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多篇)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多篇)

最新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一

一、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並能讀能背能寫能用。在這樣的基礎上,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小組合作交流能力,我打算引導學生用遷移舊知學習新知的學習方法自主探究,並採用“先學後教”小組合作交流學會編6的乘法口訣並能很好地掌握和學會運用口訣!現代認知遷移理論以布魯納和奧蘇伯爾等人爲代表。把遷移定義爲:學習者利用認知結構的原有觀念,通過思維對新課題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在揭示新舊課題共同本質基礎上發生學習轉遷。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圖和乘法的含義,編出6的乘法口訣。2、在編口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遷移的方法找出6的乘法口訣的規律,初步熟記並會寫6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3、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6的乘法口訣。難點:用6的乘法口訣正確求積。四、教學方法教法:教師講解提問指導。學法:學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組合作。教具準備:60張課時作業紙,口訣卡片,多媒體課件等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3分鐘)

核心問題:你會背口訣了嗎,會用口訣快速並正確求積嗎?活動1:回顧1~5乘法口訣活動(1):背1~5的乘法口訣活動描述:指名四位學生分別背出2、3、4、5的乘法口訣,然後全班齊背一次。活動(2):對口訣活動描述:教師口訴1~5的乘法口訣的前半部分學生對口訣,目的檢查學生對口訣的背誦情況。(爲接下來學生能夠遷移這些舊知來學習6的乘法口訣奠定基礎)活動2:用口訣正確求積活動描述:ppt出示1~5的乘法口訣的乘法算式,請全班學生快速用口訣求積。目的檢查學生對口訣的運用的情況。

(二)教學新知(25分鐘)

⑴會編口訣活動3:我是小小發明家活動描述:ppt示6棵蘋果樹,每棵樹上有6個蘋果,讓學生看圖填表、根據表寫乘法算式,最後根據乘法算式編口訣,在課時作業紙上小組合作完成。(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完成6的乘法口訣的編寫,教師引導)。核心問題:你們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遷移我們學習的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規律來編寫6的乘法口訣嗎?T: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啊,請聽清老師的要求,先完成看圖填表、根據乘法算式這兩項任務,再思考一下遷移我們學習的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來編寫6的乘法口訣,聽明白了嗎?老師只給10分鐘的時間給你們討論學習,能做到嗎?T:(請一個小組代表彙報結果時)你可以像老師這樣說那就更好了!一棵樹有六個蘋果,它代表了1個6,列乘法算式是1×6=6或6×1=6(彙報結束後,教師帶領全班學生一起回顧剛剛編寫的口訣並板書,同時強調通過學習1~5的乘法口訣我們知道書寫口訣時注意的兩個問題是什麼:1、不能用阿拉伯數字書寫;2、口訣怎麼讀你就怎麼寫)T:觀察6的乘法口訣(板書內容),你發現了什麼規律?預設生:規律1,根據乘法算式寫口訣,乘法算式的得數小於10時,我們在編寫口訣時就要寫“得”字,大於10時,結果是多少我們就寫多少,把“得”字去掉。規律2,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得數都比第一個乘法口訣得數大相同的數!T:你們能通過學習1~5的乘法口訣來學習6的乘法口訣,真棒!在這個過程中你們已經運用了我們數學學習中非常棒的方法,叫做遷移的方法,你們是在遷移了1~5的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來編寫6的乘法口訣,遷移法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運用,老師希望你們以後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和生活中的問題!⑵會寫口訣T:誰能利用前面所學的1~5的口訣來說一說,在書寫6的乘法口訣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師問生答)⑶讀口訣活動描述:全班一起齊讀板書,男女生分角色讀。T:現在6的乘法口訣已經學完了,那麼大家來讀一讀。首先全班齊讀一遍。。。。。現在男女生分別讀口訣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看誰讀得聲音洪亮有自信!⑷會背口訣活動4:乘法口訣我最會背活動描述:給一分鐘的時間同桌互背,請兩個同學背,看誰背的又快又準確,最後全班齊背一次。核心問題:你能根據編寫口訣的規律來快速地記下口訣嗎?T:根據6的乘法口訣的編寫規律,在理解的基礎上看看誰記得快!

(三)鞏固新知(10分鐘)

⑴會用口訣活動5:闖關大行動(三關)活動描述:ppt示(小猴摘桃、建房子、看圖計算)核心問題:1~6的乘法口訣你們會讀也會背了,會用嗎?T:到目前爲止我們學到了哪些數字的乘法口訣呢?預設生1:1~6的乘法口訣T:你們會讀也會背了,會用嗎?預設生2:會T:下面老師要對你們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你們有信心接受老師的考覈嗎?預設生3:有信心!第一關:小猴摘桃規則:一列6個人爲一個小組(請學生站起來),如果在過程中有一個同學錯了就不能幫小猴摘到桃子了!第二關:建房子規則;全班一起來闖關,速度要快!錯了一塊磚房子就建不起來了!第三關:看圖計算規則:全班一起在課時作業紙背面列乘法算式計算!

(四)課堂小結(5分鐘)

T:你們真了不起!既會編口訣又會用口訣!你們就是一個個小小發明家哦,給自己來點掌聲好不好?T;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麼?預設生1:我學會了6的乘法口訣預設生2:我學會了合作學習六、作業佈置課本61頁做一做七、板書設計(在教學新知環節的生編口訣時邊板書)6的乘法口訣1×6=6一六得六6×1=62×6=12二六十二6×2=123×6=28三六十八6×3=184×6=24四六二十四6×4=245×6=30五六三十6×5=306×6=36六六三十六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標: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教學重點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

教學難點:

藉助辨認方向的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解決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業根據主題圖說出體育館、商場、醫院和郵局分別位於學校的什麼方向。

教學內容:

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你看到什麼,並說出它們的方向。

讓學生將自己置身於學校這個位置,用已經學過的方向知識,說一說體育館、商店、醫院、郵局分別在學校的什麼方向。教師先讓學生4人一組說一說,再由教師指名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學生口頭回答後,教師讓學生填在書上,並讓學生在圖中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標出。

二、總結

教師讓學生觀察剩下的4個建築物所在的方向與以前所認識的方向有什麼特別之處。教師讓學生討論後說一說少年宮、電影院、動物園所在的方向。教師引導學生髮現這樣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煩了,請大家分別給這4個方向取名字。小組討論後,將所取名字寫在書中的建築物的旁邊。教師讓學生多說一說這4個建築物分別在學校的什麼方向,最後教師總結。在教學中應該糾正學生北西、北東、南西、南東等錯誤說法。師生共同製作方向板,教師在黑板上板書指導,先將8個方向的點找出,並將北的方向給出,再讓學生自己寫出剩下的7個方向,

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讓學生上臺展示方向。

1、試一試(小組活動)

(1)利用方向板說一說教室裏8個方向分別有什麼?

(2)讓學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師給出班級面朝的方向,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小組活動後,指名說一說。使用方向板時,教師應讓學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應與現實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小組交流,彙報。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三

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情境,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混合運算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瞭解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順序,以及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並掌握相應的運算。

單元教學重點: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繫,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單元教學難點:

小括號在運算中的作用,並掌握相應的運算。

單元課時安排:4課時

(1)小熊購物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 順序,體會到數學與實際的密切聯繫。

2、能正確計算有關的兩步式題。

3、通過小熊購物的問題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先算乘除,後算加減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用具:

掛圖、數字卡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老師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在動物學校的旁邊開了一家超市,森林裏的小動物們都去那兒購物。今天,小熊哥倆正在商店裏購物呢!你想看看嗎?

2、教師出示情境圖,教師板書課題:小熊購物

二、自主探究新知

1、解決第

(1)個問題胖胖應付多少錢?

1)仔細觀察情境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教師總結重要數學信息。

2) 大家看小熊說的話,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引出小熊應付多少錢?這個問題。

3)教師巡視蒐集學生出現的不同做法

4)展示學生作業,並引導其他學生質疑第二個算式是什麼意思?若學生中不出現第二個算式,教師引導學生將兩個算式合在一起。

5)脫式計算:根據學生列出的算式,教師結合算式指導學生進行脫式計算,規範學生的書寫格式。

6)教師根據學生說的情況總結

2、解決第

(2)個問題壯壯有20元錢,買3包餅乾應找回多少元?

1)教師參與到小組討論中。

2)集體反饋時,(重點讓學生結合情境,理解爲什麼用上20減34)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四

一、教學內容:P74

二、教學目標:

1、探索連加的方法,並正確計算,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

2、發展學生從表格中獲取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運用連加等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

三、教學準備:

口算卡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2、計算

(二)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P74表格,引導學生觀察

(1)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你能從表格中獲取什麼信息?

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什麼問題?

(2)列出算式,引導估算。

2、嘗試計算解決問題。

3、集體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4、獨立練習(完成“試一試”練習題)

(三)鞏固練習

125+483+20736+257+175

全班齊練,二人板演,發現問題即時解決。

(四)全課

(五)作業:

選用隨堂練習作業

連加(二)

一、教學內容:P75~76

二、教學目標:

1、鞏固連及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計算,提高正確率和速度。

2、引導學生運用靈活的方法解決問題,培養思維靈活性。

3、引導學生運用連加等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完成連加練習

(二)指導練習

1、完成P75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交流,展示算法多樣化。

2、指導學生完成P75練習題2

(1)第1小題可能用下面兩種估算方法,儘管得數有所差別,但都應視爲正確做法。

(2)引導學生列出加法算式,計出結果說明。

(3)先估算再口答。

3、完成練習題3

4、完成練習題4

5、完成練習題5

(三)全課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用了什麼樣的方法?

在計算過程中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作業:

課本P76中的小調查(以小組爲單位)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五

教學內容: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表內除法42頁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具準備:

12根小棒、8個圓片、學案、課件等。

教學重點:

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過程: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實掛在枝頭,動物王國裏可熱鬧啦!讓我們跟着樂樂一家去郊遊吧!

午餐時間,懂事的樂樂主動幫媽媽洗桃。他洗了6個桃,打算放在2個盤子裏。你們猜樂樂會怎麼放呢?

師:不着急,先請你們和同桌討論討論,看看誰想的分法多?

三種不同的分法。(並引導學生用規範語言表達)

把6個桃子分成2份,兩份都是3個

把6個桃子分成2份,一份1個,另一份5個

把6個桃子分成2份,一份2個,另一份4個

師:大家給出了三種分法,你們最喜歡哪種?(我猜測,喜歡平均分的最多)

師:奇怪了,爲什麼大家都喜歡第一種呢?

(這樣公平、兩盤同樣多、都是3個、不多也不少)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添補板書:每份分得同樣多)

師:像這樣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

師:(指着另外兩種分法,問:那這兩種是平均分嗎?

生:不是。

師:爲什麼?

生:因爲每份分得不一樣多。(找兩個學生回答)

師:也就是平均分必須要求每份分得怎麼樣?(同樣多)教師在同樣多的下面劃上着重號。

生齊讀2遍:每份分得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師:那剛纔6個桃子我們是怎麼平均分的?(每份分3個)

教學案例《認識平均分》 教學案例《認識平均分》我們把這3個桃作爲一份,圈起來,放在一個盤子裏。(師每三個磁鐵外面加一個圈 ○○○ ○○○ )

師:樂樂的爺爺想給他出了個問題,6個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個盤子裏,還可以平均分放到幾個盤子裏呢?(課件出示問題)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悉2、3、4乘法口訣,初步記住2、3、4的乘法口訣,初步會計算4以內的兩個數相乘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熟記2、3、4的乘法口訣,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乘法計算。

2、進一步明確乘法口訣的含義和來源,溝通與加法的聯繫。

教具、學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開火車,對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

[設計意圖]鞏固2~3的乘法口訣,達到熟練運用。

3、填一填

5×3=×5=10●×5=25■×2=104×◎=20

1×5=□△×5=15☆×5=20◇×=255×=30

[設計意圖]用新穎的複習手段,來幫助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4、算一算

1)兩個因數都是5,它們的積是多少?

2)擺一個◇需要根小棒,擺這樣的3個◇要多少呢?

5、想一想。

如果表示5,那麼表示(),

[設計意圖]用文字或直觀圖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二、列式計算

a2乘3得幾?

b3個4是多少?

C5個3的積是多少?

D兩個因數都是4,積是多少?

e一個因數是4,另一個因數是3,積是多少?

[設計意圖]此練習是爲鞏固乘法名稱及表示的意義。

三、課堂隨練

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篇七

教學內容:

花園

教學目標:

1、結合全體情境,提出並解決與倍有關的數學問題,培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解決問題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倍與乘、除法運算的聯繫。

教學重點: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倍的含義。

教學難點:

倍的逆向思考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老師帶大家一塊去花園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好嗎?這幾天天氣真好,空氣清新,我們一起到美麗的花園去看看吧!

二、問題探究

1、理解圖意(出示掛圖課件)

師: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花園,大家看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數學信息?

生彙報

2、提出問題

3、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呀,根據收集到的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說給你的同桌聽。

指名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板書問題。

4、解決問題

⑴師:如何解答這些這些問題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列式計算,獨立解答問題。你們先畫一畫再算一算

⑵組織學生交流彙報,同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師:誰來解答第一個問題呢?

師:這二個問題誰來解答?

4、教師小結

師:同學們回答得真不錯,觀察一幅圖時,我們要從多角度去發現問題,找出數量之間的關係,正確理解題意,列出算式解決問題。

三、體驗感悟

師: 剛纔在大家的問題提得真好,解答的同學也回答得十分準確。老師真爲你們高興。現在老師再考考你們。

師:請同學翻開課本第73頁。

師:一起解決。誰先來說說題意。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1,2,3,4題

第1、2題:畫一畫,算一算。

完成在書上,集體訂正。

第3題:讓學生收集正確信息,提出問題並解答

生彙報

師:同才大家討論得十分激烈,請同學們來說說你們小組有哪些獲?

第4題:讓學生自己估計,測量,讓後填寫

師:老師這兒有兩條繩子。一條是紅繩,一條是黑繩。請你們先估計它們大約有多長?

師:再量一量實際有多長,然後解答問題,並列出算式。

(學生獨立做完,再反饋)

師:除了用除法解決這個問題外,還有其它的辦法嗎?

(以黑繩的長度爲單位,量一量紅繩的長,量的次數就是所求的答案。)

生讀題

五、小結

師:這節課,大家都學得不錯,誰來說說你在本節課學會了什麼?

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動手、觀察、合作、交流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或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在觀察與操作中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徵,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學生在觀察、比較、發現長方體、正方體間的聯繫與區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棱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難點: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得長、寬的聯繫。

教學具準備: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實物、土豆、小棒、橡皮泥x

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大家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機器人)

它是由什麼形狀的物體組成的?(長方體)

以前咱初步瞭解了長方體,這節課,咱們一起學習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意圖:機器人取材於學生手工課上的作品,既貼近生活激趣,有很好的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感知面、棱、頂點

(一)找生活中的長方體物品(學生說教師評價)(意圖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徵

1、操作實驗,感知面、棱、頂點

(1)每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物品。

(2)師:老師沒有忘記找長方體物品了,所以就帶來了一個土豆,現在要把它變成長方體。

①(切一刀)出現了面,請學生上來摸一摸,感覺平平的。(板書:面)

②(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觀察你有什麼發現?(兩個面相交於一條邊)

師:這條邊叫做長方體的棱。(板書:棱)

③(將某一平面朝下,垂直兩平面在切一刀)三條棱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板書:頂點)(意圖:讓學生在動手中感知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經歷動手、觀察、思考這一過程,讓學生覺得數學知識也可以這樣快樂學會。)

師:咱們感知了長方體的面、棱、頂點,趕快拿起手中的長方體找找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徵?

2、探究面的特徵

(1)學生拿出準備的長方體,摸一摸長方體的每個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看一看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2)指名說發現。

(3)學生演示。

(4)觀看課件,再次體會長方體面的特徵。

3、探究棱的特徵

(1)師:剛纔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出了長方體“面”的特徵,想不想知道長方體的“棱”有什麼特徵?

學生小組探究,教師參與活動。

(2)班內交流。教師從學生的交流中提取出“棱”的特徵。

學生說自己的發現,補充。

(3)學生上臺演示。

(4)觀看課件,再次體驗棱的特徵。

(5)再次體驗棱的特徵。(意圖:突破棱的認識這一重點,促使學生有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小組合作能力。)

4、探究頂點的特徵

(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實物,摸一摸長方體的頂點,數一數共有幾個頂點?

(2)學生操作交流。

(3)觀看課件,驗證自己的發現。

5、認識長、寬、高

學生看視頻,感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意圖:在獨立思考中,落實數學需要靜的發現,在小組合作中,鍛鍊學生交流彙報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力,競爭意識,在觀看課件視頻中,區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它也與後面長方體的學習、計算有着密切的聯繫)

6、認識立體圖形

(1)請同學們觀察講臺上的長方體,你能看到幾個面?

(2)教師向位置不同的同學提問,得到最多能看到長方體三個面的答案。

(3)課件展示用虛線畫出的其他面。

7、利用小棒、橡皮泥等材料動手做長方體。(意圖:學生在製作中將所學知識加以實踐消化,體驗合作的快樂與成功)

(三)探究正方體的特徵

課件演示長方體漸漸變成正方體。

師:(出示課件)看長方體現在在變,變成什麼了?(正方體)

探討: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棱、幾個頂點?它的面和棱各有什麼特點呢?請你用探究長方體特徵的方法,同桌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然後再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學生彙報交流,多指定幾個學生說。教師評價鼓勵。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

①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結果。

②彙報交流。學生間相互補充。教師相機板書

③:引導小結出長方體與正方體間的關係

在以前我們學過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師指着板書,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④學生看課件,用兩個橢圓表示的長方體與正方體間的關係。(意圖:學生在學會了長方體後,教師採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認識正方體,讓學生能夠學會知識的遷移,體驗數學的魅力)

三、鞏固反饋,深化新知

完成第1填空題:

(1)長方體有x個面,x條棱x個頂點x棱長相等。

(2)正方體有x個面,x條棱,x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面積相等的x,每條棱長都x。

(3)長方體中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x,x,x。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x的形狀是長方體,x的形狀是正方體。

完成2題:說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讓學生互相指一指每個幾何體中長、寬、高(或棱長)的位置,說說它們分別是多少釐米。

四、小結、暢談收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老師也參與談收穫,總體評價學生的表現,以此激勵學生。

五、作業:用一根鐵絲圍成一個棱長3分米的正方體框架,這根鐵絲長多少分米?

二年級數學教案 篇九

一、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的生活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爲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據收集整理、表內除法、圖形的運動、混合運算、有餘數的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數學廣角——推理、總複習等。

三、教學目標

1、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3、認識軸對稱、平移和旋轉,剪一剪等。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爲有餘數除法的過程,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5、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6、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在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體有多重,瞭解克、千克的實際意義及1千克=1000克。

7、通過一系列的猜測、比較、推理等活動,使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

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數與組合數。

四、情感態度

1、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和創新精神。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觀察操作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學會欣賞數學美。

4、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家的信心。5、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習興趣和敢於探索的科學精神。訓練學生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6、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看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有的內容,都不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不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思考過程。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6、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第一單元數據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生主要學習一些簡單的統計圖表知識,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掌握統計數據的記錄方法,並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使學生了解統計的意義和作用,初步瞭解統計的基本思想方法,認識統計的作用和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進而養成尊重事實、用數據說話的態度。

學情分析

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分類,能正確地進行計數,所以填寫統計表時不會感到太困難,其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學會收集信息,整理數據,根據統計表解決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多的生活經驗,能利用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簡單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體會統計的作用。本單元教材選擇了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繫的生活場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生的校服、講故事比賽、春遊的人數情況統計等,同時滲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識,使學生明確統計的知識是爲生活服務的。教學內容更加註重對統計數據的初步分析。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讓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動手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並加強與同伴的合作與交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使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利用統計表的數據提出問題並回答問題。

數學思考:瞭解統計的意義,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問題解決: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