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有教無類》教案精品多篇

《有教無類》教案精品多篇

高二語文《有教無類》教案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2、領會孔子教育思想對今天的啓發意義

3、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教學重難點:

1、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課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教育家。孔子辭世後,一些封建君王給孔子屢加尊諡,如魯哀公的'尼父',漢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聖',宋真宗的'至聖文宣王'等。但最終固定下來並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聖先師',舊時的學堂,大多懸掛孔子像,尊孔子爲'萬世師表'。孔子作爲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對派那裏,也無法動搖。

教師作爲一種職業,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貴族的專利,即所謂'學在官府'。直到孔子創辦私學,纔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來自其首創私學之功,更在於其'有教無類'(《衛靈公》)主張的提出和實踐。所謂'有教無類'。這四個字也是我們這整課的綱目,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學。

二、思想理解。

我們怎麼去理解這四個字呢?按照書上的解讀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沒有類別的區分”,換句話說什麼樣的學生孔子都教。這個是有據可查的,《荀子法行》記載,南郭惠子曾問於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以'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栝(yǐnkuò,矯正竹木彎曲的工具)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回答,可從中看出孔子'有教無類'的實踐。然而,細細體會,這句話還有更多的言下之意。

“有教無類”不僅僅是不分類別(身份地位、地域種族)地進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講解過這一句,他認爲要弄清楚什麼叫“有教無類”,得先弄清楚“有A無B”這種句式。這種句式在漢語中有四種意思:

一)只有A,沒有B,比如有勇無謀、有名無實;

二)有A,沒有非A(B),比如有增無減、有過之無不及;

三)既有A又沒有A,比如有意無意、有一搭沒一搭;

四)如果有A,就沒有B,比如有備無患、有恃無恐。“有教無類”屬於哪一種呢?第一種不對。因爲教與類不像勇與謀、名與實,是矛盾對立的兩面。第二種也不對,理由同上。第三種更不對。能選擇的,只有第四種,即“有A則無B”。比方說,有備則無患,有恃則無恐。同樣,有教則無類。所謂“有教則無類”,就是說,人,原本是“有類”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賢,有的不肖。但通過教育,卻可以消除這些差別。這就叫“有教則無類”,簡稱“有教無類”。這可以算另一層意思,可見“有教無類”是教育的結果,不是前提。通過教育來消除差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構想。即對人無貧富貴賤愚智等差別一律給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於彌合這些差別。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能夠想到這四個字。首先來自他對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認識。孔子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但從兒時起便研習禮儀,且'十有五而志於學',終成一代宗師。通過對個人及門下弟子成長經驗的總結,孔子得出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陽貨》)其中的'習'指後天習染,包括教育和環境影響。孔子認爲,人的先天素質沒有多大差別,只是由於後天的習染不同,才相距懸遠。根據這一認識,孔子曾極具挑戰性地認爲:'雍也可使南面。'(《雍也》)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學生。雖然冉雍的父親是'賤人',但因爲有良好的德行,孔子認爲他可擔當君主之大任。此言一出,對其弟子和後儒影響極大。顏淵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孟子說:'人皆可以爲堯舜。'荀子說:'塗之人可以爲禹。'這些肇始始於'性相近,習相遠'的認識結論,體現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蘊。孔子認爲平民通過教育和實踐亦可達致大境界,可以有大作爲,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對象的認識基礎。

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其次,也來自他的仁愛思想。據《左傳昭公十年》記載,到春秋時期,在統治集團中,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級制度,馬伕牛牧等底層民衆被列在十等之外,幾近不人。而孔子則堅持主張'仁者愛人'。《論語鄉黨》記錄了這樣一件事情:'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馬匹是當時的主要運載和耕作工具,歷史上有'匹馬束絲'換五名奴隸的記載。在馬廄工作的,當是馬伕和馭者之類。孔子從朝庭下班後發現家中的馬廄失火,首先關注的是傷人沒有,既體現了他對人的重視。有了這種思想理念,其打破等級界限辦學授徒,就是應然的事情了。

三、思想分析。

剛纔我們說,孔子的'有教無類',既是學生不分資質,也是一個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層的意思,不僅是孔子作爲老師的想法。也貫徹於對學生的教育培養中。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雖資質不同,表現各異,孔子在評價上也不盡一致,但在日常教育中卻一視同仁,即使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例外。下一課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原文】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有一位叫陳亢的學生曾向孔子的兒子伯魚打探:'您在老師那兒得到過與衆不同的傳授嗎'伯魚回答說:'沒有。他曾經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時,他問我道:'學詩沒有'我回答說:'沒有。'他便告訴我:'不學詩就不會說話。'我退回便學詩。另有一天,他又一個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過時,他問我道:'學禮沒有'我回答說:'沒有。'他便告訴我:'不學禮便沒有立足社會的依憑。'我退回便學禮。我只聽到這兩件事。'陳亢回去後,非常高興地說:'我問一件事,知道了三件:知道學詩,知道學禮,知道君子不偏愛自己的兒子。'(《季氏》)陳亢的結論是很公允的。

第二層意思,有教的目的是爲了無類。那麼,爲了消除人與人之間這種“類”的區分,在教學上就要有類,一堆學生吃大鍋飯,每人都吃一碗,肚量大的餓死,度量小的撐死,怎麼無類呢?那就要循序漸進,因材施教。課本上有兩個例子: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句孔子的自白,讓後人看到,這位萬世師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教法。孔子重視學習和思考的關係,所以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生不聰明,自己又講的太玄妙。學生會去想啊想,想不出來,就“殆”了,殆是什麼意思?危險。學生理解能力足夠,就講授適合他們學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後面的一段《論語》證明了這一點:

【原文】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譯文】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樣?”孔子說:“可以。不如窮得有志氣,富得有涵養的人。”子貢說:“修養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對吧?”孔子說:“子貢啊,現在可以與你談詩了。說到過去,你就知道未來。”

這則故事,除了讓我們看到孔子的教學方法在於啓發之外,“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一句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貢弄明白前一個道理之後,纔開始和他談論《詩經》,這就是循序漸進。

另一則,講的是孔子的非常有俠氣的弟子子路。

【原文】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到了就去做嗎(聞斯行諸)?孔子說,父親和兄長都在,怎麼能聽到了就做(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聽到了就去做嗎(聞斯行諸)?孔子說,當然,聽到了就該去做(聞斯行之)。這下子公西華不懂了。同一個問題,怎麼會有兩種答案呢?所以他對孔子說:“赤也惑,敢問。”孔子回答說:“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就是冉有。由,就是子路。退,就是退縮。兼人,就是勇爲。冉有這個人,大約比較瞻前顧後,因此孔子鼓勵他勇往直前。子路這個人,則膽大妄爲,因此孔子告誡他不要聽風就是雨。孔子的因材施教,這條記載就是證明。

高二語文《有教無類》教案設計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2、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學重點:

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教學難點:

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後世尊他爲“萬世師表”。他關於教與學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國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還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解題:“無類”指什麼?

明確: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習性,對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譯選文,掌握重點詞語

1、子曰:“有教無類。”

【註釋】教,教育;類,類別;名詞。

【譯文】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區別。”

評析:孔子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他辦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下移的現實,學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變,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階級、階層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種機會。他廣招門徒,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門下受教育。所以,我們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實施意義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對象不再侷限於統治階層。這爲平民士人通過接受教育而進入官僚階層開闢了道路,對教育和政治都有劃時代的意義。 教育要立足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義務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評析】孔子向來認爲,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註釋】斯,副詞,就;諸,之乎;其,表反問。

【譯文】子路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說:“有老父長兄健在,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聽到就去做!”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註釋】也,句中語氣詞;“進之”“退之”使動用法。

【譯文】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有父兄活着’;冉求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聽到就去實踐它’。我有點糊塗,斗膽問問。”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讓他退一步想想。”

評析: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裏,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4、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舊,過往、過往;以告,應爲“以之告”

【譯文】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三次當令尹這個官,沒有高興的臉色;三次罷免了他,也沒有生氣的樣子。先前任令尹時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訴繼任的令尹。他怎麼了?”孔子說:“(他)算得上忠了。”子張說:“(那)算得上仁嗎?”孔子答:“不曉得。哪裏算得上仁呢?”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至於,去到;之,到;焉,哪裏。

【譯文】(子張問)“崔子殺了齊國的國君,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卻拋下離開齊國。到另一個國家,就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離開這個國家。到了另一個國家,就又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又離開這個國家。(您認爲他)怎麼樣啊?”孔子說:“算得上清白了。”子張問:“算得上仁嗎?”孔子說:“不曉得。哪裏算得上仁呢?”

【評析】孔子認爲,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爲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爲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

5、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反,類推。整句話省略了主語。

【譯文】孔子說:“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又弄不明白,就不去開導他,若非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又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啓發他。舉一個牆角作例子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牆角的情況,就不再去教他。”

評析: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裏,他提出了“啓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啓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註釋】嘗,曾經;以,來,用來。

【譯文】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整夜不睡來思考,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評析: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裏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爲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7、【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註釋】(1)罔:迷惑、糊塗。(2)殆;疑惑、危險。

【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孔子認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纔可以使自己成爲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8、【原文】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評析】顏回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終是服服貼貼、畢恭畢敬的,對於孔子的學說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讚揚顏回。這裏,孔子說顏回“非助我者”,並不是責備顏回,而是在得意地讚許他。

9、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知來者。”

【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10、【原文】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

(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

(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

(3),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啓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啓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裏的禮指對行爲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爲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爲,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三、小結

本文我們學習到了孔子關於教育和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啓發式教育,注重學習與思考,這些都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對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D)

A、孔子認爲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對象有如此認識,並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爲辦學方針,這無疑表明孔子有極大的勇氣與魄力。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這是關於啓發式教學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啓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孔子進行啓發式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時將會依次出現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以及出現這兩種矛盾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C、孔子認爲完善修養是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

D、“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爲思考沒有什麼益處,因該執著於學習。

2、課後練習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倫之樂、道德圓滿之樂、教育後進之樂置於統治天下之上,可見他對血緣倫理、道德修爲、教書育人的高度重視,可見他對父母親人、天下英才乃至衆生的摯愛。

啓發:這三方面價值今天看來仍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予以重視。

【感悟】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朱熹《集註》引林氏的話說:‘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說,一樂取決於天意,三樂取決於他人,只有第二種快樂才完全取決於自身。因此,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因爲它是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的範圍。

3、討論:你覺得在現實中,老師怎樣做纔是“有教無類”?

明確:這一問是開放性討論,主旨要討論“有教無類”這一思想的現代價值,回答可以見仁見智。

要點:在現實中,老師要做到“有教無類”的話,應該對個性不同、資質不同、經濟不同、家庭條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的學生,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業

1、背誦選文5、7則

2、小論文:如果換位思考,你是老師想怎樣教育學生?

《有教無類》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2、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教學重點:

學習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詞彙。

教學難點:

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空前的教育家,後世尊他爲“萬世師表”。他關於教與學的思想及方法,在我國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今天還有很高的指導價值。

解題:“無類”指什麼?

明確: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不管品行、習性,對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二、翻譯選文,掌握重點詞語

1、子曰:“有教無類。”

註釋

教,教育;類,類別;名詞。

譯文

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區別。”

評析:孔子的教育對象、教學內容和培養目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他辦教育,反映了當時文化下移的現實,學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變,除了出身貴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階級、階層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種機會。他廣招門徒,不分種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門下受教育。所以,我們說,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開創了中國古代私學的先例,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思想。

“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實施意義何在?

使接受教育的對象不再侷限於統治階層。這爲平民士人通過接受教育而進入官僚階層開闢了道路,對教育和政治都有劃時代的意義。教育要立足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義務教育。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譯文

孔子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評析

孔子向來認爲,人的智力從出生就有聰明和愚笨的差別,即上智、下愚與中人。既然人有這麼多的差距,那麼,孔子在教學過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則,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即根據學生智力水平的高低來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對我國教育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註釋

斯,副詞,就;諸,之乎;其,表反問。

譯文

子路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說:“有老父長兄健在,怎麼能聽到就去做呢?”冉有問道:“聽到就去做嗎?”孔子回答:“聽到就去做!”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註釋

也,句中語氣詞;“進之”“退之”使動用法。

譯文

公西華說:“仲由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有父兄活着’;冉求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聽到就去實踐它’。我有點糊塗,斗膽問問。”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讓他退一步想想。”

評析

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貫穿於教育實踐中的一個具體事例。在這裏,他要自己的學生不要退縮,也不要過頭冒進,要進退適中。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孔子針對子路與冉求的不同情況作了不同回答。同時也生動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特點,即因材施教。

4、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

舊,過往、過往;以告,應爲“以之告”

譯文

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三次當令尹這個官,沒有高興的臉色;三次罷免了他,也沒有生氣的樣子。先前任令尹時的政事,一定把它告訴繼任的令尹。他怎麼了?”孔子說:“(他)算得上忠了。”子張說:“(那)算得上仁嗎?”孔子答:“不曉得。哪裏算得上仁呢?”

“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

至於,去到;之,到;焉,哪裏。

譯文

(子張問)“崔子殺了齊國的國君,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卻拋下離開齊國。到另一個國家,就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離開這個國家。到了另一個國家,就又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又離開這個國家。(您認爲他)怎麼樣啊?”孔子說:“算得上清白了。”子張問:“算得上仁嗎?”孔子說:“不曉得。哪裏算得上仁呢?”

評析

孔子認爲,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爲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爲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

5、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

反,類推。整句話省略了主語。

譯文

孔子說:“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又弄不明白,就不去開導他,若非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又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啓發他。舉一個牆角作例子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牆角的情況,就不再去教他。”

評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一章繼續談他的教育方法問題。在這裏,他提出了“啓發式”教學的思想。從教學方面而言,他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對他們進行啓發、開導,這是符合教學基本規律的,而且具有深遠的影響,在今天教學過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鑑。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

註釋

嘗,曾經;以,來,用來。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整夜不睡來思考,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評析

這一章講的是學與思的關係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中,孔子已經提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認識,這裏又進一步加以發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不思不行,只思不學也是十分危險的。總之,思與學相結合才能使自己成爲德行、有學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

註釋

(1)罔:迷惑、糊塗。(2)殆;疑惑、危險。

譯文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評析

孔子認爲,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侷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纔可以使自己成爲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

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譯文

孔子說:“顏回不是對我有幫助的人,他對我說的話沒有不心悅誠服的。”

評析

顏回是孔子得意門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終是服服貼貼、畢恭畢敬的,對於孔子的。學說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讚揚顏回。這裏,孔子說顏回“非助我者”,並不是責備顏回,而是在得意地讚許他。

9、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知來者。”

評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着特點。

10、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

(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啓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譯文

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啓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

評析

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裏的禮指對行爲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爲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爲,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采的圖案。

三、小結

本文我們學習到了孔子關於教育和教與學的一些重要思想,孔子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啓發式教育,注重學習與思考,這些都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

1、下列對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D

A、孔子認爲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對象有如此認識,並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爲辦學方針,這無疑表明孔子有極大的勇氣與魄力。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這是關於啓發式教學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啓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孔子進行啓發式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時將會依次出現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以及出現這兩種矛盾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C、孔子認爲完善修養是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

D、“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爲思考沒有什麼益處,因該執着於學習。

2、課後練習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

孟子說:“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這是第一大快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這是第二大快樂;得到天下優秀的人才進行教育,這是第三大快樂。君子有三大快樂,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孟子把天倫之樂、道德圓滿之樂、教育後進之樂置於統治天下之上,可見他對血緣倫理、道德修爲、教書育人的高度重視,可見他對父母親人、天下英才乃至衆生的摯愛。

啓發:這三方面價值今天看來仍有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應當予以重視。

感悟

一樂家庭平安,二樂心地坦然,三樂教書育人。朱熹《集註》引林氏的話說:‘此三樂者,一系於天,一系於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怍而已。”也就是說,一樂取決於天意,三樂取決於他人,只有第二種快樂才完全取決於自身。因此,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因爲它是屬於“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的範圍。

3、討論:你覺得在現實中,老師怎樣做纔是“有教無類”

明確:這一問是開放性討論,主旨要討論“有教無類”這一思想的現代價值,回答可以見仁見智。

要點:在現實中,老師要做到“有教無類”的話,應該對個性不同、資質不同、經濟不同、家庭條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的學生,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四、作業

1、背誦選文5、7則

2、小論文:如果換位思考,你是老師想怎樣教育學生文章來。

《有教無類》教案 篇四

1、認知目標

識記文章中的文言基礎知識。

2、技能目標

分析理解文中體現出的作者的觀點並翻譯文中的重點句子。

3、情感目標

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思想。

4、重點、難點

主要講授第一則、第三則、第五則、第六則、第七則選文

引導學生掌握孔子關於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思想。

5、課時分配:一課時

6、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

1、字音熟記

語上()慍色()弒君()罔()不悱不發()一隅()殆()切磋()貧而無諂()

2、通假字

學而不思則罔通,理解爲

於吾言無所不說通,理解爲

3、古今異義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古義今義

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古義今義

4、詞類活用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求也退,故進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

禮後乎

5、特殊句式(寫出判斷依據)

①判斷句

回也非助我者也起予者商也

②省略句

赤也惑,敢也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③賓語前置句

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

其斯之謂也何謂也

合作探究

一、導入

自從我們開始學習這本先秦諸子就開始研究一個人‘孔子’,通過前邊幾篇選文的學習現在對於孔聖人的瞭解就算做不到耳熟能詳最起碼也略知一二了,大家都知道他不僅是思想家、學者更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教師作爲一種職業,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貴族的專利,即所謂'學在官府'、直到孔子創辦私學,纔打破了貴族壟斷教育的格局、。舊時的學堂,大多懸掛孔子像,尊孔子爲'萬世師表'、可見孔子作爲教育家的至尊地位。作爲教育家,我們前面介紹孔子的時候說過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張思想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及啓發式教學,那麼今天我們就學習他在教育及教與學的一些思想主張。

本文共十則選文,現將十則選文歸類分爲四部分:通過本選文我們要明確兩個問題,作爲學生應該怎麼學習,作爲老師應該怎麼教育學生。

一、第一部分:第一則

1、子曰:“有教無類。”

【註釋】教,教育;類,類別(名詞)。

【譯文】孔子說:“人人我都教育,沒有區別。”

【心得】“無類”是指: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二、不管品行、習性,對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所謂有教無類,是指對所有的人都進行教育而沒有類的區別,即不因爲貧富地、貴踐、智愚、善惡等原因把一些人人排除在教育對象之外

二、第二部分:第二、三則

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註釋】中人,中等資質的人;語,名詞作動詞,告訴;上,高深的學問和道理。

【譯文】孔子說:“中上等天賦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學問;中下等天賦的人,不可以同他討論高深的學問。”

【心得】根據學生的資質因材施教。

3、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註釋】斯,就;行,做,實施;如之何,怎麼能;其,加強反問語氣;惑,迷惑,糊塗,不明白;敢,謙詞,斗膽,冒昧;進之,使他前進,進,使動用法;兼,勝過、超過;退之,使他後退,退,使動用法。

【譯文】仲由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有父兄活着”;冉求問‘聽到了就去實踐它嗎’,您說‘聽到就去實踐它’。我有點糊塗,斗膽問問。”孔子說:“冉求平時做事退縮,所以我要推他一把;子路本事太大(容易冒失),所以我要讓他退一步想想。”

【心得】孔子之所以對於同一個問題做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爲問問題的人不一樣,本着這樣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教育,子路爲人魯莽,孔子讓其沉着冷靜;冉有爲人猶豫退縮,孔子讓其大膽實踐,這正是因材施教的具體做法。

二、第三部分:第五、六、七、八則

5、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註釋】憤,鬱結在此指問題想不明白;悱,想說話卻不知道怎麼說;反,類推;復,再。

【譯文】孔子說:“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個問題卻又弄不明白,就不去開導他,若非弟子想表達某種意思卻又表達不出來,就不去啓發他。舉一個牆角作例子給弟子講清楚,而弟子不能觸類旁通推知另外三個牆角的情況,就不再去教他。”

【心得】第一句話,讓我從中看到了一個深諳教育心理學的孔子,這個老師有點壞,“憤”“悱”兩個字,彷彿讓我看到他對着學生一臉悠然自得說:“很難吧~不知道了吧~不知道就在想一想啊~想不出來了吧~好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一副欠扁的樣子,但你又確實想知道,能奈他何。也就是說,一定是學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說,因爲他知道這樣的教學效果最好。在恰當的時候給學生啓發,體現了孔子的“啓發式”教育思想以及培養舉一反三的能力。

6、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註釋】嘗,曾經;食,吃飯;以,目的連詞來,用來。

【譯文】孔子說:“我曾經整日不吃,整夜不睡來思考,沒有益處,還不如去學習。

【心得】孔子重視思考和學習的關係。這種關係荀子也論述過,他說的是“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註釋】罔,迷惑無收穫;殆,危險。

【譯文】孔子說:“讀書不想事,越學越糊塗;想事不讀書,越想越頭痛。”

【心得】。遇到問題學生會去想啊想,想不出來,就“殆”了,殆是什麼意思?危險。學生理解能力足夠,就講授適合他們學的東西,這就是孔子。闡明瞭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告誡人們只有將學習與思考有機結合,才能取得成功

8、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註釋】說,悅,喜歡

【譯文】孔子說:“顏回不是幫助我啊,對於我說的話沒有一句不喜歡的

【心得】不言聽計從,敢於質疑有懷疑精神。

三、第四部分:第九、十則

9、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註釋】諂,指討好、奉承被人;樂,以。爲樂,把求道當做快樂;與,介詞,跟。

【譯文】子貢說:“貧窮卻不阿諛奉承,富貴卻不狂妄自大,怎樣?”孔子說:“可以。不如窮得有志氣,富得有涵養的人。”子貢說:“《詩三百》說‘好比加工象牙和骨頭,切了之後還要磨治;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鑿刻之後還要打磨’那就是說的這種道理吧?”端木賜啊,從現在開始可以同他討論《詩三百》了,把過去的事情告訴他就能推知將來的事情!”

【心得】這則故事,“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這一句中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貢弄明白前一個道理之後,纔開始和他談論《詩經》,這就是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要循序漸進。

10、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爲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啓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倩,笑時兩頰呈現酒窩好看的樣子;盼,轉動眼睛的樣子;素,白色的絲絹;以爲,以。爲白色的底子;素,用來作畫的白色的底子;起,啓發;言,討論,討論;

【譯文】

子夏問道:“美麗的笑容上面泛起一對酒窩,漂亮的眼睛閃閃轉動,未染色的絲綢變成了豔麗的衣裳,這是說什麼啊?”孔子說:“這是說繪畫後於白色的底子。”

子夏說:“禮後於人的本性嗎(就是說禮是施於人的本性上面的嗎)?”孔子說:“啓發我的是卜商啊!從現在開始可以跟他討論《詩三百》了。“

【心得】這個意思很清楚,子夏爲什麼還要問?顯然,他是要“舉一反三”。於是孔子回答“繪事後素”。繪事,就是畫畫;後素,就是“後於素”。也就是說,畫畫,要先有白底子,然後才能畫花紋。誰知子夏竟大受啓發,高興地問:“禮後乎?”什麼叫“禮後乎”?就是說,禮,也像繪畫的花紋一樣,要放在打底子的後面吧?孔子一聽,喜出望外地說:啓發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討論詩了(始可與言詩已矣)!孔子爲什麼會這樣說?因爲在孔子看來,禮樂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麼打底子?仁。仁愛或者仁義,就是禮樂的底子。仁爲禮樂之本,當然要先仁義而後禮樂。這就叫“禮後”,或者說“仁先禮後”。

孔子在這則語錄裏讚揚了子夏,其實我們學生閱讀欣賞任何一種文藝作品都應該運用想象和聯想,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4、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爲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註釋】仕,做官;色,已,使動用法,使。停止;慍,惱怒;舊令尹,指子文;以告,應爲“以之告”,把舊令尹之政告訴給。違,離開,背離。

【譯文】子張問:“子文三次做宰相時,沒感到高興;三次被罷免時,沒感到委屈。卸任前,總是認真地辦理交接事宜,怎樣?”孔子說:“算忠心了。”問:“算仁嗎?”答:“不知道,哪來仁?”(子張問)“崔子殺了齊國的國君,大夫陳文子有馬四十匹,卻拋下離開齊國。到另一個國家,就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離開這個國家。到了另一個國家,就又說:‘這裏的大夫就像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一樣啊。’於是又離開這個國家。(您認爲他)怎麼樣啊?”孔子說:“算得上清白了。”子張問:“算得上仁嗎?”孔子說:“不曉得。哪裏算得上仁呢?”

【心得】文中兩次出現“未知,焉得仁?”一方面,說明“仁”的標準是很高的,第二啓示我們要明確‘忠、清’和仁的關係。例如前面學習的顏淵問仁一則,禮和仁的關係,所有我們學習的忠、信、義、清、直、勇、剛的目的都是爲了達到仁德境界,它們都是爲了達到仁的一個外在手段。

成果展示

1、下列對孔子教育思想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D

A、孔子認爲不分貴族與平民,不分華夏與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這在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類的“豺狼”的時代,孔子能對教育對象如此認識,並能在實踐中始終以此作爲辦學方針,這無疑表明孔子有極大的勇氣與魄力。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這是關於啓發式教學的高度概括。孔子的啓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八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孔子進行啓發式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時將會依次出現兩種矛盾的心理狀態以及出現這兩種矛盾後的正確處理方法。

C、孔子認爲完善修養是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

D、“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認爲思考沒有什麼益處,因該執着於學習。

2、什麼是有教無類?你覺得現實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有教無類?

在現實中,老師要做到“有教無類”的話,應該對個性不同、資質不同、經濟不同、家庭條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別不同……的學生,一視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小結:本文共十則選文第1則主要談有教無類;第2~3則主要是談因材施教;第5~8則主要是談學習態度;第9~10則主要是談聯繫延伸。至於第四則則將本文上升了一個層次那就是仁,總之,孔子作爲教育家注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注意抽象與具體、學習與思考、教與學、師與徒、學生的自覺要求和教師的合理啓發等不同因素相輔相成的作用,也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