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物理教案(整理11篇)

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整理了11篇《物理教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物理教案》相關的範文。

物理教案(整理11篇)

篇1: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動手操作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獨立設計控制變量實驗的能力。

2、體驗證據對於科學探究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樂於蒐集證據,勇於蒐集證據的意識。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

教學準備:

玩具小車、木塊、線繩、米尺、秒錶、易拉罐、小橋模型、測力計、乒乓球、足球、籃球

“我們的表現”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應用的錄像或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組織遊戲:

老師組織學生做遊戲:讓同學甲蹲在地板上,分別找幾個同學想辦法讓他離開原來的位置。

師生交流遊戲規則。

(2)交流反思:

談話:你在遊戲中發現了什麼?

學生:使勁兒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離開。

談話:推和拉都使勁兒說明我們用了力,離開原來的位置我們也可以說它運動起來。

(3)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推力和拉力。

(4)提出問題: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靜止的同學運動起來,還能不能使其它靜止的物體也運動起來?

二、猜想假想

(1)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並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教師主要針對推、拉怎樣改變物體運動狀態及物體受力後怎樣運動進行引導。引導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性的語言,引導者的身份適時給學生以適當的評價,使活動的開展更加的有效。

全班交流。教師談話:誰願意把你們小組的討論結果介紹給大家?

(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

談話:大家的討論結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實的結果到底是不是這樣還需要我們親自動手驗證一下。

三、制定方案

(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

教師談話:小車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時會運動起來,那麼小車的運動快慢與什麼有關係呢?我們不妨預測一下。

教師小結:同學們提出的這些條件都可能影響小車的運動快慢,但是這些專題我們不可能都研究,我們要選擇一下。

設計探究思路: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鉤碼當成小車的拉力,改變小車所掛鉤碼的數量,可以改變小車受到不同的拉力。

(2)拉力和推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動內容:

教師談話:我們現在都是小司機了,能駕駛好你的車嗎?下面咱們做個小遊戲看誰的小車能順利通過所有的障礙物。既然是遊戲,就要有遊戲規則,小組先討論遊戲規則。

學生制定遊戲規則。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教師交待“這個遊戲可以重複做,關鍵要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四、實施探究

(1)“比一比誰的力氣大”

談話:拉力和推力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極其廣泛,它們的存在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增添了我們的樂趣,下面咱們來做個“比一比誰的力氣大”的遊戲。

學生分兩組進行“拔河比賽”。

同學們來交流一下,在動手操作中你發現了什麼?你的發現與原來的猜想一致嗎?

學生彙報交流,彙報時儘量讓學生把他們的發現都講出來,重點引導學生講清楚:他們的發現與推力、拉力之間的關係,以便於學生在彙報結束後自己總結各組發現的相同之處,即上述物體運動狀態之所以發生變化,就是因爲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

五、展示交流

教師提出以下幾個評價主題

認爲哪個小組的發現最多?

認爲哪個小組合作得最好?爲什麼?

這節課你有哪些發現?

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

六、拓展創新

講述:力就在我們的身邊,除這節課我們接觸到的推力和拉力外,還有哪些種類的力呢?我們把一輛小車放到斜坡上,它會自己向下跑,是誰讓它由靜止變成運動的?還是推力和拉力嗎?如果你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你可能會發現一個“震驚世界”的超大祕密!

篇2:物理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質及相互轉化的關係。

(2)掌握白磷、紅磷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係。瞭解磷的含氧酸的性質,瞭解常見的磷酸鹽。

2.能力和方法目標

(1)通過NO2、NO、O2跟水反應的分析,掌握氮的氧化物、氧氣和水反應的有關計算方法。

(2)通過比較白磷、紅磷的結構和性質,提高比較能力,提高判斷同素異形體的能力。通過氮族、氧族和鹵族元素的比較,提高運用元素週期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NO2、NO、O2跟水反應的有關計算。

[教學過程]

[複習和引入新課]

複習上節課N2的化學性質,總結氮的氧化物的性質。

[教師提問]你能寫出哪些氮的氧化物的化學式?其中氮元素的價態分別是多少?

氮的氧化物中屬於酸酐的有哪些?

NO和NO2如何轉化?NO2、溴蒸氣怎樣鑑別?

如何收集NO、NO2?

[邊討論邊總結]

(一)二氧化氮跟水的反應

[演示實驗]二氧化氮跟水反應。裝置如下圖所示(一支10mL量筒)。

(1)輕輕搖動量筒,觀察現象(水位逐漸上升,紅棕色逐漸變淺)。

(2)用大拇指按住量筒口,取出量筒倒轉振盪,再插入水中,觀察現象。(水位迅速上升至量筒容積約 ,剩餘 體積的無色氣體)。

(3)將量筒口用橡膠塞塞住,從水中取出量筒,往量筒中滴入紫色石蕊試液,觀察現象(溶液變紅)。

通過以上實驗的分析引出下列問題。

(二)NO2、NO、O2跟反應的計算

分析反應原理:

1.二氧化氮跟水反應:3NO2+H2O=2HNO3+NO

2.二氧化氮、氧氣同時跟水反應:4NO2+O2+H2O =4HNO3

3.一氧化氮、氧氣同時跟水反應:4NO+3O2+H2O =4HNO3

篇3:物理教案

【摘要】步入高中,相比國中更爲緊張的學習隨之而來。

本文題目:高三物理教案:機械能

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功是力的空間積累效應。它和位移相對應(也和時間相對應)。計算功的方法有兩種:

⑴按照定義求功。即:W=Fscos。 在高中階段,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恆力做功。當 時F做正功,當 時F不做功,當 時F做負功。

這種方法也可以說成是:功等於恆力和沿該恆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積。

⑵用動能定理W=Ek或功能關係求功。當F爲變力時,高中階段往往考慮用這種方法求功。

這種方法的依據是: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功是能的轉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過程中能量轉化的數值,那麼也就知道了該過程中對應的功的數值。

(3).會判斷正功、負功或不做功。判斷方法有:○1用力和位移的夾角判斷;○2用力和速度的夾角判斷定;○3用動能變化判斷.

(4)瞭解常見力做功的特點:

重力做功和路徑無關,只與物體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有關:W=mgh,當末位置低於初位置時,W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則重力做負功。

滑動摩擦力做功與路徑有關。當某物體在一固定平面上運動時,滑動摩擦力做功的絕對值等於摩擦力與路程的乘積。

在彈性範圍內,彈簧做功與始末狀態彈簧的形變量有關係。

(5)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點:○1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時間內做的總功可能爲正、可能爲負、也可能爲零;○2一對互爲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總功可能爲零(靜摩擦力)、可能爲負(滑動摩擦力),但不可能爲正。

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

(1)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義式: ,所求出的功率是時間t內的平均功率。

(3)功率的計算式:P=Fvcos,其中是力與速度間的夾角。該公式有兩種用法:①求某一時刻的瞬時功率。這時F是該時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時值,對應的P爲F在該時刻的瞬時功率;②當v爲某段位移(時間)內的平均速度時,則要求這段位移(時間)內F必須爲恆力,對應的P爲F在該段時間內的平均功率。

(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爲PG=mgVy,即重力的瞬時功率等於重力和物體在該時刻的豎直分速度之積。

2、斜面上的彈力做功和摩擦力做功問題

3、滑輪系統拉力做功的計算方法

當牽引動滑輪兩根細繩不平行時,但都是恆力,此時若將此二力合成爲一個恆力再計算這個恆力的功,則計算過程較複雜。但若等效爲兩個恆力功的代數和,將使計算過程變得非常簡便。

4、求某力的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的方法

平均功率的計算:

5、機車的啓動問題

問題1:.機車起動的最大速度問題

問題2:機車勻加速起動的最長時間問題

問題3:.機車運動的最大加速度問題。

功和功率的計算

1、求變力做功的幾種方法

功的計算在中學物理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學階段所學的功的計算公式W=FScosa只能用於恆力做功情況,對於變力做功的計算則沒有一個固定公式可用,本文對變力做功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如下:

(1)等值法

等值法即若某一變力的功和某一恆力的功相等,則可以同過計算該恆力的功,求出該變力的功。而恆力做功又可以用W=FScosa計算,從而使問題變得簡單。

(2)、微元法

當物體在變力的作用下作曲線運動時,若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切線方向之間的夾角不變,且力與位移的方向同步變化,可用微元法將曲線分成無限個小元段,每一小元段可認爲恆力做功,總功即爲各個小元段做功的代數和。

三、平均力法

如果力的方向不變,力的大小對位移按線性規律變化時,可用力的算術平均值(恆力)代替變力,利用功的定義式求功。

(4)、圖象法

(5)、能量轉化法求變力做功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已知外力做功情況可計算能量的轉化,同樣根據能量的轉化也可求外力所做功的多少。因此根據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功能關係等可從能量改變的角度求功。

①、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

動能定理的內容是: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增量。它的表達式是W外=EK,W外可以理解成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數和,如果我們所研究的多個力中,只有一個力是變力,其餘的都是恆力,而且這些恆力所做的功比較容易計

算,研究對象本身的動能增量也比較容易計算時,用動能定理就可以求出這個變力所做的功。

③、用功能原理求變力做功

功能原理的內容是:系統所受的外力和內力(不包括重力和彈力)所做的功的代數和等於系統的機械能的增量,如果這些力中只有一個變力做功,且其它力所做的功及系統的機械能的變化量都比較容易求解時,就可用功能原理求解變力所做的功。

④、用公式W=Pt求變力做功

機械能及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應用

一、對機械能守恆定律的理解

1、對機械能中的重力勢能的理解

機械能中的重力勢能是一個相對值,只有選定了零勢能參考面纔有物體相對於零勢面的重力勢能。在機械能守恆關係式中初、末兩狀態的機械能應相對於同一參考面。

2、對機械能守恆定律條件的理解

對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條件的理解關係到能否正確應用該定律,對該定律的理解可從以下兩個方面:

(1)、從力做功的角度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對某一物體,若只有重力(或彈簧的彈力)做功,其它力不做功,則該物體的機械能守恆。

(2)、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

對某一系統,物體間只有動能和重力勢能及彈性勢能相互轉化,系統跟外界沒有發生機械能的傳遞,機械能也沒有轉變成其它形式的能(如沒有熱能產生),則系統的機械能守恆。

3、對於機械能守恆定律中守恆的理解。

正確理解機械能守恆定律中守恆的涵義,對於正確寫出守恆的物理表達式十分重要,同時對守恆的理解不同,其對應的物理表達式也不同。對守恆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種:

(1)、所謂守恆即系統的初態的總機械能E1等於末態的總機械能E2,其相應的物理表達式爲:E1=E2。

(2)、系統的機械能守恆可理解爲系統的能量只在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系統重力勢能的變化量和系統動能的變化量數值大小相等,即Ep=-Ek。

(3)、如果系統是有A、B兩個物體組成的,對於機械能守恆可理解爲系統的機械能只在A、B兩物體之間相互轉化,A物體的機械能的變化量和B物體的機械能的變化量數值大小相等,即EA=-EB。

二、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應用

1、物體運動中的機械能守恆

2、變質量問題中的機械能守恆

3、多物體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恆問題

4、彈簧問題中的機械能守恆

功能關係

1、常見力做功與能量變化的對應關係

①重力功:重力勢能和其他能相互轉化 ②彈簧的彈力做功:彈性勢能和其他能相互轉化

③滑動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爲內能 ④電場力做功:電勢能與其他能相互轉化

⑤安培力做功:電能和其它形式能相互轉化

⑥分子力做功:分子勢能和分子動能之間的能的轉化

⑦合外力做功:動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間的轉化

⑧重力、彈力外的其他力做功:機械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間的轉化

2、功是能量的轉化的量度 W=E

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1、衝量---求恆力和變力衝量的方法。

恆力F的衝量直接根據I=Ft求,而變力的衝量一般要由動量定理或F-t圖線與橫軸所夾的面積來求。

2、動量---動量及動量變化的求解方法。

求動量的變化要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或動量定理。

3、動量定理:

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爲:

10明確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20分析研究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

30選取正方向,確定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始末兩狀態的動量;40依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小結:

三問法應用動量定理:

一問能否用(涉及力、時間和速度變化的問題,不涉及加速度與位移)

二問研究對象與過程;三問動量的變化與合衝量

篇4:物理教案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學內容

1)所用教材出版單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級或模塊:九年級

3)所屬的章節:第十六章第三節

4)教學時間45分鐘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比熱容的概念,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會查比熱容表。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嘗試用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利用探究學習,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了熱傳遞、熱量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從而提出了比熱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點知識。本節教材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常識出發提出問題,經過探究活動得出結論,並應用探究所得解決實際問題,新教材更爲關注的是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實驗探究。本課時教學內容主要是比熱容的概念的建立,這是下節課進行熱量計算的基礎。應把探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作爲本節教學的重點。由於比熱容的概念內涵較深、外延較廣,涉及熱量、溫度變化、質量三重概念間的關係,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以及應用比熱容的知識來解釋自然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則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3、學情分析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變量、轉換、比值定義等方法的運用,本節的探究活動教材採用的是一種部分探究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切實體驗物質的`熱屬性,以加深學生對比熱容概念的理解。

4、設計思路

主要採用科學探究等方法開展本節教學,探究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給比

熱容下定義時,用到比值定義法、類比法。探究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對課本提供的探究方案進行大膽的改進,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體驗成功的愉悅。爲幫助學生理解比熱容的概念,努力使本節的教學活動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幫助學生構建“身邊的物理”,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方案一:多媒體展示:炎熱夏季的一天傍晚,甲、乙兩人在湖邊遊玩,爲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划船到湖中去,乙則認爲在岸上散步更涼爽,你認爲誰的意見對?

學生思考、猜想、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可能岸上、湖中、兩者一樣三者觀點都有,到底哪種觀點對呢 ?從而引入新課。

方案二:

出示圖片,夏天,岸上的沙子被曬得很燙,而海水卻很涼,你有這種感覺嗎?你想不想知道爲什麼?

推進新課

一)探究物質的吸、放熱性能

探究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是國中物理中比較困難的實驗之一,設計和實驗操作的難度較大,需要注意及時指導和協助學生,以保證每組學生都觀察到相應的實驗現象,得到較好的實驗結果。下面對探究的各個環節加以具體說明。

(1)提出問題

從生活中學生已經意識到不同物質的吸、放熱性能不同,這裏還要把這個比較籠統的問題描述爲明確具體的可驗證的物理問題。教師可以予以引導:如果上面兩幅圖中都是水或都是砂子,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也相等,顯然,它們吸收的熱量必定相等。那麼,不同物質(如水和砂子),在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相等時,它們吸收的熱量也相等嗎?

這已經是一個可驗證的問題,其中包含限制條件,如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等、不同物質等,這些都可以通過實驗技術條件予以控制和測量,爲下面設計實驗提供了基礎。

(2)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要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性能,需要取質量相等的不同物質,使其升高相等的溫度,比較各自吸收熱量的多少。這僅僅是一個實驗計劃而已,還要具體設計怎樣 實現這些要求。具體做法是:不同物質選擇水和砂子;質量相等要用天平稱 量;升高的溫度通過溫度計測量出來;水和砂子吸收熱量的多少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因此要用兩個相同的加熱源(如相同的酒精燈,但從安全性考慮,儘量不要用通常的“熱得快”等電加熱器)。另外,裝水和砂子的燒杯規格要相同,要保證除了水和砂子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通過觀察水和砂子升高同樣溫度吸收熱量是否相等來驗證其吸熱性能是否相同。

此外,砂子需要不停攪拌,否則會受熱不均勻。實驗中也可選用水和煤油(或酒精、色拉油)對比進行研究,可以省去攪拌的麻煩。 但煤油、酒精和色拉油均屬易燃品 ,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由此看來,本實驗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

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可以直接採用教材上的,也可根據需要自行設計。不管採用哪種,教師都應引導學生弄清表格中各行各列表示的含義,包括其中的單位等,這是以後閱讀、使用和設計表格必備的知識。

實驗的步驟要讓學生自己設計,以鍛鍊他們設計實驗和語言表達的能力。茲舉一例,僅供參考:①按照圖16.3-1和圖16.3-2所示,用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燒杯、溫度計等組裝兩套器材;②用天平分別稱取100 g水和砂子,分別倒入兩個燒杯中;③記錄水和 砂子開始時的溫度;④同時對水和砂子加熱,記錄在加熱1 min、2 min、3 min……時水和砂子各自升高的溫度。

本實驗的操作具有一定難度,需要同組學生互相配合,對實驗結果不要過於追求完美,只要能得出定性結論即可。

(3)分析與論證

學生實驗取得數據後,教師可引導學生比較、分析:質量相同的水和砂子,升高相同溫度時,加熱的時間長短是否相同?這說明了什麼?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在描述結論時,初學的學生不一定能做到簡潔而準確,只要能大致地將問題表達清楚,就應該予以肯定和鼓勵。但教師一定要規範描述到“在質量相等、升高的溫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相等,水吸收的熱量比砂子吸收的熱量多”。

二)比熱容

比熱容的定義可以直接給出,但教師要引領學生解析其中的關鍵詞及其含義。如爲什麼要限定“單位質量”“溫度升高1 ℃”,這是因爲比熱容是以熱量來定義的,而熱量跟物體的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有關。比熱容是國中物理出現的唯一一個由兩個以上物理量來定義的物理概念,教師對概念的表述與單位的教學都要充分估計學生認知的困難,把鋪墊和引導做得細一些。

對於比熱容的單位,要結合閱讀數據表“一些物質的比熱容”,明確其含義。因爲熱量計算公式課標沒有要求,教學不必要補充傳統教材中的吸熱公式和放熱公式,不引入相關計算,而是把重點放在理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上。

通過閱讀數據表,要求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最大,會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特點解釋有關現象。這裏可以設計學生討論交流活動:日常生活中爲什麼常用熱水來取暖?汽車中爲什麼用水來做冷卻劑?這些問題對於國中學生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爲了突破難點,教師應先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然後彙報辨析,教師梳理總結。對於水的比熱容較大,教師在總結時要引導學生明確其兩方面的含義:質量相同、升高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吸收的熱量多,所以用來作發動機的冷卻劑;質量相同、降低的溫度也相同時,水比其他物質放出的熱量多,所以冬季常用熱水來取暖。

三)熱量的計算

展示問題1:①1 kg水溫度升高1 ℃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很容易即可得出:吸收的熱量Q1=4.2×103 J。

展示問題2:2 kg水溫度升高1 ℃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2=2×4.2×103 J=8.4×103 J。

展示問題3:2 kg水溫度升高50 ℃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學生討論得出:吸收的熱量Q3=50×8.4×103 J=4.2×105 J。

展示問題4: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其質量、溫度變化、比熱容成什麼關係?

學生討論得出:物體吸收的熱量與質量成正比,與升高的溫度成正比,與物質的比熱容成正比,計算公式:Q吸=cm(t-t0)。

學生自己推導得出:物體放出熱量計算公式:Q放=cm(t0-t)。

四)課堂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一個完整的探究應包括哪些過程。

2.比熱容的概念、單位及物理意義。

3.Q吸=cm(t-t0)。

4.Q放=cm(t0-t)。

篇5:物理教案

識梳理知:

1、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

2、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因

意義:

(1)道德在社會發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也是衡量個人素質水平的重要標尺。

(3)道德對於個人的成長、人生事業的成敗、生活幸福的與否都具有重要作用。

①有助於塑造完美的人格

②有助於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③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必要性:

①公民道德建設作爲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

②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也是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崇高責任莊嚴使命。

3、道德與法律的關係

(1)聯繫:都是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

(2)區別:

①產生時間不同,道德自人類社會產生後就始終存在,法律是當人類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後,隨着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

②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是通過個人良心、風俗習慣和社會_,通過教育、批評和自省等方式起作用:法律一經國家制定或認可,就由國家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憑藉國家的權力強制施行

③調節範圍不同,道德調節的範圍幾乎涉及人們所有社會關係和行爲;而法律主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基本的社會關係和行爲。

4、德治與法治的關係

(1)聯繫:從國家的治理來說,法制與的知識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2)區別:

①法制以法律的性和強制性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爲,德治則以道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

②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道德同樣是以是否符合人民羣衆的利益作爲評價善惡、榮辱的根本標準。我們必須把得知與法制緊密結合起來。

5、如何加強道德建設

(1)繼承優良傳統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具有無窮的感染力和永恆的生命力。中華傳統美德,凝結在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中

(2)弘揚時代精神

①道德的進步,總是表現在爲傳統道德精華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先進道德的發展,也要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融入新的時代精神,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②道德的進步,總是在社會實踐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是不同歷史時期時代精神的結晶,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

(3)博採衆長,爲我所用

①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既要發展本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要借鑑世界各國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

②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世界各國、各民族創造力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道德精華,值得我們汲取和繼承,有很多富有成效的道德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4)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6、我國公民基本的道德規範的內容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7、以爲人們服務爲核心

(1)原因:

①爲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特徵,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私有制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

②只有以爲人民服務爲核心,才能正確處理好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

8、以集體主義爲原則

(1)基本內容:

①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輔相成

②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個人應當以大局爲重,個人利益應當服從國家利益

③堅持集體主義,維護集體利益,要保障個人正當利益,使個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個人價值得以充分的實現。

(2)原因:

①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社會主義的政治、經濟關係,決定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建設必須以集體主義爲原則。

(3)措施:堅持集體主義的原則,尤其是要反對個人極端主義。

篇6:國中物理教案

教學重點和難點:

超聲波的應用

學生查找、交流信息、應用知識的能力

課前準備: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製成Powerpoint

教學設計圖示: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與意圖

什麼是超聲波

超聲波有哪些主要特徵

超聲波有哪些應用 收集信息

處理信息(在醫學上、在軍事上、在生活中、近代科學技術) 充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把學校的課堂與社會實踐和科學技術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的引入:

播放海豚表演的視頻,提出問題:你知道海豚是如何捕食嗎?

新課的教學:

學生主持:今天我們就學習超聲波,我們人耳能感覺到聲音的頻率在20 Hz 至20000Hz之間.頻率低於20Hz和高於20000Hz的聲波,都不能引起人的聽覺,低於20Hz的聲波叫次聲波,高於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的特點:束射特性、吸收特性、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超聲波的聲壓特性.現在我分別介紹它們.

一.束射特性

由於超聲波的波長短,超聲波射線可以和光線一樣,能夠反射、折射,也能聚焦,而且.遵守幾何光學的定律.即超聲波射線從一種物質表面反射時,入射角等於反射角,當射線透過一種物質進入另一種密度不同的物質時就會產生折射,也就是要改變它的傳插方向,兩種物質的密度差別愈大,則折射也愈大.

二.吸收特性

聲波在各種物質中傳播時,隨着傳播距離的增加,強度會漸進減弱,這是因爲物質要吸收掉它的能量.對於同一物質,聲波的頻率越高,吸收越強.對於一個頻率一定的聲波,在氣體中傳播時吸收最歷害,在液體中傳播時吸收比較弱,在固體中傳播時吸收最小.

三.超聲波的能量傳遞特性

超聲波所以在各個工業部門中有廣泛的應用,主要之點 還在於它比可聽聲波具有強大得多的功率.爲什麼有強大的功率呢?因爲當聲波到達某一物資中時,由於聲波的作用使物質中的分子也跟着振動,振動的頻率和聲波頻率—樣,分子振動的頻率決定了分子振動的速度.頻率愈高速度愈大.物資分子由於振動所獲得的能量除了與分子的質量有關外,是由分子的振動速度的平方決定的,所以如果聲波的頻率愈高,也就是物質分子愈能得到更高的能量、超聲波的頻率比可聽聲波可以高很多,所以它可以使物資分子獲得很大的能量;換句話說,超聲波本身可以供給物質足夠大的功率.

四.超聲波的聲壓特性

當聲波通入某物體時,由於聲波振動使物質分子產生壓縮和稀疏的作用,將使物質所受的壓力產生變化.由於聲波振動引起附加壓力現象叫聲壓作用.由於超聲波所具有的能量很大,就有可能使物質分子產生顯著的聲壓作用、例如當水中通過一般強度的超聲波時,產生的附加壓力可以達到好幾個大氣壓力.液體中存起着如此巨大的聲壓作用,就會引起值得注意的現象.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壓縮時,好像分子受到來直四面八方的壓力;當超聲波振動使液體分子稀疏時,好像受到向外散開的拉力,對於液體,它們比較受得住附加壓力的作用,所以在受到壓縮力的時候;不大會產生反常情形.但是在拉力的作用下,液體就會支持不了,在拉力集中的 地方,液體就會斷裂開來,這種斷裂作用特別容易發生在液體中存在雜質或氣泡的地方,因爲這些地方液體的強度特別 低,也就特別經受不起幾倍於大氣壓力的拉力作用.由於發生斷裂的結果,液體中會產生許多氣泡狀的小空腔,這種空泡存在的時間很短,一瞬時就會閉合起來.空腔閉合的時候會 產生很大的瞬時壓力,一般可以達到幾千甚至幾萬個大氣壓力.液體在這種強大的瞬時壓力作用下,溫度會驟然增高. 斷裂作用所引起的互大瞬時壓力,可以使浮懸在液體中 的固體表面受到急劇破壞.我們常稱之爲空化現象.

現在由每組推薦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超聲波的應用.

第一組: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

人體各個內臟的表面對超聲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內臟和病變內臟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樣.平常說的“B超”就是根據內臟反射的超聲波進行造影,幫助醫生分析體內的病變.美國科學家正在研究用超聲波止住病人體內出血的新技術,可免除手術止血的痛苦與危險.

據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道,醫生通常用動手術的方式來爲病人止血,這一方法風險較大.有研究者設想用超聲波對體內傷口進行加熱燒灼,藉以止血.但如果出血位置在腦部,或出血面積較大,這種方法就很不可取.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發現,高密度聚焦超聲波能加快自然凝血過程,無須加熱燒灼傷口就能止血.實驗表明,超聲波會加快血液運動,激活血小板,使它們錯認爲自己是在流經一個破裂的傷口,從而加強粘着性,與細胞膜及其它血小板粘附,促進凝血. 這一方法比手術止血和超聲波加熱止血更安全.研究人員將進一步完善這項技術,先在動物身上試驗,然後用於人體.

第二組:超聲波在軍事上的應用

爲什麼在水中不採用雷達、衛星遙感技術等先進技術而仍用落後的聲納呢?

海水能吸引電磁波,雷達用不上了.海水吸熱能力太強,紅外線技術無用武之地;水的透光能力差,而吸收光的能力卻很強,光學觀察設備如望遠鏡也使不上了.特別是深海中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見.探照燈又會暴露自己. 而海水的傳聲能力卻比在空氣中強得多.聲納技術就應運而生了.聲納機發出一束不同頻率的聲音信號,再用特殊設備接受反射信號加以分析,這樣就如同安上了蝙蝠的耳朵,周圍的情況也就知道了

第三組: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

超聲波鼠蟲驅除器:超聲波沒有穿透力,故遇到障礙物不能穿透,但是能反射回來,但是必須是硬物體才能反射,但損耗很大.超聲波遇軟物體能被吸收,如窗簾、沙發、衣、被等物,所以也影響它的使用面積.該儀器壽命3年以上耗電極微,每月1—3度電,輸出爲1W電壓爲11伏對人無危險傷害,安全可靠

超聲波洗衣機:徹底“拋棄”洗衣粉,與傳統洗滌方式不同,超聲波洗衣機主要利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超聲波作用於液體時可產生大量小氣泡 .一個原因是液體內局部出現拉應力而形成負壓,壓強的降低使原來溶於液體的氣體過飽和,而從液體逸出,成爲小氣泡.另一原因是強大的拉應力把液體“撕開”成一空洞,稱爲空化.空洞內成爲液體蒸氣或溶於液體的另一種氣體,甚至可能是真空.因爲空化作用形成的小氣泡會隨周圍介質的振動而不斷運動、長大或突然破滅.破滅時周圍液體突然衝入氣泡而產生高溫、高壓,同時產生激波.和空化作用相伴隨的內摩擦可形成電荷,並在氣泡內因放電而產生髮光現象.在液體中進行超聲處理的技術多數與空化作用有關),產生巨大能量,將污垢從衣物上“震”下來溶解到水中,然後再通過內筒的轉動對衣物進行摔打和水流穿透,洗淨衣物.超聲波洗衣機不僅無污染,而且比普通洗衣機節水三分之一.

BJ49-密度計超聲波清洗器,本系列儀器的超聲波發生源和震板爲獨立組件,主要適用於油田、煉油廠密度計圓管內壁清洗,同時也適於各種相同密度計尺寸規格的管道、圓管、方管內壁的清洗.

超聲波加溼器

第四組:超聲波在近代科學技術上的應用

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以昆蟲爲食的蝙蝠,視覺很差,飛行中不斷髮出超聲波的脈衝,依靠昆蟲身體的反射波來發現食物.海豚也有完善的“聲納”系統,使它能在混濁的水中準確地確定遠處小魚的位置 .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質量有幾十、幾百、幾千千克,蝙蝠的超聲定位系統只有幾分之一克,而在一些重要性能上,如確定目標方位的精確度、抗干擾的能力等都遠優於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深入研究動物身上各種器官的功能和構造,將獲得的知識用來改進現有的設備和創制新的設備,這是近幾十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叫做仿生學.

教學反思:

教學點評:

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同學們對超聲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對所有的同學付出的努力我感到很高興,大家通過自己的查找資料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知識,而且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同學們的自由發言、提問都非常的出色.現在我們整理一下課堂學習的思路是什麼?

提出問題 合作討論 得出結論.現在同學們完成下列表格,選出自己認爲優秀的同學

篇7:國中物理教案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XX號考生,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電壓》。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爲什麼這樣教爲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在工作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國中人教版物理教案這樣的問題。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因此,面對國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們應該有努力探索的精神。承認自己的恐懼毫不可恥,可恥的是你因害怕而裹足不前。對於這個問題也是一樣的。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對於國中人教版物理教案我們一定要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解決辦法。雷鋒說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

一、說教材

(過渡句:教材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電壓”一節是國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級第十六章第一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電流和電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電壓和電壓表。電壓對於國中生來說是一個不易理解的概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電學概念和電學規律的重要的基礎知識。電壓表是電學實驗中的重要儀表之一,學生通過用電壓表測電路中的電壓,不僅鍛鍊了使用電學儀表的技能,而且可以加深對運用實驗探究物理規律的科學方法的認識。

二、說學情

(過渡句:教師不僅要對教材進行分析,還要對學生的情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對學情進行分析。)

學生在之前已經學習過“電流和電路”這一章內容,已經具有了學習電壓這一節的前提基礎。而電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電壓”一詞聽起來並不陌生,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其潛能,老師僅指導和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學生們可以自主探索電壓的作用及測量方法,幫助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學會如何使用測量工具。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和九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壓的作用,電壓的單位及換算,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會用電壓表測量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電壓表的使用方法,養成自學的能力,通過用測量用電器兩端的電壓,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與他人合作和交流能力,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切身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嘗試探究活動的樂趣從而激發探究的慾望。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電壓在電路中的作用,知道電壓表正確的使用方法。

【難點】

能夠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電壓大小。

五、說教學方法

(過渡句: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

在國中物理的電學知識體系中,電壓的概念是深入學習電學基本規律的必備知識。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複習回顧電流表的使用,通過實驗現象對比電流表、電壓表使用的異同點加深掌握電壓表使用的方法。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演示實驗創設學習的情境,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實驗探究學習。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句: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一:新課導入

播放關於各種用電器電源銘牌的圖片,播放城市夜景,閃電圖片。電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電壓”這個詞。用電器要在一定的電壓下才能正常工作,一節乾電池的電壓大約是1.5伏;電視機供電的電壓是220伏;輸電用的高壓電線的電壓可達幾萬伏甚至更高;它們所代表的意思是什麼呢?引出課題電壓。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中將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現象、實例與電壓聯繫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物理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從而激發學生求知慾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的生活走向物理的課程理念】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兩節乾電池,小燈泡,開關,若干導線。用一節乾電池與其他元件組成閉合迴路,觀察小燈泡亮度較暗;然後再用兩節乾電池接入電路中,在閉合開關之前提問同學們燈泡亮度如何變化,觀察到實驗現象之後,發現燈泡較亮,總結實驗現象,說明電路中電流的強弱與電源有關。提問學生電流的強弱與電源的什麼量有關?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交流,通過討論和師生共同總結可以得出,電壓是電源提供的,電源有正負兩個極,兩極間有一定的電壓。把用電器的兩端分別於電源的正負極鏈接,電路中就有電流通過,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

【設計意圖:改換電路中串聯電池節數的多少引起燈泡明亮程度發生變化的實驗,引出不同電源的電壓不同,產生的電學效果也不同,從而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電壓是產生電流的原因。同時,讓學生認識到這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科學方法】

教師講解電壓通常用字母U表示,它的單位是伏特,簡稱伏,符號是V。

常用單位有千伏(kV)、毫伏(mV)

在講解完電壓的相關概念之後,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常見的電壓(教材中小資料中常見的電壓表格)

通過教師的講解,瞭解電壓的作用、提供裝置、單位及單位換算,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桌同學面前都有一個電壓表,讓同學們拿起來並觀察,

教師講解電壓的高低可以用電壓表測量,並說明學生面前的是學生用的電壓表。

讓學生獨立閱讀電壓表使用說明,閱讀完以後提問學生一下問題。

1、電壓表應該跟被測用電器串聯還是並聯?

2、電壓表標有“-”號的接線柱應該連接在什麼位置?另一個接線柱應該連接在什麼位置?

3、什麼情況下使用標有“3”字樣的接線柱,什麼情況下使用標有“15”字樣的接線柱?在預先不知道被測電壓的大小時,爲了保護電壓表,應先選用大量程,還是小量程?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改正並總結。

教師講解電壓表的使用步驟:

1、調:調節調零旋鈕,使指針指在零刻度線處

2、認:認清量程和分度值。

3、連:連接電壓表

4、讀:讀數

教師組織學生開始練習使用電壓表先將電壓表接在小燈泡兩端,接通電路,讀取數據;再將電壓表接在電源兩端,接通電路,讀取數據。電壓表兩次讀數是否相同?

實驗結果表明,電壓表兩次的示數是相等的,即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緊接着讓學生回憶電流表的讀書方法,說出電壓表讀數和電流表讀數的異同點。

學生通過實驗室電壓表測量電路電壓,體會應用物理知識帶來的快感,學以致用。

環節三:鞏固提高

學完本節課的新內容之後,給出一道隨堂練習題,讓學生應用剛剛學過的知識解題,以進一步加強對電壓及電壓表相關知識的掌握。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練習,既讓學生鞏固了基本概念,又讓學生能熟練應用所學知識應用到基本問題上來,突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和促進學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用“快學快練”的方式鞏固剛學過的知識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小結時,我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提問總結,梳理本節課知識點。

在作業佈置環節,完成課後第三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置,對新知識的鞏固,也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拓展認知領域。】

推薦一個教師必備工具“Yichafen”,是一個在線查分系統,全國8000所高校都在用,三分鐘極速創建發佈查分系統

七、說板書設計

(過渡句:爲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設計,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篇8:高二物理教案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

(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電場力做功的兩種不同方式的比較推導得出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

(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習感知科學的價值和應用

2、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堅定學習思考探索的的信念

重點: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

難點: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係在實際問題中應用。

教學活動

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1、電場的兩大性質:

① 力的性質,由電場強度描述,可用電場線形象表示;

②能的性質:由電勢、電勢差描述,可用等勢面形象表示。

2、等勢面有哪些特點? ①沿等勢面移動電荷電場力不做功;②等勢面與電場線垂直,且電場線從高電勢指向低電勢;③任兩個等勢面不相交。

既然場強、電勢、電勢差都描述電場的性質,它們之間一定存在關係。

新課教學

一、電場強度與電勢的關係

(1)電場強度大的地方電勢是否一定高?反之?

(2)電場強度爲零的點電勢一定爲零嗎?反之?

E值是客觀存在的,而電勢的值與零電勢點選取有關,所以上述問題不可能有肯定答覆。

E大處 不一定高, 高處E也不一定大。E爲零處 不一定爲零, 爲零處E不一定爲零.

結論:場強與電勢無直接關係.

篇9:高二物理教案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2)知道什麼是多普勒效應;

(3)能運用多普勒效應解釋一些物理現象。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學重點:知道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知道多普勒效應是在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

教學難點: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的區別。

教學方法:讀、講、練與分析相結合

(一)引入新課

讓學生敘述火車向你駛來時,汽笛本身的音調如何變?人聽到的汽笛音調如何變?火車離你而去時,汽笛本身的音調如何變?人聽到的汽笛音調如何變?同是汽笛發聲爲什麼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現象呢?

多普勒效應。

(二)新課教學

1、波源的頻率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

問題:什麼叫頻率?聲音的音調由什麼因素決定?

提示:波源的頻率--單位時間內波源發出的完全波的個數。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單位時間內觀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個數。

如果波源和觀察者相對於介質靜止,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與波源的頻率相等,如果波源或觀察者相對於介質運動時,則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與波源的頻率不相等,這一現象就叫多普勒效應。

2、多普勒效應的成因

例1:波速爲V=100m/s,波源的頻率f=100Hz.可算得:波的週期T=0.01s,波長λ=1m。

(1)波源相對於介質靜止,觀察者相對於介質靜止在時間t=1s裏有100個波傳到觀察者所在的A處,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與波源的頻率相等,音調不變。

(2)觀察者相對於介質靜止,波源以速度V源=10m/s相對於介質運動,第一、波源向觀察者運動則對觀察者來說感覺到的波速爲110m,他在1秒鐘內接收到的完全波數爲110個,所以觀察者感受到的頻率f'=110Hz比波源的頻率f=100Hz要高,因而音調變高。

注意:波速實際並沒有改變,但在相同的距離中卻多了10個完整波,是由於波在介質中被均勻擠壓,使之波長變短的緣故。第二、波源遠離觀察者,由同學自行分析。

(3)波源相對於介質靜止,觀察者以速度V人=10m/s相對於介質運動。第一、觀察者向波源運動;第二、觀察者遠離波源,由同學自行分析。

(4)波源與觀察者同時相對於介質運動又如何呢?多普勒效應更加明顯

3、多普勒效應的應用: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並加以總結。

鞏固練習

(1)關於多普勒效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普勒效應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應說明波源的頻率發生了改變

C.多普勒效應是由於波源和觀察者之間有相對運動而產生的

D.只有聲波才能產生多普勒效應

篇10:高中物理教案

學習目標:

1. 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種科學抽象,知道實際物體在什麼條件下可看作質點,知道這種科學抽象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參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選擇參考系。

學習重點:

質點的概念。

主要內容:

一、機械運動

1.定義:物體相對於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運動,無論是巨大的天體,還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處在永恆的運動之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二、物體和質點

1.定義: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

①質點是用來代替物體的具有質量的點,因而其突出特點是“具有質量”和“佔有位置”,但沒有大小,它的質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體的質量。

②質點沒有體積,因而質點是不可能轉動的。任何轉動的物體在研究其自轉時都不可簡化爲質點。

③質點不一定是很小的物體,很大的物體也可簡化爲質點。同一個物體有時可以看作質點,有時又不能看作質點,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條件:如果在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及物體上各部分運動的差異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體看做一個質點。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爲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

問題:

1.能否把物體看作質點,與物體的大小、形狀有關嗎?

2.研究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的運動,能否把汽車看作質點?要研究這輛汽車車輪的轉動情況,能否把汽車看作質點?

3.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質點嗎?

【例一】下列情況中的物體,哪些可以看成質點()

A.研究繞地球飛行時的航天飛機。

B.研究汽車後輪上一點的運動情況的車輪。

C.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運動的木箱。

課堂訓練:

1.下述情況中的物體,可視爲質點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轉運動的規律。

C.研究手榴彈被拋出後的運動軌跡。

D.研究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

2.下列各種情況中,可以所研究對象(加點者)看作質點的是( )

A. 研究小木塊的翻倒過程。

B.研究從橋上通過的一列隊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運動的木箱。

D.汽車後輪,在研究牽引力來源的時。

三、參考系

1.定義:宇宙中的一切物體都處在永恆的運動之中,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擇另外的一個物體作爲標準,這個被選來作爲標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一個物體一旦被選做參考系就必須認爲它是靜止的。

2.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個運動,得到的結果會有不同。

【例二】人坐在運動的火車中,以窗外樹木爲參考系,人是_______的。以車廂爲參考系,人是__________的。

3.參考系的選擇: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選取參考系時要考慮研究問題的方便,使之對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的簡單。在不說明參考系的情況下,通常應認爲是以地面爲參考系的。

4.絕對參考系和相對參考系:

【例三】對於參考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考系必須選擇地面。

B.研究物體的運動,參考系選擇任意物體其運動情況是一樣的。

C.選擇不同的參考系,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

D.研究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考系。

課堂訓練:

1.甲物體以乙物體爲參考系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爲參考系是運動的,那麼,以乙物體爲參考系,丙物體是( )

A. 一定是靜止的。 B.一定是運動的。

C.有可能是靜止的或運動的 D.無法判斷。

2.關於機械運動和參照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A. 研究和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定參照物。

B. 由於運動是絕對的,描述運動時,無需選定參照物。

C. 一定要選固定不動的物體爲參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必須選地球爲參照物。

篇11:高中物理教案

一、預習目標

預習“光的干涉”,初步瞭解產生光的明顯干涉的條件以及出現明暗條紋的規律。

二、預習內容

1、請同學們回顧機械波的干涉現象 以及產生的條件 ;

2、對機械波而言,振動加強的點表明該點是兩列波的 ,該點的'位移隨時間 (填變化或者不變化);振動減弱的點表明該點是兩列波的 ;

3、不僅機械波能發生干涉,電磁波等一切波都能發生干涉,所以光若是一種波,則光也應該能發生干涉

4、相干光源是指:

5、光的干涉現象:

6、光的干涉條件是:

7、楊氏實驗證明:

8、光屏上產生亮條紋的條件是

;光屏上產生暗條紋的條件是

9、光的干涉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見的,這是爲什麼?

三、提出疑惑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點 疑惑內容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說出什麼叫光的干涉

2.說出產生明顯干涉的條件

3.準確記憶產生明暗條紋的規律

學習重難點:產生明暗條紋規律的理解

二、學習過程

(一)光的干涉

探究一:回顧機械波的干涉

1.干涉條件:

2.干涉現象:

3.規律總結

探究二:光的干涉條件及出現明暗條紋的規律

1.光產生明顯干涉的條件是什麼?

2.產生明暗條紋時有何規律:

(1)兩列振動步調相同的光源:

(2)兩列振動步調正好相反的光源:

(三)課堂小結

(四)當堂檢測

1、在楊氏雙縫實驗中,如果 ( BD )

A、用白光做光源,屏上將呈現黑白相間的條紋

B、用紅光做光源,屏上將呈現紅黑相間的條紋.

C、用紅光照射一條狹縫,用紫光照射另一條狹縫,屏上將呈現彩色條紋

D、用紫光作爲光源,遮住其中一條狹縫,屏上將呈現間距不等的條紋.

2、20xx年諾貝爾物理學家將授予對激光研究做處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如圖所示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雙縫干涉示意圖,擋板上有兩條狹縫S1、S2, 由S1和S2發出的兩列波到達屏上時會產生干涉條紋。已知入射激光波長爲λ,屏上的P點到兩縫S1和S2的距離相等,如果把P處的亮條紋記做0號亮

條紋,由P向上數與0號亮紋相鄰的是1號亮紋,與

1號亮紋相鄰的亮紋爲2號亮紋,設P1處的亮紋恰好

是10號亮紋,直線S1 P1的長度爲r1, S2 P1的長度爲

r2, 則r2-r1等於( B )

A、5λ B、10λ. C、20λ D、40λ

課後練習與提高

1. 在雙縫干涉實驗中,入射光的波長爲λ,若雙縫處兩束光的振動情況恰好相同,在屏上距兩縫波程差d1= 地方出現明條紋;在屏上距兩縫波程差d2=

地方出現暗條紋;若雙縫處兩束光的振動情況恰好相反,在屏上距兩縫波程差d3= 地方出現明條紋;在屏上距兩縫波程差d4=

地方出現暗條紋 。

2.

用白光光源進行雙縫實驗,若用一個純紅色的濾光片遮蓋一條縫,用一個純藍色的濾光片遮蓋另一條縫,則

(A) 干涉條紋的寬度將發生改變.

(B) 產生紅光和藍光的兩套彩色干涉條紋.

(C) 干涉條紋的亮度將發生改變.

(D) 不產生干涉條紋 [ D 】

3. 雙縫干涉中屏幕E上的P點處是明條紋.若將縫S2蓋住,並在S1 S2連線的垂直平分面處放一高折射率介質反射面M,如圖所示,則此時 [ A ]

(A) P點處仍爲明條紋.

(B) P點處爲暗條紋.

(C) 不能確定P點處是明條紋還是暗條紋.

(D) 無干涉條紋.

標籤: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