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公文 > 經貿招商公文

關於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施方案

爲深入貫徹市委關於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 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牢固樹立人才資源全球視野和國際眼光,創新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彙集天下英才、廣聚人才旺市,爲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持久動力,根據市委十屆五次全會《關於大力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結合開陽縣對外開放有關要求,現提出如下措施。

關於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實施方案

一、積極創新招才引智工作機制

1.放寬人才引進條件圍繞市委“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的發展願景,結合我縣中高端製造業核心配套區的定位,以“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聚集區”“山地體育裝備製造產業園”“日用消費品製造產業園”四大產業體系人才需求爲重點,編制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放寬目錄內專業性較強的人才引進條件。放寬教育、衛生、科研等公益事業單位和產業發展、經濟金融、化工類等專業性較強崗位引進人才的條件。

2.實施人才引進融合行動。建立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融合互動機制,實現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有機結合。建立招才引智、招才興業政企聯動機制,制定實施重點產業企業引進優秀人才資助辦法,鼓勵重點產業企業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對特殊緊缺人才,採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個性化政策支持。

3.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建立線上線下精準引才機制,精準對接網絡平臺,定期發佈全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建立人才數據庫,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對人才的信息進行匹配對接,方便用人單位網上引才。健全重大引才活動,每年利用人博會、高校現場招聘會等平臺和載體,定期開展引才活動。簡化人才引進程序,實行限時辦理。

4.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積極聯繫一批省內外高校(貴州理工大學)、科研院所等,柔性引進一批急需緊缺的中高端產業人才、商貿人才、金融人才、建設規劃人才、技能人才,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搭建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平臺,引導和鼓勵重點產業企業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到企業見習。

5.實施定向引培計劃。按照尊重自願、雙向選擇原則,鼓勵符合條件的在讀本科以上學生意向選擇到我縣就業。全日制在讀博士研究生與我縣用人單位達成畢業後服務8年以上協議的,在讀期間用人單位可每月按最高2000元給予資助,並可協議給予一定比例或全額學費補助。全日制在讀碩士研究生,符合我縣產業發展緊缺急需專業的985高校全日制本科生,滿足我縣引進人才條件並與我縣用人單位達成 8 年以上服務協議的,在讀期間用人單位可每月按最高1000元給予資助。

加大引進和培育緊缺專業人才

6.設置專業人才特聘職位。在專業性較強的政府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設置特聘職位,實施聘期管理和協議工資,通過靈活方式吸引集聚崗位急需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7.優化黨政專業人才結構。建立縣域人才資源庫,各單位可根據自身人才需求,通過人才服務平臺向人才辦提出申請,在縣域內統籌調劑使用,促進縣內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在一個單位不是重點人才的,在其他單位可能是急需緊缺人才,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

8.加大對外開放型人才培育力度。摸清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懂外語、擅招商、知金融的專業人才底數,建立對外開放和金融人才信息庫,針對性開展外語能力、世界經濟形勢、國際貿易、招商引資等方面培訓,根據外語水平、專業背景、工作經歷、個人素質遴選一部分優秀幹部到招商引資、對外貿易等一線鍛鍊,培養一支10名以上熟悉世貿規則、掌握涉外法律、知曉金融知識、瞭解先進科技、精通外語的對外開放人才團隊。

9.加快引進培養城市管理治理專業人才。大力引進培養城市規劃設計、市政管理、環境工程、勘探監測、應急預防、防災減災和經濟管理、基層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建立城市公共安全技術研究機構,快速集聚城市管理治理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智力服務專業人才。開展基層社會治理隊伍系統培訓,不斷提升責任意識、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

10.加強產業人才的引進。圍繞市委“一品一業、百業富貴”的發展願景,結合我縣中高端製造業核心配套區的定位,以“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聚集區”“山地體育裝備製造產業園”“日用消費品製造產業園”四大產業體系人才需求爲重點,充分發揮縣經開區、工業園區和產業帶吸引和集聚人才作用,着重引進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集羣發展,具有國內格局、國際視野的中高端、外向型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

11.加強教育系統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教育系統“名師工程”,引進一批高學歷、高素質、教學經驗豐富的名教師、名班主任和教育科研專家。並給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設立開陽名師獎勵基金,培養和資助一批勇於實踐、敢於探索、富有創新精神的優秀青年教育人才。組織實施“骨幹教師”培養計劃,採取“送出去”等方式,舉辦教育系統骨幹教師赴省外知名大學進行培訓,每年培養各類教育人才1000人次。通過舉辦校(園)長專題培訓班,每年對縣屬校(園)長進行提升能力的專題培訓。

12.大力培養衛生人才。加大對縣級醫療機構人才培養支持力度,努力建設一支專業技術水平較高、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較強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重點引進一批專業化、職業化的一流醫學人才和團隊,對引進的高水平醫學團隊給予資助。進一步整合全縣醫療衛生人才資源,促進縣級醫院、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鄉級衛生院等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鼓勵優秀醫療衛生人才到基層服務,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完善落實繼續教育制度,加強新知識、新技術培訓,促進醫療衛生人才的知識技術更新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主動對接省市優質醫療資源、醫療團隊,力爭培養2020年引進1名高層次醫療衛生領軍人才、2名學科帶頭人或學科骨幹。

三.建立務實有效人才發展激勵機制

13.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加大人才公寓建設力度,到2020年,提供不少於270套人才公寓。在使用上,2年內免費使用,2年以後每年採取租住人才繳納一定租金、政府補貼部分的方式,妥善解決人才公寓期滿後人才居住問題。對新進向新引進入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發放一次性住房補貼,其中,本科每人1萬元,碩士每人1.5萬元,博士每人2萬元。發放爲期2年、每月500至1500元的生活津貼,其中本科每月500元,碩士每月1000元,博士每月1500元。在上述生活津貼中,在黨政機關或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的,由縣人才工作專項經費全額承擔;在財政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的,由縣人才工作專項經費和用人單位按照1:1的比例共同承擔;在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的,由用人單位全額承擔。

14.加大人才激勵力度。調整規範各類人才獎項設置,獎勵爲開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設立“人才工作貢獻獎”,對優秀人才工作者及企業給予5000元至2萬元獎勵;制定“縣管專家”評選辦法,鼓勵縣各行業人才積極參與“縣管專家”評選,對評選上的專家給予2000至1萬元獎勵;建立專利資助辦法,對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獲得國內外機構受理並授權的,給予1000元至2萬元獎勵。

15.對緊缺專業人才實行收入傾斜。研究制定急需緊缺專業人才薪酬管理辦法,鼓勵用人單位對急需緊缺人才,可根據受聘人員的崗位性質和實際情況,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鼓勵縣內退休的有突出貢獻專家、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行業領軍人才通過單位返聘、參加人才服務團隊等發揮餘熱,經單位商議、組織人社部門批准,用人單位可申請人才專項資金用於薪酬等支持保障。改革完善科技成果權屬和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製度,鼓勵企業以股權獎勵、股權出售、股票期權、分紅激勵等方式對人才進行激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設立股權激勵專項資金,對於科技領軍型創業人才創辦的企業以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入股的,折算比例最高可達70%。落實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對轉化成績突出的團隊及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對承接併成功轉化應用重大科技成果的企業給予補助。

16.落實人才優惠政策。對現有人才政策進行系統梳理,調整優化人才優惠政策,抓好以《開陽縣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實施辦法(試行)》等五個配套辦法爲重點的政策修訂、完善和落實,在高層次人才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社區保障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增強人才政策的吸引力競爭力。

五、健全更加堅強有力的人才優先發展保障機制

17.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黨管人才是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證,必須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和強大合力。縣委組織部正在籌備召開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協調會議。通過召開這次協調會,在全縣上下進一步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充分發揮好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對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和頂層設計,發揮好縣委組織部的參謀助手作用,促進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同時,引導民主黨派、羣團組織等社會力量在聯繫、團結和服務人才方面以獨特優勢發揮好橋樑紐帶作用

18.強化目標責任考覈激勵。加大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人才科技工作目標責任制考覈力度,納入“一把手”抓黨建述職內容和考覈體系。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將考覈結果作爲考覈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重要依據,與單位年終績效考覈掛鉤,對履職不力的嚴肅問責。

19.優先保障人才投入。縣級財政根據人才發展實際需要,優先足額安排人才開發資金,並保持人才投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定期開展人才投入績效分析,不斷優化人才投入結構和方式,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鼓勵和支持企業及社會組織建立人才發展基金,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人才投入機制。

20.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進一步加大人才政策宣傳力度,不斷提升政策的影響力。完善人才榮譽制度和激勵體系,廣泛宣傳優秀人才先進事蹟,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積極弘揚創業精神,在全社會營造尊才、重才、愛才、惜才的良好氛圍。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和自身人才隊伍發展需求制定人才工作計劃及相應的貫徹落實措施,切實將行動計劃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