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 篇一

一、我縣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現狀

(一)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分析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奮力跨越爭進位,富民強縣快發展”等一系列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下,全縣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大,房地產業由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髮展壯大。在保持市場供需總量平衡、供求結構基本合理,房地產價格基本穩定的態勢下,全縣房地產市場呈現快速運行的良好態勢,房地產開發投資,開發項目施工、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等主要指標快速增長。房地產投資和消費爲拉動我縣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截至目前,我縣具有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已有17家,“十五”期間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6.3億元,建設花園、錦華苑、公園、城南、金都、金明寓、慄園、金星等成規模小區8處,開發商品住宅6200套、56萬平方米。房地產業的迅速發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生活水平,爲我縣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我縣房地產業處於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各類型樓盤銷售情況良好。建築類型方面,已建和待建樓房以磚混結構爲主,框架結構樓房所佔比重逐漸上升;樓盤品質不斷提升,居住環境日益改善。XX年以來,在房地產市場供需兩旺的同時,我縣房地產開發樓盤的品質得到了不斷提升,購房戶的居住環境日益改善。住宅小區的環境和品位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加大了居民對住房消費的吸引力。消費結構方面,主要以10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積樓房爲主,90-100平方米的小戶型銷售情況良好但數量較少,僅佔年度開發量的25%左右。

總體看,XX年我縣房地產需求增長速度將低於XX年,房地產供求形勢進一步改善,房地產價格漲勢將趨向相對穩定。今年以來,隨着國家抑制房地產非合理需求的力度加強,增加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等調控措施的實現以及二級市場的擴大,我縣房地產市場供求形勢和房地產市場結構將進一步得到改善。主要消費需求是外來經商務工人員、鄉鎮機關工作者及剛參加工作的大中專畢業生,他們成爲購房的主力軍;同時,個體從業者、私企老闆及企業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對高檔住宅的需求也將有所增加。商品房購買對象以個人購買爲主,投資商尚未大量出現。房地產市場是否健康,一個重要標誌是看市場化程度如何(特別是個人購房比例)以及投資性購房的比例。XX年,從購房者購房的動機來看,我縣城區購房者中,購房用於自己居住的比例達到93%,以投資爲目的佔7%,而純屬投機炒作購房的比例尚不到2%,說明我縣整個房地產市場並未出現大量投機者,整個銷售市場處於自然銷售狀態。

預計房屋價格在較旺的實際需求的支撐下將繼續上漲,漲幅經歷了XX年爆發性增長之後,將趨向平穩,全年增長速度預計將小於XX年水平。XX年全縣普通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爲1280元/m2,同比上漲6.5%。受土地價格、建築“三材”價格上漲和小高層商品房投放量的增加,以及商品房配套設施,環境建設檔次提高等因素的影響,XX年全縣商品房平均售價漲幅與上年基本持平,但市場供給與需求同步增長,商品房價格與商品住房價值基本相符,價格與價值之間並未形成較大的炒作空間。我縣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總體上沒有呈現“泡沫”,並且還具有相當的發展空間。

XX年全縣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05億元,比上年增長19.8%。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5.17%,拉動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5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拉動全縣gdp增長1.2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已經逐步發展成爲我縣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房地產業爲地方政府開闢了財源,每年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率超過了6%。拉動了社會總體消費的增長。XX年,房地產銷售收入1.3億元,按拉動消費係數1.4計算,拉動其他消費額1.82億元,兩項累計達到3.12億元。同時爲社會增加就業崗位5000餘個。

(二)房地產市場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住房供應結構不夠合理。中高檔住房供應量過大,中低價位的普通商品房供應偏少。90平方米左右的普通商品房供應量不足三成,嚴重供不應求。由於近年來我縣商品房價格上漲較快,而居民的實際收入增幅遠趕不上房價的漲幅,廣大低收入羣體只能望樓興嘆,希望能多推出經濟適用房以及小戶型樓房,以滿足部分弱勢羣體的購房需求。

2、房地產市場監管力度不夠。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包括商品房預售和銷售、二手房轉讓、房屋權屬登記、房屋租賃備案、開發項目立項、土地出讓、開發經營許可、規劃許可、建設許可、開發建設條件與施工許可、房地產信貸等。房地產業涉及的十多個稅種,由國稅、地稅、財政分別徵收,計稅方式複雜,徵管難度大。建立房地產信息系統,一是能夠很好地解決開發企業與購房者、管理者信息不對稱的狀況,增加透明度,爲政府和有關部門實行監測市場運行的動態變化提供依據,有利於調控市場,規範交易行爲,實現房地產市場監督科學化;二是以房地產交易中心爲平臺,以房地產信息爲依託,實現信息共享,通過部門配合、環節控制,推動房地產稅收徵管精細化管理,達到“先繳稅、後辦證”的要求,以促進稅收徵管科學化。我縣的房地產信息系統還沒有建立,相關部門信息溝通、資源共享的機制尚未形成,不利於及時便捷地對市場進行監測分析,同時也造出市場信息不對稱、透明度不高,不利於合理引導房地產投資和消費。

3、城鄉房屋權屬登記管理工作需要加強。由於房產管理體制不理順,導致產權、產籍多頭管理,市、縣、鄉鎮房產分治。按照建設部建房(1997)173號文和省建設廳魯建房發(1997)239號文《關於製作頒發全國統一房屋權屬證書的通知》要求,一個縣只能有一個發證機關,並且所頒發的房產證必須是經建設部備案、由北京印鈔廠統一印製。縣城規劃區外的各鄉鎮、村街房產,特別是各鄉鎮駐地企業,因無法辦理全國統一的房產證,所以不能辦理房產抵押貸款、過戶等手續,不利於企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不僅造成了工作上的扯皮,損害了羣衆利益,還造成了國家稅費的流失。

4、部分開發商重視商品房建設,輕視配套設施建設的思想還很嚴重。相當項目配套設施水平低,配套不完善,開發項目整體功能差,造成消費者使用不方便,也給社會帶來一些隱患。如綠地、公廁、幼兒園、超市、健身場、物業用房等這些基礎配套設施多數小區沒有或根本達不到設計要求。

5、違規開發的歷史遺留問題有待解決。以前舊村改造和部分企事業單位自建房過程中,除還建本村居民和本單位職工住房外,還對外銷售了許多手續不完備的房屋,駐城村街中也有個別住戶在建房過程中少批多建,並將多建的住房違規出售,這些違規開發行爲造成了房地產稅費流失和不公平的市場競爭,對商品房市場帶來很大沖擊;也導致大量的房屋因手續不完備而不能確權和上市交易流通,影響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二、關於規範發展我縣房地產市場的幾點建議

1、引導普通商品房建設,推行安居工程(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經濟適用住房是指土地由國家劃撥,各種稅費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定價,按保本微利原則確定,主要面向社會上的中低收入家庭出售,是具有保障性質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我縣目前爲止未開發經濟適用住房。XX年11月,由縣房管局牽頭,統計局、民政局等6部門參與組織了一次低保家庭住房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縣低保家庭戶主屬“三無”、下崗、失業人員的約佔97%,低保家庭無房戶約爲三分之一,有住房的用戶,平均建築面積小於45平方米的約佔二分之一,且大多住房設施不全。所以,實施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工程是廣大中低收入者的迫切需求,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另國辦發【】37號文件已經要求,自XX年6月1日起,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含經濟適用房)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2、注重規劃,加快步伐,搞好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是加快我縣城市化進程的重要舉措。根據我縣的舊城情況,待開發的區域很多,前景是好的,因此加快舊城改建工作將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要以建設“臨沂衛星城”爲戰略目標,堅持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相結合,正確處理經營城市和舊城改造的關係,繼續大力推進舊城區改造,力爭在未來五年內,縣城規劃區基本消除危陋棚戶區和“貧民窟”住房。嚴格控制企事業單位自建自用和零星插建性開發,改變過去那種局部改造、見縫插針的做法,實施地段開發與周邊環境相協調的開發模式,對影響城市道路景觀的危舊平房進行大面積拆遷。按照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堅持成區連片開發,開發一片,配套一片,完善一片,寧缺勿濫。建議縣政府成立舊城改造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負責,縣房地產管理局、縣計劃局、縣建設局、縣國土資源局、縣物價局、臨沭鎮政府等單位負責人爲成員。舊城改造項目實行掛牌公示制度。舊城改造拆遷安置補償費和承擔的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費用可據實從該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中補償。要做好“模擬拆遷”:即先做被拆遷人的思想工作,處理解決好拆遷工作中的相關問題,後發佈拆遷公告,最後簽訂拆遷協議。

3、嚴格控制機關企事單位自建住房。爲滿足職工住房需求,通過市場改善住房條件,臨沭縣人民政府下發的沭政發[]43號文中規定:“從**年1月1日起,停止單位自行建設住房,需要住房的統一到縣政府的住宅小區購買。”魯政發[]22號文件中再一次規定:“從意見下發之日起(、3、22),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一律停止單位建房,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投資置業,通過市場改善住房條件。”最近建設部、監察部、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的建住房[]196號《關於制止違規集資合作建房的通知》再次強調,“自本通知下發之日起,一律停止審批黨政機關集資合作建房項目。嚴禁黨政機關利用職權或其影響,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搞集資合作建房,超標準爲本單位職工牟取住房利益。”因此,機關單位住房改造要走法制化、正規化軌道。要樹立“要住房,找市場”的觀念,杜絕新的住房實物分配和“委託代建”、“定向開發”等變相福利分房的現象。

4、加強農村房屋權屬登記工作,建立城鄉一體的房屋權屬登記和檔案管理制度。禁止其他部門發放不具法律效力的房產證,以維護正常的房地產市場秩序。

5、提升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實力。行業內要樹立現代的房地產經營理念,整體提升我縣房地產企業的綜合實力和水平,這是促進我縣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所在。一是要注重鑄造房地產企業的“航空母艦”。要通過重組、兼併、控股、引外靠優等方式,儘快創建能對中小企業有帶動作用“航母”型企業,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生存與發展能力,提升綜合競爭力。二是注重打造品牌。房地產企業要儘快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實施精品帶動戰略,提高信譽,建立品牌,擴大市場;三是要注重物業管理,充分利用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的“情侶效應”,實現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互促互動。四是要注重企業誠信和經濟倫理。倡導房地產開發商要建起企業誠信檔案,樹立起經濟倫理觀念,在發展中講究文化底蘊、道德因素、科技含量、綠色生態,儘可能地爲消費者提供舒適、健康、優美、潔淨、安全、方便和環保等各方面優良的產品。

6、各部門加強協調溝通,做好拆遷工作。近年來,城市房屋拆遷成爲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雖然城市拆遷工作是一項關係到加快發展經濟、造福於民的好事,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牽扯到各個方面的利害關係,特別是拆遷人、被拆遷人的經濟利益問題,拆遷工作變得十分複雜,並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如我局在整理拆遷檔案工作中發現,有的房產已拆除,但未到我局辦理拆遷註銷或變更登記等相關手續,導致一宗土地出現兩套房產證,權屬上容易產生糾紛,不利於房產檔案的管理,至使有關問題難以及時妥善解決。根據國務院和山東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計劃、規劃、土地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使上述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7、加快房地產交易大廳建設,強化市場監管。我局在已建成房地產交易中心的基礎上,決定整改再進步,效率再提高,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一站式”服務大廳,每科室都有一名工作人員進駐大廳,羣衆進一個門,領一份表,就可辦妥所有手續。同時,在交易大廳門口還有各開發公司簡介、年度開發量、樓盤介紹、聯繫電話等宣傳圖板,形成了一個“房產小超市”,既方便了人民羣衆,又宣傳了開發公司,可謂一舉雙得。目前這一工作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之中。

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 篇二

面對報業廣告下滑的危機,報業廣告需要尋找一些新的經營模式和廣告增長方式。

報社廣告部門的角色一般是被動的,聯繫客戶、刊登廣告,策劃實施活動,吸引廣告投放。在廣告客戶與讀者之間充當着一個牽線者的角色,甚至可以說是旁觀者。至於他們是否能“成交”則一般不在考慮範圍,有時候即使考慮到了也很難落實到位。

但在當前這種要充分擴大消費的經濟形勢下,這種廣告模式無助於充分挖掘報業廣告潛力。《華西都市報》副總經理郭登禮認爲,廣告部門不應僅僅是拉廣告、登廣告,策劃活動那麼簡單,在當前這種經濟形勢下,廣告部門的功能除了牽線,更要爲行業生產消費者,推動行業的消費。

他認爲,即使現在信息多元化,海量信息撲面而來,但由於消費者無法甄別,商品信息與消費者需求之間仍然存在着不對稱的關係。如汽車、房產等大宗商品,許多消費者往往瞭解不夠,把握不住而常常蒙受損失;從另一方面來看,信息不對稱也導致消費者對大宗消費產生畏懼心理,進而影響消費行爲。

因此,面對太多雜亂無章的信息,報紙專刊一定要爲受衆做消化、過濾、選擇、梳理工作。做讀者的“信息管家”。使每個版面都有明確定位,將客觀事實和專業信息轉譯爲目標受衆能聽懂並喜聞樂見的信息。

另外,對於汽車專刊而言,舉辦車展活動是營造消費氣氛,培養讀者的較好方式。只要車展事先詳細調研,合理安排時機,營造的現場氣氛火熱,消費者的購車慾望就被激發出來。

點評:其實,現在廣告部門策劃的活動都大同小異,不外乎車展、樓展、讀者俱樂部、團購侃價;關鍵點在於是否在策劃中有促進行業消費的意識,並把這種意識落實到策劃的每一個細節中,在拉動消費的過程中,將實現三贏的局面。正如郭登禮所說,要和消費者、行業共同成長。

報業廣告的一般模式是刊登廣告,然後從廣告客戶手中獲得廣告費用,這種贏利渠道比較單一。在廣告商縮減廣告費用的情況下,報業廣告有必要拓展贏利的獲得渠道。《成都商報》廣告部主任黃成軍認爲不僅要從廣告客戶手中獲得廣告費用,還應該直接到消費者中尋找廣告增量。據他介紹,《成都商報》舉辦“旅遊直通車”活動,組織遊客乘坐專列到旅遊景點參觀玩耍,直接從消費者手中獲得收入,把終端消費者和商家聯繫起來,還能從商家獲得廣告收入。

點評:在這樣的活動中,報社就充當着旅行社的角色。七年級看,這種活動與這幾年來報業所倡導的多元化經營沒有多少區別。多元化經營也是“直接從消費者中獲得收益”。事實上,許多報社的多元化經營剛開始雖然搞得紅紅火火,但後來由於業務不熟悉及各種各樣的問題,很多都黯然收場。旅行社、房地產、出租車公司、甚至還有服裝廠,大部分的經營都沒有給報社帶來多大的利潤,反倒是讓報社平添了許多麻煩。

關鍵在於沒找準與報社經營的契合點。上面提到的這種到消費者中直接尋找廣告收益的活動對於報業經營活動的借鑑意義在於不僅能直接從消費者中獲得收益,還能從商家獲得廣告投放。也就是它找準了跨業經營與報社經營的契合點。這一點無論對報業廣告經營,還是報業多元化經營都有借鑑作用。

所謂健康的廣告結構是指一家報社的廣告收入應來源於多種行業,而且應該比較平均,這樣,當某種行業遭遇困境或者由於某種其他原因而導致廣告突然減少時,報社利潤不至受到太大影響。據郭登禮介紹,《華西都市報》的廣告結構相對健康,各行業的廣告分佈比較平均。房地產20%、汽車15%、奢侈品、醫療、it通訊、旅遊、教育、快速消費品各佔10%,因此,每年的發展都比較穩健,在今年報業廣告遭遇困境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純利潤達到1.1億。

點評:構建健康的廣告結構的話題應該屬於老生常談了,特別是在當由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導致某一行業廣告突然減少時,就會有很多廣告人提起健康的廣告結構這個話題,比如以前醫療廣告由於有關部門治理而不得不減少時。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呼喚健康的廣告結構更顯得特別有意義,報業廣告所倚靠的支柱―房地產和汽車行業都面臨困境,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如果報社還是完全倚靠房地產廣告支撐,那麼則不得不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比如XX年時的北青傳媒,由於在房地產行業急劇動盪時業績大幅下降而導致“報業拐點”的爭論。

一位廣告部主任所說的話頗具代表意義,他說:“對於報業來說,當今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如房地產行業對報業廣告貢獻大,也沒有任何一個行業可以替代房地產廣告在報業廣告中的地位與作用。面對房地產廣告大幅下滑的風險,我們只有努力將這種下滑保持在可控範圍,而不至於對報社總體利潤造成大的損失。”看來,健康的廣告結構確實是報業不得不正視的話題。

點評:說到媒介融合,現在很多人關注的是媒介採編的融合,事實上,媒介的經營融合或許更有意義並更容易實現,因爲各媒介都有融合的基礎和需求。相比之下,採編的融合所需要解決的利益矛盾要複雜得多。

媒介的經營融合應該是報業廣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和新的亮點。成都另一家報紙已有類似嘗試,據《華西都市報》廣告部主任黃薇介紹,《華西都市報》的分類廣告獨家代理公司建立了一個城市網,所有分類廣告在報紙和網絡上同步刊登,網絡分類廣告的易檢索,報紙分類廣告的可信度,兩者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提高了分類廣告的關注度和效果。

點評:近年來,隨着形勢的發展,對廣告經營管理的改革呼聲很高,比如現在比較流行的廣告代理制,每年代理商與報社簽訂目標合同,完成了既定目標後,所得大部分歸代理商,完不成目標,則由代理商負責補足。這樣並不利於形成廣告代理商與報社的聯動。

但另一方面,廣告經營管理模式的改革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從細部做起,一點一點地改,使之更適應市場形勢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精細化分權”的改革是邁出的一個步驟,期待對廣告經營模式的改革能在實踐的檢驗中進一步地拓展和完善。

房產市場調查報告 篇三

爲全面掌握全市農資市場情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更好地爲農民服務,市供銷社於**年**月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二)農資質量整體較好,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在市政府的強力領導下,農委、質監、科技、供銷社等部門持續開展農資打假活動,聯合工商部門加強市場監管。一是在銷售旺季進行抽樣檢測,不斷增加抽樣的覆蓋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進貨、銷售臺賬,從正規渠道進貨,提供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產品證書、產品檢驗報告,保證產品三證齊全(農藥登記證號、生產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

(三)農資經營網絡日趨完善,羣衆購肥方便。近年來,供銷社積極推動“新網工程”建設,全市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得到較快發展。目前,全市運行中的農資配送中心5個,連鎖經營店234個,75%以上的村有農資店或加盟的農資連鎖經營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經營店配備了送肥下鄉專用車輛,送肥進村,農民購肥方便。

(五)價格波動幅度不大,總體平穩。

進入20xx年春季,農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非常理性,價格沒有出現大起大落,合理引導了市場;商家在採購中也沒有盲目跟風,避免尿素價格出現虛高。市場在有需求拉動時價格平穩上漲,預計在用肥結束後,價格纔出現回落。

二、存在問題

(一)市場供大於求,農資市場完全進入買方市場。由於農資生產行業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沒有規範化,使得農資產業進入極爲容易,再加之改革開放初期農資行業有着較高利潤空間,大量行業外資本流入,從而使得農資生產企業數量劇增,形成產大於需。

(二)經營渠道紛雜,市場管理仍較薄弱。隨着農資市場的發展,原有的經營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銷社系統農資企業、生產廠家、農業“三站”、個體經商戶等多渠道經營格局。我市有各種類型農資經營企業和個體戶600多家,分佈面廣而散,市場管理難度大,一些過期、無效農資產品或達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質產品,常常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坑農害農現象時有發生。

(三)競爭激烈,市場監管難度大。農資經營是投資大,利潤小的行業。生產企業之間爲了爭奪市場份額,大量賒貨,產品價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間的競爭使得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經銷商已無利可言,於是反過來又向生產廠家索要利潤,迫使廠家再次降價,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同時,當某種農資產品暢銷,市場價格上漲時,假冒僞劣產品衝擊市場,當農民需要某種產品又沒有利潤時,又買不到,人爲造成市場混亂,市場管理難度增大。

(四)化肥儲備有待加強。20xx年,市供銷社與市發改委聯合出臺了《市市級救災化肥儲備辦法》,但我市農資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儲備,除供銷社企業每年冬季儲備外,其他企業都沒有儲備。近年來,隨着農資市場供求情況和農民購買習慣的改變,農資化肥儲備期相應拉長,儲備資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資金週轉困難,儲備量減少,影響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

(五)農資經營品種比較單一,難以滿足農民需求。從我市農資經營企業看,目前大部分只經營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和複合肥等,品種較單一,特色農業生產需要的專用肥幾乎沒有,同時農藥和農膜供應相對較少。

(六)農資推廣技術難,科學施肥水平較低。我市農資技術推廣主要有供銷社興辦的“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以及鄉鎮農技推廣站。由於供銷社農資技術服務網點比較少,鄉鎮農技推廣站人員減少和老化,並劃歸鄉鎮,農技推廣人員技術推廣和服務活動逐漸減少,農民需要的農資技術服務很難。

三、幾點建議

一是繼續推進農資連鎖經營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動實施“新網工程”,建立農資現代流通服務體系。通過發展連鎖經營,保障農民用上質優價廉的農業生產資料,杜絕假冒僞劣、高毒農藥的濫用。通過連鎖服務大力普及無公害農產品規範化生產技術,提高廣大農民的環保意識和科學種田水平,提高農產品的安全衛生水平,減少污染,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加大對農資市場管理力度。探索建立農資市場管理長效機制,要加大農資有關知識普及和宣傳,提高農民羣衆的的知假辯假能力,增強經營者守法意識;要堅持經常性執法檢查,打擊取締違法經營活動;要建立農資來源追溯、責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農資供應應急機制。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建立救災化肥分級儲備制度,加強和完善農資宏觀調控,通過淡儲旺銷、調劑餘缺來穩定市場,確保農業生產用肥。

四是加快農資技術推廣。在60%以上的農資連鎖網點建立“莊稼醫院”、農村綜合服務社,長年開展農資服務;加大對農技人員的引進和培訓,建立起一支高素質具備農資經營和管理的爲農服務隊伍,做到測土配方,科學施肥。

房產市場調查報告 篇四

國內出版業界規格最高的國際性高峯論壇“20xx北京國際出版論壇”日前在京舉行。來自政府、出版研究機構、各出版社的代表圍繞“當代青年閱讀新趨勢與出版業的發展”這一話題,各抒己見,精彩對談。

從紙質到電子與紙質並存

“目前,最顯而易見的閱讀趨勢變化,是閱讀從紙質時代進入電子與紙質並存的時代。”國務院新聞辦副主任李冰在發言中說,有資料表明,20xx年中國出版市場在紙質圖書、報紙與期刊銷售額全面增長的情況下,博客出版、電子圖書、數字網絡期刊、手機出版等各種數字出版取得突破性進展。數字出版產業整體收入近200億元,網站推出收費閱讀,網絡閱讀在中國已形成一定規模。手機閱讀網已有近1000萬手機客戶端下載。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赫思佳說,近年來我國國民網上讀書率正在迅速增長。上網閱讀從**年3.7%,增加到20xx年的18.3%,再到20xx年27.8%,7年當中增長率7.5倍,平均每年增長率107%。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郝振省認爲,未來的閱讀方式除了傳統意義讀書之外,新的閱讀方式迅速增加,閱讀趨勢向多元化發展。

“紙質閱讀力雖然在下降,但是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將佔據重要地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論壇上說,從深層次的研讀、品味、研究上說,紙質媒體仍是簡便易帶、老少咸宜的一種載體,最能傳達細緻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種工具,代表着一種閱讀的傳統和理念。他表示,數字出版物不會完全代替紙質出版物。因此,儘管新媒體對傳統紙質媒體市場進行瓜分,作爲傳統閱讀對象的紙質媒體的閱讀受到衝擊,傳統出版業受到挑戰,但也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

從學習性閱讀到休閒性閱讀

“閱讀趨勢另一個變化是閱讀內容趨向以休閒爲主。”李冰說,有人把讀書分爲“學習性閱讀”和“休閒性閱讀”。當前,人們的閱讀方式正從“以學習和工作需要”爲主的“學習性閱讀”,向“休閒性閱讀”轉變。

李冰提供的“20xx年全國國民閱讀與購買傾向抽樣調查報告”表明,以興趣愛好和消遣娛樂爲閱讀目的的人羣迅速增加,以升學、求職、備考爲目的的閱讀開始回落。調查表明,市場購買份額前三位的依次是:文學類圖書,文化、科學、教育、體育類圖書和綜合性圖書。在期刊市場,文化娛樂、文學藝術、時尚消費、家居生活是閱讀率最高的前四類。

“但就目前而言,中國出版業在內容方面的原創力不足。”柳斌杰認爲,一方面高質量的原創作品匱乏,不少出版物內容重複,難以喚起人們閱讀的衝動,導致傳統出版的消費需求趨緩;另一方面,網上原創的數字內容非常少,選擇的餘地不大,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垃圾。出版產業的核心是內容。推動出版業的內容創新和資源整合,才能適合閱讀發展新趨勢,滿足人民羣衆不斷增長的閱讀個性化、多元化需求。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

“閱讀的另一個新變化,與網絡閱讀有關。即,人們從以往閱讀過程中的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參與。”李冰解釋說,傳統紙質出版物作爲傳統的出版物,通過章節設置、頁碼標註等方式規定閱讀順序,讀者一般是逐頁、逐段地閱讀。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以“非線性的網狀結構”和“節點爲單位的信息輸出”表達其內容。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有關信息。

李冰說,更重要的是,網絡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出版業對信息發表的壟斷權。通過博客、電子雜誌、網絡出版等方式,人人都是內容提供者。新技術使讀者不僅網絡閱讀,而且可以參與網絡出版。閱讀從單純的被動接受到逐漸具有了互動的可能性。

深閱讀減少淺閱讀增加

“人們的深度閱讀減少,瀏覽式的淺閱讀增加,也是閱讀趨勢的新變化。”李冰說,面對信息的海量膨脹,生活節奏的加快,要更多更快地獲得信息,人們的閱讀呈現出淺顯化的特點。搜索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成爲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普及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替代學術說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多居排行榜前列的現象,都證明人們“瀏覽式淺閱讀”的特徵。

“淺顯的瀏覽替代傳統的青燈黃卷的經典閱讀,快餐式、瀏覽式、隨意性、跳躍性、碎片化的閱讀都是典型的淺閱讀。”柳斌杰認爲,“淺閱讀”時代更加凸顯出版業的文化使命。廣大出版人要肩負文化責任,把內容做深、做寬、做精,來提升出版物內在的文化品位,全力避免出版業中出現的“快餐書”、“泛娛樂文化”等低俗化現象的蔓延。

房產市場調查報告 篇五

1、市場分析

(1)分析市場發展歷史與發展趨勢,說明本產品處於市場的什麼發展階段;

(2)本產品和同類產品的價格分析;

(3)統計當前市場的總額,競爭對手所佔的份額,分析本產品能佔多少份額。

(4)產品消費羣體特徵,消費方式以及影響市場的因素分析。

2、政策調查

(1)分析有無政策 支持 或者 限制 ;

(2)分析有無地方政府(或其它機構)的 扶持 或者 干擾 。

3、技術和時間分析

(1)從技術角度分析本產品 做得了嗎? , 做得好嗎? ;

(2)按照正常的運作方式,開發本產品並投入市場還來得及嗎?

(3)預算中的人員能及時到位嗎?

(4)預算中的軟件硬件能及時到位嗎?

4、成本-收益分析

(1)估計總成本; (2)估計總收益。

5、SWOT分析

(1)我們的強項是什麼?我們如何利用這些強項?

(3)市場爲我們提供什麼樣的機會?我們如何把握這些機會?

(4)什麼威脅着我們的成功?我們如何有效地對付這些威脅?

6.其它

例如知識產權分析

(1)分析是否已經存在某些專利將妨礙本產品的開發與推廣;

(2)分析本產品能否得到知識產權保護,如何獲得?

7、綜合評價和建議

房地產市場調查報告 篇六

第一節調研目的

通過了解九江市房地產市場現時和潛在的供應量、現時營銷狀況及項目周邊的交通狀況、配套設施、市場消費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分析掌握項目片區房地產及商業發展趨勢,對目標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風險分析等,爲開發商投資決策提供準確、有效的依據。

第二節調研區域界定

本項目位於廬山區前進東路以南200米處;調研區域包含九江市潯陽區和廬山區兩個區域。住宅調研主要集中在九龍街片區、廬峯東路片區、九江市開發區、湖濱小區以及前進路片區等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開發區,商鋪調研區域主要集中在九龍街、潯陽路、大中路(步行街)、前進路等商業繁華路段。

第三節片區概況

一、片區發展現狀

九江地處江西省北部、長江和鄱陽湖交匯處,北依避暑勝地、風景區廬山,是集名山(廬山)、名江(長江)、名湖(鄱陽湖)於一體的具有22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130多年前,九江就是對外通商口岸,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爲長江沿岸開放城市,經濟相對發達,水陸空交通便利,素有“七省通衢”之譽。京九鐵路的開通爲九江投資環境的改善,經濟的騰飛注入了新的活力。長江和京九鐵路兩條大動脈在九江市區交匯,九江成爲承東啓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匯點。

長虹大道作爲廬山區和潯陽區的的分界線,不僅在地域上將其分隔,而且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長虹大道南北兩個片區(以北爲潯陽區,以南爲廬山區)也存在着明顯的差異。潯陽區由於地處原商業中心區,商業格局、氛圍的傳承發揚,使得潯陽區的商業非常繁榮,片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而廬山區由於遠離市中心商業繁華地段,京九鐵路橫穿該片區,無形中對中心區商業輻射形成了一種阻礙,而且由於該片區原爲工業區,國有大中型企業多集中於此,現今,這些國有企業大多處於舉步唯艱或虧損狀態,因此,廬山區經濟水平相對潯陽區來說較爲落後。

二、片區配套設施狀況

隨着九江市區範圍和商業輻射範圍的不斷擴大,以及周邊區縣人口的遷入,廬山區前進路段漸呈現繁華景象,各種配套設施也逐步跟進,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