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全縣羣衆精神文明建設的調研和思考

近年來,緊扣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圍繞縣委總體工作佈局,切實把加強羣衆性精神文明建設作爲宣傳思想重中之重來抓,突出黨的理論創新工作,狠抓意識形態工作,提升新聞輿論引導能力,大力弘揚核心價值觀,積極發展特色文化等重點工作,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和文化條件,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績、新進展。

全縣羣衆精神文明建設的調研和思考

一、主要作法及成效

(一)強化學習,築牢精神文明建設理論基礎,理論武裝深入紮實。一是理論學習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理論引導能力的前提。每年全縣都要組織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理論工作者緊緊圍繞中央、省市縣重大理論、重大問題、重大部署、重大節點組織學習、撰寫文章,大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思想理論建設持續深化。以中心組理論學習爲抓手,紮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方法多樣化服務縣委中心組專題理論學習,着力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貫徹,下發了《2020年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安排》意見,對全縣黨員幹部理論學習作出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宣講報告會和科學理論進基層活動20多場次,基層黨校舉辦各類培訓班100餘期,培訓8000餘人次,舉辦“**發展論壇”活動30多期,每場一個專題,着眼開闊視野、激發創新、破解難題,安排切合實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育出省、市級先進基層黨校2所,榮獲全市社科工作先進單位。**縣特別重視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每年都舉辦全縣科級幹部理論培訓班(連續堅持10年)、、組織領導幹部帶頭上黨課等,利用“**發展論壇”,先後邀請著名黨建研究專家黃葦町,清華大學教授王亞華、浙江大學教授孫家良等來*作十九大精神專題輔導報告。在縣委黨校舉辦了5期全縣科級幹部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輪訓班。邀請省市宣講團、組織縣委黨校教師組成宣講團,深入基層宣講培訓120餘場次,在全縣營造濃厚的理論學習熱潮,成爲推動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和提速轉型升級發展的強大正能量,促使廣大黨員幹部做到真學真用、入腦入心。二是理論學習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近年來,緊緊圍繞事關**發展大局的“**建設”、“**行動計劃”,以及推動**經濟提速轉型發展、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工作部署,紮實開展思想理論建設,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三是理論學習做到實事求是,不斷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和宣傳必須貫徹實事求是這一主線,同時,在方法、措施、手段上注重開拓創新。比如,在中心組理論學習內容方面,不但要組織開展指定書目的理論學習,還要深入開展國情世情教育、黨性教育、官德”教育,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等內容的教育。在學習方法上,嚴格實施學習計劃、學習筆記、學習書籍三統一。同時,還通過加強督導檢查、實施監督管理、開闢專題專欄、培育先進典型等多種形式,推動理論學習制度化,規範化,使廣大黨員幹部的理論學習逐步實現真學、真懂、真用,打牢黨員幹部的理論基礎,不斷提高各級黨員幹部的思想理論修養。

(二)加強宣傳,展示精神文明建設新風采,輿論引導有力有效。

着力提升輿論引導能力水平,主流輿論更加強勁有力。緊緊圍繞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這條主線和縣委總體工作佈局,堅持一手抓內宣、一手抓外宣。指導縣廣播電視臺、縣政府網站開辦專題欄目。如縣電視臺先後開辦《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環保攻堅》、《道德模範事蹟展示》等欄目,在河南電視臺新聞聯播發稿2篇。邀請《河南日報》新農村版40多名記者來我縣開展集中採訪,在《河南日報》新農村版編髮了頭版頭題和四版整版新聞,宣傳全縣脫貧攻堅摘帽成效。先後協調河南日報、河南日報農村版、大河報等省級主流媒體組織發稿68篇,**日報發稿210多篇,其中頭版文章32篇,頭題文章10篇,二版及三版頭題文章48篇,有力的展示了全縣廣大幹羣在決勝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良好風貌。同時,在新華網、人民網、大公網、新浪、搜狐、網易、中國網、中原經濟網等市以上網站發表文字圖片新聞1200多篇。充分發揮新聞發言人、網絡評論員作用,提高媒體應對、輿論引導能力。健全網絡輿情會商研判制度,不斷提高輿論引導及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有效引導網上輿論。

(三)強化引導,精神文明成果惠民生,特色文化建設強力推進。

一是培育**文化品牌。近年來,圍繞把**遺址建設成爲集文化遺址保護、展示、教育、休閒爲一體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爭取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遺址環境整治工程、**遺北安全防範工程、**遺址第八次發據保護展示工程等項目,爭取到專項資金4000多萬元,經過1年多的建設,保護展示工程已經完工,遺址展示已初具形象。村內民居大部分改建成了明清建築風格,全村道路、安全用水、綠化、旅遊標示等基礎性工作全部到位,**遺址入選由**幸福鄉村遊2號線,**考古遺址公園3A景區通過市旅遊局初步驗收。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二是培育**農民畫品牌。按照“抓隊伍、建陣地、出精品、樹品牌、拓市場”的工作思路。通過實施**農民畫院簽約畫家制度和作品創作獎勵機制、每月舉辦作品研討會、每年組織農民畫作品大獎賽等系列措施,培育出農民畫家、畫工200餘人,從業人員達1500餘人。《人民日報》等全國主流媒體,各省、市黨報,全國各大城市機場、碼頭、車站、廣場、遊園等顯要位置都有刊播宣傳,爲全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做出了貢獻。三是培育羣衆文化品牌。注重文化活動的策劃、服務和引導。廣泛開展以送黨的方針政策、送法律法規、送文化娛樂、送科技知識、送文明禮儀、送衛生保健爲主要內容的“六進村”活動。連年舉辦“踐行核心價值觀,舞出百姓好生活”鄉村全民健康舞活動,以全縣1000多個文藝團隊爲平臺,以“文化進村”活動爲抓手,用2年半的時間分批次對398個行政村的文藝骨幹進行了免費輪訓,爲每個行政村配置拉桿音箱等文體器材,有效的解決了農村文化荒漠化的問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服務能力不斷提高,三館通過免費培訓班、讀者活動、公益講解、志願服務等形式開展活動,吸引入館人數達15萬人次。全縣393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圖書進行了補充更新。開展文化市場巡查480餘次,查處違法案件37起,推動“掃黃打非”工作“進農村、進基層、進校園”活動,持續開展,繼續開展“清源”、“淨網”、“秋風”、“護苗”等專項行動,淨化全縣文化市場,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榮獲2018年**市掃黃打非工作先進集體。羣衆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開展舞臺藝術送農民活動309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4764場。舉辦了**縣2018年新春團拜會、第三十一屆民間藝術大賽、2018中國象棋**公開賽、”幸福**人·快樂星期天”、**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文藝晚會、”謳歌新時代·羣星耀中原”優秀羣衆文藝作品展演、第二屆“西部酒城杯”**好聲音暨全民健康舞大賽,“唱響新時代 建功新**”**縣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合唱比賽等30餘場,參與羣衆達15000人次,觀衆達6.5萬人次。舉辦各類文化藝術培訓班110餘期,累計培訓學員近9800人次。積極推進文化志願服務活動,通過文藝輕騎兵小分隊、鄉村音樂廳小分隊和**縣文藝志願者協會,先後組織開展了“進校園、進社區、進敬老院”等60餘場次活動,內容豐富的羣衆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充分滿足了學生和村民對藝術的渴望,豐富了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牽到了農村工作的“牛鼻子”,達到了“三個密切”,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密切了鄰里關係、密切了婆媳關係。同時,充分利用重大節日和紀念日,採取多種形式舉辦民間藝術大賽、歌詠比賽、書畫展覽等各類文化活動,豐富羣衆節日文化生活。特別是民間藝術大賽至今已連續舉辦29屆,參加人員多,社會影響廣泛,已經成爲全縣羣衆文化活動的品牌之一。

(四)抓住關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入人心,

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按照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雙推進、雙提升、雙促進的思路,深入開展羣衆性、細胞式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齊頭並進、相互提升。

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線,以“三城同創”拓展提升工作爲切入點,深化羣衆性創建活動爲着力點,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全面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一是以文明養成爲重點,提升城鄉文明水平。制定出臺了市民素質提升計劃,在縣直各級文明單位中積極推進了“踐行價值觀、文明我先行”主題實踐活動,在企業開展文明車間文明員工評選活動,在學校開展美德少年、戲曲進校園、誦經典傳家風家訓、“童心向黨”歌詠比賽、向國旗敬禮等系列活動,在社區開展“道德講堂”、鄰里守望、文明樓院等活動,在農村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創評、好媳婦、好公婆、新鄉賢評選系列活動,通過全方位的文明素養、道德養成活動,引導廣大市民增強文明意識、提升道德自覺。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讀書活動組織獎、全市“中華魂”主題教育先進集體和全市第九屆青少年書信繪畫大賽組織獎。二是以“三城同創”拓展提升工作爲重點,提升城鄉文明水平創建水平。開展城區建設改造、道路整修、“雙違”治理、公益宣傳等活動,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和環境,在縣政府網《通知公告》欄一週通報一次“雙違”治理情況。整修城區道路29條,鋪設改造城鄉供水和天然氣中低壓管網45.8公里,拆除“雙違”建築304119.75平方米。三是加大公益廣告宣傳力度,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在主要交通幹線、城區街道、集貿市場、商場超市、醫院學校、廣場遊園、居民小區等區域設置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精神、講文明樹新風等各類公益廣告1970多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養。四是開展先進文化進機關活動,促進機關文化逐步形成。在全縣開展“引領**--身邊的榜樣”、 “感動**十大年度人物”、 “道德模範”和“美德少年”評選活動,推薦評選全市各類先進典型300餘位。四是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以身邊人的先進典型事蹟引導身邊人。我們充分利用縣電視臺《**故事》這個品牌欄目,對**縣道德模範、文明新鄉賢、十佳市民、勞動模範、脫貧攻堅典型等以身邊人的先進典型事蹟教育引導身邊人,見賢思齊,凝聚發展正能量,共播出《**故事》120期。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市、縣黨委政府的要求,不斷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努力建設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一是文明鄉風培育爲重點,着力提升鄉村文明程度。在國家級、省市級文明村鎮建設“倡導文明新風建設美好家園”文化牆,集中展示講文明樹新風、家風家訓、孝德文化、村規民約、身邊好人等內容,把農村文化牆建設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升村莊品味。引領了農村新風尚。

二是強化道德新風實踐養成。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與羣衆關心的問題結合起來,針對一些紅白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問題,引導農民移風易俗、勤儉持家;針對封建迷信、黃賭毒、黑惡勢力、非法宗教等問題,突出法制教育,引導農民增強法制觀念,樹立法律意識。每年都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舉辦法律講座、科技講座、傳統文化講座共計30多場,發放各種宣傳資料4萬多份。三是強化家風建設活動。積極引導農村、農戶開展“傳立揚”活動,讓好家風、好家訓代代相傳,通過家風家訓強化農民的道德感,匯聚社會的正能量。同時,把好家風好家訓與“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創建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活動,弘揚家庭文明新風,把民風建設細化到農村日常生產生活各方面。四是強化農村志願服務。以志願服務爲抓手,突出“精準扶貧、脫貧攻堅”,廣泛開展志願服務,弘揚奉獻友善新風,把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爲主要羣體的貧困戶作爲重點,互幫互愛、守望相助,營造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社會風尚。五是強化村民自治。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的作用,破陳規除陋習、反對封建迷信等移風易俗活動。完善、更新村規民約,形成讓羣衆能明白、願遵守的約定俗成,在生產生活的變化中遏制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六是強化城鄉結對共建。把文明單位結對幫扶作爲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組織全縣各級文明單位,針對結對幫扶村,開展道德建設和文明村鎮創建活動。各級各類文明單位積極行動,突出部門特色,積極開展幫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各級文明單位結對幫扶與扶貧攻堅相結合,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共建工作,有效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了脫貧攻堅大局。

二、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少數地方和單位出現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現象。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缺乏一整套科學有效的考覈評價機制。

(二)載體創新不夠。一些地方的創建活動沒有聯繫實際、缺少自選和創新;有的抓思想道德教育還停留在召開會議講講話、發發傳單上上課、看看視頻聽聽歌,內容枯燥、形式呆板、收效甚微;有的片面認爲掛幾條橫幅標語、搞幾次環境衛生、辦幾場文體比賽就是抓精神文明建設,沒有把握精神文明建設實質和內涵,浮在面上,掛在牆上,工作沒有做到羣衆的心坎上。

(三)責任不明確。一些地方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時不善於藉助羣衆力量、羣衆智慧,沒有真正做到創建爲民、利民。羣衆的參與度、滿意度並不高。

(四)發展不均衡。市民素質還普遍較低。市民在遵守日常文明行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方面還有不少問題,有影響力的工作品牌少、先進典型少,城鄉不均衡,體現爲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較高,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相對滯後,一些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往往更加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反之則沒有這麼重視。

(五)工作合力不強。大部分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還存在着陣地少、人員少、經費少等問題,無法保障工作時間和精力。加強和改進當前精神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要有鮮明的導向。一是充分認識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樹立精神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工作導向,納入年終目標考覈。二是完善考評方法。要把羣衆是否滿意作爲判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效的基本依據。。三是出臺獎懲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設獎懲機制。

二、活動載體要創新。一是在規劃、設置年度精神文明建設有關陣地、活動載體時,應充分考慮基層實際,給予基層一定自主權。緊密聯繫實際、考慮羣衆心理、彰顯地方特色,提升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二是在用好傳統載體、傳統媒體的同時,強化“互聯網+”思維,充分發揮互聯網優勢,增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積極運用微博、微信、QQ羣、手機客戶端等新載體新媒體,策劃開展互動性強、覆蓋率高的網絡活動,讓互聯網成爲傳播文明理念、培育文明風尚的重要載體。三是城鄉結合。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一體化發展。農村要推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打造“美麗鄉村”;城市要將精神文明建設觸角延伸到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行業創建活動,推動城鄉精神文明共發展、共繁榮。同時,要廣泛開展城市文明單位與農村文明村鎮結對共建,有效推進城市反哺農村、帶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三、舉措落實要實。一是明確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做到精神文明建設與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相銜接、相配套。二是堅持典型示範。應充分發揮的榜樣作用,引導和推動全體人民樹立文明理念、爭當文明公民;常態化評選、表彰、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十佳市民,讓廣大羣衆感受道德力量,樹立文明新風;整合資源力量,打造一批文明示範社區、單位、路段、學校、鄉鎮、門店,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三是落實創建惠民。堅持創建爲民、創建惠民,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各類道德講堂等惠民項目建設,把歡樂送到基層,把文化送進萬家,讓羣衆享受更加便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創建爲契機,抓住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村鎮社區等薄弱環節,大力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社會治安、政風行風等專項整治,將精神文明建設向機關企業、街道社區、背街小巷、集貿市場、校園家庭延伸,努力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四、要有堅強的工作合力。一是配強力量,建議進一步增加編制人員,加大經費投入,確保工作有人管、事情有人做,形成大工作格局。二是藉助部門的力量,文明委成員單位、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各類媒體的力量,共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三是依靠羣衆的力量。要着眼羣衆需求,把“羣衆是否參與、是否認同、是否滿意”作爲檢驗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工作規劃制定、文明單位評選、身邊好人評議要徵求羣衆意見;積極打造羣衆樂於參與、普遍受惠的創建項目、活動、陣地,引導廣大羣衆自覺參加文明宣傳、文明教育、志願服務等實踐活動,實現共建共享。集聚羣衆智慧,尊重羣衆首創精神,深入羣衆、深入基層,把富有地方特色、、實際效果明顯的經驗做法總結出來、推廣開來,不斷提升工作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