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服務調查報告多篇

服務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交通出行服務情況的調查報告

爲了解市民目前對交通出行方式的選擇和偏好,需求服務的痛點,以及對x熱線的認知程度、使用情況、服務滿意度和意見建議等,開展此次交通出行服務情況民意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一、在線調查基本情況

1、您的性別

男佔69.51%

女佔30.49%

2、您的年齡

20歲以下佔6.38%

20-30歲佔26.6%

30-40歲佔35.11%

40-50歲佔14.89%

50-60歲佔12.77%

60歲以上佔4.26%

3、您的職業

機關事業人員佔29.79%

企業職工佔42.55%

個體戶佔5.32%

學生佔7.45%

離退休人員佔4.26%

其他佔10.64%

4、您的日常使用的出行方式有哪些?可多選

私家車佔20.88%

網約車佔10.44%

出租車佔11.65%

公交車佔21.69%

有樁共享單車佔8.43%

非機動車佔11.24%

步行佔13.65%

其他佔2.01%

5、您是否撥打過96196熱線?

打過佔42.35%

沒有打過,且不知道96196佔25.88%

沒有打過,知道96196但不需要撥打佔31.76%

6、您撥打時,能順利接通嗎?

一次撥通佔28.41%

多次撥通佔18.18%

多次撥不通佔5.68%

未打過佔47.73%

7、您撥打96196熱線因爲

未打過佔32.74%

出租車召車佔23.01%

諮詢公交出行等佔7.96%

投訴舉報(出租車、公交車、客運班車等)佔14.16%

失物求助佔7.96%

表揚從業人員佔2.65%

其他佔11.5%

8、您認爲以下哪種召車方式更方便有效?

路邊揚召佔18.18%

96196電召佔14.55%

xx行平臺佔9.09%

網約車平臺佔58.18%

9、96196熱線受理您的電話召車後,是否能及時、有效地爲您解決問題或提供準確的信息?

不清楚佔58.82%

是佔27.06%

否佔14.12%

10、96196熱線受理您的諮詢後,是否能及時、有效地爲您解決問題或提供準確的信息?

不清楚佔61.18%

是佔28.24%

否佔10.59%

11、96196熱線受理您的投訴後,是否能及時、有效地爲您解決問題或提供準確的信息?

不清楚佔63.53%

是佔25.88%

否佔10.59%

12、96196熱線投訴舉報類工單處理時限5個工作日,你認爲是否合理?

不清楚佔45.88%

是佔29.41%

否佔24.71%

13、96196熱線服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您滿意嗎?

不清楚佔47.25%

滿意佔26.37%

較滿意佔12.09%

較不滿意佔5.49%

不滿意佔8.79%

14、您認爲96196客服人員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不清楚佔34.85%

業務能力佔21.97%

服務態度佔12.88%

規範用語佔8.33%

溝通水平佔15.91%

其他佔6.06%

二、總結分析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交通出行參與市民中以20—40歲爲主要年齡段,共佔x%;職業分佈以機關企事業單位爲主,佔x%;在出行方式選擇上,前三個選擇分別爲公交車、私家車和步行。在x熱線的知曉度方面,約有x%的市民不知道x且從未打過;在撥打過x熱線的市民中,以出租車召車爲主,其次是投訴舉報;在召車方式上,x%的市民選擇網約車平臺,其次是路邊揚召;市民對x熱線提供的服務總體滿意,並認爲熱線話務員主要還需在業務能力和溝通水平上進行改進提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夯實基礎抓服務質量。通過優化完善96196熱線新績效考覈制度,重點加強工時利用率、十秒接通率、話務評價率等考覈指標,投訴類工單基本實現短信回訪全覆蓋。持續抓好日常話務質檢工作,定時質檢抽查錄音,通過獎優罰劣、誡勉談話和末位淘汰機制,有效減少“短板效應”,提升熱線整體業務素質。

二是加大熱線業務培訓力度。創新培訓的方式方法。重點培養標杆性人物,用一小批人帶動團隊的共同進步;培養熱線崗位上的多面手,打造業務水平精良、工作處理能力強、溝通交流能力強的優秀團隊。同時,在常規化的培訓基礎上,要創新培訓方式,讓培訓方式更具靈活性,培訓方向更具專業性,培訓內容更具針對性和全面性。

三是深入服務公衆出行。高度重視羣衆的每一個來電,認真梳理每一項數據,積極主動地解決羣衆的每一份訴求,努力推動熱線朝着“服務更深入”、“百姓更依賴”的方向發展,解民難、排民憂、順民意,讓百姓出行更加依賴熱線,讓百姓心中更加信賴熱線。

【第2篇】旅遊服務市場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 旅遊服務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 北京市

調查方法: 電話訪問

調查時間: xx年2月底

被訪者: 18-60歲之間的城市居民

樣本量: 20

調查機構: 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來源: 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內容:

旅遊已逐漸成爲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遊過程中的愜意與放鬆,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着旅遊逐步深入生活,關於旅遊的投訴也常見於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遊和旅行社方面。對於沒有隨團出遊的受訪者,旅遊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該項調查由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於xx年2月底在北京實施,調查採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1份,調查對象爲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北京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北京有電話的居民。

隨團旅遊:不滿意

旅遊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遊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佔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佔15.4%。

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科思瑞智的研究人員認爲,旅遊作爲一個服務行業,消費者花錢購買的既是旅遊社和導遊提供的服務。對服務的滿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頭客的關鍵所在。對於旅行社來說,其所提供的服務並非殺雞取卵的短期利益行爲,所帶來的回報應是長期收益。隨着世貿組織的加入,國外旅行社加入競爭,必然會使旅行社的客源結構發生變化。對於某些願意嘗新,或更加信任外國貨的人來說,參加外國旅行社出遊具有不小的誘惑力。國內旅行社可能會發現,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

費用和信譽:參團出遊的主要障礙

受訪者中,有7成的人沒有隨團出遊過。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於 “沒有時間”,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則是因爲“費用較高”。還有7%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遊是因爲“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遊的重要因素。

從交叉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遊經歷的人所佔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於xx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遊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遊的經歷。看來,儘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餘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遊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許在達到規模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屢試不爽的刺激需求的看家法寶。但對於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爲人們更願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假期放飛,出遊最宜

調查顯示,消費者在選擇何時出行方面越來越理智,有可能是吸取十一期間黃山慘案的教訓。四成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學生的寒暑假出遊,兩成的受訪者會利用單位休假出遊,依然希望在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出遊的受訪者不到15%。

另有相關分析顯示,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出遊時間的選擇有顯著差異。

報告名稱: 旅遊服務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 北京市

調查方法: 電話訪問

調查時間: xx年2月底

被訪者: 18-60歲之間的城市居民

樣本量: 20

調查機構: 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來源: 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內容:

旅遊已逐漸成爲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遊過程中的愜意與放鬆,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着旅遊逐步深入生活,關於旅遊的投訴也常見於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遊和旅行社方面。對於沒有隨團出遊的受訪者,旅遊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該項調查由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於xx年2月底在北京實施,調查採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1份,調查對象爲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北京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北京有電話的居民。

隨團旅遊:不滿意

旅遊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遊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佔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佔15.4%。

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科思瑞智的研究人員認爲,旅遊作爲一個服務行業,消費者花錢購買的既是旅遊社和導遊提供的服務。對服務的滿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頭客的關鍵所在。對於旅行社來說,其所提供的服務並非殺雞取卵的短期利益行爲,所帶來的回報應是長期收益。隨着世貿組織的加入,國外旅行社加入競爭,必然會使旅行社的客源結構發生變化。對於某些願意嘗新,或更加信任外國貨的人來說,參加外國旅行社出遊具有不小的誘惑力。國內旅行社可能會發現,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

費用和信譽:參團出遊的主要障礙

受訪者中,有7成的人沒有隨團出遊過。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於 “沒有時間”,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則是因爲“費用較高”。還有7%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遊是因爲“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遊的重要因素。

從交叉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遊經歷的人所佔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於xx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遊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遊的經歷。看來,儘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餘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遊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許在達到規模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屢試不爽的刺激需求的看家法寶。但對於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爲人們更願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假期放飛,出遊最宜

調查顯示,消費者在選擇何時出行方面越來越理智,有可能是吸取十一期間黃山慘案的教訓。四成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學生的寒暑假出遊,兩成的受訪者會利用單位休假出遊,依然希望在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出遊的受訪者不到15%。

另有相關分析顯示,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出遊時間的選擇有顯著差異。

年齡在30到50之間,有50%的人會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帶孩子出去旅遊;而年齡在18到29歲的年輕人則更多的會在單位休假期間出遊。

對於出遊時間的選擇,個人因人而議。但可以看出,人們在出行時間安排上都注意避開節假日的高峯期,因而外出旅遊的時間結構發生變動,學生的寒暑假將會是頗受青睞的旅遊時期,這也提醒旅行社針對學生組織的旅行團可以成爲旅行社經營的另一方向。

潛力巨大的自助旅遊

就像自助餐一樣,旅遊也可以自助。但目前來看,瞭解自助旅遊的人還不是很多,只有30%左右。與沒有隨團旅遊經歷的受訪者相比,有經歷的受訪者的瞭解比例更高一些。但無論是否有隨團旅遊的經歷,當受訪者被詢問是否希望嘗試旅遊自助時,一半左右的人表示希望。

相關分析顯示,年輕人更願意嘗試自助旅遊,隨年齡的增加,希望嘗試的比例逐步降低。這種差異還表現在家庭收入的差異上:家庭月收入在xx元以上,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希望嘗試,而家庭月收入xx元以下,則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嘗試。

傳統的隨團旅遊,衣食住行不用自己操心,但代價是失去了自由;自己出行有了隨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自己操辦,難免玩得盡興。自助旅遊似乎實現了兩者的結合,取長補短。而調查結果也說明這種新型旅遊方式潛力巨大,這是否意味着在自助旅遊市場上,令一場戰爭又要開始了呢?

交叉分析顯示希望嘗試旅遊自助的人有44%將選擇寒暑假出行,25%的人選擇單位休假期間。研究人員認爲,考慮自助旅遊的主要消費羣是學生,因此開發寒暑假檔期的自助旅遊更具可行性。

旅遊服務的市場細分

科思瑞智的綜合分析顯示,如果不包括單位組織的開會、療養等團隊,個人旅遊市場的消費羣可以根據其生活形態劃分爲以下幾個羣體:

一是“高級灰”,主要由城市中的白領階層和管理者構成,在週末他們一般選擇城市周邊遊,交通方式以自己備車或租車爲主,幾個親朋好友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吃、住、玩,目的是換個環境、換個心情。要求環境衛生、安靜,對於娛樂設施並不注重,也不在意風景名勝。人均消費一般在300元以內。國內遊基本是在個人休假期間,他們大多有一個旅遊計劃,只要時間允許,一般半年或三個月會參團或自助旅遊一次。對於服務價格並不十分敏感,但對服務質量要求較高。他們也是個人出境遊的主要消費者。

二是“探險者”,主要由富冒險精神的學生和年輕人構成,他們的收入有高有低,但酷愛大自然,喜歡行走露宿於荒山野嶺之間,嚮往西藏、新疆等富傳奇色彩的地區。他們充滿活力,旅遊知識和經驗極爲豐富,是身邊很多人的旅遊導師。自助旅遊和連鎖式的學生旅館是他們的最愛。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學生出遊都屬於此類。

三是“拍照留念者”,主要新婚夫婦、年輕伴侶組成。他們的旅遊目的非常明確,即風景名勝,傾向於哪兒人多就去哪兒。作爲紀念日的象徵,拍照是必不可少的,爲此經常穿着高跟鞋和旗袍跋山涉水。他們基本選擇國內參團遊,對價格和服務都比較敏感,旅遊過程中購物也是一大主題。

四是“閤家歡”,基本都是全家集體行動,一方面體現對老人的孝心,另一方面可以給孩子開闊眼界。這一羣體跟團的不多,基本都是自己安排住宿和交通,而且傾向於借宿親友家。其消費能力取決於家庭總收入,但傳統上的“窮家富路”的觀念使其在旅遊景區配套服務的消費總量上相當可觀。如果旅遊社能夠給予這種閤家歡型的出遊者以有競爭力的價格和周到的服務,則這一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針對此項研究結果,科思瑞智的策略研究員張弛先生指出,劇烈的社會經濟變革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從寄希望於未來和下一代轉變爲更加關注自身的生活體驗。一方面,在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滿足後,旅遊作爲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消費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同;另一方面,中國人傳統上即把“遊歷名山大川”作爲提高個人修養的一種方式,因此旅遊被很多並不富裕的家長作爲子女養成過程中的一種必要投資。

【第3篇】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調查報告

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調查報告

創新服務方式,提升辦事效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不能有絲毫鬆懈。建設“服務順城”、“效率順城”既是我們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今年是“十一五”收關之年,明年是“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爲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全面提速要求和八屆五次全會精神,進一步推進我區行政審批服務工作的全面提速,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更好地方便羣衆並服務於全區經濟發展,助推我區“八型”政府的建設。推動和實現從審批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根本轉變。公共行政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採取調查問卷、電話回訪、入戶走訪、考察學習、聽取彙報,座談討論等多種方式對中心服務環境現狀、企業的服務需求、羣衆對服務的滿意度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近年來,我區高度重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在方便企業、居民辦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企業、服務市民羣衆的水平明顯提高。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爲此,我們進行深入思考,借鑑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我區實際,探索我區行政審批服務改革的一些舉措,供區委、區政府領導決策參考。

一、“十一五”期間行政服務工作回顧

20xx年8月1日,隨着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順城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在撫順市率先成立。至今,已經走過了8年曆程,經歷了起步探索、發展完善和全面提升三個發展階段。8年來,我們堅持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爲目標,以提升行政效能爲中心,以規範行政審批、搭建服務平臺、強化政務公開、完善行政投訴爲重點,以健全制度體系、整合行政服務資源、加強監督管理爲保障,沿着“從無到有、由粗放運作到集約運行、變單一審批爲綜合服務”的軌跡快速發展。在建設運行過程中,立足搭建平臺,着眼長遠發展,始終把政務大廳作爲優化環境促進發展的重要平臺來打造。在建設“服務型”、“陽光型”、“高效型”政府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在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上,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五個致力於”:

(一)致力於“健全”,不斷完善制度體系

我區公共行政服務中心是在借鑑兄弟城市經驗,結合我區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從籌建之初到運行至今,我們始終將制度設計放在覈心位置,運行前,制定出項目進駐、項目審批、人員管理、考勤考覈、評優獎勵、廉潔自律、投訴處理等17項制度和規定。運行過程中,一方面我們嚴格落實已有制度。另一方面針對出現的新情況,又先後配套完善了……等一系列制度,基本做到了依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運行,逐步建立起政務大廳健康運行的長效機制。

(二)致力於“規範”,落實項目集中受理

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的審批程序、辦理時限是檢驗中心運行成效的標尺。運行以來,我們不斷規範審批程序,強化監督管理,嚴格控制申請事項的辦理時限。首先對進駐的行政許可和服務項目利用門戶網站、公示板、辦事須知等形式公開了審批內容、辦事程序、政策依據、申報材料、承諾時限、收費標準,讓行政相對人在辦理申請事項時,能夠對所辦事項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其次,在大廳管理辦監督權限範圍內,利用多種手段和辦法嚴格控制了每個辦件承諾時限,有效提高了辦事效率。

(三)致力於“創新”,全力提高審批效率

爲提升“新型中心”的服務性、親民性、務實性和責任性,指導駐場部門以“服務提質,審批提速”爲目標,採取了“四個創新”舉措,不斷探索服務新方式。一是創新硬件設施。20xx年投資325萬元擴建了服務大廳,擴建後的大廳安裝了寬帶,實現了整體入網,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爲無紙化審批奠定了基礎,有利地促進了中心工作良性發展。二是創新服務方式。實行 “無假日、導向、即時、主動、優先、延時、承諾、網上”八項優質服務,形成了便捷、高效、規範的集成“服務鏈”。三是創新審批通道。開設重點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協調投資500萬元以上市、區確定的重點投資項目審批,並協調區內投資50萬元以上新辦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同時對經“綠色通道”協調審批後的投資項目,實行“保姆式”服務。四是創新聯辦制度。凡涉及兩個以上部門審批的項目實行聯合辦理、並聯審批、聯合踏勘、聯合驗收;建立實施了項目建設工作聯席會議,並將聯席會議辦公室與重點投資項目辦公室合併辦公;制定了“綠色通道”聯絡員制度,做好跟蹤服務,切實爲引進重點項目創造良好服務環境。

(四)致力於“擴容”,努力拓展業務領域

中心高度重視項目建設,按照“能進則進,應進必進”的原則,積極開拓項目建設新內容,拓展了業務新領域,擴充了中心的審批職能,切實體現了“新型中心”的務實性、服務性和親民性。一是爭取審批授權。中心通過爭取部門對中心窗口的審批充分授權,新增了督辦輻射安全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解除勞動關係等審批、服務事項10項 ,爲中心的有效運行提供了前提。二是拓展業務範圍。通過三次清理、覈實了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及時調整了窗口設置,保留了13個窗口,撤消了財政覈算中心等5個窗口,新增了新農合窗口,不斷拓展業務範圍,爲中心“一站式”服務高效奠定基礎。三是延伸審批空間。中心正在積極爭取水、電、氣、通訊等與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進駐中心,同時探索新的管理辦法,嘗試設立分中心管理,延伸審批服務的空間,增加審批監管的服務內容。

(五)致力於“完善”,不斷提升運行水平

按照審批內容、審批程序和審批時限等要素將進駐項目劃分爲建設、建證和證照三種類型。在中心運行過程中,證照類項目基本實現了隨到隨辦,對於工作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一方面積極與各部門協調,尋求部門對大廳的支持和對窗口負責人的充分授權,另一方面我們提出了“兩個集中”的解決方案,即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向一個處室集中,部門行政許可處室向政務大廳整建制集中。特別是爲了在優化重大投資項目審批程序方面有實質性進展,我們成立了重點項目推進工作組,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全程跟蹤,並實施效能監察,爲重點項目着實落地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幾年來,中心爲順城區重點項目建設作出巨大貢獻,20xx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推進項目建設先進單位。

二、既往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目前我區行政審批改革工作的整體情況而言,雖然運行較爲平穩,但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與我區經濟發展相比,與投資者、居民的期望相比,與區委、區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改革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項目進駐不徹底

至目前,中心進駐項目不夠,部分窗口單位人員雖已進駐,但項目並沒有在中心進行辦理,使中心無法實現“進一個門,辦所有事”和“一站式服務”的宗旨。有些單位沒有在中心設立窗口進行集中辦公、公開辦事。也有少數單位爲保住自身的審批權力,對一些重要的審批事項仍未做到應進盡進,存在“小權進、大權不進”,將重要的服務項目、關鍵的辦事環節,仍放在本單位辦理,兩頭受理,收費標準不一,甚至只是在單位受理的現象依然存在。同時,部分單位的人員或項目不進中心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對其他窗口單位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有些單位本已進駐中心辦理的項目也因此出現再次移出中心的現象,嚴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務功能和服務質量。

【第4篇】服務業調查報告參考範文

近幾年,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市民不再滿足於吃飽穿暖,觀光旅遊成爲很多市民的休閒方式。旅行社作爲與居民出行旅遊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爲現代人休閒觀光必不可少的導航標。旅遊社是服務業調查中的一個難點,結合**市旅行社樣本企業分佈較多的特點,筆者根據工作實際,對開展旅行社調查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一、旅行社行業的特點

1、規模小,固定資產少。由於旅行社的行業特殊性,不需要投入很多固定資金就可以運營起來,旅行社就單體來說,很少有大規模的。1間房、1臺電腦、1張桌子、1部電話、幾把椅子,就可能是一個旅行社的全部家當,固定資產較少。

2、人員少、流動性比較強。旅行社的工作人員除了經理就是導遊,導遊服務具有自由職業的特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對遊離,旅行社組團少不了導遊,導遊帶領遊客到景點遊覽,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今天是這個導遊接的通知、領取報表,明天就帶隊出去了,報表放在哪裏沒有人知道。曾經有一家旅行社,半年報時先後換了三個人,領了三次報表。

3、行業淡旺季節明顯。很多景區是以自然風景爲主的旅遊景點,以山水遊爲主,每年4—10月是旅遊的旺季,10月份以後,很少有團隊旅遊,只是一些零星的散客,旅行社爲了降低成本,實行輪流值班,工資待遇低,人員更難找。

二、調查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一)旅行社辦公地點不固定,不明顯,查找困難。旅行社固定資產少,辦公地點變更比較容易,而服務業報表是半年報,調查頻率低,半年報調查時還在,年報時就搬到了其他地方,找不到該單位了。再者由於旅行社業務的特殊性,辦公地點多是租用寫字樓,標誌不明顯,尋找單位困難。

(二)旅行社配合程度差。旅行社多是私營企業,可能存在一些不規範經營行爲(比如偷漏稅),在與政府部門的人員接觸時,容易產生牴觸或戒備心理。爲了避免多交稅、費,在填報時他們對營業收入、上繳稅、費等經濟指標,一般總會故意漏報、瞞報。

(三)統計基礎比較薄弱。旅行社多數規模偏小,基本上都沒有專職統計人員,統計工作多是“今天我幹,明天你幹,抓住誰是誰”的局面,很難保存完整的業務基礎資料。

(四)財務不健全。旅行社爲了節約成本,儘量減少行政人員,不少旅行社不僅沒有統計,甚至連專職會計都沒有,會計多是兼職,不在旅行社上班,定期去單位處理帳務,有的帳目就是老闆給其報個數據簡單記錄,個別的旅行社連會計都沒有,什麼數據都是老闆自己說了算。

三、調查中採取的措施與方法研究

針對旅行社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在實際調查中認真研究調查方法和技巧,同時輔之以科學評估,提高調查數據質量,如實反映旅行社的發展水平。

(一)加強培訓,提高旅行社人員業務素質。當前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旅行社人員不穩定,責任心不強,對調查工作有敷衍了事的現象。這就要求認真做好培訓工作,要講清服務業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使旅行社統計人員提高對調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詳細講解報表制度和要求,組織開展討論,使參會人員切實掌握填報方法。培訓要切實有效,對沒有按時參加培訓的旅行社,要求補會,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的重視程度和統計業務素質,爲搞好服務業調查工作提供保證。

(二)入戶調查,確保數據現場採集質量。針對旅行社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會計人員相對穩定,報表上經濟指標多是財務指標的情況,統一要求服務業報表由會計人員填寫。入戶調查前,事先聯繫旅行社的會計,約定好具體時間,與會計人員一起查閱企業相關資料填寫服務業調查表,提高了源頭數據的準確性。

(三)認真學習旅行社相關知識,爲審覈報表打下基礎。開展調查前,認真查閱、學習有關旅行社方面的知識,如每家旅行社必須向市旅遊局交納10萬元人民幣的質量保證金,旅行社從事旅遊業務經營活動,必須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一般不低於1500元等等。在審覈旅行社報表時,發現不少旅行社都不填保險費,或者填報金額較小,通過查詢發現屬於漏填或者理解有誤,要求企業補充填報有關指標,及時糾正報表差錯。

(四)加強部門合作,利用行政手段提高旅行社的配合程度。旅遊局是旅行社的行政主管部門,從旅行社的設立、行業管理,業務考評,到取消經營資格,都具有較強的制約作用,因此,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能夠使調查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開展調查前,及時與旅遊局行業管理科溝通聯繫,取得全市旅行社的詳細資料,對旅行社地址和人員變動情況、旅行社經營現狀做到心中有數。對那些工作難度較大,沒有按要求上報的旅行社,提供名單,由旅遊局負責催報,效果明顯。通過建立部門合作機制,有效的督促旅行社準確填報、按時上報,切實提高了旅行社對調查工作的配合程度。

(五)宣傳統計法律知識,依法開展調查。利用業務培訓和走訪調查等機會,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河南省統計管理條例》的宣傳力度,印發統計法規宣傳單,讓旅行社明白:如實提供統計資料是企事業單位的義務,一切違反統計法律法規的行爲都會受到嚴肅的查處,根據違法情節可處五萬元以下罰款。同時還告知他們,政府統計部門負有保密義務,不會隨意向外透露他們的數據。通過宣傳,既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又起到了震懾作用,爲順利開展調查、保障調查數據準確可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靈活把握,服務上門,增進感情。一是根據往年的經驗,對上報不及時、填報數據不詳細的旅行社,提前與其聯繫,提醒他們做好服務業報表。選擇部分旅行社走訪調查,與單位領導溝通、座談,加強聯絡。二是在新年到來之際,印製了宣傳調查工作的檯曆,主動送到旅行社,爲他們送去一份關心,一份溫暖,雖然是一份小小的禮物,但增進了與企業的感情,提高了配合程度。

(七)採取多種方法,科學評估上報。抽樣調查除了本身存在抽樣誤差外,還存在調查誤差。因此,對調查數據質量進行科學評估就顯得尤爲重要。一是嚴格按照服務業調查數據質量控制與評估辦法,對數據採集、審覈、查詢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二是每次調查前,都事先到市旅遊局行業管理科進行諮詢,瞭解當前全市旅行社經營現狀,結合當地其他相關行業的經營水平、效益狀況等資料,對旅行社填報結果的可靠性、準確性予以評估確認,全面把握數據質量,真實反映經濟發展趨勢。

【第5篇】關於服務光山縣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報告

縣檢察院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調研報告非常深入,所提問題、原因及建議非常切合光山實際,請縣委辦通過工作通訊轉發,以期促進各鄉鎮及相關局委學習、思考、研究和運用。日前,光山縣委書記文宗鋒在該縣檢察院呈報的《關於服務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報告》上作出肯定批示。光山縣委辦公室向該縣各鄉鎮及相關局委印發了120份工作通訊。

去年8月份,光山縣檢察院開展了兩服務一配合活動。爲了取得實效,該院抽出精幹力量組成3個調查小組,對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情況進行調查,着重分析該縣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獨特優勢、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問題和機遇,提出推進對策和建議。

爲了寫好這份報告,光山縣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付大銀親自查閱相關資料,擬定調查提綱,指導確定選題和調查思路,多次面對面指導調查,力求向縣委、縣人大、縣政府提交一份高質量的調查報告。

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深入實地走訪等形式,歷經兩個多月的時間寫出《關於服務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報告》。萬餘字的報告從三個方面分析資源開發對該縣環境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該院提出了推進該縣生態文明建設的五項對策建議:

一是堅持理念爲先,突出政府主導作用,注重制度建設引導;二是不斷提高全縣環境質量,深入推進美麗光山建設;三是構築生態經濟格局,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四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創建工作,建設美麗鄉村;五是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司法聯動機制。

報告還詳細闡述了該院助力生態環境保護的幾項舉措:一是依法履行批捕起訴職能,嚴厲打擊盜伐林木、非法獵捕野生動物、非法採礦(砂)、非法佔用農用地等各類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刑事犯罪。二是嚴肅查辦生態環境建設領域的貪污賄賂及破壞生態資源環境、重大污染事故背後的瀆職失職犯罪。三是履行訴訟監督職能,紮實開展破壞環境資源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立案監督專項活動,充分利用立案監督、檢察建議等手段,防止對破壞環境資源的犯罪有案不查、隱瞞不報、以罰代刑,甚至充當其保護傘,促進有關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職責。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領域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五是積極延伸職能,結合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向有關單位發出檢察建議,結合典型案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教育,形成各方參與、全民動員的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氛圍。

【第6篇】關於涉農金融機構服務現代農業發展調查報告

近年來,××農村金融機構組織得到發展,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產品日益增多。20xx年-20xx年間,我市農行、農發行、農村信用社累計投入農業貸款餘額524.65億元(見附表一)。20xx年農村信用社農業貸款餘額佔到全市的38%;20xx年以來,農業發展銀行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增短期流動資金貸款1.6億元;市農行在完成股改任務的同時,累計向全市投放種養大戶和小額農貸2.6億元。

實踐中,還探索出一些金融機構和現代農業“雙贏”發展的有效路子。

(一)村鎮銀行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立足基層、按需信貸、三方聯動、綜合服務。20xx年,××商業銀行在儀隴縣成立村鎮銀行。其運行方式有兩種:一是由××商業銀行、惠民村鎮銀行、惠民貸款公司三方共同提供大額、中長期信貸資金,解決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無法單獨滿足農產品收購企業、龍頭企業、種養大戶的大額信貸資金需求。二是三方爲同一產業鏈上的不同主體提供信貸支持。商業銀行重點爲農產品收購企業提供融資;通過農產品收購企業擔保,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爲生產性農業企業、專業戶、種養大戶及農資供給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支持。至20xx年底,累計爲1544戶企業、農戶提供貸款10164萬元。

(二)農戶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模式。其主要特點是:評級授信、一次覈定、隨用隨貸、安全快捷。全市共評定信用村446個,佔行政村總數的8.3%;評定信用戶11.8萬戶,佔農戶總數的6.7%。對評定出的信用村,給予資金傾斜、利率優惠、服務配套等多項優惠政策;對信用戶授信爲2萬元-10萬元,併發放貸款證,農戶持貸款證可以直接到貸款專櫃辦理貸款業務,在授信額度內隨用隨貸。截止目前,僅農村信用社提供農戶小額信用貸款40.4億元,佔全市金融機構同類貸款的99%。

(三)大林模式。其主要特點是:政府引導制訂規劃、龍頭帶動協作償貸、擔保介入防範風險。政府負責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協調融資、土地流轉及龍頭企業、業主和農民建立合作關係;並出資500萬元資本金成立農村小額信貸擔保公司,爲金融機構注資提供擔保貼息,如出現貸款損失,金融機構承擔10%、擔保公司承擔90%。同時,爲農民貸款提供兩年的貼息支持,對所借擔保貸款農戶按季向信用聯社付息,付息後憑據向政府申報享受貼息政策。區信用聯社按照“村民代表初審、鄉農經站二審、信用社三審、擔保公司終審”的“四審”程序,爲農戶提供貸款。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產、供、銷和收益協議,統一提供種苗、技術培訓、疫病防治、排污處理,實行保護價收購。並對每位種養殖農戶在龍頭企業的銷售收入實行專戶存儲,其中20%至30%用於逐步償還貸款。保險公司負責對種養殖園區農戶飼養的生豬和家禽提供保險服務,並將信用聯社作爲第一受償人。當地鄉鎮政府負責催收每筆貸款的到期償還和利息支付,若當地政府督促歸還任務未完成,則由區財政扣留當月下劃當地鄉鎮政府的撥款。目前順慶區農村信用聯社已爲轄區農戶提供貸款2890多萬元,撬動民間資金投入近億元。

(四)鄉村資金互助模式。其主要特點是:無抵押擔保、小額度借款、錢直接到戶、分旬期償還。1996年,儀隴縣整合國際社會資金、農村閒散資金、其他商業銀行貸款等,成立了儀隴鄉村發展協會,實施鄉村資金互助。該協會已在8個鄉52 村304 個社扶持貧困戶7082 戶,建立信貸中心297 個、信貸小組1414 個,累計投放信貸資金1346 餘萬元、回收資金1023 餘萬元,先後幫助20xx餘戶貧困戶、8000餘人脫貧致富。

二、供需反差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對信貸資金的需求逐步由季節性需求向非季節需求轉變、小額需求向大額需求轉變、短期需求向中長期需求轉變。農村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服務方式、信貸力度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

反差之一:現代農業的擴張發展態勢與金融機構業務收縮不對稱。全市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0%,農業產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8.4%,然而把經營方向定位於農業、農村、農民的金融機構卻不多。目前,農發行只對糧油收購企業提供信貸,不直接對農戶開展業務;農行資金投放市場多從農村轉向城市,從農業轉向工商業;郵政儲蓄銀行在農村網點衆多,卻長期只吸儲不放貸,雖20xx年開辦了小額存單抵押貸款業務,但數額較小;農村信用社成爲農村金融市場上唯一的正規金融組織。同時,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期間,整合金融機構,壓縮農村金融網點,金融機構覆蓋率有所降低。

反差之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金融“造血”與金融機構的“抽水機”效應不對稱。從1999年來,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基本取消縣一級分支機構的放貸權,卻保留着吸儲功能。據統計,20xx年到20xx年五年間,全市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 行、農村信用聯社三家農村金融機構吸收存款1164.0555億元、發放貸款825.3203億元,且存貸比呈逐年下降趨勢,農村信用聯社由80.95%下降到69.57%,農業發展銀行由54.03%下降到13.45%,農業銀行由59.22%下降到17.72%。(見附表二)

反差之三:現代農業對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與信貸產品單一化不適應。從貸款條件來講,抵押或擔保是貸款的必備條件。當前農村允許抵押的資產僅限於有效資產和不動產等,且農村擔保機構缺乏,給農民、農村企業融資造成困難。從放貸責任來講,銀行實行責任追究制,每筆貸款從貸出到收回,信貸員要負全責,使銀行不敢輕易放貸。從貸款業務來講,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和農戶只有短期貸款這項業務。我市170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中,有76家在銀行有貸款,貸款餘額5.5億元,還有90餘家企業存在資金缺口。

反差之四:現代農業發展風險性大與保險發展滯後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着市場和自然雙重風險,更加需要發展保險降低風險。我市雖然已經開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但“保大不保小”,農業風險目前仍然主要依靠政府災害救濟。由於農業保險風險大、收益低,保險公司不願介入,農戶自身又缺乏參保意識,農戶面臨的各種風險根本無法抗禦。

三、對策建議

要實現金融機構與現代農業緊密牽手、雙贏共進,需要政府、企業和銀行互動。

(一)產業要練好內功。金融機構不願放貸給農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市農業屬於弱質產業,風險較大,效益較低。爭取銀行貸款,關鍵要改變農業的弱質地位。要努力改變農業生產小的現狀、散的佈局、舊的機制,圍繞畜牧、蠶桑、果蔬、優質糧油和中藥材等傳統優勢產業,加大規模化經營力度,建立一批種養業園區,培育一批專業種養村、種養大戶。大力宣傳西充龍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儀隴武棚現代農業園、順慶大林寺村等成功經驗,鼓勵發展生產型龍頭企業,帶領農戶集中成片發展產業。按照產品品牌化、生產標準化、手段科技化的思路,提升傳統農業,增加產業附加值。組建土地流轉中心,建立農業生產用地等級評估辦法,探索土地入股、勞力入股經營模式,把西充香桃、蓬安葛根、營山黑山羊、閬中中藥材等優勢產業規模做大,品牌做響。鼓勵成立農業開發園區機構,從事農村土地整理、招商、開發等工作,有效利用閒置土地,從而將金融和產業有效對接。

(二)擴大抵押物範圍。目前,存在銀行要求的抵押農業企業拿不出,農業企業能提供的抵押銀行不願要的尷尬現狀。要突破抵押物範圍,讓“死”資產“活”起來,積極探索倉單質押貸款,辦理以農產品爲抵押物的商品融資,以應收帳款、發票、買方項下的信用證、賣方項下的信用證等產品組成的產品庫進行質押貸款,嘗試以無形資產作爲質押辦理專利權質押貸款等做法。結合農村實際,確定有效抵押物的範圍,將林木所有權、林地使用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非農建設用地、農用生產設備、水域灘塗使用權、承包權、租賃權等納入有效抵押物,成立林業產權評估中心、房地產價格評估中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評估中心,評估抵押物價值。明確抵押貸款程序,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金融服務、部門跟進的原則,確定程序爲:個人向銀行申請→產權交易中心登記→評估中心評估→銀行辦理貸款手續。

(三)優化金融服務。增強服務農村金融能力,認真落實川銀監通20xx100號《關於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中關於“縣域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於當地發放貸款”的規定,建立考覈機制。拓展營銷業務,在向企業營銷融資業務的同時,配套營銷銀行卡、電子銀行、外匯業務等,制定彈性貸款額度,在額度以內按照信用度隨用隨貸。優化投資方向,重點支持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質基地、農業科技示範園等。優化審批服務,積極推行授信審批調查前移,由授信審批人員與客戶經理同步到企業實地調查;推行小企業一站式審查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由一名授信審批人員完成對一戶企業調查、評級、授信的所有流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雙籤制”,不再上貸審會,直接由兩位有權人聯合籤批,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限。

(四)完善貸款擔保方式。市、縣(市、區)兩級共同出資1億元的××市農業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應加快組建步伐,儘早掛牌運行,並落實好“市、縣(市、區)財政支農資金每年拿出10%注入該公司”的要求,引導企業入股、專合組織參股,逐年做大農業擔保公司的資本額度。以專合組織爲載體、擔保公司爲平臺、政策性保險爲保障,爲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戶及時提供貸款擔保。學習“資陽模式”,放大擔保貸款比例。逐步使龍頭企業和種養園區擔保貸款比例達到1:6-10,促進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農村有效集聚。鼓勵各類信貸擔保機構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開展農村融資的擔保服務。

(五)規範發展民間借貸。民間借貸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企業和個人財富逐步積累,產業資本向金融轉變,而正規金融又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時的產物。要加強規範引導,促成民間借貸與正規金融和諧共生。積極擴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積極探索社團互助型、個人委託型、自主投資型等民間借貸模式,確保民間資金更多投入農業發展。要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發展,切實規避借貸風險,努力減少借貸糾紛。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發展動態的監管,準確把握其規模、流向、利率變動情況,及時發佈動態信息,引導民間借貸理性發展。

(六)建立現代農業風險保障機制。各縣(市、區)要按照程序規定,逐步建立以財政投入、龍頭企業投入和種養大戶個人投入爲主體的農業投資風險基金,主要用於對支農貸款進行基準利率補貼和對非人爲因素造成的貸款損失補償。按照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願的原則,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農業生產需要的風險保障機制,構建多元化的新型農業保險體系,探索農業保險與防疫、救災結合模式,專合組織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協議,並逐步將養殖小區、種養基地(大戶)、農業科技示範園等納入農業保險範疇,擴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品種和範圍,增強農業抵禦風險能力。

(七)加快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健全農村信用徵集機制。拓展企業、個人信用系統覆蓋面,逐步將涉農信貸業務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加快推進農戶信用檔案電子化建設,逐步將工商、稅務、質檢、環保等有關部門掌握的信息納入徵信系統,並對企業和個人信用情況予以公佈。要完善農村信用評價體系,開展“信用戶、信用村(社)、信用鄉鎮”評定與創建活動,培養羣衆的誠信意識,提高涉農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水平。發揮好各級政府在改善地方信用環境中的核心作用,積極構建宣傳、財稅、金融、司法、工商等部門聯動的社會信用維護體系,使信用優良的企業和個人得到優惠和便利,使失信者受到制約和懲處。

農村金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核心。近年來,儘管我市農村金融服務有大幅改善,但仍屬於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在國家有政策、產業有需求、銀行有空間的情況下,加大金融機構對現代農業的支持力度,既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也是農村金融機構加快自身發展的需要。

【第7篇】個性化服務市場需求現狀及成因調查報告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經濟得到極大的提升,人們生活水平和物質水平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需求有了更深層次的個性化需求,人們對個性化服務和產品的需求日益顯著,但是,在當今中小型企業中,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個性化的產品或服務的差異性不大,導致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足,因此想要改變市場地位,就要改善企業個性化服務市場在總市場中的重要地位,並改變現狀。

一、個性化服務市場需求現狀

1、個性化企業現狀

在中國這個大市場中,擁有個性化的市場卻非常少,所在市場份額也很低,因此,中小型企業也沒有意識到個性化市場將要逐步佔領大部分市場;

2、個性化需求現狀

隨着人們對精神需求的追求,個性化需求佔據了絕大部分生活,從 衣食住行到消費行爲都體現出個性化的需求,尤其是年輕的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更加凸顯,但是現階段的中小型企業對於個性化產品或服務的提供並不足夠,即便個別企業能夠提供個性化產品或服務,但是卻雜亂無渣,並未形成一定的規模,發展的道路漫長又曲折,個別消費者提出個性化服務,但是卻無法滿足,進而讓消費者對服務市場產生諸多不滿;

二、制約個性化服務市場形成的原因

1、個性化服務分類不明顯

個性化市場中的服務產品種類沒有進行很好的歸類,個性化服務的項目卻分佈在各個行業之中,並沒有進行統一劃分,導致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產生迷茫,即使選擇了一家服務項目,在整個過程過都變得很忐忑;

2、服務產品不成熟

中小型企業在建立初期,服務產品還處於不成熟時期,尚未形成具體的服務提下,在運行之中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導致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吃虧,消費者在訂製個性化服務產品中因個人問題進行取消,但是企業已經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了訂製,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則會引起很大的紛爭,這也是售後不夠成熟而導致的,因此,不論是在企業進行個性化服務訂製過程中,還是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都有可能因爲服務產品不成熟導致企業和消費者都受到損失。

【第8篇】大學生關愛留守兒服務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留守兒童問題是近年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隨着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羣體農村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由於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關愛和溝通,容易產生心理障礙。長期與父母分離,導致留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關懷,遇到困難不能從父母那裏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學習、生活過程中出現一些差錯得不到及時的引導、糾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顯的心理行爲問題。如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這些問題,嚴重影響着農村離手兒童的心理和身心健康,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二、調查時間:

三、調查地點:

四、調查人員:

五、調查目的:

瞭解留守兒童的各個方面,從而更深刻、全面的瞭解他們所面臨的壓力。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與他們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通過對他們生活環境的瞭解,就更能體會到他們所面臨的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去幫助他們,讓他們也能感覺到社會的溫暖,對社會懷抱一份感恩。

六、調查形勢與內容:

1、家庭走訪;通過和留守兒童監護人的交談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從實際出發,從根本上了解他們的問題。

2、對留守兒童提問;直接和留守兒童進行交談,瞭解他們心裏感受的和他們對現有生活的感受。

七、調查的相關資料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心理問題、學習問題、生活問題、社會關愛不足問題。

八、調查結果報告

九、調查意義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可以更多等全面的瞭解留守兒童各方面的問題,讓社會各階層的能互相瞭解、關懷。農民工爲社會的基層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爲有公德心和責任心的公民,我們有義務去了解和關懷他們的子女。青少年都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他們應該擁有同樣的天空。不能因爲他們生活在基層,就讓他們接受到的待遇也是低層的。

其次,可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更多的大學生更多的瞭解社會,關注社會。讓他們更多的關注到社會存在的不足,並能通過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和淡化這些問題。大學生們都將走入社會,所以他們都應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做一個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的合格的大學生。

【第9篇】國稅辦稅服務廳服務工作調查報告

辦稅服務廳是基層稅務機關對外的窗口,是稅務機關展示內在素質的平臺,是稅收徵管工作的前沿陣地,處於稅收徵管工作“風口浪尖”,對於規範稅務執法行爲,提升國稅形象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大多數辦稅服務廳的工作,獲得了納稅人一定程度上的認可,但與服務的總體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解決目前稅收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成爲擺在基層稅務機關面前一道亟待解決的題目。

一、存在問題

1、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自從徵管軟件本站範文網上線後,凡是納稅人到國稅機關辦理的涉稅事項,都是在辦稅服務廳統一受理,統一辦結,內部流轉。這就對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嚴的要求。但是,由於部分人員業務素質比較差、計算機水平不高,在日常工作中爲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時不時出錯和辦理時間過長;特別是辦理涉稅事項時沒有按規定一次性告知納稅人所需資料,造成納稅人來回跑,給納稅人帶來諸多不便,也增加了自身和本站範文網其他部門的工作量,增大了徵稅成本。

2、徵收、管理脫節相互之間信息傳遞不暢。由於徵、管分離,辦稅服務廳與管理分局之間協作不夠,互相推諉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同時辦稅服務廳發現的徵管問題無法及時反饋到管理部門,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不利於提高納稅服務質量,不利於本站範文網構建和諧的徵納關係。

3、納稅服務意識淡薄。部分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不強,對服務理解不夠深,甚至有的認爲納稅服務可有可無,對優化納稅服務缺乏必要的認識。主要表現爲:一是責任心不強,沒有大局觀念,缺乏使命感,責任感,服務水平不高,態度不好,服務不到位;二是服務認識不清,一談到服務就覺得態度熱情,禮貌待人就行了,沒有把優化服務與收好稅密切結合起來。

4、納稅服務的信息化程度低。近年來,隨着計算機在稅收徵管工作中的普及運用,信息化手段對提高納稅服務質量和效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於計算機專業技術人員缺乏,計算機依託功能沒能有效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納稅服務的程度還比較低,稅務幹部的信息化觀念和數據管理理念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影響了納稅服務工作的現代化進程。一是計算機使用水平低,大多數僅限於以電腦代替手工勞動,發揮其數據輸入及表證單據的生成功能,而其信息共享、管理監控、決策分析功能卻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二是基層稅務機關信息採集重複,準確性不高,建設質量、信息資源利用水平仍然較低,稅收管理行爲仍然較多地依賴於手工信息和人工干預;三是硬件設施尚不健全,計算機網絡不暢。一些基層單位受辦公條件和資金短缺的制約,辦稅服務廳尚未達到標準,配置較高的微機數量不足,設備陳舊老化,信息傳遞緩慢,稅務信息化程度相對滯後,不能很好的爲優化服務提供現代化的技術支持。

5、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壓力大。由於辦稅服務廳的工作大多是重複、機械操作,長期座姿與計算機、數字打交道,容易產生疲勞、厭倦、消極等情緒,從而導致效率降低、服務質量不高,甚或與納稅人時有不快等不良行爲發生。加之是窗口單位檢查多、考覈多、要求高,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壓力很大。

二、幾點建議

1、提高稅務幹部的整體素質。納稅服務作爲稅收徵管的基礎性工作,對稅務幹部的素質、稅收徵管的方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應加強辦稅服務廳工作人員思想文化教育,增強幹部職工文化素養和納稅服務意識;另一方面更要加強辦稅服務廳人員業務培訓、計算機技能培訓,提高其稅收業務技能和計算機操作水平,使其勝任綜合辦稅工作。

2、增強服務意識,強化服務理念。樹立積極的、從“心”開始的現代稅收服務理念,“視納稅人爲顧客”,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以納稅人滿意爲目標,積極拓展對納稅人服務的範圍和空間,實現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的轉變,始終把尊重納稅人、理解納稅人、關心納稅人貫穿在稅收徵管全過程中,積極、主動、及時地爲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經濟的納稅服務。充分發揮辦稅服務廳納稅服務主陣地作用,針對納稅人性質不同,開展個性化、多元化服務,搭建與納稅人溝通平臺,爲納稅人營造良好的辦稅環境,拓展服務內容,實行人性化服務,在現有首問責任制的基礎上建立導稅制度,設立專職導稅員,負責引導服務、現場審覈納稅人涉稅事項、解答納稅人的政策諮詢、輔導幫助納稅人辦理涉稅事項。有條件、適宜的地方,可辦起“納稅人之家”,設立稅收宣傳欄、資料箱、觸摸屏、電腦等設備,爲納稅人提供閱、看、問、查的全方位稅收諮詢條件。公佈辦稅指南,公開崗位職責,公開工作紀律等。

3.建立規範和完善的納稅服務崗責體系。根據稅收工作實際和需要出發建立規範、系統的納稅服務崗責體系,明確各級、各職能部門的納稅服務職責,統一規範納稅服務的部門責任、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業務關係、責任追究、考覈監督等內容, 並界定納稅服務的具體工作內容,每一項工作的細化標準,每一項工作的操作規範。

(1)整合資源,推行“一窗式”服務。一是整合簡併窗口,因地制宜,根據工作和業務量,將單設窗口適時的整合爲全職能綜合窗口,變“多環節”服務爲“一窗式”服務;二是整合人力資源,根據辦稅廳的工作需要和幹部的素質、業務水平,進行整合優化,使每位窗口人員由原來的單一型過渡到全能型,全面受理各項業務,切實改善辦稅廳工作效率,提高納稅服務水平;三是歸併辦稅業務。將相同相近的業務歸併,簡化辦稅環節,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結的服務模式,解決納稅人“多頭找、多次跑”的問題。四是規範內部業務流程。

(2)推行“一窗式”服務,做到內部業務流程設計科學流暢。一是壓縮審批項目,減少審批環節,改進審批辦法;二是下放審批權限,取消審批過程中同一機關層層簽字的做法,實行誰審批誰負責,實現窗口功能合理最大化;三是實行權力與責任掛鉤,辦理每一項業務時,窗口人員在享有處理權的同時,也要承擔相應責任。

(3)完善相關機制。搞好“一窗式”服務,人員是關鍵,制度是保證。一是細化分工,在辦稅廳實行大廳主任領導下的窗口負責制,各窗口工作人員對所發生的業務進行統計、分發、傳遞、覈對和小結;二是優化考覈,在績效上實行科學分類,在利益上實行最佳分配,在業務上進行量化考覈。

4、大力推進納稅服務信息化建設。加快納稅服務信息化建設是提高稅收徵管質量和徵管效率、提升納稅服務效果的必然途徑。通過建立信息服務系統,十分便捷地爲廣大納稅人進行稅法宣傳和稅務諮詢,提供電話自動查詢系統,利用因特網進行有針對性的稅法輔導,幫助納稅人及時、完整、準確地掌握稅法信息,瞭解如何履行納稅義務。建立程序服務系統,爲納稅人提供多種簡便、快捷的納稅申報方式和便利的納稅場所,如電話申報、郵寄申報、電子申報、銀行網點申報、自助報稅機等。積極推進財稅銀庫橫向聯網,有效解決納稅人“排長隊,跑遠路”等現象。加強稅務門戶網站、12366納稅服務熱線和手機短信服務系統整合,逐步建立功能完善、運行穩定、維護方便、信息共享的電子綜合服務平臺。建立納稅人權益保護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稅務機關的執法依據、執法程序、執法文件、執法責任、處罰結果向納稅人和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保護納稅人的權益,使納稅人切實感受到自己的權利和地位,從而增強納稅意識,自覺依法納稅,努力營造一個法治、公平、文明、高效的稅收環境.

【第10篇】家政服務需求調查報告

家政服務業是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在近年迅速崛起的新興服務業,它對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質量、促進就業、擴大內需具有積極的作用,成爲各級政府和組織關注的社會問題之一。新北區婦聯努力在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爲充分了解我區家政服務市場需求現狀,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就城鎮居民家政服務需求情況進行調查,以便更好地大力扶持發展家政服務業,組織引導婦女參與家政服務業發展,全面提升家政服務質量,打造家政品牌,同時促進婦女創業就業。

一、在線調查情況

本次參與調查114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103人,18-25週歲9人,佔7%,26-35週歲57人,佔50%,36-45週歲29人,佔25%,46-55週歲19人,佔16%。婚姻狀況:18人未婚,94人已婚。文化程度:國中及以下3人,佔2%,高中20人,佔17%,大專24人,佔21%,本科及以上67人,佔58%。居住方式:獨居3人,佔2%,夫妻二人11人,佔9%,夫妻加孩子32人,佔28%,夫妻加孩子加老人46人,佔40%,夫妻加老人5人,佔4%,其他方式17人,佔14%。家庭月收入情況:2000元以下4人,佔3%,2000-4000元55人,佔48%,4000-6000元15人,佔13%,6000-8000元22人,佔19%,8000元以上18人,佔15%。

被調查人員中,34%較需要家政服務,35%不太需要,30%不需要。沒有請家政員的原因,57%選擇自己及家人有時間做,13%是家庭收入的因素。

家政服務項目方面,被調查人員中,56%選擇家庭保潔,13%選擇烹飪,9%選擇照看孩子,7%選擇照顧老人,其它15%。對於家庭保潔頻率,52%需要每週一次,12%需要每兩天一次,3%需要每天一次。對於烹飪服務頻率,30%需要每天,11%需要不定期。對於照顧家中病人,41%選擇需要專業護理,29%需要基本照料。對於家中有學齡期孩子的家庭,28%需要接送孩子上學,21%日常家務,21%課業輔導。

家政員類型方面,被調查人員中71%選擇鐘點工,25%選擇白天來,不住家,3%選擇住家型。家政員的年齡段:51%選擇36-45週歲的,42%選擇46-55週歲的。家政員的性別:86%選擇女性,14%選擇男女不限。家政員的籍貫:52%要求市內,46%無所謂。

在招聘家政員方面,64%選擇熟人介紹,32%選擇家政公司。而在選擇家政公司的時候,46%考慮的是口碑。

被調查人員中,38%的家庭接受每月在家政服務上花費500元以下,41%接受500-1000元,16%接受1001-2000元。3%接受2001-3000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市場供需存在着矛盾。調查顯示居民對家政服務等級需求越來越高,保潔、保姆等初級項目外,對月嫂、養老護理、病老陪護、課業輔導等中高級服務項目需求量逐步增大。現市場尚還不能滿足需求。但由於市場魚龍混雜,服務的質量參差不齊,廣大居民面對現在的家政服務供需現狀往往無從選擇,不是找不到滿意的服務,就是不敢接受服務,市場供需矛盾突出。

2. 行業觀念陳舊。家政服務業作爲從傳統保姆發展而來的新行業,尚未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現在一方面居民對家政服務專業技能需求越來越高,而願意在家政服務上花的錢卻偏低。另一方面,不少女性受侍侯人、低人一等等舊觀念的影響,怕丟面子,怕受歧視,寧願無事幹或工地打小工,也不願意幹家政。

3. 市場需求大,服務網絡少。根據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人員中有34%家庭需要家政服務,說明我區家政服務市場的需求是龐大的,64%的人選擇熟人介紹的家政服務人員,這表明家政服務業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網絡,導致供需無方,接觸難,在短期之內熟人介紹可能會帶來一定的收益,但是不利於家政服務業的長期發展。

4. 市場管理不夠規範。家政服務業由於市場廣闊,供不應求,只要想幹的就可以幹,因而造成市場結構混亂。目前新北區的家政服務業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對服務質量也沒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市場價格不統一。如月嫂服務,收費價格相差甚大。此外,家政服務員的自身安全和利益無法保障,僱主的利益也無法保障。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政服務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三、對策與建議

1. 建立巾幗家政服務機構,打造服務品牌。各級婦聯作爲羣團組織,社會誠信度高,在人們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婦聯組織要主動承擔起引進、促進、推進巾幗家政服務健康發展的責任,組織動員下崗女工和外來務工婦女自主創業。,我區已成功引進江蘇省好蘇嫂家政服務品牌,並大力學習和借鑑山東濟南陽光大姐、浙江杭州西麗巾幗家政的好經驗好做法,在行業樹立標杆,帶動全區家政服務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2. 加強培訓,提高服務人員素質。擁有專業的家政服務隊伍是創建品牌的重要基礎,而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培訓是提升家政服務人員素質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新北區婦聯聯合好蘇嫂家政服務中心,積極發揮巾幗創業就業培訓指導中心的作用,全方位、高起點、嚴要求定期集中培訓不同級別、不同檔次的家政服務人員,同時還將進行職業道德、法律常識、家庭禮儀、操作規則等一系列操作性、針對性較強的業務培訓,增強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規範服務行爲,提高家政人員整體素質,以適應家政服務市場不同層次的僱主需求。

3. 加大宣傳力度,構築婦女就業平臺。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家政服務業在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樹立管理先進、服務一流的巾幗家政服務公司,提高家政服務業的社會地位,引導家政服務向產業化發展。鼓勵下崗女工、農村婦女自覺拋棄行業陳腐觀念,積極參與家政服務活動,讓她們到家政服務行業尋找自己的位置,實現再就業。對社區下崗女工和農村剩餘勞動力進行詳細調查摸底,掌握她們的務工需求,及時向家政服務公司反饋信息,健全全區家政行業人員人才信息庫。通過電臺廣播、電視廣告、報紙宣傳等形式,對家政服務市場的供需信息進行及時宣傳,使僱主和求職者都能及時掌握有效信息,實行雙向選擇。同時要充分利用高新區高知人羣集聚的優勢,多挖掘市場潛力,爲高新區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當好後盾。

4. 政府部門加大對行業管理和扶持力度。當前,家政服務業正處於一個逐步積累逐步向前發展階段,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對於現階段的家政行業是必不可少的。在管理上,政府應加強家政服務行業監管力度,對家政服務市場進行規範管理,規範家政公司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對無照經營家政服務業的,要加大整治取締力度,依法取締黑中介,更好地維護正規家政服務公司的合法權益。

【第11篇】行政服務大廳窗口服務評價調查報告

爲進一步深化我區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優化投資環境,方便辦事羣衆,同時進一步改進行政審批工作,總結工作經驗教訓,更好地服務羣衆,特製作本調查表,現就調查結果彙報如下:

一、調查結果

1.所評價的窗口名稱:(如市場準入窗口)

a、稅務局(25票,12%)

b、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1票,0.5%)

c、城建局(0票,0%)

d、市基礎地理勘測中心(0票,0%)

e、綜合窗口(4票,2%)

f、建設項目審批處(23票,11%)

g、規劃分局(136票,68%)

h、市場準入審批處(11票,5%)

i、民政局(0票,0%)

j、公安分局(0票,0%)

k、消防大隊(0票,0%)

l、商務局(0票,0%)

m、財政局(0票,0%)

2.審批項目是否能在窗口辦結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3.窗口是否印製相應“一次性告知單”或辦事指南供您索取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4.窗口工作人員是否能一次性告知您所需要提供的資料和手續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5.窗口工作人員是否熟悉業務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6.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如何

a、熱情(200票,100%)

b、一般(0票,0%)

c、差(0票,0%)

7.窗口工作人員是否使用文明用語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8.您對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是否滿意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9.項目審批過程是否規範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10.事項辦理是不是在規定的時限內辦完

a、是(200票,100%)

b、否(0票,0%)

11.您對該項目的審批時限是否滿意

a、滿意(200票,100%)

b、基本滿意(0票,0%)

c、不滿意(0票,0%)

12.您對窗口的工作效率是否滿意

a、滿意(199票,99.5%)

b、基本滿意(1票,0.5%)

c、不滿意(0票,0%)

二、結果分析

共有200人蔘與了此次調查問卷,參與投票人員的評價主要集中針對規劃分局窗口,從問卷調查的各項結果中可以看出,絕大部分人對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工作效率以及服務態度感到滿意。除一人對窗口工作效率表示基本滿意外,其他各項都達到了100%的滿意率。在對評價窗口的意見和建議中,有71人蔘與留言,大家都表達了對窗口工作的支持,大部分人表示對窗口服務非常滿意,希望窗口工作可以再接再厲。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政務服務窗口直接面對和服務羣衆,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面對來來往往的羣衆,解答和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如何不斷做好政務服務這項涉及面廣、影響羣衆切身利益的工作,這就需要把加強學習貫穿到整個工作中來,讓政務服務適應新形勢、新需要,凸顯新成效。

下一步xx區行政服務中心將完善服務功能,創新服務方式,規範服務內容,加強學習,讓政務窗口更好地適應和滿足羣衆的需要。近年來新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規、行政審批流程和標準等不斷完善和出臺,客觀上對我們工作的內容、方式、手段提出新的要求,“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將與時俱進,時刻學習掌握好最新的政策法規,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能力,成爲服務羣衆的能手;同時,“中心”將以學習促工作、以工作帶動學習,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努力讓公衆享受便捷、高效服務。

【第12篇】鄉行政服務工作調查報告

鄉行政服務工作調查報告

爲進一步促進我鄉的行政服務工作,本人於近日到部門和羣衆中,以鄉行政服務中心爲重點進行了專題調研,聽取了相關工作彙報,與中心有關人員進行了座談,查看了有關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等工作臺帳,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

一、我鄉行政服務工作取得的成績

(一)政府的服務理念逐步樹立。鄉政府在政府院內設立建築面積達200平方米,其中辦證大廳150平方米的行政服務中心,爲方便羣衆辦事提供了更爲廣闊的平臺。20xx年6月,鄉政府啓動職能歸併改革工程,制定了職能歸併工作實施意見,明確規定政府各部門行政審批項目統一集中到鄉行政服務中心辦理,逐步實現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初步形成了一個辦事公開、廉潔高效的現代行政管理體系。自行政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辦理各類申請件2800件,日均辦結50件,承諾件在承諾期限內辦結率爲100%。

(二)部門的大局觀念明顯增強。政府各職能部門轉變思想觀念,自覺投入到職能歸併工作中。一是大多數職能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進入行政服務中心,並對外承諾和公告“中心的窗口是本部門唯一的審批事項受理點”。二是多數單位授權較爲充分,給窗口工作負責人以充分的事項審批權,由其獨立審批並承擔責任。這種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的模式,爲廣大羣衆和企事業單位辦理各項手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三)行政服務工作機制日趨規範。經過近幾年的實踐和探索,行政服務中心的管理機制不斷得以深化,管理逐步走向規範。突出窗口管理,強化制度建設,嚴格執行考勤、請假、作息等制度,建立窗口辦事首問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積極開展爭創“紅旗窗口”、爭當“服務明星”等活動。公開中心監督電話和投訴電話,加強對中心效能行爲的檢查監督,積極開展羣衆評議工作。

(四)服務水平和質量不斷提高。以創“人民滿意機關”爲抓手,創新服務形式和服務內容,不斷完善告知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傳真服務和綠卡服務等運作機制,大大提高了審批辦理的效率。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我鄉行政服務工作在爲民便民、改善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一)職能歸併工作認識還不夠到位。從我們調查的情況看,個別單位領導觀念還未徹底轉變,對職能歸併工作不夠重視,把行政管理工作僅僅停留在行政審批上,科室之間的職能還未理順,存在着交叉現象。有的單位不能保證派駐中心人員的正常上班,今年上半年,有極個別人員從未到中心進行考勤。個別單位還把表現不好、業務或身體素質差的人員派入中心工作,僱用臨時工的現象也較爲普遍。

【第13篇】如何加強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工作調查報告

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預防和減少各類不良心理行爲問題的發生,關係到人民羣衆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對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各級政府都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爲首要任務,我院作爲蘇州市民政系統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擔着對社會弱勢羣體中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職能,是蘇州社會救助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伴隨着蘇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院的服務職能進一步調整和明確,始終堅持以病人爲中心,以服務爲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務對象,強化管理,認真履行職能,切實服務好社會弱勢羣體中的精神病患者,爲蘇州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基本情況

精神病福利院是蘇州市民政局直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系江蘇省民政系統一級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統最高級),1984年更名爲蘇州市普濟醫院爲了區別於管辦分離改革的市屬醫院,經市改革領導小組同意和市編辦批准,改稱爲蘇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掛普濟護理院牌子;市慈善總會在我院設立慈善病牀15張,至增至110張(實際開放65張),用於城區特困精神病人的醫療救助;3月,市殘聯在我院成立蘇州市精神殘疾人庇護中心,爲社會特困羣體中的精神殘疾人士提供庇護。

主要職能:負責收養治療市區內三無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復軍人、退伍軍人;對市區部分社會特困精神病患者開展慈善醫療;負責治療與護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無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並對其中超過6個月以上的轉爲三無精神病患者進行收養治療。

二、加強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務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近年來,隨着蘇州改革的不斷深入,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經濟快速發展,政府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蘇州市社會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我院服務對象的範圍也在不斷拓寬,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在不斷增加,對我們的救治、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針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重點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2、實施規範管理,嚴格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法規、制度開展工作。近年來,我院積極開展依法執業,誠信服務活動,狠抓醫療質量的提高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多年來,我院始終按照二級專科醫院的標準和要求,認真落實衛生行政部門的相關法規,嚴格執行三級查房、病歷書寫、病例討論等核心醫療制度,聘請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等國內知名專科機構專家、教授來院查房授課,指導工作。同時還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取得uks證書(由世界最權威的質量管理認可機構之一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證書)。近年又在同級專科醫療機構中率先引入his系統、電子病歷、辦公oa系統等,推進數字化醫院建設。我院繼取得市區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質後,已實現了相城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等醫保定點全區域覆蓋。連續多年獲得市社保局醫保定點先進單位。,在接受市衛生局醫療機構年度校驗的145家單位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蘇州市依法執業、誠信服務a級信用等級單位稱號,並且處於獲此殊榮的9家單位前列。

3、全面整合資源,推行醫、護、康、社、教、養六位一體服務模式。把幫助提高服務對象社會功能和自理能力,作爲醫療護理康復業務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醫、護、康、社、教、養六位一體模式。一是優化醫療質量,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引進國外先進的服務理念,推行團隊服務模式,對病員實施多人(醫生、護士、

社工等)參與、相互協作的小組服務工作,並積極開展音樂放鬆療法、催眠療法、腦電治療、森田療法、心理治療和可視音樂治療等,進一步健全院科兩級質控組織,完善各項醫療制度。二是重視細節管理,深化護理服務內涵。以構建軀體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爲一體與援助、自助、互助相結合的整體護理援助系統爲目標。實行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理、康復護理並舉的服務方式,全面推行個性化護理並逐步推進服務對象個案護理計劃,分類服務開展率達100%,分級護理率達100%,個性化護理率達100%。針對病員生活能力狀況開展自理能力再訓,並引入互評互比激勵機制,激發病員參與積極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復治療體系。將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復輔助治療體系,嘗試運用優勢視角理論幫助休養員自行開展小組工作。相繼成立休養員縫紉組、腰鼓隊、電腦之家等11個興趣小組,每天安排病員開展收看電視、下棋打牌、閱讀報紙等活動,每週定期組織書畫、器樂、手工和功能訓練等康復活動,每月舉辦中大型工娛療性趣味活動,如組織生日聚會、放映電影、卡拉ok等,在各大節日舉辦拜年會、元宵節猜燈謎、重陽登高等聯歡、慶祝活動。此外,積極聯繫工療加工活,拓展康復輔助項目,並通過各類途徑將休養員手工作品進行義賣。四是設置特教課程,推進特殊教育工作。將休養員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復服務項目,開設教育培訓課程,開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識。同時,對精神殘障兒童、青少年設置特教課程,開展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爲一體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機制,強化生活照料服務。重點抓好病員的膳食供應和飲食營養,聘請專業營養師調配花色品種和科學膳食,對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對象專門供應特殊飲食,每月給三無對象發放零用金,用於在陽光超市內購買零星食品。同時根據季節變化,及時添置和更換在院病員服裝,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確保病區空氣流通、地面整潔,盡力保障好休養員的在院生活。

4、積極探索創新,打造蘇精福特色業務工作模式。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服務和保障好收養收治對象這一中心任務,不斷加大業務建設力度,拓展視野,創新思路,探索實施四大特色業務工作模式。一是住院患者的分類管理模式。通過實踐,我們認識到一個病室的患者中,其病重、病情、病程等分別有明顯的差異,對開展有計劃、有步驟並帶有羣體性的康復醫療活動頗爲不利。初,我院根據病人生活活動能力,軀體情況等將病人相對分類。這樣就從客觀上爲分類管理創造了條件,繼而對全院患者按康復需要對不同對象給予不同康復措施。分類管理既可以保證不同功能的康復醫療措施能順利展開,又可使羣體性的康復活動有一定的規律性而不零亂,取得事半功倍的療效。二是模擬社區生活情境模式。本院住院病人中半數以上爲慢性精神病人。長期的住院生活,使這類患者社會功能明顯減退,衰退傾向日趨嚴重,爲此,我們參照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在院內開設了諸如休養員陽光超市、復康工作坊,成立了休養員陽光工作室等一系列模擬社區和生活場景,以提高患者社交技能及加強社會適應能力,使患者體現到自身的價值。同時對室內外的牆面及活動場所、病室等環境進行精心設計和佈置,努力營造充滿人情味的、儘可能體現家庭式溫馨的舒適環境。三是省內首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隨着我院收治對象中流浪救助精神病人特別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日漸增多,由於他們的醫療、護理、康復及教育具有特殊性,下半年,我院成立了省內首個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致力於兒童自閉症、精神發育遲滯、學習困難、多動症、抽動症、注意、情緒、睡眠、進食障礙等兒童青少年常見精神、心理與行爲問題的干預。同時還將逐步向社區拓展和延伸服務,爲更多有需求的精障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幫助。四是特色老年精神科。圍繞老年科的業務工作,針對不同對象、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個性化的關懷服務。評估患者及家屬的實際需要,重新進行功能定位,針對不同對象、不同需求,開展醫療(精神科治療)、護理(生活護理、軀體護理、心理護理、自助、互助或介護等)、康復(肢體康復、心理康復等)或其他服務,側重個性化,做好個案,爲我院及蘇州市老年精神科醫療工作提供一個理想的服務模式。

三、特殊人羣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作爲一家民政精神病院,我院的建設和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可以說是逆水行舟,艱難行進。就我院近幾年收治對象的現狀和特點以及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來看,目前的現狀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病人壓牀,牀位週轉緩慢。住院病員病情日趨慢性化,趨向退頓,加之家屬和社會的原因,一旦入院,就較難出院(而本院與各區民政部門及家屬鑑定的協議住院期爲3個月,我院醫生也經常性敦促監護人辦理出院手續),以致長年滯留院內,長期佔有牀位,影響繼續收治(每個區都有爲數不少的慈善對象在排隊等待)。這使得慈善牀位的效率、作用未能最大化,對整個社會特困對象來說,也有失公平。

3、精神病患者併發傳染病及嚴重軀體併發症時轉診治療困難。長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由於增齡、器官功能減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等原因,併發各種傳染病及嚴重軀體併發症的情況日漸增多,同時由於社會目前普遍對於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偏見,一旦這些患者需要轉診時,衛生系統綜合醫院又面露難色,不願接收,以致此類患者常常得不到及時救治。

4、社會接納度低,家屬、監護人配合不夠。一方面與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對於精神病患的認知、關注、關心不夠有關,另一方面,這些患者的家屬也多爲弱勢羣體,客觀上根本無力來關心患者,一旦將患者送來我院治療後,則再也不聞不問,甚至當被告知患者併發嚴重軀體併發症或傳染性疾病需轉診治療時,也是不予關心,或是顯得無可奈何,甚至表示讓他(們)任其自然。

5、法律保障相對滯後。流浪精神病人是城市救助中的弱勢人員,也是民政精神病院收治的主要對象之一,他們大多由於病史不詳,或認知障礙,無法提供有效信息等,難以進行及時、正確的疾病診斷,從而無法確定是否住院監護。而國內目前尚缺相關法律規定,一旦日後家屬起訴,院方利益將難以保障。如何做到救治過程中既保障救助對象的權益,又防範醫療糾紛、醫療缺陷和醫療事故的發生,給醫院管理提出了新的課題,應引起有關人員的重視。

6、人才引進困難,技術力量薄弱。民政精神病院大多由於名稱(多冠名精神病院、福利院等)、收治對象、醫院條件、工資薪酬等原因,人才引進困難一直都是一個難題,即便勉強引進,往往也難以真正留住人才。相對於服務人員整體素質、業務技術力量與社會不斷髮展的服務需求帶來壓力和挑戰,所有這些都使單位建設與社會快速發展需求不相協調,甚至對單位的正常運行帶來困難,成爲制約民政精神病院發展的瓶頸。

7、對護理人員的規範化教育培訓不足。目前,民政系統的精神科專業人員一般都是依靠衛生系統的精神病院提供培訓,而提供精神專科護理員的培訓機構更是幾乎沒有。在專科護士的培養方面,江蘇省目前暫未開設精神科專科護士的培養班,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組織培訓。

8、傳染病防控形勢嚴峻。由於流浪救助精神病人大多病史不祥,且他們的生活環境惡劣,行爲異常,感染各種傳染病的概率較高,而在院精神病人均爲羣居生活,且傳染病大多有潛伏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9、外來救助病人交流溝通困難。隨着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流動人口急劇增加,往往很多救助病人爲外地來蘇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也有一些是來自偏遠山區,文化程度低,還有很多爲智障病人,交流成爲最大的難題。希望能夠有多一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幫助尋找他們的家人。

10、收治病人老齡化,護理風險增加。近年來,整個社會進入老齡化,自然我們收治的對象也出現同樣的情況,老年人佔到65%以上,因此生活護理量較重,與此同時,跌倒、哽噎等不安全因素也隨之增加。這就更需要我們多培養一些全科護士來應對。

四、加強特殊人羣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爭取政府重視。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心理因素導致精神障礙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因病致貧現象日益加重,特別是精神疾病,使很多家庭成爲社會弱勢羣體。同時,由於精神病人的社會危害大,反覆發作,需要住院和長期服藥維持治療。因此,對於社會弱勢羣體中的精神病患者開展醫療救助,只有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多部門協調聯合,列入政府的發展規劃中,要像養老中的陽光計劃,殘疾兒童中的明天計劃那樣,加大對精神殘疾弱勢羣體的資助,使他們感受陽光和雨露。

2、民政部門對民政精神病院要有明確定位。要正如衛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財政部、中殘聯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的那樣:加強分工協作,衛生、民政、公安、教育、司法、殘聯、共青團、婦聯、老齡委等部門、單位和團體要針對日益突出的精神衛生問題,在各自職責範圍內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並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民政精神病院要立足服務民政保障對象,真正履行好民政職能。

3、爭取社會支持。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各種場合和條件,開展多種活動充分進行宣傳,徵得社會的同情和關愛,贏得社會支持。

4、加強內部建設和管理。要轉變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結合民政精神病人的特點,逐步將封閉式管理向相對開放式管理模式的轉變;大力加強人性化服務,把單純的醫療服務向醫療、康復、護理爲一體的服務模式轉變;要從重視疾病治療向重視病人身心康復和社會功能全面發展的轉變。

四、民政系統精神病人服務工作與社會支持

民政服務民生,民政工作尤其是精神病防治這一重任需要依靠公衆與社會各方的支持和幫助,因此我們認爲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開展工作。

1、加強病人管理,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建檔工作。各區、街道要安排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發現、建檔、管理工作,由專人負責督促實施。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報告、登記管理制度,基層要建立病人檔案,加強分級隨訪管理,並定期向社區管理人員彙報。可藉助我市實施的中央補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工作開展病人的診治、隨訪、健康教育等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建立健全病人管理檔案,爲我市掌握重性精神疾病資料及開展病人健康指導提供科學依據。

2、加強技術培訓,做好基層醫務人員的隨訪指導工作。爲有效實施好醫改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內容,建立健全我市的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各級各部門醫療機構要注重對精神衛生專科醫師的培養、培訓工作,積極參加各類專業培訓,組織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的師資培訓,加大對基層工作人員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的專業培訓和管理培訓力度。適時對社區精防工作人員、民警進行專門培訓普及常識,加強對有危險行爲傾向患者進行追蹤隨訪,有效組織實施病人隨訪指導,切實做好重性精神疾病病人的管理工作。

3、加強部門配合,做好肇事肇禍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積極主動與公安、民政、殘聯等部門協調配合,加大對肇事肇禍病人的應急處置和精神疾患人員的治療救助管理。建立部門協同制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單位要在建檔、管理精神疾患病人的同時,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促進社會和諧和人羣安全。與相關部門聯繫,及時瞭解當地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過應急處置、入院就診等方式減少肇事肇禍率。

4、加強心理諮詢,做好人羣心理健康認識和疏導工作。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重視對重性精神疾患病人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的心理諮詢工作,將心理諮詢納入各衛生醫療單位精神疾患病人管理工作內容之一,有條件的社區可開展心理援助熱線諮詢服務,由通過培訓的人員負責熱線接聽,參照衛生部《心理援助熱線電話技術指導方案》開展熱線服務。通過認真宣傳教育,減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目前我院已成立了首個社區心理諮詢室,着手開展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將我院的專業服務推向社會,服務蘇州地方和諧社會建設。

5、關心、不歧視精神疾病患者,幫助他們迴歸家庭、社區和社會。精神疾病患者和軀體疾病患者一樣,也是疾病的受害者,應得到人們的理解和幫助。因此,作爲政府機構或市民政精神衛生機構,我們都應向社會做好宣傳,呼籲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對患者應負有照料和監護責任,不僅不應該嫌棄、遺棄患者,還要積極幫助患者接受治療、進行康復訓練,擔負起照料和監護責任。社區不應歧視精神疾病患者,要創造條件幫助患者康復。單位和學校應該理解、關心和接納康復後的精神疾病患者,爲他們提供適當的工作和學習條件。只有全社會緊密配合,形成合力,爲精神病患者的診斷、治療、康復、迴歸創造條件,使患者及其家屬的社會羞恥感減少,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患者回歸家庭、社區和社會。

【第14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調查報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9月下旬,按照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工作安排,教科文衛委組織調查組在李向陽副主任的帶領下,對我縣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以保障人民羣衆飲食安全爲宗旨,根據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力度宣傳《食品安全法》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辦法》,建成了縣、鄉、村食品安全監管三級網絡,整合了農業、水利、衛生等部門的檢驗檢測設備、人員、技術等資源,堅持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創新推廣“互聯網+明廚亮竈”工作,確保了中招、大學聯考等特殊時期重大活動無飲食安全事故發生,爲創造我縣安全的餐飲消費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目前,我縣共有各類餐飲服務單位x家,其中:大中小型餐館x家,單位、學校及敬老院食堂x家。餐飲從業人員x餘人。

二、存在問題

(一)監管能力不足。一是鄉村食品安全協管員因人員多,多爲村幹部兼職,每月僅x元補助,任務繁雜、待遇低,未充分發揮監管作用,農村自辦酒席羣體性聚餐監管工作開展的少,力度小,協管員發揮作用不大。二是監測手段和技術落後。日常監管工作中,執法人員僅憑索證索票、查看、嗅聞等簡單方法執法;由於上級機構改革工作未到位,我縣檢驗檢測中心項目審批遲遲下不來,我縣食藥監局目前的檢測中心設備少、技術人員不專業,開展的食品快檢項目需將樣品提交到市、省或外省進行檢測。

【第15篇】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情況監測調查報告

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情況監測調查報告

根據農業部(農辦經21號“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情況監測試點方案(試行)》的通知”精神,我局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組建領導班子,落實專門人員,開展詳實調查。現將監測調查情況簡要分析報告於後:

一、基本情況

_____縣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邊緣,距省會二、發展現狀

(一)公共服務機構末,農業公共服務機構批准編制數爲351人,在編人數261人、佔批准編制數的74.4%,實有人數290人、佔批准編制數的82.6%;在所有機構中,除15個鄉鎮級畜牧業服務機構爲差額撥款外,其餘縣、鄉(鎮)兩級機構均爲財政全額撥款機構。此外,縣鄉(鎮)兩級均配備了相應的儀器、辦公用房、交通等基本辦公設施,種植業系統還建立了15000畝相對固定的試驗示範基地。

(二)農業龍頭企業(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此外,有種植業、畜牧業等各類專業協會46個。

(四)其他農業服務組織三、主要工作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我縣緊緊圍繞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爲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爲基礎、龍頭企業爲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爲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要求,在穩定和鞏固公共服務機構試驗、示範、培訓、推廣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等職能的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發展

爲進一步整合農村土地資源,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規模經營,實現農民增收,我縣依託縣農業局和鄉(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分別於8月和3月在眉山市率先成立了縣和鄉(鎮)兩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及農戶0.85萬戶,佔總農戶的9.5%。流轉土地中,以茶葉、蔬菜、飼草爲主的規模經營達到0.94萬畝,佔流轉總面積的30%。如:柳江鎮天禾茶葉專業合作社,採取與農戶入股、租賃方式,種植浙江安吉白茶餘畝。

(二)着力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三)着力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同時,積極鼓勵龍頭企業採取訂單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發展,據統計:,全縣6個龍頭企業與農戶訂單採購量達到4萬餘噸,採購額達到14150萬元,全縣農民戶均1600餘元;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9個,帶動農戶1.41萬戶,佔總農戶的15.7%。

(四)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提升市場競爭力四、存在問題

從監測調查情況看,我縣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公共服務機構由於人事體制及經費原因,人員斷層現象突出,加之財政保障工作經費不足、管理體制不明,嚴重影響服務和管理職能發揮。

(二)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管理不規範,國家政策性支持、扶持力度不夠,其服務職能、經營優勢受到制約,影響其進一步發展和壯大。

(三)其他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如農業專業服務、農機專業服務、農產品銷售市場、農業保險、農業信貸擔保等發展嚴重滯後,多形式生產經營服務網絡格局未形成,農產品生產保障機制不健全、市場營銷不暢通。

五、幾點建議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爲農業生產提供社會化服務的成套的組織機構和方法制度的總稱,包括專業經濟技術部門、鄉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其他方面爲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所提供的服務。它是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使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的農業生產單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克服自身規模較小的弊端,獲得大規模生產效益的一種社會化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是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建立和發展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針對存在問題,結合我縣實際,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明確一個體制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管理體制,多年來,對於縣以下基層來講,其管理體制均不明,多頭管理、各行其事、相互推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應明確其管理部門及職能職責,有效防止多頭管理、相互推諉現象發生。在實際工作中,應注重管理與服務並重,管理第一、服務第二,管理促進規範、服務促發展。

(二)建立一個機制

農業公共服務機構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依託,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排頭兵,其管理、服務職能作用的發揮直接影響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因此,應當在進一步明確其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的職能的基礎上,有效落實好人才、經費、設施設備等方面的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其管理、服務等公共職能。

(三)推行一個政策

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是廣大農民聯繫市場的橋樑和紐帶。因此,應當建立和推行包括國家農業項目、國家貼息貸款、金融信貸、稅收等方面的鼓勵、支持、扶持政策,推進發展。

(四)落實一個保障

規避農業生產風險、保障農業生產安全,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保護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應將其納入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給予保障。在種糧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及國家相關農業項目中,落實部份資金,專門用於因不可抗力自然災害、突發性疫情疫病的農業保險和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