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三棵樹》教案(新版多篇)

《三棵樹》教案(新版多篇)

《三棵樹》教案 篇一

與前面兩首詩相比,《三棵樹》在語言、形式上,沒有太多鮮明的“詩化”特徵:詩人只是用平白、洗練的口語,書寫了日常生活中一個平凡的場景:“三棵伐倒的樹/棄在小路的邊緣”。或許一般讀者會認爲,詩人關注的應該是那些幻想中的、非現實的事物,但這首詩在風格上卻有一種強烈的“寫實性”,長短不一的詩行,就像是變焦的鏡頭,直接記錄了發生的一切。然而,雖然在形式上、風格上,這首詩相當“散文化”,但我們在閱讀它的時候,仍能感受到一種特殊的詩意,一種讓人悄然動容的抒情力量。那麼,這種詩意、這種抒情力量,是怎樣產生的呢?這首“散文化”的詩歌,又在何種意義上區別於散文呢?這首詩恰恰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可以說明在分行、押韻之外,詩歌與散文之間更爲微妙的區別。

正如上文所言,這首詩有一種強烈的“寫實性”,詩人彷彿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忠實地描繪了三棵樹的形象。然而,這種“寫實”並不等同於純客觀的記錄,而是處處滲透了詩人的同情和想像,這突出表現在擬人手法的應用上。這首詩通篇都是建立在樹與人的某種類比關係之上的:在一開始,三棵倒在路邊的樹,被比喻成“三條盲漢”,“它們親密地擠在一起交談”,“三條盲漢”這個比喻,不僅形象地表現了樹木的粗壯,也給讀者留下這樣一種懸念:樹怎麼會失明呢?在隨後的詩行中,“樹”不斷被賦予人的知覺、人的情感,它們就像傷殘的人體,在詩人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呈現,落日的餘暉被比喻爲“一層鮮血”,樹枝與樹葉的接觸、交疊,也被說成是伸向同伴的臂膀,而“兩個傷口像一雙眼睛,表達着哀怨”一句,更有驚心動魄的效果:原來,在詩人的帶動下讀者是一個外在的觀察者,但在這裏,被觀察的對象──樹,彷彿也睜開了眼睛,從紙面上回看讀者。在這一“回看”當中,讀者也被迫捲入了這個事件,像目擊者那樣不再外在於這個事件,而是不得不面對它,感受到一種心靈的衝擊。因而,擬人手法的應用,並不單是一種修辭,服務於新奇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感染力,讓世界上無生命的事物,也彷彿有了生命、有了知覺和感情,也讓讀者有了一種感同身受的可能。

三棵樹與擬人手法相關的,是詩歌內在情感的潛在變化:在詩歌的開始部分,保持了一種冷靜的旁觀,語調中甚至還包含了一絲幽默,但隨着詩行的展開,詩人的情緒進一步凝重,彷彿隨着觀察的深入,她的態度正如上文分析的,也從“旁觀”變爲一種“捲入”,似乎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分享到樹木的痛苦。在“伐木者把它們遺忘,夜即將來到”之後,這種分享痛苦的情緒達到了高潮,詩人的筆觸也從樹轉向了自己,在與樹木的廝守中,“那樹脂會像火一般把我燃燒”,人與樹在此時已不分彼此。就是在這種高潮中,詩歌戛然而止了,最後黎明到來,“而天明時我們將無聲無息/被一片離別的痛苦所籠罩”,在無聲無息的平靜當中,激烈的情緒表達被抑制了,但也變得更爲厚重、深邃了。

藉助擬人的手法,也藉助態度與情緒的變化,這首具有“寫實”風格的詩作,並非單純描摹了外部的現實,而是在對現實的描繪中,形成了一種更集中、更獨特、更內在的體驗和表達。這充分說明了詩之所以爲詩,在於詩人能夠使語言擺脫一般的日常使用,煥發一種活力,表達出全新的經驗,就像在這首詩中所發生的,“三棵樹”被賦予了生命,詩人引領讀者進入了一個物我交融的情感世界。

《三棵樹》教案 篇二

一、預習指導

學生課前閱讀此詩,並以詩中的“三棵樹”爲本事,編一個“我”與“樹”之間的小故事。

二、作品講解

1.“擬人”手法的使用,給這首詩帶來了一種強烈的感情色彩,讓學生找出詩中的具體段落,討論其中的情感色彩。

2.詩歌的表達不一定是合乎邏輯的,前面說三棵被伐倒的樹是“三條盲漢”,後面又說樹的“兩個傷口像一雙眼睛”,這兩種“比喻”之間有什麼矛盾?

3.分析詩中“我”的態度、情感的變化:開始“我”是一個旁觀者,但隨着觀察的深入,“我”也被捲入了現場,感情徹底地投入(“我”願意與樹廝守),最後又是無言的離別。

三、擴展與比較

1.組織學生討論,對砍伐樹木的行爲,詩人有一種無聲的批判,但詩歌的含義更爲深廣,不僅書寫了被砍的樹木的傷痛,也表達了對世界上一切受傷害的人和事物的真摯同情。

2.本詩採用擬人化的寫法,讓樹木有了人的感覺和心理。回憶學過的詩,看看哪些也使用了相似的手法,進行參照閱讀。

《三棵樹》教案 篇三

一、       教學目標:

1、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2、理解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

3、體會並感受作者內心對生命的感悟與傾訴。

二、教學重點:'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1、樹與人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2、文中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情感基調。

四、教學過程:

(一)、朗讀文章,把握大意。

1、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什麼?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樹。

2、三棵樹是指哪三棵樹?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3、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 結合文中語句分析。

苦楝樹--幼小無依

枇杷樹--含蓄深沉

石榴樹--熱烈奔放

講述'鳥兒、孩子'。作者在對果樹的描寫中還提到了孩子和鳥兒,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卻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無邊無際的奉獻。

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提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4、  在作者的一生中,這是他擁有的三棵樹,但是應該說在其餘大部分的時間裏,他沒有得到樹,那麼關於樹的其他的情節,請你概括一下―――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

(二)、情感把握。

在不同的階段,作者在對待樹的得與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請同學從文章中找語句,來談一下作者的情感脈絡。

悵惘---無奈自責---悲傷、隱痛與缺憾---快樂與欣喜---哀傷與緬懷

(教師補充: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樹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綠色的冠蓋和褐色的樹幹。但是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沒有樹,這讓“我”悵惘,成了“我”的隱痛,成年後我見過了很多樹,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樹,這不由的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一個懸念:那麼作者的樹到底在哪裏呢?在遷居新居之後,“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兩棵樹。在作者歡快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其實無論石榴枇杷,還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樹,枝繁葉茂的樹。樹的存在,讓我知道我是個幸運的人。

但是“我與兩棵樹的相互注視漸漸變成單方面的凝視,”“我忽略了樹”,對它熟視無睹,當樹終於有一天將離去時,我才又悵然若失起來。

看作者這一生,他種過樹,但是苦楝樹只能種在花盆裏,並且被我偶然的疏忽和難以抗拒的天災毀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不難感受到生存的無依、無奈。)後來我擁有了兩棵果樹,但是七年之後,它們依然離我而去,作者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而無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天災而離開,而這兩棵樹被城市的建設所毀。結果“我”的樹消失了,“它們原來並不是我的樹”。那麼“我的樹到底在哪裏” ?

(三)、主旨理解。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詢問:“我的樹在哪裏”,請思考爲什麼作者一直在尋找樹呢?結合作者的情感脈絡來分析,沒有樹會對“我”有怎樣的影響?

沒有樹讓作者悵惘、覺得缺憾,有了樹讓他覺得'彌合了我與整個世界的裂痕',關於果樹的描寫也是本文最爲歡快的章節。這說明他覺得沒有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斷尋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說“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只有這樣纔有完整的生命形態。

爲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有樹的人生纔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樹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因此呼喚“我的樹”也是呼喚樹與人共生和諧的環境,呼喚對樹(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思考:如何正視自然?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

(四)、在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你覺得作者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爲什麼?

傷感、無助、無奈。關鍵是結果“我”沒有了樹,可見基調。

(五)、總結課文:人與樹的依存關係、對生命的思考。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六)、拓展(表達訓練):

教後記:感情線索的把握較爲簡單,但是中心和主旨的理解還需教師多加引導。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只要從文章中找到支撐。

《三棵樹》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掌握“鬱鬱寡歡、登堂入室、夷爲平地、殘垣”等生字詞的注音及釋義。

2、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同時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難點:文章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抒情基調。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掌握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的基礎上,體會文章傳達出的感傷的情緒。

2、思考“閱讀練習·探究”的四個問題,準備課上發言、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白楊樹在茅盾先生心中是中華兒女英勇不屈的象徵。那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蘇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樹“又是如何地讓他難以忘懷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蘇童的內心世界吧!

二、檢查預習

1、爲加點字注音:(投影或板書)

嫉妒( ) 顫抖( )

埠( ) 殘垣( )

楝( ) 瓦礫( )

桷( ) 枇杷( )

2、解釋詞語:(投影或板書)

藍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夷爲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鬱鬱寡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侷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步感知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以下五個問題可採取教師提問或將問題投影出來,學生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的方式逐一解決。

1、教師提問: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什麼?

明確:“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樹,作者是由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引到對這三棵樹的敘述上的。

2、教師提問:三棵樹是指哪三棵樹?

明確: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3、教師提問: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 結合文中語句分析。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

“我種過樹。我曾經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樹苗,是從附近的工廠裏挖來的,我把它種在一隻花盆裏——不是我的錯誤,我知道樹與花草不同,花入土,樹入地,可我無法把樹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錯誤。天井、居室、後門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們歡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卻拒絕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樹苗。我只能把小樹種在花盆裏。我把它安置在臨河的石埠上。從春天到夏天,它沒有動窩,但卻長出了一片片新的葉子。我知道它有多少葉子。後來冬天來了,河邊風大,它在風中顫動,就像一個哭泣的孩子,我以爲它在向我請求着陽光和溫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臺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陽光燦爛的地方。就像一次誤殺親子的戲劇性安排,緊接着我和我的樹苗遭遇了一夜狂風。狂風大作的時候我在溫暖的室內,卻不會想到風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樹苗的——它把我的樹從窗臺上抱起來,砸在河邊石埠上,然後又把樹苗從花盆裏拖出來,推向河水裏,將一隻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給我。”

明確:苦楝樹具有幼小無依的特點。(從“我沒有樹”,變成我有了自己的樹。這棵樹是有點可憐的。第一,是一棵沒有什麼可愛之處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它居然是栽在花盆裏的,在這樣土壤裏,就是生長起來,也是可憐的。從這種可憐的抒寫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也寄託了對人、對城市的調侃的意味。)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文字:

“你猜是什麼樹?兩棵果樹,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後的陽光照耀着兩棵樹,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樹,我一下有了兩棵樹,奇妙的是,那是兩棵果樹!”

教師提問:枇杷樹具有含蓄深沉的特點, 石榴樹具有熱烈奔放的特點。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作家用抒情的語言來表現他的激動。強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極端的激動。“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這個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對多年的惆悵和不安的答案。這是一棵私有的、屬於作家自己的樹,自己的感情之樹,在十五年後,這一點上和那花盆裏的樹,恰成“巧合”,對遭受“親子誤殺”造成的隱痛,又是一種感情的補償。

4、教師提問:作者在對果樹的描寫中還提到了孩子和鳥兒,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卻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無邊無際的奉獻。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明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5、教師提問:在作者的一生中,這是他擁有的三棵樹,但是應該說在其餘大部分的時間,他沒有得到樹,那麼關於樹的其他的情節,請你概括一下。

明確: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

四、理清文章線索,體會詩意的語言。

在不同的階段,作者在對待樹的得與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從文章中找語句,來談一下作者的情感脈絡。

〔學情預測〕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抓住最根本最能直接表達情感的語句來分析,回答的角度是字裏行間傳遞出的感情是什麼。

教師補充講解:

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樹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綠色的冠蓋和褐色的樹幹。但是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沒有樹,這讓“我”悵惘,成了“我”的隱痛,成年後我見過了很多樹,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樹,這不由的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一個懸念:那麼作者的樹到底在哪裏呢?在遷居新居之後,“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兩棵樹。在作者歡快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其實無論石榴枇杷,還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樹,枝繁葉茂的樹。樹的存在,讓“我”知道“我”是個幸運的人。

但是“我與兩棵樹的相互注視漸漸變成單方面的凝視”,“我忽略了樹”,對它熟視無睹,當樹終於有一天將離去時,我才又悵然若失起來。

看作者這一生,他種過樹,但是苦楝樹只能種在花盆裏,並且被我偶然的疏忽和難以抗拒的天災毀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不難感受到生存的無依、無奈。)後來我擁有了兩棵果樹,但是七年之後,它們依然離我而去,作者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而無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天災而離開,而這兩棵樹被城市的建設所毀。結果“我”的樹消失了,“它們原來並不是我的樹”。那麼“我的樹到底在哪裏”?

明確:強烈的悵惘-無奈自責-悲傷、隱痛與缺憾-快樂與欣喜-哀傷與緬懷(板書)

第二課時

一、理解文章主旨

1.導入:上節課,我們讀到了作者在對待樹的情感中掙扎,那麼這節課,我們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詢問:“我的樹在哪裏”,請思考爲什麼作者一直在尋找樹呢?結合作者的情感脈絡來分析,沒有樹會對“我”有怎樣的影響?

明確:沒有樹讓作者悵惘、覺得缺憾,有了樹讓他覺得'彌合了我與整個世界的裂痕',關於果樹的描寫也是本文最爲歡快的章節。這說明他覺得沒有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斷尋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說“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只有這樣纔有完整的生命形態。

2.爲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有樹的人生纔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明確:樹的意象,並不僅僅是樹,而是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人類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質量,就不能不犧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減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質量。這是人類生存的困惑。這種困惑在作者看來,是很難解決的。正是因爲這樣,當作家找尋他那第三棵樹的時候,那棵樹,那棵已經死亡的樹,卻在冥冥之中呼喚着他。這種呼喚,從客觀上來說是悲觀的,從主觀情感上來說,則是一種不懈的追求。

樹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因此呼喚“我的樹”也是呼喚自然與人共生和諧的環境,呼喚對樹(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3.如何正視自然?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請學生嘗試舉例說明。

4.在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你覺得作者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爲什麼?

明確:傷感、無助、無奈。關鍵是結果“我”沒有了樹,可見基調的主旋律是一種無助的呼喚與渴望,對完整生命形態的熱切的期盼。

二、總結

1、作者與三棵樹的關係(主要內容)

2、人與樹的依存關係

3、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願望都顯的那麼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裏。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儘管有的手指外觀並不讓你滿意,但是隻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三、拓展訓練,能力遷移

口語表達練習題:請對照作者通過本文傳達出的思想感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爲止最珍視的東西。

(小組交流、發言,派代表上臺講述。)

四、佈置作業

1、《伴你學語文》中相關的練習。

2、將口語表達的練習題書面化,修改成文,謄清上交。

《三棵樹》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掌握“鬱鬱寡歡、登堂入室、夷爲平地、殘垣”等生字詞的注音及釋義。

2.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同時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難點:文章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抒情基調。

【課時安排】

2課時。

【預習要求】

1.通讀全文,掌握生字詞,掃清閱讀障礙的基礎上,體會文章傳達出的感傷的情緒。

2.思考“閱讀練習•探究”的四個問題,準備課上發言、交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白楊樹在茅盾先生心中是中華兒女英勇不屈的象徵。那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蘇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樹“又是如何地讓他難以忘懷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蘇童的內心世界吧!

二、檢查預習

1.爲加點字注音:(投影或板書)

嫉妒( )     顫抖(  )

埠(  )      殘垣(  )

楝(  )      瓦礫(  )

桷(  )      枇杷(  )

2.解釋詞語:(投影或板書)

藍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夷爲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鬱鬱寡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侷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初步感知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以下五個問題可採取教師提問或將問題投影出來,學生小組討論並派代表發言的方式逐一解決。

1.教師提問: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什麼?

明確:“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樹,作者是由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引到對這三棵樹的敘述上的。

2.教師提問:三棵樹是指哪三棵樹?

明確: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3.教師提問: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 結合文中語句分析。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

“我種過樹。我曾經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樹苗,是從附近的工廠裏挖來的,我把它種在一隻花盆裏——不是我的錯誤,我知道樹與花草不同,花入土,樹入地,可我無法把樹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錯誤。天井、居室、後門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們歡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卻拒絕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樹苗。我只能把小樹種在花盆裏。我把它安置在臨河的石埠上。從春天到夏天,它沒有動窩,但卻長出了一片片新的葉子。我知道它有多少葉子。後來冬天來了,河邊風大,它在風中顫動,就像一個哭泣的孩子,我以爲它在向我請求着陽光和溫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臺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陽光燦爛的地方。就像一次誤殺親子的戲劇性安排,緊接着我和我的樹苗遭遇了一夜狂風。狂風大作的時候我在溫暖的室內,卻不會想到風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樹苗的——它把我的樹從窗臺上抱起來,砸在河邊石埠上,然後又把樹苗從花盆裏拖出來,推向河水裏,將一隻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給我。”

明確:苦楝樹具有幼小無依的特點。(從“我沒有樹”,變成我有了自己的樹。這棵樹是有點可憐的。第一,是一棵沒有什麼可愛之處的幼小的苦楝;第二,它居然是栽在花盆裏的,在這樣土壤裏,就是生長起來,也是可憐的。從這種可憐的抒寫中,流露出作者的深意,也寄託了對人、對城市的調侃的意味。)

引導學生讀這一段文字:

“你猜是什麼樹?兩棵果樹,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後的陽光照耀着兩棵樹,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樹,我一下有了兩棵樹,奇妙的是,那是兩棵果樹!”

教師提問:枇杷樹具有含蓄深沉的特點, 石榴樹具有熱烈奔放的特點。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

明確:作家用抒情的語言來表現他的激動。強烈的抒情表達了作者極端的激動。“伴隨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悵煙消雲散。這個秋天的午後,一切都有了答案。”這個答案是情感的答案,對多年的惆悵和不安的答案。這是一棵私有的、屬於作家自己的樹,自己的感情之樹,在十五年後,這一點上和那花盆裏的樹,恰成“巧合”,對遭受“親子誤殺”造成的隱痛,又是一種感情的補償。

4.教師提問:作者在對果樹的描寫中還提到了孩子和鳥兒,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卻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無邊無際的奉獻。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明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5.教師提問:在作者的一生中,這是他擁有的三棵樹,但是應該說在其餘大部分的時間,他沒有得到樹,那麼關於樹的其他的情節,請你概括一下。

明確:思樹、種樹、喪樹、得樹、失樹。

四、理清文章線索,體會詩意的語言。

在不同的階段,作者在對待樹的得與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從文章中找語句,來談一下作者的情感脈絡。

〔學情預測〕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抓住最根本最能直接表達情感的語句來分析,回答的角度是字裏行間傳遞出的感情是什麼。

教師補充講解:

最早在作者的想象中的樹是很高很挺拔的挺立在原野上的,有着綠色的冠蓋和褐色的樹幹。但是這只是作者的想象,在現實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沒有樹,這讓“我”悵惘,成了“我”的隱痛,成年後我見過了很多樹,但是那都不是我的樹,這不由的將讀者的思緒引向一個懸念:那麼作者的樹到底在哪裏呢?在遷居新居之後,“我”得到了“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禮物――兩棵樹。在作者歡快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想象,其實無論石榴枇杷,還是其他,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樹,枝繁葉茂的樹。樹的存在,讓“我”知道“我”是個幸運的人。

但是“我與兩棵樹的相互注視漸漸變成單方面的凝視”,“我忽略了樹”,對它熟視無睹,當樹終於有一天將離去時,我才又悵然若失起來。

看作者這一生,他種過樹,但是苦楝樹只能種在花盆裏,並且被我偶然的疏忽和難以抗拒的天災毀了,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麼?(不難感受到生存的無依、無奈。)後來我擁有了兩棵果樹,但是七年之後,它們依然離我而去,作者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不同的是,幼小而無依的苦楝因我的疏忽和天災而離開,而這兩棵樹被城市的建設所毀。結果“我”的樹消失了,“它們原來並不是我的樹”。那麼“我的樹到底在哪裏”?

明確:強烈的悵惘-無奈自責-悲傷、隱痛與缺憾-快樂與欣喜-哀傷與緬懷(板書)

第二課時

一、理解文章主旨

1.導入:上節課,我們讀到了作者在對待樹的情感中掙扎,那麼這節課,我們繼續探討這個問題。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詢問:“我的樹在哪裏”,請思考爲什麼作者一直在尋找樹呢?結合作者的情感脈絡來分析,沒有樹會對“我”有怎樣的影響?

明確:沒有樹讓作者悵惘、覺得缺憾,有了樹讓他覺得'彌合了我與整個世界的裂痕',關於果樹的描寫也是本文最爲歡快的章節。這說明他覺得沒有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斷尋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說“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只有這樣纔有完整的生命形態。

2.爲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有樹的人生纔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明確:樹的意象,並不僅僅是樹,而是人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人類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質量,就不能不犧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減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質量。這是人類生存的困惑。這種困惑在作者看來,是很難解決的。正是因爲這樣,當作家找尋他那第三棵樹的時候,那棵樹,那棵已經死亡的樹,卻在冥冥之中呼喚着他。這種呼喚,從客觀上來說是悲觀的,從主觀情感上來說,則是一種不懈的追求。

樹是自然的物化,是自然的代表,因此呼喚“我的樹”也是呼喚自然與人共生和諧的環境,呼喚對樹(自然)的珍惜和感恩。

3.如何正視自然?聯繫現實,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請學生嘗試舉例說明。

4.在這樣一個尋找的過程中,你覺得作者的感情基調是怎樣的?爲什麼?

明確:傷感、無助、無奈。關鍵是結果“我”沒有了樹,可見基調的主旋律是一種無助的呼喚與渴望,對完整生命形態的熱切的期盼。

二、總結

1. 作者與三棵樹的關係(主要內容)

2. 人與樹的依存關係

3. 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願望都顯的那麼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裏。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儘管有的手指外觀並不讓你滿意,但是隻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三、拓展訓練,能力遷移

口語表達練習題:請對照作者通過本文傳達出的思想感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爲止最珍視的東西。

(小組交流、發言,派代表上臺講述。)

四、佈置作業

1.《伴你學語文》中相關的練習。

2.將口語表達的練習題書面化,修改成文,謄清上交。

《三棵樹》教案 篇六

楊洋

一、教學目標 :

1、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2、理解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

3、體會並感受作者內心對生命的感悟與傾訴

二、教學重點

“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1、樹與人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2、文中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情感基調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l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哪三棵樹?

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l作者是由什麼引到這三棵樹呢?

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

(二)分析文章內容

那麼究竟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作者在對待樹的得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請同學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來談一下。

1、三棵樹的特點

苦楝樹——幼小無依

枇杷樹——含蓄深沉

石榴樹——熱烈奔放

(教師補充講述“鳥兒、孩子”)

(提示: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不會埋怨)

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提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2、作者的情感脈絡

迫切希望得到——隱痛 缺憾

欣喜 滿足 ——迷惑 不捨

(教師補充:在教材中劃出這些地方,並着重處理詞語“隱痛”和“彌補生命的裂痕”,談談你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隱痛——詞義——作者沒有真正的擁有過(提示:隱痛和缺憾;隱痛很顯然不是錐心的痛,也不是生生的痛,似乎只有在想起的時候纔會有痛的感覺,原以爲自己並沒有因爲樹的離去而有太多的悲傷,但是隻有在經歷之後才發現苦楝樹的離去是“痛”是缺憾。)

彌補生命的裂痕——擁有了八年,城市建設失去,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作者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人與樹的關係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3、重點語句

l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提示:火車站——三棵樹

真正只擁有了兩棵樹

希望生命完整

l講解三棵樹和人的生命形態的關係

苦楝樹——幼小無依——幼年

石榴樹——熱烈奔放(成年——壯年)

枇杷樹——含蓄深沉(成年——中老年)

象徵手法

l我在這裏,我在水裏

苦楝樹的確是作者努力想要擁有的第一棵樹(夭折)

沒有它感覺人生有了缺憾,因此作者還要不斷的尋找下去

有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作者渴望完整,因此還要尋找

(“完整”和“完美”)

(三)結合導讀總結課文

1、作者與三棵樹的關係(主要內容)

2、人與樹的依存關係

3、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願望都顯的那麼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裏。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儘管有的手指外觀並不讓你滿意,但是隻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四)拓展

請對照蘇童在本文中滲透的思想情感,結合你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爲止最珍視的東西。

(五)作業

課前一分鐘演講:假如我是一棵……樹

作者郵箱:

[1]

《三棵樹》教案 篇七

楊洋

一、教學目標 :

1、理解“樹”在文章中的象徵意義;

2、理解認識樹與人相互依存的關係;

3、體會並感受作者內心對生命的感悟與傾訴

二、教學重點

“樹”的象徵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1、樹與人的相互依存的關係

2、文中詩意的語言和感傷的情感基調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上節課內容

l三棵樹在文章中究竟指哪三棵樹?

苦楝樹苗、石榴樹、枇杷樹

l作者是由什麼引到這三棵樹呢?

一趟長途列車的終點站名

(二)分析文章內容

那麼究竟這三棵樹有什麼特點呢?作者在對待樹的得失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就請同學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來談一下。

1、三棵樹的特點

苦楝樹——幼小無依

枇杷樹——含蓄深沉

石榴樹——熱烈奔放

(教師補充講述“鳥兒、孩子”)

(提示:作者驅趕鳥和孩子,果樹迎接它們的到來,沒有怨言、執着的付出,不會埋怨)

那麼兩相對比的話,我們在果樹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種什麼精神?

(提示:對人平等無私奉獻的精神)

2、作者的情感脈絡

迫切希望得到——隱痛 缺憾

欣喜 滿足 ——迷惑 不捨

(教師補充:在教材中劃出這些地方,並着重處理詞語“隱痛”和“彌補生命的裂痕”,談談你是如何看待的?)

提示:隱痛——詞義——作者沒有真正的擁有過(提示:隱痛和缺憾;隱痛很顯然不是錐心的痛,也不是生生的痛,似乎只有在想起的時候纔會有痛的感覺,原以爲自己並沒有因爲樹的離去而有太多的悲傷,但是隻有在經歷之後才發現苦楝樹的離去是“痛”是缺憾。)

彌補生命的裂痕——擁有了八年,城市建設失去,連續使用兩個“埋葬”,表現作者對逝去的一種哀悼,可見他情感的悲傷與淒涼,那種得而復失的感覺不是簡單的傷心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人與樹的關係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

3、重點語句

l我生命中應該有三棵樹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提示:火車站——三棵樹

真正只擁有了兩棵樹

希望生命完整

l講解三棵樹和人的生命形態的關係

苦楝樹——幼小無依——幼年

石榴樹——熱烈奔放(成年——壯年)

枇杷樹——含蓄深沉(成年——中老年)

象徵手法

l我在這裏,我在水裏

苦楝樹的確是作者努力想要擁有的第一棵樹(夭折)

沒有它感覺人生有了缺憾,因此作者還要不斷的尋找下去

有缺憾的人生是完整的人生,作者渴望完整,因此還要尋找

(“完整”和“完美”)

(三)結合導讀總結課文

1、作者與三棵樹的關係(主要內容)

2、人與樹的依存關係

3、對生命的思考

(苦楝樹是作者擁有的第一棵樹,它的孤苦無依,它的不幸夭折,似乎和作者的童年有不盡相同的地方,童年的作者連擁有一棵樹的願望都顯的那麼奢侈,天井大小的地方只能望天,由此可見作者的童年生活不會比苦楝樹好到哪裏。

就如我們的手指一樣,儘管有的手指外觀並不讓你滿意,但是隻有五個手指全部擁有才是完整的,缺少任何一個都是殘缺的,因此作者希望擁有的是一個完美的人生。)

作者通過對童年記憶中火車站名“三棵樹”的思考延伸到自己生命中曾經擁有的三棵樹,表現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與自然依存關係的眷戀。

(四)拓展

請對照蘇童在本文中滲透的思想情感,結合你自己的經歷談談你人生中目前爲止最珍視的東西。

(五)作業

課前一分鐘演講:假如我是一棵……樹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