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育敘事案例(精選8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8篇《教育敘事案例》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教育敘事案例》相關的範文。

教育敘事案例(精選8篇)

篇1:教育敘事案例

教育敘事案例精選兩則

(一)“老師,她睡着了!”

春天的孩子們下午上學來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師常常剛入睡就會被歡快的玩樂聲喚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溫讓人產生進入夏季的錯覺,這樣的天氣孩子們難道會不早早來到寬闊的操場盡情嬉戲嗎?

當我進入教室上第一節語文課時,孩子們剛剛結束操場上的奔跑、追逐、遊戲,即使看到老師也顧不了那麼多,有忙着開窗的,有拿本子當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氣的,空氣裏似乎都蒸騰着孩子們身上的熱氣,直向我撲來。爲了讓他們慢慢靜下心來,我決定先講一個故事,再上新課。於是選了《安徒生童話故事》的經典《拇指姑娘》開始娓娓講來,漸漸的,孩子們的目光隨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專注起來,眼神充滿期待,正當大家聽得入神,一個聲音突然冒出來:“老師,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斷,所有的眼睛轉向第三組倒數第二個座位,趴在桌上睡臉對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靜。上學期剛接這個班沒多久就記住她的名字了,雖然說話有些結巴,但總是高高舉起手那麼不懼怕發言的一個可愛女生。顯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驚叫和責怪都沒有驚醒她。我沒加思考,立刻舉起食指放在嘴邊,長長地、輕輕地“噓―了一聲,孩子們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頓時恢復了安靜,我說:“別吵醒她,雖然她聽不到老師講的故事了,但是也許她正在做着一個香甜神奇的夢呢!”於是接着講故事,偶爾一兩個孩子會悄悄轉頭望她一眼,但沒有人再去打擾她。

直到十分鐘過去,故事講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覺中醒來,孩子們不約而同、迫不及待地問她“你剛纔做夢了嗎?”靜不假思索地點着頭說:“做了!”我問:“那你做了一個什麼夢?能講給同學們聽聽嗎?”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說:“我一醒來就忘了剛纔做的什麼夢了!”同學們一聽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說:“那就想起來的時候把它記清楚了,下次課前聽你講《神奇的夢》,如果你想聽《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課到老師這兒來,我把書借給你,自己去仔細讀,好嗎?”

下課後,她異常小心地從我這兒捧着書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寶貝似的。

(二)傾聽孩子的詩聆聽孩子的心

對這學期新接手的班級,我在習作課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鐘左右的講故事或讀兒歌內容。經過幾個月的`接觸,我發現孩子們求知慾特別強,對一切充滿了好奇,尤其對聽童話故事和朗讀兒歌,興趣極濃。可能由於地處城鄉結合部的特殊生長環境,以及家庭教育資源的缺乏,他們思想特別單純,心地也特別善良,樂於接受新鮮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節課,我原先準備先帶他們讀兒歌《歡迎小雨點》,再指導第四單元的學寫對話。沒想到,孩子們那麼興味盎然地朗誦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兒歌,讀到動情處,還加上了動作,表情那麼自然而豐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點與自然萬物融爲一體的世界中去了。

我靈機一動,又一次改變了接下去該進行的教學內容與環節,爲什麼非要把孩子們拉回到和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習作內容上去呢?我順勢提出:“你們知道,這大自然中還有誰這麼喜歡小雨點,特別歡迎小雨點呢?”問題打開了孩子們的思路,看着他們眨巴的眼睛,爭先恐後高舉的小手,聽到他們由眼前的文字生髮出無拘無束的聯想與想象,我繼續啓發:“你們都猜猜,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啊,小動物啊,小花小樹苗小浪花啊,他們都準備了什麼禮物,什麼節目來熱情地歡迎小雨點,等待小雨點呢?”這回,孩子們想的說的就更有趣了,這不就是詩嗎?我也興奮地不時鼓勵他們,有時還給他們的話加上原詩中的“來一點”作引子,漸漸的,孩子們自己會引用了,有的還連說幾個小節。雖然還顯稚嫩,話語還不夠凝練準確,可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自己作詩,這詩是他們心中所想,口中想說。看得出,孩子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當詩人的體驗,多新鮮啊,多有趣啊,“你們看,我們也會寫詩啦,我們也當了一回詩人啦!”於是,趁着孩子們創作的慾望和興趣還在繼續,我請孩子們拿出筆記錄下自己的詩句,並給自己的詩起個題目,題目下寫上詩人(自己)的大名。

下課前,多數孩子已經至少寫了八小節,我請想讀的孩子先朗誦自己的詩,居然不曾發現有哪個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麼大膽而灑脫。原來,每個孩子天生就是詩人,於是,有了以下詩句深深映入我的腦海,

來一點,

不要太多,

來一點,

不要太少。

來一點,

種子鑽出泥土等。

來一點,

莊稼長出秧苗等。

來一點,

小草冒出地面等。

來一點,

洋槐開了花等。

來一點,

向日葵搖擺起笑臉等。

來一點,

白楊伸直了懶腰等。

來一點,

沙漠裏的生命都在等。

來一點,

小魚探出腦袋等。

來一點,

小蝌蚪找着媽媽等。

來一點,

蜜蜂採來花蜜等。

來一點,

蝴蝶翩翩起舞等。

來一點,

黃鸝站在枝頭唱着歌等。

來一點,

浪花露出了潔白的牙齒。

來一點。

喇叭花奏起了音樂。

來一點,

太陽躲進了雲

朵。

來一點,

小朋友撐起了花傘。

來一點,

農民伯伯笑出了眼淚。

“那麼,你們想對可愛的小雨點說些什麼呢?”原以爲,孩子會在最後來幾句感謝小雨點的詩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給了我出乎意料的驚喜

世間萬物都喜愛的小雨點啊,

可愛的小雨點,

你多麼快樂啊!

你多麼幸福啊!

原來,在孩子心中。小雨點在滋潤世間萬物的同時,自己更從中得到了快樂和幸福!這樸素的真理居然不需我們去啓發和引導,這麼自然地流淌在孩子的心裏、詩裏。對孩子來說,也許一次做詩人的美好經歷會永久留駐在他的記憶,對我來說,每節課都可以、也應該成爲一次次極好的教育契機,因爲這是一張張等待着去構思、着色、描繪出絢麗色彩的純潔的白紙,讓孩子的詩心在其中充鼐,讓孩子的詩性在其中根植,讓孩子的童年更加充滿詩意……一名語文老師到底要給孩子們什麼,我豁然開朗

篇2:教育敘事案例

耐心等待,守候花開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實驗國小毛靜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個孩子都是一朵會開的花,或遲或早,或長或短;或迎風招展,瀟瀟灑灑;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們用愛去呵護。尤其是孩子犯錯誤時,更需要我們懷有一顆愛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縷陽光溫暖他們,化一絲春風愛撫他們,就一定會聽到世界上最美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案例描述

1.跳繩**

記得那是一個冬日的午後,我正坐在辦公室裏批改作業,門突然被推開了,只見吳夢已哭成了小淚人,“怎麼啦?誰欺負你的,快告訴老師。”她傷心地哭着說:“我今天剛帶來的跳繩不見了,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幫我買的……”我忙問:“是什麼樣兒的?什麼時候不見的?”和她同來的同桌連聲說:“她的跳繩可漂亮了,還是帶計數器的,早上第四節體育課時,我和她還在一起比賽的。可中午到校後,就不見了。”“你把它放在什麼地方啦,會不會帶回家了啊?”“沒有,我放學時就把它放在了抽屜裏,我想下午來的時候再跳。”

那我們快去班裏找找,說不定放在角落裏沒發現呢?於是,我來到教室發動全班孩子,對大家說:“你們見過吳夢那根漂亮的跳繩嗎?”同學們都嘰嘰喳喳地說見過。“吳夢想把跳繩借給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繩放在哪兒了,你們能幫忙找找嗎?”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個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沒找到。看來不得不承認:是有人喜歡上了這根跳繩,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謀劃策

怎麼辦?望着一張張天真可愛的小臉蛋,我實在找不出懷疑的對象。還是等等吧!興許跳繩能自己出現呢!回到辦公室,其他老師幫忙出謀劃策:“你一個一個地仔細觀察,也可讓孩子互相觀察,

篇3: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語言活動:等着瞧

案例情景描述:在看了兩集動畫片《等着瞧》後,孩子們被它生動形象、幽默搞笑的畫面深深吸引住了,也喜歡上了動畫片裏的主角,聰明的兔子和兇惡的'狼,這兩天在班級裏引起了一陣轟動,《等着瞧》變成了熱點話題。同時,我發現,孩子們在對動畫片裏有趣的情節津津樂道的時候,也產生了一些疑惑,所以,促成了這次活動。

過程描述:

在觀看第三集《等着瞧》時,孩子們果真產生了一些問題,在看到狼把兔子追到了一家電視機商店,兔子沒地方躲藏,就躲在一個假的電視機框子中,假裝和別的電視機裏的兔子一樣唱起了歌,狼正愁找不到兔子,它就把真的電視機一隻只關掉,兔子終於露出馬腳,因爲它太忘情於演唱了。狼終於發現了兔子,可是狼卻沒有馬上撲上去抓住兔子,而是十分配合兔子做起了觀衆。

於是老師提出了問題:“狼既然認出了兔子,爲什麼沒有一下子撲過去抓住它呢?不怕兔子逃走嗎?”

小朋友們反應很激烈,馬上舉起了很多雙小手,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看法覺得,“電視機關不掉”(這是停留於最表面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是班級裏能力比較差的孩子的回答。)

第二種:“狼想等一會再抓兔子”(這接近於老師預設的答案,但還是浮於表面。)

我的思考:如果把老師要的那個答案比作蘋果的話,孩子們已經很接近蘋果了,只要再向上跳一跳就能摘到了,如果這時老師直接就告訴他們答案的話,幼兒會像泄了氣的皮球,教師原本是想助一臂之力,卻在幼兒想說的願望上澆了一盆冷水,而且對於老師的答案他們也未必理解,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要使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狼的驕傲自大的性格,和麪對兔子暗自竊喜的心情,它認爲這回兔子是肯定跑不了了,一種勝券在握的勝利者的姿態。

在語言活動中,教師必須在認真傾聽孩子們的觀點的基礎上,通過各種教學策略,來幫助孩子提升經驗。面對孩子對動畫片不同的理解,教師要謹慎對待,如果顯然是錯誤的,那麼必須改正,而有些地方,可以允許有不同的看法,那麼教師的評價應具有開放性,爲幼兒創設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於是我即時的鼓勵孩子們大膽模仿狼的神態、動作,孩子們在模仿的過程中體驗着、感知着。

雖然孩子們不能用深奧的語言表達“狼爲什麼沒有馬上抓住兔子”但是他們會用稚拙的語言學着狼說:“哈哈,兔子,你逃呀,你逃呀……”說明他們已經完全理解了這種感情體驗,而且有一種“我自己知道的”這種自豪感,在學習狼說話的過程中,他們也得到了語言鍛鍊的機會。

活動反思――如何發揮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主體性:

現代教育思想十分強調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強調主體性在自身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認爲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是指幼兒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體所具有的獨立、自覺、能動和創造的內在特徵,也是幼兒主體得以確立的內在依據和根本標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而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要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也就是要發揮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的主體性,創設和諧、寬鬆、民主的教育環境,從而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語言活動,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設語言情境,引發幼兒的自主性。

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我們要給幼兒選擇的空間,給幼兒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自主性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靈魂,幼兒是自己行爲的主人,他們有權對自己的活動作出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皮亞傑認爲:幼兒的發展是在與客體交互作用過程中獲得的,幼兒與客體環境的交互作用越積極、主動發展就越快。一個班的幼兒,由於年齡和個體差異,他們的興趣和發展是不平衡的,我們的活動也就不能總是全班一個模式。

我在面向全體的集體活動中,爲幼兒創設了具有一定語言表演的情境,提供讓幼兒參與觀察、講述的卡片、圖片和具體形象的表演頭飾、道具及背景等,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自主選擇性活動、分組合作活動、互動式活動等,進行同一內容,不同層次要求,同一要求,不同內容的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活動,愉快地參與活動,滿足一定的願望,產生對語言活動的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也就有了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語言講述中,我常常提供多幅有關聯的圖片,讓幼兒自己去看畫展一樣選擇一幅圖片進行講述,幼兒會根據自己的喜愛,在自由選擇的情境中與同伴一起選圖、一起看圖,一起自由地講述。這樣,有利於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自主選擇圖片的講述中積極地參與語言活動。

其次,爲幼兒創設開放性的心理情境。作爲教師要與幼兒建立起融洽的師幼關係,經常用真誠的眼光同幼兒交流,用優美的語言、生動的表情創造一個親切、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仔細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當他們出現語言表達的障礙時,就要不斷地鼓勵、支持,這樣,幼兒會在民主、友愛的氛圍中感到無拘無束,有效地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慾望。同時,還要爲幼兒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爲了提高每個幼兒的交流興趣,培養幼兒語言交流能力,教師應爲幼兒提供儘可能多的交流機會。

二、駕馭教學藝術,發揮幼兒的能動性。

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在自己的活動和自己的發展中,與生俱來的具有能動性。我國兒童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在他的“活教育”的教育原則中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想的,讓他自己去想。”而幼兒在活動中的能動性集中地體現在能主動、積極地作用於認識客體和改造客體,而不是被動地、消極地進行認識和實踐。幼兒是發展着的、能動的主體,我們應該相信幼兒自身具有巨大的潛力。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着幼兒的語言表達,影響着幼兒在語言交流時的能動表現。幼兒在語言活動中總是希望每次活動都有新鮮感,因而,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在活動中的運用,變呆板爲靈活,變單一爲多樣,讓幼兒置身於生動、活潑的活動氛圍,來滿足幼兒的需要和求知慾望。

(一)採用多通道參與法。也就是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通道參與活動,心理學認爲:人在認知過程中開放的感知通道越多越豐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組織語言活動時,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聰明才智,以“誰想知道”、“誰會講述”等,鼓勵所有的幼兒主動參與,引導他們運用多種感官主動、積極地進行感知。如:學習詩歌《樹葉》,我先帶幼兒到戶外撿了許多的樹葉,讓他們看看、摸摸、玩玩,自己撿的樹葉是什麼樣子?什麼顏色?象什麼?在學習詩歌時,又讓幼兒扮小動物表演撿樹葉的情景,幼兒在觀察、朗誦、表演的過程中,通過多通道、多感官的參與,使幼兒對詩歌的理解、朗誦、表現就更直接、更深入。

(二)採用情境體驗法。讓幼兒在創設的情景和氣氛中,感受體驗各種美的事物,從而產生積極的態度,調動內在的學習動力。我們都知道,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的特點,他們大多注意審美對象的外在美,對那些色彩鮮豔、富有兒童情趣的審美對象易產生美感和興趣。因而,在語言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與之相適應的形象生動的非語言環境,去感受和體驗文學作品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

三、調控師生互動,展現幼兒的獨特性。

幼兒的獨特性實際上也就是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差異性。它是幼兒主體性的重要表現,表明在現時的活動中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內存世界的鮮活、生動、獨立的個體,是不可重複的、不可再造的價值主體。

我們的語言活動通常是在師生和生生間的互動交流中進行的,教師與幼兒應是平等的夥伴,師幼互動無疑是活動中最爲重要的。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性的,教師也就不能一個模式地進行語言交流,要針對不同特點和能力,帶給幼兒活動的支持,包括激發碰撞、經驗交流、情感共享,更重要的是幫助不同的幼兒發現、明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建立起良好的師幼人際氛圍,有效縮短其心理距離,進行不同方式、不同內容的語言交流,同時要根據幼兒的需要調控互動的方式。

(一)師幼選擇性互動。教師根據互動內容的難易程度,有目的的選擇語言發展能力強的、較好的或較差的進行互動交流,既能滿足不同發展層次幼兒的需要,又針對幼兒的差異性進行師幼間的互動,讓幼兒能在活動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和發展。如;在排圖講故事《救小鴨》中,教師與幼兒可以互相進行選擇,能力較差的幼兒可以選擇講述小鴨遇到的困難,語言能力較好的幼兒選擇講述小動物們救小鴨的方法,語言較強的幼兒選擇講述救小鴨的過程。這樣,能滿足不同幼兒的求知慾,又樹立了不同發展層次幼兒的自信心。

(二)師幼合作性互動。讓全班幼兒或一個組的幼兒共同合作與教師間的互動。合作性互動一方面體現在對語言活動中一個問題的討論,幼兒可以七嘴八舌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師幼間都能進行發表和評論;一方面體現在語言交流的表現中,如詩歌、兒歌的集體與分組朗誦;反義詞的相互練習;一問一答的提問和回答訓練等。這種方式的互動,能帶動語言能力較差的幼兒參與互動。

(三)生生共享性互動。指幼兒把自己的經驗和看法與同伴間進行的語言交流。這種互動可以是兩個夥伴、一個小組的同伴、也可以是自己選擇的幾個好朋友,在生生間的互動中,爲每個幼兒充分表達、互相傾聽、啓發、討論及協作,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幼兒可以把自己的見聞和經驗講給同伴聽,讓同伴與自己共享快樂;學會了朗誦兒歌,讓幼兒與同伴互相進行朗誦練習;講述故事中可以讓語言發展好的幼兒與語言較差的幼兒進行互相講述;一個組的幼兒互相討論故事中的問題等等。

篇4: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關於幼兒園教育敘事案例

自主跳繩

一次,教師的跳繩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有的問:“老師,你怎麼能跳那麼多下?”有的說:“老師,你跳得可好了。”……見孩子們頗有熱情,教師趁機說:“我以前也不會跳,後來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學會了,不信你們試試。”果然,會跳幾下的孩子馬上加入跳繩的行列,不會跳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時停下腳步觀看。

半個月後,孩子們對跳繩的熱情又有所升溫。於是,教師開始細緻全面地觀察幼兒的跳繩情況,有了以下發現:

(1)參與度。59%的幼兒經常參與跳繩,34%的幼兒偶爾參與,7%的幼兒不參與。

(2)跳繩能力。24%的幼兒能連續甩繩跳,63%的幼兒是甩一下繩跳一下,13%的幼兒甩繩與跳同時進行。

(3)跳繩姿勢。幼兒的姿勢五花八門,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隻手搖繩一隻手不搖,有的手臂向旁邊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繩時手臂太靠後,無法連貫甩動,有的靠肩關節帶動手臂和手腕搖繩。參與跳繩的`幼兒全都整個腳掌着地跳,有的幼兒跳時經常往後踢,有的幼兒跳時腳擡得很高。另外,還有幼兒蹲着跳,身體前傾着跳,身體後仰着跳,等等。

從觀察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雖然經常跳繩,對跳繩的熱情較高,但跳繩能力有限,跳繩姿勢也不規範。跳繩的規範動作應該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與手肘約呈90度角爲基本準備動作。用手腕力量擺繩,跳躍時雙腳併合,腳尖或前腳掌有節奏地踏地跳,着地時膝蓋微曲。因爲跳繩姿勢的規範與否直接影響幼兒能否熟練跳繩,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已有水平在後期的遊戲中慢慢滲透跳繩的動作要領一

如何玩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孩子們處在一個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又有一個像姐姐一樣的大朋友,這個大朋友還需要他們的“照顧”與“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覺自己長大了。他們的表情告訴我,他們對此感到又自豪又快樂又滿足。

比如我們班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看《西遊記》,也對裏面的孫悟空十分着迷。剛來園的時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達他是孫悟空,雖然也常學學孫悟空的樣子,在他的表述當中有對老師的懷疑,因爲他的聲音怯怯的。這是他對老師的試探,看老師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們只是很平常地反應,讓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體會不出和老師一起分享這個角色的快樂了。但我們對他的反應是積極的,老師故意做出很驚奇的樣子說:“真的嗎?你是孫悟空,那太好了!”他的興趣就來了,一下子精神了,並且還給我們講孫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講起來就像自己身臨其境一樣。戶外活動的時候,老師做出很害怕的樣子,對他說:“你在前面給我們帶路吧,我們怕前面有妖怪,你可以保護我們嗎?”他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做着孫悟空的樣子在前面奔跑着,還時不時地回來招呼我們。老師的思索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新入園的孩子,我覺得這是每個老師要具備的最基本素質。

剛入園的孩子是脆弱的,這是他正式走上社會參與到一個集體當中的第一步。作爲老師,我們應該讓他們從最初離開父母懷抱的焦慮與不安全中順利過渡過來。在新的環境中,孩子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能讓他們在幼兒園感到愉快,是我們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關注的焦點。如果老師通過了孩子的考驗,取得了他的信任,孩子就會由此變成了一個十分開朗的小朋友。如果想讓孩子在幼兒園中感到快樂,我們老師不能忽略孩子向你發出的每一個快樂的信息,這個信息也許是孩子向你做試探和考驗,也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他們通過自己的試探,發現老師是友好的、可親的,又是值得信任的;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和諧的。這樣的環境中,孩子能不快樂嗎?

玩具是我的

晨間桌面遊戲時,浩浩(2歲10個月)和霖霖都在建構區玩積塑,盛積塑的玩具筐一開始放在桌子中間,大家都從中間的筐子裏拿玩具,浩浩可能因爲個子小從筐子裏拿玩具有些困難,便要把筐子拉到他的身邊,旁邊的霖霖從另一邊拉住筐子不放,兩人爭執起來,筐子被扯得有點變形,浩浩看到霖霖拉着筐子不放,便去掰霖霖的手,霖霖仍不放手,大聲申辯:“玩具筐應該放中間!”浩浩根本不聽,還是使勁地掰霖霖的手,霖霖有點泄氣地鬆手,求助地看着我。

分析:

桌面遊戲時,玩具筐放在桌子中間一直以來成了一條默認的規則,個子小的浩浩因爲拿玩具有困難破壞了這條規則遭到霖霖的反對,一個堅持遵守規則,一個執意破壞規則,衝突便發生了。嚴厲制止或者幫助浩浩拿一些玩具出來可以很快化解爭執,但是於孩子的內心不會有任何觸動。

我想勸浩浩自己把筐子送回到桌子中間,就問他:“浩浩,你爲什麼要把玩具筐拉到自己這裏?”“因爲我的玩具太少了。”浩浩邊從玩具筐裏拿玩具邊說。

我看看其他小朋友拿到的玩具,再看浩浩的玩具,確實他的比較少,應該與他夠玩具困難有關。我又問他:“如果其他小朋友還想用玩具,可是筐子離得太遠夠不着怎麼辦?”浩浩擡頭看看周圍的小朋友說:“那我就給他、她,還有他……(浩浩指着沒有和他爭玩具筐的小朋友),就是不給他(浩浩指着霖霖強調不給他)!

“玩具是大家的不是你的,大家自己拿着玩就可以,不用你給的。”我說。

“玩具就是我的!”浩浩邊玩邊堅決地說。

分析:

以玩具筐拿到自己身邊別人拿玩具也有困難來教育浩浩,浩浩因爲有切身體驗,應該能夠理解自己的做法欠妥,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性格又倔強的浩浩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採用了逃避問題的方法從側面指出霖霖和他不友好,他也會對他不友好,並對老師的說教產生了逆反心理。

這時,因爲浩浩把筐子拉到自己面前,桌面的空間小了,玩積塑時有些玩具放不下掉到了地上,浩浩便不再管玩具筐,乾脆把玩具都拿到地上玩起來。我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並提醒他:“浩浩,我把玩具筐放回去了。”浩浩擡頭看看玩具筐沒有反對,繼續在地上玩玩具。

分析:

浩浩對老師把玩具筐又放回桌子中間沒有反對,說明他從內心裏已經意識到錯誤並想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況且玩具筐放在自己這邊實實在在縮小了玩玩具的空間,但是倔強的他還是不肯自己把筐子放回去,而是選擇了在地上玩。

一會兒,浩浩拿着插好的積塑造型對我說:“老師,你看!”

“哦!浩浩真棒!你插的是什麼?”我馬上表揚他。

“我插的是樹林。”浩浩得意地對我說:

“你看,這兒還有小鳥的家呢。”他又指指插塑造型下方的一個方形小洞說。

可愛的浩浩徹底地把自己從事件中脫離開來。

反思:

浩浩因爲不足齡,初入園時我們對他給予了很多的關心與幫助,很多事情都依着他,這次他在遊戲中搶玩具筐與我們平時或多或少地寵了他有關。但這個事件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教師工作中的失誤,桌面遊戲時沒有關注到象浩浩這樣拿玩具有困難的幼兒,所以沒有調整遊戲場地與規則。事件之後,教師可以組織幼兒討論這樣幾個問題:“搶玩具筐對不對?“拿不到玩具怎麼辦?”“玩具放在哪裏玩起來更方便?”讓幼兒自己來修訂規則,選擇遊戲場地與玩法,這樣更能體現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

篇5:國小教育敘事案例

――《陽光》教學案例

實驗國小 袁凌雲

《陽光》這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話,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話,最後一自然段點明文章的主題: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課文插圖色彩明麗,文本部分語言流暢,富有童真童趣,貼近兒童生活,能引起孩子們感受陽光的強烈願望,生髮對大自然無限熱愛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案例描述

一、  利用想象引入課文

師:同學們請閉上雙眼,用想象去欣賞陽光下的美麗景色。清晨,太陽從東方緩緩地升起來,金色的陽光灑遍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聽!小鳥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田裏的禾苗更綠了,河水閃着金光。

(想象:教師播放帶有鳥鳴水聲的舒緩樂曲)。

生:閉上眼睛,聽着老師的描述陷入無限的遐想之中。

(音樂最具感染力。和諧的音符與優美的文字,給孩子們創設了樂於接受的情境,活潑民主的課堂氛圍。讓他們在想象的空間裏思緒飛揚,在獨特的感受中暢所欲言,點燃他們求知的慾望,)

師:睜開你們的雙眼,同學們,你們覺得美吧?誰來說說你剛纔好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生邊回答,教師邊用課件展示畫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

生:我聽到了小鳥的叫聲,公雞的打鳴聲。

師:不錯,你還想到了公雞的叫聲,這說明你留心觀察早上的事情。

生:我想到了爺爺奶奶在陽光下練木蘭劍,打太極拳。

師:你的想象可真豐富。是啊!陽光給大地帶來了生機,有了它,大地充滿活力。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八課《陽光》。(板書課題)

(大自然的奧祕無窮無盡。把學生帶進大自然中去仔細觀察、體驗,讓他們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語文,並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愛和美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  學習生字新詞

師:請同學們翻開課本,自由讀一讀這篇優美的課文吧!老師有一個小要求,請你們找到了哪些生字呢?

生:我找到了陽、像金……

師:這十二個生字寶寶,哪幾個字容易讀錯呢?請你噹噹小老師,幫忙提醒一下大家。

生:“長、晨、誰”這三個字是翹舌音。

師:你能帶大家讀兩遍吧?(全班跟讀)

師:還有哪幾個字需要注意?

生:我知道“金、晨、進”這三個字是前鼻音。“更”是後鼻音。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請同學們一個字讀兩遍。

師:在漢字寶寶裏有許多生字有幾個名字,你能找出這課哪個生字是多音字吧?

生:我知道“長長的”這個長字,還有另一個讀音“長大的長”。

師:對,你的知識真豐富。(師板書兩個讀音分別組詞)

師:生字寶寶玩累了,它們摘掉了帽子(去掉音節)你們還認識它們吧?(開火車認讀生字)

師:生字寶寶知道我們認識了它們非常高興,它們告訴老師這篇課文裏還有許多非常優美的詞語朋友,請大家幫忙找一找。

生:我找到了金子、田野、灑遍。

生:我找到了更綠了、更高了這兩個詞。(聲音較小)

師:更綠了、更高了是比原來要怎麼樣?你的聲音應該大還是小?

生:比原來綠、比原來高,聲音要更響一些。

師: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一下就體會到了。

(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充分讓學生自學――小組學――彙報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三、  學習課文內容

師引讀:陽光像金子,灑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麼禾苗、小樹、小河在陽光下有什麼變化呢?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就明白了。

生:(讀完第二自然段)有了陽光,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

生:有了陽光,河裏的水閃着金光,就像長長的錦緞。

師:你們見過錦緞嗎?今天老師帶來一塊,瞧,它漂亮嗎?

(直觀的實物展示和課件相結合,加強了對難點句子的理解,使學生在獨特的體驗中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用優美的語言去朗讀的熱情。)

生:漂亮,在陽光下還會發光呢!

師:錦緞是用什麼做的呢?

生: 我知道,是用絲綢做成的。

師:閃光的錦緞就像陽光下的小河,多美啊!就讓我們美美地讀這一段吧!

師:(大屏幕上出現兩個句子:1、陽光照進了我的家。2、陽光跳進了我的家。)同學們,你們讀讀這兩個句子,分小組討論,哪個句子寫得好?

生:我認爲第二個句子寫得好。

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陽光跳進我家,就像小朋友蹦蹦跳跳。

師:對,這個跳字讓我感到陽光有活力,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個句子。

師:陽光跳進屋裏來,誰去把它捉住?

生:陽光捉不住,因爲它是大家的。

師:陽光像金子,爲什麼它比金子更寶貴。

生:因爲金子可以用錢買得到,陽光卻買不到。

生:因爲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活,沒有金子,我們一樣生活。

生:陽光能使小草變綠、禾苗長高,金子卻不能。

師:讓我們帶着對陽光的.熱愛之情朗讀全文。

(給學生自由活動和發言的機會,讓他們體會爲什麼捉不住陽光,爲什麼陽光比金子更寶貴。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懂得陽光是捉不住的,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四、  拓展練習

師: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大地帶來生機,它比金子更寶貴,你們喜歡嗎?請用我們手中五彩的畫筆畫出你們心中的陽光。

生:畫陽光。

小結

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我們要珍惜陽光,在陽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反思:

《陽光》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課文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本文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語言典範,文質兼美,有利於全面發展兒童的語文素養。

學生每天都在陽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長,但是卻常常忽略了陽光的存在。能留意陽光、感覺到陽光的時候並不多。所以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創設情境,讓他們體會到陽光的美好和寶貴。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民主的師生關係,以學生的發展爲根本,樹立導學意識,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熱情。

通過朗讀,藉助插圖,媒體等手段,讓學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課文中有些句子通俗易懂,也有些句子給學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間。教學應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教師要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繫,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教導中要抓住關鍵的詞句如“因爲有了陽光”、“陽光像金子”,對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在訓練中積累感悟、運用,提高語文能力。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創造一種師生、生生平等和諧的積極討論氣氛。如請學生當小老師,幫忙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讀錯。這樣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討論,互相啓發,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培養學生裝的合作精神。

篇6:國小教育敘事案例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後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遊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教材入手,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我們可以做一些小獎品,比如小紅旗,小紅花等鮮豔可愛的東西。在上課前,可以這樣說:“同學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喜歡嗎?如果今天誰上課坐的最端正,發言最積極,不做小動作,不說悄悄話,老師就獎給他。比比看,今天誰能得到小紅花。”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如:課堂上的小遊戲、小表演、猜謎語、小活動等這些環節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而且可以根據每節課的內容設計一些小活動是最好的,能起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爲突出表現爲: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具體做法是:教師說“1、2、3”,學生馬上作出回答“請坐端”師:“1、2”生:“安靜”、“小眼

篇7:班主任教育敘事案例

又是一年九月開學。四十三名活蹦亂跳的小朋友來到我面前。他們小小的,嫩嫩的,像一棵棵被春雨淋灑過的綠芽。看着陽光下一張張稚氣而略帶生怯的小臉,聽着清脆甚至依然奶聲奶氣地喊着老師的聲音,一種久違了的感覺盈滿心間。但這時,有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我卻並不是自信滿滿:這些孩子和幾年前的一年級孩子一樣嗎?怎樣讓他們儘快進入從沒有任何約束,沒有學習任務的小朋友到有一定的紀律約束,要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的國小生的角色?怎樣使孩子們邁好人生道路的第一步?但我堅信:保持一種陽光的心態,就會創造一個陽光的世界。只要手把手地帶着孩子往前走,就會讓每個孩子都在成長中體驗到快樂與成功,同時就會把這份快樂留給自己。

一年級的孩子,離開家庭、離開自己的父母親人,來到學校,有一種陌生、懼怕、不安心理。這時候他們最需要得到關懷、愛撫、呵護,需要同學之間和睦相處,互相幫助的學習、生活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才感到有安全感、快樂感,纔會喜歡上學。開學前兩、三天,我努力營造着寬鬆的氛圍,孩子們的伶俐、聽話也着實讓我發自內心的喜歡。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但接下來就不那麼簡單讓自己感到頭疼了:上課不會傾聽,注意力難以持久保持;挑食剩菜;調皮告狀;甚至不聽指揮,隨你怎麼說都當沒聽見……還好自己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整理思路,一切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出發,讓好習慣伴他們快樂成長!

課堂入手,爲了培養孩子良好的上課習慣,精心研究準備每一節課。精美的課件,微笑着鼓勵,動聽的語言,小紅花評比……漸漸地,孩子們學會了聽完別人發言才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再一邊舉手一邊喊着“我——我——”,不再隨意站起身子……做到了聲音響亮,表達完整,大方得體,學會了傾聽、思考、跟讀……

走近孩子,從細微的地方關心孩子。走過學生的課桌看到誰的文具沒有擺好,順手幫他整理一下;看到誰的衣服沒穿好,就一邊跟他聊天一邊幫他穿好;上課時對膽怯的孩子送去關注的眼神……時刻提醒自己試着站在學生的立場去理解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有了理解便有了尊重,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才能使孩子健康地發展和成長,更有助於形成良好的習慣。

平和心態,剛開始學拼音時,班裏有幾個因爲學前基礎不牢固學習吃力的孩子,讓我有些犯愁。但想到自己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也曾有步履蹣跚時,心情反而平靜下來。因爲人的成長也是有季節的,要靜心期待花期的到來纔是。耐心地對待、鼓勵,和家長一起努力讓孩子儘快跟上。漸漸地,速度慢的孩子快了,拼音跟不上的會拼音節了……漸漸地,孩子有自信了。

不吝鼓勵,儘量平和自己的心態,用多視角的眼光看待充滿生機活力和個性化的孩子,從“閃光點”入手,呵護他們敏感而脆弱的心靈,從而使每個孩子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讓靈巧的小玉報晨檢;精神頭十足的小然中午督促小朋友們不玩危險的遊戲;做事認真的小耀整理飯箱,小頎倒垃圾,小邁發圖書,小馨教眼操……讓每個孩子都有當四人組長自我鍛鍊的機會。細心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發出金子般的光芒,來帶動所有的孩子形成各種好習慣。

家校聯手,如果說孩子們這個學期有了長足的進步,那和家長的支持、配合是分不開的。相對而言,現在的家長年輕,有活力,有個性。雖然大家層次不同,地域可能不同,但期盼孩子成長進步的心情同樣熱切。因此,只要是學校、班級對培養孩子習慣有利的事,大家都積極地支持、配合:結合學校要求幫助孩子整理書包學會自理;一絲不苟地督促孩子完成能力作業;孩子做得不夠的地方及時與老師溝通……自己身爲班主任,但同時也是一名家長。因此我也努力從家長的角度出發理解家長,提醒家長,儘量做到聆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正確的堅持,確實有問題的必須改正。衷心地感謝各位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上的大力協助。

嚴格——刻苦——快樂,在查閱的資料中以下觀點我贊同:快樂教育以學生愉快發展爲本,但絕不是放鬆管理。教育者在快樂教育中扮演的是園丁的角色,通過積極的方法培養學生,這種“積極”體現在既給他們發展的空間,又讓他們懂得師長的嚴格要求在其成長中的作用,從而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不快樂”、“不順利”。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快樂”與“刻苦”屬於兩個範疇。“快樂”與“痛苦”對立,是一種心理情感體驗;“刻苦”與“懶惰”對立,是一種心理意志體驗,是行爲態度的反映。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快樂教育與刻苦學習並不矛盾,我們引導學生從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苦”中體會持久的、更高層次的“樂”。一般來說,學生所付出的辛苦越多,獲得目標實現時越快樂。苦與樂又是相對的,沒有苦的對立,就無樂的存在。樂學教育體現着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即“樂趣—艱辛—樂學”。

我的學生們還太小,或許他們還難以體味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雖然教育是一個艱辛、漫長、複雜的過程,但我堅信:在理解、關愛的教育下,每位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勇敢、自信,養成良好的各種習慣。孩子們快樂,我就更幸福!

篇8:班主任教育敘事案例

x同學從入學第一天就顯得髒兮兮的,同學都不愛與他玩,經過我的瞭解,發現他的家庭有些困難,父母都是進城務工農民工,因此他的學習很吃力,自身形象也比較差。開學一個月後的一天,我在抽屜裏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歪歪扭扭的寫着幾個帶有拼音的字,有的還拼錯了,反覆辨認才發現是:老師,我沒有優點。這時,他的樣子出現在我的眼前,沒有同齡人臉上常見的笑容,只是一副滿臉膽怯的樣子。他回答問題要重複很多遍才能聽清,說話時還有輕微的顫抖,平時常因一些小事而無端地流淚。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剛剛從國小進入學校,我主要在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新的集體、新的學習生活以及感受學習的樂趣上下功夫;使他們樂於與老師、同學交往,在謙讓、友善的交往中體驗友情。孩子們的心靈是最純淨的,要好好保護,不能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從入學第一天我就告訴我的學生,我是你們的老師,也是你們的“心語”姐姐,會寫字的同學可以把你們想要說的話寫成小條放到“心語”信箱裏,我會爲你保密。這樣做既能夠更多的瞭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也可以及時爲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他具有明顯的人格缺陷:抑鬱、自卑、膽怯、恐懼。我想,這樣下去會有很可怕的結果出現,我要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形成健全的人格。

我根據相關情況制定了一些幫助他的措施:

1、開班會爲其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我在班裏開了一個名爲“他最棒”的班會,讓學生通過開學這一個月以來的相處,互相找他人身上的優點,這時我先開了個頭:小明同學見到我主動問好,那天我還看見他把亮亮掉的書撿了起來,誰還能說說他有什麼優點?學生一聽來了勁,你一句,我一句,這時我看見他抿着嘴笑了。

2、日常生活中多幫助他,爲表揚創造機會

日常生活中帶領全班同學幫助他養成衛生習慣,看見他手髒,我會利用課餘時間爲他打水,讓他洗手,白白的小手在同學面前展示一下,積極樹立了他的'自信,又教育了其他學生要講究衛生。我還讓同學提示他衣服髒了要換一換,以及養成勤儉指甲的衛生習慣。在大家的幫助下他也被評上了衛生小白鴿。

小紙條這項活動使老師及時瞭解了學生的心理動態,有的放矢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學生能敞開胸懷,把心裏的話兒向老師訴說,老師也能與學生充分溝通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學生本人也開始走向交往的成功。

班集體是學生們心靈相互接觸的世界,在人和人心靈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中,唯有“用靈魂去撥動學生的心絃”,真正尊重學生的人格價值,才能開啓學生的心扉。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表現機會,“全面喚起學生的心靈”。對優秀學生,由於他們具有正確的是非觀,敢於拼搏,勇於克服困難,個體素質較好,班主任應從嚴要求,“響鼓也需重錘”,使他們“吾日三省吾身”,避免不良心理情節的產生。對暫時後進的學生,重在啓發覺悟,撥動心絃。“不是輕視他們,看不起他們,而是親切他們、團結他們,鼓勵他們前進”。班主任應立足於滿腔熱情地關懷,讓他們感悟到老師的一片真誠,在教師的耐心“感化”中樹立克服缺點的信心。滿足他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消除疑懼心理與對立情緒,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閃光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這對於後進學生來說尤爲重要。

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除了直接教育的影響和作用外,還需要在耳濡目染中薰陶與發展,這有賴於學生所處的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的優化。相信我們的教師只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重視學生在心理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和自我完善功能,一定能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鋪設一條金色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