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個人文檔 > 學生作文

敢與不敢議論文高中精品作文多篇

敢與不敢議論文高中精品作文多篇

敢與不敢議論文1

這個世界上,成功的方法有許多種,勇敢是否等於魯莽一直是人們有所爭議的話題。面對困難和逆境,可以選擇直面對抗、放手一搏、破釜沉舟,在險中求勝。也可以選擇暫時退讓,靜候其變,從而尋找機會,一舉擊破。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

科學家富蘭克林是勇敢的,他用生命去找尋真理。他在雷雨天把風箏升上天空,這是一個很危險的舉動,出一點差錯就有可能當場身亡,但是他沒有退縮,“捕捉”到了自然中的雷電,併發明瞭避雷針,打破了人們固執的封建觀念。

科學家布魯諾也是勇敢的。他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科學家,他勇敢的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學說,面對火刑,毫不退縮,爲真理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東漢時洛陽縣令董宣是勇敢的,他敢於向封建權威發起挑戰。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的家奴殺了人,藏於公主家中,董宣二話不說將其處刑。公主向光武帝告狀想殺他,他卻據理力爭,寧願自殺謝罪。於是光武帝放寬處罰,讓他給公主磕幾個頭,他仍不肯就範。光武帝深受打動,最終赦免了他。

春秋時越王勾踐是不魯莽的。他先是被敵國吳國所俘虜,但是他沒有急於抱仇,而是臥薪嚐膽,回到越國後繼續養精蓄銳準備東山再起,最後用“三千越甲”打敗吳國,成爲新一代的春秋霸主。

韓信是不魯莽的。他幼時父母雙亡,生活困苦,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一次有一羣人當衆羞辱韓信,讓韓信選擇用佩劍刺死他們,要麼就從褲襠下面鑽出去。韓信自知勢單力薄,只好容忍胯下之辱。他不是膽怯,而是看清楚局面之後明智的表現,這也是他後來成爲漢朝的開國名將的原因。

無論敢還是不敢,都是他們行事的一種智慧。選擇適當的場合做適當的事,在敢與不敢中來回切換,有勇有謀才得以成功。

敢與不敢議論文2

遠遠的,一團白霧,濃稠似牛奶一般。天,冷得刺骨。偶然間,一陣寒風吹過,嗚嗚地響着,它透過單薄衣服的每一絲纖維之間的縫隙,迫切的想如何完美地掠走身上那僅剩的一絲溫暖。

我們將要測跑步了。我有些不安,小腿肚開始一抽一抽地疼。熱身跑時,我因爲緊張而崴了腳,仍有些疼,但我得堅持,要是放棄了,就只得等到下年的測試了。

我脫下了厚重的校服,擺好了姿勢。“準備,開始!”隨着老師的一聲令下,我們開始了跑800米的“漫漫長路”。

累,很累,一想到這才第二圈,我似乎整個人都開始不舒服起來。寒風狂笑着,衝進我的肺部,和着腳踝的疼痛以及緊張的、不加配合的痙攣,我覺得我的腳上不僅被灌了鉛,而且還帶上了鐐銬,綁上了千斤重的鐵球。但我勇敢地接受挑戰。

肺,像燒着了一般,寒風如刃,無情地切割着我的喉管,帶來一陣腥甜,像是血。好友似乎發現了什麼,奔過來,帶着焦急,“我看你的腳,好像受傷了,還是別跑了,你這樣堅持下來去跑,反而得不到好成績。調整好狀態,用最好的姿態迎接考試纔是最划算的!”死倔並不是勇敢,不敢,也從不是懦弱。我突然有所頓悟:有時並不是堅持倔強就意味着勇敢。勇於不敢,用最好的姿態去迎接它,這纔是不敢的真諦。

我跑出了跑道,申請補考。我,敢於不敢了。

補考那天,是冬日裏少有的晴空萬里,明媚而溫暖。我,沒有緊張,沒有受傷,帶着最好的狀態去迎接考試。確實,我反而比平時多考了幾分,這,就是不敢的好處吧。

我看着晴朗的天空和進步了的成績,更加真切地意識到了什麼纔是真正的不敢。它不是懦弱,不是屈服,是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蓄勢待發;是劉邦鴻門宴上的相機而行、金蟬脫殼。

不敢,從不是懦弱,而是敬畏,是一次更加明智冷靜的選擇。

敢與不敢議論文3

我走到書桌前,捧起一本相冊,一張照片映入眼簾,照片中的我梳着長長的馬尾辮,手中緊握着話筒,稚嫩的臉上寫滿了激動和喜悅,一個大大的微笑被相機定格。

我永遠也忘不了這個場景,那是國小四年級的我,那時的我就像一株含羞草,特別害怕別人的觸摸,甚至別人長時間的注視也會讓我緊張的要命,這時我就會“噗”的一聲合起葉子,把自己藏匿起來。

所以,這就可以解釋爲什麼當我聽到班主任說要讓我上臺演講時我差點崩潰掉。我戰戰兢兢地接過演講稿,天啊!居然要我當着全校師生的面說這麼多。憂慮籠罩在我的心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演講的前幾天,對我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學,寫作業,其餘的時間幾乎都用來背稿,一遍、兩遍、三遍……我一遍又一遍的背,生怕演講時出了什麼岔子。同時,我也害怕演講那天的到來,我不敢,不敢上臺,不敢面對那麼多人,這種恐懼隨着時間的流逝也愈加深刻。

這一天還是到了。在我演講之前,還要升國旗,唱國歌,我在臺下的陰影裏站着,小聲的過着我的演講詞,此時我的心跳已經明顯加速了。

“下面是國旗下演講。”主持人的聲音把我嚇了一跳,我的心飛速的跳動着。

我強作鎮定地走上主席臺,一手拿着話筒,一手拿着演講稿。待我站定,便立馬感到目光從四面八方聚焦過來,灼燒着我的每一寸皮膚。……說啊,勇敢點!就在我望着臺下,手不停的發抖時,一個聲音從我的腦海中跳了出來,點醒了我。是啊!我要勇敢,都準備這麼長時間了,一定可以的。我說服了自己,做了個深呼吸,把話筒舉起。“尊敬的老師……”我十分驚訝的發現,我居然能如此流利的發聲了,這個聲音是我的嗎?自信,響亮……當我說完最後一個字時,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我深呼了一口氣,露出了一個自信,激動的笑容。

這件事深深地觸動了我,此後,不管遇到什麼挑戰,我都敢於嘗試,因爲我知道了,“敢與不敢”中間只隔着勇氣和自信,要始終堅信,只要敢做,就能收穫成功。

敢與不敢議論文4

面對挑戰,一些人敢於直面對抗,有些人則選擇積累經驗之後在去對抗,這就是敢與”不敢“。

孫中山先生提出了”敢爲天下先“的口號,並以此投身推翻腐朽清王朝的事業爲中華民國誕生出巨大貢獻。這就是敢,敢第一個站出來去推翻清王朝,那個腐朽的朝代。

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當初沒有像孫中山那樣”敢爲天下先“的人,恐怕就沒有現在這樣繁榮昌盛的中國了吧。

二十世紀時,又想孫中山先生那樣”敢爲天下先“爲人民造福的勇士。同樣,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中也有這樣的勇士。

馬雲創立了阿里巴巴,爲現代人的購物形成了諸多的方便。他創建網上購物,以爲是一種”敢爲天下先“的做法,在中國他是第一人。他的勇敢讓他走向成功,他的成功給人帶來了方便。倘若,當初沒有像馬雲那樣”敢爲天下先”的人,我們現在如此方便、實惠的網上購物應該就不會存在了吧。

所有的爲人類造福的事,都要有“敢爲天下先”的勇士去做。沒有這種精神就沒有人類的福音。我想着就是所謂的敢吧。

“不敢”並不是只真正的沒有勇氣,而是另一種勇氣,一種淡定、沉着的勇氣。

老子曾說:“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人先,故能成長器。”老子所說的不敢爲人先是指不輕易地先於人。任何的成功都是基於一定的經驗的,在一次成功中汲取經驗與教訓,你也許會更成功。

“不敢”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明智的抉擇。

當三方作戰時,有一放在一旁觀戰,並不是因爲他們沒有勇氣去戰鬥,而是因爲他們在觀察作戰雙方的破綻。這樣以來,作戰時,他們就勇氣與謀略並存,勝利的的把握更大了。

綜上所訴,“不敢”不是畏畏縮縮;“不敢”不是膽小怯弱;“不敢”不是無勇。“不敢”是明智,“不敢”是謀略;”不敢“時沉着。

敢與”不敢“都是一種勇氣,敢是直率的勇氣,”不敢“是沉着的勇氣。”敢爲天下先“有作爲,”不敢爲人先“成大器。

智勇雙全的人,纔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面對生活我們要學會如何”敢“作”敢“爲。

敢與不敢議論文5

一提到“勇敢”這個詞,人們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會浮現出:士兵們在戰鼓的鼓舞下,騎着戰馬奮勇殺敵這一類的場景。

一提到“不敢”這個詞,人們往往想到的卻是:戰鼓一打響,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害怕地連腿都因爲不停地顫抖而站不穩這一類場景。

爲什麼差了一個字造成的效果會截然不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人們已經下意識地認爲勇敢是好的表現,而“不敢”則不然。但真的是這樣嗎?

先來說說“勇敢”吧,大家都知道用勇敢來形容李逵可謂是恰到好處。但就是因爲他太勇敢了,人們就賦予了一個新名詞給他——“魯莽”。而他的好兄弟宋江,在知道自己被下了毒酒離死不遠之時,害怕李逵在自己死後過於魯莽,爲了給自己報仇而領兵發動起義,於是便給李逵的酒中也下了毒藥。可憐的李逵就因爲自己的魯莽而迎來了自己的死亡。因此,有勇氣是一件好事,但要是太過於勇敢造成的後果可能是自己無法承擔的。

再來看看“不敢”。想必不少人都對“臥薪嚐膽”的故事有所耳聞。越王給吳王做了三年的牛馬,不敢反抗。等到期滿回國後立刻開始強化國力,每天枕着兵器睡覺,把苦膽掛在自己的牀邊用來警醒自己不要忘記那三年所受的屈辱。最後,越國大破吳國,旗開得勝。因此,不是什麼時候都要勇敢,如若當時越王不接受投降硬要與吳國拼個你死我活,也就不會有今天“臥薪嚐膽”的故事了。總而言之,真正的不敢不只是不作爲,而是戰術上的一種屈服,等到時機成熟再力挽狂瀾。

俗話說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敢”與“不敢”兩者的關係就好比是給一個氣球打氣和放氣。如果一味只知道打氣,這個氣球到最後一定要爆炸;如果一味只知道放氣,到頭來這個氣球也都是乾癟的。

由此看來,一個人應當在合適的場合“敢”,在合適的時機“不敢”。而不能只光理解其表層含義而妄下定論對另一者進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