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品多篇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一

【設計意圖】

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現幼兒只認識少數的兵器。《綱要》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用感官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去看去聽去摸一摸,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設計這節課就是想讓孩子們瞭解到更多的兵器。通過自己選擇最喜歡的兵器,調動了幼兒學習積極性!

【活動目標】

1、瞭解中國古代和現代的主要兵器。

2、通過自己選擇最喜歡的兵器,調動了幼兒學習

3、感受兵器的造型美。

【活動準備】

1、各類兵器圖片、模型。

2、幼兒收集各種兵器的圖書或模型,建立“兵器博物館”。

3、各種紙質材料、彩色電線、軟管、剪刀、顏料。

4、掛圖《中國古代兵器》和《現代兵器》。

【活動難點】

製作“我喜歡的兵器”。

【活動重點】

認識中國古代和現代的兵器。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起幼兒興趣。

出示圖片《木蘭拿弓箭》,幼兒觀察,提問:

“你們看花木蘭拿的兵器是什麼?(弓箭、刀……)木蘭使用的弓箭是什麼樣的?怎麼用?你還知道哪些古代兵器?(劍、刀、弓箭……)

二、欣賞現代兵器圖片或模型。

1、幼兒觀察其他小朋友收集的各種兵器的圖片或模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兵器。

“我們已經瞭解了古代時候的兵器,現在我們來了解現代的兵器。你們今天也帶來了很多兵器。

2、教師出示現代兵器圖片,講解兵器的名稱和用途。

三、製作“我喜歡的兵器”。

1、引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我們剛纔認識了很多的兵器,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種,爲什麼?

“兵器爲什麼有那麼多種?究竟哪一種最厲害?你想做哪一種兵器?

2、教師提供多種材料,幼兒討論製作方法。

3、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材料製作“我喜歡的兵器,如:刀、槍、劍、大炮、坦克、飛機、戰艦等。

4、活動延伸:將幼兒作品佈置成“兵器展覽會”,供幼兒欣賞。

【附】

十八般兵器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種技藝,其內容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其名稱,始見於元曲。

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爲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鐗、錘、戈、钂、棍、槊、棒、矛、耙十八種兵器。

後來演變,亦稱十八般武藝,十八般武藝,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泛指多種武藝。

十八般兵器爲中華武藝和武器的象徵。民間相傳古代精通者爲項羽和呂布。自清代以來,十八般武藝又有四種說法:

(1)指“刀、槍、劍、鏜、棍、叉、耙、鞭、鐗、錘、斧、鉤、鐮、扒、拐、弓箭、藤牌”。

(2)與(1)排列相同,唯後三件變爲:代、抉、弓矢。

(3)指“九長九短”。九長爲:槍、戟、棍、鉞、叉、鏜、鉤、槊、環;九短爲:刀、劍、拐、斧、鞭、鐗、錘、棒、杵。

(4)指近代戲曲界有人稱之爲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鐗、錘、抓、钂、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種兵器。(便於記憶的方法: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鐗錘抓柺子流星)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二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科學變化現象,想獲取有關科學經驗,是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碰一碰》就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同樣一塊磁鐵,有時一碰就能被吸住,有時怎麼碰都吸不住”的現象,我在這裏安排了一系列具有幼兒探索性的活動,發現並能揭示磁鐵的“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特徵,建立有關磁鐵原理的粗淺概率。

活動目標:

1、對磁鐵感興趣,發現磁鐵只能吸住鐵製品的特徵。

2、發展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按一定的標準(是否能吸引)進行分類。

3、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磁性現象、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探索的結果。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操作理解磁鐵的特徵。

活動難點:

幼兒初步懂得同性相互吸引,異性相互排斥的道理。

活動準備:

每人一盤材料,內有磁鐵和鐵片、曲別針、螺絲、塑料吸管、玩具,玻璃製品、布料製品。

活動過程:

1、自由玩,觀察發現磁鐵的特性:

(1)、給每位幼兒一塊磁鐵,告訴幼兒可以用磁鐵和自己想碰的東西碰一碰,看看能發現什麼。

(2)、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3)、教師出示備好的盤子裏面裝的各種材料,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猜測哪些東西能吸起來,哪些東西吸不起來。

(4)幼兒拿一塊磁鐵先去吸鐵製品、再去吸塑料吸管、玩具、玻璃製品、布料製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生了什麼現象。

(5)通過實驗操作驗證猜測,進一步發現磁鐵只能吸引鐵製品的特徵。

小結:當磁鐵吸引鐵製品時(曲別針、螺絲、鐵片)就會產生吸引力,當磁鐵吸引木製品時(塑料吸管、木製玩具、玻璃製品、布料製品)就會相互產生推力。

2、學習用磁鐵將物品分類。

(1)、請幼兒用磁鐵吸一吸盤子裏的東西,把能吸住的東西放到一起,不能被吸住的東西放到一起。

(2)、老師和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的結果。

3、經驗遷移

精揀鐵屑,給每位幼兒分發一個紙盒,讓幼兒看看盒子裏面裝的是什麼?(每個盒子裝了一部分大米,在大米里面裝上各種鐵製品和木製品),提醒幼兒看看米里面有些什麼?自己想辦法將鐵屑又快又幹淨的剔除掉。

提問:磁鐵吸住了哪些東西?

小結:磁鐵吸住了曲別針、鐵片、螺絲。

4、出示筆、紙若干

出示大記錄筆,幼兒講述實驗結果,老師記錄,獲得磁鐵只能吸住鐵製品的感性經驗。

活動延伸:

1、老師引導幼兒用自己手中的磁鐵在室內進行玩碰一碰的遊戲,看一看哪些東西是被磁鐵吸引的,哪些東西不能被磁鐵所吸引。

2、在生活中引導幼兒幼兒尋找關於鐵製品的物體。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三

活動目標:

1、瞭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光的奧祕的興趣。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重點難點:

1、瞭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能理解淺顯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小鏡子、水盆、硬幣、手電筒

2、活動記錄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兒兩張

3、多媒體課件:各種照明燈、浴霸、歌廳裏的燈光、裝飾的彩燈、港口和馬路上的信號燈。

活動過程:

一、瞭解光的種類:

1、設置場景(使室內變暗)師:提問:"小朋友,屋裏爲什麼變暗了?幼兒:“沒有光了,所以屋裏變暗了”(打開燈)提問:爲什麼屋裏又亮了?幼兒:因爲有燈光了,所以屋裏變亮了。師:那麼,你能說說你都見過那些光呢?

2、幼兒說出自己見過的那些光(太陽光、月光、星光、燈光、閃電光、x光、火光、激光、熒光棒、螢火蟲發出的光等等)。

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自然光:像太陽光、月光、星光、火光、閃電光、螢火蟲的光是自然界產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燈光、激光、x光、螢光棒的光是人們製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認識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師: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看光是怎樣走路的?

實驗(一)、將活動室窗戶遮住使室內變暗,打開手電筒,讓幼兒觀察手電筒的光是怎樣走路的?幼兒(手電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師小結:這是光的第一個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過去的,比如:太陽光、月光、手電筒的光、應急燈的光等等,因此,這種光的照射過程成直線的現象稱之爲直射現象。

實驗(二)、讓幼兒在有陽光的地方玩小鏡子、水盆裏的水。師:小朋友邊玩觀察光發生了哪些變化?幼兒(發現小鏡子反光,發現水盆裏的水也反光、發現小鏡子讓光拐彎了)。

師小結:這叫光的第二個特性:光的反射性。

實驗(三)、把硬幣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導幼兒觀察硬幣和筷子的變化,幼兒(我發現筷子彎了、我發現硬幣從玻璃杯側面看變得很大,從玻璃杯的上面看沒變)。

師小結: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這是由於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陽光會照在地上,我們身上,也會穿過清水照進水裏,可是水和空氣不一樣,光鑽進水裏,走得慢了,也發生了一點變化,我們的眼睛看下去,水裏的筷子好像變彎了,其實是光在和我們做遊戲呀!是光的第三個特性:光的折射

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並讓幼兒做記錄。

三、討論光的用途:

師: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發明瞭許多有用的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瞭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娛樂、裝飾、用作信號等。

2)、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幫助找東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診療、美容、科考、照相、紅外線烤箱可以烤東西;紅外線還可以治病、紫外線可以消毒、殺菌。在醫院裏,人們可以用激光進行光治療。

3)、鼓勵幼兒長大後探索、發現更多的沒有被人類發現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造福人類。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畫到記錄紙上。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創新思維能力,淡化了以知識傳授爲重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猜測——實驗驗證——得出結論。認識光是怎樣傳播的,進而順利理解影子形成的道理,解釋了生活中的疑惑。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親自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感受、體驗並內化。並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去驗證,在體驗中感悟科學探究的真正樂趣,減少學生對科學的畏懼感和枯燥感。我組織學生分小組合作,做好觀察記錄,學生在活動中不斷有新發現。我讓每個學生在小組裏都承擔了任務,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次的科學探究活動,共享其中的苦惱和喜悅,給學生一個自主實驗的平臺。

這一堂課我能順利按預定計劃完成了,課堂中學生參與的機會多,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經過其他教師的指導和自己的課堂教學調整,這堂課使我學到了很多,也充分認識到要想使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今後我會好好地改革我的教法,讓我的科學課更精彩。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運用觀察、比較、推理方法解決問題。

2、通過介紹鳥列的趣聞,進一步激發幼兒愛鳥的情感。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環境創設

智力競賽題

重點與難點

運用觀察、比較、推理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過程

一、選擇題

把全班孩子分成2組,每組一套A B C D的牌子,可以和隊員商量聽取意見 ,然後選擇最爲迅速的答案舉牌示意。

1、鳥有啄洞的本領,爲什麼要啄洞?(B D)

A:監視敵人 B:餵養寶寶 C:休息 D:啄蟲

2、爲什麼鳥要長鼻毛?(B)

A:爲了魅力 B:擋住啄洞時候飛出的木屑

C:保暖 D 測量

3、最小的鳥事什麼鳥?

A:鴕鳥 B:燕子 C :鵜鶘 D:蜂鳥

4、最重的鳥事什麼鳥?

AS:鴕鳥 B: 燕子 C:蜂鳥 D:喜鵲

5、鵜鶘起飛時候正確的動作是什麼?

A:直接從水面上飛起 B:2腳拍水起飛

C:從水面上跑動起飛 D:找塊石頭然後起飛

二、搶答題

1、說出3中會捕魚的鳥

2、說出2種不會飛的鳥

3、最大的鳥事什麼鳥?

4、舉世無雙的建築師是誰?

三、是非題

1、會捉魚的鳥有 烏鴉、鵜鶘、信天翁對不對?(對)

2、會捉蟲的`鳥有 烏鴉、啄木鳥 、麻雀。對不對 (對)

3、孔雀媽媽開屏真漂亮,對不對?(錯)

4、老鷹是很溫柔的動物,對不對?(錯)

活動反思

1、在新課的引入上:我採用了典故導入法:講一段歷史,然後引導學生通過問題逐步引入新課。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

2、對課標的把握準確:備課前我深入研究了課標中有關本課的教學要求,在本教研組老師的集體研討中,我更加明確了本科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準確的把握了課標的要求。在備課中將課標要求逐項落到了實處,將“學爲主體”作爲整個教學的重中之重。

3、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到位:本課有一個探究活動——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這個活動在新課標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但鳥適於飛行的特點較多,而且探究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備課時,結合本組老師的意見,我將“鳥適於飛行的特點”這一探究活動內容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設計成“小組PK”的形式,在課堂讓各小組學生合作探究,在學生開展探究前提出明確要求,指導學生展開探究。在學生探究時,及時瞭解各小組學生的探究進度及探究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並幫助探究有困難的小組完成探究活動。之後組織各學習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展示本組的探究成果,然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合作交流及再次展示合作探究成果,最後師生共同合作,互動交流,概括總結,得出結論。

4、情感教育落實到位:在教學中採用學生小組內合作探究、小組間合作交流討論及二次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交流意識,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探討,讓學生進一步強化了“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基本觀點,將情感教育落實到了課堂教學中去。

5、圖文結合: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時,讓學生看書中圖片,自主繪畫,信息直觀形象,簡潔明瞭,更有利於學生的自主探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不足之處有:

1、在知識點間的過渡上,語言設計組織不夠精煉,過渡不太自然。

2、在進行探究時,沒有給學生提供活體材料,讓學生觀察鳥類的飛行。

3、在探究活動結束,概括鳥類特徵之間的過渡太突然。

4、在學生的展示中,由於時間所限,參與展示的學生人數較少。

5、在新課結束時,知識的整合方式有待改進。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學習,從書中學,從同行中學,從實踐中學,努力提升自己。

小百科:鳥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體均被羽,恆溫,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時退化。多營飛翔生活。心臟是2心房2心室。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實驗、談話,讓幼兒瞭解有關電池的一些小知識,認識電池的特徵,正、負極及作用,瞭解正確使用電池、檢驗電池的方法。

2、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電動玩具若干,創設情境“電池專賣櫃”。

2、實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電池一節(新、舊),小燈泡一個,電線一根。

3、電池模型圖,說明圖(安裝圖)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討論認識電池。

1、利用玩具吸引幼兒,並且撥動開關,提出問題:玩具爲什麼不動?

2、證實幼兒的猜測,引出活動的主題——電池。

3、幼兒觀察電池。

4、結合圖片鞏固幼兒的發現,小結電池的基本特徵,並認識正負極。

二、掌握電池的使用方法

1、裝入電池,玩具不動,找原因。(幼兒討論後回答)

2、羅列幼兒的三種可能性,並一一加以驗證。

①電池裝反了。措施:結合說明圖,讓幼兒學習正確的安裝方法,鞏固正、負極知識,並請幼兒試裝。

② 玩具壞了。措施:用快用完的舊電池證明。

③電池沒電了。措施:用新電池。

三、通過實驗,檢驗電池

1、提出問題:怎樣才能知道電池裏有沒有電?

2、幼兒探索性實驗,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出示電動玩具,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讓他們知道里面裝有電池。接下來,我遙控玩具,玩具卻不動,讓小朋友猜想不動的原因。重點讓孩子明白電池有正負極。這節課,孩子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很活躍,效果不錯。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 篇六

活動目標

1、選用不同的材料用剪、粘、扎燈方法,嘗試將不能盛水的物品變爲可以裝水的工具。

2、敢於大膽想想、嘗試、表現,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種盛水工具(漏水的和不漏水的)

2、修補用的輔助材料膠帶等。

活動過程

一、找出漏水和不漏水的工具

1、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裏有許多好玩的東西。

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個忙,每人找兩樣東西,一樣是不漏水的,一樣是漏水的,

找到了就請你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2、我們來看看,不漏水的有哪些?

讓幼兒說說,這些東西有什麼用?

3、漏水的東西有哪些?這些漏水的東西有用嗎?有什麼用?

幼兒討論後知道,這些東西有很多用途。

二、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1、現在,我需要一些裝水的工具,請小朋友找一找,哪些工具可以裝水?

討論:這些工具我什麼能裝水?

2、這些漏水的東西能裝水嗎?

如果用這些漏水的東西裝水,你有什麼好辦法不讓它漏水嗎?

請小朋友互相討論一下。

3、誰來給小朋友介紹一下你想到了什麼方法?

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辦法。

4、有這麼多好方法,你們想不想去試試?

出示輔助材料。

老師這裏還準備了一些材料,你可以選用你認爲、最合適的方法修補你手中的東西,

補好後可要仔細檢查一下牢不牢固,然後去盛水試一試。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提醒幼兒:如果你的小手不夠用時,可以請老師和小朋友幫助你。

四、經驗交流

1、教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你修補了什麼東西?

可以盛水了嗎?看看漏不漏?

2、幼兒講述修補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