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民情日記

教師民情日記

目錄

教師民情日記
第一篇:黨員教師民情日記第二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第三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第四篇:縣中學教師結對認親民情日記第五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劉雲倩)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黨員教師民情日記

給留守孩子多點愛

隨着社會的進步,時代向前邁進的步伐不斷加快和經濟的迅猛發展,外出務工的人數與日俱增,留守兒童一族日益龐大,給學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尤其是作爲貧困縣的現狀,更是如此??

2014年11月13日 晴 星期三

爲了給本次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我以班級爲單位,瞭解我班現有16名留守孩子,從在校表現來看,這些留守孩子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現令師生稱讚,但“留守孩子”的整體狀況令人堪憂,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爲:

不思進取,人生理想普遍不明;學習成績普遍較差,缺乏關愛,性格內向、自卑;兒童自律能力差,紀律散漫,上網吧;作爲獨生子女,是祖輩的掌上明珠,可呼風喚雨??

面對如此的情況,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該怎麼辦?

2014年11月29日 晴 星期五

要獲取更具體真實的第一手材料,必須和這些留守孩子談談心,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掌握必要信息,爲我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證。

今晚我利用晚自習第三節時間,同這些孩子召開了一次座談會。瞭解到王婷同學的父母、哥哥在深圳打工,哥哥同媽媽在一起打工,父親卻在另外的廠裏做事,家裏只有七十多歲的爺爺無人照料。父母、哥哥很少回家,只是偶爾打個電話。但年邁的爺爺經常生病,王婷同學不得不經常請假回家照顧爺爺。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王婷同學自尊心較強,也很自卑,還有一定的攀比心。在校總體表現還可以,就是在上課時經常走神,學習動力不足,目標也不明確。我經常鼓勵她要好好學習,和同學們多比比成績,或者跟老師談談心裏的想法,想爸爸媽媽就打電話,通過交談,她也

開始重拾學習的自信,在專業的背誦中有較大的進步。

夜深了,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對這樣的孩子,作爲教師,的確需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愛。我常常思考:“留守孩子”僅僅需要物質上的填補嗎?答案是肯定的:不。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心靈的關愛。

2014年12月18日 晴 星期三

爲了掌握更多的信息,瞭解“留守孩子”監護人的意見和建議,我常常利用空餘時間,給留守孩子的父母進行多次電話家訪。針對“留守孩子”問題,家長們多數也感覺很無奈,生活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背井離鄉、拋老棄幼。家長們認爲,孩子交給學校,就希望學校全權照顧孩子的學習及做人的道理。他們認爲自己是個打工者,既沒有教育的時間和距離,也缺乏教育的能力,所以對學校是寄予了一切。他們心裏認爲,終年沒能陪伴孩子,總覺心裏有愧,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只要能滿足孩子的,就一定滿足,尤其是金錢的滿足。有家長透露,每個月給孩子的費用達1400元。這樣的家庭教育必然使部分“留守學生”形成了不思進取,自由散漫的壞習慣,養成從小花錢如流水,造成壞習慣。加上孩子自律能力差,監護人管不上,這樣就造成留守孩子紀律散漫,不聽老師的話,說謊,上網吧,做些違法亂紀的事。尤其是高中女生,心裏感覺孤獨,無處傾訴,漸漸走向了“早戀”的道路。

聽着一個個家長的深情囑託,我心情沉重。作爲家庭,他們如何面對生活的壓力,作爲學校,我們如何幫助他們,讓他們在爲社會創造財富又能解決溫飽問題的同時,又沒有後顧之憂。

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關愛學生。老師,只有用愛的行爲和舉止,纔會叩響留守孩子心靈深處的琴絃,纔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纔會使留守孩子懂得和接受老師的教誨,只有讓愛紮根於育人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也只有這樣做,才能爲家長們解除後顧之憂。

第二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

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

楚雄市職業高級中學張仕勤

2014年4月15日晚7:00

被訪問者:呂家華 畜牧獸醫專業 高二(16班)

訪問原因:1、呂家華的學習大幅度下降。

2、呂家華的學習主動性越來越差,老師的激勵和批評對他逐漸失去了作用。

3、作爲一個男孩子,呂家華的性格也逐漸軟弱,不敢反抗同學的欺負。

訪問過程:

該學生自進校以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雖然進行過多次的差生輔導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致使班級總體成績落後於同級其他班級。而且該生性格內向,不願與同老師進行交流,沉默寡言,課堂上從未發過言。問原因,不願和老師作深層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發,而且只要一批評他,就會掉眼淚。所以爲了找出問題的癥結,避免他的成績下降,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我決定進行家訪。

到學生家中,家裏只有父親一人在家,家長反應較爲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這個毛病但是卻無從下手。就是一個勁的說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耐心的交流,說明家訪的來意後,家長終於放下思想包袱於我進行了交談。從家長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幾

方面。孩子很內向,雖然是男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後就沉醉在電視中,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但是對學習卻基本隻字不提,可能這也是孩子行爲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學科中有他並不是很樂學的科目,比如說數學。學習起來較爲吃力,他可能產生了畏難情緒。加上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在剛剛上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家長答應我,會積極配合我們老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儘快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去。

家訪體會:

作爲教師,不能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一味的批評指責接着放任不管。而是應該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要以愛心關懷學生,以細心觀察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儘量幫助其解決問題。我們不能放棄,而要在個方面給他多點鼓勵多點愛。讓他能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當成可以交心的朋友,並願意讓我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擁有正常孩子的陽光燦爛。

第三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

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

被訪問者:楊興榮

訪問原因:1、楊興榮的學習大幅度下降。

2、楊興榮的學習主動性越來越差,老師的激勵和批評對他逐漸失去了作用。

3、作爲一個男孩子,楊興榮的性格也逐漸軟弱,不敢反抗同學的欺負。

訪問過程:

該學生自進校以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雖然進行過多次的差生輔導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致使班級總體成績落後於同級其他班級。而且該生性格內向,不願與同老師進行交流,沉默寡言,課堂上從未發(來源說明好範 文網)過言。問原因,不願和老師作深層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發,而且只要一批評他,就會掉眼淚。所以爲了找出問題的癥結,避免他的成績下降,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我決定進行電話家訪。在交流中,知道小孩很早就是這個毛病但是卻無從下手。就是一個勁的說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耐心的交流,說明家訪的來意後,家長終於放下思想包袱於我進行了交談。從家長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幾方面。孩子很內向,雖然是男孩子,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後就沉醉在電視中,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但是對學習卻基本隻字不提,可能這也是孩子行爲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學科中有他並不是很樂學的科目,比如說數學。學習起來較爲吃力,他可能產生了畏難情緒。加上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

間輔導孩子學習,在剛剛上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家長答應我,會積配極合我們老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儘子快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去。

家訪體會:

作爲教師,不能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一味的批評指責接着放任不管。而是應該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要以愛心關懷學生,以細心觀察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儘量幫助其解決問題。我們不能放棄,而要在個方面給他多點鼓勵多點愛。讓他能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當成可以交心的朋友,並願意讓我幫助他走出心理陰影,擁有正常孩子的陽光燦爛。

第四篇:縣中學教師結對認親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記禾尼鄉聯繫羣衆工作的旅程理塘縣中學李 洋

2014年9月22日清晨,理塘縣中學組織21名教職工,在甲措校長的帶領下,去禾尼鄉開展結對認親聯繫羣衆工作。

一路的顛簸,在上午十一點多鐘的時候,我們的汽車終於達到了目的地,禾尼鄉,是我們學校職工結對認親的地方。

這次下鄉聯繫羣衆,開展結對認親工作的同事有21人。下車後,最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頂頂的白色帳篷,它們疏落有致地分散在草原上。圍繞在帳篷周圍的是犛牛羣,也有羊羣。

當地的駐村幹部將牧民們集中到一起,並與我們醫務人員圍成一圈坐在柔軟的草地上。

接下來就是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牧民們有的聽不懂漢語,而我們醫務人員之中也有的不懂藏語的,所以我們不得不找個懂漢藏雙語的人來爲我們做翻譯。

“大叔,您好!請問您今年多大年紀了?”

“大媽,您家裏有幾口人?”

“大哥,那邊的犛牛羣都是你家的嗎?”

??

我們在詢問的時候,都紛紛拿出了登記表,對他們家庭狀況的一些重要信息都做好記錄。

他們長時間在牛場上看管牛羣,在日曬雨淋中,他們的臉變得黑黑的紅紅的,可是在他們的臉上依然綻放着樂觀開朗的笑容,比草原上的格桑花開得還要美麗。

他們給我們談論一些家庭瑣事,我們給他們講解一些政府的方針政策,就這樣,交流的場面也慢慢地變得熱鬧了起來。

你看!我們中間的一些同事雙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劃着,口中偶爾還冒出着一兩句蹩腳的藏語,同樣,牧民老鄉們的口中也開始講起一些生硬的漢語來!

此刻,似乎沒有了語言的隔膜,有的只是心靈的溝通!

也不知是時候,天空裏開始下起一陣小雨,涼的風,冷的雨,並沒有吹散和打溼我們彼此交談的熱情,我們的交流仍在草地上繼續着??

時間似乎溜走的很快,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中午,牧民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們的帳篷裏面喝酥油茶、吃奶餅子。

喝着滾燙的酥油茶,吮吸着它的芬芳,我們的身體裏開始涌出了一股熱流,驅散了冷風冷雨中的寒意!

用完午餐以後,我們同牧民朋友們合影,最後揮手告別,又朝着另一個村子進發,禾尼鄉的面積很大,比內地整個縣的面積還要大得多,我們的車在窄窄的凹凸不平的鄉村馬路上顛簸的行駛,大約經過了一個時辰之後,我們纔到達另外一個村子。

旁晚的時候,我們學校聯繫羣衆工作的隊伍踏上了歸途。

這次聯繫羣衆工作的旅程,只是一個開始,我想,我們以後還有更多的時間跟他們接觸交流,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努力,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爲羣衆辦好事,做實事,一定能與廣大基層羣衆建立起魚水深情和血肉濃情,終將實現“健康甘孜,和諧甘孜,文明甘孜”的遠大目標!

蒼茫暮色裏,炊煙裊裊升起,輕風微雨,搖曳着酥油的濃香!

2014

年9月22日

第五篇: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劉雲倩)

教師聯繫羣衆民情日記

忠窯國小教師劉雲倩

2014年5月23日晚7:00星期三晴 被訪問者:王思宇

訪問原因:1、王思宇的學習大幅度下降。

2、王思宇的學習主動性越來越差,老師的激勵和批評對她逐漸失去了作用。

3、作爲一個女孩子,王思宇的性格也逐漸軟弱,不敢反抗同學的欺負。

訪問過程:

該學生自進校以來學習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雖然進行過多次的差生輔導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顯。致使班級總體成績落後於同級其他班級。而且該生性格內向,不願與同老師進行交流,沉默寡言,課堂上從未發過言。問原因,不願和老師作深層次的交流,只是一言不發,而且只要一批評她,就會掉眼淚。所以爲了找出問題的癥結,避免她的成績下降,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我決定進行家訪。 到學生家中,家裏只有父親一人在家,家長反應較爲冷淡:知道小孩很早就是這個毛病但是卻無從下手。就是一個勁的說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經過耐心的交流,說明家訪的來意後,家長終於放下思想包袱於我進行了交談。從家長口中得知,原因可能有幾方面。孩子很內向,雖然是女孩子,但是也很好玩,而且具有一定的惰性。孩子回到家後就沉醉在電視中,對其中的情節津津樂道,但是

對學習卻基本隻字不提,可能這也是孩子行爲反常的原因之一。而且學科中有她並不是很樂學的科目,比如說數學。學習起來較爲吃力,她可能產生了畏難情緒。加上家長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輔導孩子學習,在剛剛上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後家長答應我,會積極配合我們老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主動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儘快融入到正常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去。

家訪體會:

作爲教師,不能對孩子的這些問題一味的批評指責接着放任不管。而是應該運用理論知識和實際的經驗來解決這些問題。簡而言之,就是要以愛心關懷學生,以細心觀察學生,以耐心教育學生,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儘量幫助其解決問題。我們不能放棄,而要在個方面給她多點鼓勵多點愛。讓她能體會到我的良苦用心,把我當成可以交心的朋友,並願意讓我幫助她走出心理陰影,擁有正常孩子的陽光燦爛。

被訪問者:廖子恆的家庭

訪問原因:1、廖子恆的學習主動性差,上課不專心。

2、作爲一個男孩子,廖子恆的性格暴躁,經常和同學發生衝突。 訪問過程:

本來是想約孩子的父母來校交談,但是,孩子的父親工作很忙,不能在工作時間與老師見面。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的作用,鑑於孩子目前的情況,我覺得和孩子的父親很有必要見面交談一下。所以,我就決定晚上到孩子家。事先和孩子的父親通了電話,約好了我晚上

到他家的時間。

沒想到我按照約好的時間到達他家後,孩子的父親卻因爲應酬的原因還是不在家,使我感到深深的遺憾。也感覺到孩子的父親不是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及心理,在他的眼裏,孩子大概是“樹大自然直”的吧?他還沒有認識到父親這個角色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我只好和孩子的母親交流,知道了廖子恆家的大概情況:家裏的經濟來源全靠父親,因此,父親在家裏具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一言九鼎,但是工作很忙,很少顧及孩子的教育,也很少和孩子在一起。母親在家裏地位相對較低,廖子恆的生活與教育全是母親一人操持。但是廖子恆是個聰明的孩子,他也感覺到母親在家地位相對父親較低,因此不是很聽母親的話,母親對他束手無策。廖子恆的母親對孩子百依百順,廖子恆愛吃肉,他母親就頓頓隨他吃,我提醒過他母親多次,他母親表示無法約束他。

廖子恆在家任性,懶散,不愛學習,不愛運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母親幾乎拿他沒辦法,而父親工作很忙,不介入孩子的成長,一旦廖子恆的母親要是說了孩子表現不好的話,他父親就會連孩子帶母親一起責罵,所以,母子倆就儘量對孩子的父親報喜不報憂,孩子的父親對孩子的真實情況並不瞭解。後來他父親給我來了電話。

在隨後的幾個星期裏,看到廖子恆逐漸的變得性格開朗,懶散的習慣逐漸改正,生活開始變得積極起來。當然孩子還有反覆的時候,由於家校聯繫及時,給與積極的干預,我們高興地看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正在慢慢養成。

本站推薦相關範文:

民情日記 民情調研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民情日記

標籤:民情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