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淺談新時代對中國小教師師德師風的新認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着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可見,教師使命之光榮,教師責任之重大。要塑造新時代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應做到德才兼備,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範影響學生,培養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人。

淺談新時代對中國小教師師德師風的新認識

第一,教師要忠誠於教育事業。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廣大教師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

第二,教師要嚴以律已,勤修師德。良好的師德師風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人格素養的完善積累而成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離不開老師的學識和能力,更離不開老師的爲人處世、於國於民、於公於私所持的價值觀。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我們只有嚴格自律,恪守師德才能在心靈深處構建起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樂園。我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舉止端莊、文明禮貌、衣着整潔、謙和謹慎、處處以文明行爲帶動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學生,爲學生樹立起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典範。

第三,教師要博纔多藝,經常鑽研,不斷追求新知。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文化人,只有文化人才能培養出文化人。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好老師還應該是智慧型老師,具備學習、處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夠在各個方面給學生以幫助和指導。特別是在當今時代知識層出不窮的情況下,要成爲“格調高雅、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文化人,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新技術,拓寬知識領域,更新知識結構,向社會學習,調查研究;向家長學習,優勢互補;向書本學習,取長補短;向教育對象學習,雙向交流,增進了解。我們只有愛學習,樂探究,才能教生有道,育生有方;只有不斷地學習、鑽研、實踐,才能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素養,滿足勤學好問的學生的需求;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以特別的人格魅力、學識魅力,贏得社會的尊重,贏得學生的愛戴。

當然,我們有時也許繁忙的工作,瑣屑的世務纏身,也許身體疲憊,心力交瘁,也許迷於娛 樂,忙於社交。但是,人,可以平凡,卻不能平庸;教師,可以普通,卻不能沒有追求!作爲一名合格的教師,應以教育事業爲重,以求真務實爲樂,不斷地完善自我,做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師,做一名不斷修煉基本功的教師,做一名有愛心、講奉獻、善反思、能與時俱進的教師。我們只有忘我地追求更新更好的教育教學理念,才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纔可能有更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才能對學生產生更好的教育影響力。

第四,培養新人,教師要真抓實幹。作爲教師,我們力戒空談,注重實幹,力戒形式,注重實效,真正做到無愧於黨和人民。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往往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爲自己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舉止、乃至筆跡等,可見教師道德素質的重要。因此,在組織教學常規工作上要紮實一點;在學生面前姿態要放低一點;與學生交流溝通要再多一點;對學生提出的合理要求,表態要快一點。當然,教師作爲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應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爲學生的自主學習營造出良好氛圍,爲師生平等對話創設出理想的情境。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多樣性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通過共同探討、相互交流來增強感悟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一是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二是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把握好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思維方向,因勢引導,適時進行引導點撥、撥亂反正,切實把“以學定教”落到實處;三是要加強課堂教學中的求知規律的教學,讓學生學後知怎樣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第五,教師要心繫學生謀進取,淡功薄利樂奉獻。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教育事業是講求奉獻精神的事業,教師應有“樂於奉獻”的精神,才能使自己以無私的愛去呵護每一位學生健康地成長。教師在課堂上用筆耕耘、用語言播種、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教師的工作雖有苦亦有樂,但只要教師自己熱衷於教育事業,就一定能在平凡的事業中呈現出偉大,在繁忙而又枯燥的工作中顯出真情。

雖然,現在有些學生厭學情緒較重,紀律性不強,自控能力弱,行爲表現差,有的自卑心理嚴重,有的則目空一切,多以自我爲中心,漠視他人利益……這些身心特點與過去有了很多不同,但是,德育工作者如果能從中剖析新的特徵,改革傳統德育思路及模式,與時俱進,樹立嶄新的德育理念,把“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理念現代化,既堅持德育方向的正確性,又尊重學生在價值取向上的選擇性;既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性,又承認思想觀念的層次性,從而堅持德育的正確導向。我們只有牢固樹立“育人爲本,德育爲先”“以德立教,德識相長”的教育理念,堅持以學生爲根本,以學生爲核心,以學生爲目的,把學生作爲學校德育的動力主體,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爲學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價值取向,把德育工作過程變成尊重和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學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時代性、實戰性和有效性。所以,在教學工作中,爲人師者只有自覺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甘爲人梯,樂於奉獻,專心教書,誠心育人,與學生真誠相待,設身處地地爲每個學生着想,真誠地幫助每個學生,不追求名利,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教學生之所需、辦學生之所盼。心繫學生,情傾未來,對學困生、貧困生、後進生、留守生格外關注,將人文關愛,送進學生心靈,把愛的種子播撒到每個學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學生“樂其師,信其道。”

振興中華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作爲一線教師,我自知肩負的重任!因此,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鎮任教,我們始終都不能辜負黨和人民對我們的期望,不能忘卻家長們對我們的重託,不能動搖我們的信念!心繫着學生,恪守師德,樂教敬業,自覺抗拒不良誘惑,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義務和社會責任,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水平,努力向人民滿意的教師不懈奮鬥,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