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 篇一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是世界茶樹的原生地。茶文化同中華民族古老而燦爛的文明史一樣悠久,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和民族所無法比擬的。所以本人對茶葉包裝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具體情況如下:

一、調查目的

瞭解茶葉這一特殊物品對包裝的要求,加深對茶文化的認識,同時,幫助自己更好的學習物流學中包裝這一節知識。

二、調查對象

安財超市、樂購及蚌埠市部分茶葉店

三、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採用的是訪談法、觀察法與資料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地調查,來獲得準確信息。

四、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了不同種類茶葉的包裝類型作用等。

五、調查時間

20xx年十一月五日

六、調查結果

(1)茶葉包裝是指根據客戶需求對茶葉進行包裝,以促進茶葉商品銷售。一個好的茶葉包裝設計可以讓茶葉的身價提高數倍,,茶葉包裝已經是中國茶葉產業的重要環節。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品茶已成爲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品茶以成爲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共有六大茶系:綠茶(以黃山毛峯 六安瓜片 龍井茶 碧螺春 都勻毛尖 信陽毛尖爲代表),黃茶(以霍山黃芽,蒙洱銀針爲代表),白茶(以白毫銀針 白牡丹爲代表),青茶(以安溪鐵觀音,武夷山大紅袍,凍頂烏龍茶爲代表),紅茶(以祁門紅茶 坦洋功夫紅茶爲代表),黑茶(以六堡茶,普洱茶,渠江薄片爲代表)。茶葉是一種幹品,極易吸溼受潮而變質,它對水分異味的吸附性很強,而香味又極易揮發。當茶葉保存不當時,在水分、溫溼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會引起不良的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導致茶葉質量的變化,故存放時,用什麼盛器,用什麼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葉罐就應運而生。茶葉包裝主要有錫製茶葉罐、馬口鐵製茶葉罐、陶瓷茶葉罐、玻璃茶葉罐、紙製茶葉罐等,馬口鐵茶葉罐因其其款式多樣,印刷精美,不易破損,運費方便,爲大衆所喜愛。由於考慮到價格和製作工藝等因素,目前市場上廣泛應用的大多鐵製茶葉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穎,深受大衆喜愛。茶葉包裝主要分小包裝和禮盒包裝。小包裝是爲了方便客戶泡茶,按照定量克數進行的小包裝,以泡袋來包裝茶葉。茶葉禮盒包裝是茶葉包裝的主要方式,通過各種材質(如紙質、木質、塑料、布藝、金屬)的包裝材料,將茶葉包裝成禮品,實現提高茶葉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附加值的目的。茶葉也有用塑料袋包裝的,裏面會放一小袋茶葉保鮮劑,用來吸收水分和異味。

(2)安財超市調查結果:因爲學校內茶葉的消費者主要爲學生,所以安財超市內的茶葉主要以花茶毛峯小量袋裝爲主,價格較便宜。茶葉的包裝大都比較簡潔大方,能突出茶葉的特性,吸引學生羣體購買。

(3)樂購調查結果:像樂購這樣的大型超市裏茶葉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因而茶葉的包裝也是多種多樣的。如花茶的消費羣體主要爲女性同志,所以花茶多爲塑料袋包裝,內有茶葉保鮮劑,成本較低,包裝袋封面較精美,符合女性對美的追求。一些茶葉如黃山毛峯、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名貴茶葉包裝則比較複雜,包裝費用也較高。有的是用精美的茶葉罐包裝;有的是用茶葉禮盒將幾盒茶葉再次包裝,如謝正安和徽府茶行,有木質和金屬禮盒,看起來高檔名貴,適合送禮等。

(4)蚌埠市部分茶葉店調查結果:茶葉店是專門出售茶葉的,因此這兒對茶葉的包裝處理種類多樣,具體有桶裝、紙裝、罐裝、袋裝、禮盒包裝等不同形式。蚌埠市茶葉店主要銷售安徽產的茶葉,如黃山毛峯,六安毛片等。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茶葉的包裝也各不相同。如價格較便宜的茶葉是用大的不鏽鋼茶葉桶裝的,方便零散稱賣;有些碎茶葉如普洱則被加工成餅狀用紙包裝起來出售;另外一些則已稱量過後用塑料袋包裝好,顧客可以方便購買;還有些價格較高的茶葉則用精美的茶葉罐包裝,顯示出高檔茶葉的與衆不同。或幾盒罐裝茶葉再用禮盒包裝,提高茶葉品牌知名度,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茶葉的檔次。

七、調查體會

通過本次調查,我的體會如下:

(1)包裝在商品流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物流活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包裝的材料、形式、容器設備、技術都對其他物流環節產生最要的影響。包裝是爲了在流通過程中保護商品、方便儲存和促進銷售而按照一定的技術方法使用容器、材料以及輔助物等將物品包封並予以適當的裝飾和標誌工作的總和。具體來講,包裝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從靜態方面來看,指能合理容納商品,抵抗外力,保護宣傳商品,促進商品銷售的物體,如包裝容器等;二是從動態方面看,指包裹、捆紮商品的工藝操作過程。在社會的再生產過程中,商品包裝處於生產過程的末尾和物流過程的開端,它既是生產的終點,又是物流的起點。

(2)包裝的好壞,影響到商品能否完整無損的達到消費者手中;包裝的裝潢和造型水平,影響到商品的競爭力。包裝對商品起到如下的作用:

1保護功能是包裝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主要體現在:a防止商品破損變形b防止商品發生化學變化c防止腐朽黴變、鼠咬蟲蝕d防止異物混入、污物污染,防止丟失。散失、盜失等作用

2方便存儲運輸,具體體現爲:a方便商品的儲存,便於識別b方便運輸

3促進銷售,具體表現爲:a恰當的包裝能夠喚起人們購買的慾望,通過包裝給消費者帶來對商品的好感和滿足。b包裝的外部形態、裝潢設計是商品很好的宣傳品,對顧客的購買起着刺激、說服的作用。c恰當的包裝對商品有促銷作用,過大、過重的包裝會降低商品促銷能力;包裝不足也會降低商品促銷能力。如袋裝的茶葉可以防止茶葉因受潮而有異味,既方便運輸也便於消費者購買和飲用。不透明的罐裝茶葉可以防止陽光直射而影響茶葉的質量,可以防止茶葉受潮受污染等,同樣也是有利於運輸,便於消費者在家儲存。不鏽鋼茶葉桶本身無異味,不會影響到茶葉原有的清香,消費者可以想買都少就稱多少,爲消費者和賣家提供了便利。賣家在包裝袋或罐子上標明茶葉的種類重量等信息,使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商品的包裝就是企業的面孔,優秀、精美的包裝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商品的銷售,提高企業的市場形象。所以精美的茶葉包裝袋和包裝罐美觀大方,可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促進茶葉的銷售。高檔的禮盒和錦盒能滿足人們對身份的最求,激起和刺激消費者購買,能提高茶葉的銷量。

(3)現代商品的品種繁多,性能和用途也是多種多樣。爲了充分發揮商品包裝的功能,必須對商品包裝進行進行科學的分類。按包裝在物流中發揮的不同作用可以劃分爲商業包裝和工業包裝,按包裝材料的不同劃分爲紙製品包裝、塑料包裝、木製容器包裝、金屬容器包裝、玻璃陶瓷容器包裝、纖維容器包裝和複合材料包裝等。按包裝的形態分爲個包裝、內包裝、外包裝等。按包裝方法分爲防震包裝、防水包裝、防潮包裝、防鏽包裝、防黴包裝。按包裝材料可分爲紙箱包裝、木箱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纖維包裝、陶瓷或玻璃包裝、合成樹脂包裝等。按包裝使用頻次可分爲一次使用包裝、多次使用包裝。週轉使用包裝。茶葉包裝屬於商業包裝,茶葉真空小袋包裝屬於熟料袋包裝;禮盒錦盒等屬於木製金屬容器包裝。茶葉包裝屬於防潮包裝、多次使用包裝等。

(4)通過對茶葉這一商品包裝的調查,我更加明白了包裝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會更加努力的學習物流這門學科。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 篇二

隨着時代的發展,飲茶已經成爲一種時尚。茶文化是製茶,飲茶,品茶的文化。作爲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與品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同時還有“客來敞茶”、“以茶會友”的傳統風俗。飲茶之道,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重在道德實踐性,飲茶即道,重在於宗教哲學性。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於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豐富的有關茶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此項調查的目的是爲了瞭解人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的認識及瞭解情況,主要對20歲到60歲的人羣就其有無飲茶習慣,喜好哪類茶,及其對茶文化知識的瞭解程度等進行了較爲詳細的調查,此次調查採用隨機問答的方式,每個年齡段的被調查人數爲5人。

調查結果顯示:有15%的人沒有飲茶習慣,有85%的人有飲茶習慣,有飲茶習慣的中年人居多,老年人次之,年輕人最少,但是絕大多數人沒有品茶習慣,而且很多人還將綠茶和烏龍茶等混爲一談,只是把茶當做解渴佳品。有飲茶習慣的年輕人中女性羣體佔有絕大多數比例,其飲茶的主要目的是減肥,美容養顏,但是對於茶文化的基礎知識認識瞭解很少,比如茶的分類,製作流程,沖泡方法等,很少有人能答的上來,然而對茶葉質量的好壞更是分辨不明。年輕人羣中幾乎沒有人有品茶習慣,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時工作學習太忙沒有足夠的閒暇時間去品飲。在中年人當中有飲茶習慣的以男性羣體爲主,這些人當中由於個人的閱歷,文化水平及工作環境的不同,所以對茶文化知識的認識與瞭解的層次各不相同,有的可以說出幾種茶的產地及製作方法,以及茶葉的沖泡方法以及各種茶具的各

種用法。然而在這些人當中有品茶習慣的也不是多數,有20%左右的人只是把茶當做是解酒,解渴,助消化,提神的工具之一。有50%的人雖然對品茶很感興趣但是由於忙於工作應酬,家庭瑣事等原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品茶,他(她)們對茶文化的瞭解能夠更深入一些,能夠說出幾種代表性的茶葉,比如綠茶的龍井,碧螺春。紅茶的大紅袍。黑茶的普洱。烏龍茶的鐵觀音,鳳凰單叢等。還對茶與養生的知識瞭解一些。剩下30%的人是有時間也有精力去品茶。他們對茶文化的知識瞭解的更多一些,比如知道茶葉的採摘時間和注意事項,知道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的品質特徵,知道綠茶由於加工時由於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爲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等。老年人品飲茶習慣的所佔比例僅次於中年人,他們大多是與老友會面,打發閒暇的時間時品茶與飲茶,他們對茶文化的知識的瞭解可謂是豐富多彩,他們不僅知道茶的分類,製作流程及方法,茶的沖泡方法,茶的生長環境,茶的品質與形態,他們還知道有關於一些茶來源的傳說故事及民間茶俗。

中華茶文化是我國傳統飲茶風習和品茗技藝的結晶,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經濟貿易,醫學保健,茶藝表演等。中國作爲茶文化的發源地,有着悠久的文化傳統,但茶文化在中國曾閃耀過耀眼的光芒,然而現在的中國人由於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原因逐漸對這一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予的漠視的態度,雖然大多數人還保持着飲茶的習慣,但是有品茶習慣的人卻只是一小部分。茶文化的現代意義:茶文化作爲傳統文化的一種,有着傳統文化所共有的特徵:可以與其他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不同的民族將其它民族,以期獲得互相補足,一體提升的效果,而不是一方同化於另一方。若只套取其他民族的西能夠爲模式價值標準,而失去了自己,這對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絕非好事。但是茶文化的現代意義不容置疑,其基本精神更是飽含哲理。只要我們合理發揚它的現代價值,用好它,茶文化必將在中華大地重新興起,實現它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 篇三

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儒、道、佛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爲中華民族之國粹。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內容十分豐富。茶文化之核心爲茶道,茶道是東方文化的精華,其核心爲和,具有深遠的哲思。茶道是茶與道的融合與昇華。對茶道的闡釋有助於我們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於我們把握和弘揚底蘊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調查目的;中國是茶的故鄉,製茶、飲茶已有幾千年歷史,名品薈萃,主要品種有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白茶、黃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藥物療效,又富欣賞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國個人高雅的娛樂和社交活動,坐茶館、茶話會則是中國人社會性羣體茶藝活動。中國茶文化在世界享有盛譽。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大連地區市民對於茶及茶文化的瞭解程度。

調查人:英BG122郭慶世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2日—19日

調查對象:大連市民(親戚5人,同學15人)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電子郵件問卷)

問卷內容:

1、您平時喜歡喝茶嗎?()

A、非常喜歡B、喜歡C、一般

2.您喜歡喝什麼茶?()

A、紅茶B、綠茶C、烏龍茶D、普洱茶E、花茶F、毛

尖G、鐵觀音H、碧螺春I、龍

井J、減肥茶K、其他

3.您周圍哪些人羣有飲茶習慣?()

A、家人B、朋友C、同

學D、同事

4.請問您飲茶的理由是什麼?()

A、有益健康B、着迷於茶文化C、喜歡茶的香氣味道D、沒有理由,隨便喝

喝E、爲了待客應酬7.你更注重茶的功效還是口感?() A、功效B、口感C、都注重

5.喝茶的頻率是?()

A、一天幾次B、一天一次C、3天一次D、一週一次E、更久

6、你更注重茶的功效還是口感?()

A、功效B、口感C、都注重

7.喝茶的頻率是?()

A、一天幾次B、一天一次C、3天一次D、一週一次E、更久9.您知道茶葉的哪些功效:()

A、有助於延緩衰老B、有助於抑制心血管疾病C、有助於預防和抗癌D、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E、有助於抑制和抵抗病毒菌F、有助於美容護膚

8、您知道正確的泡茶方法嗎

中國的茶歷史嗎?()

A、瞭解B、知道一點C、完全不瞭解

9、您覺得是否有必要弘揚中國茶文化

A有必要B沒有必要C無所謂

10、簡述您對中國茶文化的瞭解

答:

問卷分析:30%的人喜歡喝茶其中55%的人喜歡喝綠茶35%的人喜歡和鐵觀音

70%的人知道茶的功效但不完整

17%的人知道如何正確泡茶

20%的人瞭解中國茶的歷史

87%的人認爲有必要弘揚茶文化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喜歡喝茶的人所佔比例較小但絕大部分人認爲應該弘揚茶文化。所以應該大力普及查相關知識以及弘揚茶文化。

茶,在幾千年源遠流長的華夏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着頗具魅力的神奇功效,爲世人所喜愛;它使人們感到清爽,令神經活躍,得到喜愛。茶作爲一種飲品,發起於神農氏時期,重聞於周公旦,發揚於宋唐時期,推廣於明清,它的地位出一種生活實用食物進化爲人們拿它品賞並體會意境,到現在爲止,有三千年的歷史。茶及茶文化的開啓與興盛是中華文明的一項載體,它不但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而且對世界文明史的發展也起到了關鍵作用。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於悠久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中,在漫長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漸由物質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範疇。

茶,作爲一種有千年文化傳承的事物,蘊含着許多道理。同一種茶給不同的人喝會有不同的感受,對茶的理解也會有不同之處,所以說品茶就像是在品味人生百態。而且茶隨着時代的發展也產生了一些變化,並生成了獨特的茶文化。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藥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參與起了重要的

推動作用。茶助文思,唐代文人們以茶會友,以茶傳道,以茶興藝。使茶飲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飲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華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茶不但對經濟起了很好的作用,成了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逐漸形成了燦爛奪目的茶文化,成爲社會精神文明的一顆明珠,並且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對社會文明進步作用很大。茶文化的出現,把人類的精神和智慧帶到了更高的境界。茶與文化關係至深,涉及面很廣,內容也很豐富。這裏既有精神文明的體現,又有意識形態的延伸。無疑,它有益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欣賞水平。

在當代社會中,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茶與文化的結合,也必然有新的延伸,新的形態,新的載體。它可以和現代藝術結合起來,用於茶藝演示;可以和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結合起來,在茶館、劇場、和盛大的茶會上演出;也可以製成光盤、拍成電影和電視劇供人欣賞,成爲新的文藝作品,成爲現代人生活的新內容。研究茶和茶文化的發展史,還能觀察到中國歷史上不論是儒家、釋家、道家和民間人士都非常重視茶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文明,非常重視茶與文化的結合。

中華茶文化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文化,而且已經對世界茶文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國際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動,有利於增進友誼、促進和平事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更多的國際友人瞭解中國多種多樣的茶葉產品,促進國際茶葉貿易的發展。弘揚茶文化的總體目的是爲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作出貢獻。具體到茶行業本身,弘揚茶文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 篇四

一、引言

潮州工夫茶,亦稱潮汕工夫茶。兩者同源同義。古潮州郡治,覆蓋現今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區及潮安、饒平、澄海、南澳、潮陽、惠來、普寧、揭西、揭東九縣,還遠及豐順、大埔、焦嶺縣等。追溯潮州茶事,偶有關聯,故以“潮州工夫茶”命題。

有關潮州工夫天茶的主要著述有:黃挺《潮汕文化源流。潮汕工夫茶》、陳香白《潮州工夫茶概論》、曾楚柄(潮州工夫茶)等。還有其他作者的專文見之報刊或叢書。而在此前,另一重要著述,潮籍學者翁輝東的《潮州茶經--功夫茶》,在茶界中卻鮮爲人知,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近期有黃挺等幾位作者在專著中引爲附錄,才爲世人所知。

翁輝東(1886-1963),廣東海陽縣金石人,字子光,曾任潮州韓山師範學監,代校長,後專心於著述。編有鄉土教材《潮州鄉土歷史》、《潮州鄉土地理》;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圖志》、《潮州金石考》等。《潮州茶經》,作於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經》,較爲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歷代先賢論茶精蘋,融大潮地產茶銘區、嗜茶品類、取水掌火、茶具、沖泡、啜飲、尋韻等基本內容,總結成簡潔的文字。規範的程式。工夫茶就是從擇茶到沖泡全過程“求粗、求工”,並由此體味工天茶的“味雲腴,食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點

《潮州茶經》問世已有40多年,它在總結和發揚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潮州作爲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文化交匯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點,第一是在開放、多元中形成鮮明的個性。從技茬的觀點和物質的觀點來衡量,始終是開放的、多元的,由於開放,就有吸取相創造。工夫茶“四寶”:“宜興紫砂壺,景德鎮若琛杯,楓溪砂桃,潮陽紅泥爐”,還有“潮陽顏家錫罐”,“潮安陳氏羽扇”等,即是一例。飲茶的“茶品”,甚至種植的茶樹品種、單叢,也是多元的、開放的。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鮮明個性,走進哪家哪戶,茶盤傢伙一擺,不用問,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說“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不過以家資有無,精粗有別而已”。有了“大體相同,精粗有別”,就有“雅俗共賞”的基礎。翁氏在序言中說明白:“無論嘉會盛宴,閒處獨居,商店工場,下至街邊路側,豆棚瓜下,每於百忙當中,抑或閒情逸致,無不借此泥爐砂挑,擎杯提壺,長斟短酌,以度此快樂人生。”潮州工夫茶以“精細”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鮮明個性中的“特質”。

潮州工夫茶特點之二,是運用工夫茶藝追求“真美”。好茶好味,“釅、熱、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虛,不造作,平易自然。翁輝東《潮州茶經》對傳統工夫茶藝的擇茶、選水、備具及沖泡法有如下概述:

1.茶之木質,(有名區、品種、製法之別)“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爲武夷、安溪,在品種則爲奇種、鐵觀音”。

2.取水:(本之陸羽《茶經》)“山水爲上,江水爲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飲之家…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勞雲。

3.活火:“潮人多用絞積炭”(堅硬木燒的炭),“更有(用)橄欖核炭者”。

4.茶具:茶壺(俗名衝罐),蓋甌(代替衝罐),茶杯(宜小宜淺。徑不及寸),茶洗(一正二

副),茶盤,茶墊,水瓶(備烹茶),水鉢(貯水),龍缸(容多量水),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著,茶罐,竹箸,茶桌,茶擔(用於登山游水烹茗),茶罐錫盒。(共18器)。

5.烹法:

(1)始器: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先“淋罐淋杯令熱”,再納茶至罐約七八成。

(3)候湯:木之《茶說》“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爲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衝點:“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不可斷續又不可迫促。挑宜提高傾注”。

(5)刮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

(6)淋罐:“復以熱湯淋壺,以去其沫,壺外追熱,則香咪盈溢於壺中”。

(7)燙杯:“燒盅熱罐,方能起香”。

(8)灑茶:“茶葉納後,淋罐淋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灑則各杯輪勻,又必餘瀝全盡,兩三灑後,覆轉衝罐,俾滴盡之”。“灑茶既畢,乘熱,人各一杯飲之”,“一綴而盡,三嗅杯底”尋韻,聞香。

近數十年來,與翁氏時期相比,程式依然,而茶品、取水、用火、 茶具,均有新的發展。其原因,一是科技進步,潮汕單叢茶產區大大擴大。茶品豐富多彩:電器的應用,茶具型、制、花色多樣化;二是閩、臺、潮茶藝交流,進人新的交匯融合期。閩、臺、潮工夫茶,本是“同源分流”,如今融匯,共創“中國工夫茶”。《潮州茶經》“三嗅杯底”;錢塘陳於厚。……金莖邑露只聞杯演化爲臺式“聞香杯”;“茶漏”、“公道壺”加入潮州茶具的行列;鳳凰單祕迸人臺式茶藝館,潮汕人喜愛鐵觀音,凍頂烏龍。爲何都屬“中國工夫茶”。

三、工夫茶由來與“潮式工夫茶”

探究工夫茶由來,一從茶器茶具。一從泡飲方式,一從稱謂。

翁輝東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工夫茶之特別赴,不在茶之本質(指茶類),而在茶具器皿配備精良,以及閒情逸致之烹製。”因此,翁氏又說:“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爲武夷,在泡製法則爲綠茶、焙茶,在品種則爲奇種、鐵觀音。”翁氏似乎在有意無意之間,說出了工夫茶的泡製法的初始,沿用了綠茶、焙茶的泡製法。

從工夫茶己有的茶具來看,其“萌芽期”似可追溯到明代後期,即16世紀下半葉。明代是我國製茶技術有較多創新的時期,綠茶的製作由蒸、焙改爲炒青,飲茶方法由煮飲改爲開水沖泡,隨之適於衝飲的茶具型制也趨向小型、多樣。

1597年,明代萬曆二十五年許次纖撰《茶疏》有如下記錄:

產茶……於今貢茶,兩地獨多,陽羨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勝。炒茶生葉初摘,香氣未透,必借火力,以發其香……旋摘旋炒……。以半熟爲度,微似髮香,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鈔置被(焙)籠,純棉大紙,底燥焙,積多候冷,入瓶收。秤量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則香氣氤氳,大則易於散漫……獨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餘以是增減。

甌注茶甌古取建窯……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純白爲佳,兼貴於小……近日時彬所制,大爲時人寶惜,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

飲啜一壺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巡意欲盡矣……。所以茶注要小,小則再巡已終。……若巨器屢巡……何論品嚐。何知風味乎。

這裏,許次紓強調綠茶的品飲,茶注小則香氣氤氳,茶甌以自爲佳,兼貴於小。這個觀點,在後期工人茶的品飲中是一脈相承的。

《茶疏》問世40多年後,1642年。明末馮可賓撰《岕茶箋》,則說得更爲明白,他在論及茶壺、茶杯時說。

或問茶壺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爲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辦得趣,何也,壹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

工夫茶品飲程式的“成型期”,應在烏龍茶創制之後才得以確立。莊任《烏龍茶的發展歷史與品飲藝術》一文,根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王草堂《茶說》和釋超全《武夷茶歌》(清18世紀)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斷烏龍茶創始於17世紀中後期,即明代中後期,適於烏龍茶的“工夫茶”品飲方式也隨之興起,首先行於武夷,再及於閩南、潮州。

見之文獻明確描述武夷品茶的,是清代袁枚在乾隆五十一年(786)遊武夷天遊寺僧道獻茶的記載,見之於《隨園食單》:

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椽,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味之,果然請香撲鼻,舌有餘甘。

但袁枚在武夷品茶,並未提到品飲“工夫茶”這一名目。袁枚的記載距烏龍茶創制已近百年,期間有關武夷茶的品飲方式的沿變就有待於查考了。

工夫茶飲法之傳人潮汕,當與茶葉商旅有密切關係。武夷品茶技藝。主要集中在寺觀僧道,前述袁枚天遊寺品茶即爲一例。1804年清代姚衡《寒秀草堂筆記》轉述崇安縣令柯易堂的話:

言茶之至美,名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巖下,僅一樹,每歲廣東洋商予以金定此樹…惟寺僧乞得一、二兩,以餉富商大賈求檀施。

此前(約1753以後),清代劉靖撰《片刻餘聞集》論及武夷茶高下,分巖茶、洲茶二種,巖茶由各巖僧道採製,遠近賈客於各寺廟求購。洲茶中“芽茶爲屬真僞相參……惟粵東人能辨之”,說明粵東人(廣東人)也是評茶能人。它如《崇安縣誌》(807)、《崇安縣新志》(1940)、《武夷山志》 (1710)均記錄了清初至乾嘉以至民國期間,“潮幫”、“廠府幫”在閩北採辦茶葉極爲活躍,工夫茶品飲方式傳人潮汕,商旅的作用應是主要途徑。

但是,“工夫茶”這一名目,由“茶名”轉化爲“品飲”名稱,是武夷寺僧,抑或“潮幫”還不清楚,而工夫茶的品飲方式,源於閩北武夷,是毫無疑問的。

潮州工夫茶品飲方式,至遲在18世紀下半葉就已確立了。據黃挺《潮汕文化源流》的論述,最先把“工夫茶”作爲一種品茶程式的名稱載諸文獻的,是俞蛟的《夢廠雜著。潮嘉風月》。俞於乾隆五十八至嘉慶五年(1793-1800)任廣東興寧曲史,《潮嘉風月》記載了當時韓江六篷船上飲茶習俗,從用茶,器具,茶具到品呷等程式和今天相同。《潮嘉風月》最重要的話是:“工夫茶烹治之法……”

翁氏《茶經》在列出“工夫茶”的茶具之後,作出結論:飲茶之家,必須一一畢具,方可稱爲“工夫”,否則牛飲止渴,工夫茶云乎哉?”,看來,茶具是“工夫茶”的要件之一。潮式工夫茶,簡而言之,就是:茶具器具配備精良和閒情逸致的烹製。

四、潮人飲茶的歷史

從潮人。識茶、種茶,惟斷潮人。飲茶。

潮人對於茶的認識,經歷了啓蒙、普及、提高再普及三個階段。

位於嶺東的潮州地域,與嶺南韶州(東昌、仁化、南雄等)不同,嶺東不屬於茶樹自然分佈區,近代的地方羣體品種,如豐順烏圖茶,大埔石筒茶,平遠鍋三茶,均帶有“北種南引”的印記:葉小,抗寒,味薄。海陽(潮安)、饒平的栽培種則帶有“閩種西遷”的印記。葉大,小喬木,味厚,耐寒性一般。茶樹人工傳播往往是與人口遷移同步的,潮地引人茶種,早期可能源於宋代中後期(13世紀中期),所以潮人識茶相對較晚,是自然條件使然。潮人“識茶”的“啓蒙”階段。即由宋代至明代初期,由閩人移潮和人仕潮州的官宦階層推動的。

茶樹引種,以饒平一縣最爲突出。許州《廣東茶葉》1987.10)調查饒平待詔山下林姓族

譜,林姓家族是在宋代淳拓年間(1250年)從福建福清遷入的,大約在乾隆十五年(1750)從福建引人“黃茶”(武夷茶?)種於沙米壩,此前,己有當地“土人”在待詔山種茶。又據饒平柏峻鄉劉姓族譜第六代(1684)後從臺灣帶回烏龍茶種籽種於柏峻。又據《饒平茶葉志》(1988,末刊稿)資料,從19世紀下半葉至加世紀,僅饒平一地,從福建引進的品種,達16個之多。這裏,存在一個疑案,就是位於鳳凰山“鳳凰水仙”的來源,潮人認爲是本地種,福建人認爲來自福建某地,解決這個問題,都需要拿出有力證據。但無論如何,“鳳凰水仙”這個羣體,確是一個“寶庫”,從這個“寶庫”中,發掘出許多“單叢”,對潮汕茶葉貢獻殊大,對“潮州工夫茶”,更是“錦上添花”。

16世紀初期至、9世紀的200多年間,是潮人“識茶”的普及期,表現之一是出產茶葉,見之方誌記載產地的如下:

桑浦山:1535年《廣東通志》初稿,1602年《廣東通志》

待詔山:1684年《潮州府志》,686年饒平縣誌大1709年《潮州府志》,1730年《海陽縣誌》

鳳凰山:1686年、1935年《饒平縣誌兒1709年《潮州府志》,1902年《海陽縣誌》惠來縣:1687年,1730年《惠來縣誌》

豐順縣:1746年,1943年《豐順縣志》

揭陽縣:1741年,1779年《揭陽縣誌》1890年《揭陽縣續志》

上列,即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桑浦山有茶”爲已知最早記錄,但後期似已銷聲匿跡。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至清末,潮州各縣有記錄的茶名有:

待詔山茶,亦名細茶、細黃茶,產饒平。

苦茶,產大埔、豐順。

土茶,亦名炒子茶,產揭陽。

鳥喙茶,產鳳凰烏炭。

潮地產茶獲得最好評價的鳳凰山島緣茶。謂:“鳳凰山有峯,曰烏崬,產鳥緣茶,其香能清肺脯(清光緒二十八年《海陽縣誌》)”。

潮地茶產和流遮的記載,還見之茶稅的記錄:

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川清會典》有一段潮州廣濟橋茶稅的記載:“潮州府廠濟橋,每百斤細茶稅一錢,粗茶稅一分五釐,苦茶稅九里,匯大橋稅內。”這段記載說明有“細茶”、“粗茶”、“苦茶”三種。

約1780年,清代嵇璜等撰《清朝通典》也有類似記錄:“潮州廣濟橋,每粗茶百斤,稅銀五分,細茶百斤,三錢四分,匯人橋稅內報解。”“粗茶”是什麼茶?是否是早期“烏龍茶”?是外茶輸人還是自產?留待考。

1864年,清同治三年(1864)《廣東通志》重刻本引述吳震芳《嶺南雜記》(1705年前後),有關於潮州燈節表演採茶歌的一段描述:潮州燈節……採茶歌尤爲妙麗……飾姣童爲採茶女……有曰,“二月來茶茶發芽,姐妹雙雙去採茶,大姐採多妹採少,不論多少早還家”;“三月採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繡手巾,兩頭繡出茶花朵,中間繡出來茶人。”這“採茶歌”,是反映當地的茶產現實?還是作爲娛樂從外地引入?從語氣分析似是引入的,這裏,權作爲一種潮人“頌茶”的。“娛樂”吧!

潮地產茶的“提高普及期”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達到高峯。其表現是

①清末至民國末期形成茶產名區:

鳳凰名茶區--鳳凰單撾

新塘深坑名茶區(待詔山)--深坑單叢

石鼓坪名茶區--石鼓坪烏龍

西巖名茶區--小葉烏龍,色種

嶺頭名茶區--奇蘭

②1986-1999年,形成現代名茶區:

鳳凰茶區--各式高香單祕

石鼓坪--石鼓坪烏龍

坪溪嶺頭--嶺頭單叢

現代潮汕名茶品類,琳琅滿目,嶺頭單叢,鳳凰單叢中的黃枝香、蜜蘭香、八仙過海、玉蘭香、桂花香等,均爲烏龍茶中的妓妓者。

潮人飲茶習俗的形成,早期可能有三個途徑:一是外籍特別是江南、閩省諸地人員大仕潮州;二是宋元時代閩人遷潮;三是潮人到福建販茶人潮。

據黃挺考述,潮州市金山南麓,殘留着一處宋代摩岩石刻,刻着北宋〔1012〕知州王漢的《金城山詩》,其中有句雲:“茶竈香龕平。”引述潮州名士吳復古贈送建茶給蘇東坡,蘇有書《答子野》以示道謝。“茶竈香宴平”是擬景抑或烹茶,不得而知。宋朱熹好茶,遊武夷也有《茶竈》詩:“仙翁遺石竈,茶煙嫋細香”,是聯繫寫武夷景色。以上說明,北宋時代潮州己有喜茶的文士和官宦論及茶事。

明代有反映潮州茶俗情節的戲文如《荔鏡記》(1566,嘉靖刻板)和《荔枝記》(1581,萬曆刻),唱詞中有:“安排掃厝點茶湯”句。對白中有:“端椅坐;討茶食”,“人客,茶請你”,“師父鍾茶待你”等句。可見明代潮州民間茶事己經十分普及,這與宋末、元代福建移民潮州,帶入茶籽、種茶技術和飲茶風俗,應有密切關係。潮州鳳凰山最出名的單叢名爲“宋種”,不管傳說如何,卻真實反映當地茶民的情結,以“宋”爲貴。福建武夷有茶樹名“宋樹”(清代陸廷燦《續茶經》引自《隨見錄》)。

清代中後期至民國潮州飲茶達到盛期,成爲官民習尚,販茶大潮及自產茶兼而有之。清代光緒《揭陽縣誌》說:“山中土茶……惟山中人嗜,揭所飲啜,該建茶也。”清代光緒張心泰《粵遊小識》稱:“潮郡猶嗜茶,茶葉有大焙、小焙、小種、名種、奇種、烏龍諸名色。”其中有產自饒平西巖、柏峻、深坑的茶葉。

此前,從福建販茶人潮的記載還見之清代嘉慶《祟安縣誌》。但也不盡是“建茶”,在官宦人家,如肖麟趾(《普寧縣茶》1745),泡的是陽羨茶。

民國期間,潮人嗜茶更爲出名,蔣叔南遊記第一集(1921)中說:“武夷之茶,性溫味濃,極其消食,盛行於廣東。而以潮州人爲嗜之。”徐珂撰《可言》卷十三(1924)說:“工夫茶,潮州所尚。”

現今潮州、汕頭人飲茶戶年均消費巴達3.6千克,成爲全國之冠。喜愛的茶品有烏崬單叢、嶺頭單叢、石鼓坪烏龍,有宋種、黃枝香、蜜冬香、八仙過海……與翁氏時相比已大大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