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估計、實驗、推算、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培養學生數感,並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並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大小的感受。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具準備:學生準備:計算器、作業紙、數學書;

教師準備: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捲尺、第三張表格圖及下面的算式、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經歷估計——驗證的過程,藉助時間體驗一億有多大。

師:這是作業本,老師數一數1、2、3、4、5、6、7、8……照這樣的速度數一億本作業本,你估計要多長時間?(學生估計3小時、5小時、24小時……,師板書)

師:同學們估計得怎麼樣呢?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

議一議:怎樣能夠得到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呢?

小組討論。(數100本、50本、20本……作業本的時間,再推算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

實驗:每組推選一名代表數本子,數50本,老師記時。

數50本作業本大概是40~50秒,學生得出數100本作業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時間,從中取一箇中間值大概90秒。

師:下面咱們就一起來推算一下數一億本作業本所需要的時間。

(課件出示下表)本數時間(秒)90師生共同討論,完成上表。

師:通過推算我們知道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是90000000秒,這段時間長不長?這麼長的時間用秒作單位來表示,顯然不合適,你認爲應該採用哪個時間單位?(年)怎樣把9千萬秒換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換算成分,再換算成時,最後換算成年)出示書上的算式: ( )÷60=( )分 ( )÷60=( )時 ( )÷24≈( )天 ( )÷365≈( )年(學計算,並保留整數。)

師:看了這個結果你有什麼想法?(學生交流)

小結:

數一億本作業本,有的同學估計要……,而實際結果卻將近要3年的時間。在這三年裏,我們有沒有去掉吃飯時間,有沒有去掉睡覺時間,也就是說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數下去要3年哪,同學們,看了這個漫長的時間,你有什麼感受?(一億實在是太大了、數一億本作業本的時間太長了……)

三、再次經歷估計

驗證的過程,藉助長度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課間老師經常發現同學們喜歡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會有多長呢?(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不必回答)

師:憑空想象有一定的難度,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頭道羊岔吧,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不長,老師告訴你,這條公路全長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有沒有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那麼長呢?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這樣的長度?(學生估計2個、4個、3000個……師板書)

小組討論:怎樣能得到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呢?(測量5個、10個、10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推算出一億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測量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各組組長上來,每三個人一組負責測量,注意方法正確。

其他同學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靜。

(實驗收集數據。實驗時注意,從第一個同學的手指尖量到第10個同學的手指尖,並推算出十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12米。)

師:剛纔我們測量出10個小朋友手拉手的長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們就可以進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師生一起推算)

人數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長度(米)12120再算一算,這個長度有幾個從學校到頭道羊岔的公路長?

出示算式,學生用計算器進行計算:120000000÷1000=120000 (個)回過頭來比較學生估計的數據與實際數據,再次感受一億的大小。

四、總結方法,指導學法。

師:同學們,剛纔我們通過什麼方法知道了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通過數一數、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計再推算,最後比較,瞭解了一億有多大。)

師:你們會用這樣的方法再次體驗一億的大小嗎?五、拓展研究大數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藉助重量體驗一億的大小。

師:觀察一下你們的桌面,看一看我們還可以藉助什麼的研究來了解、感受一億的大小?(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億粒大米的重量)學生說說怎樣用上面學到的方法進行實驗。

分組實驗:

學生用天平稱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組合作推算出一億粒大米的重量,並用千克作單位,與剛纔的估計進行比較,進一。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運算定律》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學環節

問題情境與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應用設計意圖

目標達成

導入新課

一、目標導學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你能說出是哪兩個嗎?你能舉出例子說說嗎?

2、導入新課(師板書課題)

3、出示學習目標。

二、自主學習(根據自學提綱自學課本20頁例3。)

(一)自學提綱

1、例3中都給出了哪些已知條件?求的問題是什麼?

2、你能列出算式嗎?

3、你能很快算出此題的答案嗎?你是怎樣計算的?與同桌交流。

4、在此題中,你運用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二)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並告訴學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標記)。

(三)自學檢測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14+18675+168+25

環節

三、合作探究

1、小組互探(把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不會問題在小組內交流探究)。

2、師生互探(師生共同探究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不會問題及經小組討論後還未能解決的問題)

3、在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什麼?

四、達標訓練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裏填上適當的數。

46+()=75+()()+38=()+5924+19=()+()

a+57=()+()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麼運算定律填數。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國小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運算定律》 篇三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水小數同樣適用,並會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能應用加法運算定律和減法的運算性質進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了哪些加法運算定律?生: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

師:你能用字母把它們表示出來嗎?(學生說,教師板書)生:加法交換律a+b=b+a;加法結合律a+b+c=a=(b+c)。師:我們學這些運算定律的目的是什麼?

生:學這些運算定律是爲了幫助我們進行簡便計算。

師:下面的每組算式兩邊的結果相等嗎?計算後,你發現了什麼?

3.2+0.5○0.5+3.2(4.7+2.6)+7.4○4.7+(2.6+.4)生:相等,兩個小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三個小數相加,先把前兩個小數相加,再加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加第一個數,結果不變。

師: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加法的運算定律頁同樣適用。應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數計算簡便些、我們今天就學習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板書)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4.計算0.6+7.91+3.4+0.09

師:上面的算式屬於什麼算式?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呢?

生:上面是連加算式。按照運算順序,從左往右計算,計算出的小數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師:自己試着計算一下。(學生獨立完成,板演)0.6+7.91+3.4+0.09=8.51+3.4+0.09=11.91+0.09=12

師:觀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計算方法嗎?生:整體觀察算式發現,如果交換7.91和3.4的位置,這樣0.6與3.4、7.91與0.09都可以湊整計算,也就是說在運用加法交換律後,再繼續使用加法結合律就可以使計算更簡便些。

師:你會解答嗎?

(學生獨立完成,板演展示)0.6+7.91+3.4+0.09

=(0.6+3.4)+7.91+0.09)=4+8

三、探究結果彙報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你有哪些收穫?

生1: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在小數加法中同樣適用,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可以使得計算簡便些。

生2:計算小數加、減法,可以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也可以根據算式的特徵,靈活選擇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四、師生總結收穫

師:通過本課時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生:整數加、減法中的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減法同樣適用,在計算時,我們要先觀察算式中的數據,根據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簡便算法。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能正確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數。

3.使學生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取近似值對結果的精確程度的影響。

教學難點:

理解保留小數位數越多,精確程度越高。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課型: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電子秤上顯示的數據和售貨員的話,提出疑問怎麼會不一樣?引出“四捨五入法”

2.引出近似數,複習整數求近似數。

(二)探究交流

1.出示情境圖,在實際應用小數時,往往也沒有必要說出它的準確數,只要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提出0.984的近似數是多少?小組討論後指名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現場操作展示在多媒體PPT中,插入函數能在播放時在方框裏輸入學生彙報結果,能及時將學生的想法展現在課件上)

2根據彙報結果,分別具體探討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數,保留一位小數,保留整數後的近似數。並說一說操作的過程。

3、強調取近似數的要求不同表示方法

4、小組探討1與1.0的精確度

5、引導通過線段圖理解保留一位小數是1.0,小數末尾的0,應當保留,不能去掉。

6、總結:剛纔是利用什麼方法求0.984的近似數?獨立完成想一想後在小組中交流,找不同說原因。

(三)鞏固練習

1、選擇,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

(1)保留()位小數,表示精確到十分位。

①一位②兩位③三位

(2)如果要求保留三位小數,表示精確到()位。

①分②百分③千分

2、求下面小數的近似數

(1)保留兩位小數

0.25612.0061.0987

(2)精確到十分位

8

(選兩組,整組4人一起在電腦前討論後,將本組答案用電腦操作展現在課件上放映呈現給大家)

3、按要求填出表中的近似數

4、拓展題

(四)全課總結

1、數學課將結束了,你有哪些收穫?在哪方面還需努力?

2、今天我們學習的是課本73頁的知識,打開課本,認真看一看課本,找出書中你認爲需要掌握的知識用筆做個記號,然後大聲地朗讀出來。

課後作業:

1.從課後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

板書設計: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

0.984≈0.980.984≈1.00.984≈1

小於5,捨去大於5,向前一位進1大於5,向前一位進1

表示近似數的時,0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