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語文國小四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語文國小四年級上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一

課文簡析:

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爲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爲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爲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時珍以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爲人類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是教學的重點。理解李時珍爲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

學會12個字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爲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查閱資料:李時珍人物簡介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12個生字(含一個多音字“累”)以及新詞,認讀5個字。基本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大概講了什麼。繼續練習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部分生字。

設計理念:從整體把握了課文;培養學生自學和預習能力。

一、課前預習:

1、本課生字較多,鼓勵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書寫前注意仔細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通過組詞練習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找有關介紹李時珍的資料或介紹他採藥、編書的故事,並讀一讀。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讀後問:你認識了哪些新的生字,請你用自己的識記方法介紹。

師指導生字:可以通過形近字比較的方法加以區分:如“較—郊、編—遍、綱—綱、嘗—常、缺—決、載---栽、驗---檢”;“累”多音字的學習;

2、練習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

3、檢查學生讀書,並隨時指導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簡要說說這課文寫了什麼?如何分部分?(分清層次、概括內容)

全文共5個自然段,可以分爲3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受父親的影響,爲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醫。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李時珍偷偷地學習行醫的本領,22歲開始行醫。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寫李時珍用了27年的時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編寫出了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第3自然段寫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第4~5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藥物書的經過和結果。

第4自然段寫李時珍爲了編寫藥物書,做了大量的艱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寫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

5、生彙報學習結果

師:課文記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

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經歷27年編寫《本草綱目》,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三、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四、作業

1、抄寫字詞。

2、練習讀書,達到流利。

第2課時

教學要求:瞭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事;

教學重點:瞭解李時珍著書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難點:理解《本草綱目》爲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設計理念:在理解語言文字中體會人物品質,讀出體會。體現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齊讀課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說你對李時珍有哪些瞭解?”

二、細讀課文。

緊扣課後習題1引導學生直接插入課文重點段落,學習理解課文。

1、李時珍爲什麼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1)找到相關段落默讀思考,找出原因並加簡要批註:如“不全、不祥、有誤”;

(2)學生交流彙報,教師隨機點撥:

這樣一部內容不全、記錄不詳細、甚至有錯誤的藥物書,會給醫生看病帶來怎樣的後果?(生說可能產生的後果)是呀!舊的藥物書不全、不詳、不準。李時珍決心編寫一部比較完善藥物書。你怎樣理解這裏的“完善”?

從李時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處處爲病人着想,認真負責,醫德高尚。

(3)李時珍重新編寫藥物書,造福社會的信念是多麼堅定!體會着把這一自然段完整地讀一讀。

2、師:李時珍爲了重新編寫藥物書,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讀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的內容可以知道?大家都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找到他所做的準備:積累經驗、各地採藥、訪問有經驗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個地去採藥。”“不但……還”表示意思更進一步,重點在後半部分。這一用法引導學生通過重音讀出體會即可。

仔細讀讀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準備的過程中,是怎麼做的?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讓學生自讀體會、再小組內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學生彙報時,引導學生結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幾天……親口品嚐……上萬裏……千百個”這些詞,再說說體會、想像困難、讀出體會中感受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堅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讀讀全段。

3、師:李時珍歷盡了千辛萬苦,做好了寫書的準備,回到老家開始寫書。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

讓學生結合這些數字,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進一步體會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

4、回顧全文,想一想:《本草綱目》爲什麼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可以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和資料說。

重點指導數字說明法:這一段文章運用具體數字,說明《本草綱目》確實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從而進一步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於實踐的。“27年”突出了編寫這部書時間之長;“100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突出了這部藥物書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詳實,藥物種類齊全。而這些數字,又會引起讀者的思考:完成這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麼頑強的毅力啊!“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進一步說明《本草綱目》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業

1、課後:寫出這課文的讀後感。

2、運用數字說明法介紹一種事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秋天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4.能用一些優美詞語來描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二、養成教育訓練點:

抓住文中抒情這條線索,讓學生通過朗讀、想象,去感知語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三、教學重點

1.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並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並能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稍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初步理清詩歌的條理,並學習第一小節。

二、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激情導入

1、板書課題:秋天

2、看到這兩個字,你想到了些什麼詞語?

(秋高氣爽秋風紅葉秋水長天秋風蕭瑟秋蟲啾鳴秋實累累秋桂飄香霜葉知秋秋雨綿綿秋風習習楓林盡染落葉蕭蕭秋山如洗一葉知秋春華秋實秋菊傲霜秋風落葉)

3、教師適當講解上面詞語的意思。

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呢?你能用幾句話來描繪一下嗎?當然你也可以選用上面的詞語。

5、有一位山東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創作兒童詩歌,也寫童話和兒童故事的。出版有兒歌集《搖籃裏的歌》,兒童詩集《秋風娃娃》《獻給中學生的一束詩》《獻給少男少女的詩》。我們來看看在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樣的。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圈畫(具體要求:①讀通、讀順句子,讀準字音。②畫出不理解的地方。③選擇一到兩個詞語,聯繫上下文說說它的意思。)

2、檢查預習:

2.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學生朗讀詩歌。爲詩歌標出小節。(主要檢查讀通、讀順、讀準確的目標達成度)

②你能選擇一個詞語來說說它的意思嗎?注意:老師不是叫你當詞典的傳聲筒,老師要看你是否真懂了。

3、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可以包括詞語、句子等各種問題)

4、老師要提出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來看看同學讀了這麼幾遍書後有些什麼收穫。這個問題是:你覺得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內容?在教師的提示下學生完成。

(介紹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豐收景象。)

5、那麼,這首詩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田野裏、小路旁、果園裏)

6、秋天,在田野裏、小路旁、果園裏,你能看到什麼?那麼作者又看到了些什麼?(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第一次板書:稻穗 向日葵 野菊花 蘋果 葡萄 玉米 高粱……

第二次板書:(金黃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五彩繽紛的)野菊花 (漲紅了臉的)蘋果(紫色的)葡萄(舉着紅纓的)玉米 (紅着臉的)高粱……

(三)、語言對比初步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1、老師現在有一種衝動——我也想當詩人,寫一些兒童詩奉獻給你們。不信,你們聽:(老師根據板書,說——秋天到了,在田野裏、小路旁、果園裏,我能看到金黃的稻穗……)你們覺得怎樣?

2、引導學生和課文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也可抓住其中一種景物做對比)

3、教師小結:課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語言優美生動,很有情趣,也飽含深情。語言是用來表情達意的。否則一個個文字也就失去了生命。

4、學習第一小節:

①指名朗讀第一小節

②我剛剛說過,一首好的詩歌,它的語言是有生命的。我們來看看,這一段中,你認爲哪個字使這整個一段內容充滿着生命力?

③引導學生交流

④教師小結:秋天到了,紅紅的蘋果,紫紅的葡萄,舉着紅纓的玉米,紅着臉兒的高粱——這些能不讓太陽更紅更嬌嗎?桂花、菊花盛開,空氣中到處瀰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話說“桂子花開,十里飄香”,這一切能不讓空氣更甜嗎?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這兩個詞就用活了,寫出了秋天的與衆不同。

5、細細地讀,細細的品味,你會發現這首詩中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是這樣的。課後自己可以去試着找找,明天我們課上交流。

(四)佈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思考:細細地讀,慢慢地品,選擇一到兩處地方,品出些味道,然後做些記錄。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並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計:

(一)複習導入,積澱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裏、小路旁、果園裏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裏行間又蘊含着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讓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麼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麼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幹什麼?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例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們也可以當詩人,因爲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後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鑑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瞭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塗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着”、“舉着”、“穿紅襖”、“披紫袍”、“紅着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着讀着,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死你了。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四)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着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涌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句話的?

①“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裏,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穫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詩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爲詩歌的最後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徵,因爲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讚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後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爲題寫一段話。

國小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時的生字、詞語。

2.邊讀課文,邊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3.感受小豌豆在長葉、爬藤、開花的過程中給生病的小姑娘帶來的無限愉快和生機。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容,準確把握五粒豆的語言,內心活動。

2.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反覆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難點

理解和體會最後一粒豆的發芽、開花,給窗子邊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安徒生童話讀本、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閱安徒生童話及相關信息。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瞭解課文內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

培養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章,認識字詞

1.瞭解安徒生寫這篇童話時的一個小故事。

2.自由讀文,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二、再讀文章,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思考: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中都發生了什麼事?

2.讀後小組交流:你瞭解了些什麼?有什麼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體會到了什麼?

(2)提出疑難問題。

三、默讀課文,積極思考

1.提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準備小組交流。

2.老師提示提出問題的方法。

發問的詞有:誰什麼怎麼樣

發問的地方可以是:對課題、對主要人物、對主要事件、對結果、或者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組交流各自提出的問題,並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解決,對自己足夠滿意的答案提出來大家討論。

4.展示各小組問題,梳理出問題清單。對照課後的問題清單,說說你有什麼發現。

5.討論解決:

小豆子像“一個囚犯”,卻長得很好,爲什麼?

一株豌豆苗爲爲什麼稱爲“一個小花園”?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總結本課學習方法

1.提出問題,讀中思考,梳理相關內容,找到答案。

2.課後再讀童話,體會人物的情感。

板書設計:

一個豆莢裏的五粒豆

“一個囚犯”

“一個小花園”

爲什麼——了不起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伴隨着豌豆苗的成長,爲什麼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學習閱讀中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伴隨着豌豆苗的成長,爲什麼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難點

學習閱讀中梳理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五粒豆的不同經歷,提出了要解決的問題並作了初步的探討。這節課來品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感情。

二、角色體驗,品讀感悟

1.創設情境,練習對話。

(1)這個童話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們說了一些什麼呢?默讀課文,將對話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來。

(2)自主練習朗讀各位童話人物的“臺詞”,體會他們的內心活動。

(3)小組分角色朗讀。

2.合作表演,集體交流

(1)師演生病孩子的媽媽,師生合作朗讀對話。

(2)推選小演員,帶上頭飾,合作“配音”朗讀表演。

三、探討解決問題

1.理解伴隨着豌豆苗的成長,爲什麼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找出童話中相關內容,品讀體會。

點拔:豌豆苗的成長讓小女孩感受到勃勃生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心情也開朗起來。這樣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

2.說小豆子像“一個囚犯”是什麼樣子的?

像“一個小花園”又是什麼樣子?前後描寫是否矛盾?爲什麼?

點拔:說小豆子像“一個囚犯”是因爲青苔縫隙小,不能動彈,被裹得嚴實;說像“一個小花園”是因爲小女孩每天躺在病牀上只能看到豌豆苗,現在豌豆苗要開花了,小女孩就擁有一個一粒豌豆形成的花園。

3.體會小豆子的發芽、開花,給窗子裏躺着的生病小女孩帶來了愉快和生機。

四、放飛想象,延伸拓展

1.假如你是豆莢裏的一粒豆,你會說些什麼?你會怎麼做?

2.小豆子們這麼可愛,你一定有很多話對他們說,先說一說。

3.把你說的寫下來。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對童話的喜愛,引導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體會,在讀中品味。並根據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尋找重點段落,領悟童話的內涵。學生學得積極主動,自主學習效果很好。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四

課 題

5、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朗讀、背誦課文。默寫《菊花》和《楓橋夜泊》兩首詩。

3、學習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結合起來,入情入境,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悟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教具準備

幻燈片

導 學 過 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讀熟三首古詩,試理解詩句含義。

2、瞭解詩人。蒐集有關材料。

第三課時

一、質疑導入。

江蘇的寒山寺因爲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上成千上萬的遊人,楓橋也一躍成爲蘇州三百餘座名橋之首。這首詩究竟散發是怎樣的魅力,讓我們一同走進張繼的《楓橋夜泊》。

二、初讀古詩,把古詩讀流利。

三、瞭解古詩大意。

1、解釋題目。

2、對照課後註釋,瞭解每句詩的大體意思。

四、感受畫面。

祖國古詩歷來注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通過剛纔的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五、品讀賞析。

1、本詩包括題目僅32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找一找,詩人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覺到了什麼?

2、面對這良辰美景,詩人是怎樣一種心情?從詩中的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詩人愁到什麼程度了?又從哪個字可以看得出來?眠是什麼意思?那詩人不是睡着了嗎,你是怎麼理解的?

3、詩人可能在憂愁什麼呢?

蘇州是中的江南水鄉,夜色多麼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烏鴉的叫聲本來就很悽慘——

天氣寒冷,周圍佈滿了霜氣——

河邊孤單的楓樹——

漁船上的點點燈火——

遠處傳來的悠遠的鐘聲——

總之,全詩這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了濃濃的“愁”的色彩。看到了吧,這就是詩人的高明之處。

帶着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讀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4、你愁過嗎?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東西使你更愁了呢?看,詩人寫得多真實呀!帶着詩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過的愁,我們再來讀這首詩,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六、帶入情境,幫助學生深入瞭解

這船家可是個熱心人,一大早就來叫張繼了:張公子,張公子,起牀了嗎?喲,看你眼睛通紅通紅的,怎麼?昨晚沒睡好?你沒睡好,那你在做什麼?詩人經歷過了無數個夜晚,但是這個夜晚卻與衆不同,在詩人眼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夜晚?

七、自由背誦本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五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會寫“梧、桐、絨、掩、嘶、啞、搏、龐、危、險”10個生字,會認“嗅、巢、拯、嘶、啞、搏、龐、愣”8個生字,掌握“搖撼、嫩黃、絕望、安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式,並根據課後練習2進行訓練。

4、在熟悉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強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2、着重理解和欣賞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段落,結合文中重點詞句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對本文中描寫老麻雀部分的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體會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強大的愛的力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啓發談話:麻雀對於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願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着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現。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

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隻老麻雀爲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鬥,“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着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隻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後寫了“我”帶着獵狗走開了。

2.按這種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爲第一段,第2——7自然段爲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局。

六、作業。

1.寫生字和詞語。

2.根據課後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後回答問題: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後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生的起因

(1)獵狗發現了什麼獵物?(發現了一隻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麼神態?(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麼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心理等)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纔出生不久,是從巢裏掉下來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

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麼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嫩黃”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

(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然後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過。

(1)獵狗發現小麻雀後,是怎樣做的?接着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絕望”是什麼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麼樣子。

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麼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麼?齊讀第五節。

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拯救”一詞怎樣理解?一隻麻雀鬥得過一隻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裏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鬥不過,爲什麼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麼做的?默讀第六節。

想一想獵狗爲什麼會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說明了什麼?指導朗讀:“愣妝、“這麼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出獵狗的發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局。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隻弱小的老麻雀,在兇猛的獵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無畏,老麻雀偉大的母愛令人欽佩,令人感動。

四、板書設計

13、麻雀

“愛”

強大的力量

搏鬥拯救

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兇猛)感(弱小)

喚回動憐愛

教後反思:

孩子們被老麻雀濃濃的母愛深深的感動,整節教學氛圍濃厚,入情入境,通過反覆體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佈置任務,回家後爲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一份愛意。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能仔細觀察教師走進教師後所做的一系列動作,能連貫,具體生動地描寫教師地動作,並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通過本次練習,鞏固並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動作小品,攝像師。

【教學過程】

一、學會觀察

1、師生問好後,教師做一系列動作。(如:準備寫課題,卻發現粉筆不翼而飛,於是在黑板粉筆槽、講臺上、學生課桌裏急切地尋找,最後在講臺下找到粉筆,寫上課題粉筆飛了。)

2、同學們,你們注意到宋老師剛纔都做了哪些動作嗎?這些動作我又是怎麼做的呢(預設:只能說出幾個比較突出的動作)

3、師提示:其實在我們身邊有着許多有趣的事,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觀察罷了。

4、攝像機回放剛纔的動作,生仔細觀察,並按順序將動作列出。

5、課堂交流:在這些個動作中,你對哪幾個印象比較深?請具體說說。

二、學會表述

1、將一連串動作連成一段話。

*你能將這些個動作練成一段通順具體的話嗎?(學生準備,點名個別學生演示)

教師隨機點評,滲透進:用上恰當的連詞,將有些動作合理兼併。

2、生動筆操練,要求給片斷起個題目,教師巡視,

3、抽樣評講。

(1)選文一,以教師評講爲主(點評時圍繞動作素描的要求進行。)

(2)學生聽後,自行修改片段。

(3)選文二,以學生點評爲主。

4、小結:課上到這裏,你有什麼收穫呢?(看清動作,用準動詞,加上適當聯想)

三、實踐運用

A、回家後,仔細觀察父母剛回家時的一系列動作,嘗試爲他們寫一幅素描,然後讀與父母聽,請他們進行點評。

B、看動畫片,寫片斷。

設計意圖:

學生在習作中常常表現出描寫人物的動作簡單無趣,很生動的事到了他們的筆下往往變得枯燥乏味。其實這都是不會觀察,不注意觀察造成的。新課標在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本課習作輔導落腳於紮實有效,即通過創設常見的情境,通過學生實實在在的練習,加上教師的及時點評,切切實實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因此本課先創設了一個情景找粉筆。當時學生處於一種無意觀察的狀態,當然不可能有多少發現。接着藉助媒體回放,學生有意識地再次觀察了老師的動作,有了不少新發現,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僅注意到教師做了什麼,還注意到教師是怎麼做的,更嘗試着從教師的一些體態語言揣測心理活動,這樣一來,原本單調的動作一下子豐滿起來,在描寫動作的同時,還在練習描寫人物的神態和心理活動。

【教學目標】

通過親身參與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同學的舉動,並嘗試進行表述。通過本次練習,鞏固並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3、能抓住遊戲中的關鍵人物或關鍵環節,進行描寫,體現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前瞭解學生愛做的遊戲種類,從中選擇合適的引入課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實踐

[設計意圖:將遊戲引入課堂,爲學生創造觀察同學、觀察生活的平臺,爲學生提供直觀的習作素材。]

1、導入:同學們,大家一定愛做遊戲吧?平時你們都愛做哪些遊戲呢?

2、提出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遊戲。遊戲之前,老師請大家注意三件事:

1)、注意安全;

2)注意觀察身邊同學在遊戲中的表現;

3)注意體會自己在遊戲過程中的不同感受。

3、明確遊戲內容及要求:

1)遊戲名稱老鷹捉小雞

2)請學生簡述遊戲規則。

3)引導學生分組,分配任務。

4、學生分組進行遊戲,教師穿插期間巡視或參與遊戲活動。

二、談話引導選擇習作內容及重點,梳理習作思路。

5、大家玩得開心嗎?

6、在遊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誰?爲什麼?

7、在遊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環節是什麼,爲什麼?

上述兩個問題的提出,旨在引導學生回憶遊戲場面,在學生的交流反饋過程中,教師有機地圍繞下列目標進行引導:

1)通過反饋,與學生一同回憶遊戲三方在攻守之間的不同動作,並嘗試用準確的動詞進行表述。

2)通過反饋,引導學生不僅能說出遊戲三方的不同動作,還要能回憶出當時是怎麼做這些動作的,並能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使得語言更加具體生動。

3)通過反饋,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內心變化,並嘗試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在遊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變化。

上述三點中,1、2爲重點引導內容,3爲對習作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的特別提醒。

8、如果老師要請你寫寫剛纔的這個遊戲,你打算怎麼寫呢?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想要體現遊戲的快樂,你認爲哪個內容可以多寫幾句的?

引導學生理出習作的思路,分出思路來。

三、佳作欣賞。

1、教師出示範文,按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

2、我們可以從這篇習作中學到些什麼?

藉助範文,更加直觀的引導學生明確:

1)習作的答題思路

2)本次習作素材的詳略安排

四、學生當場完成習作

五、講評習作

1、回顧本次習作要求

2、以學生習作中比較典型的習作進行講評。

3、學生自主修改習作。

(設計者:xx國小宋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七

【教材簡析】

這篇童話是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講三個牧童發現樹林裏一口老泉已經不涌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爲了讓人們能喝到乾淨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爲,稱讚他們做了一件好事,並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並不理解什麼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麼,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講十年以後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爲此感到快樂。回顧各自十年的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

故事情節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讚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麼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後,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着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女兒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祕而有趣,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感悟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選擇這篇課文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另一方面則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發學生對幸福的思考,對生活的理解,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上課時主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渲染、激活課堂氛圍。爲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朗讀課文,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學合作表演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內容,教學的難點是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法學法】

自學課文,理清脈絡;緊扣主題,自讀自悟;聯繫現實,深化理解;拓展延伸,多元感悟。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1.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麼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麼”。

2.板書課題,齊讀。

二、朗讀感知

1.讀課文,正讀音。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探究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

4.讀所劃的語句,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結合上下文說一說。(因爲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並且給別人帶來好處。)

5.朗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四、感悟幸福

1.過渡

(1)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麼?(爲了讓別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3)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三個牧童弄懂這個問題了嗎?自由讀下面的課文。

2.交流: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學做醫生,爲人治病;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3.十年後,三個牧童已經變成三個青年,回答:他們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這些體會是怎麼得到的?(通過勞動得到的。)

4.速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通過自己的勞動,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是指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例如,作爲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爲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益”就是好處。這句話是說:要想獲得幸福,就要通過辛勤的勞動,給別人帶來方便和好處,讓別人感到幸福,自己也就幸福了。這句話的意思看起來很抽象,但聯繫課文理解,就變得非常具體、豐富。三個牧童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給人們帶來了好處,這是幸福。第一個青年給病人治病,病人恢復了健康,他感到多麼幸福。第二個青年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他勤勤懇懇地工作,他的勞動沒有白費,對別人是有用的,所以他也是幸福的。第三個青年留在村子裏耕地,麥子養活了許多人,他的勞動也沒有白費,他也感到幸福。這樣,抽象的道理就被這幾個具體的事例詮釋得淋漓盡致。)

五、總結深化

1.體會“幸福”的含義。

2.故事情節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讚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麼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後,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着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女兒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祕而有趣,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3.概括中心:《幸福是什麼》這篇課文告訴我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4.談談你學了課文後有什麼收穫?

5.今天,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後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嚐到幸福和快樂。

六、作業佈置

1.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2.蒐集關於幸福的名言警句。

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 盡義務 有益的)

幫助別人 有用的 養活別人

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學習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意境,感受太陽對自然、對人類博大、無私的愛。

3。背誦和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感悟太陽給予我們的無私的饋贈。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託人類的希望。”(結合課後題2)

教學準備

課前佈置預習,要求學生將課文讀準讀通,並給生字注音。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問:你喜歡太陽嗎?爲什麼?你想對太陽說什麼?

2。板題、讀題。(指導讀出對太陽的問候之意。)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文中的生字詞,學生自主學習,檢查讀音。

山巔鋪滿棕色寄託

2。練習寫“鋪”字。

教師重點指導寫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丟掉點。

3。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字詞的讀音。

4。指名讀文,相機糾正字音。

5。同桌相互檢查讀文。

6。齊讀課文。

7。說一說文中的語句有什麼特點?

8。說一說你懂了什麼?

三、練習寫字。

1。練習寫字。

(教師提醒注意“善”字的寫法。)

2。學生自評、互評。

四、作業:

1。熟讀課文,請父母評一評。

2。找一找、讀一讀與太陽有關的文章。

第二課時:

一、誦讀課文。

1。聽教師範讀全文,邊聽邊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2。交流彙報。

3。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歡哪一段?爲什麼?

4。交流,針對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朗讀感悟。

如學習第2—6自然段。

①學生先交流讀這幾段的感受。

②自讀第2—6自然段,你發現了什麼?

③練讀,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表達出來。

④指名讀,讀前大家提出朗讀小建議。

⑤引讀,體會擬人手法的妙處。

⑥男女生輪讀這幾段。

5。質疑解疑。

(結合課後題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陽還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你能用擬人手法描繪出來嗎?

2。拓展閱讀(教師推介說明文《太陽》和艾青的詩歌《太陽的話》),對比它們在寫法上的異同。

三、積累背誦。

1。讀背自己喜歡的句段。

2。摘抄好詞好句。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九

教學目標:

1.讀課文,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學生邊讀邊想,分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進而明白獲得幸福生活的真正途經。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教學難點:

分析討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課

聽寫本課生字詞。 複述故事。

二、新授

(一)細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圍繞這枚希望戒指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各具有什麼特點?你比較喜歡誰?不喜歡誰?爲什麼?

(2)畫出相關語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指名學生彙報,在彙報中老師適時

(1)研讀描寫農夫的語句。

A 沒有使用希望戒指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爲什麼?(農夫具有勤勞、本分的品質,他是靠勤勞致富的。)

B 假如農夫聽了妻子的建議,動用希望戒指, 他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嗎?(農夫不光勤勞本分,更有堅定的信念,長遠的眼光。)

C 指導讀:農夫:“不,如果我們辛勤耕作一年,我們就可以再買一英畝土地。”(用堅定的語氣讀出農夫的自信。)

(2)研讀描寫珠寶商的語句、珠寶商是一個怎樣的人?假如他沒有被砸死,他會過上幸福的生活嗎?(珠寶商具有貪婪本性,輕而易舉、不勞而獲得到的幸福是短暫的,它會腐蝕人,墮落人,最終毀滅人。)

B 指導讀,珠寶商:“我要一百萬枚金幣!”(讀 他貪婪、霸道的語氣。)

(3)研讀描寫農夫妻子的語句。

A 麼看農夫的妻子?(希望利用“希望戒指”解決眼着急需解決的問題,眼光相對農夫而言比較短淺,但不貪婪。)

B 指導讀:農夫的妻子:“現在,讓戒指給我們帶來一頭牛和一匹馬吧!”(讀出妻子猶豫不決的心理)

(二)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由組合,自選角色表演讀課文。

(1)指導學生把握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展開想象,補充情節,補充語言。

(2)在小組內表演。

(3)指名錶演、評議。

三、練習

1.讀了這個故事,你體會到了什麼?

2.如果請你去和課文中的角色交談,你準備和誰說些什麼?

四、總結

只有靠勤勞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盲目依靠外力而不付出實際行動會弄巧成掘,適得其反,造成嚴重後果。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閱讀相關的故事《漁夫和金魚》。

3.續編故事或改寫課文。

板書設計:

希望戒指

(想不勞而獲)

珠寶商 被金幣砸死

希望戒指

農 夫 過上幸福生活

(靠辛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