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各部分間的關係,對四則運算知識進行較系統的概括和總結。

2.認識中括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能進行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

3.讓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四則混合運算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過數學學習,提高抽象概括能力,養成認真審題、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內容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四則運算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含有關0的運算)

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解決問題

三、編排特點

1.增加了四則運算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2.突出對知識的梳理和總結。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掌握三步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正確計算。

2.會解答用兩、三步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1.理解“0”不能做除數的道理。 2.解決實際問題。

五、課時安排

本單元共安排5課時(僅供參考,老師們可依據學生情況進行調整)

六、教學建議

1.要注意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數量關係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學。由於本單元是將解決問題和四則混合運算有機結合起來編排的,因此,在教學中每節課都要注意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數量關係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學,這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1)要注意加強審題和對數量關係的分析。

●有哪些數量?這些數量分別表示什麼?

● 哪兩個數量之間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2)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根據問題選擇分析方法:

● 從條件入手● 從問題入手● 從關鍵句入手

(3)幫助學生掌握思維的外化形式。

●示意圖 ● 線段圖 ● 枝形圖

(4)在訓練課中要注意補充相應的習題進行訓練。因爲關於整數的三步的實際問題在本冊中已達到最難的程度,進入了收尾。

2.將探求解題思路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體會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學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決問題時可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然後在綜合算式中明確先求什麼,再求什麼,與運算順序結合起來。但老師要明確,在解決問題中並不要求學生一定列綜合算式解答。

3.教學中爲學生提供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間。針對每個例題的教學,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現實生活創設現實情境,(知識點要保留)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並在合作交流中研討。在每層的教學中要注意遵循研討的六環節。

4.關於計算方面的訓練。

(1)加強口算的訓練。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一審運算符號。

二審數據特點。

三定計算方法。

(3)要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教給學生抄題、抄數的方法。

(5)做題時速度適中,一步一回頭。

(6)關於作業的批改問題。

(7)練習要經常化。

(8)堅持棄九驗算法。

學情分析:

第一課時(例1)

教學目標:

1.從實例中歸納加減法的意義和關係,初步理解加法與減法的意義以及它們之間的互逆關係。

2.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求解加減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3.培養學生髮現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和利用加減法的關係求加減法中的未知量。

教學難點:從實例中探究加、減法的互逆關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1.理解加法的意義。

出示例1(1)一列火車從西寧經過格爾木開往拉薩。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814 km,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1142 km。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問:根據這道題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讓學生嘗試用線段圖表示)

(2)請學生根據線段圖寫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師:爲什麼用加法呢?

那怎樣的運算叫做加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什麼是加法。)

(3)小結: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義)

(4)說明加法各部分名稱。

2.理解減法的意義

能不能試着把這道加法應用題改編成減法應用題呢?

(1)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嘗試用線段圖表示:

師:根據線段圖寫出兩道減法算式,並說說這樣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問:怎樣的運算是減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

(3)小結: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叫做減法。(出示)說明減法各部分名稱。

二、探究、理解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

1.問:上面的這些算式,你覺得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觀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數字位置間關係,思考加法和減法之間的關係。然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

(小組討論。個別彙報)

2.根據學生的彙報,出示:

加數 + 加數 = 和 被減數 - 減數 = 差

3.師歸納並小結: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板書)

4.加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問:觀察算式,你能得到什麼結論?

和=加數+加數 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5.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問:通過觀察這組算式,你能得出減法各部分的關係嗎?

觀察這組算式討論歸納得: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三、練習

1.“做一做” 2.練習一 1題

四、總結

師:誰來說說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些什麼?你知道了什麼呢?圃

板書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加數 + 加數 = 和 被減數 - 減數 = 差

和 - 加數 = 加數 減數 被減數 - 差

被減數 = 減數 + 差

作業佈置

A層:練習一2、3、4、5 B層:練習一2、4、5 C層:練習一2、4

第二課時(例2、例3)

教學目標:

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並會在實際中應用,知道關於0的運算應該注意的問題。

2.學生自己總結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並會應用這些關係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3.在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並對乘、除法進行驗算。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的互逆關係,以及用除法意義說明一些題爲什麼用除法解答,理解0不能做除數及原因。。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做過大量的整數乘除法計算和應用題的練習,對於乘除法知識也有了初步的瞭解。這裏我們要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對乘除法的意義加以概括,使同學們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乘除法的意義)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義。

1.理解乘法的意義。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師:爲什麼用乘法呢?

那怎樣的運算叫做乘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什麼是乘法。)

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義)說明乘法各部分名稱。

2.理解除法的意義。

能不能試着把這道乘法應用題改編成除法應用題呢?

出示例2(2)(3)

(1)問:與第(1)題相比,第(2)、(3)題分別是已知什麼?求什麼?怎樣算?

列式計算:12÷3=4 12÷4=3

(2)問:怎樣的運算是除法?(小組討論)

(根據這兩個算式,結合已有的知識討論並試着用語言表示)

(3)小結: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說明除法各部分名稱。

(4)教學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引導學生觀察:第②、③與①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什麼變化?

明確: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變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兩個因數求積,而除法與此相反,是知道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3.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1)引導學生根據上面第①組算式總結乘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2)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概括:積=因數×因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引導學生觀察第②組算式,自己總結出除法各部分間的關係。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4)想一想:在有餘數的除法裏,被除數與商、除數和餘數之間有什麼關係?

(5)練習:做一做

三、0的運算

1.計算:6+0、6-0、6×0、6÷0

2.引發學生討論:6÷0=?爲什麼?

討論:0不能作除數。6÷0不可能得到商,因爲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6。

討論: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爲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小結:歸納所有0的運算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被減數等於減數,差是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

3.練習二7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最欣賞誰?

板書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係

積=因數×因數 商=被除數÷除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0不能作除數

作業佈置

A層:練習二2、4、9、11、12

B層:練習二2、4、9、11

C層:練習二2、4、9

第三課時(例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學生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習的進行運算。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理解帶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一個算式裏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樣的順序計算?舉例

2.一個算式裏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樣的順序計算?舉例

3.一個算式裏有括號,按怎樣的順序計算?舉例

4.今天我們學習“四則運算”,到底什麼是四則運算呢?

概括: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統稱四則運算。我們以前學習的混合運算就是四則運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12+4×2

1.說說運算順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礎上加上小括號,變成96÷(12+4)×2,運算順序怎樣?(先算小括號裏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礎上加上中括號“[ ]”,變成另一個算式96÷[(12+4)× 2],運算順序怎樣?(說明:一個算式裏既有小括號,又有中括號,要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中括號裏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閱讀“你知道嗎?”

5.總結:

運算順序: (1)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裏,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裏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裏面的。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選擇題:

(1)47與33的和,除以36與16的差,商是多少?正確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減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積是多少?正確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穫?你最欣賞誰?

板書 四則運算

先乘除,後加減,遇到括號先。

作業佈置

A層:練習三1、2、3、6、7 B層:練習三1、2、3、6 C層:練習三1、2、3

第四課時(例5)

則運算 篇二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括號內含有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夠計算較複雜的三步式題。

2.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3.培養學生類推能力及計算能力,指導學生計算和做事要仔細認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準確計算三步運算式題。

教學步驟

一、複習溝通

1.練習:(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說出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30-100÷5×3 (43+57)×(28-21)

師:並說出爲什麼按這樣的順序進行計算?

總結:在一個算式裏,如果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後算加減;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裏面的運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課:

要求學生將32+540÷18和100-(32+30)合併爲一道題。

學生組題,老師板書:例1.100-(32+540÷18).

2.對照例1與複習題2,討論:例1與以前我們學習過的題有什麼不同?

結論:例1的小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

3.學生自己直接試做例題,指名彙報自己的計算過程,形成板書: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討論: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讓學生明確:括號內含有兩級運算的式題,先算括號內的乘除法,再算括號內的加減法,最後算括號外的運算。

5.教師:在“100-(32+30)”外圍畫上虛框,表示計算時可以省略。

6.反饋練習:

(90-21×2)÷12 70+(750-65×11)

三、鞏固發展

1.判斷下列計算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改正過來。(投影逐一出示)

通過訂正,強調:在計算時,除要注意運算順序外,還要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2.變式練習:說出運算順序,並口算出計算結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後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號,分別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了什麼?注意什麼問題?

五、佈置作業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24點遊戲

遊戲目的

培養學生四則運算的口算能力。

遊戲準備

撲克牌一副,取出其中的J、Q、K和大、小王。也可以是自制的相應的數字卡片。

遊戲過程

1.4個小朋友分爲一組。把餘下的40張撲克牌混在一起,輪流分給4個人。各人按發牌順序把分到的10張牌摞好,但不準看牌。

2.每人都亮出最上面的一張牌後,馬上根據牌上的數字進行口算,可以任意加、減、乘、除,還可以使用括號,但算出來的結果必須是24.例如4張牌上的數字分別是2、5、6、3,可以計算爲6×5-3×2=24.

3.誰最先算出來,誰就可以得到桌上的4張牌(放在他面前,但不能和最先發的牌放在一起).

4.手中的10張牌都出完爲一盤。每盤結束,誰得到的牌最多,就算誰勝。

注意事項

如果在1分鐘內沒有一個學生算出來,4張牌就放到一旁,重新出牌。

四年級數學下冊《四則運算》教案 篇三

一、學情分析: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還有個別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其中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特點

1、改進四則運算的編排,降低學習的難度,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的提高。

2、認識小數的教學安排,注重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數感。

3、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使學生的統計知識和統計觀念得到進一步提升。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數據進行數據變化趨勢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在綜合應用中,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1、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四、教學措施:

1、深入教材,認真備課,定好單元計劃,提前一週備課。

2、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側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3、抓重點、難點、各個環節的突破。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抓好素質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堂40分鐘的利用,大面積提高教學成績。

5、對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利用教科書掌握例題、習題之間聯繫,舉一反三,靈活學習,真正地把知識學會。

6、精心設計作業,有層次,講究目的性、科學性。

7、抓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耐心輔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