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關於青少年偏激行爲的一點體會

目錄

關於青少年偏激行爲的一點體會
第一篇:關於青少年偏激行爲的一點體會第二篇:有關偏激行爲第三篇:淺談特困生行爲偏激的原因第四篇:語文批判可以偏激一點第五篇:如何與性格偏激的孩子周旋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關於青少年偏激行爲的一點體會

生存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羣體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裏態度,處事態度,有的人遇事可能會很偏激,有的人則很沉穩,有的人處於這兩者的中間。處於中間的人可以說是擁有了信念與理想的人。其實偏激與信念不是說有跨不過的界限,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交集。現在如果有一個人,他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什麼想法都一股股的暴露出來;跟別人講話時總是很激動,恨不得要殺了別人的樣子;總是自以爲是,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想追求什麼東西嘛又不敢輕易嘗試,害怕失敗;這種人說實在的有時候確實是很難相處。在他看來,他的偏激行爲就是一種信念,我們無法理解爲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想法。

那我們要如何解讀偏激呢?

首先對偏激要有個理性的認識,什麼是偏激行爲。偏激行爲是人在遇到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的事件時產生的想攻擊別人、以維持自身心理平衡的一種衝動行爲。構成過激行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行使的主體是正常的年輕人。二是行爲造成一定消極影響。產生這種行爲的原因分幾個方面,有學校教育的偏執,有家庭教育的失敗,還有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缺乏,心理障礙等多種原因。

所以總的來說要克服偏激的心裏就要受到健康向上的教育的薰陶,對於父母要多鼓勵自己的兒女多參加一些活動以讓青少年不至於產生孤立的心裏。讓他們隨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這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青少年要提高自我約束的意識,不要受不良文化的薰陶,當困難來臨的時候,不是感性的來看待,不是通過一些激動的方式來看待和解決問題。應該多尋求一些方式和方法來克服。

偏激者心中的”信念“!

每個人都會遇到偏激的行爲,有時可能你都無法控制自己,,就好像心中有一種信念在驅使着自己,不受控制。猶如被洗腦一樣,一切行爲都不受自己的控制,有的時候就像一個瘋子一樣。偏激的人有信念,而真正不正常的人則是一種天生的缺陷綜合症人。這是兩者的不同。有的人把偏執的人定義爲神經病,完全不符合實際。因爲偏激的人在有些時候是有理智的,而神經病人完全是不受意識所驅使。一味的發生一些我們正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事情。所以說有信念還是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第二篇:有關偏激行爲

目前我國學術領域尚未對青少年的偏激行爲有一個統一的嚴格意義上的概念界定,但研究相同或相關主體與行爲的概念有“過激行爲”、“越軌行爲”、“危險行爲”、“極端行爲”等。過激行爲是指“在不可控的情境激發下,心理狀態失衡,情緒難以自制而出現違反大學生規範的偏激行爲,輕者爲感情衝動、發脾氣、情緒低落,極端爲打架鬥毆、傷害他人、自殺等”。①

湖北省大冶師範附小柯曉萍認爲偏激行爲是人在遇到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的事件時產生的想攻擊別人、以維持自身心理平衡的一種衝動行爲。②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賈曉明認爲:青少年的過激行爲是指在一些情境或某些刺激下青少年的一些不當或過度行爲反應稱之爲過激行爲。③

浙江林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張敏生則認爲:過激行爲是“違背社會和大學生規範的情緒偏激行爲”,有學者把“在一些情景或某些刺激下青少年的一些不當或過度行爲反應稱爲過激行爲”,還有學者認爲過激行爲發生在人的情緒高漲期,違反正常社會規範並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④

本研究涉及的青少年偏激行爲,是指“過頭”、“過分”、“超越理智”、“不當”的有違傳統道德和公共規範的一種喪失理智的行爲,或是因爲某種特殊環境和事件的強烈刺激而引起,當事人有可能因情緒上的不穩和過於激動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爲。

② 趙曉娜,碩士論文《大學生極端行爲的心理分析及心理預防》柯曉萍,國小生偏激行爲產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思想教育,2014(8)

③ 賈曉明,關於青少年過激行爲的心理分析,心理與健康,2014(02)

④張敏生,大學生過激行爲心理機制分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3)

本文主要從狹義上研究大學生的極端行爲,即大學生自殺和殺人。

偏激行爲是人在遇到與自己的意願相違背的事件時產生的想攻擊別人、以維持自身心理平衡的一種衝動行爲。《國小生偏激行爲產生的原因及應對策略》湖北省大冶師範附小《思想教育》2014年第8期

北京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賈曉明《關於青少年過激行爲的心理分析》《心理與健康》2014年02期

對於青少年的過激行爲是指在一些情境或某些刺激下青少年的一些不當或過度行爲反應稱之爲過激行爲。

《大學生過激行爲的心理調控策略》 張敏生 浙江林學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過激行爲是“違背社會和大學生規範的情緒偏激行爲”[1],有學者把“在一些情景或某些刺激下青少年的一些不當或過度行爲反應稱爲過激行爲”[2]還有學者認爲過激行爲發生在人的情緒高漲期,違反正常社會規範並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構成過激行爲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行使主體是正常的成年人,二是行爲的結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大學生過激行爲的發生,既有學校教育的偏頗、家庭教育的失誤、轉型期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也是大學生自身人格障礙、心理缺陷、個性偏執的體現。

[1]吳澤俊,王自強.大學生過激行爲淺析[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3):27-29.

[2]賈曉明.關於青少年過激行爲的心理分析[j].心理與健康,2014(2):4-6. 張敏生《大學生過激行爲心理機制分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3期

過激行爲:就是“過頭”、“過分”、“超越理智”、“不當”的有違傳統道德和公共規範的一種喪失理智的行爲。過激行爲一般都是因爲某種特殊環境和事件

的強烈刺激而引起,當事人有可能因情緒上的不穩和過於激動而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爲。如球迷鬧事、罵人、在公共場所圍觀起鬨等。

偏激是指人思想、主張、言論等過火,有失平允。這種偏激是一種心理疾病。《青少年偏激心理行爲產生原因及應對策略》藍宗苗

第三篇:淺談特困生行爲偏激的原因

淺(轉載需註明來源:)談農村特困生行爲偏激存在的原因和教育問題

我們學校,作爲一所城鄉結合部的街道中學,長久以來,積貧積弱。薄弱的學校,薄弱的生源總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中的絕大部分同學家境貧寒,許多學生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在歧視的眼光中成長起來,致使很多學生身上存在着許多的行爲問題和心理問題,情感的缺失和冷漠,自暴自棄,自信不足成爲很多學生的通病。

近幾年來,我校的貧困生一直在80名前後,接受我縣教育基金會不同類別的教育資助,其中接受a級資助的有8名。這8名特困學生都是因爲父母雙亡或者被父母拋棄的孤兒,他們大多被寄養在高齡的爺爺奶奶家或者其他親戚家。筆者通過對這8名特困生一段時間的跟蹤調查、瞭解、分析後發現,他們在校內外的不良表現尤爲突出:不思學習、任意逃學、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損壞公物、 偷竊、上網等等,同時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抑鬱、苦悶、矛盾、自卑等心理問題。就以08屆劉啓龍學生爲例,該生父親已亡,母親改嫁,無任何經濟來往,劉啓龍同學是由80歲高齡的爺爺撫養。該生在校期間多次偷竊宿舍同學財物,夜間外出上網,經常性參與學校打架事件。雖經老師多次教育幫助,仍屢教屢犯,最後他還是偷盜家中錢財外逃輟學。對於這名學生的教育,我們是失敗的,可每年我們學校都有兩三位這樣的學生出現,另據有關部門統計,在青少年犯罪中,單親子女也佔了多數。這些不爭的事實告訴我們,特困生的教育問題已經變得日趨緊迫。對於這些農村特困生地教育值得我們研究與探討。

一、探究特困生行爲偏激的原因

根據8名特困生行爲習慣的分析,可以歸納出影響特困生行爲偏激的因素:

1、家庭結構。

家庭對於子女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父母的完整或殘缺對子女生活、學習都有着很大影響。不完整的家庭結構如離婚家庭,單親家庭,使孩子失去家庭的溫暖,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愛。這樣的家庭不但對孩子的教育無力,而且孩子精神上承受沉重的打擊因而變得孤僻、性格憂鬱、意志薄弱,導致破罐破摔、自由散漫、無進取心。

2.家庭氛圍。

家庭成員之間關係是否融洽,氣氛是否和諧。家庭氛圍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家庭關係和諧,親密無間,幸福溫暖,會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而家庭關係緊張,矛盾重重,四分五裂,卻會使孩子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發生心理變態。

3.撫養人的素質。

撫養者和監護人的性格、文化水平、職業及價值觀直接影響被撫養人的行爲習慣和性格取向。對於出現特困生的這個偏激行爲,一般來說,撫養人均是無教育能力或者缺乏撫養責任感,對特困生長期的放之任之的結果。

4、學校教育工作存在缺點與失誤。

學校教育是培養良好品德、預防和矯正不良品德、向學生傳授文化科學知識的主要陣地。然而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對教師工作的評價出現偏差,考試成績的好壞直接與教師的名利掛鉤,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教師又將這種壓力遷移到學生身上,對這些行爲偏激的特困生不能一分爲二地看待,看不到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對他們不能一視同仁。講課不考慮學生層次差別,使特困生失去信心,又得不到及時的關懷和幫助,反而使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針對特困學生的“非特殊”教育

1、教師高度重視,積極挑起幫助和教育特困生的重擔

因爲特困生家庭結構的特殊性,我們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對這些學生建立檔案制,並注重保密,在學生羣體中做到不易察覺的“一視同仁”。教師處於與特困生接觸的第一線,更是要密切關注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變化、情緒狀況,並及時進行情緒疏導,爲其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不斷提升特困生調控情緒能力。

2、努力將特困生融入到集體生活,體現自身價。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有豁達的心態尊重特困生的人格尊嚴和生活方式。特困生的心理有時特別脆弱,也非常敏感,因而不能有絲毫的歧視、嘲笑或戲弄。其次要在課堂上對特困生多提問,多讓其參加集體討論,從而讓單親家庭學生感到同學和老師都非常關注和重視他們,從而逐漸在心目中儘量淡化特困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距離和差別。最後要不斷髮現特困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呈現出現的亮點。關注他們身上或大或小的任何進步,並不斷的鼓勵和引導特困生多爲集體做好事,幫助特困生在學生集體中樹立良好形象。

3、對特困生長久的運用“愛心、信心、耐心”教育。

因爲特困生家庭結構的特殊性,使他們的心理上嚴重缺乏愛的教育。對於學生來說,出錯是難免的。用寬容對待學生身上的出錯,用愛心對待學生生命個體之間的差異。用愛感染學生,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努力去付出,行爲習慣再偏激的學生也會產生內疚並尋求改變。因此,我們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應當允許學生出錯,要知道出錯也是教育。讓這些特困生的偏激行爲師愛中融化,在不斷注入的人文氣息中溶解。

在教育和等待中求得特困生偏激行爲的轉化。要知道化是一件十分細緻而艱鉅的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立竿見影的。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具備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將此項工作進行到底。特困生的違紀行爲較多,因此受懲罰的次數也比較多,但過多的懲罰會使學生產生恐懼心理,導致爲逃避懲罰而學會說謊、欺騙,以此來保護自己,在行爲上造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養成虛僞的不良性格,或者使學生產生對抗心理,導致師生關係的對立。作爲教師,我們對待學生的這種不良性格,要能夠在愛心加信心的基礎上再多加些耐心。給這些特困生以足夠的耐心。但要注意對他們的一點點好的表現應該表揚,但是不能誇大表揚,對待他們違紀行爲更應該耐心教育。不能置之不理,“獎罰有度,耐心引導”我相信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一定會感受我們他的“愛”。

“從不完整到完整,從不完美到完美,從失誤發展爲成功。”

儘管這些特困生遭遇了家庭破碎的不幸,而且比一般的學生缺少關愛和幸福感,但是我們教師沒有遺棄對他們的教育,社會沒有遺忘對他們的關愛,只要我們教師真正奉出愛心和耐心,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特殊資助的困難學生,那麼就一定可以爲他們彌補愛的缺失,改進他們的偏激行爲,醫治他們內心的創傷,從而讓特困生學習得快樂、生活得幸福,他們也必將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

第四篇:語文批判可以偏激一點

龍源期刊網

語文批判可以偏激一點

作者:彭紅兵

來源:《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2014年第12期

一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育,乃至整個國民,存在着這麼一個現象:一聽到“批判”,一看到“批判”這個字眼就格外緊張渾身不舒服,來不及辨別方向就自覺地站到了批判者的對面,哪怕對自己毫無危險。很多老師認爲,語文教學是非常辛苦的,我們語文老師爲語文教育的確做出了的巨大的成績,付出了的很多的汗水。我在語文課堂站了19年,對此深有感受。但這一成果是明擺着的,是有目共睹的,我們決不能躺在收穫的棉花團做着溫柔幸福的夢。我們應該把這團棉花拿到一杆大秤中去稱一稱,看看我們這團棉花的分量;我們應該跟同體積的金子比一比,跟同體積的銀子比一比,跟同體積的玉石比一比。我們應該跳出來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一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語文教學有一個全面的清楚的瞭解。當社會普遍關注語文教學並頗有微詞的時候,我們更應做一點必要的自我解剖。我們只能用事實說服人們,說服全社會,而不是跟全社會鬥嘴,或乾脆封別人的嘴。

徐江老師的批判並不是一無是處的。他指出:“中學語文教學是無效教學。”我們每個老師都要深刻的反省一下,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之中有沒有無效教學。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知識都是無效的,這一點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心中明白。誰能說自己的課堂中沒有無效知識?語文教學要重感性,韓軍老師早在《限制科學主義,弘揚人文主義》文中談到這一點。語文教學就是要多讀多寫多聽多說,沒有那麼多所謂的知識和理論。如果你想成爲一個作家一個評論家,那倒需要一些文學理論,因爲這個時候理論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而對一箇中學生對一個國中生來說,他們需要的是感悟感悟再感悟。通過反覆的讀,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建立語言模型,形成語感,汲取人文精神。一個建築大師爲一個農民設計一個門樓,這個農民雖然沒有專業的建築學知識,但他完全可以說:“不,我覺得它不好。”這就是感悟的結果。我主張閱讀是一個渾然的整體,我們的語文老師硬要給學生貫穿各種各樣的所謂知識,面面俱到,條分縷析,但是,這些知識掌握得再好掌握得再多,也無法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給學生一種影響,讓學生喜歡語文,愛語文,培養一種敏銳的感悟能力和靈氣。當然了,語文老師掌握一些理論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很重要。

另外,徐江老師所說的“中學語文教學是無效的教學”,這裏的“無效教學”,顯然並不是全指,而是專指,即有部分教學是無效的。我們沒有必要一看到徐江老師對語文教學的否定,就馬上蹦起來叫起來,認爲自己的勞動白費了,認爲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沒有得到人們認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中學語文課堂信息密度太小”,這話也是有道理的。英法等國家他們的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帶有嚴重的哲學思想,如《能否將自由視爲一種拒絕的權利》、《給予的目的在於獲得,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真不愧是產生過大批思想家哲學家的國度。這樣的作文題目對我們中國的學生來說簡直是一無所知,不知所措。我們從國中到高中訓練的都是一些簡單的缺乏思辯色彩理性色彩的作文,也就是說我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信息密度太小,他們在語文課堂上所得到的信

龍源期刊網

息與他們的年齡並不相稱。作爲一個十八九歲的即將進入大學走上社會的中學生,他們的智力他們的經驗他們的知識應該完全可以勝任這樣的命題作文。我這樣說,有人又要舉起“精英教育”的擋箭牌了。社會需要精英,太需要了,越多越好。我要一箭射穿“平民教育”的窗戶紙。徐江老師對於課程標準中強調“知人論世”的觀點持否定態度,這需要勇氣。“知人論世”是古人提出來的,好象如果不這樣的話就根本無法閱讀一樣。而實際上我們在讀一個文本的時候就只是一個文本,沒有人將自己的生平經歷身世遭遇一股腦地寫在標題下面供你參考。我們面對的就是這個文本,我們應該能夠從文本本身找到想要的東西。

更多的老師認爲徐江老師的言論是偏激的。我經常說過一句話:不偏激就不足以警醒人們。什麼是偏激?偏激的人,往往是先知先覺;偏激的人,往往有大智大勇;偏激的人,往往有意想不到的見解。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上。偏激是因爲有大愛,大愛就有大痛,大痛的人就偏激。屈原偏激,李白偏激,盧梭偏激,托爾斯泰也偏激……他們不都是人類文明史上燦爛的明星嗎!不偏激行嗎?當蜜蜂嚶嚶嗡嗡的聲音不足以吵醒你的耳朵,就只有響起炸雷。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言語偏激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警惕我們自己,因爲與偏激相對的是頑固。頑固的力量太大了,如果將偏激和頑固放在天平的兩端,偏激越多天平就越平衡。語文教學需要有不同的聲音,聲音大一點也無妨。

第五篇:如何與性格偏激的孩子周旋

如何與性格偏激的孩子周旋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對直接批評的接受率只有20%,而對間接批評的接受率卻高達80%。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採用聲東擊西的策略,通過分散對方注意力,突出次要問題,隱藏主要問題,使其產生錯覺,從而在有利的時機用最佳的方案解決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基於a生自尊心極強的特點,開始時,我儘量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如上語文課時,我刻意滲透教育如何與人相處等道理。如講《晏子使楚》時,講到晏子如何巧妙地與楚王周旋時,我就問學生,晏子可以用更痛快地方法去與楚王爭議嗎?學生說:不可以。於是,我就引導學生做事情或與人相處時不能圖一進之快而誤了大事或傷了和氣。接着,我再問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晏子反駁楚王的言語時,很多學生用比較粗魯而激動的語氣讀。我就告訴他們講話要有理,但不必太激動。有時有理而平靜會顯得更有力度。並請了a扮演晏子,請他用平靜而自信地語氣讀晏子的話。a似乎有所領悟。

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要更嚴格地要求學生在課前準備工作。可是a常常上了課還無所謂的樣子,照小聲說話不誤。平時,我會靜靜地走到他的座位上輕輕提醒他一下。有一天,我考慮到我與他相處已有一段時間,他也比較接受我的建議與批評了。於是,我打算給他一個下馬威。於是,我嚴肅地叫他和另外同樣沒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的同學到走廊上進行批評。此時,可能a被嬌寵慣了,做事隨心所欲。另一個同學已經跟着我到了走廊。可他還坐在原位不動。這樣可不行。如此嬌寵豈不壞了班級的風氣?於是,我又叫了他一次,只見他很不情願地站起來,走的時候還擺出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我知道他心裏肯定不服氣。於是,我馬上調整策略。等他來到走廊上。我也不理睬他。對着另一個同學就做批評說理工作。我始終都沒有批評過a一句話。可他聽到了我對另一個同學批評說理,明確了老師的要求。也因爲我不對着他說那些話,他或許有了更深刻的反省。而我不理睬他,他反而會更緊張我對他的看法了。

有一段時間班上有許多人喜歡叫花名。a是個“領頭羊”。我感覺到這對學生是一種隱性傷害。甚至會成爲一些打架事件的導火索。但是,直接講大道理,學生肯定不當一回事。於是,我給他們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故事內容是:聽說佛祖很受人愛戴。有一個人就很妒忌佛祖。於是那個人就當面奚落甚至侮辱佛祖。佛祖聽完之後,笑眯眯地說:“請問,如果你送禮物給我,我不收禮物,那麼,那件禮物屬於誰?”那個人說:“當然屬於我自己啦。”佛祖哈哈大笑起來:“剛纔你說的話,我不接受,當然那些話也應該屬於你吧!”學生聽得哈哈大笑起來。a也覺得很沒有意思。此後,班上奚落、侮辱同學的現象少了。

還有一次,我進行了以《怎樣與同學相處》爲主題的班會課,以表演的形式進行,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從而懂得如何寬容大度地與人相處。剛好在課前有一小插曲。因爲課間b曾因誤會狀告a,a當時很氣憤。最後經覈實,確實非a所爲。但是當時我仍批評了a,告訴a即使有受委屈也不必太沖動,太激動。要平靜真誠地處理事情。我感覺到a雖有委屈但也接受了我的意見。爲了表揚a的進步,課上,我請a推薦一位同學來進行課本劇表演。當時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要參加。出乎我意料的是,a居然大方地請了b進行表演。於是我馬上在全班面前表揚a,讚揚他逐漸學會控制情緒並學會寬容大度對待別人。而b也真誠地對a進行了道歉。a生有點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心裏暗喜,打勝一仗了,感覺真好。

這就是聲東擊西的戰術體現。幾回合下來,a與人衝突的現象大幅減少。

人人都有自尊,也有自知之明,有些事情從正面談起,就會發生摩擦,如果採取迂迴戰術,兵不血刃,又能殊途同歸,何樂而不爲呢?

本網向您推薦更多相關文章:

學生偏激心理個案分析

青少年德育工作體會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得體會

青少年犯罪與心得體會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