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拔蘿蔔》教案(多篇)

《拔蘿蔔》教案(多篇)

《拔蘿蔔》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的加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3.初步經歷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

4.培養合作探究、交流的意識。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蘿蔔的情境,目的是從中引出“一共拔了多少根蘿蔔?”和“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蘿蔔?”這兩個加減法數學問題,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背景嘗試列式計算,並在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中探索交流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不同的計算方法,充分體現出算法多樣化和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教材將加減法合起來安排,用“主題圖”的形式引導學生提出加減法的問題,使學生學習數學更加接近於實際。另外,教材在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過程中,初步引出了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這是一種重要而又易被學生接受的計算方法,它是學生學習筆算的開始,也是以後學習多位數筆算加減法的基礎,引導學生在分析比較中理解並接受這種方法,體現了一定的算法優化思想。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都已具備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退位、不進位)的基礎知識,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已從家長那裏獲得了一些用豎式計算的知識儲備;而根據情境圖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我們從使用新課程一開始就給學生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學生已普遍具備這個能力。但一少部分學生愛講不愛聽,還有些學生願做不願表達,更有甚者,願聽老師的,而不願聽同伴的發言。所以,學生能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能否虛心、耐心地傾聽、思考他人的算法是我們這個班在課堂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課堂實錄

(一)藉助情境,設疑激趣

師:秋天到了,山坡上的蘿蔔豐收了。這一天,兔媽媽帶着她的兩個孩子一塊兒上山拔蘿蔔。(板書課題:拔蘿蔔)爲了調動兄妹兩人的積極性,兔媽媽提議:讓小白兔和小黑兔比賽,看誰拔的蘿蔔多,就獎給誰小書包。兩隻小兔聽了,樂得都蹦起來。他們用力地拔呀拔呀,累得滿頭大汗都不肯歇,終於和媽媽一起把蘿蔔拔完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他們的比賽結果嗎?猜一猜,誰會贏?

(當教師講完童話故事,提出讓學生猜猜誰可能會贏時,學生的情緒一下子由靜靜地傾聽變爲爭先恐後地猜測,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繼而產生強烈想知道比賽結果的願望,學習興趣油然而生。)

(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師出示拔蘿蔔掛圖。猜對的學生表現出興奮的樣子。)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小白兔拔了23根蘿蔔,小黑兔拔了36根蘿蔔;小白兔拔的少,小黑兔拔得多。

生2:我知道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小黑兔比小白兔拔得多。

生3:小黑兔拔得比小白兔多一些,小白兔比小黑兔拔得少一些。(該生把前面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此,教師給予了肯定和表揚。)

師:同學們真聰明,從圖中一下子知道了這麼多知識。那麼,根據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蘿蔔的個數,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呢?

(學生們爭先恐後,都想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1:小白兔和小黑免一共拔了多少根蘿蔔?

生2: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多少根蘿蔔?

生3: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多少根蘿蔔?

生4:小白兔再拔幾根蘿蔔,就和小黑兔同樣多了?

(教師把這四個問題板書到黑板上,問:誰還有問題?)

生5:小黑兔再給小白兔幾根蘿蔔,他倆就同樣多了?

師:這個問題不簡單,你爲什麼會這樣想?

生5:因爲白兔妹妹力氣小,拔得少,所以哥哥想把他的送給妹妹一些。這樣,兩人不就都可以得到書包了嗎?(該生不僅積極動腦想問題,而且有一顆愛心。教師很是激動,馬上獎給他一顆黃色的智慧星和一顆紅色的友愛星,對他的思想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並指出這個問題很不簡單,目前你們還沒有能力解決,如果誰有興趣,下課後老師和你們一塊探討。)

(三)探索算法,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真能幹,提出這麼多數學問題。你們想自己解決問題嗎?

生:想。

師:在這些問題中,你們最想解決哪個問題呢?(大多數學生提出先解決“一共拔了多少根蘿蔔?”這個問題。這一段的設計主要是尊重學生,讓學生參與決策,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36+23=59(根)。(一部分學生直接說出計算結果。)

師:算出得數的同學,現在用小棒或計數器驗證一下自己的計算結果,其他同學探究36+23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學生彙報。)

生1:我是心算的,個位上6+3是9,十位上3+2是5,合起來是59。

生2:我是這樣想的,6+3=9,30+20=50,50+9=59。

生3:36+3=39,39+20=59。

生4:我是把23分成20和3,36+20=56,56+3=59。

生5:我是用豎式計算的。(師板書“豎式”。)

師:你們誰會用豎式計算呢?你們是怎麼知道這種算法的?用豎式計算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種新的算法。

(教師指名生5在黑板上邊板書豎式,邊說計算過程。)

生5:寫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寫36,再在36下面寫上23,並把加號寫在23前面,寫完後在下面畫一條橫線,再算6加3等於9,9要寫在橫線下面的個位上,十位上3加2等於5,5寫在橫線下的十位上,5個十和9個一合起來是59。

師:爲什麼相同數位要對齊呢?

生5:因爲6和3都表示幾個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幾個十,所以要對齊。

師:用豎式計算是在我們用口算感到困難後,可以選擇的一種較好的計算方法。在計算時,要注意兩點:(1)相同數位對齊,計算的結果要像排隊一樣,橫線上的兩個加數對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千萬別站錯隊喲;(2)從個位加起,個位上的數算完後,再算十位上的數。加號要寫在第二個加數前面。

師:同學們一下子想了這麼多算法,說明大家都動了腦筋,老師也爲你們感到自豪。那麼,在有了自己的算法,並且聽了別人的算法後,你現在比一比,然後再想一想,哪種方法適合你自己,最後把你喜歡的算法告訴你的同桌。

師:以上幾種算法,你喜歡哪一種?爲什麼?(指名班上交流。)

生1:我喜歡用豎式計算,因爲它算起來比較簡便,不容易出錯。(許多學生都喜歡用這種算法,大約有一半多。)

生2:我喜歡用口算,因爲這種算法快。(這一少部分學生都是平時計算能力強,計算快的。)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一改過去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而是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親自經歷知識、結論的形成過程,探索計算36+23的方法,發展思維能力。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又注意算法的優化,使學生在比較中選擇較爲簡便快捷的方法。)

師:剛纔,同學們通過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剩下的2,3,4題,四人一小組,你們每組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共同去解決。

(學生四人一組選擇討論解決問題,氣氛熱烈,但個別組組員討論不怎麼積極,教師幫助引導他們。)

(小組彙報。)

組1:我們組共探索了三種算法。第一種是:先算36-20=16,再算16-3=13;第二種是:先算30-20=10,再算6-3=3,10+3=13;第三種是用豎式計算:先寫36,再在36下面對齊寫23,在23前面寫上“-”,然後畫一長橫線,在橫線下面對齊寫得數,個位上6減3得3,十位上3減2得1,合在一起就是13。

師:其他組還有別的算法嗎?

組2:我們還有一種算法,就是先算36-3=33,再算33-20=13。

師:現在大家想一想,在這麼多算法中,你將選擇哪一種,爲什麼?(同桌兩個小夥伴悄悄地說。)

(評析 在讓學生探索出加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很容易由加法類推到減法,從而培養學生初步的知識遷移能力。以小組爲單位,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能力。)

(四)鞏固應用

1.師:這節課在探索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中,大家積極動腦,發現了這麼多計算方法。下面自己選擇一種方法來計算下面各題。

54+2378-5422+3698-52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用,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體驗自己的方法是否快捷簡便,從而在反思中再一次確定適合自己的算法。)

2.森林醫生(出示29頁第4題)。

師:看到大家表現這麼出色,啄木鳥醫生想請同學們幫這四棵生病的小樹把病治好。你們願意嗎?

生:願意。

師: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29頁,找到第4題,我們一起比一比,誰的醫術最高明,能把這四棵小樹治好。

(學生獨立做題,四人板演,最後講評,評出“最佳醫生”。)

(五)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你們覺得開心嗎?哪些地方你們學得很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學生對自己的課堂表現進行回顧與評價,學會反思。)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中,我本着讓學生自己經歷探索算法的過程的理念,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究不同的計算方法,以發展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檢驗,我覺得本節課在以下三個方面較爲成功。

1.學生學習興趣盎然,不論是猜一猜,提問題,還是自己探求算法解決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數學活動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教師始終以學生爲主體,爲學生服務,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體驗的時間和空間。首先,通過“拔蘿蔔”這個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的機會,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其次,在學生經歷探索算法多樣化的過程中,能積極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鼓勵引導學生在多種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學一學、想一想,在實踐反思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3.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並注意算法的優化。

《標準》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所以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機會,鼓勵和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爲不同的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提供有效途徑;但由於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低,在學生提出多種算法後,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推薦一種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算法優化。我想:好的方法應該讓大家分享。

同時,在教學中也自感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1.要加強訓練生與生之間的評價。整節課中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鼓勵、讚賞,學生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爲做出評價時不那麼積極。

2.我們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小組間的學習合作差異性較大。在教學中,我發現由於學生間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場地小而人多,難以搭配得十分均勻,因而組與組之間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有的組討論熱烈,個個發言積極;而有的組只有小組長一人說,其他人只當聽衆。教師在參與學生的討論中,只能指導一兩個小組,所以組織教學難度相對較大。這是我今後教學中還需進一步探討研究的問題

案例點評

這節課設計思路清晰,教學目標明確,充分體現了課改精神。一開課,教師就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和諧、溫馨有趣、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帶領學生在分享兔媽媽一家採摘豐收果實的同時,發現數學問題,研究數學問題,使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以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一味地說教,而是讓學生依據已有的知識儲備,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學習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看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的同時,教師適時地用不同顏色的智慧星和友愛星等形式對學生的出色表現予以評價,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夠主動、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編者點評

1.大班額下如何組織好小組合作、如何用評價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本節課值得研究的地方。如何讓每個小組成員有事做,有話說,適時用師生、生生之間的評價來促進他們的主動性也是本節課要改進的地方。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提倡學生在參與中、反思中成長。

2.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方式方法的探索過程,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是否能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如玩卡片等活動來探索加與減的方法,可能會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使學生產生對數學的興趣感與親近感。

3.課尾的總結采取常規性的方式,概括本節的知識,但學生各方面的提升,不是光靠總結就可以完成的。應根據課的內容加以拓展,在身邊尋找帶有數學加、減的生活實例,拓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與應用,使整個課堂產生“餘音繞樑”、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篇二:一年級數學教案——拔蘿蔔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髮法

教學難點:1、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的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並掌握計算髮法。

2、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講述小兔拔蘿蔔的故事

2、出示主題圖:板書課題拔蘿蔔

二、分析情景,提出問題

1、你從圖中知道了什麼?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一共有多少個蘿蔔?

小黑兔比小白兔多拔幾個?

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幾個?

如何列式計算?

三、探索算法

1、提問:36+23=?你想用什麼方法來計算?

2、小組內交流算法:

方法一:擺小棒計算

方法二: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

方法三:先算30+20=506+3=950+9=59

方法四:先算36+20=56再算56+3=59

方法五:先算23+6=29再算29+30=59

方法六:列豎式計算

3、、豎式計算:

36

+23

59

說說在進行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些什麼?給小夥伴們提個醒

小結算法:筆算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4、口算或豎式計算:43+25

四、試一試。

1、36-23=?你能自己算出來嗎?試試看

2、交流方法

五、練一練,鞏固豎式計算方法

獨立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六、小結;

今天,大家通過自己思考並和同伴交流,知道了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多種計算方法。

《拔蘿蔔》教案 篇二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掌握歌詞中人物出現的順序。

2、樂意表演歌曲中角色的動作,感受一起表演的快樂。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故事相關圖片五幅;磁帶及錄音機;人物頭飾(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也用做於故事中人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活動前先聽一遍磁帶,幫助幼兒回顧故事內容,喚起記憶)。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聽過《拔蘿蔔》這個故事。下面,小胡老師要考考大家,你記得《拔蘿蔔》裏有誰去拔蘿蔔了?(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故事中人物圖片)

師:小胡老師要把這個故事,變成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仔細聽一下。

二、完整欣賞歌曲《拔蘿蔔》。

(教師跟着課前錄好的伴奏完整演唱歌曲,並用多媒體播放《拔蘿蔔》的故事圖片,屬於幼兒第一次完整欣賞)

提問:小朋友們,在歌曲裏,老公公拔不動了,誰來幫助他了?小婆婆呢?小姑娘……

(依次提問,教師將人物圖片按順序擺放,隨後再完整清唱一遍,方便幼兒聽清楚歌詞並校對人物順序,屬於第二次完整欣賞)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分段清唱歌曲,幫助幼兒掌握歌詞,幼兒跟唱。

(重點學習“哎喲哎喲”;老公公拔不動蘿蔔,叫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時是怎麼唱的;打節奏讀旁白)

2、教師一邊彈琴(事先錄好伴奏),一邊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這一環節可加上少許動作,給後面的表演環節作鋪墊,也避免重複唱的枯燥)

四、教師指導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1、師幼共同討論、創編歌曲中人物的動作。

2、請個別小朋友上臺,和老師共同表演《拔蘿蔔》的歌曲;其他小朋友,在座位上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此環節看時間來定,時間充裕可多進行幾組)

五、結束部分,遷入生活。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演得都很棒,活動後,我們可以在“娃娃家”裏,一起分角色表演《拔蘿蔔》。那小朋友們,老公公他一個人剛開始拔不出蘿蔔,後面爲什麼能拔出來?

(引導互相幫助,小朋友之間也要這樣……)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選材欠妥,音樂《拔蘿蔔》雖然耳熟能詳,但是段落過多,人物的出場在歌詞中要唱正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建議作爲音樂欣賞來進行。另外,評課中,老師們的建議也是可取的,表演環節可以提前來進行,這樣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它們對這個故事情節感興趣;還有,在師幼共同表演環節,教師可以扮演小動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一起來說(誰誰誰,來呀!)而不是扮演“蘿蔔”這一靜態的角色,不利於在活動中指導幼兒了。但在本次活動設計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圖片和音樂結合的方式,將這個音樂作品更完整地呈現給幼兒(用多媒體放圖片,用錄音機或鋼琴錄音播放音樂,從視覺、聽覺兩種感官給幼兒更深的感受)

本次的期中開課,我從自身找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教材瞭解不透徹,還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實,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有適合他們的材料,選材很重要。一個活動,選材不恰當,那教學活動開展起來將會大打折扣。所以,今後的開課活動,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教材,給教學活動開個好頭!

《拔蘿蔔》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2、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熟悉故事,學習複述故事中的對話,並進行表演。

活動重點:

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難點:

熟悉故事,學習複述故事中的對話,並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一、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有一位老公公在種蘿蔔,等蘿蔔長大了,你們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

二、聽教師講故事一遍,提問:

1、老公公叫誰來幫忙了?(老奶奶)

2、老奶奶叫誰來幫忙了?(小姑娘)

3、小姑娘怎麼說的?(唉,來了來了)

4、接着誰來了?(小狗)

5、小狗怎麼說的?(汪汪汪,來了來了)

6、小狗喊誰?(小花貓)

7、小花貓怎麼說的?(喵喵喵,來了來了)

8、小花貓叫誰呢?(小老鼠)

9、小老鼠怎麼回答?(吱吱吱,來了來了)

三、大班幼兒表演故事一遍,感受欣賞活動的樂趣。

四、指導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團結的道理。

活動反思:

《拔蘿蔔》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將人物和動物串聯起來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故事中重複性的語言比較多,便於幼兒掌握故事內容。

活動中,我精心準備了教具(背景圖、各種動物、人物以及大蘿蔔的圖片),爲了使幼兒看得更仔細,我特意在背景圖的草地上剪開一小段。在講到老公公對大蘿蔔說:“長啊,長啊,長的高啊,長啊,長啊,長的大啊”時,大蘿蔔也從設計好剪開的那段一點點地“長”出來,生動地表現出了蘿蔔生長的樣子。幼兒們看到這裏特別的喜歡,又感覺特別好奇。

因爲之前很多幼兒都聽過這個故事,所以他們都對故事有初步的瞭解。於是我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從引導幼兒記住故事人物入手,給幼兒們講了一遍故事。聽完故事回答問題時,他們對“嘿呦,嘿呦”這裏非常感興趣,所以我讓孩子們一邊說一邊學,並根據把幼兒的回答出示了相關圖片。在圖片演示的幫助下又給幼兒們講了一遍故事。小朋友們理解很快,知道了故事中的六個角色。

最後一環節中來了個親子互動,讓其中一位家長做大蘿蔔,讓幼兒們都去扮演拔蘿蔔的角色。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們都是對“拔”這個動作比較感興趣,雖然在表演中體會到拔蘿蔔的快樂,初步感受到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但在表演中卻忽略了語言的表達。

《拔蘿蔔》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熟悉歌曲旋律與內容,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2、培養幼兒在遊戲中關心同伴,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幫助幼兒掌握角色名稱和創編角色動作。

活動準備:

鋼琴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發聲練習:師生問好歌曲《小動物叫聲》《火車快飛》

2、律動練習:《生活模仿動作》、《我們大家做的好》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引導幼兒觀看“拔蘿蔔”,教師告訴幼兒:老公公種的蘿蔔長大了,該去拔了。然後教師變長邊表演歌曲第一段。

——啓發幼兒根據故事情節表述歌曲內容。提問:

·老公公拔不動大蘿蔔,找誰幫忙?(啓發幼兒說出是老婆婆來幫助拔蘿蔔。)

·老公公、老婆婆還是拔不動大蘿蔔,找誰幫忙呀?

·以下角色以此類推。

·最後是誰把蘿蔔拔起來的呢?(是大家一起用力拔起來的,使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2、學唱歌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拔蘿蔔》,請小朋友聽老師演唱一遍。

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請幼兒完整回答!

——教師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麼?(引導幼兒回答,老師小結)

·幼兒回答教師唱出相應的歌詞。

·小朋友說的真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小朋友唸的真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跟隨教師完整學唱歌曲。

——第一遍老師大聲念,小朋友小聲唱。

——第二遍老師小聲念,幼兒大聲唱。

·請小朋友們跟隨琴聲完整學唱歌曲。

3、小朋友唱的真好,現在請幼兒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做相應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1、歌表演《新年好》

2、小結活動,下課。

小班語言《拔蘿蔔》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夠根據故事情節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小老鼠等胸飾若干;蘿蔔胸飾若干;

《拔蘿蔔》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蘿蔔頭飾,引出故事主題。

教師:看,這是什麼啊?(教師出示蘿蔔頭飾)

教師:這個啊是昨天有一個老公公種的一個蘿蔔,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蘿蔔越長越大。後來啊老公公想把蘿蔔拔出來,可是怎麼拔也拔不動,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你們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現在啊,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就是有關這個蘿蔔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

(二)、展開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正確回答。

教師:老公公蘿蔔呀拔不動,我們看看,老公公會用什麼辦法拔蘿蔔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

教師:最後蘿蔔拔出來了沒有啊?那是怎麼樣拔出來的呢?有誰一起拔的啊?

教師:這麼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講故事,請個別小朋友進行角色表演

教師:那好,那我們現在也一起來拔拔這個蘿蔔好不好?我請小朋友當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貓還有小老鼠一起來表演這個遊戲好不好?

(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上來表演,請小朋友試着 和 老師一起講,主要掌握“XX來拉,來拉” “‘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這兩個句子)

教師小結: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這個蘿蔔啊?那好,現在啊,我們大家一起來把這個蘿蔔拔出來!(教師引導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三)、結束部分

教師引導全部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教師:這麼大的蘿蔔,小朋友們有沒有拔出來啊?蘿蔔拔出來了小朋友們開不開心啊?

(四)、活動延伸

在音樂伴奏《拔蘿蔔》下結束

教師:那我們現在一起把這個蘿蔔搬回家吧。

教學反思:

語言教育的方式靈活多樣,種類也多不勝數,可以說是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則是教育者爲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有目的說話的環境,並且鼓勵幼兒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主動交流、積極合作。

故事《拔蘿蔔》是一個趣味性與表演性相結合故事,它是將人物和動物串連起來以此來引發幼兒的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小班孩子最喜歡不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訴幼兒一個“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訴幼兒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時,可以尋求他人的幫助。

在《拔蘿蔔》的教學中,在講故事時,我注意了語速較慢,吐字清晰,語言生動,並特意加重了“拔、拉、幫”的讀音,加上多次地重複,幼兒很快便學會了這三個詞,從而達到了本活動目標中豐富詞彙這一項目標;複述故事階段也是一個識記的過程,孩子在複述故事時不僅可以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回答問題也鍛鍊了幼兒語言組織能力。在回答問題時,小朋友們都很積極,回答地也很準確,這說明孩子們能把簡短的,重複性強的對話記清楚。在做“拔”的動作時,他們都紛紛主動站起來,模仿老師做着拔蘿蔔的動作。

讓幼兒通過表演故事,使幼兒對故事情節,內容進行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每幅圖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現的,那豐富多彩的畫面,生動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我先出現大蘿蔔和老爺爺,接着便出現了老婆婆、小狗兒、花貓、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後,我便以問題的形式開始問幼兒,“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幫老公公的啊?”幼兒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給說出來,“那誰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誰?還有誰啊?”通過一系列問題的提出來激發幼兒的回憶,並再次完整的欣賞故事,讓幼兒帶着問題帶着思考來聽故事,以此來抓住幼兒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傾聽中,幼兒對我提出的問題基本能回答出來了,而且興趣依然很高漲。

一聽說要表演,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小手,他們強烈的反應,充分表現出對錶演活動的興趣及喜愛。表演時我讓幼兒自由選擇,你喜歡什麼角色就去扮演什麼角色。遊戲玩的比較順利,孩子們的表演還算不錯。通過配上《拔蘿蔔》的音樂,既有韻律還有歌詞提醒孩子,將氣氛渲染的更好。表演有利於促進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幼兒在表演遊戲過程中,可以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經驗、發展水平來反映故事且容易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易受挫折。所以,以後的語言活動,我應多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可以鍛鍊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的自信心。

通過玩“拔蘿蔔”故事,讓孩子們懂得有些事情光一個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個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個人是要努力鍛鍊自己的生活本領,像老公公那樣,種的蘿蔔比別人的個兒大,但還要與其他人友好相處,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像“拔蘿蔔”那樣一個幫一個,勁往一處使,克服困難,走向成功。

《拔蘿蔔》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兒歌的內容,初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能根據故事兒歌進行遊戲。

3、使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的內容,初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活動難點:

能根據故事兒歌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自制大蘿蔔一個,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小妹妹、小狗、小貓、小雞、小鴨圖片各一套、頭飾一套,《拔蘿蔔》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方法:

講述法、談話法、遊戲法。

活動過程:

一、出事自制的大蘿蔔,引出內容:

1、師: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什麼?你們知道他們是從哪裏來的嗎?這麼大的蘿蔔要怎麼才能拔出來呢?

2、教師講述故事:邊講故事內容依次出示人物圖片。

二、簡單複述故事:

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複述故事中的簡單對話:

1、老爺爺中了很多蘿蔔,每天都給他們澆水、施肥。

2、老爺爺一個人有沒有把蘿蔔把出來?他找來誰幫忙?老爺爺是怎樣跟她說的?她又是怎樣回答的?(在幼兒回答問題是教師要引導幼兒模仿各個人物的語氣、動作)

3、老爺爺和老奶奶一起有沒有把蘿蔔拔出來?他們又找誰來幫忙?小弟弟是怎樣跟他們說的?他們又是怎樣回答的?

4、他們三個人有沒有把蘿蔔拔出來?又找了誰來幫忙?小姑娘是怎樣回答的?

5、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小姑娘四個人有沒有拔出蘿蔔呢?又找來誰幫忙小狗是怎麼說的?

6、他們五個還是沒有拔出蘿蔔,怎麼辦呢?又找來了誰?它們怎麼說的?

7、他們一起有沒有拔出蘿蔔他們的心情怎樣?

三、部分幼兒帶頭飾表演故事:

師:小朋友們剛剛回答的都很棒,下面老師想請幾位小朋友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分配角色、給幼兒戴頭飾,表演時提醒幼兒模仿人物語言以及走路的姿態)

提問:大蘿蔔是誰拔出來的?是老爺爺一個人嗎?

總結:這就是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延伸;集體表演:

師:小朋友們,老爺爺告訴老師,田地裏還有很多大蘿蔔呢,所以想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幫忙一起拔蘿蔔,現在我們就去幫忙好嗎?

活動反思;《拔蘿蔔》這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濃厚,活動氣氛溫馨又不失活躍,幼兒的參與意識很強,都有展示自己的慾望。活動結束時幼兒還有些意猶未盡,由於活動時間有限,幼兒表演的人不多,於是活動後我把頭飾、圖片放到語言活動區,設置情景,讓幼兒自由表演或創編。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回多加一些表演活動,這樣既可以鍛鍊幼兒的表演能力,同時也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拔蘿蔔》教案 篇七

一、教學要求:

1.在多次觀看、感受表演遊戲《拔蘿蔔》的基礎上,知道名稱,熟悉情節,理解內容,對錶演遊戲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願望。

2.培養幼兒觀看錶演的好習慣:用心聽、專心看、看好後有禮貌地鼓掌。

3.在觀看錶演的過程中,讓幼兒逐步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並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4.整體認讀漢字:拔蘿蔔

二、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蘿蔔,知道蘿蔔是長在地下的;並初步瞭解蘿蔔的生長過程:種下蘿蔔籽、澆水,用鋤頭鋤地、鋤草、施肥……,蘿蔔才能長好、長大。

2.道具:

①請大班幼兒排練好表演遊戲:拔蘿蔔。

②道具:大蘿蔔、服裝、頭飾等。

三、教學過程:

(一)交代任務,引發興趣

小朋友快看,誰來了?(老公公扛着鋤頭,手拿水壺隨着音樂上場)一起問:“老公公好!”老公公:“小朋友好!我要去拔蘿蔔。”(隨音樂下場)

下面請看表演“拔蘿蔔”。(出示漢字,認讀掌握名稱)

(二)多次示範表演,幫助幼兒掌握表演的內容

1.我們歡迎哥哥姐姐爲我們表演!(鼓掌)小朋友看看錶演裏有誰?是誰來幫老公公拔蘿蔔的?(示範表演第一遍)表演後提問。老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表演裏有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小妹妹、小狗和小貓。

2.示範表演第二遍,掌握角色出場順序。

哥哥姐姐表演的真好,我們再請哥哥姐姐爲我們表演一遍好嗎?小朋友一邊看時一邊要想想:

①表演裏講了一件什麼事?

②誰最先出來拔蘿蔔?誰是第二、第三?第四個出來幫忙拔蘿蔔的是誰?最後是誰出來幫助拔蘿蔔?

觀看後提問:

①表演裏講了一件什麼事?(拔蘿蔔的事)

②掌握角色出場順序。

(1)誰先出來拔蘿蔔?(老公公)

我們一起叫:“老公公快來拔蘿蔔。”(老公公隨音樂出場說:“哎!來了!來了!”)

(2)老公公一個人拔動了嗎?(沒有)又叫誰來幫助拔蘿蔔?(老婆婆)

我們一起叫:“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蔔!”(老婆婆出場說:哎!來了!來了!)

(3)老公公、老婆婆兩個人拔動蘿蔔了嗎?(沒有)又叫誰來幫忙拔蘿蔔?(小弟弟)

我們一起叫:“小弟弟!小弟弟!快來幫忙拔蘿十!”(小弟弟蹦蹦跳跳出場說:哎!來了!來了!)

(4)老公公、老婆婆、小弟弟拔動蘿蔔了嗎?(沒有)又叫誰來幫忙拔蘿蔔?(小妹妹)還叫了誰?(小黃狗)最後又叫了誰?(小花貓)

我們一起叫他們出來:小妹妹、小黃狗、小花貓,快來幫忙拔蘿蔔!(小妹妹、小黃狗、小花貓一起上)

(5)都是誰幫忙拔蘿蔔?

幼兒按角色出場順序說出角色的名稱(重複兩遍)。

3.示範表演第三遍:小朋友,我們再看哥哥姐姐表演一遍,看看他們是怎樣拔蘿蔔的?觀看後提問。幼兒回答後小結:他們是用力拔蘿蔔的。怎麼用力拔蘿蔔的?我們學學看。(幼兒站起,邊唱邊做拔蘿蔔的動作)

(三)結束:

讓幼兒體驗人多力量大,獲得成功歡快的情感我們也學會了拔蘿蔔。我們和小演員們一起拔蘿蔔好嗎?全班一起拔,人更多了,力量就更大了。(全班幼兒和演員一起邊唱拔蘿蔔的歌曲,邊做拔蘿蔔的動作)老師邊拍手,邊和幼兒一起跳躍說:呀!大蘿蔔拔出來了,大蘿蔔拔出來了!真開心!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