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搗練圖(多篇)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搗練圖(多篇)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搗練圖 篇一

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師生一起分析《搗練圖》,使學生對於我國唐代的繪畫題材與風格有一個大概的瞭解與認識。

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以點帶面,通過對《搗練圖》的欣賞使學生對於唐代的時代背景、審美標準、繪畫發展、以及當時的總體文化背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課的設計與串講中要很好地把握好課的條理與節奏。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電腦、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設計:

⑴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在課前可以展示一些與唐代有關係的文物圖片

⑵引入新課:再出示一組唐代的特色建築物、文物、繪畫作品的圖片,同時讓學生根據圖片說出它們的名字:大雁塔、“開元通寶”貨幣、三彩駱駝俑、敦煌壁畫、《簪花仕女圖》.

繼續,讓學生根據圖片:

這些圖片都有什麼共同點?(都是唐代的作品)

通過圖片所反映的'唐代都有什麼特色呢?(人們生活很安逸,在佛教、詩歌、經濟、貿易等許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大雁塔:在唐代,佛教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無論是唐玄奘西行取經還是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宣揚佛法,都發生在這個時期,所以唐代的佛教文化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普及。

“開元通寶”貨幣:唐代的經濟也是在空前的發展,從當時貨幣的樣式到普及製作,充分顯示出唐代時期人們生活的富有與經濟上的繁榮。

三彩駱駝俑:用是一種陪伴死者的隨葬品,“唐三彩”是在武則天時期得到的發展,是唐代陶瓷上的創舉,所謂的“三彩”是以鉛爲熔劑製成的其中以黃(赭)、綠、藍爲主色施於白底胎上。從上面表現的人物來看,人物多爲西域等地的商人,所以充分顯示出唐代商貿的發達,“絲綢古道”也是在這個時期成型的。

敦煌壁畫“西方淨土變”:唐代佛教的盛行也使得藝術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佛教氛圍,我國各地佛教建築、雕像、壁畫的大面積出現,使得在人們心中產生了一種佛教文化。“西方淨土變”畫面表現了在西方極樂世界中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畫面中的伎樂天的形象生動多姿,特別是其中的“反彈琵琶”造型更是敦煌壁畫中的精品,畫面中一片喜慶、祥和的景象。

⑶《簪花仕女圖》:盛唐時期的工筆重彩代表作,畫面表現盛唐時期幾位頭簪大花的貴族婦女在私家庭院中閒庭漫步的情景,畫面人物體態豐肥,衣着華麗,動作輕柔舒展。繪畫技法嫺熟,色彩濃豔又不失和諧。通過看這幅作品。帶領學生在圖上尋找他們認爲怪異的裝扮:學生提問:人物面部的眉毛比較有特點,這是怎麼回事?

教師解釋:唐代追求“以胖爲美”的審美準則,所以人物的種種設計都是由它的美學的原理構成的。唐代人比較胖,每個人的臉型都是圓臉,大家想想看,在一個很大的臉上畫一個細細的柳葉眉好看嗎?(學生回答:當然不好看,主要是不協調。)那麼這種眉毛畫在臉上能起到什麼作用呢?(學生回答:與人物的圓臉產生形象上的呼應。)所以聰明的唐代人就以雄蛾子的觸角得到了啓發,發明了“蛾眉”,爲的就是在臉上和臉型呼應。

在唐代婦女的生活十分單調,每天只是在屬於自己的世界中單調的活動,化裝便是她們每天的重要消遣。各種新鮮的髮式便是婦女們日常花功夫捉摸的地方。高髻便是在唐代婦女髮式中用得比較多的一種,在《章懷太子墓壁畫》、《執扇仕女圖》中均有較多的表現。它的主要特點是在頭上先用假髮把頭髮墊高,然後用真頭髮包在外面,使得頭髮高高的立於頭上,體現出人物的高聳的頭型,既提高了人物的身高,又使得雍容、華麗的髮簪得以展示。而在高髻上簪花更突出了這個特點,收到了雍容華貴的效果。

在每個人物的面部,還體現了古代婦女的主要化妝方法,其中在每個主要人物的面部都有黃金花子的體現,“花子”是古代婦女的常見的裝飾物,在古代的名《木蘭辭》中就講到:“當戶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其中的“花黃”便是這裏提到的花子。它是一種用金箔剪刻出的裝飾圖案,通常貼於前額、兩鬢的位置,花子在敦煌壁畫中也有大量的出現。

看過了每個人物的頭部裝飾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在人物身上的表現。首先受到人物身材、地理位置的條件決定,畫面中人物主要的服裝材料都是紗質服裝,這不但透氣性好,還很輕盈,在畫面中畫家以十分寫實的手法,表現出畫家高超的繪畫技巧。服裝中大量的花卉圖案充滿了富貴的氣息,層層的暈染加上細緻的勾描表現出層層的圖案從紗的下面隱隱的露出來的效果。最後帶學生分析畫面的人物動作以及畫面構圖方法,再讓學生體會畫面中的人物是什麼樣的心態?

在我國的古代,許多婦女在外表上看過着十分富有的生活,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她們的生活還是十分寂寞與無聊的,所以在《簪花仕女圖》中每個人物都是在拈花、逗狗、戲蝴蝶……從外表看來他們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實際上她們內心的空虛、寂寞是今天的人們無法理解的,我們只能通過繪畫作品來洞悉她們的內心世界,從而感受到作爲古代的婦女可悲、可憐的心靈世界……

⑷看過了《簪花仕女圖》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唐代另一位繪畫高手張萱的作品《搗練圖》。這是一張反映唐代勞動婦女生活的畫面,主要表現的是在絲織品作坊中的勞動場面,一共表現了十二個人,有中年婦女、年輕女子以及五、六歲的小女孩兒,她們對於勞動有着不同的反應:有的認真工作;有的正在休息;還有的在勞動環境中嬉戲、玩耍……讓學生分析畫面中的人物動作,勞動內容。讓學生分析對比《搗練圖》與《簪花仕女圖》在題材、人物上的差異。最後由學生兩件作品在藝術上的貢獻,我們通過了解兩件作品瞭解了唐代文化的哪些方面?通過課件進行展示、。

最後佈置課下觀察作業:到生活中去尋找唐代的藝術品,看看能否利用課上的分析方法去解讀它們,能否取用獨立的眼光去發現藏在藝術品細節中的信息,做一個會發現美、會體會美的學生。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搗練圖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學會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2)瞭解唐代人物畫概況;

(3)瞭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

(4)學會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後分析、解決問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和欣賞、審美水平;

(2)體會中國古代人物畫,特別是唐代仕女畫獨特的藝術魅力;

(3)瞭解唐代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多角度、多視點欣賞、評述《搗練圖》

教學難點

美術欣賞的學習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一、課前準備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佈置課前學習任務。

教師要求學生查閱書籍,或上網查詢網頁、網站,收集、整理和《搗練圖》相關的信息資料。(可製成讀書卡片)

二、播放影視劇《大明宮詞》片段,導入新課。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共鳴,對唐代婦女的社會生活狀況有個直觀印象。

導入《搗練圖》。

三、嘗試以製作簡單網頁的形式學習《搗練圖》及唐代仕女畫:

以網頁設計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在此基礎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

(一)版塊設計:

學生在掌握一定製作網頁方法和要求的基礎上,分組討論網頁版塊組成。教師給予適當指導。討論後師生共同總結確定。

版塊一:仕女畫(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二:宋徽宗趙佶(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三:唐女性形象(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四:畫家小傳(相關文字、圖片)

版塊五:思考與討論

(二)圍繞《搗練圖》進行研究性學習,充實網頁版塊。

1、分組討論以上前四個版塊。通過彙總已備學習資料,查閱書籍,上網等形式,將和本專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歸併,經討論一致同意後整理成文,由各組派代表陳述本組觀點。

2、重點分析第五版塊,確定研究內容。

教師點撥學生從不同角度確定“思考與討論”版塊的內容。學生思考、討論、分析、解決,總結。

(1)從美術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直接信息)

內容分析;構圖樣式;繪畫技法;色彩;細節描寫;藝術風格等

(2)從歷史的角度(《搗練圖》傳達的間接信息)

主要通過畫中唐代婦女經濟;

文化;政治;民族關係:地理角度(信息綜合)

《搗練圖》與你瞭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畫相比有什麼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畫資料。

三、學習結果檢測、呈示。

1、隨堂檢測

由教師出題或學生出題,學生搶答,檢驗學習結果。(題目如下:)

作者及年代;《搗練圖》屬於什麼畫種;

採用什麼構圖樣式;採用哪些繪畫技法;

色彩特點;作品風格等

2、版塊評比。

將網頁上傳到校網站或因特網,對各小組設計製作的版面進行評比,設以下幾個獎項:組織獎、創意獎和技術獎,並給予一定的獎勵。

3、撰寫感受或美術論文。

將學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結論及製作網頁的經過等記敘下來

將研究性學習的結果或對其中較感興趣的一點撰寫成美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