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高三物理教案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三物理教案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一

經過一年的複習教學,送走了又一屆高三學生,回想這一年來的工作,我覺得反思使我的教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成文如下:

一、反思學生的基礎,學習習慣

學生的力學學習得太差,好幾次在講例子時,學生就說聽不懂,也就在班主任面前說某老師教來我聽不懂,要求與上位老師一樣,換掉,我當然不明白其中的理由,之後才明白,我在解題時中間有一個計算步驟我省略了,我以爲學生沒有問題,就一個數學運算就應沒問題,可哪裏明白這個班的學生天生就習慣理解,自己從不主動去思考動手解決問題,我開始反思,怎樣才能使學生聽得懂?做得來?原先學生的基礎差,底子薄,務必從簡單的、基本的抓起,於是,我決定,少而精的講例子,每講一個例子,得每一步在黑板上板書,然後針對學生的水平做一個類似的題目,漸漸地學生學會做一些題目了,也就不覺得聽不懂了

二、反思教學困惑,構成教學論文

在複習動能定理時,常常遇到連接體問題,要學生對多個質點運用動能定理,公式多,學生感到拿手,經常出錯,於是我想;能不能使問題簡化呢?在高中階段,常常是連接兩物體的力的功的代數和爲零,我想到把多個動能定理的公式相加,消去了連接物體的力的功,得到質點組動能定理,把它介紹給學生,說明它的適用範圍,學生很容易掌握,於是我把它構成論文;在講振動和波動時,學生對振動圖像和波動圖像容易混淆,在做作業的過程中經常出錯,而近幾年又經常考振動和波動相結合的題,怎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區別呢?我反思後寫了《正確處理振動和波動的內在關係》一文,像這種類似的反思很多,我發表十多篇反思構成的文章,透過反思文章,使學生的知識難點得到了突破。

三、反思思想方法,培養建模潛力

在總複習中,除認真複習知識之外,我還要推薦同學們務必重視對各種物理思想方法的進一步瞭解和掌握。表面看,這似乎與知識的複習不搭界,其實這纔是一項更高層次、更高效率的複習方法。那麼,有哪些思想方法需要好好小結呢?我認爲至少有以下一些:例如解靜力學、動力學問題常用的隔離法、整體法;處理複雜運動常用的運動合成法;追溯解題出發點的分析法;簡單明瞭的圖線法;以易代難的等效代換法等等,均爲中學物理中基本的思維方法。當然,也還有其它一些屬於更巧、更簡捷的思維方法。然而兩者相比,我主張更要關心基本的常用的思想方法。這些思想方法,一般說,在複習課上老師都會提及,一些寫得好的參考書中也會有介紹。同學們在聽課和閱讀中除關心知識點之外,務請注意這些思維方法的實際應用,要好好消化、吸收,化爲己有,再在練習中有意識運用,進一步熟悉它們。此外,在講課中,要講清怎樣建立物理模型;怎樣隨着審題而描繪物理情景;怎樣分析物理過程;怎樣尋找臨界狀態及與其相應的條件;如何挖掘隱含物理量等等。這些,都是遠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題任務更有價值的東西。實踐告訴我們,在高三學年,同學們畢竟比高一、高二時有了更強的理解潛力,有了更強的綜合分析潛力的優勢。一旦領悟掌

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發揮出比老師更強、更敏捷的思維潛力。

四、反思教法,聽同事授課相互交流

在複習教學中,經常感到複習課上法單一,沒有新意,爲了防止長時間的教學方法的單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高三的幾位教師採取了經常聽課的方式,只要有時間,就去聽同行老師的課,不分場合,不舉形式聽隨堂課,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吸取他人的長處,爲我所用,聽他人是怎樣上這些資料的,自己是怎樣上的,自己的課有什麼不足,別人的課有哪些優點,下一次在上那裏時我要怎樣上纔好,透過這樣的相互聽課,相互學習,提高自我,提高複習課的質量。

五、反思作業訓練規範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透過練習到達鞏固知識、提高潛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就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好處。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狀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潛力必須會上升到新的層次。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實例,均因爲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裏邊隱含着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說,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

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潛力,都是要透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啓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教學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會有所進步,也只有學會反思的教師,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只有不斷反思的教師,纔會獲得學生的喜愛,纔會立於教學不敗之地。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二

認真分析大學聯考物理試題和學生大學聯考成績,回首自己高三這一年來的教學工作,有許多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地方。下面就一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研究,明確方向

高三年級教學伊始,認真學習研究“新大綱”以及前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從中找出共性,發現變化及趨勢,總結規律,明確備考方向,提高複習備考的針對性。物理試題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基礎,考查物理主幹知識、重點概念和規律;緊密結合實際,考查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物理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加強實驗能力考查。變化之處及趨勢:應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能舉一反三的設計、解決書本以外的開放性實驗;第二親卷難度可能會降低,23、24、25題梯度會更明顯。

二、制定計劃,落實目標

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複習計劃,每個階段的目標定位。

1、適當降低難度,使學生擁有優越感,順利跨過會考、大學聯考的臺階。

學生剛完成會考,會考期間簡單的重複練習,使他們思維簡單化,而大學聯考物理試題的難度之大是衆所周知的,所以,從會考到大學聯考如何過渡顯得非常重要。

2、夯實基礎,循序漸進,培養能力。

大學聯考物理試題有8道選擇題,每道題6分,其中多數題目來源於課本中所謂的非重要章節,甚至有的是課本的原話再現,這要求我們重視課本,並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落實。對於主幹知識更是考查重點,這些知識的應用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否則無法實現。在加深對“雙重”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複習中應做好點面結合。主幹知識的複習,首先選擇一系列相關連的一環扣一環的小題目串由學生自主複習、解答作爲鋪墊帶動相關知識點的複習,這樣,學生清楚物理模型的建立過程以及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相反,一個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可以採取拆分的方法——“化整爲零”,對複雜問題的分析、分解、建模、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理科綜合試題仍是學科內綜合,以專題形式進行學科內綜合複習。

編織知識網絡,可以實現多題歸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能抓住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質方法——分析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有利於培養學生推理和分析綜合的能力,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專題訓練進行思想方法歸納和總結。

4、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

實驗題的分值有17~18分之多,但從歷年大學聯考的得分情況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總是學生較爲薄弱的部分,得分率一直偏低。爲了提高這塊的得分率,複習備考時,注重抓實驗原理和設計思想的理解,實驗操作要領、誤差來源分析及減小誤差的方法,對實驗進行歸納、對比;讀數類、電路設計類,力學中的紙帶處理,圖象處理及光學、熱學等。

三、加強集體備課,優化課堂教學

高三時間緊,課堂教學更應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爲了能達到這個要求,我們需要對教材有透徹的理解,對知識的應用有更深更廣的瞭解,對學生可能遇到的難點或不解之處有預見,以使教學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備課組常互相探討、交流、學習,相互取長補短。

四、注重解題方法指導

物理試題有三題計算題,分值爲54~55分之多,所以解題方法及規範與否將大大影響到學生的得分,所以有必要加強解題方法的指導。物理評分原則是重過程、輕計算,按步得分,如何抓住得分點尤其重要。我們除了堅持訓練學生的解題規範外,指導學生用假設未知物理量列方程的方法實現分步得分,同時應寫清楚研究對象和過程,標註方程序號,物理量符號書寫應規範等。

回顧過去一年的教學工作,略作梳理,值得反思的問題多多,慢慢品味,真有不少收穫。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三

高三物理3月份主要是對機械振動、機械波、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四個章節進行總複習,平均一週進行1個章節整體複習,收到預期效果。

機械振動、機械波、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在大學聯考中各佔一題選擇題,共24分,屬於性價比較高的章節,且各自爲政、獨立命題、難度較低,特別對較常考的考點進行重點複習,要求學生對這部分知識落實到位,教師對這幾個章節的重、難點了解清楚,對學生能夠複習到實處,另外這四個章節還有四個學生實驗、要求這四章較爲簡單的實驗能夠全面掌握,爭取落實到位,同時有以下幾點重要注意:

①複習時要立足重點,不漏邊緣知識;

②在回顧和梳理基礎知識上,突出數學和物理的結合運用;③立足學科內的綜合,把與其相關知識梳理一遍,同時通過做適量的訓練題來檢查並提高自己的能力。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四

20_年大學聯考,我校理科綜合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績,面對成績我們值得高興,但是爲了來年繼續保持輝煌的成績,我們更應冷靜思考,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對過去一年的教學工作進行回顧與反思,總結取得的經驗和教訓,積累寶貴的財富。現就一年來,我校高三物理備課組的一些做法談幾點認識。

一、備考的總思路

認真研讀《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把握備考大方向。就物理學科而言,學生在高一、高二基本已經結束新課教學,一進入高三,就進入大學聯考複習的備考工作,鑑於學生在一、二年級所學的知識比較零散,系統歸納總結的少,爲此,高三老師要引導學生理順知識結構,構建知識模型,抓住主線、理清線索,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有講有練、講練結合。具體來說,一年大體分爲三輪複習。第一輪複習,重在雙基,由於知識點瑣碎,多以描點爲主,重視素材積累,使學生能全面、紮實地打好基礎,不求過快,該砸實的必須砸實,不要急於拔高;第二輪複習,屬專題複習,要注重多連線,找知識間的聯繫,結合中學物理的幾大知識板塊滲透小綜合專題訓練,使學生學會知識結網,構建物理模型;第三輪複習,檢測訓練,使學生能靈活處理物理學科內的各種綜合題型,強化訓練,提高應試技能。考前一個月有必要進行幾次模擬熱身訓練,重點訓練解題規範、合理分配考試時間,系統訓練知識的應用和答卷方法,增強自信心。考前半月降低標高,多回顧課本,強化記憶,多善於做情景再現。

二、精耕細作,落實好常規教學

高三物理的複習,首先課任老師對各階段的複習特點要有清醒的認識,各階段該做什麼,教師應心中有數,不要急於求成,防止知識夾生現象,爲此首先統一認識,處理好幾種關係:進度快和慢的關係;練習多和少的關係;試題難和易的關係;課後反思與總結的關係。改廣種薄收爲精耕細作,由“以知識立意爲主”向“以能力培養爲主”轉變。梳理好各章節的複習內容,做到主次心中有數,由零散的知識複習多總結爲知識結構化,內容具體化,將基礎知識、基本規律構建成網,將所學過的內容有機地連接在框架結構的各個節點上。在平時教學中嚴格落實“講、練、考、評、改”,重在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訓練,教師不斷地“誘導、激勵、點撥”,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切忌搞題海戰術,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平時測試要適量,不能過於頻繁,多研討典型例題,積累經驗。典型例題不單是分析透徹,而應採取多拓展多引申,做到一題多變:變形式、變角度、變內容、變解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設計不同情景,滲透一題多思,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能力;一題多解,激活學生的思維;剖析中儘可能多挖掘表面不一的題,探究其本質,做到多題歸一,培養學生的整合思維能力。以此來促使學生把知識學活,擴大學生視野,拓寬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解題的技能技巧,熟練掌握規律,達到舉一反三。其次,平時訓練中多引導學生在規範上下功夫,敢於表達,審題採取分步瓦解,看懂一步寫一步,增加得分機會,不留空白不留遺憾。同時,端正考試心理,做一個聰明的考試人,不過於貪婪,不一定求全會,但一定要求會做的力求全對,應讓考生明白,每一道題並不是全部做對了才得分,而是分數分佈在解題的各個過程中,所以提倡學生敢於寫,儘可能列基本原理式,且分步列式,一般不要列思維跨度較大的式子,同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但不能過多,防止掩蓋主幹。提倡慢審題,快切題,先入爲主,最好一遍清,否則,欲速則不達,若一遍不清,把題看錯了,自然也會影響考生的心理,會出現過度緊張的情緒,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考試技能的訓練,規範的引導,考試的心態調整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重視教研活動,統一思想

我校每週四晚自習爲物理教研時間,我們採取提前佈置,明確教研的內容,每位同志做好充分的準備,物理教學關鍵是教思路、教方法,啓發學生勤思考、多悟理。一個人的能力和視野範圍有限,只有團結共進,精誠協作,才能明確考試改革方向,把握複習目標。每次活動首先討論共性教案個性化,弱化知識難點,強化知識重點,以教研活動爲載體,發揮羣體優勢,一人主講,多人提議、修改,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法、教學過程,預習複習的要求,精選練習,統一進度,統一認識,形成教案,在實踐中驗證教案,課後寫反思小結,進行再修改、再完善。這樣防止盲目被動,少走彎路。

四、落實課改精神,提高課堂效率

學校安排每人每期一次公開課,抓住聽課、評課機會,不走形式,不說套話,我們的要求是每聽完一節課,不是光說閃光點而是要求每人至少提兩點不足或提兩點合理的建議。這樣以觀摩課研、討課爲導向,以點代面,推動課改。再者每位同志上課前先試講,全組同志聽後再確定研究方向,討論本節課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採取什麼樣的方法去突破?每節課輔助練習是什麼?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要求學生弄懂什麼等等,都應設計出明晰的課堂思路。聽課後又以發現問題爲核心,通過聽課、議課、交流、討論、質疑、總結形成全組互動,達到共同提高,以問題促研究,積累豐富的素材,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不管是知識複習課還是專題講評課,都應按照組內討論的意見做好知識板塊整合,緊扣基礎,拉好知識網,能歸類的歸類,能拓展的拓展,重在突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上。

再者,根據學校提出的“導學誘思”教學思想,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摒棄滿堂講,同時也防止滿堂練,做到講中有練,講練結合,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當堂的問題當堂解決,一節課就40分鐘,切忌一節課講大量的知識點,練大量的題,加重學生負擔,導致學生收穫很小。而應優化課堂結構,明確一節課解決的核心問題,做到各個擊破。每節課至少留5分鐘讓學生總結梳理,達到真正消化。

五、加強實驗複習,探索實驗複習的有效途徑

物理實驗是考試必考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這一環節又是學生最薄弱的一項,在考試中這部分失分相當嚴重,因此複習時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平時複習不能只盯着幾個重點實驗,通過近兩年大學聯考實驗考查的變化趨勢看,也應着眼非重點實驗,對分組實驗,課本中的演示實驗,課後小實驗都要認真對待,尤其是對於當時分組時做的不太好的實驗或反覆出錯的實驗,一定要重新回到實驗室重看、重做、重寫報告、重新測定和處理數據,獲得新的感覺,達到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及實驗的操作,注意事項等,有一個真正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大學聯考設計性的實驗。再者,見到實驗會建立定勢,並善於從過去做過的練習中找影子,促使知識遷移,遇到實驗題,首先思考教材中的物理實驗有哪些?各實驗的基本原理、原理圖、基本操作順序是什麼?善於聯想平時做過的類似題目,題目中修改變動的部分又想說明什麼問題,只有這樣,做題纔會有一定的依據,纔會對比出與課本實驗的差異,設計時做到保留相同的部分,修改差異的地方,降低思維難度。大學聯考實驗一般17分左右,且由一小一大組成,小題5分左右,大題12分左右,從考查的角度看,不管如何變,都應弄清楚各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步驟,切忌紙上談兵,應將實驗複習落到實處。

六、其他方面

抓好每章節的單元測試,明確章節測試題的功能,重點應放在單元知識縱橫聯繫的整合上。平時引導學生積錯、積漏、積疑、歸納整理物理學科典型的模型、題型,典型的運動特例,典型的處理方法,構建物理模型,做好題後反思和章後回顧,以備考前查閱。同時,重視研究往屆學生答題或平時練習中常存在的問題,重視歸類和舊題的改造。當然現在回想起來有些方面做的還是不好,例如老師與學生間的反饋溝通不是很細,平時輔導主動詢問與學生交流得少,個別指導的方法欠佳,收穫不是很明顯;實驗複習還是一個薄弱環節,有待今後大家共同探討。

總之,辛勤耕耘一年,取得不錯的收成,但細想起來,一些方面還沒有抓得更細,更實,有些問題還沒有能探索出更佳的處理思路,這就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後高三物理複習教學中,要大膽更新觀念,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墨守成規,大膽創新,把握好複習策略和節奏,多總結、多反思、多體會,多注重研究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的走向,多注重研究試題的變化特點,使高三物理複習的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總結 篇五

一、領會綜合理科的要旨

理科應該如何進行綜合,應充分注意在理科綜合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理科的修養和這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對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的理解能力,包括理科自然科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定量描述自然科學發展現象和定律,瞭解自然科學發展的最新成就和成果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能解釋實驗現象和結果,能通過分析和推理得出實驗結論,能根據要求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

3。能讀懂自然科學方面的資料。包括能理解圖、表的主要內容及特徵,能讀懂一般性科普類文章,並能根據有關資料得出相關的結論。

4。對自然科學基本知識的應用能力,包括用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解釋和說明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瞭解自然科學知識在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能夠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對有關見解、實驗方案、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

二、設計綜合題,促學科間融合

理科綜合包括文理學科的大綜合、理科之間的大綜合和各學科中各分學科的小綜合。至於物理學科教學如何體現在理科綜合課程中,一方面應當重視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繫,還要重視物理學科本身各分學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在綜合理科的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在日常生活中涉及各種物理問題,以及多學科綜合問題所涉及的物理問題,可以促進各學科的融合。

爲了更好地適應理科綜合的教學,高中課程雖然是分科教學,爲了適應大學聯考的綜合類題目,教師應當尋找相關科目的那些學科交叉點進行探討,學生考試時可適當增加一門綜合理科考試,這樣可以擴展學生的思維角度,真正做到逐步培養學生由掌握知識向培養能力轉化的作用。其實,在國中階段就可以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了;這樣做一方面是爲進入高中的綜合作準備,另一方面,現在大學聯考的綜合理科試題有不少是國中知識就可以解決的了。

三、根據理科綜合的特點,調整物理教學思路

理科綜合關於綜合命題的原則和內容很多,但整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沒有很大變化的'前提下,命題應該遵循客觀事實,有一個逐步深入,加大學科滲透和綜合的過程。綜合首先是學科內的小綜合,其次是理科之間的綜合,最後,是文理科之間的大綜合。在教學中須防止把學科間交叉、綜合放到過高的傾向,各科教師用過多精力去處理別的學科的知識,或者過於關注學科之間的聯繫問題上,這樣將會造成各學科知識教學效果明顯下降的後果。學生耗費過量的精力陷入新一輪綜合試題的題海中去。

這樣一來,學生各學科的修養跟不上,更談不上有很好的綜合能力了。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綜合理科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效果有一個程度問題,把握好這個程度,將是獲得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在高中階段,傳統教學方式講究學生如何能夠掌握好各門學科的知識。現在,還要求如何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這是考好理科綜合題的的關鍵所在。作爲學科教學的物理教師,應立足於本學科,重視本學科知識的傳授和專門能力的培養,並注重與其他學科的結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我們作爲中學物理教師的應當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重視物理基礎教育

中學物理內容豐富,它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定律,還包括許多實驗,教學中既要紮實地掌握各個部分的基本知識,又應注意各部分知識的滲透和綜合,高三複習時以《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同時覆蓋的知識爲重點,必須引導學生從客觀上把握知識結構,抓住主線,理清線索,把知識進行條理化,系統化地複習,讓學生掌握好學科的概念、定理、定律和基本方法。

在基礎複習過關後,進行科學第二階段的複習,這階段要以學科內的綜合爲主,把學科知識與學科能力緊密結合起來有講有練,講、練結合的專題複習。小綜合複習。

綜合測試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測試,一道試題跨越了兩三個(或更多)學科,從不同的學科角度去分析、說明,從宏觀上去推敲考察,這種能力,決不可能在短期時間內突出出來,而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教師在上新課時,要講清物理知識點的內涵,章節複習時,應較全面地論述其外延;總複習時,應與相關學科的有關知識掛鉤,找出它們的內在聯繫,實現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和綜合,由淺入深,有易及難,若能持之以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就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知識得以昇華。

2。與相關學科的各種知識和技能以及與自然、社會問題進行大綜合。

首先,要找出物理與其它學科的知識交匯點,“綜合試題”多在知識網絡的交匯點設計試題,這些試題要求學生注重對事物整體結構、功能的認識,以及對事物變化發展過程的分析理解,如下例中的光發動機問題,這種交匯點在理、化、生知識網絡中是大量的,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做這些研究的目的是爲了在物理讚賞中更準確地進行跨學科之間的綜合。

其次,綜合試題多以現實中的問題立意命題,這些試題大多綜合社會的熱點、焦點以及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以強調人與自然、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如上例中的生物光源問題,這類試題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去關心國家、社會和全人類的自下而上與發展,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從死記硬背中解放出來,到社會中去學習,增設一些科普性的專題講座,如“科技發展史與科技前沿”,“空間技術的開發與利用”,“環境與人類的自下而上和發展”等等,以拓寬學生視野。

3。進一步深化學科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理科綜合的命題指導思想是以能力測試爲主導,由“以知識立意爲主”向“以能力立意爲主”轉變,注重創新。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實施以學生爲主體的開放式教學,點燃學生探求知識的火花,激發他們的創造興趣,教師則不斷地“誘導、激勵、點撥”,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六

緊張而忙碌的高三生活結束了,現在靜下心來反思,如何複習才能更好的提高複習的效率呢?高中物理涉及到力、電等方面的知識,在物理考試中強調考查理解能力、實驗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試題靈活多變。老師們爲物理複習課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不少同學花費了很多精力複習物理,但複習檢測時成績卻不理想,甚至產生了畏難情緒,原因在哪裏?如何取得好的效果?下面就談談本人的一點體會和看法對老師而言,我覺得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在涉及“基礎知識”的複習課中,老師們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甚至“口訣”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爲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又無精打采,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新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複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也就是說問題是物理的心臟,把問題作爲教學的出發點,道理就在這裏,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即“知識問題化”。

第二、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複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後,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後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題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複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創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例如在複習某個問題時,可以根據解答問題的幾種方法,設計將有關“方法”溶於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並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鬆愉快地實現知識複習與能力提高,最後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也就是課前針對複習課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於其中,換言之,“方法”問題化,即以題目爲骨架編擬課時學案。在具體教學中,以題目開路,然後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並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爲“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爲“見題想法”。

同時注意選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複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複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助於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第三、大班額教學,對學生的情況瞭解不具體,老師只是根據經驗教學,針對性不強。爲了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做好教學記載,及時獲取收集教學信息,瞭解學生掌握情況,及時反饋,隨時調整教學。對課堂上學生題目中出現的問題,讓學生當場瞭解解題過程,知道正誤,及時糾正或強化,隨時解決,不燒“夾生飯”,對課後作業中的問題,要做好記錄,瞭解學生掌握了什麼?哪些學生掌握了?哪些學生還

未掌握?等等。這樣教與學的針對性都強,讓時間更集中“有問題”的題目上,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對學生而言,我覺得主要在於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準確定位,合理定目標,樹立考好物理的信心

物理是一門相對較難的學科,大學聯考的高分對我們的學生是有難度,如果我們的目標定在上一本上,物理取得70分就保本了,那80分就是一種勝利。對我們的學生而言,物理考70分,應當是完全有可能的,也就是說,有三十幾分的難題我們就是放棄也能上一本,我們的學生要有信心。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大學聯考考試比什麼?就是比誰錯得少。大學聯考大部分試題都是容易和中檔題,我們只要把會做的題都做對,成績遠不止70分。考試時把會做得題目做對就是一種成功,也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本事。因而,我們要有信心物理成績能取得勝利。

二、重視基本概念和規律,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

好多同學有這樣一個困惑:書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我都知道,可做題爲什麼還總是出錯?其實,基本概念、規律僅僅停留在背誦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要知道任何概念和規律都不是孤立的,要知道它提出的背景、要了解它與其它問題的聯繫。對於一個基本概念,要問一下自己:爲什麼要引入這概念?是如何引入的?如何定義?公式、單位與相關量的關係怎樣???對於一個基本規律,也應該清楚:爲什麼要引進這個規律?規律成立的條件是什麼?規律內容怎樣(包括文字、公式、圖像)?能解決怎樣的問題,如何來驗證它???只有對物理概念、規律從宏觀的、立體的角度來把握,纔可以做到真正地學懂、會用。“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題不在多真懂才行”。

三、做好“錯題更正”和“題後反思”

複習中的錯題都是很寶貴的增分“礦源”。學生自己學習後對內容理解發生的錯誤,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後才能糾正,才能擺脫錯誤觀點,真正地理解所學內容。我們要求學生每人都要有錯題更正本。把平時練習中做錯的題收集在一個本子裏,甚至進行分類。平時經常翻翻,糾正錯誤。這種針對錯題進行自我補救式強化複習,可以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防止做過多的無用功。

做題的目的是爲了鞏固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對物理規律的運用能力,盲目的多做題是不會有太大的收穫的,要處理好低頭拉車與擡頭看路的關係。當你吃力地做完一道題後,一定不要放過進一步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機會,要重新體會物理場景、再次對過程進行快速的分析,看看是通過哪幾個關鍵的環節解出了這道題,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欠缺??,經過題後反思,要達到能夠“線索清晰、思維流暢”地迅速求解,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下次再遇到同類題目,便可迅速地抓住要害,少走彎路。這一工作可能只需你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卻是相當的寶貴。

四、做好歸納、整理、消化、落實的工作

當我們複習完了一個章節,要對這一章做一系統的回顧,運用結構圖,圖表等形式,對這一章涉及到的知識、方法、物理模型進行梳理,把握知識結構,抓住主線,理清線索,掌握知識的縱橫聯繫,把知識條理化、系統化.複習到一定階段時,還要看一看各章節間有什麼聯繫,構建好知識體系。許多同學總以參考資料上面已係統化整理好複習內容爲藉口,不願意動手做紮實細緻繁重的複習內容系統化的整理筆記。“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自己動手整理的系統化知識筆記是自己的腦力思維結晶,深紮在大腦深處,與大腦神經元記憶系統鉤鏈成網,潛意識對其有感性的“親切”熟知感,豈止是看參考書上他人代勞整理出來的內容所與之相提並論的。特別是做好“形似”問題的對比與“神似”問題的同化工作。有些

問題或模型看起來是相似的,但是它們卻有着根本的不同。因爲“形似”,故而也極易發生混淆,在複習時要加以重視,要做好對比區分,同中求異。也有些問題或模型,看起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是有着內在的聯繫,本質或規律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這類問題,要注意知識的遷移,做好異中求同,以便於更好地理解與掌握。要相信歸納能使你的成績上升一個檔次。

五、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注意規範解題

這個問題,似乎是老調重談,沒有什麼新意,也沒能引起大多數同學的重視,但就是這個看似淺顯的問題,我們卻往往做不好,以至於出現這樣那樣的漏洞。

規範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字跡清楚,第二步驟規範。對字跡基本要求是讓人容易認識,不能潦草。對步驟:首先,培養良好的讀題、審題習慣,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拿到一道物理題,要在認真審題(而不是走馬觀花)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展現出對應的物理場景,同時要畫出草圖,將抽象的“心之所想”變成動態的、具體的“目之所見”,以便於對物理場景的進一步體驗、對題中隱含的條件進行充分的挖掘。尤其是兩個物體運動相聯繫,或整個過程分成多個小階段的題目,畫草圖這個環節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在運籌之初便已先輸了一招,留下了失誤的禍根;其次,明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具體受力分析和運動情況的分析(必要時要結合給出數據進行運動場景的判斷),把握各階段的運動特點和對應物理過程所遵從的規律。接下來,依據原始公式,列出針對本題的具體表達式。(公式一定要是原始式,有矢量的規定正方向,注意物理量的正負);最後是代入數據,求解結果,檢驗結果是否合理。

在解題步驟中要注意做到:對象明確,過程清楚,規律適用。在卷面上要將研究對象、研究過程或狀態、所用的規律一一交代清楚,做到主幹突出、層次分明。根據大學聯考的閱卷規則按步驟給分,多寫不扣分,因而只有不會做的計算題,沒有不能得分的計算題。所有計算題不能不動筆,即使不會做,也要根據情景寫一部分表達式,如果步驟做的好,甚至可以得該題的大部分分數。要讓學生深刻的意識到“字跡潦草,不規範解題就是主動放棄得分的權利”。

同時注意平時訓練中不要使用計算器。大多數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過於依賴計算器,造成運算能力較差。導致在考場中由於不能使用計算器,既浪費時間,又造成無謂的失分。

六、師生同步,穩紮穩打

這裏談一下複習的節奏。有的同學在高三複習的過程中很盲目,這裏有問題、那裏有漏洞,於是東扎一頭、西抓一把,結果最後卻是兩手空空。甚至完全撇開老師的複習安排獨立搞自己的複習計劃是最容易多走彎路步入歧路的短視行爲,這方面的慘重教訓是屢見不鮮的。要知道高三複習是一個系統工程,共分以下幾個階段:單元複習、專題綜合複習、科內大綜合複習、模擬訓練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各自的側重點,自己的小計劃一定要服從老師的大計劃,千萬不要甩開老師另搞自己的一套,要同學們切實的做好。所以,要保證自己的步子與複習進度同步,提高課堂效率,要及時將老師指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消化吸收,穩紮穩打,同頻共振,這樣才能取得好的複習效果。

總的來說,要全面提高物理複習質量和效率,老師要在知識問題化,方法題目化上多花心思。學生就要在打好基礎、提高能力上多下功夫,在複習中把握好節奏,要注意方法的總結與體會,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應變能力、推理能力及解答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相信應當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的。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七

總結我們的工作,我們認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崇高的敬業思想是做好工作的開始

有人說:教師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事業,職業爲了謀生,而事業就需要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獻身精神。我們深深體會到這種觀點的震撼人心的含義。有外國人說,近代中國在世界上領先的不多,但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領先於世界的。然而我們深知這種領先是由於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獻身換取的。我們高三物理備課組有五位教師。陶兆寶老師、王鶴森、費宏老師、孟才扣老師和卜方老師。陶兆寶老師這個學期教一個教1班和一個物生班的高三物理,又是教務處分管高三的主任。任務之重,可想而知,沒有一點精神是不可能承受的,卜方老師新婚當一天還在上課,沒有休息一天。。。。。

2。過硬的業務素質,仍要不斷進取

我們的老師,可以說,每個人的業務素質都是過硬的。費宏老師教過二十年高三畢業物理教學工作,江蘇省特級教師,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陶兆寶、王鶴林老師的高三物理教學經驗也將近十年,孟才扣老師的高中物理教學很有個性,教學效果好,卜方老師雖第一年上高三,但非常好學、基本功很好加在我們幾位老同志傳幫帶,事實證明我們是個非常有戰鬥力的集體。雖然我們有過硬的業務素質,但是我們並沒有搞經驗主義,並沒有吃老本,而是以冷靜的思想分析大學聯考形式、學生的現狀,做出正確的判斷,實事求是的作好複習的每一個環節,體現在備課、上課、輔導、練習批改一絲不苟等方面。而且,我們虛心學習,認真鑽研,相互聽課,深入學生全方位輔導,以飽滿的情緒,青春的活力感染、感召着每一位學生。正是如此的工作作風,深受學生的好評。

3.和諧團結是取得成績的保證

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就是力量。這一點我們高三物理組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我們高三物理組,我們是團結的,體現在我們君子之交,坦誠相待,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彼此取長補短,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管是在備課、還是上課、還是輔導出現什麼問題,還是忽有靈感,都會提出來,大家討論,大家共享,在集體備課上,我們可以爲一個問題而爭論的面紅耳赤,但問題由此而得到解決我們的心情是愉快的,我們的資料可以毫無保留提供出;來到辦公室問問題的學生可以不分班級,誰有空誰解決,學案的編寫、都能跳出小組範圍,以學校大局爲重。正是因爲如此,我們的環境是和諧的,充滿春意的,心情舒暢,鬥志昂楊的。高效率、高質量完成我們的每一項的工作。精誠團結是我們取得好成績的保證。

4、尊重規律、講究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關鍵

苦幹實幹更應巧幹,尊重規律、講究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關鍵。我們的做是:

(1)。工作具有提前性,提前謀劃,會使我們永遠掌握主動性。我們剛進入高三我們就制定了我們高三第一學期工作計劃,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要求。如關於邊緣生我們制定的摸清情況、確定到人、責任到人、生活上關心、學習上鼓勵和輔助等。

(2)。精心編制學案,精講精煉,多層次反饋

目前市場上教復材料多如牛毛,魚目混珠,而在教學上必須有一套適應一中教學的好資料,爲了增加資料的適應性,我們高三物理組的做法是:先由老師初步篩選一部分參考書,然後對所複習的知識,從內容、到例題、到方法、到習題、到檢測一一推敲,編輯適合我們學情的高三學案系列,其中第一輪物理學案88個,第二輪物理學案103個。

在教學上我們發揚了我們物理組的傳統,高效輕負,不爭不搶不拖堂,向課堂要效率向課堂要質量;我們精講精練,每週一練,單元過關。

3.教學促進科研,科研提升教學

高三教學任務很重,有人認爲課題研究可放一放,但我們認爲,沒有研究的教學是低層次的教學,而低層次教學是不會出好成績的。所以我們堅持走科研強教之路,我們進行了以下課題研究:(1)高中物理有效教學與有效學習的研究;(2)高效物理作業的研究;(3)開放性實驗設計的研究;(4)物理問題模型構建的研究;(5)高三物理教學最佳流程的研究。通過研究極大提升了我們的教學效率,通過實踐我們認爲:先做後講,再做歸納效果較好。

4.集體備課求實求效

集體備課是我校的傳統作風,高三面臨時間緊,任務重,所以集體備課求實求效是主旋律。我們採用了“三結合”的方法,即集體與分散結合,內容與方法結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結合。緊緊圍繞在大綱及《考試說明》進行復習教學。作爲一個集體,首先要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爲此我們的做法是:

(1)、堅持集體備課輪流主備制度,每週一次,雷打不動,以做到“五統一”(教學進度、內容、重點難點、典型例題、主要習題)。

(2)、互相聽課,隨時研討。及時解決備課、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已成習慣。做到“不打準備不好之仗”,做到要凡是學生做題老師必須先做,凡是學生拿到學案一定100%不出錯。

(3)主幹知識強化如虎添翼

無論教材、還是大學聯考千變萬化,但是每一科的主幹知識是不變化的,所以抓住每一科的主幹知識複習到位,反覆進行強化,典型題目多次刺激,把教學內容分割切塊,如力學塊由王鶴林負責,電學板塊由費宏負責,實驗板塊由孟才扣負責,選修板塊由陶兆寶負責。計算題又分成三大系列,對照大學聯考試題與我們複習的內

容非常?合。

(4)每次月考和每週晚練都進行深入詳細的分析,包括試卷分析和學生分析等,每次分析都有一個主題。

(5)做好詳細的培優轉差工作,各班的差生心中有數,因人採用不同的補救措施,對物生班有一套特殊的補差方法,把差生分成若干個組,制定小組提升計劃,考試內容逐個過關,小組每天彙報制度,小組攻克進展。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八

又一屆高三帶完了,經過新課改教學,尤其是高三一年的物理教學,反思一下,收穫很大,現總結如下:

一。教學計劃的制定

一份好的教學計劃對我們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它能幫助我們明確教學方向,理清教學思路,瞭解教學進度,檢查教學效果,使高三教學有序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計劃應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一般情況下教學進度前鬆後緊是一個普遍現象,而比較合理的進度應該是前緊後鬆;教學內容的取捨往往影響到教學進度,所以在內容選取方面要做到“面廣點準”,講解時詳略得當。

2、測試的內容和形式測試的內容一般與教學進度同步,涉及的知識點儘可能多,題量要適中,題型儘可能豐富,不一定是安大學聯考的形式出題,可以是問答題、填空題、說理題、推導題、討論題,等等。測試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不一定是一月考一次這類的定時定點考試,可以是課堂小測、單元小測、甚至是某個思維方法和實驗方法小測。

3、教學反饋和對策只要是測試變要反饋。這就要求對任何測試都要進行全批全改,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有用的反饋信息。針對反饋回來的信息,面對全體學生的對策一般是講評試卷,講評試卷的要求是:批改要快,講評要短。千萬不要拖拖拉拉,否則學生沒了興趣。講評不要面面俱到,應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講評不是爲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而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而進行的一項教學活動。

4、學生課外作業的佈置與落實作業的佈置不能流行於形式,而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佈置的作業有沒有必要、佈置的作業能否得到落實,得不到落實的作業不如不佈置。

5、後進生的發現與培養後進生的'培養對提高平均分是有一定貢獻的,抓好後進生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體現。後進生培養的計劃應包括:(1)通過什麼樣的途徑來了解哪些學生有潛力(落實到人);(2)從那些方面來提高他們(落實到內容);(3)怎樣來提高他們(落實到方法)

6、尖子生的發現與培養策略我們要善於發現尖子生,用心去培養。尖子生的培養不在於高難度的試題來訓練,而在於系統性(知識結構的系統性、思維方法的系統性、解題規範和速度)

二。教學策略的選擇

教學策略就是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所採取的措施和方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學策略是很多的,但最基本的東西是相同的。

1、教學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爲以下幾點:

教學目標要“明”——明確三維目標

教學程序要“清”——過程清晰明快

教學活動要“活”——課堂氣氛活躍(指思維活躍,而不是形式活躍)

教學效果要“好”——促進學生髮展

教學手段要“新”——評價過程創新

2、對待學生的態度也是教學策略之一,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對學生多鼓勵,少埋怨,

不要挖苦學生以老師的自信樹立學生的自信。

3、複習的方法。在新授課時,一般是就事論事,解決了某一個問題就算完成了教學任

務,達成了教學目標,但在複習課時,尤其是高三總複習就不能就事論事,應以點帶面,可以是跨知識點,用歸類的方法進行教學。例如,在複習“力與物體的平衡”這部分內容時,傳統的複習方法,往往是斜面、質點、小球等一些純力學問題。這樣複習,知識體系不夠完整,不利於學生聯想、發散、綜合、應用等能力的培養。爲此可計設如下的問題來組討論複習,即:一個物體放在粗糙的斜面上平衡時,問:(1)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學過類似這樣的三力共點平衡嗎?並舉例(越多越好)。(2)這類問題如何來求解?在這基礎上,學生分析、討論、歸納得出這類問題的求解方法:作出閉合的矢量三角形,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識進行求解。

類似地,在複習勻加速直線運動時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複習關於平拋運動時,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複習圓周運動時,可以聯繫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偏轉,等等。分析他們運動的初始條件,研究他們的運動軌跡,歸納出這類試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學實踐證明,經過學生自己討論得到的結論,即使是不夠全面,也比老師瘵現成答案直接傳授給學生的教學效果好得多。

三。提高物理試題的編制能力

試題的編制是我們老師的一個基本技能,尤其高三老師更是如此。試題的編制的一個最基本要求是科學、嚴緊、不能出錯。

1、高三物理試題編制的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各種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考試大綱(國家)、考試說明(省)。

大學聯考試題有導向作用,但不能作爲高三複習的主要依據。以命題要求指導複習,不以個別試題指導複習。

2、試題編制的兩種慣用方式:改編和拼湊(組合)。

四。物理問題解決的策略

所謂問題解決的策略是指解決問題的人用來節他們自己的注意力、學習、回憶和思維的技能。

站在知識的碼頭,遙望能力的彼岸,方法就是連接兩地的橋樑。物理題千變萬化,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解答方法,但掌握瞭解題的基本思路,就如同要開啓千變萬化的“鎖”時,找到了一把“萬能的鑰匙”。

僅從考試的角度考慮,是通過解題來體現你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能力,那麼怎樣來解題呢?你有一點必須非常明白,那就是通過紙筆展現你的思維,向閱卷者要分數,所以解題時要儘可能簡潔明瞭。

看見一道題目,首先不是想這道題是否做過,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題目要求什麼?

2、題中提供了哪些已知條件?

3、題目中描述了幾個過程?有哪幾個關鍵點?每一個過程遵循什麼規律?過程與過程之間靠什麼連起來?把複雜問題分解成幾個相對簡單的問題來處理。

4、根據題目所描述的情境,畫出草圖。

5、題中隱含什麼條件(如勻速直線運動,意謂着所受合外力爲零;平拋運動,意謂着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不變,豎直方向爲版面上落體運動……)

編題要“拼湊”、“組合”,那麼解題就要“拆分”、“卸裝“。分析物理過程要抓住三點:

1、階段性——弄清一個物理過程分爲哪幾個階段

2、聯繫性——找出幾個階段之間是由什麼物理量聯繫起來的

3、規律性——明確每個階段應遵循什麼物理規律。

高三物理教學反思 篇九

高三物理總複習的目的是透過總複習,使學生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關係,熟練掌握物理規律、公式及應用,總結解題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爲了達成以上目的,我們在高三教學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抓住考綱、迴歸課本

1、“考綱”即“考試說明”,它是考試出題的依據,因此在大學聯考複習過程中應緊緊抓住考綱逐一落實考點,用考綱來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狀況,才能做到全面無遺漏;要對照考綱一個一個知識點落實,從考綱對知識點的要求的程度對照學生掌握的狀況看是否達標。

2、在複習備考時,應以課本爲本,充分發揮課本的主導作用,在複習過程中,應指導學生帶着問題看書,研讀教材資料,使其看書有必須的目的性,便於彌補自已基礎知識弱點,融會貫通教材的基礎知識結構,使其迴歸課本目的性強,才能充分利用時間,真正到達查缺補漏的目的。

3、正確處理好“熱點”與“冷點”。最後階段複習中,不僅僅要注意考綱中的熱點問題,在看書時要重視考綱中的重點資料,同時更要關心所謂的“冷點”。因爲前一輪複習中在綜合試卷裏所謂的重點知識、熱點知識出現的機會較多,通常都進行了反覆的強化,恰恰在所謂的“冷點”的地方出題較少,重複的機會少,有的甚至沒有考查過,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有必要的給以加強。如:今年大學聯考實驗題對示波器的考查。以後應注意在“冷點”上的複習,以防止在大學聯考當中出現一些知識上的死角。

二、夯實基礎,培養潛力

在大學聯考複習備考時,要處理好“基礎”與“潛力”的關係,個性是在第一階段的複習過程中,重點是複習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基本解題方法與技巧等基礎知識。但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還應當有目的的加強以下幾種潛力的培養。

1.加強信息遷移問題的訓練,提高閱讀潛力、理解潛力和分析問題的潛力。信息遷移問題一般都是給出一段文字或圖片信息,要求透過閱讀該信息去回答或解決一些物理問題,信息遷移問題着重考查學生臨場閱讀,提取信息和進行信息加工、處理,以及靈活運動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如:給出有關磁懸浮列車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要求學生透過閱讀資料,去回答和分析有關磁懸浮列車的問題。

2.加強科技應用問題的訓練,提高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縱觀近年的大學聯考卷,生活、生產、科學研究中的物理問題已成爲大學聯考中的熱點。平常的物理教學強調理論的完整性,系統性,缺少與科學技術和生活實際的聯繫,在物理教學及有關問題訓練時,往往是簡化後的物理對象、場景,把所有物理問題變成了理想化、模型化,而實際生活問題則往往不同,它並不明顯給出簡化或理想化的對象及物理場景,因而需要培養學生學會抽取物理對象和物理場景的環節。

3.加強實驗技能訓練,提高實驗潛力。推薦在高三複習階段重做高中階段已做過的重要實驗,開放實驗室,但不要簡單重複。要求學生用新視角重新觀察已做過的實驗,要有新的發現和收穫,同時要求在實驗中做到“一個瞭解、五個會”。即瞭解實驗目的、步驟和原理;會控制條件(控制變量)、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會解釋結果得出相應結論,並會根據原理設計簡單的實驗方案。以實驗帶複習,設計新的實驗。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明確認識結論、過程和質疑三要素,爲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打下基礎。學會正確、簡練地表述實驗現象、實驗過程和結論,個性是書面的表述。

4.加強創新思維訓練,提高創新思維潛力。創新思維題是近幾年大學聯考物理試題或理科綜合潛力測試題會考查學生能否尋求獨特而新穎的,並具備社會價值的思維方法解決尚無先例的問題的潛力,這些題大多數屬於開放性的實際應用題,創新思維的主要成份是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所謂發散性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儘可能多種多樣的答案的思維,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的特點;而集中性思維則是依據已有的信息和各種設想,朝着問題解決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結果的思維操作過程,發散性思維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爲主,而集中性思維則在這些可能的途徑中選取和比較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兩者相互聯繫,缺一不可。

三、做好歸納,注重綜合

1、要善於歸納總結,不僅僅要構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對物理習題最好能構成自己熟悉的解題體系,從而在大學聯考中應對陌生的試題能把握主動。

2、注重學科內知識的綜合,重點應放在力學、電磁學的綜合,加強訓練、歸納、總結,反思、提高分析綜合及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潛力。

四、重視訓練,注意答題的規範化

1、平時訓練中要讓學生抓住自己有困難的問題認真分析,針對性的訓練。最後的階段應避開難題、做少量的練習。要選取難度適中,自己“跳一跳夠得着”的題目和一些基礎題目來做,要保證質量和做題的效率及情緒和信心,透過做題持續良好的解題潛力。

2、規範答題。物理試題的解答比較重視物理過程和步驟,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在解答物理題時要規範。解答計算題時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有必要的圖示,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要有方程式和必要的演算步驟,計算結果要思考有效數字和單位。讓學生在練習時尤其在做大學聯考題時要仔細看一看計算題就應怎樣樣表述,答案的評分標準如何,力爭做到能做對的題目就必須不丟分。

總之,在大學聯考物理複習過程中,必須要有周密的計劃、科學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大學聯考的勝利。

高三物理教案教學反思 篇十

1、本章主要是研究物體的組成、分子熱運動、分子間的作用力以及物體的內能。

2、本章主要內容爲分子動理論,以分子動理論爲基礎,將宏觀物理量溫度和物體的內能聯繫起來。屬模塊中大學聯考必考內容。

3、大學聯考中以選擇題形式考查對基礎知識的理解,以計算題形式進行宏觀量與微觀量間的計算。

第一課時 分子動理論

【教學要求】

1、知道物體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理解阿伏加德羅常數。

2、知道分子熱運動,分子熱運動與布朗運動關係。

3、知道分子間的作用力和一些宏觀解釋。

【知識再現】

一、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1、分子體積很小,它的直徑數量級是 m.

2、油膜法測分子直徑:d=V/S,V是 ,S是水面上形成成的單分子油膜的面積。

3、分子質量很小,一般分子質量的數量級是

kg

4、分子間有空隙。

5、阿伏加德羅常數:1 mol的任何物質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數,這個數的測量值NA= mol—1。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個十分巨大的數字,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分小,從而說明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二、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運動

1、擴散現象:相互接觸的物質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溫度越高,擴散 。

2、布朗運動: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懸浮在液體中的 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顆粒越小,運動越 ;溫度越高,運動越 。布朗運動不是液體分子的運動。

三、分子間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合力叫分子力。

2、特點: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的

增大而減小,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變化更 。

知識點一微觀量與宏觀量關係的計算

微觀量與宏觀量間的關係,以阿伏加德羅常數爲聯繫的橋樑。解題時應抓住宏觀量中的質量、體積、摩爾質量、摩爾體積、分子數目等,微觀量中的分子質量、分子大小(體積與直徑),氣體問題一般用正方體模型,固體、液體分子一般用球模型。

【應用1】( 07南京調研)銅的摩爾質量爲 ,密度爲 ,阿伏加德羅常數爲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kg銅所含的原子數是

B.1m3銅所含的原子數是

C.1個銅原子的質量是

D.1個銅原子所佔的體積是

導示: 1kg銅的量爲 ,原子數是 ,A錯。1m3銅質量爲 ,摩爾數爲 ,原子數是 ,B錯。1摩爾銅原子的質量是M,1個銅原子的質量是 ,C對。1摩爾銅的體積爲 ,一個銅原子所佔的體積爲 ,D對。故本題選CD。

物質密度等於質量與體積之比,也等於摩爾質量與摩爾體積之比。摩爾質量爲分子質量的6.02×23倍。摩爾體積爲分子佔據體積的6.02×23倍。

知識點二布朗運動的理解

布朗運動是花粉小顆粒的運動,它體現了分子運動的特點,不是分子運動。由於分子運動,對花粉小顆粒產生隨機的碰撞,這種不平衡,使得花粉小顆粒運動起來。

【應用2】(08鎮江調查)用顯微鏡觀察水中的花粉,追蹤某一個花粉顆粒,每隔 10s 記下它的位置,得到了 a 、b 、c 、d 、e 、f、g 等點,再用直線依次連接這些點,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些點連接的折線就是這一花粉顆粒運動的徑跡

B.它說明花粉顆粒做無規則運動

C.在這六段時間內花粉顆粒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從 a 點計時,經 36s ,花粉顆粒可能不在 de 連線上

導示: 花粉顆粒的運動是雜亂無章的,10s內的徑跡是複雜的,這些點連接的折線不一定是這一花粉顆粒運動的徑跡,A錯。它只能說明花粉顆粒做無規則運動,B正確。六段時間的位移大小不等,所以花粉顆粒運動的平均速度大小不等,C錯。從d點再運動6s時間,花粉顆粒可能不在 de 連線上,體現花粉顆粒運動的無規則性,D正確。故選BD。

知識點三分子間的作用力與分子勢能

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與引力,它們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減小,斥力減小得快。斥力與引力的合力爲分子間的作用力,又分別表現爲斥力和引力。所以這裏的概念容易引起混淆。A.分子間的引力比分子間的斥力減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B.分子間的引力比分子間的斥力減小得快,分子力減小

C.分子間的斥力比分子間的引力減小得快,分子力增大

D.分子間的斥力比分子間的引力減小得快,分子力減小

導示: 當分子距離r=r0時,分子間引力和斥力相等,距離再增大時,表現爲引力,斥力減小得快,但分子力減小,ABC錯,D對,故選D。

討論分子間斥力與引力時,應區別斥力、引力和作用力三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不同距離段上的特點。

類型一分子力與宏觀力的關係

與分子力特點有關的習題主要有三類:一是判斷對分子力特點的描述是否正確。二是利用分子力特點研究分子力做功,分子的加速度。三是與實際相關聯的問題。要正確分析這些問題,必須準確把握分子力的特點,熟知分子間斥力、引力及合力隨分子間距離的變化規律。應弄清楚是分子力原因還是其它力作用的結果,切不可見了相斥、相吸就與分子力聯繫。

【例1】如圖所示,使玻璃板的下表面與水接觸,再向上用力把玻璃板緩慢拉離水面,當玻璃板離開水面時 ( )

A.玻璃板只受重力和拉力作用,所以對玻璃板的拉力與玻璃板的重力大小相等

B.因爲玻璃板的下表面附着了一層水,所以對玻璃板的拉力比玻璃板的重力稍大一些,大的值與這層水的重力相當

C.玻璃板受重力、拉力和浮力作用,所以對玻璃板的拉力小於玻璃板的重力

D.玻璃板離開水面時,水層發生了分裂,爲了克服大量水分子間的引力和大氣壓力,拉力明顯大於玻璃板的重力

導示:本實驗中,彈簧秤的拉力明顯大於玻璃板的重力。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璃板離開水面時,水層發生了分裂,爲了克服大量水分子間的引力和大氣壓力而產生的。答案D。

宏觀力現象往往與微觀分子間的作用力有關,例如固體抗壓、抗拉等,是由分子力而產生的,而氣體的壓強則是由分子無規則運動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