是將以前的單式條形統計圖的內容重新梳理,整合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安排了三個例題,例1是1格代表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而例2和例3分別學習1格代表多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本節課教學是從條形統計圖的意義和特點入手,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並在統計圖與統計表的對比中體驗條形表示數量時更直觀,它爲第2、3個例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在前幾冊的教材中,學生已經學會用簡單的方式(文字、圖畫、簡單的統計表等)來描述數據了,並能根據統計表提出簡單的問題加以解決。本單元就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統計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統計概念的基礎上,讓學生較爲系統的認識條形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1格表示1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是象形統計圖,它所表示的數據與學生的直觀認識相一致,容易理解。

【學習目標】

1、我會根據實際問題,利用條形統計圖直觀地表示相應的數據。

2、我能根據要求準確的畫出長短合適的條形,能對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

3、我能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提高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活動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事例,激發學生學習統計的興趣,感受統計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

【學習重難點】

重點:經歷用數字、圖形和條形來表示數量的'不同方式的對比過程,體驗條形統計圖表示數量多少時更直觀、便於比較的優勢。

難點:瞭解條形統計圖的特點並根據數據大小準確地畫出長短合適的條形統計圖。

【學習方法】

小組合作與獨立思考相結合。

【學習準備】

直尺、課件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生進行關於天氣情況的談話,引導學生認識表示各種天氣的圖形符號。(出示表示天氣符號圖片)

二、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氣情況圖:提出問題:這個月每種天氣各有幾天?你能把他們清楚的表示出來嗎?

1、整理數據

提問:你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月每種天氣各有多少天呢? 啓發學生思考並整理數據:我們要統計什麼?用什麼方法可以統計出這些數呢?

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知道可以分別用數數、畫“√”、畫“○”、寫“正”字等方法。

學生小組合作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彙報交流:你們小組是用什麼方法收集數據的?爲什麼選用這個方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到用寫“正”字法來進行統計,比較方便。

2、表示數據。

提問:我們通過畫“正”字法來進行統計,已經知道了每組天氣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來呢?

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並在小組內完成。

彙報展示。

3、分析數據。

提問:剛纔這幾組同學把數據都表示清楚了嗎?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彙報時明確指出:這三種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天氣情況,但是條形統計圖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種數量的多少。

4、小結

像這樣用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量多少的統計圖,我們把它叫做條形統計圖。(板書課題)

仔細觀察條形統計統計圖,除了表示數據的條形外,從圖中還能看到什麼?

小結:條形統計圖一般是由標題、製圖日期(指畫統計圖的時間)、單位名稱、條形、橫軸(要統計的內容)、縱軸(一般表示數量)等組成。

5、比較統計表和統計圖

提問:統計表和統計圖各有什麼特點?

(1)是條形圖與象形圖進行對比,條形圖可一眼看出數據的大小;

(2)是條形圖與統計表進行對比,條形圖表示數據更直觀。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學生現場統計】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在這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

用條形的長短來表示數量多少的統計圖,叫條形統計圖。

條形統計圖的特點:能一眼看出各種數量的多少,比統計表更加直觀,更加清楚,而且方便比較。

條形統計圖一般是由標題、製作日期、單位名稱、條形、橫軸、縱軸等組成。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並從中進行觀察、分析。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條形統計圖,對於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給學生的思維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能力和實際操作、思維發散能力。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爲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探究的起點。課堂引趣,要“精”,要根據所學內容,創設一個引人入勝的情境。一開始先讓學生說出天氣符號代表的天氣情況,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教學不但因兩者有不可分割的淵源,互爲依存,而且這種整合也是數學應用思想的延續和發展。在教學條形統計圖的組成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以學生爲主體展開教學。而製作條形統計圖,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學生會製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直觀感知統計圖的結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通過操作學習,嘗試着自己來製作條形統計圖。這種自學探究活動的開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基礎載體。學生能學的教師絕對不講。藉助於信息技術這一軟件載體來學習統計圖的製作、分析,通過信息技術的鏈接、轉換功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觀察、比較、思考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且豐富了原有的知識結構,增加了對知識深層面聯繫的感知。

反思這節課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發言面可以再廣一些。在學生製作條形統計圖時,可以增加一些現場統計的內容,讓學生通過挑選生活中的數據製作統計圖,這樣對學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種提高。

(2)本節課在教學評價方式上略顯單一。

(3)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枯燥,學生的興趣不是很濃,課堂氣氛也不是很活躍。

在今後,我將不斷學習,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反思教學行爲,勇於創新,紮紮實實上好每一堂課。

篇6:條形統計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複習複式條形統計圖,能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填寫和比較。

2、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獨立完成統計圖的填寫和比較,以及對數據的分析。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課前調查活動需要的數據。

自己班同學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合格情況,收集有關的信息。

二、完成練習二十第2題

1、小組分工整理數據,把數據填入統計表。

項目人數

性別文字處理繪畫上網編程其他

2、小組內交流統計表的數據如何在條形統計圖上表示。

3、學生獨立完成條形統計圖。

4、指名說一說自己是按照什麼順序填寫的。

注:也可以結合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其他的項目開展活動。

三、完成練習二十底第3題

1、分析借閱圖書情況統計的數據。

2、根據統計的數據獨立完成統計圖,想一想單式條形統計圖與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聯繫和區別。

3、指導學生適當重新整理數據,問:如果不分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應怎樣整理數據?統計圖應該怎樣畫?(按圖書種類把相應的借閱本數相加)

4、學生再獨立完成第2個統計圖。

5、分析比較:

(1)這兩幅統計圖有什麼不同?

(2)五年級一班有40人,你能分別算出上半學期和下半學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圖書嗎?

(3)五年級一班本學期平均每人借了多少本圖書?

6、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指名說一說。

四、課堂總結:

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統計方面有什麼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