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基層反映

基層反映:假冒僞劣商品市場監管亟待加強

今天,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基層反映:假冒僞劣商品市場監管亟待加強》範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基層反映:假冒僞劣商品市場監管亟待加強

在當今市場上,假冒僞劣產品隨處可見。從假煙假酒假奶粉到庸醫劣藥,製假售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給國家和市場主體造成了巨大損害。假冒僞劣被認爲是當前中國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不僅浪費了寶貴的社會資源,破壞了誠實守信的市場氛圍,而且最終將對國家的經濟發展產生長期的負面效應。據測算,近幾年假冒僞劣商品造成的國家稅收損失每年高達250億元左右。

一、假冒僞劣商品橫行的原因

(一)高利潤、低風險的誘惑。從《產品質量法》、《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看,我國對製假售假行爲的處罰力度仍然不夠重,製售假賣僞劣商品,既能獲得鉅額利潤又不會冒太大風險,當失信的輕微代價面對的是暴力的巨大誘惑時,假冒僞劣也就氾濫成災了。

(二)消費者投訴的機會成本較高,客觀上給造假售劣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當受到假冒僞劣產品侵害的消費者到有關部門投訴時,使許多受害者花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投訴難的問題在廣大消費者之間已形成共識。投訴的機會成本過高,使許多受害者特別是受到假冒僞劣小商品侵害的消費者放棄投訴,自認倒黴。

(三)市場主體的監督和管理不力。一是對各類行業商品市場的經營者監督不到位,使有些專業商品市場成爲假冒僞劣商品“棲息”的場所和集散地;二是對鄉鎮企業、個體企業、街區企業的監督不到位;三是對固有商品企業監督不到位,導致了相當多的國有商品企業對自身的商業信譽不夠重視。

(四)經濟重罰不到位。最大限度地加大製假售假假冒僞劣真風險成本,經濟上重罰,使其頻於破產,已是發達國家懲治這類違法者的基本做法。相比之下,我國法律規定的罰款額度含混不清,彈性很大,罰款額偏低,使違法者認爲鋌而走險是值得的。

(五)消費者自身辨假拒假素質的不足。要想最終遏制假冒僞劣商品氾濫,打假部門的努力固然重要,消費者素質的提高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只有在消費者們都懂得了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地向假冒僞劣商品宣戰,才能取得打假工作的最終勝利。

二、對假冒僞劣商品現象的整治對策

(一)建立健全企業誠信數據庫。將企業登記的基本情況及因生產銷售假冒侵權商品或商品被依法檢驗確定爲不合格等行爲受到行政處罰的情況作爲重要的警示信息。社會公衆可通過手機掃描工商營業執照上的二維碼、輸入企業相關信息等免費查詢企業的基本信息、業績信息、預警信息和警示信息。將實施侵權和假冒僞劣行爲的企業和企業法人、違法行爲的責任人納入黑名單,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的誠信狀況與授信掛鉤,同時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查詢和披露制度

(二)強化行政處罰力度。不法商家之所以敢於違法從事商業活動,其根本原因就是違法成本過低,即使被查獲並接受現行的行政處罰,他們還可以“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因此仍然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因此,政府執法部門應該加大查處力度,嚴厲打擊不法商人的囂張氣焰,讓違法商人永無“翻身之日”。 此外,對在流通領域查處的售假案件,不應只作局部處罰,應追根溯源,從查處的案件線索上溯回查處製假窩點,從源頭上予以治理,做到標本兼治。

(三)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執法隊伍在打擊假冒僞劣商品現象中充當着重要的角色,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通過專門的培訓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執法水平,讓他們能夠規範、有力地辦理案件並能抵制住各種誘惑和來自方方面面的“說情風”的壓力,正確行使國家賦予他們的權力,盡心盡力地維護一個良好的經濟秩序。

(四)要不斷提高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身保護意識。任何想長久發展但又受到假冒僞劣商品侵害的企業,除了將自身產品做得更好讓制俗者難以假冒及與執法部門配合進行打假外,還應在自身產品保護上下一番功夫。消費者在市場購買商品時,要認真判別真假,在購物時要索要購貨憑證,一旦發現是假冒僞劣商品,及時持購物憑證向消費者協會反映,這樣不但可以維護自身利益,還可以減少假冒僞劣商品的蔓延,對於前面提到的對一些假冒僞劣商品“明知故縱”型的消費者,應將眼光放長遠些,不要只盯住眼前的利益或滿足一時虛榮的消費心理,縱容一些假冒僞劣商品的存在,更好更長遠地保護自身的利益。

(五)發揮輿論監督,形成打假風氣。通過宣傳法律法規,提高經營者的自律能力,教育廣大人民羣衆識假拒假。進一步規範媒體行爲,充分發揮其羣衆“眼睛”的作用;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以及召開新聞發佈會等方式對假冒僞劣商品在媒體上進行曝光,提醒消費者不要購買。打擊製假者的囂張氣焰,將製假售假者至於“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位,在全社會形成打假治劣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