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教學論文研究方向(通用多篇)

教學論文研究方向(通用多篇)

教學數學知識研究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經歷了數學知識研究、數學課程知識研究和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三個階段。教學用的數學知識通過對數學教學的核心活動進行分析,直接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數學知識及其影響。它是有效教學的知識基礎,應該成爲教師教育的主要內容。

論文關鍵詞:數學;教學;知識;教師教育

一、數學知識研究

傳統上認爲數學教師至少要掌握他所教的數學知識。班級授課製成熟後,人們開始同意這樣一個原則:除了所教的數學知識以外,數學教師還需要掌握像組織教學、控制課堂秩序等一些教學知識。隨着教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教師僅僅知道他所教的數學的術語、概念、命題、法則等知識是不夠的。…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知道數學的學科結構。學科結構的概念最早源於Schwab。他指出了理解學科結構的兩種方式:一個方式是句法性地(syntactically),另一個方式是實體性地(substantively)。所謂句法性地是指從學科所表現出來的邏輯結構方面去了解學科結構。比如,引入無理數表示不可公度線段,引入負數與複數表示某些方程的解。前者可以看到,後者看不到,僅是爲了保持方程都有解這個論斷的完整性和通用性所做出的一種假設與解釋。對這三個概念含義的理解,只能通過產生這些概念的前後聯繫才能揭示。所謂實體性地是指從學科的概念設計角度去了解學科結構。比如,歐氏幾何與解析幾何有不同的概念框架。Ball把數學的學科結構知識稱爲關於數學的知識。它是指知識從哪裏來,又是如何發展的,真理是如何確認的,又將用到哪裏去。

主要有三個維度:一是約定與邏輯建構的區別。正數在數軸的右邊或者我們使用十進位值制都是任意的、約定的。而0做除數沒有定義或者任意一個數的零次冪都等於1就不是任意的、約定的;二是數學內部之問的聯繫以及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的聯繫;三是瞭解數學領域中的基本活動:尋找模式、提出猜想、證明斷言、證實解法和尋求一般化。

對數學知識的研究,拓寬了人們對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它顯示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很複雜的,除了術語、概念、法則、程序之外,還有數學學科結構或者關於數學的知識。這些知識對於教師確定爲什麼教、選擇教什麼和怎麼教都會產生影響。比如,約定的與邏輯建構的概念的教學策略會有很大的不同,邏輯建構的概念就必須講清楚它怎麼來的,爲什麼要定義這個概念,怎樣定義,它會有什麼用,它與其他的概念的關係是怎樣的,它的應用有哪些限度。而約定的概念就沒有這些必要。但是,有效地數學教學,僅僅具有上述知識還不夠。它缺少對學生的考慮,不能給教師提供教授一羣特定的學生所必須的教學上的理解。比如,僅僅通過推導知道(+6)=a+2ab+b對有效教學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知道一些學生容易把分配律過度推廣而記成+6)=a+b,知道用矩形的面積表徵可以有效地消除這一誤解。學生誤解的知識與消除誤解的教學策略顯然不能納入數學知識的框架,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複雜性要求更精緻的框架來描述。

二、教材分析研究

有效的教學必須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知識呈現的最佳序列。在數學學科中,馬力平的知識包(Knowledgepackage)是國際上較爲典型的此類研究。知識包是圍繞着一箇中心概念而組織起來的一系列相關概念,是在學生的頭腦裏培育這樣一個領域的縱向過程。(n知識包含有三種主要成分:中心概念、概念序列和概念結點,也包括概念的表徵、意義和建立在這些概念之上的算法。下例是2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知識包(圖1)。在這個知識包內,中心概念是20至100數的“借位減法”,它是學習多位數的加減的關鍵前提。

馬力平的知識包實際上是我國內地傳統的教材分析研究。這類研究結果是教學參考書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是一種課程知識,是教師對課程的分析,比對數學知識的分析更接近教學用的數學。但它也不是教師教學時使用的數學知識。它最多是教師對教學的考慮,沒有考慮師生互動時產生的數學需求。教師在教學時,能夠動員起來的知識不一定符合教學情境的需要。比如教師預期的一種學生的反應在與學生的互動中沒有出現,教師以學生的這種反應爲跳板的後繼知識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馬力平概括出的知識包,與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使用的數學知識還有一段距離,教師在教學時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教師在教學時所需要的數學知識遠遠超出教材分析所能提供的內容。

三、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

Ball開創了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研究。她通過分析數學教學的核心活動,直接研究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的數學知識及其影響。下面以Ball的一個課例來說明其研究方法與結果。該課內容是三年級多位數減法:Joshua星期一吃了16粒豌豆,星期二吃了32粒豌豆。問Joshua星期二比星期一多吃了多少粒豌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提供了六種解法。Sean從16的後繼數l7開始向後數數,一直數到32得到答案。ba認爲,32的一半是16,答案就是16。Betsy把表示16和32的教具(豆子)一一配對,數一下表示32的教具中剩餘的沒有配對的豆子得到答案。Mei的方法是直接從表示32的豆子中拿走16粒,數一下剩餘的就行了。Cassandia提供了標準的減法算法,Scan受到啓發,提供了另一種解法:16+16=32,整節課,學生想盡辦法鑑定這些解法的異同。L6JBall認爲,這節課教學的核心活動是處理數學知識的關聯和控制課堂討論。知識的關聯涉及到在具體和符號的模式中,減法和加法是如何關聯的、減法的“比較”和“拿走”的解釋是如何關聯的、教具的表徵如何轉化爲符號表徵、Betsy的配對比較法如何轉化爲Sean的向後數數的方法、Betsy的方法如何和Mei的方法協調,控制課堂討論首先表現在提供線索和解釋,推動正確的方法的發展;其次表現在擱置有問題的方法。比如擱置Riba的說法。Riba的論斷是正確的,但要使其他的學生能夠明白他的意思,還需要添加幾步推理。但這幾步推理與用它來證明Sean的結論超過了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

Ball對這節課教師需要使用的數學知識進行了歸納。除了傳統的教材分析提供的借位減法的符號算法及其背後的位值制之外,教師還需要其他知識。首先需要知道問題的兩種表徵模式(如減法32—16:?與缺失加數的加法16+?=32)是等價的。其次,還要知道此問題的一些表徵:比如像Sean的從17數到32,或者Mei的從32裏拿走l6個等等。第三,教師還需要具有深刻的數學眼光去審查、分析和協調學生的多種解法。最後,教師還需要一些關於數學論證的知識。通過上述分析,Ball指出,教材分析只能提供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一部分,其餘大部分只能在分析數學教學的核心活動中才能得到。

四、啓示

1.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有效教學的知識基礎。它與數學家的數學知識、教材分析得出的數學知識是不一樣的。它具有一種教學上有用的數學理解,這種理解主要集中於學生的觀念和誤解上。學生對特定內容的理解是有差異的,教師需要調和學生不同的理解方式並在這些方式之間靈活自如地轉換,引導學生把知識進一步組織,促進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效學習。

2.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高觀點下的數學知識,它聯繫着更深刻的概念和方法。Ball的課例僅是國小三年級的兩位數退位減法,但是,通過對課堂教學核心數學活動的分析顯示,隱藏在退位減法之外的,是高等數學的等價、同構、相似性和表徵之間的轉化等概念。從結構上說,前五種解法是同構的,前五種解法和最後一種缺失加數的加法是等價的。但前四種解法的解釋模型是不同的,有三種是“拿走”模型,一種是“比較”模型。只有從數學結構上理清這些解法的關係,纔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在不同的方法之間轉換並分清這些方法的異同,促進學生高效地組織自己的數學知識。香港的“課堂學習研究”也證實,數學專家參與的教研活動,能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公務員之家

3.教學用的數學知識存在一定的結構。首先是學生理解的知識。像Ball的課例所展示的,學生對退位減法的理解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層次和一些誤解,這些知識是教師教學的起點。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爲起點自下而上的講授使知識加以擴充,把新知識與學生已經構成內在網絡的概念和方法聯繫起來,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奧妙;其次是教學策略。像Ball的課例所展示的,學生的理解各種各樣,需要教師使用相應的策略來控制課堂討論,協調不同的方法,促進正確的方法發展,擱置有問題的方法,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第三、控制與反饋的知識。教師需要提供線索和解釋,矯正學生的誤解,促進學生自我評價的參與,促進學生進一步精簡合理化知識;第四,課程知識。像馬力平的'知識包概念所揭示的,特定課題呈現的最佳序列,它的來龍去脈及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繫,是教師用來教學的數學知識基礎。顧泠沅的研究也揭示,辨明一門學科各知識點的固着關係及其潛在距離,構建適合學生特點的、具有合適梯度的結構序列,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最後是教學目的的統領性觀念。像退位減法,是像Ball那樣對學生的經驗進行精簡合理化還是直接教授退位減法的法則,取決於教師對數學的理解、信念數學的認識論以及對特定學生最有價值的數學知識的判斷。當然,這些成分是從不同的維度來說明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屬性,它們之間的關係及提高課題教學效率的機制還需從課堂教學的經驗出發進一步的概念化。

4.獲取這種教學用的數學知識的方法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活動進行分析。這些活動包括鑑定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選擇和管理所教數學概念的表徵;評價、選擇和修改教科書;在各種教學策略中做出決策;找到支持這種決策所需的資源;控制學生的討論。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活動框架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分析數學課堂。可以透過表象抓住本質,沉澱下教學用的數學知識庫,爲教師教育提供內容,爲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支持。教師採用Ball的方法來分析自己的課堂,能夠忽略枝節,抓住要害,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學分析技能。

5.教師教育尤其是在職培訓應結合具體課例。如果Ball不分析自己的課堂,是不會發現在退位減法的課上,會隱藏着同構等數學概念。同構的命題有不同的解釋,這些不同的解釋模型學生接受上有難易之分,在教學策略上有很大的不同。這啓示我們,在教師教育尤其是在職培訓時,教師需要的是結合具體課例的指導,而不是泛泛地教育理念說教。顧泠沅先生的調查也證明了教師的這一需求。需要指出的是,教學用的教學用的數學知識具有情境性、個人性的一面,並不完全是命題性的公共知識,教師在學習時也不能完全照搬,需要針對自己的特質和學生的特質,進行改造。儘管這樣,教學用的數學知識體現了數學教師的專業性,是把數學教師與數學家、數學教育理論家區分出的專業知識,是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質。教師積累和學習特定課題的、教學用的教學用的數學知識,是專業發展的主要方式。

碳審計論文研究方向 篇二

碳審計論文研究方向

摘要:文章在解釋了溫室氣體排放與低碳經濟、低碳經濟與碳審計關係的基礎上,重點分析了我國目前碳審計發展現狀,最後提出應採取的碳審計發展對策。

關鍵詞:溫室氣體排放;低碳經濟;碳審計

一、溫室氣體排放與低碳經濟

近年來,因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急劇上升而引起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引發更多的自然災害,這不僅使人類生存環境面臨日益嚴峻的威脅,甚至影響到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溫室氣體排放問題得到了世界各國廣泛關注,並採取了積極應對措施。

不置可否,環境問題最終會影響到經濟問題,尤其像溫室氣體排放這樣全球性的環境氣候問題,已經影響到不單單是個別國家,內部範圍的經濟發展,而是阻礙了更廣泛的全球範圍內,國與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經濟貿易。因此,各國紛紛在經濟領域會考慮氣候環境的影響,在保證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

二、低碳經濟與碳審計

由於低碳經濟是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其考慮範疇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它所面臨的相關風險、不確定因素及挑戰性將比政府目前所面臨的任何困難都更加棘手。那麼爲了更好地實現低碳經濟各國採取了很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分爲政策層面、經濟層面和技術層面。政策層面,各國紛紛制定出臺能源政策、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等,目的是通過推行碳預算,頒佈嚴格的能耗和排放約束性標準,優化產業結構,倡導綠色消費行爲,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經濟層面主要是碳排放交易政策和低碳財稅政策,如美國對新建節能建築實施減稅政策;丹麥、芬蘭等對重排放工業和產品強制性徵稅等。技術層面主要有溫室氣體的捕集技術、溫室氣體埋存技術、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術等。另外,國際貿易方面,一些國家提出徵收碳關稅,對未遵守《京都議定書》的國家實施經濟制裁。

當然,各國爲實現低碳經濟所採取的一系列諸如以上政策、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爲有效地減少碳排放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問題:首先,低碳政策制定過程的科學、合理,以及政策執行的效率和效果缺乏監管;其次,財稅支持資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規性和使用效果缺乏監督;再次,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和完善要求高質量的第三方獨立鑑證服務。目前已形成碳排放交易的市場包括歐盟交易市場、芝加哥交易市場、澳洲交易市場、英國交易市場,他們都規定交易的碳減排量必須是已通過第三方審計核證的減排量。

爲應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各國越來越關注碳審計,開始從碳審計中積極主動探求節能減排的途徑。簡單地說,碳審計就是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對政府和企業在履行碳排放責任方面所進行的檢查和監督,是對碳排放管理活動及其成果進行獨立性鑑證和評價的一種行爲。

三、我國碳審計現狀

目前,雖然在京都議定書框架內對發展中國家尚無強制性減排要求,但面對日益增長的碳排放量和國際環保、碳關稅貿易壁壘壓力,我國極有可能在未來很短時間內承擔一定數量的碳減排任務,因而,我國已將低碳經濟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然而,從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的低碳經濟之路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時間,而低碳審計作爲這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監督機制,在我國仍處在探索階段,存在諸多問題。

第一,比之西方國家較完備的環境財務會計體系及其更具針對性的特殊環境事項會計規範等,我國環境財務會計較爲零散,並未形成體系,使得以此爲基礎的碳審計工作既缺乏理論方面的研究,碳審計實務工作又缺乏指導,理論與實務嚴重脫節。在我國大陸地區,碳審計仍是個全新的概念,對於碳審計的動因、目標內容等僅僅是一個個模糊且亟待澄清的基礎理論概念,更談不上碳審計標準、方法、績效評價等以基礎理論爲契機延伸出來的應用理論。

第二,公衆對碳審計能促進實現和發展低碳經濟缺乏廣泛的認知度,企業甚至質疑碳審計的公平、公正,擔心涉及除資金狀況以外的碳排放數據會泄露商業機密,以至於出現提供資料不及時、不完整、不真實的情況,大大增加了碳審計取證的難度。

第三,作爲一個全新的審計領域,開展碳審計的專業人才不足。目前在有限的碳審計實踐中,受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的限制,審計人員主要還是依靠之前在財務審計中積累的經驗,採用的技術和方法也往往侷限於傳統的財務審計技術和方法,從而使得碳審計提供的鑑證結論可信度降低,因而絕大多數註冊會計師對碳審計望而生畏,這樣既喪失了在審計服務市場中拓展的機會,又有礙於審計行業的發展,更不利於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

四、我國開展低碳審計的建議

第一,提高公民低碳意識,鼓勵進行碳審計。推行碳審計的第一步是要提升公民對低碳的認知度,政府應建立有效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機制,喚醒公衆環保意識和能源危機意識,爲碳審計的實踐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建立起廣泛的羣衆基礎。

第二,政府積極制定政策促進碳審計發展。首先,政府要督促有關部門儘快建立一套碳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的完整體系,同時建立一套科學、權威的碳審計標準;其次,在現階段情況下,政府可以先行鼓勵企業自願披露碳排放情況,主動接受碳審計並報告審計結果,在取得一定實踐經驗後,逐步地要求重排放行業或企業必須披露碳排放情況並接受碳審計,進而推廣至全國範圍各個行業領域。

第三,加強碳審計業務培訓,培養複合型審計人才。企業碳審計涉及政策、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內容,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廣泛的知識。審計人員首先要掌握各種統計、檢測、分析的標準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根據企業能源投入產出的有關數據計算出各種能耗指標,進而根據這些指標分析出企業使用能源存在的問題,找出節能潛力,提出合理化建議。因此,通過培訓可以使審計人員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碳審計方法,提高其業務水平和適應能力,成爲具備“複合型”知識結構、能夠勝任碳審計崗位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陸婧婧,蘇寧。碳審計的國際比較及啓示[J]。商業會計,21(16)。

2、王帆。英國低碳審計:回顧·框架·啓示[J]。經濟與管理,21(11)。

管理會計研究方向的展望論文 篇三

管理會計研究方向的展望論文

管理會計是從會計系統中分離出來的,成爲與財務會計並列的獨立的學科,是現代企業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管理與會計這兩個主題有機地結合了起來。會計和管理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們都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而不斷髮展。

管理會計既是會計的一大分支,又是企業管理的一大分支,它是會計與企業管理不斷髮展的必然產物。管理會計的形成和發展受社會實踐和經濟理論的雙重影響:一方面,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加強企業管理;另一方面,經濟理論的形成又使這種要求得以實現。

一、對管理會計研究未來的展望

(一)面臨的選擇管理會計的研究現正面臨兩大選擇:一是仍然沿着管理會計的發展線索,使其研究建立在傳統理論與方法基礎之上;二是面向實際,開拓新的研究領域與研究課題。而這兩項選擇表現爲以下的矛盾衝突:第一,搞傳統思路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往往有其堅實的理論與方法基礎,容易被公衆接受。而搞面向實際的應用類研究往往與原來的思路相悖而失去這一理論與方法的。支撐。第二,面向實際的研究需要具備較爲堅實的理論基礎,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數據收集與調查分析。

(二)管理會計所處的現實環境變化這一變化可用以下幾點進行歸納:第一,社會環境的變化必然導致企業組織形式的變化,而企業組織形式的變化又會引起管理會計實務發生變化,終將導致管理會計研究的目的、內容、方法也相應發生變化。

第二,社會環境的變化主要有市場競爭、經營戰略、信息加工技術變化等。而組織機構的變化主要如競爭戰略、橫向管理、集團化管理經營、跨國經營、信息網絡、產銷一體化等。

(三)橫向管理

現代企業組織形式正從集權管理向分權管理轉化,與之相對應,企業的管理會計體系也從原來的縱向管理向橫向管理轉變。橫向管理具有以下特徵:分部門歸集收入與成本費用;建立橫向的責任會計中心;

建立橫向的計劃與控制機制及信息網絡。因此,管理會計可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從不同角度去對比橫向管理與縱向管理的區別及各自的優勢。

例如,比較它們的預算編制、業績衡量、獎勵措施等,分別運用觀察法、實證法、分析法等可以得出不同的研究成果。

(四)組織會計

管理會計將會在定義、本質特徵以及範圍上發生根本性變化。管理會計由於受本身含義的侷限性會被“組織會議”所取代,側重於會計與受託責任的完成。這一變化有以下原因:第一,信息管理取代了人工管理方式,以人爲主的層層管理模式將被以信息爲主的管理模式所取代;

第二,管理會計不再僅僅是管理人員的行爲,已經變成企業中每一個員工的自覺行爲;第三,管理會計突破了會計師提供信息、管理人員使用信息的舊框框,而由每一個員工直接提供與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會計信息與非會計信息。以上變化促使管理會計研究將一改過去以控制員工爲對象,以發揮管理人員的作用爲目的的舊框架,轉向研究企業每一個員工與企業組織的關係。由此可提出一些新的研究課題,如管理會計師的專業化、管理會計組織的規範化等。

(五)管理會計信息

環境與企業組織的變化將導致新型的管理會計信息需求。這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對會計信息的種類及數量的需求將發生根本變化,非財務的信息需求將進一步上升,財務信息的種類也會發生變化,如市場競爭信息、產品更新換代信息、知識產權、顧客需求消費傾向、供銷渠道信息等;第二,企業員工更需要日常非會計信息,如產品技術、人力資源、市場戰略規劃等。

二、現階段我國管理會計研究的側重點和方向

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滯後於經濟發達國家的水平。突破和超越這種滯後,我們應首先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一)建立健全會計法律規範,加強會計信息管理衆所周知,財務會計的最大特點是爲了滿足外界對企業作出正確決策的需要而提供規範化的會計信息。這一規範化的信息提供已成爲企業人員的法定義務,這就可能使財務會計信息走向社會化、法制化的軌道。而管理會計主要是爲了滿足企業內部信息的需求,爲內部管理提供依據,這一信息因人、因地、因企業不同而不同,所以很難將其規範化。從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看,雖然我們始終堅持規範化的要求,但會計領域的各種違法違紀案件還是屢有發生。因此,亟需抓緊制定具體會計準則,從而加強和關注管理會計規範化的問題。

(二)與我國的國情相結合

我國管理會計的研究主要是跟隨國際潮流,大部分集中在介紹和引進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圍繞量本利分析、預測、決策、預算、標準成本控制、責任會計等展開,這種脫離實務的研究是很難有生命力的。理論爲實踐服務,我國的管理會計研究必須圍繞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國情相結合。

(三)提高會計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注重會計管理氛圍的形成市場經濟的最大特徵是使企業成爲市場的主體,自負盈虧、自我調節。其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內部經濟管理的各個方面。作爲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一環,管理會計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人作爲管理的主體,其業務素質和水平無疑是異常重要的。

我國的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其方向就是通過理論研究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因此,積極探索我國現行體制下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是一個必要的先行步驟。總之,管理會計研究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課題、行業、理論、方法等進行綜合研究,改變過去單一研究的狀況;第二,多課題研究同時並舉,多行業部門的綜合研究將使其研究成果更具實用價值;第三,多學科互相滲透,多種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相結合使研究結果具有更爲廣泛的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企業財務制度論》馮建著,ISBN 7-302-10924-9,清華大學出版社

[2]《財務管理》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ISBN 7-5005-6133-4/F,5351,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財務成本管理》財政部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編,ISBN7-5058-3498-3/F,2819,經濟科學出版社

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研究論文 篇四

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研究論文

摘要:[目的]調查臨牀護理專家對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的評價。[方法]通過個別訪談法對臨牀護理專家進行訪談。[結果]護理專家積極性和權威程度高,意見協調程度好,專家注重對護士的核心能力、實踐性、人文素養及中醫護理特色的培養。[結論]形成的課程體系有利於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護理專業;中醫護理;課程設置

2013年3月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湖南省衛生廳頒佈了湘中醫藥[2013]10號文件“湖南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1]。文件提出總體工作目標:通過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到2015年全省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核心部分,課程設置是培養目標的直接體現,課程設置情況會影響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學生人才培養質量。本研究採取專家諮詢法進行高等中醫院校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的研究,旨在爲高等中醫院校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的課程設置的改革及完善提供思路和方向。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採取便利抽樣的方法抽取湖南省直中醫院從事中醫護理教育、中醫臨牀護理的護理專家30人。專家入選標準爲:主管護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中醫臨牀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工作10年以上,曾經或現在擔任護士長職務。年齡35歲~40歲16人,40歲以上14人;工齡10年~19年12人,工齡≥20年18人;學歷均爲本科以上;職稱爲中級、副高級的專家依次爲18人、12人。發放問卷30份,回收有效問卷30份,有效率100%。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內容包括年齡、性別、職稱、學歷、工齡、工作單位、工作的科室等。②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調查問卷:應用文獻檢索法、小組討論法,在目前護理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設計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調查問卷,問卷分爲4個模塊,分別爲公共課(10項)、專業基礎課(9項)、專業課(12項)、選修課(10項)。條目採取likert5級評分: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以重要性賦值同時滿足<3.50、變異係數>0.2、滿分比<20%作爲剔除課程的標準,課程內容重複選擇權重更高的課程[2]。

1.2.2收集資料的方法採取問卷諮詢法及問卷訪談法等形式發放和回收問卷。

1.2.3統計學方法採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收集資料進行處理。

2結果

2.1專家的積極性和權威係數專家的有效回收率爲100%,同時專家提出了許多修改意見,充分表明專家對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具有較高的積極性。本組專家權威係數爲0.72~0.85,說明專家對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權威性較高,其函詢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2.2專家意見集中程度和協調程度專家意見集中程度用重要性賦值均數和變異係數來表示。訪談的指標重要性分別爲3.70~4.93,變異係數分別爲0.01~0.30,說明專家意見集中程度高。

3討論

3.1專家對課程設置的評價研究表明,上述重要性分賦值均在3.7分以上,說明專家認爲41門課程均重要;專家意見比較集中,標準差均小於1,說明專家對同一門課程的評價意見相差不大;一般認爲變異係數應小於0.2[3],本訪談變異係數小於0.2,說明專家對課程的重要性的認識的波動程度較小,專家的協調程度比較高。

3.2專科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的特點

3.2.1課程設置注重專業核心課程從專家諮詢結果可以看出,專家評分較高,重要性賦值排前10的課程依次爲《基礎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實踐技能操作》《急救護理》《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新生入學教育》《兒科護理》《婦產科護理》《人體解剖學》。前10門課程中專業課佔了8門。構建的註冊護士核心能力框架包括目標層及3個準則層共4個層次。其中第一準則層包括知識、技能、能力和個人特質[4],說明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性。

3.2.2注重課程設置的實踐性從專家評分可以看出《基礎護理技術》《實踐技能操作》《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課程得分排前10名,《中醫護理技術》課程專家評分也比較高,說明護理專家認爲護理實踐課程的重要性。中醫護理方向學生的培養規格是要求通過對中西醫學科學和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系統學習,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熱愛護理事業,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身心素質,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勝任護理崗位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護理人才。要求中醫護理方向的學生不僅掌握護理專業應具備實踐動手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應掌握中醫的基本理論、知識及中醫護理基本操作技能,具備辨證施護的能力。

3.2.3人文素養課程受到重視大專及本科層次的護理關懷課程的教學目標多爲掌握人文關懷知識、獲得人文關懷感知、習得人文關懷能力,最終養成人文關懷品質和表現人文關懷行爲[1]。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護士人文修養、心理健康教育、護理心理學課程專家評分度較高,說明護理專家認可人文素養課程的重要性。護士核心能力將個人特質作爲護士核心能力的'基礎單獨列出,符合護士的角色要求和工作特點[4]。良好的人格特徵和護士本人對護理職業的看法和情感有利於提升護士的核心能力,緩解護士工作壓力,是促成護士成功的關鍵因素[5]。孟豔君等[6]研究表明,開課率≥80%的課程有護理心理學、人際溝通、護理禮儀、護理管理學、護理教育學、護理美學。李秋萍等[7]調查10所護理院校中人文課程開設情況指出,開設門數最多的19門,最少的6門,平均11門;必修課設置最多的8門,有1所院校未開設人文必修課;選修課開設最多的18門,最少的3門;人文社會課學時佔總學時數最多的爲24.1%,最少的爲6.2%,平均爲13.3%,這與國外本科教育課程中1/3爲人文學科的現狀有較大差距。我校開設人文素養課程中必修課開設3門,選修課開設3門,其中護士人文修養包括護理倫理、護理美學等部分人文內容,佔總課8.7%。與本科院校及國外本科教育中的人文課程相比,有一定差距。專家同時建議《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護士人文修養》兩門課程有重複內容,整合成一門必修課程《護士人文修養與溝通》。

3.2.4專業課程的設置突出中醫護理課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醫基礎概要》《中醫護理技術》《中醫臨牀護理學》《中醫飲食護理》,專家得分比較高。陳莉軍[8]認爲,要更好地實現培養目標,中西醫課程之間的比例設置應該以西醫護理爲主.突出中醫護理特色,建議本科院校必修課中西醫課程學時比例爲1∶5,我校中西醫課程學時比例約爲1∶9。中醫護理相關課程是體現中醫護理特色的重要環節,《中醫飲食護理》在選修課中專家評分最高,有部分專家建議將《中醫飲食護理》設置爲必修課。培養中醫護理專業護士的核心能力的過程中以突出自我特色。根據調查結果,建議護理專業中醫護理方向課程設置做以下調整,《護理禮儀與人際溝通》《護士人文修養》兩門課程整合爲《護士人文修養與溝通》,設置爲必修課程,適當增加溝通課程比重,將《中醫飲食護理》設置爲必修課。護士的角色除護理執行者外,還擔任協調者、管理者、教育者和科研者等角色,建議將《護理教育學》增設爲選修課。專科護理專業開設中醫護理方向的教育勢在必行,其符合時代特色及滿足社會需求爲導向,除具備護理人員必需的知識、能力、素養外,還應具備中醫基礎理論知識、中醫特色的操作技能等中醫相關的知識和技能,以滿足醫院、社區、康復機構、家庭等領域對護理人才的就業需求,滿足於人們在臨牀、預防保健、康復、心理、飲食等方面的護理需求,促進中醫護理的可持續性發展。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研究論文 篇五

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研究論文

摘要:高中數學是理工科課基礎學科,其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與未來工業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推行課程改革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吸收的西方教育模式的優勢,由於文化以及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不同,西方的教育方式對我們而言雖有可取之處,卻並不完全適合我國學生,所以們國家未來數學的課程改革應該在我國教育體制的基礎上吸收國外優勢,最終形成擁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教育體制。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程改革;自主學習

一、以前及現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課程改革的成效

在2000年之前,我國基本保持着老師講、學生聽的基本教學方式。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創痛思想觀念的影響,將師生之間的距離拉得太大,學生缺乏了展現自身想法的勇氣。另一方面,老師和家長從小就給學生灌輸了數學死板這樣的觀念,導致了學生對數學這個學科產生了錯誤的認識。2004年,可能由於申奧成功的關係,使國人對國外的文化有了更深的接觸,教育部門先後展開了各式各樣的課程改革。本次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文,勇敢闡述自己的觀點,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來很多人以爲這個好的開端會帶給我國教育體制天翻地覆的變化,可實際上在絕大多數學校,這次課程改革剛剛開始就偃旗息鼓,使得這次聲勢浩大的課程改革變得“雷聲大,雨點小”。對於數學這個在大家眼裏本來就比較死板的學科,本次課程改革的成效微乎其微。在近幾年中,教育部門在之前課程改革的的基礎上又推行了一次次的課程改革,在不斷的努力之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數學的教育模式上並未取得太大的改變,爲“考試而學習”的觀念深入任性,在不斷增加的競爭壓力下,爲了提大學聯考試成績,補課班、奧數班、特長班等課外補課方式逐漸盛行起來,警官教育部門儘量勸阻,卻無法阻止其日漸擴大的趨勢。這樣的高強度學習環境,使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了提高,但實際效果與學生付出的努力卻不成正比,甚至部分學生還出現了成績下滑,討厭數學等負面效果,使得學生對數學這個學科的興趣直線下降。這個學科真的就這麼死板、無趣、難學嗎?數學教育難道就真的沒有出路嗎?

二、未來數學教育的改革方向及其可行性

要改變高中數學教育的難題,首先得改變學生及老師認爲數學枯燥乏味的觀念,應先從教科書開始,多融入現代生活中的元素,把當代高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用到例題中,例如幾何中常常引用到的泳池和水可以換成硬盤及其中的流動數據,各種動物換成機器人和各種現代機械,或者將一些重大新聞中的數據引用進去。教科書的改變工作量較大卻也收效甚微,但這“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確實改變數學教育現狀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改變教科書的基礎上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該結合現代思想觀念做出劃時代的改變。在近幾年的課程改革中,很多學校鼓勵學生自學並由學生講課,期間其他學生髮言之處不足和錯誤並適當補充,老師再做最後的總結,這樣的學習方法是非常值得鼓勵和推廣的。可數學與其他學科有所不同,畢竟多數人覺得數學難也不可能是無的放矢,隨意在推行這種學習方法時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變通。可以在學生講課前,組織學生對預講課程進行討論,老師做出簡要的補充,然後再有學生講課,這樣不但能減少學生講課中存在的錯誤和遺漏,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課堂時間的浪費。所以講課前的討論總結是極其有必要的。由於教科書更新難度較大,所以學生能接觸到的習題中也會很少出現令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所以在每個學習階段可以組織學生出題,由老師彙總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髓,這些試題可用於階段考試或學生的課餘練習,再組織學生對老師挑選的例題進行討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對教師因常期教學養成的思維定勢進行補充,其中也必定會有一定的經典例題出現,彌補教科書不便於更新的不足。雖然部分學校部分學校推行了學生上臺講課的方法,但絕大多數老師只是讓個別本學科的尖子生進行講課,這其中有降低出錯率的考慮,但對於推行學生上臺講課的學習方法來說是不可取的,首先,上文說到的講課前由學生進行討論,本就減少了學生講課的出錯率,並讓學生相互取長補短,相互作出了補充。另外只有個別學生上臺講課,對於一直沒有體驗親自上臺的同學來說與聽老師講課其實並無區別,長此以往並沒有起到提高學期興趣的作用。所以推行全員上臺講課才能達到這種教育方法的真正目的。由於大學聯考體制及一些其他思想觀念的影響,使得大多數老師只注重成績較好的學生,甚至有老師或學校按成績將學生分爲三六九等的情況,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除了教學更重要的是育人,讓學生在學校就戴上有色眼鏡看人,對學生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古聖賢也曾說過有教無類,所以老師要起到帶頭作用,讓學生知道學習不是爲了考試,而是爲了學以致用,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相互學習,揚長補短,同時全員參與下也能爲學生在解題中提供更多的思路。課程改革是一個漫長且永無止盡的道路,而數學的課程改革也是改革中的一大難點。我國衆多的人口和巨大的就業壓力意味着大學聯考體制還要延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大學聯考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關乎一生的選擇。在這個經濟大增長,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理工科的學生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而數學是理工科的基礎,所以數學課程改革關乎着每一個學生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高中數學教育會隨着時間漸漸完善,最終形成擁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化教育體制。

【參考文獻】

[1]楊志文,中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數學通報.2001(11)

[2]夏炎,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探討,數學教育學報,2001(03)

[3]黃炎真,“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原則,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08)

[4]吳娟,對中學生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思考,基礎教育研究,2001(06)

作者:李泳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