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第一篇: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調查報告(精選多篇)

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關於當地環境形勢現狀與思考

摘要

衆所周知,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如此迅猛,但在這種令人欣喜的同時,帶來了一個世界性的嚴重問題—環境污染。

爲了發展經濟,爲了快速的改變中國貧窮的現狀,中國改革開放,修了很多的廠房。然而爲了迅速發展起來,環保方面的建設幾乎忽略,廠房連續不斷的釋放未達標的煙塵,導致空氣質量嚴重下降;排放的污水導致水質下降,嚴重地影響並威脅着各種生物的生存;還有各種化學物質、重金屬物質被大量排放在土壤中,土壤結構嚴重破壞。當然還有諸如汽車尾氣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等等物理化學污染,同時還有人們不良的衛生習慣,到目前爲止所造成的危害實在令人堪憂。隨着時間的流逝,雖然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各個部門也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措施,但情況仍不容樂觀。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了這次暑假通過問卷、實地考察、查閱文獻資料的方式對相關環境問題展開調查,以及對這些問題的簡單分析和相關的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關鍵字

發展 環境 污染 治理

導語

調查時間:2014年8月17日

調查地點:臨朐縣

調查目的:深入基層,發現並分析環境問題

調查對象:市民

調查方法:問卷、實地考察、查閱資料

正文

一、環境相關問題的數據資料統計

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羣中,認爲環境污染輕度的頻率爲0,認爲環境污染中度的爲29%,認爲環境污染重度的爲71%。從數據來看,目前本地的環境狀況已經十分嚴峻。在我們的映像中,曾經的家鄉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天藍雲白、河水清澈、物種很多。在歲月匆匆中,我們見證着家鄉的變化,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環境也一天天變得惡劣起來。廠房中的污水排到河水中,已經看不到水中有魚兒,空氣也惡劣起來,到了今天,時刻都可以聞到空氣中的惡臭;土壤結構的改變使得莊家的收成減少;平時經常可見的動物也漸漸地銷聲匿跡。目前環境污染主要分爲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還有一些物理污染,包括光污染、噪聲污染等。

以上即是環境相關問題的調查。

二、問題的分析

從以上的數據、資料可以看出目前的環境狀況十分惡劣。這些環境問題的產生主要是因爲人們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認知度上沒有達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

就我們所調查的地區,從生活中來看,雖然大部分人認爲現在環境污染程度較重,但是在談到經濟發展和環境的關係認知時,有27%的人選擇只重視經濟發展,有51%的人重視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有22%的人只重視環境發展。從數據來看,人們的認知度問題還是比較嚴重,本地環境已經到達這種程度,居然還有

這麼多人只重視經濟發展。這部分人主要是在40歲以上,所受文化教育程度比較小,家庭經濟不是很富裕,因此在認知度上比較扭曲,即使他們也認可現在的環境狀況比較差,但是他們也承認平時的衛生習慣不太好,並且一致認爲發展經濟可以不管環境,因此在環境保護上難以形成呼籲的力量。有少部分人只重視發展環境,有的是因爲環境污染給自己帶來了嚴重疾病,有的是因爲家庭經濟比較富裕,但對周圍的環境極度不滿;有一半多的人重視同步發展,通過了解發現這部分中大部分是有一定的知識文化基礎,認知度比較高。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普通老百姓中的認知度會有這麼大的分歧,主要是因爲政府在宣傳方面做得不夠全面,將一些小地方忽略掉了。

三、目前的相關措施

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政府目前制定的制度有:①淘汰落後設備、工藝制度②排污申報登記制度③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④防止污染轉嫁制度⑤企業應當採用清潔生產設備、工藝和技術⑥現場檢查制度。按污染類型來分:有關大氣污染規定措施有:①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不得超過排放標準②推行煤炭洗選加工,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開採③鍋爐產品必須符合標準才能製造、銷售或者進口④防止飲食服務業排放油煙污染等等;有關水污染規定的措施有:①禁止企業事業單位利用滲井、滲坑、裂隙和溶沒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和其他廢物②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有毒有害物質③防止開發、回灌活動污染地下水④在保護區內不得新建排污口等等;有關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法律規定:①實行“三化”管理的原則:排量減量化、功能資源化、影響無害化②固體廢物生產者要防止或減少固體廢物污染③防治產品包裝物污染環境等等;有關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規定有:①按指定地點傾倒、堆放生活垃圾,不得隨意仍撒或者推入②及時運清、逐步分類收集和無害化處理③發展清潔能源和組織淨菜進城等等;有關噪聲污染防治的規定有:①控制聲響器材的規定②限制室內裝修活動③城市公安機關根據需要,劃定機動車禁行、禁鳴區域和時間,並公告等等。當然還有有關光污染、放射性污染等保護性法律規定,這裏就不在贅述。

四、總結及意見

本次,我們利用暑假的時間通過問卷、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的方式對我們所在的地區進行了環境狀況的調查,並且針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了分析。從本次調查來看,環境狀況極差,雖然目前採用很多措施進行處理,但現在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還日益嚴重。我個人認爲目前要想進一步減緩污染的擴大,就必須在法律規定上再加強,並且要強制性執行,例如對生活垃圾的傾倒就應該進行強制性的分類,而且可以對垃圾數量進行收費,並且對生活垃圾處理,不能爲了節約資金而進行簡單的填埋和焚燒,必須嚴格的進行分類處理,變廢爲寶。同時不能簡單地宣傳標語,比如“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實際上很少有人遵守。而且目前的環境保護技術還有待提高,政府應該在方面投入更多的資金成立這些技術研究會進行研究。確實現在的環境污染治理已經刻不容緩,不能讓它產生極大的危害後纔開始重視。

這次報告做的比較粗糙,望加指正。希望這次報告會有所幫助。

第二篇: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工作時間:

工作地點:

工作單位:

策劃人:

指導老師:

第一部分

xxx村地屬蘭州市榆中縣三角城鄉,是一個擁有三千多人的村落。它位於101省道邊,距離巉柳高速公路入口不遠,可謂交通條件非常優越。雖然從整體上說榆中是山區,但是這裏卻是不多的平坦地帶,並且水資源充足,所以地理環境非常好,適於發展農業,人均年收入達1700元左右。這雖然比不上美麗富饒的東部地區,但在貧困的西部地區已算是很不錯了。村裏設有醫務室,國小,小賣部等,方便村民的生活。這裏生活較安定,既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裏發生,又沒有聽說什麼名人的足跡,也許這就是農村吧。

第二部分 調查結果

經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在經濟生活方面,最近幾年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些提高,但不論從橫向或縱向比較還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較之以前現在樓房高了,教室寬敞明亮了,但其他軟硬件設施均相對落後;在計劃生育方面,這裏倒是抓得很嚴,可以說控制得還不錯,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下面就從經濟,教育,計劃生育三個方面來闡述我們調查後的結果。

經濟現狀:

1.生產經濟:古來百難唯一農,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今日依舊在“土裏刨食”。這個村子像全國千千萬萬的村莊一樣,按人口分上幾分到二畝地,種上一年一熟的小麥或玉米,便是全家人的口糧了。畝產八九百斤的糧食,除了吃還剩下多少,全要換成鈔票,因爲要付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化肥和農藥都貴上了天,碳胺20元/袋,尿素80元/袋,一袋化肥能撒多少畝地?這還是好的,畢竟還有效果,不像農藥,假的比真的好得多,白花錢不說還不管用;另外,在這個“水貴如油”的甘肅,澆灌用水都是50元一畝買來的,有水已經不錯了,總比沒有強。拋開這林林總總的花銷不算,去年每畝地還要徵收24元的土地稅,今年應該不徵收了。作爲農民,他們的付出與回報實在是相差太懸殊了,無怪乎農業現代化遲遲不能實現,也許就是因爲農民覺得養頭騾子已經開銷不小了,更何況聯合收割機呢?無怪乎農業大生產至今遙遙無期,或許正是因爲農民覺得種自家的地已經是賠本買賣,更何況把別家的地債也背上呢?

於是,純粹的農民開始尋找別的出路,既然只種糧食不賺錢,那便種些蔬菜或菸草等經濟作物。市場反映還不錯,有些菜可以遠銷江浙、深圳。但是麻煩又來了,沒人沒錢沒靠山的運輸車在各個收費檢查站被百般勒索,賣菜的收益遠不夠交一次“違規”的罰款的。所以,農民只得將菜賣給菜販,這便又淪落到被剝削的境地了,菜價高低,只能聽人擺佈。以白菜爲例,行情好時5毛錢一斤,一畝收益一千元,但時常總是1毛、2毛一斤,那200塊錢夠不夠成本還是問題。如今穀賤傷農,菜賤亦傷農啊!

再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了城鎮走上了了打工路,越來越多的田地荒蕪了。不務農,農業怎麼能夠發展?只務農,農民又怎麼能在物價高漲的今天生存下去呢?難題!

2.生活經濟:xxx村的生活還可以說是現代化的,畢竟臨近省會嘛。大多數家庭都能看上電視,雖然最多隻有四個頻道:大多數家庭都裝上了電話,雖然現在裝電話還要100元初裝費;好在自來水和高壓電已經開通,值得自豪的也就是電費了,0.47/度,比北京市也差不了多少。即便如此,經濟上還是拮据的,因爲除了上述開支之外,教育支出佔了很大的比例。鄉村學校巧立名目,各種各樣的費用不斷,一名小學生一年一百多,而國中生高大六百至一千,一箇中等家庭只供孩子上學便已捉襟見肘,更不用論及其他了。

淺談根源

農民大苦!也許你會說,他們生活還不錯嘛,比舊社會,比“~”時,比改革開放前,都好得不知多少倍了。是啊,有着“阿q精神”的中國人就是偏愛歷史範疇的“縱向”比較,並以此而自喜於“成績”中。然而,你有沒有試着“橫向”比較一下,農民生活的改善程度比工人,比商人,比政府公職人員,相差得是十倍百倍嗎?在整個社會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時候,農民這一階層還不是時刻掙扎仔溫飽線上嗎?他們趕不上普通人,更別提那腰纏萬貫的老闆於貧墨民脂民膏的“~”了。連村裏的小孩都知道“最富的是包工頭和當官的”。這還不算,試試另一種比較,中國的農民,比美國的農民如何?比北歐的農民如何?這麼一說便可以讓人覺得自慚形穢,惶恐不安了。難怪新任政府要着手於“三農問題”,難怪溫家寶總理會面對着農業部的報告潸然淚下,他說得對:“農民實在是太苦了。”

苦難的根源在哪?不禁令人深思。從主觀上,農民本身的知識水平是一個因素。除了基本的農業知識,其他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這是作爲農民的致命弱點。當然這也不是說作爲農民就天生受苦的命,客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國家對於農民的扶持,直到最近幾年纔有較大改善。當然遲來的總比不來的好!農民還是非常高興能有如此改善的。

除此之外,本着“態度決定一切”的原則,不僅是手中握有小小權力的幹部,所有的人都應當轉變觀念,關心農業,關愛農民,不只將農民看作國民收入的一大來源,更要看到他們還過着怎樣的生活。這次的班級活動就是一次很好的契機,讓我們正視農村,關注改善農民生活的一舉一動。

作爲民生大計的教育一向都是人們最爲關注的話題。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讓讀書夢從憧憬走向現實曾經是許多貧困孩子的心聲。關注西部的教育同樣是我們這次對xxx村社會調查的一個方面。村國小那幢新蓋的三層教學樓在xxx村那片低矮土房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爲我們的心中添了幾分安慰,畢竟這與我們印象中西部農村的落後與貧窮已截然不同。步入教學樓,朗朗讀書聲縈繞在我們的耳畔。每間教室都坐滿了學生,他們聚精會神地聽講儼然成了這裏最美的風景。教室裏的桌椅顯得有些陳舊,講臺也帶着幾分古老,黑板和粉筆是這裏最主要的教學工具。學校的辦公室由教室改裝而成,幾張辦公桌和一邊的木製長椅讓這裏顯得有些空蕩。牆角發黑的煤爐是這裏冬天唯一的取暖用具。

這就是我們調查的一所普通的西部國小的景象。孩子們只盼着能夠正常上學,對學校的設施已經不敢再有任何的奢求;老師只想能夠按時拿到應得的一點工資,對於獎金也無幻想。這裏的國小已告別了昏暗的教室,告別了缺乏書籍課本的歲月,告別了缺少老師的日子,但是在如今大力發展基礎教育的時代,我們依舊能夠發現學校的某些方面依舊存在着問題。

學校的14名教師負責着260多名來自本村與鄰村孩子義務教育的國小6年。每位老師課表上密密麻麻的課程安排,讓我們體會到教師的艱辛。教師隊伍的人才匱乏成了在師資力量方面制約本校教育的重大問題。年輕有才華的教師不願呆在農村國小;從東部前來參加助教的教師幾乎又都去了中學;本地的教師由於缺乏進修學習的機會,知識體系顯得相對有些落後,無法跟上時代的節奏,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許多老師都要承擔交叉學科的教學任務,不僅加重了教師的備課負擔,還使教學效果降低。更不用說那些培養學生興趣的美術音樂等課程,根本沒有專業教師,只能有感興趣的老師客串。學校雖然也獲得了一臺“李嘉誠基金”捐助的電腦,卻由於缺乏具備電腦知識的老師,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最讓教師們怨聲載道的還是收入問題,工資延期發放有時甚至受到不明原因的剋扣。辛勤的工作卻換不來應有的報酬,這對他們的安心工作帶來了影響。村委會對學校的教學不僅顯得不夠支持,時不時還干涉了教師的任務。教師被村委會賦予了政策的義務宣傳員的稱號,寫標語成爲比教學更重要的任務。許多西部農村的國小教師都面臨着同樣的難題,但現狀使他們不得不接受這一切。

教學設施的落後和教育經費的不足同樣是制約教育的一個因素。在黑板和粉筆依舊充當主角的教學環境下,投影儀成了最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上公開課才能用投影儀是這裏的基本標準。學校雖然也有了自己的圖書館,所藏書籍卻大多破舊並且過時。我們無法體會到這些孩子面對着枯燥的板書,聽着不標準的英語發音的感受。或許他們已經習慣於這種授課方式,這種學習環境,但是這些簡陋的設施又如何能啓發和培養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能讓他們在這樣枯燥的教學環境下去感悟知識世界的多彩繽紛;如何能爲他們鋪就一條邁向未來的求學之路。

在這次社會調查中,最讓我們欣喜的是國家對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的大力支持。“二免一補”在溫家保總理“讓每個貧困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的承諾中帶給了貧困學子。“免書本費,免學雜費,補寄宿費”是“二免一補”的核心承諾。學校的師生以及村裏的村民對國家的這項助學政策都大加讚賞。在xxx村國小我們已經看到了受到資助的孩子總共有40多人。因家庭經濟原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現象相信會越來越少。

調查中有個教師告訴我們,其實這裏的每個孩子無論出身貧困或富裕同樣都懷着大學的夢想,但是他們中真正邁入大學校門的卻是寥寥無幾。在他們跌倒於追逐大學夢的道路上時,也許是他們自身能力有限,但落後的教育同樣也要承擔一些責任:或許是由於教育設施和方法的落後,無法爲孩子們指明學習的方向,無法滿足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無法讓他們用寬廣的視野去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許多有着潛力的人才沒有被髮掘,有時即使被髮掘由於各方面原因最終還是被埋沒了。在這個本應有着平等教育權力的社會裏卻由於地理因素導致教學條件的差異,讓孩子們無法體會平等,可能還未起跑就已經放棄。這不僅給他們帶來了遺憾,同樣也是國家的損失與悲哀。所幸的是近年來升學率已有明顯提高:國小升國中100%,國中升高中30~40%,這對於西部農村教育來說已經很不錯了,雖然和東部的差距仍然很大。

結束這次調查,留給我們的只有思考。我們的能力實在有限,無法爲這所國小的教育獻上一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西部的教育雖然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差距尤其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太大。教師是教育的靈魂,只有在靈魂的帶領下教育事業纔可能進步;好的教學設施讓教師的教學如虎添翼,事半功倍;良好的國家政策可以說爲教育事業添加了一份催化劑。當這三者能很好的結合時,相信西部教育輝煌的明天已不再遙遠。

資料:1現階段xxx村每戶生育1-2個子女

2牆上標語:認真貫徹計劃生育,爭取少生優生;育有兩女兒且父母結紮的家庭,兩女兒大學聯考各加10分等

結論:計劃生育在西部農村已取得顯著成果,但仍任重道遠。

分析:在一些關於計劃生育的小品及影視作品中,經常利用農民的形象來闡述計劃生育的必要性,何也?因爲國家減輕人口壓力的關鍵在農村。此次,在xxx的調查中,得知現每戶只有1-2個子女,較以往多輒4-5個,數目上大大減少,自然人口素質也大大提高。這是計劃生育在農村可喜的一面。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這其中暗藏隱患。在調查中,多數父母選擇少生在於:一是超生就意味着沉重罰款,二是生活負擔尤其是教育負擔較重。這些都是現今普遍不富裕的xxx村民所無法承受的。然而這種強硬政策並不是長久之計,也很難確保在經濟條件提高了之後計劃生育政策的繼續執行。所以在農村貫徹計劃生育的關鍵在於轉變農民的各種封建思想。

“多子多福”:這是我國一直存在於廣大羣衆中的想法,“兒女繞膝”對思想相對保守的他們來說意味着一種幸福,一種誘惑,還多了份期待與靠山。然而在中國農村普遍欠發達的大環境下,這種想法所造成的就是“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果。孩子一出生,當父母的就必須對他負責,從上學到婚嫁,作爲幾個孩子的父母,能有多少錢咂進去?砸鍋賣鐵,家徒四壁,日子還怎麼過?筆者來自較發達的東部,也曾調查過當地被江澤民譽爲“中國農村之希望”的華西村。“要那麼多孩子幹嗎?賣啊?”華西村一個初爲人父的小夥子這樣半開玩笑的反問到,“一個就夠了,我們供他上學,栽培他考上大學,說不定還能出國。”這位父親在我們面前憧憬着他孩子的未來。確實,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農民又何曾不是這樣,但成材的費用卻是實實在在橫在他們面前的一道坎。不富裕的他們有時不得不放棄這種想法。上學難以爲繼,輟學便成了必然的選擇,務農打工成了唯一的出路,這又直接導致農民的素質難以提高。

“兒子比閨女好”這種觀念根深蒂固。生不到兒子就意味着無法傳宗接代,滅了香火,對不起列祖列宗。生個兒子臉上就有光,腰板就能挺,死後也有臉見泉下各位祖宗,也留了個種在世上;而女兒只是“潑出去的水”長大後也是別人家的人,女兒生個兒子還得隨別家的姓。這種封建思想助長了人口的泛濫。嗟乎!難道生兒子只爲有個傳宗接代的工具乎?筆者曾看到過某縣計生辦主任生四女而終得一子,揭發後雖被法辦卻無怨無悔。而我們在xxx也親眼看到一戶困難家庭捨棄閨女而讓大小兩個兒子上學。令人震驚,但畢竟如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要想根除只能徐而圖之。

建議:1客觀面對性。“性”,現在就整個中國而言還是比較敏感的話題,但人之常倫卻需要客觀面對。在如何避孕及產後結紮都需要我們村裏的幹部解放自己,把知識灌輸給百姓們。

2提高婦女的地位。只有提高了農村婦女的地位,生男生女纔沒有太大的區別。這樣就逐步消除了“兒子比閨女好”的思想。

3提高社會福利。只有這樣才能轉移他們的“靠山”,消除“多子多福”的思想。

第三篇: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2014

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學 號:2014181203

院 系:政法經管系

班 級:09級法學二班姓 名:耿禕

時 間:2014年8月

甘肅省

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原因及預防對策研究

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收集整理資料,從而瞭解現今甘肅省未成年人犯罪現狀,分析未成年人

犯罪原因,研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對策,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維護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的

社會發展壞境.

調查對象:未成年犯

調查方法:通過了解,走訪,從教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等相關角度剖析問題.

調查人員:耿禕

調查時間:2014年8月20日至22日

調查過程:2014年8月20日先到涇川縣公安局,瞭解該縣今年青少年犯罪狀況,之後又到涇

川縣看守所瞭解在押人員.21日至22日在網上收集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資料.

正文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語出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這句寫於110年前的名

言寄望中國青少年進取、創新、有所作爲,它激盪着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青少年被喻爲“祖

國的花朵、八九點鐘的太陽”,是國家希望之所在,那麼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長則顯得尤爲

重要和迫切。

一、未成年人犯罪狀況

甘肅監獄部門統計,甘肅的未成年犯罪由2014年的900多人增加到2014年的1000多

人,上升了13.6%。未成年人罪犯以農民、學生、無業人員居多,這三類人員佔未成年人罪

犯的95%以上,未成年人罪犯文化程度以國中、國小居多,國中佔60%以上.

爲了能夠更好的,更確切的瞭解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情況,我曾前往甘肅省涇川縣公

安局就此問題找到了相關負責人進行詳細詢問.

涇川縣共有未成年人 6.8 萬人,男3.7 萬人、女3.1 萬人.其中年齡分佈在 6-12 歲的

4.7 萬人, 13-17 歲的 2.1 萬人,絕大多數未成年人年齡在 6-14 歲之間.校內未成年人 6.1

萬人,校外 0.7 萬人,少數民族未成年人佔 2% 左右.自2014 年至 2014 年,該縣刑事發案

857 起,未成年人作案就 155 起,佔刑事發案總數的 12.6% ,涉案 155 人,其中在校生作案

42 起,涉案在校生 61 人. 2014 年該縣刑事發案 227 起,未成年人作案就 31 起,佔刑事發

案總數的 13% ,涉案未成年人 29 人,其中在校生作案 15 起,涉案在校生 29 人.

以上兩則統計數據足以表明,我省的青少年的犯罪形式嚴峻,這種危害社會安全穩定的勢

態不可忽視,同時也表明未成年人的成長健康健康必須引起全社會更多的關注.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當前,青少年犯罪現狀是:所犯罪行嚴重,大案要案多,社會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

還經常表現爲搶劫、故意殺人、盜竊、綁架等故意犯罪,很少爲過失犯罪,犯罪時不計後果,

手段殘忍,社會危害大。其主要特點有如下幾方面:

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截至2005年6月底,全省在押未成年犯260名,佔

總數的0.9%。其中2003年新增74人,同期相比增長45.1%;2004年,新增

88人,同期相比增長45.8%。2005年1-6月份,新增人數已經達到了103人.

2)犯罪的低齡化趨勢明顯。 過去未成年人初犯罪年齡在16-18歲之間,近年來,

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平均年齡已下降至14-16歲,並且14歲以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

多。2014年甘肅省在押的未成年犯中14-16歲的有232人,佔在押未成年犯總人數

的82.8%。

3犯罪的暴力程度加深。由於青少年正處在生長髮育期,好動、精力充沛、體能好,但

同時自制能力較差,容易激動,是非觀念不明確,責任意識缺乏。這些容易導致青少年好逞

英雄,用粗暴、殘忍的手段破壞侵犯他人的人身權益

4)團體犯罪成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趨勢從單一、個人犯罪

轉變成有組織、有策劃、有目的、有分工的團體犯罪,更有甚者向黑社會發展。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綜合起來,不外乎家庭、學校、社會及自身等因素.

1、自身方面的原因 未成年人自身素質差,是最終導致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具體表現在:

①自我中心意識太強。2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③好逸惡勞、依附性強而自理能

力極差。

2、家庭環境方面的原因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六種家庭

①殘缺型家庭②盲目溺愛、放縱型家庭.③“嚴管”型家庭.④父母有不良惡習的家庭.⑤貪慾型家庭。⑥是重組家庭。

3、社會方面的原因

社會現象形形色色,紛繁複雜,不僅存在着真善美,也存在着假惡醜,特別是未成年人的認識能力、自身行爲的控制能力和抵禦外來誘惑的能力很低,辨別是非的能力也比較弱,很容易受社會不良習性、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使一些未成年人幼小的心靈種上了貪慕虛榮的種子,講排場、講吃喝、講穿戴、好逸惡勞、夢想一夜暴富,導致他們不擇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利。同時,社會上的黃、賭、毒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加上有關部門的管理,導致這些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心靈受到污染。

4、學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一些“雙差生”缺乏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對他們放任自流,導致有的中途輟學,有的破罐子破摔,從而被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拉攏成爲犯罪團伙的一員。 學校不重視法制教育是多方面的、立體的,學生受教育也應當從各方面入手,特別是法制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有的學校只是一味的追求升學率,不重視法制教育,使得學生從小不能樹立法制觀念,不知什麼是違法、犯罪,更不知怎樣正確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馬加爵就是典型.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對策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的力量互相配合。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根本。

1、加強家庭教育功能,把住家庭影響關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預防犯罪的重要環節。 家庭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學習、生活和活動場所。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和心理髮展有很大的影響。家庭教育的優劣,往往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做遵紀守法的模範,同時應當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與預防犯罪的決定性環節。 學校要真正把基礎教育作爲塑造中國小生健全人格的啓蒙教育,徹底改變那種只重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不良傾向。學校要在傳播文化知識培養興趣愛好,引導個性發展的前提下,使未成年人首先學會做人。因此,學校教育要克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缺陷,全面貫徹黨的教

育方針,端正辦學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進和完善管理制度與教育方法,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變應試教育爲素質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把培養學生做人放在第一位。同時還要開展法制教育,切實擔負起加強法制教育的重任,使未成年人從小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

3、淨化社會環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預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各級人民政府和社會各方面,首先應爲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大力加強對我國文化市場的管理,多爲未成年人提供積極健康的精神食糧。想方設法辦好和增加未成年人活動場所。還要不斷改善中國小校法制教育的社會環境,爲未成年人成長提供一個健康的外部環境。

另外,還要加強社會監管的力度。政府部門應加大普法宣傳力度,加強文化市場的管理,政法機關應加大打擊力度,堅決剷除黃、賭、毒等社會毒瘤,對非法網吧堅決予以取締,對違規經營的網吧、遊戲廳予以重處。

第四篇: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隨着信息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爲我們學習、娛樂、交友和工作的重要工具。然而,衆所知,互聯網除了可以交流互動及下載學習資料外,還有許多吸引學生、青年人、社會工作者,且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諸如遊戲、高清影視等娛樂功能。近期,新聞頻頻爆出各種網絡犯罪,給社會帶來不可忽視的危害。那麼,由於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而大量普及的電腦,究竟給我們是利益還是危害,誰也無法準確告訴我們。因此我們就地理位置在中山的坦洲鎮做了一個關於網絡使用情況,書寫了這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過程

1調查對象 廣州中山坦洲鎮小部分人羣50人,發放問卷5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份數46份,其中包括

男性20名 女生26名

2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式(含有測謊試題),到街頭對行人進行問卷的填寫,到網吧進行實地調查。 3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網絡在社會中的普及程度,網絡在普通人羣中是怎樣的,手機控是否與網絡有關,有關使用網絡是否要遵法守紀。

三、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後一頁)

四、調查內容的分析

1根據調查約95%的人會使用網絡,約5%的人不會使用網絡,其中不會是使用網絡的人爲較國小生以及部分成人。

分析: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網絡,這是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的一個趨勢,但好壞是取決它是否給人類帶來幸福,而且是持久的。

2使用網絡的人約有79%的人是用手機上網的,約59%的人是用電腦上網,其中手機網絡的普遍使用程度高於電腦使用程度

分析:這不不一個單純的數據,包含的是一種社會現象。手機的覆蓋率逐年提高,不僅是因爲手機的外形改變了,更多的是手機的功能增加了,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這是商業的好徵兆,網絡也隨着手機的漸漸蔓延開來。結果如何,只有時間能告訴我們。

3每個月網絡消費在10-20元之間的人約佔23%,網絡消費在30-50間的人約佔41%,網絡消費在50-100間的人約佔30%,網絡消費在100以上的人約佔6%。可見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作者每個月都要給出一定數量的網費,給網絡市場是一筆多麼可觀的利益。

分析:消費高低代表着一定上網消耗的時間長短,姑且不問你上網都幹了什麼,就光光消耗的時間也是一種浪費。生命是有限的,在網絡問題上我們不僅僅需要抵抗沉迷網絡的毅力,而且需要睿智的洞察力。當然對於那些成功的人,這將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如何囊括自己的財力,這可真是一個廣大的開闊領域。如何管好自己的時間就是我們能做的事情之一,不要老大徒傷悲啊。

4來看看上網的人一般都在幹些什麼?其中約有20%的人沉浸在網絡聊天的樂趣中,約有35%的人在玩各種遊戲。約有42%的人使用網絡

聽音樂看電視電影之類的娛樂之中,當然在約爲12%的人在網絡中辛苦的工作。網絡的重要價值是什麼值得我們深深反思?

分析:看到這些令人咋舌的數據。我就想當我們打開電腦或者手機時幾乎很少有人去想今天我要用這個網絡去幹點什麼。那些想的人就創造了遊戲,網頁,軟件,其實也就是財富。我不是在指責誰,因爲存在就有合理的地方。我們是在探討如何使自己活得更有意義,感到幸福不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5根據得到的問卷,約爲65%的人對不上網時的感覺是沒什麼,約爲21%的人在不上網時感到想上,大約9%的人搞到心裏有點不舒服,5%左右的人會想法去滿足自己的上網動機。

分析:這個問題涉及青少年方面時比較突出,主要有內外兩個因素影響。外因僅是被動因素,屬表因,是形成所謂網癮的因素

1.社會環境:包括網吧的出現,網絡遊戲的流行、同學之間的攀比從衆等;2.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環境及教育方式等。內因是主導因素,屬本因,是導致網癮的重要因素。1.滿足感缺失:包括學業失敗、孤獨感、人際障礙等; 2.生理及人格:主要包括人格特徵和生理特點等。

6在關於對網上新聞的注視情況是大約61%的人會去關注新聞,剩下約39%的人基本不會關注新聞,這倒是有點令人吃驚。

7網絡新聞是一種新型的傳媒方式,它的可信度如何,我們不免會有些疑惑?據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47%的網民是不相信網絡裏公佈的公共信息,而剩下的53%左右的網民相信。這就說明網絡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分析:這裏講網絡是爲何要涉及新聞,似乎看起來兩者之間沒有多大關係。a首先,網絡新聞影響輿論趨向多元化。在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傳統的傳播關係被打破了,普通網民都能輕易的生髮布信息,受衆的各種思想、觀念隨之進入傳播過程,共同參與社會輿論的形成,使得網絡媒體所反映的輿論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各種意見和想法在開放的交流平臺上進行着激烈的碰撞,產生不一樣的思想火花。其次,網絡新聞導致論傳播過程縮短。由於網絡媒體的交互性功能,使得人們能在網絡平臺實現迅速的直接的互動式交流,其是爲草根與精英階層之間提供了交流的平臺,讓輿論的形成發展更具有集中性和廣泛性,因此可以爲解輿情民意提供一個直接的窗口。不僅新聞機構可以更迅速、直接地檢驗傳播效果,決定進一步的動,相關部門也需要更加註意和重視網絡輿情的發展,以便更好的引導輿論,進社會穩定。再次,網絡新聞使得輿情的表達更加自由和開放。網絡活動中所有的匿名性、假名性,使得人們可以暢所欲言,不必爲自己在傳統社會生活中對言論自由的限制因素來自多個方面,如現實利益的制約,社會政治、經濟地的制約等因素,使得言論的傳播權利和自由總是由一小部分人獨享。如“官二代”撞人事發生不久,就有網民爆料校方爲封鎖信息找到目擊學生“談話”,學校論壇裏大量帖被校方刪除。儘管校方在第一時間表示沒有封鎖消息,“官二代”的“後臺”及時開口不會偏袒,但如果說僅靠傳統媒體報道披露事件原委,恐怕沒有多少人敢於站出來表達個人的疑惑,正是網絡的匿名性,讓更多的網民敢於表達

情緒。b網絡新聞引導輿論存在的問題 網絡新聞評論與網絡相伴而生。尤其是熱門新聞、帖子後面、呈現出獨有的特點,爲網民提供自由發表意見的平臺的同時也存在着不少問題。首先,內容層次不一,庸俗化現象嚴重。互聯網是個網民自由發揮的開放化場所,由於網民素質的參差不齊和教育程度差異,導致其中的內容包羅萬象。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管理機制和措施,網絡不和諧輿論和新聞評論庸俗化現象隨處可見,各種惡俗的言論和低級趣味的意識形態嚴重污染網絡風氣。其次,運作無序化,網絡新聞評論導向性不足。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要受一定的國家、,行的法律也明確規定了相應的審查和控制方式,傳統媒體上的新聞評論經過這些“把關程序,其輿論態度基本是合情合理合法和諧的。由於網絡新聞評論的隨機性較大、要對網絡新聞評論信息進行嚴密全方位的監控是不可能的,再加上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束縛,網絡新聞評論運作顯得相對無序化,權威性和導向性不夠

8關於上網的場所是層出不窮的,根據回收到結果表明73%左右的人是在家裏上網的,大約18%的人選擇在網吧上網,約摸3%的人會在電子閱覽室上網,大概15%的人再其他形式中上網。(包括一個人多種場合的情況進行了重複計算)

分析:上網的場所不多做解釋,一般與個人的經濟問題,人格,情緒方面有一定關係,所以因人而異。

9網絡給我們帶來了視覺的誘惑,同時又有身心的放鬆、經濟利益等。可是他不能完全的取代一個人的生活,根據數據顯示,很少上網的人大約只佔20.1%,接近14.7%的人是偶爾上網的,那些經常上網的人佔到了65.2%

10近年來,社會上各種情況反映許多人沉迷於網絡遊戲,色情網頁,那麼所謂的“網癮”究竟存不存在,人們對此說法衆說紛紜。數據結果顯示,大約有55.6%的人認爲不存在網癮這樣的情況,而44.4%左右的人認爲人是會有網癮,看來這項結果出現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啊。11談到網癮的話題我們不得不會到上網羣體的分佈情況,到底哪些人羣比較突出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55%的人是社會工作者,26.5%左右的人是大學生,大約18.5%的人是中學生以及中學以下的的學生。

分析:討論這個詞語在於幫助自我意識網絡的利與弊,前面在5的分析中說明了一些。網癮在人們口中是耳熟能詳的,我們爲什麼要討論它。很多人說網癮是一種病,我只同意一部分,我覺得這是一種心理障礙。它需要治療,心理醫生是很有必要出來的。但是這也是教育的問題,如果正確的誘導了,怎麼會對網絡死了都要愛。這些也帶了犯

罪,把人徹底推入了無敵深淵。

12網絡交友一時一個毫不陌生的名詞,當然也有這麼一句話說“網友都是見光死”。今天,也來談談網戀,那麼根據調查結果表明61.7%的人對網戀毫不關心,11.7%左右的人是贊成網戀的,大約26.6%的人是反對網戀的。結果是很符合實際的。

網戀在今天很流行(有些誇張)。我相信那些急於戀愛的人打開網頁又進了百合網,還有些到了聊天室尋找美好的另一半。哲學裏面有種語言哲學,很有意思。其中講到自然語言也就是人工語言,它與邏輯語言不同,對於一句話寫出來說出來是不相同的。粗俗一點就是邏輯方式不同。網戀中的人在現實中一般是比較孤獨和自卑的,不善與人相處,但又要訴說,而文字恰好成了一個完美的載體,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舒適。這些也給犯罪分子造成了機會,錢財還是身外之物,如果把聲譽甚至是性命丟失,給自己或家人帶來的痛苦是無窮無盡的。當然,結交到朋友是令人興奮的,千萬不能大意。

13從傳呼機到大哥大,從大哥大到手機,這是一場商業革命。再到今天iphone5的出現,手機一直揹負着巨大的使命。網絡熱詞“手機控”你有沒有中槍呢?根據調查結果顯示55.8%左右的人對手機不在身邊感到不安,44.2%左右的人對此沒有特殊感覺。大約有71.6%的人會經常有意無意的拿出手機來看看,只有29.4%左右的人對此毫無感覺。看來“手機控”的趨勢實在着實不小啊。

14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創始人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和員工秦志暉(網名“秦火火”)等人被刑事拘留,揭開了多起網絡造謠事件的真相。秦志暉因編造散佈“7·23”動車事故賠償意大利籍乘客2億元、雷鋒生活奢侈、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等謠言被刑拘。一系列有目的、有針對性的網絡謠言之後,秦志暉成爲網民關注對象,微博粉絲大量增加,既滿足了自身成名的心理,又能夠引起一些希望炒作的企業的關注,從而獲得不菲的收益。這是最近新聞揭露的網絡罪犯事件,我們在上網時是否有過法律意識呢。

這對這個調查我們統計了初步結果,大約有81.3%的人是贊成在網上

也要遵守相關的法律規範要求,18.7%左右的人認爲不需要遵守。當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價值觀是什麼,也不能夠去指責什麼人,但是如果這些行爲傷害了公民,不論是法律還是人民都是不會放過你的,切勿以身試法。

附卷

關於網絡使用的調查

你好,我們是南通大學的學生,此問卷調查是關於網絡使用情況的調查,你填寫的信息將只用作數據分析,不會以任何形式泄露出去,真誠感謝您的參與!

您的性別 男女您的年齡

1你是否會使用網絡是否

2你目前的婚姻狀況已婚未婚

3你在商場之類的地方是否會感到不自在是否 4你上網的工具是什麼()可多選

a手機b電腦c其他

5你每月消費的上網費大概是()

a10-20 元b 30-50 元c 50-100 元d100元以上

6你上網一般幹什麼()可多選

a聊天b玩遊戲 c聽歌,看電影之類的娛樂 d瀏覽新聞 ,信息e工作需要

7不上網時你的感覺怎麼樣?()

a沒什麼b有點想上c心裏不舒服d想法上網 8你是否經常關注新聞是否

9你經常上網的場所是 ()

a家裏b網吧c電子閱覽室d其他

10你上網的頻率是多久()

a很少(一週3次內)b偶爾(一週5次內)c經常(一天一次以上)

11你相信網絡裏公佈的公共信息嗎?是否

12你是否承認有網癮的說法?是否

13你的年收入狀況()(學生不填)

a3萬以內b 3-5萬c 10萬左右d十萬以上 14你是否在人多多的場合感到害羞是否

15你目前的身份()

a中學生b大學生c社會工作者

16你如何看待網戀 ()

a 贊成b反對c 毫不關心

17手機不在身邊是否感到不安(),是否經經常有意無意拿出手機看看()

a是b否

18你認爲上網的人是否要遵守相關的法律道德規範是否

第五篇: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2014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論課

報告標題:

院(部):

班級:

學生姓名:

學號:

完成日期:

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報告關於地方環境治理與保護問題的調查報告2014年 06月 10 日2014年06月

關於“地方環境治理與保護問題調研”的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參加者:

實踐主題:關於“氣候變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的調查報告

時間:2014年 06 月 10 日

地點:

現將此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自從20世紀以來,社會科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其在生產方面,機械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人民生活水平漸漸提高,社會面貌日新月異。

但是,在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同時,負面的影響也隨這而來,尤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越發明顯,溫度正在慢慢提高,負面影響越來越嚴重!地方環境治理與保護問題等等無一不是人們關心的焦點和日常的熱門話題。地方環境治理與保護問題已成爲許多市委領導人和社會各界人士思考及研究的重點。

一、環境惡化的直接體現:

(一)、溫室效應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爲溫室氣體。所以產生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用的俗稱。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石油、煤炭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它會帶來海平面上升、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土地乾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14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等。

(二)、氣溫上升

氣溫上升指的是在一段時間中,地球大氣和海洋溫度上升的現象,主要是指人爲因素造成的溫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

造成全球變暖的因素是

1.人口劇增因素

近年來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着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

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着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目前,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目前,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蝕、沙化等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衆所周知良好的植被可以保持水土。但到目前爲止,人類活動如爲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着嚴重的破壞。目前全世界平均每分鐘有20公頃森林被破壞,10公頃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爲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目前,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發達國家,一些發展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三)、全球升溫的後果:

1. 氣候變得更暖、冰川融化。

海平面將升高,引起海岸灘塗溼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羣喪失,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災難。

2.水域面積增大。

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氾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

3.氣溫升高可能會使南極半島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氣候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現象,乾旱,洪澇,熱浪等),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

(四)、兩極及山嶽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冰川融化主要原因是溫室效應弄的,溫室效應就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增加,使全球氣溫升高的現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現在增加一倍,全球氣溫將升高3 ℃~5 ℃,兩極地區可能升高10 ℃,氣候將明顯變暖,將直接導致兩極冰川融化。

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冰雪融化速度加強了,北極冰川融化的後果是什麼?對地球的影響有多大,這都是全球人普遍關注的問題。科學家分析,如果冰雪繼續融化,地球或許會被淹沒

二、氣候變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氣候作爲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社會經濟系統產生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層次的,既包括正面影響,同時也包括負面效應。但目前它的負面影響更受關注,因爲不利影響可能會危及人類社會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給人類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適應氣候變化會花費不小的代價。

(一)、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並將繼續產生明顯影響

觀測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如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縮、凍土融化、河(湖)封凍期縮短、中高緯生長季節延長、動植物分佈範圍向南、北極區和高海拔區延伸、某些動植物數量減少、一些植物開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態系統由於適應能力有限,容易受到嚴重的、甚至不可恢復的破壞。正面臨這種危險的系統滁括:冰川、珊瑚礁島、紅樹林、熱帶林、極地和高山生態系統、草原溼地、殘餘天然草地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等。隨着氣候變化頻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在數目上會有所增加,其地理範圍也將增加。

(二)、自然植被的地理分佈與物種組成可能發生明顯變化

全球變暖將對我國植被的水平及垂直分佈、面積、結構及生產力等產生很大影響。氣候變化將改變植被的組成、結構及生物量,使森林分佈格局發生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

(三)、冰川、凍土和積雪可能減少

高山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冰川將隨着氣候變化而改變其規模。由

於全球變暖,一些冰川出現了減少和退縮現象。如非洲乞裏馬紮羅山的冰川面積在1912~2014年間減少了81%。1889年它完全由冰雪圍繞,今天只剩下15%由冰雪圍繞,且主要由季節性冰雪覆蓋。據資料推算,我國西北各山系冰川面積自“小冰期”以來減少了24.7%,達7000平方公里左右。

(四)、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麪積萎縮的主要因素之一

湖泊作爲降水和有效降水的歷史和現代記錄,更能反映氣候變化的空間變化和區域特徵。以我國青海湖爲例,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其水位下降和湖面萎縮的因素之一。

(五)、海平面升高將影響海岸帶和海洋生態系統

沿海主要驗潮站的實測資料顯示,我國海平面近50年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的平均速率爲每年2.6毫米,近幾年上升速率加快。據專家預測,我國未來海平面還將繼續上升。這將使許多海岸區遭受洪水氾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這將會引起海岸灘塗溼地、紅樹林和珊湖礁等生態羣喪失,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從而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的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系統帶來災難。

(六)、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加

目前對氣候變暖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出現的變化了解甚少。現有的研究指出,與全球變暖關係密切的一些極端事件,如厄爾尼諾、乾旱、洪水、熱浪、雪崩和風暴、沙塵暴、森林火災等,其發生頻率和強度可能會增加。由這些極端事件引起的後果也會加劇。如干旱發生頻率和強度的增加,將加重草地土壤侵蝕,因而將增大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趨勢。

(七)、氣候變化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可能以負面爲主

氣候作爲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同時作爲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在社會經濟系統中發揮作用。氣候變化會程度不同地影響到全球各地區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如主要農作物及畜牧業的生產、主要江河流域的水資源供給、沿海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人類居住環境與人類健康以及能源需求等。人類社會系統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隨其地理位置、時間、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條件而變化。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好 範文網)三、應對措施

(一)、能源生產和轉換

1. 制定和實施相關法律法規

大力加強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體系,促進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確立能源中長期規劃的法律地位,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減緩由能源生產

和轉換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相關法規。

2.加強制度創新和機制建設

加快推進能源體制改革。着力推進能源管理體制改革,依靠市場機制和政府推動,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積極穩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逐步形成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係和污染治理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有助於實現能源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的價格體系;深化對外貿易體制改革,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形成有利於促進能源結構優質化和清潔化的進出口結構。

3.強化能源供應行業的相關政策措施

開發和利用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促進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二)、提高能源效率與節約能源

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覈制度。實施gdp能耗公報制度,完善節能信息發佈制度,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及時發佈各類能耗信息,引導地方和企業加強節能工作。

(三)、農業

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以節水改造爲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着力搞好田間工程建設,更新改造老化機電設備,完善灌排體系。繼續推進節水灌溉示範,在糧食主產區進行規模化建設試點,乾旱缺水地區積極發展節水旱作農業,繼續建設旱作農業示範區。狠抓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建設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非灌區抗旱水源工程。加大糧食主產區中低產田鹽鹼和漬害治理力度,加快丘陵山區和其他乾旱缺水地區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加強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發展包括生物技術在內的新技術,力爭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生物技術、病蟲害防治、抗禦逆境、設施農業和精準農業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繼續實施“種子工程”、“畜禽水產良種工程”,搞好大宗農作物、畜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和擴繁推廣。加強農業技術推廣,提高農業應用新技術的能力。

(四)、工業生產過程

大力發展鱘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進一步促進工業領域的清潔生產和鱘環經濟的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在滿足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對工業產品基本需求的同時,儘可能減少水泥、石灰、鋼鐵、電石等產品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產品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

(五)、水資源

強化水資源管理。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治水思路,在加強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退田還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對於生態嚴重惡化的河流,採取積極措施予以修復和保護。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以流域爲單元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注重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優化配置,改變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錯誤觀念,從傳統的“以需定供”轉爲“以供定需”。建立國家初始水權分配製度和水權轉讓制度。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投融資體制和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六)、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

強化對現有森林資源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對天然林禁伐區實施嚴格保護,使天然林生態系統由逆向退化向順向演替轉變。實施溼地保護工程,有效減少人爲干擾和破壞,遏制溼地面積下滑趨勢。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提高自然保護區質量,建立保護區走廊。加強森林防火,建立完善的森林火災預測預報、監測、撲救助、林火阻隔及火災評估體系。積極整合現有林業監測資源,建立健全國家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綜合監測體系。加強森林病蟲害控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森林病蟲害監測預警、檢疫御災及防災減災體系,加強綜合防治,擴大生物防治。

四、總結:

通過本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環境對人類生活的重大影響。我相信,無論將來社會發展到何種地步,我們都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而且作爲一名社會和地球的成員,保護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參考文獻:

1.《大暖化:氣候變化怎樣影響了世界》作者:(美)布萊恩.費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 年12月

2.《應對氣候變化》作者:歐高敦 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 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