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老年人調查報告多篇

老年人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老年人消費市場狀況調查報告

隨着我省老齡人口規模的擴大和老年化進程加快,老年消費需求在社會總需求的比重逐步上升,老年人的消費在整個社會消費中的份額也逐步加大,做好老年人消費品市場工作,既是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商務主管部門以人爲本、關注民生、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

一、我省老年人口的現狀

_____省轄14個

市州122個區縣,國土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800萬,人均gdp2000美元左右。我省人口年齡結構從1998年進入老齡化,至2022年末,全省60歲以上人口866.1萬,較上年增長2.6%,超過我省總人口1%的增長速度,佔全部總人口的比重爲12.7%,高於全國1個百分點,其中男性433.8萬人,女性432.3萬人。我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老年人是我省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老年人消費習慣和特點

老年人隨着年齡增長和生理條件變化,基本退出社會經濟活動圈,活動範圍主要侷限於家庭和城市休閒場所。由於老年人閱歷豐富,理性思維特色濃厚,因而決定了他們的日常消費需求和精神消費需求與其他羣體不同。消費穩重,注重實用,講求實惠是他們消費最大的特點。具體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注重實用。老年人與其他羣體消費的最大區別在於實用,他們購買商品不再以追求時髦、追趕時尚爲主,而是注重實用、能用、好用,往往相信自己的購買經驗,購買的商品不是用來收藏,或未來若干時期才使用,當前使用不上的商品往往很難購買。

2、講求價位。由於老年人羣體消費理性,購買商品時十分穩重,商品不合適,價格不合算不會輕易購買。他們購買商品時喜歡貨比三家,發現商品合適,價格相對較低時纔會最後購買,因而,他們較多光顧降價、折扣、低價促銷類商品。

3、注重經久耐用。老年人購買消費品不以高檔、時尚、功能多和技術先進爲首選條件,而是看重商品是否經久耐用,注重商品是否能迅速方便地使用。他們對購買的商品往往有長期使用的打算,而且希望在使用過程中儘量減少維修和維護,盡力避免售後維修麻煩。

4、注重安全保健。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老年人對健康長壽的渴望比較強烈,喜歡看一些保健、營養、延年益壽方面的報刊,增加健康消費知識。安全衛生是決定老年消費者購買日常消費必需品的主要因素。他們注重商品的保健和營養功能,如食品,特別喜歡購買粗糧、精纖維等保健食品和營養食品。

5、早晨購物居多。老年人由於生理方面的特點,他們一般晚上睡得早,早晨起得早。現在,城市裏的老人一般清晨就起牀外出鍛鍊身體,然後到早市、超市採購一天的生活必需品,成爲早晨消費的主體。

6、文化休閒商品逐步成爲熱點。由於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不再爲生計、子女、家庭等所困,他們更加嚮往健康、豐富、充實的養老生活,特別是隨着城市“空巢老人”和農村“留守老人”的增加,他們更加渴望精神消費和服務性消費,對能滿足自身精神文化、娛樂休閒需求的商品感興趣,因而與老年人精神娛樂活動相關的商品成爲消費熱點。

三、老年人消費市場存在的問題

老年人消費品市場是整個社會消費品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老年人消費品市場在不斷髮展的同時,也存在着以下主要問題:

1、老年人商品供應不豐富。從整體看,無論是消費品生產企業還是經營企業,生產經營青年和兒童用品的企業要多於生產經營老年人用品的企業。如絕大多數大超市、百貨商店出售給兒童、年輕人的商品要多於老年人消費的商品。

2、老年人消費品購買場所不集中。現在城市商場、超市多,但很難找到老年人專門商場。我省絕大多數中、小城市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用品商場,甚至有的大型超市也沒有老年人用品專櫃,即使有經營,也被商家當作附加品來出售,擺設在市場不起眼的位置,老年消費者要花很大的精力才找得到。

3、老年人用品花樣少。隨着人們消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觀念也在改變,不少老年人也追求愛美和時尚,消費的多樣性正日益顯現。大多數商家經營老年人用品,也是零星的、某一項用途的商品,而且商品的式樣、種類單調,可供老年消費者挑選的餘地小,許多商品只能勉強購買。

4、老年人用品設計太複雜。由於生理和身體變化,老年人一般反映較慢,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現在許多商品功能多,操作複雜,使用不簡便,使許多老年消費者想消費,但由於使用麻煩或不會操作,只好望而生畏。

四、擴大老年人消費市場的建議

我國整體上早已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羣體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羣體,作爲消費者,衣食住行是基本要求。針對老年人消費特點和消費中存在的不方便、不放心的問題,我們建議:

1、大力開展便利消費進社區、進街道活動。由於老年人受年齡、體力限制,活動區域較小,時間相對固定,我們建議以社區、街道爲依託,開展便利消費、便民服務,特別是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服務性消費進社區、進街道活動,如美髮、保健、休閒,修建便民商店、娛樂室、茶室和休閒吧等,在滿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滿足精神消費需求。

2、加強商業網點規劃,合理佈局老年消費者購物場所。目前,我省絕大部分市州沒有專門的老年人用品商店,個別市州僅有的老年人專用商店的商品品種單一、不齊全,激不起老年人的消費慾望。爲緩解老年人消費不方便的困難,建議合理佈局老年人專用商店,同時在大超市內開闢老年人用品專櫃,滿足老年消費者購買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需要,緩解老年人消費不方便難題。

3、加強供應,組織豐富商品應市。老年人消費需求具有多樣性和廣泛性,廠家和商家要研究老年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和消費特點,針對老年人的需求,開發適合老年人的商品供應市場。如穿的方面,針對老年人的體型、體質和審美需求,開發不同花色、品種、款式和顏色的服裝鞋帽,適合不同層次老年消費者的需要。吃的方面,針對老年人對保健的需要,開發多品種的低糖、低鹽、低脂、低油的食品和保健品,滿足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需要。用的方面,開發功能簡單、操作方便、標識清晰的保健器材、手機、耐用小家電等,讓老年人安享科技進步的成果。商務部門應該加大對老年人專用商品的供應工作,確保老年人消費需求。

4、確保安全放心食品上市,營造放心消費環境。由於老年消費者每天與日常生活打交道較多,對食品安全和物價上漲較其他消費羣體敏感。因此政府要大力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加強對肉、蛋、奶、菜等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檢測,確保放心合格的商品上市。

5、規範媒體廣告,保障老年人消費權益。一些不法廣告商、廠家抓住老年人期盼健康長壽的心理,誇大或虛假宣傳保健用品和食品的功效,欺騙老年消費者。建議有關部門規範媒體廣告,合理引導老年消費,保障老年消費者的消費權益。

【第2篇】2022年老年人調查報告

對農村老年人生活的調查報告

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發展趨勢,伴隨着人口老齡化,會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許多問題。曾經的他們意氣風發,歲月是無情的,在他們身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他們年邁體弱,敵不住疾病的侵襲。他們體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獨,年輕的我們要承擔起我們的責任爲生養我們的父母及衆多的老人付出我們的一片孝心。給予一片陽光,綠樹就會成長。我們付出一份關心,他們就會溫暖。

(博士教育網)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個星期的時間走訪我家周圍的老人,傾聽他們的故事,暢談心中的瑣事。我想了一些貼近老年人的問題,進行調查發現一些問題實實在在卻我們常常忽視,我們需要思考很多問題。

我調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齡的,有的已經在家享福,有的還依舊沒日沒夜地奔波忙碌。有的爲他們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層層辛酸。同樣的年齡不一樣的生活處境。我們正處在一個不斷文明進步的社會中,創造一個和諧社會,老年人也是我們社會的一部分,我們的將來。他們養育過我們,爲我們創造了今天的理想社會。我們是他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讓他們燃起生活的熱情。

題目大體包括每月的生活費在多少元左右?有沒有覺的經濟上有問題?子女都在工作嗎?他們大概多長時間回一次家?回來都幹一些什麼事情?會不會有一些不開心的爭吵?他們是怎樣處理事情?等。結果發現有經濟問題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夠用了。但受調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較孤單,孩子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事業生活家庭,因爲工作的關係很少回家,只有逢年過節纔有時間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帶去一聲問候,這麼小小的一個行爲卻是衆多老人唯一的心願。更有甚者節假日都很繁忙,過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爲子女的他們是怎樣想的,因該不會是厭惡自己的父母,他們也經常寄錢回家來表孝心。這些老人一般沒有金錢上的困難,兩個或一個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電視來結束每天的生活,貧乏活着。其次是比較不幸的,他們的子女沒有工作,沒有職業,也沒有心思去幹活,有的在家靠父母,有的在社會上游手好閒。他們沒有盡他們的義務還不停的拖累父母,父母爲他們操了心,晚年不得安心,起早貪黑直至終老。第三種就比較幸福,家庭和睦,子孫繞膝越活越年輕。

出現以上三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這樣的:

1缺乏正確孝敬老人的知識,想到了敬老,還要想到如何敬老,更要想到如何才更善於敬老。很多老人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思想上產生了很多的困惑和畏難情緒,爲了讓老人能夠儘快融入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需要子女們以更大的耐心和愛心幫助父母再學習,需要付出精力來教育父母掌握新信息,學習新技能,接受新事物,只有這樣,老人們纔有信心熱愛新生活,找到更多的新樂趣。錢雖然能解決很多生活上的問題,但是老年人缺的並不是錢,他們一向生活簡樸,只要能滿足自身的需求,再多的對他們來說也是浪費,人老了需要年輕一輩的關心,只要能經常得到子女的關懷比起其它一切都更有價值。當老人生病或是發生意外的時候就算是再忙也會回家照顧父母,跟父母聊聊天才發下現自己對父母的想法一無所知,而那時就有點晚了。“子欲孝而親不在”,老人們的紛紛離去肯定會讓人感到了落寞和空白,曾經的種種歷歷在目,不要錯過機會,讓他們頤養天年。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述說千萬子女心中的遺憾,告訴我們失去了才後悔是來不及的。聽聽媽媽的嘮叨,工作的事同爸爸談談,這是一種幸福。能夠孝敬老人,有機會孝敬老人,的確是人生極大的滿足和幸福。我們能夠在孝敬老人時享受那美妙的過程和動人的時光,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無論你窮也罷,富也罷,只要用心去感受,你會真實而美麗地發現:孝敬老人其實是一種永不磨滅的幸福和感動。

2 缺乏教育是主要的,我覺得思想品德教育在我這裏是不被重視的,學校老師在猛抓考試成績的同時忽了學生在思想上的發展,思想被抑制,正確的行爲方式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思想上有了誤區,行爲上有了偏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及典故都沒有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道理。還有父母本身沒有一個好的榜樣也就缺乏了教育。所以要進一步發展教育的力度,普及義務教育,增強對孩子德智體美勞的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博士教育網)

3 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家庭生活其樂融融。大家相互努力,創建和諧生活人人有責。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敬老人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子女應盡的義務。

孝敬老人是社會公德,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就是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讓我們攜起手來,爲了社會和諧的發展,老人有一個陽光的晚年共同努力。

英語0512班 陳 金虹

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

我國農村正經歷着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高齡化和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高齡老年人和老年空巢家庭比例的較快增長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農村老齡問題的綜合解決。爲了解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發展情況及其對農村家庭養老的影響,xx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的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調查運用國家統計局批准,中國老齡科研中心xx年和xx年實施的兩次中國老年人口狀況調查數據,結合北京、河北、江蘇、浙江、黑龍江、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典型調查,調查對象爲農村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即老年人無子女(包括兒媳、女婿),或有子女但不同吃同住者。

老年空巢家庭包括兩類:1、獨居戶;2、夫妻戶。

老年類空巢家庭包括三類:

1、隔代戶(老年人與未成年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同住,多稱“留守家庭”);

2、兩代老人戶(老年人與父母同住);

3、與其他人同住戶(老年人與其兄弟姐妹或照料者等同住)。

xx年,全國農村老年空巢和類空巢家庭共3288萬戶,佔農村老年人家庭總戶數的48.9%,比xx年的44.9%提高了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萬人,佔全國1.08億農村老年總人口的43.9%。其中,空巢家庭老年人佔38.3%,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佔5.6%。除隔代戶從xx年的4.4%下降到xx年的3.7%外,其餘幾類家庭戶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獨居戶從13.3%提高到14.7%,夫妻戶從26.7%提高到27.7%,與其他人同住戶從0.5%提高到2.1%,兩代老人戶從0.4%提高到0.7%。

空巢、類空巢家庭分佈呈現較明顯的地區差異。東部和中部省份空巢比例相對較高,如山東、河北、江蘇的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比例超過了60%,北京、河南、浙江、安徽、遼寧等也超過了50%。西部一些省份如陝西、廣西、雲南不足30%。各省份內部的分佈差異也較明顯。嚴重的地方,村外出青壯年比例達到90%,留在家裏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隨老年人年齡提高空巢、類空巢家庭比例呈減少趨勢。農村60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中有50.2%居住在空巢、類空巢家庭中,在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中減少到40.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以有配偶同住爲主佔64.9%,喪偶的佔28.8%。

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內部差異明顯。約有2/5的老年人自願與子女分開居住。這類家庭以夫妻戶多見,低齡老年人爲主,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相對較好。有48.3%的老年人被迫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有30.7%的老年人想與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關係緊張,或子女外出發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獨守空巢。有17.6%的老年人願意入養老院,但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之不是收住對象,或當地沒有養老機構而不能如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中的問題既有作爲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有因子女“缺位”帶來的特殊問題。

(一)養老保障不穩定問題。

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從事生產勞動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近5個百分點,佔47.4%,得到子女經濟幫助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低6.6個百分點,佔59.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年人均收入2373元,約爲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4/5。受自我養老能力以及子女自身經濟狀況和養老意識淡薄等影響,39.6%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經濟困難,49%的人認爲經濟上缺乏保障,得到政府和集體救助的只佔13.6%。

(二)基本醫療缺乏保障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中健康狀況差的佔27.2%,患慢性病的佔65.5%。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多數反映合作醫療報銷起付線高,報銷比例低,報銷程序過於複雜,門診取藥花費多但不能報銷,住院治療又需要先墊付大筆押金。因爲上述原因,有70%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患病後不去就醫,“拖”病現象比較普遍。

(三)照料服務供求矛盾突出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佔20%,約948萬人。7.5%的老年人需要照料,其中11.3%的人得不到照料,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8.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靠配偶,佔52.3%,國家、集體、養老機構上門服務合計僅佔2.9%。與此相對,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子女,佔64.1%。

(四)獨居老年人面臨高生活風險問題。

獨居老年人(包括散居“五保”老人)約1004萬人。其中,覺得經濟困難的佔52.4%,需要照料但無人照料的佔18.4%,經常感到孤獨的佔53.6%,感到不幸福的佔21.0%,有過自殺念頭的佔7.5%,這些指標均顯著高於其他老年人。統計分析顯示,有60%的農村獨居老年人生活中面臨着經濟非常困難、健康狀況極差、需要照料和孤獨寂寞中的至少一種問題,近19%的獨居老年人面臨兩種以上的上述生活風險。

(五)隔代戶和兩代戶老年人生活壓力大問題。

子女外出務工,留下祖孫在家的“留守”老年人佔農村老年總人口的3.7%,接近400萬人。他們既要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又要照看孫子女,身心壓力很大,健康狀況也最差,54.7%的老年人認爲健康狀況較前一年變差,69.3%的人患有慢性病,41.7%的人在調查前兩週處於帶病狀態,這些指標均明顯高於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兩代戶老年人既要自養還要贍養其高齡父母,他們參與農業勞動的比例高達80%,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只佔44.3%,醫療費開支最大,年人均住院費支出達到1827元,遠高於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1068元。

三、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現象及問題成因分析

(一)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是人口、經濟、社會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態勢仍將持續。

造成農村老年人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原因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峯人口,同時也是70年代以來實施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相繼進入老年,老齡化加快發展。二是農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老年人口增長,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同時兩代老人戶也有所增加。三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向城鎮遷移,留守老年人增加。四是隨着居住條件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變化,兩代人願意分開居住的家庭增多。上述因素的持續存在,必將推動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繼續發展,空巢、類空巢將成爲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家庭的一種重要居住形態。

(二)子女“缺位”削弱了家庭養老的作用。

老年人勞動自養、夫婦互相扶養和子女贍養是傳統家庭養老的三大支柱,由於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喪失了支撐家庭養老的穩定結構,影響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地表現爲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同時加重了老年人勞動自養的負擔。獨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養,與孫輩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撫育負擔,兩代老年人戶則是“以老養老”,困難相對更多。

(三)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服務發展滯後導致部分老年人養老和照料服務的“真空”。

家庭養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的需求增加。由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覆蓋面窄,水平低,社會福利服務基礎設施短缺,社會養老服務不發達,使老年人的養老特別是服務需求得不到保障。調查發現,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需要上門家務服務的佔32.8%,而當地有此服務的僅佔7.0%,需要上門護理的佔35.4%,能提供上門護理的僅佔6.3%,需要入住養老機構而不能如願的佔17.6%,離老年人的需求差距很大。

(四)對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現象及其問題重視不夠,措施不力。

主要表現爲一是政策“缺位”。各地關於居家養老和老年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較少。二是觀念落後。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養老”上,對農村老年人“空巢”問題重視不夠。三是缺少有力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後,社會組織很不發育,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問題難度很大。基於以上原因,老年空巢家庭增加帶來的照料服務等問題在許多地方沒有擺上議事日程。

(五)敬老意識和贍養觀念淡化。

農村“重小輕老”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子女視老年人爲累贅,一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諉贍養義務。婆媳關係緊張,“媳婦當家,養兒防不了老”。外出務工子女忽視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與老年人缺少聯繫。還有“外嫁女兒不養娘”的傳統習俗,等等。這些因素導致部分老年人的贍養得不到落實。

四、對策與建議

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伴隨着農村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在城鎮化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因素影響下,農村以家庭養老爲主,依靠老年人勞動自養、子女贍養和土地保障的傳統養老模式受到進一步挑戰,需要從整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服務的建構上綜合考慮和應對。在繼續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社會養老保障和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體系,是新時期保障包括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服務需求,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爲農村老年人生活提供製度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把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範圍,並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採取措施給予優待和照顧。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對貧困老年人降低門檻,提高補助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考慮免除70歲以上老年人的參合費用,並對參加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在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及報銷比例等方面予以優惠,適當擴大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門診報銷的病種。醫療衛生機構應爲急重病貧困老年人開闢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建立農村老年人非繳費型養老金制度,對於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農村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可採取發放生活補貼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需要。

(二)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在服務好“三無”老人等傳統服務對象的基礎上,把服務對象擴展到高齡、病殘、獨居、生活不能自理的社會老年人。

施院0託老年羣衆i 在農村社區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活動設施,以此爲依託爲老年人就地就近提供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法律服務和宣傳教育服務,逐步形成住養、定點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村集體要積極出資設立養老服務公益崗位,同時積極倡導鄰里互助、志願者幫扶和老年人互助,以獨居戶、隔代戶、兩代老人戶特別是高齡、貧困、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爲重點,建立聯繫和幫扶制度,制定緊急事件的有效應對辦法,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三)充分發揮家庭養老的基礎性作用。

進一步推進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書籤訂工作,鞏固家庭贍養,督促外出務工子女妥善安排好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和生產。加強涉老法制教育和敬老道德宣傳,把敬老孝親納入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鎮的評選表彰內容,轉變不良習俗,和諧家庭關係。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加強生活安全的自我保護,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辦法,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對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老齡問題納入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研究和解決。要制定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設施發展規劃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將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將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發展農村爲老服務納入部門工作安排,切實承擔起爲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服務、醫療衛生、安全保護、權益維護、活躍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責任。要建立健全縣、鄉兩級老齡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人員和經費,發揮好綜合協調和檢查督促作用。在農村基層,要普遍建立起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積極調解涉老糾紛,維護老年人權益,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自助互助。

暑期“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對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分析和思考

xx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對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分析和思考

班別:xx 姓名:xx 學號:xx

摘要:通過對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取老年人口腔健康現狀信息。並分析信息,淺談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影響因素,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知識宣傳措施,爲相關部門往後的口腔醫療衛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數據。關愛老人,感謝他們爲國家,爲社會做出的貢獻,在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之際,以實際行動向國家和社會以及曾經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老年人獻禮。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保健,護理

炙熱的七月,驕陽似火。我們暫別象牙塔,懷揣着火一般的熱情來到武鳴縣開展以“弘揚醫學精神,奉獻服務社會”爲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正值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及我校建校55週年,賦予了此次社會時間更深刻的意義。憶往昔崢嶸歲月,傳當代革命精神。

本次社會實踐圍繞xxxx市老年人這一羣體,從老年人對口腔護理的認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需求狀況出發,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xx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常見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口腔護理的認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從而將得出的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以利於加快並逐步完善當地的口腔醫療衛生的建設,促進當地的平衡發展,並以此向曾經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老年人獻禮。

一.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簡析

世界衛生組織給“口腔健康的標準”下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象。然而,調查顯示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堪憂。在曾經患有或目前患有的口腔疾病調查中,41.96%的受調查者患有蛀牙;65.50%的受調查者有牙齒鬆動、缺損現象;51.28%的受調查者存在牙疼現象;24.71%的受調查者有牙齦出血現象;30.30%的受調查者出現牙齒髮黃現象 ;18.41%的受調查者存在口腔異味現象21.68%的受調查者患有牙周炎;6.06%的受調查者患有牙髓炎;僅有13.05%的受調查者認爲自己沒有口腔疾病。許多老人牙齒缺損嚴重以至影響進食,只能依賴假牙。

以小見大,可見我國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普遍沒有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口腔健康的標準”,情況不容樂觀。

二.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因素

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好壞不是天生註定的,口腔健康的保護和破壞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調查顯示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

1. 個人因素

第一,生活習慣。保持口腔的健康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老年人唾液分泌量減少,使口腔內的生理沖刷、自潔作用減弱,造成抵抗力下降,應堅持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在本次調查中做到早晚刷牙的受調查者佔總人數的50.12%, 52.45%的受調查者有飯後漱口的習慣。另外,還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沒有達到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要求。

第二,飲食習慣。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老年人保持口腔的健康尤爲重要。人到老年牙釉質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其中磨損嚴重者,牙本質暴露,可出現對冷、熱、酸和機械性刺激敏感。這時候就應該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應少食或不食過硬、過冷、過熱、過酸或甜的食物。本次對受調查者飲食喜好的調查中,喜好甜食者佔55.71%;喜食酸食者佔34.03%;喜好堅硬食物者佔 18.41% ;喜好辛辣食物者佔 26.81%喜好冷凍食品者佔 21.68%(可多選)。可見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沒有達到保健要求。

第三,口腔保護意識。健康的牙齒是幸福晚年的保證。老年人應該樹立正確的口腔保護意識。口腔保健意識包括常見口腔疾病預防緊迫性,定期檢查與早防早治的必要性,口腔衛生保健的重要性。然而在本次調查中81.35%的受調查者認爲口腔健康很重要,卻只有17.02%的受調查者在口腔出現問題後選擇立即就醫。另外有78.55%的受調查者從沒做過口腔檢查。可見,當前老年人對口腔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2.社會因素

第一,家庭經濟因素。辛勞了一輩子的老人,他們的晚年可能不再那麼能幹,有時候更像是個孩子,這時候的他們更多的是依賴子女。然而,在我們進行調查的村子裏,絕大部分老人是留守老人,xx市內的兩個養老院裏的老人多數也是子女不在身邊。子女甚少主動帶他們檢查身體,他們常年得不到家人的關心和照顧,甚至存在悲觀心態,不再關心身體健康狀態,而口腔問題就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健康隱患之一。另外,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影響了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主動就醫。

第二,社會環境因素。口腔健康知識需要社會的宣傳和推廣。我國日趨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作爲社會一個大的羣體,其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本次調查顯示,69.23%的受調查者從沒聽說過口腔護理,另外34.97% 的受調查者表示不清楚從什麼途徑獲取口腔護理知識。同時,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46.39%的受調查者非常希望獲得口腔護理知識,23.31%的受調查者一般希望獲得相關知識。可見當前有關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的宣傳力度過去薄弱,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分析和思考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現狀,有利於更好地解決這一社會難題。面對不容忽視的現狀,我們首先要明確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三.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面鏡子,口腔疾病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着重要的影響。

1. 口腔疾病會引起其他疾病

第一,心臟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臟疾病。研究證實,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與急性發作或總死亡率顯著相關。

第二,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與各種吸入性肺炎相關性較強。肺炎80%的誘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

第三,糖尿病。糖尿病與牙周病發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爲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併發不同程度的口腔病變,牙周病發病率高,病變損害嚴重且進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於無牙周疾病的患者。

第四,胃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這種細菌,腸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通過藥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卻難以清除。

第五,腦血管疾病。牙周炎作爲腦卒中的危險因子大於吸菸,而且獨立於其他已知的危險因子。有報道表明,25%的腦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對照組中只有2.5%。

正所謂“病從口入”,口腔疾病不容忽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壽命。

2. 口腔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第一,影響面容。口腔頜面部在人體美學方面佔有極爲重要的地位,起着窗口作用,是最能代表人形象的特徵之一。健康的口腔可以讓人擁有健康的微笑,在社交場合更自信。然而,口腔疾病導致的面部不對稱、各種牙頜畸形、牙周炎及牙齒缺失等,影響了面部的協調和美觀。

第二,影響發音。老年人牙齒缺損是當今社會的常見現象,這給老年人的生活也帶來了不便。牙齒是發音最主要的輔助器官,一旦牙齒存在缺損,特別是前牙缺損時,不僅說話費力,而且發聲也不清楚。這是因爲舌尖失去了原有的發音定位標誌,氣流經過的路線中少了一道控制的關口,所以說話聽起來就像漏風一樣。影響了老年人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

第三,影響心理。口腔疾病還常常會引發一些心理乃至社會問題,有些口腔疾病所造成的問題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口腔疾病引起的面部問題常常讓患者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牙齒缺損,口臭等問題經常造成一些人的社交障礙,久而久之變得封閉自卑,影響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另外,一些老人常常因爲疼痛難忍無法進食而產生悲觀情緒,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由此可見,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老年人有必要重視口腔健康,而我們社會也有必要爲老年人口腔健康做出貢獻。

四.淺談推廣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的措施

調查顯示,老年人的口腔護理知識嚴重匱乏,我們的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宣傳工作做得遠遠不夠。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現狀刻不容緩,在人羣中推廣和宣傳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勢在必行。

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宣傳重在目標細化,確保適宜措施針對老年人這一特定人羣制定特定的目標。隨着現代媒介技術的發展,以間接方式傳播傳播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1.大衆媒介

通過電視、廣播、雜誌、報紙等傳播口腔保健信息,反覆強化公衆已有的口腔衛生知識,大衆傳播渠道其優點是覆蓋面廣,能較快地吸引公衆注意力,使之集中到有待解決的口腔健康問題方面。大衆媒介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強有力的工具。其目標人羣數量多,信息完整且影響巨大。

2.視聽手段

包括光盤、幻燈片、掛圖、電影、錄像等。視聽手段常侷限在小羣體內,環境空間遠不如大衆媒介大,但其針對性和時效性較強,可反覆來回播放。適用於教授某種技能,對其他健康教育活動如課堂教育、講演、小組討論、遊戲等,起重要的補充、強化作用。

3.多元化手段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嘗試多元化的宣傳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診時的個別交談;製作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小冊;小型專題討論會;舉辦講座,圍繞具體問題進行現場示範,讓聽者親自練習加深理解並掌握具體的技能……[3]

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的花是老人臉上綻放的菊;最美的笑容是夕陽下老人安詳慈愛的微笑;最美的畫面是老人開懷的大笑……

健康的牙齒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保證,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承載着太多老人的貢獻,社會的和諧離不開老年人羣這一龐大的羣體。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之際,正是我們社會回報這些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老功臣之時。發展健康老年人羣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黃慧玲 老年人口腔衛生保健需求與護理工作思路

《中國民康醫學》xx年14期

黎昌政 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有重要影響 庫爾勒晚報 xx年07月03日

[3]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區中老年人口腔保健中的實施進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r78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xx)-11-267-02

對延津縣魏邱鄉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的優秀調查報告

作者:黃連富

爲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瞭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32億,佔目前總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續增長,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我國已完全邁進了老齡社會的門檻。隨着中國的老齡化進程,老年人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農村,生活條件不適,醫療疾病困擾,精神文化缺失等問題顯得較爲突出。此類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而農村老年人的問題關係到農村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好壞。所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解決中老年人問題,建立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村養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我們國家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閒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爲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爲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爲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係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爲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係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閤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身體健康。血壓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醫療組成員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血壓計爲村民進行了免費測量。在幾天的測血壓活動中,他們共測量了238人(其中有複測者)。統計數據顯示,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高血壓比率不斷攀升,依次爲12.6%(≤50歲)、16.3%(50——60歲)、23.8%(60——70歲)、54.8%(≥70歲)。由此可見,高血壓在老年人羣中是易高發的。當然血壓高低受時間、季節、運動、溫度、環境、精神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盡力確保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但從這一數據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問題。此外,通過走訪發現中老年人羣中還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風溼類風溼等,這些疾病都是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多數老年人的身體還是健康的,人的壽命大約在75——80歲(該村有一93歲高齡的老人),但以上所反應的問題仍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着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爲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於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係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於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爲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爲也存在困惑。

【第3篇】2022年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調查報告

我國農村正經歷着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高齡化和老年人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的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高齡老年人和老年空巢家庭比例的較快增長將直接影響到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和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農村老齡問題的綜合解決。爲了解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發展情況及其對農村家庭養老的影響,xx年,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了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狀況的調查研究。現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調查運用國家統計局批准,中國老齡科研中心xx年和xx年實施的兩次中國老年人口狀況調查數據,結合北京、河北、江蘇、浙江、黑龍江、江西、河南、安徽、重慶、甘肅等1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典型調查,調查對象爲農村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老年人,即老年人無子女(包括兒媳、女婿),或有子女但不同吃同住者。

老年空巢家庭包括兩類:1、獨居戶;2、夫妻戶。

老年類空巢家庭包括三類:

1、隔代戶(老年人與未成年孫子女或外孫子女同住,多稱“留守家庭”);

2、兩代老人戶(老年人與父母同住);

3、與其他人同住戶(老年人與其兄弟姐妹或照料者等同住)。

xx年,全國農村老年空巢和類空巢家庭共3288萬戶,佔農村老年人家庭總戶數的48.9%,比xx年的44.9%提高了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共4742萬人,佔全國1.08億農村老年總人口的43.9%。其中,空巢家庭老年人佔38.3%,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佔5.6%。除隔代戶從xx年的4.4%下降到xx年的3.7%外,其餘幾類家庭戶的比例均有所上升。獨居戶從13.3%提高到14.7%,夫妻戶從26.7%提高到27.7%,與其他人同住戶從0.5%提高到2.1%,兩代老人戶從0.4%提高到0.7%。

空巢、類空巢家庭分佈呈現較明顯的地區差異。東部和中部省份空巢比例相對較高,如山東、河北、江蘇的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的比例超過了60%,北京、河南、浙江、安徽、遼寧等也超過了50%。西部一些省份如陝西、廣西、雲南不足30%。各省份內部的分佈差異也較明顯。嚴重的地方,村外出青壯年比例達到90%,留在家裏的幾乎都是老人和孩子。

隨老年人年齡提高空巢、類空巢家庭比例呈減少趨勢。農村60至69歲的低齡老年人中有50.2%居住在空巢、類空巢家庭中,在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中減少到40.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以有配偶同住爲主佔64.9%,喪偶的佔28.8%。

老年空巢、類空巢家庭內部差異明顯。約有2/5的老年人自願與子女分開居住。這類家庭以夫妻戶多見,低齡老年人爲主,身體狀況和生活狀況相對較好。有48.3%的老年人被迫與子女分開居住。其中,有30.7%的老年人想與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關係緊張,或子女外出發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獨守空巢。有17.6%的老年人願意入養老院,但因經濟條件不允許加之不是收住對象,或當地沒有養老機構而不能如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中的問題既有作爲農村老年人面臨的共性問題,也有因子女“缺位”帶來的特殊問題。

(一)養老保障不穩定問題。

農村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從事生產勞動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近5個百分點,佔47.4%,得到子女經濟幫助的比例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低6.6個百分點,佔59.5%。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年人均收入2373元,約爲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4/5。受自我養老能力以及子女自身經濟狀況和養老意識淡薄等影響,39.6%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感到經濟困難,49%的人認爲經濟上缺乏保障,得到政府和集體救助的只佔13.6%。

(二)基本醫療缺乏保障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中健康狀況差的佔27.2%,患慢性病的佔65.5%。57.8%的人未享受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障,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多數反映合作醫療報銷起付線高,報銷比例低,報銷程序過於複雜,門診取藥花費多但不能報銷,住院治療又需要先墊付大筆押金。因爲上述原因,有70%的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患病後不去就醫,“拖”病現象比較普遍。

(三)照料服務供求矛盾突出問題。

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佔20%,約948萬人。7.5%的老年人需要照料,其中11.3%的人得不到照料,比非空巢家庭老年人高8.4個百分點。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靠配偶,佔52.3%,國家、集體、養老機構上門服務合計僅佔2.9%。與此相對,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照料主要依靠子女,佔64.1%。

(四)獨居老年人面臨高生活風險問題。

獨居老年人(包括散居“五保”老人)約1004萬人。其中,覺得經濟困難的佔52.4%,需要照料但無人照料的佔18.4%,經常感到孤獨的佔53.6%,感到不幸福的佔21.0%,有過自殺念頭的佔7.5%,這些指標均顯著高於其他老年人。統計分析顯示,有60%的農村獨居老年人生活中面臨着經濟非常困難、健康狀況極差、需要照料和孤獨寂寞中的至少一種問題,近19%的獨居老年人面臨兩種以上的上述生活風險。

(五)隔代戶和兩代戶老年人生活壓力大問題。

子女外出務工,留下祖孫在家的“留守”老年人佔農村老年總人口的3.7%,接近400萬人。他們既要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又要照看孫子女,身心壓力很大,健康狀況也最差,54.7%的老年人認爲健康狀況較前一年變差,69.3%的人患有慢性病,41.7%的人在調查前兩週處於帶病狀態,這些指標均明顯高於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兩代戶老年人既要自養還要贍養其高齡父母,他們參與農業勞動的比例高達80%,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只佔44.3%,醫療費開支最大,年人均住院費支出達到1827元,遠高於其他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的1068元。

三、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現象及問題成因分析

(一)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是人口、經濟、社會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種態勢仍將持續。

造成農村老年人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原因一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峯人口,同時也是70年代以來實施計劃生育的獨生子女父母相繼進入老年,老齡化加快發展。二是農村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老年人口增長,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同時兩代老人戶也有所增加。三是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大量農村勞動年齡人口向城鎮遷移,留守老年人增加。四是隨着居住條件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變化,兩代人願意分開居住的家庭增多。上述因素的持續存在,必將推動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繼續發展,空巢、類空巢將成爲我國農村地區老年人家庭的一種重要居住形態。

(二)子女“缺位”削弱了家庭養老的作用。

老年人勞動自養、夫婦互相扶養和子女贍養是傳統家庭養老的三大支柱,由於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喪失了支撐家庭養老的穩定結構,影響了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突出地表現爲缺乏照料者和精神慰藉,同時加重了老年人勞動自養的負擔。獨居老年人更失去了配偶的扶養,與孫輩同住的“留守”老年人加重了代撫育負擔,兩代老年人戶則是“以老養老”,困難相對更多。

(三)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服務發展滯後導致部分老年人養老和照料服務的“真空”。

家庭養老功能不足,老年人對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的需求增加。由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障覆蓋面窄,水平低,社會福利服務基礎設施短缺,社會養老服務不發達,使老年人的養老特別是服務需求得不到保障。調查發現,空巢、類空巢家庭老年人需要上門家務服務的佔32.8%,而當地有此服務的僅佔7.0%,需要上門護理的佔35.4%,能提供上門護理的僅佔6.3%,需要入住養老機構而不能如願的佔17.6%,離老年人的需求差距很大。

(四)對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現象及其問題重視不夠,措施不力。

主要表現爲一是政策“缺位”。各地關於居家養老和老年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主要指向城市,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政策較少。二是觀念落後。一些地方的工作思路仍然停留在“家庭養老”上,對農村老年人“空巢”問題重視不夠。三是缺少有力措施。農村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明顯落後,社會組織很不發育,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服務問題難度很大。基於以上原因,老年空巢家庭增加帶來的照料服務等問題在許多地方沒有擺上議事日程。

(五)敬老意識和贍養觀念淡化。

農村“重小輕老”現象比較普遍,少數子女視老年人爲累贅,一些多子女家庭互相推諉贍養義務。婆媳關係緊張,“媳婦當家,養兒防不了老”。外出務工子女忽視家中老年人的生活安排,與老年人缺少聯繫。還有“外嫁女兒不養娘”的傳統習俗,等等。這些因素導致部分老年人的贍養得不到落實。

四、對策與建議

農村老年人家庭空巢化伴隨着農村人口老齡化和高齡化,在城鎮化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等因素影響下,農村以家庭養老爲主,依靠老年人勞動自養、子女贍養和土地保障的傳統養老模式受到進一步挑戰,需要從整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服務的建構上綜合考慮和應對。在繼續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社會養老保障和公共服務,建立健全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體系,是新時期保障包括農村空巢家庭老年人在內的廣大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和服務需求,解決農村老齡問題的必由之路。

(一)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爲農村老年人生活提供製度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把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保障範圍,並考慮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採取措施給予優待和照顧。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可對貧困老年人降低門檻,提高補助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考慮免除70歲以上老年人的參合費用,並對參加合作醫療的老年人在個人賬戶計入金額及報銷比例等方面予以優惠,適當擴大老年人常見慢性疾病門診報銷的病種。醫療衛生機構應爲急重病貧困老年人開闢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建立農村老年人非繳費型養老金制度,對於不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農村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可採取發放生活補貼等方式,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基本醫療需要。

(二)加快建立農村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在服務好“三無”老人等傳統服務對象的基礎上,把服務對象擴展到高齡、病殘、獨居、生活不能自理的社會老年人。

施院0託老年羣衆i 在農村社區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活動設施,以此爲依託爲老年人就地就近提供生活照料、文體娛樂、法律服務和宣傳教育服務,逐步形成住養、定點與上門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和村集體要積極出資設立養老服務公益崗位,同時積極倡導鄰里互助、志願者幫扶和老年人互助,以獨居戶、隔代戶、兩代老人戶特別是高齡、貧困、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爲重點,建立聯繫和幫扶制度,制定緊急事件的有效應對辦法,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三)充分發揮家庭養老的基礎性作用。

進一步推進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書籤訂工作,鞏固家庭贍養,督促外出務工子女妥善安排好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和生產。加強涉老法制教育和敬老道德宣傳,把敬老孝親納入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鎮的評選表彰內容,轉變不良習俗,和諧家庭關係。加強對老年人的宣傳教育,幫助老年人加強生活安全的自我保護,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處置辦法,提高老年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

(四)加強對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農村老齡問題納入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研究和解決。要制定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設施發展規劃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將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將保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發展農村爲老服務納入部門工作安排,切實承擔起爲農村老年人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服務、醫療衛生、安全保護、權益維護、活躍老年人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責任。要建立健全縣、鄉兩級老齡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人員和經費,發揮好綜合協調和檢查督促作用。在農村基層,要普遍建立起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的領導和支持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積極調解涉老糾紛,維護老年人權益,活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組織老年人自助互助。

【第4篇】老年人生活現狀的調查報告

爲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瞭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閒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

1、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爲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爲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爲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係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爲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係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閤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着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爲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於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係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於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爲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爲也存在困惑。

3、飲食健康

4、生活方式

通過走訪發現,該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對較爲科學,但也有一些不科學的習慣充斥其中,影響着人民的身體健康。從睡眠來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習慣,大部分村民能保證每天7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晚11點早6點),個別能喲8個小時,睡眠較爲充足。其原因一是白天干活較累,二是無事可做。在體育鍛煉方面,有70%的村民能進行體育活動(多爲年輕人),而剩下的30%多爲老人,他們很少鍛鍊或從不鍛鍊。在於外界交流方面,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農田住宅的生活路線,於外界交流僅限於本組內部,鄰居之間二老年人,尤其是80歲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現在飲食不衛生和在飲酒、吸菸上。由於農村生活條件相對有限,蠅蟲較多,很難保證飲食衛生。在走訪的男性人羣中,50%的人抽菸,且煙齡較長,抽菸量較大,這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尤爲突出,對身體造成危害。飲酒方面不太嚴重,約60%的人不飲酒,在量上把握適當。這些習慣不利於健康,但由於長期的生活習慣和經濟因素,健康觀念等的制約,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還需要很長時間,需要積極的引導。

(三)文化娛樂條件

由於農村物質生活條件、村民思想觀念、政府組織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農村文化娛樂,尤其是老年人文化娛樂精神生活相對枯燥,條件較好的地方尚有能力去改善。朱寨村屬於後者,但仍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

1、現狀

從硬件設施來看,該村建無文化大院和文化舞臺,乒乓球檯,籃球架,體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設施。從軟件來看,通過村民反映,本村過去有腰鼓隊,舞獅隊等文藝隊伍,從中有一些具有唱戲、扭秧歌等才能的人,但隨着時間的發展,文藝隊處於解散狀態,器械已不知去向,加之無人引導,村裏文化活動並不活躍豐富。農閒時,住的較近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婦女)一般會聚集在一起聊天,打麻將,打牌,這些活動雖無大害,但浪費了大量時間,且長時間坐着對身體也不利,另外也不利於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還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裏,不願參與任何娛樂活動,這極易造成思想封閉。

2、原因分析

通過分析,該村文藝活動之所以行不起來,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①缺少合理引導。作爲政府,對村民文化活動這一塊重視相對不夠,在資金、技術、人才開發與培養等方面做的不太好,未能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據村民反映,文藝隊解散後器材歸個人所有(而其不能調動村民),村民對此意見較大。作爲村民,對公益事業的熱情消減,人們顧及經濟利益,加之村民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沒有人願意出面組織出面開展活動,即便有,也是小打小鬧,不成氣候,另外有些時候內容不健康(麻將、紙牌,甚至有封建迷信宗教活動)。

②人才斷層。熱心於公益事業的人多數爲老年人。他們有原文藝隊成員,有的會唱戲、扭秧歌。但隨着年齡的增長,他們不能再重現年輕時的輝煌,他們不能再進行腰鼓,舞獅等劇烈活動。而年輕一代對這些傳統活動不感興趣,不願去學習,且大多數在外務工,很少在家,因而即便有人組織也沒人會參加這些活動。

③精力有限。該村一種植業爲主,玉米、花生等種植需要人力精力,農活較多,沒時間和精力去組織參與於學習文藝活動。對於老人,多在家看孩子,也無精力去做。

④認知和條件的限制。生活在農村的人信息相對閉塞,封建的傳統文化道德觀念長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村民特別是老年人對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和認識程度,或多或少地給農村文娛事業帶來阻力。

三、農村養老模式探析(以朱寨村爲例)

(一)理論分析

農村養老是人口老齡化之後中國凸現的問題之一,目前,農村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社會化養老(農村養老保險養老)等。

家庭養老作爲傳統養老的主要形式,是以家族成員對其上一輩老人提供衣、食、住、行、醫直到死後安葬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慰藉行爲的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作爲由家庭養老向社會化養老過渡的一種形式,是以社區爲單位對老人進行集中供養的養老方式。是一種以社會救濟爲主要特徵的社會保障制度

農村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指我國農村的非城鎮戶口人員(包括鄉鎮企業職工)支付一定的勞動所得,在喪失勞動能力時從國家和社會取得幫助,享受養老金,以保障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一種社會化的養老模式。

分析這幾種形式的不同與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是大多數學者的共同目標。

由於中國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還相對處於落後貧困的狀態下,家庭養老模式的地位很堅固。結合朱寨村實際,我認爲家庭養老是適合該村的養老方式。這主要由於現階段,農村養老的人力資源豐富,雖然計劃生育政策制定並且貫徹多年,但由於傳統觀念的限制,在農村,多子女家庭仍是主流。同時,中國農村老人的晚年在精神照顧方面很欠缺,而社會化養老很難實現這一目標,所以,家庭養老成爲首選。此外,由於資金的限制,中國農村養老機構大多處於初級階段,很難得到與家庭養老一樣的精細照料。家庭養老仍然是爲中國農村老年人提供經濟來源、補償精神空缺的最佳辦法。此外,老年人大多數會選擇在家中養老的原因既有受傳統文化影響,即家的觀念,又有在精神慰籍及生活照料方面的追求。所以,在客觀上,家庭養老在中國農村是優於社會化養老的。

當然,家庭養老對有子女家庭是比較合適的,但對於那些孤寡老人,就需要大家的力量,進行社區養老了(即由政府出面給與關懷,如建養老院等)。

(二)實際操作

從理論上找到了答案,在具體操作中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作爲村兩委,一要加大宣傳,形成氛圍。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尤其是村民喜聞樂見的戲曲,小品、相聲等形式加大對村民的教育,在全村形成一種尊老愛老的良好氛圍,使村民形成一種尊老愛老意識。要加大對尊老愛老典型的宣傳,樹立典型。該村的好公婆、好媳婦暨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要繼續開展下去,但要更加公開公正公平,使其效果真正發揮出來。二要真說實幹,做出成效。要加強對關愛老年人這一塊的資金、技術投入,成立老年人組織(如剛剛建立的老年人協會,還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組織)配置適合老年人特點的器具,書籍,使各種設施充分利用起來,組織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繼續把老年人藝術隊扶持下去,培養扭秧歌,銅器,舞獅,旱船,太極拳等民間藝術繼承人,給村民進行培訓。鼓勵村民開展文娛活動。三要有的放矢,突出重點。要加強對孤寡老人,五保戶,低保戶的關愛,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經常性的走訪慰問,使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要對家庭不和諧的進行批評教育。

其次,作爲村民,一要努力樹立感恩意識,養成尊老愛***慣,在生活當中給予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細緻關心四時冷暖 ,爲老人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提供安全的居住環境,努力解決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難。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點,不急躁,細心傾聽老人心聲多和老人交流。 四要全力豐富精神生活,陪老人聊天,鼓勵老人蔘加娛樂活動等,力求做到老有所樂。五要與村民和睦相處,見到老人熱情主動,幫助老人,正確處理與老人的關係,不能嫌棄老人。六要相互學習,向先進典型看齊。

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看法,具體實施還需要結合當地實際。相信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困難,年輕人合老年人的關係將會有所改善,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一定會得到合理解決。

【第5篇】市老年人養老現狀調查報告

爲傾聽民意,廣集民智,爲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支持和參考,江門市社科聯、江門市社情民意調研中心在全市開展社情民意調查活動。本調查旨在掌握老年人的第一手資料,瞭解老人的生活現狀及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以更好推進江門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爲市委、市政府推進養老產業提供參考意見。本調查通過發放紙質調查問卷和專家座談兩種形式,在蓬江、江海兩區隨機抽樣,共有292人填寫紙質問卷。

一、江門老年人現狀

(一)基本情況

本次隨機抽取的292名對象中,男性116人,女性176人,女性略多於男性;屬城鎮戶籍的有213人,非城鎮戶籍的有79人。這主要與我們選取的調查地點有關,江門市蓬江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東湖公園中老人多數是城鎮戶籍,而滘北田良裏則較多非城鎮戶籍;在年齡方面,60—64歲的有69人,佔23.63%; 65—70歲的有80人,佔27.1%;70-74歲的有52人,佔17.81%;75歲及以上的有91人,佔31.16%;在文化程度方面,高中及以上的有24.66%,這與多數人的印象中形成強烈反差;在職業方面,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49人,國有企業職工35人,農民79人,老師、醫生22人,私營業主28人,其他79人。具體如下表:

表1:參加調查人員情況統計表

性別

116(39.73%)

176(60.27%)

戶籍

城鎮戶籍

213(72.95%)

非城鎮戶籍

79(27.05%)

年齡

60-64歲

65-70歲

70-74歲

75歲及以上

比例

23.63%

27.4%

17.81%

31.16%

國小

國中

高中或中專

本科或大專

碩士及以上

48.29%

27.05%

16.1%

7.88%

0.68%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6.78%)

國有企業(11.99%)

農民(27.05%)

老師、醫生 (7.53%)

私營業主(9.59%)

其他(27.05%)

(二)個人狀況

1、身體滿意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只有9.59%的老人對自己身體健康情況不太滿意。

2、自理能力情況:調查結果顯示,'能自理'的老人佔了本次調查總人數的87.33%,有10.96%的調查對象生活需要適當的幫助,有1.71%的生活完全依賴。

3、個人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66.1%的老人感到'每天很充實,感覺很幸福',相對應地,有10.27%的老人感到'每天很充實,感覺很辛苦';15.07%的老人感到'每天衣食無憂,無事可做,感覺很幸福',相對應地,有8.56%的老人感到'每天衣食無憂,無事可做,常感寂寞無聊'.

(三)家庭情況

1、婚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63.7%的老人目前處於'在婚'(已婚及再婚)狀態,有29.11%的老人喪偶,1.71%老人未婚,5.48%老人離婚。

2、子女數:調查結果顯示,有72.95%的老人有'2個子女'或'3個或以上子女',而有1.71%的老人無子女。這部分老年人尤其需要社會的關注。

3、與家庭成員關係:71.92%的老人表示自己願意與子女一起居住,但也有28.08%的老人表示不願意與子女居住,再進一步的調查發現63.01%的老人不願意與子女居住,選擇機構養老的原因主要是不願拖累子女,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

4、家庭內部關心程度:71.24%的老人表示家人對自己的關心比較滿意,但是有5.14%的老人對家人對自己的關心表示很不滿意。

5、家人交流情況:59.93%的老人表示家人與自己的交流頻率比較滿意,但是有7.88%的老人表示很不滿意。

(四)社會保障情況

1、經濟收入來源:調查結果顯示292名調查對象的生活來源主要爲'退休金'(有205人次,佔70.21%)及'子女補貼'(有70人次,佔23.97%)和'自己的積蓄'(有68人次,佔23.92%);需要政府部門關注的主要有享受'低保'(有17人次,佔5.82%)和'自己現在勞動所得'(有23人次,佔7.88%)。在進一步的調查中發現,有43.15%對自己的收入較爲滿意,但是有20.55%的調查對象對自己的收入很不滿意。

2、收入情況:從整體上來說,有34.93%的調查對象收入在1000元以下,感覺收入不夠應付日常開支,30.14%的調查對象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24.66%的老人收入在2000-3000元之間,只有10.27%的老人收入在3000元以上,這與前面職業分佈相對匹配。

3、醫療保險情況:調查結果顯示,52.4%的調查對象有基本醫療保險,14.04%的調查對象有公費醫療保險,但仍有10.96%的調查對象沒有任何醫療保障。

4、養老保險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8.7%的老人有養老保險。

(五)日常生活狀況

1、日常活動: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看電視'、'串門聊天'、'看報紙'爲主,而且相當一部分老年人表示現在要協助子女照顧家庭,日常活動主要是'做家務'、'帶孫子',有小部分老年人會參與老年大學或者是退管會的活動。

2、日常照料情況:42.47%的老人表示由子女或孫子女照料,21.23%表示由配偶照料,政府、社區、集體照料的則佔有8.22%.

(六)結果分析

從以上數據顯示,受訪老人對於個人生活、家庭狀況和社會保障方面基本滿意。在某些方面還存在着問題,主要體現缺乏社會保障。首先,在養老保險方面,只有約70.21%的老人有'退休金',約23.97%靠'子女、親屬供養',5.82%的老人靠'低保收入'.建議老年人養老金和其他待遇都要得到保障,尤其是加強對'三無'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戶等困難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力度。其次,在醫療保障方面,一方面應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面,調查中52.4%的調查對象有基本醫療保險,14.04%的調查對象有公費醫療保險,但仍有10.96%的調查對象沒有任何醫療保障。在收入方面,有34.93%的調查對象收入在1000元以下,感覺收入不夠應付日常開支。

二、養老數據結果分析

(一)養老政策進一步深入人心

在大民政體系下,政府政策上引導,出臺了多部指導性文件,如《江門市建立多元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方案》、《關於加快推進我市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指導養老服務以老人的需求爲本,注重老人的參與,注重服務成效。經過幾年的探索,服務得到老人的認可,養老政策進一步深入人心。因此,長者們對於各類突發事件表現地非常淡定,在'非常擔心'的選項中,排名最高的'無錢治病'爲9.38%,具體情況詳見表2.

表2:面對突發事件時老人選擇情況統計表

選項

毫不擔心

不擔心

一般

比較擔心

非常擔心

無生活來源

14.84%

46.09%

16.02%

16.02%

7.03%

無錢治病

11.72%

39.45%

17.97%

21.48%

9.38%

無人照料

10.63%

44.09%

16.54%

20.08%

8.66%

子女不孝

14.98%

51.82%

20.24%

10.93%

2.02%

不夠養老

14.98%

38.87%

21.86%

21.46%

2.83%

子女失業

9.76%

45.12%

17.48%

20.33%

7.32%

(二)傳統觀念急需進一步轉變

1、家庭養老的傳統觀念成了緊箍咒

'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等是中華民族歷來所秉持的家庭理念,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讓養老社會化成爲現實,雖然各級政府在極力倡導機構養老等社會化養老,大力宣傳社會化的養老服務,但是對於一部分老年人來說始終是一道坎。在進入江門市蓬江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滘北田良裏服務中心調查後,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4.65%的老人覺得最適宜自己的養老是社區居家養老;同時,只有5.82%的調查者認爲最適宜自己的養老是機構養老;與之鮮明對比的是,有69.53%認爲最適宜自己的養老是家庭養老。究其原因,除了傳統理念的束縛外,對老人來說,離開工作崗位的他們,逐漸從心理上脫離了社會生活,家庭成了一切,他們不願意去接受新的羣體,融入新的環境,即使子女無條件照料,老人們也寧願在家中接受護理。

2、長者養老服務需求高,但接受能力低

在調查中,92.81%的老人提出需要提供養老服務。根據調查得知,長者主要存在醫療保健、豐富的老年文化娛樂活動、精神慰藉以及家政服務等服務需求,其中醫療保健服務最受我市長者關注,成爲40.07%長者的首選,隨着年齡的增長,長者的生理機能逐漸衰退,頭腦不清晰、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聽力障礙、動作遲緩、身體免疫力下降等健康問題隨之而來。機能衰退問題,已經深深影響到了長者的日常生活行動,因此醫療保健最受長者關注;其次是豐富的老年文化娛樂活動,35.62%的老人進行了選擇,大多數長者勞動能力下降,賦閒在家,因行動不便倍感無聊和失落,但同樣具有非常豐富的感情世界。調查顯示,長者主要收入來源以子女贍養、退休金爲主,收入相對固定。但是從收入水平來看,1000元以內爲最主要的數額,只夠長者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且部分經濟特困老人表示,目前的社區補貼標準仍然不夠,每月80元的社區長者補助對於經濟困難的老人幫助不大。因此長者用在健康、醫療等上的開支很少,對社區或機構提供的有償養老服務也不敢接受。

(三)養老服務希望進一步完善

儘管目前我市在積極建設較爲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並取得一定成效,但各方面探索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養老服務的供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1、養老服務覆蓋率較低

目前,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服務對象以及經費是有限的,服務對象主要以社會上弱勢羣體爲主,一般是城市'三無'老人、五保、低保老人、重度殘疾人以及80歲以上空巢老人、優撫優待老人等。受服務內容及服務區域的限制,一些滿足條件的長者未能享受居家養老服務。在調查過程中,針對養老服務的調查中,'用過'選項最高的僅爲4.79% ,而'不清楚'的選擇都在56%以上,詳表如表3.

表3:養老服務選擇情況統計表

表3:養老服務選擇情況統計表

選項

當地有

用過

需要

不清楚

上門做家務

95(32.53%)

3(1.03%)

23(7.88%)

171(58.56%)

上門護理

87(29.79%)

5(1.71%)

30(10.27%)

170(58.22%)

上門看病

79(27.05%)

7(2.4%)

31(10.62%)

175(59.93%)

聊天解悶

82(28.08%)

14(4.79%)

22(7.53%)

174(59.59%)

老年人服務熱線

79(27.05%)

9(3.08%)

40(13.7%)

164(56.16%)

老年人飯桌送飯

83(28.42%)

7(2.4%)

19(6.51%)

183(62.67%)

陪同看病

77(26.37%)

8(2.74%)

27(9.25%)

180(61.64%)

幫助日常購物

80(27.4%)

7(2.4%)

18(6.16%)

187(64.04%)

康復治療

74(25.34%)

7(2.4%)

32(10.96%)

179(61.3%)

法律援助

95(32.53%)

3(1.03%)

23(7.88%)

171(58.56%)

2、養老服務供需矛盾

在與專家座談中,專家普遍認爲養老服務供需比較矛盾,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一是服務主體矛盾,服務滿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就服務提供主體方面而言,公辦養老機構相對短缺,供需嚴重失衡,而私營養老機構收費較高、社區養老資源短缺、福利設施較少,導致多數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無法滿足;二是服務內容矛盾,服務不能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現有養老服務主要滿足老年人的生活照顧需要,層次較低,忽視老人與日俱增的精神需求,如參與興趣班和培訓班、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陪同聊天與外出等;三是服務人員矛盾,難以勝任服務要求;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多是失業者或兼職人員,專業性較差,缺乏護理專業技能,缺乏與老人溝通的技巧,更缺乏對老年護理知識的系統學習,不能準確掌握老年羣體的心理、身體特徵。

3、養老設施分佈不均。隨着中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養老設施將成爲一個家庭的剛需。但是養老設施分佈不均衡,三區明顯比四市好,市區明顯比農村高。而在已有養老設施的養老服務中心調查顯示仍有9.59%的老人對於社區提供的養老服務設施'很不滿意',還有46.23%的老人表示'一般'.在座談中,民政部門認爲養老設施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突出的是很多社區不願建,而且選點困難。

4、養老宣傳需要進一步加強。在養老機構、設施、服務宣傳途徑的調查選項中,34.93%的老人表示是通過親朋好友口耳相傳的形式瞭解的;21.58%的調查對象通過電視、報紙和電臺等形式瞭解的。長者賦閒在家時,與人交流和電視廣播是接收外界信息的兩個重要平臺。電視操作相對簡單,且在長者家中普及度較高;但還是沒有交流來得方便。在調查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有40.07%的老人沒有了解養老機構、設施、服務。相對應的在宣傳滿意度上,只有39.73%的老人對於養老機構、設施、服務的宣傳表示'較爲滿意';12.33的調查對象表示'很不滿意',還有47.95%的長者表示'一般'.在進一步針對養老機構的調查中,結果顯示52.74的老年人對於本社區內或附近有沒有養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表示'沒有'或'不知道',80.82%的老人對於養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表示'不瞭解',13.01%的長者對於養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的總體印象'印象較差'.

(五)養老收費亟待進一步合理

養老收費直接關係到老人的支付意願,只有既具有需求意願又具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爲有效需求。在機構養老服務方面,調查結果(見表4)顯示83.9%長者只願意支付1000-1500元之間,低於公辦機構養老的平均收費,更遠遠達不到民辦機構養老的收費標準;進一步調查顯示長者選擇機構養老最關心的問題是環境是否舒適(51.37%)、工作人員照顧是否細心專業(49.66%)、醫療、文化、娛樂等配套設施是否完善(48.29%)和收費是否合理(39.38%);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有70.89%的受訪者認爲支付水平應該在'0-150'之間,還有19.18%的老人根本無力支付,這表明老人在居家養老服務的支付水平同樣不高,而且比機構養老服務的支付水平低;在社區日託方面,68.49%的長者覺得收費應該在0-300之間,還有20.21%的老人根本無力支付,這表明老人在社區日託的有效需求也相對低。這主要與醫療費用、晚年生活等方面的顧慮和擔憂使得老人在社會養老服務支付意願上偏向保守。此外,本次調查的老人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儘管這部分老人的養老觀念有所轉變,但其消費意願總體依然偏低。

三、建議

(一)以財政資金爲導向,統籌頂層設計

政府應明確自身責任,從管理者轉化爲服務者、監督者,完善社會化養老的頂層設計。養老服務財政性資金主要有社保、財稅、福利公益金及社保基金四大塊,由財政、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條塊管理。因此,應從頂層層面統籌設計,一在部門引入政策共商機制、發揮部門政策合力效應、發揮資金的協同合力效應,鞏固財政政策在養老服務設施、用工等方面的分類支持政策,加大人力資源隊伍建設投入,在人力資源培訓、職業鑑定考覈方面提供資金支持,促進就業。此外,以政府購買、服務外包的形式發展養老服務業; 以風險補償等形式吸引商業保險等中介機構爲老人提供老年保險。二完善制度安排設計,居家養老服務涉及人、財、物、制度政策等多方面,要從戰略高度釐清政策聯繫,注重制度體系的可持續性和梯度設計,着眼於服務企業和個人減支多收,對服務企業經營所得、資源使用稅給予優惠政策; 對於個人或家庭親屬提供服務的相應給予所得稅優惠與抵扣。三加強政策體系建設,由政府自上而下主導推動,優化養老服務政策環境,保障各項制度的實施,形成嚴密的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機構的各項管理制度和社會養老服務效果評估辦法,適時開展養老機構星級評定工作,全面提高社會養老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加強設施、收費、服務等方面的檢查監管,將養老服務機構全面納入政府監管體系,以保證養老服務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的監管工作,建立健全行業准入、投訴受理、獎懲以及退出機制,避免出現一些養老機構環境設施惡劣影響老人生命安全的情況出現。

(二)廣泛宣傳,營造養老好氛圍

要加強宣傳倡導現代養老理念,改變傳統養老觀念的同時,正確引導社會輿論關愛老年人,進一步強化家庭養老服務功能,防止出現福利依賴。

社區作爲長者最爲熟悉的環境,在社區內加大對居家養老宣傳更爲有效。但鑑於多數老年人文化知識水平有限以及部分老年人行動不便,社區應充分動員社區的資源,爭取將居家養老的基本常識普及到每家每戶。從而增強老年人的權利意識,鼓勵老年人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向長者做好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極的消費理念,能夠增進老年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和信任感,並且樂於接受居家服務,改善自身的生活質量。

(三)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

老年人的需求是'多元化'及'各異化'的,可能包括有'醫療康復'、'生活照料'、'情感慰藉'、'臨終關懷'等,因此,必須要擴展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使老人在家享受全面的多元化養老服務。在保障特殊老年羣體全託照料的基礎上,應將有養老需求的普通老年羣體同樣列爲服務對象,加強調研調查,根據其實際需要,或全託護理,或日間照料,或提供居家服務,使所有老年人平等地享有被照料的權利。同時在滿足老年羣體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關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合理、有效地設置服務項目;在保證基本服務項目的同時,發展多層次服務項目,滿足不同生活水平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要滿足不同老人多元化需求,養老服務隊伍是關鍵。現在養老服務人員普遍是'4050'下崗女工,缺乏培訓,專業化水平低。建議政府推動支持建立一支由醫護人員、社工、心理諮詢師、家政員等人員組成的養老服務團隊;定期進行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實行職業資格制度和技術等級認證制度,按培訓技能考覈的等級從事相應等級的服務,做到持證上崗;提高服務人員的福利待遇,健全激勵機制。

要滿足不同老人多元化需求,設施是保障。採取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辦法,分層分類提供養老服務,要改善養老機構的環境,完善配套設施,如增建娛樂活動場所、房間衛生設施、綠化面積等;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專業化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

要滿足不同老人多元化需求,管理平臺是核心。養老服務延伸到家庭,爲老年人提供精準、便捷的服務,將社會治理及我市大民政的改革精神融入到服務當中。建議建立一張養老的'網',實現政府、基層社區組織、社會組織、商業機構、居民家庭聯動的網絡。在操作層面上,引入信息化、網格化的手段,讓服務的傳播、回饋更加及時、高效、便利。

(四)規範服務收費,形成多層次的收費標準

第一,建立和完善養老護理服務規範。由於目前養老機構內老年人分級護理層次不一、標準不一、收費不一,政府應綜合各養老機構分級護理的實際情況,參照各地情況,制定養老機構內老年人分級護理的級別層次、每一級的標準、每一級的護理層次及收費標準。

第二,根據目前江門老年人的需求及經濟承受能力,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機構,降低收費。目前養老機構的服務收費還是有點偏高,加上相當部分的老人是沒有退休金收入的,他們入住養老機構的費用主要由家人支付,這也使得部分有需要的老人無能力入住養老機構。當然,也有部分老年人的經濟能力較好,可以得到較好的服務。因此,建議根據老年人的經濟水平及服務需求制定多層次的服務標準和收費。

(執筆人:許皓)

【第6篇】社區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活動報告

xx社區老齡人口較多。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動家庭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到底怎麼樣安享晚年?面臨 困難問題怎樣解決?2022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區青年匯同xx大學共同開展針對“老年人社區生活狀況”調查活動,活動工作人員5人,活動志願者3人,被訪老年50餘人。

本次調查數據中最爲突出的三個問題: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老年人的年齡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齡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難與社會其他成員共同分享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成果,而日益成爲貧困階層。除個別子女條件特別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僅僅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們收入的低,成爲直接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主因。二、老年人的思念:因爲思念不能常來探望的兒女成了許多老年人的心病,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親情。儘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強,但不管是獨居,還是與子女合住,老人們大都不願意請保姆,更想讓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質上的東西我們並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讓我們孤獨!”三、老年人的出行問題:當城市的高樓大廈將人與人徹底阻隔開時,一些年過七旬的老人也因這高大的建築,失去了在陽光下散步的機會。因爲出行的不便也導致了許多生活必備物品不能及時填補。

針對老年人生活現狀和麪臨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作爲社會工作者、敬老志願服務團隊的工作者我們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導和宣傳共同營造愛老敬老的氛圍。要提倡在廣闊的空間交流,幫助老人走出家門,加強與年輕人接觸。老齡社會不僅是人口類型轉變的標誌,也是社會、經濟、科技、醫療衛生髮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老年問題既是家庭問題更是目前的社會問題。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個人都面臨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質上的關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關注。我們應該都來關心、愛護他們。關愛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視老年人,爲他們創造一個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圍。

【第7篇】關心老年人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實踐目的:隨着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狀況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由於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無暇照顧

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門在外,很少回家,老人們孤獨寂寞,行動不便,又無人照顧,即使住進了敬老院,內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溫暖,他們渴望得到家人和社會的更多的關懷。因此,通過實踐,希望可以呼籲社會關注這羣被遺忘的人,關愛這些老人,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一聲問候,一個笑臉,一份愛心,讓我們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溫暖老人們的心窩,使他們愛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滿了歡言笑語。開展獻愛心活動,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實踐過程:

1、送出愛的禮,走進愛的心

一大早,陽光明媚,我和幾個同學就一起帶着愛心禮物來到了敬老院,我們把小小的禮物送到他們手裏,卻把大大的溫暖送到了他們心裏。老人們都很感動,和藹可親的,有的還和我們談起心來!

穿着大紅棉襖的李奶奶非常健談,她曾經是一名英語教師,愛好唱歌跳舞,她饒有興趣地跟我們探討着英語的語法,時不時從嘴裏蹦出幾句懷舊版的英語對白,那舉手投足之間讓我們全然忘記了她是一位老人。

劉爺爺是位退伍軍人,老伴很早就過世了,他告訴我們,他的兒女常年在外,自己一個人很孤獨,所以來敬老院找找朋友,找點安慰,讓自己不再那麼寂寞!老人和我們談起了他參軍的情況時,很是感動,慷慨激昂,彷彿又回到了部隊,眼睛裏流露出的是興奮與不捨,但可以看出其中夾雜着這麼多年來的辛酸淚,一個人的寂寞生活讓他的面容更顯憔悴了!

2、拉着愛的手,唱着愛的歌

讓人難以忘懷的是80高齡的陳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輪椅上,儘管行動不便,但她每個星期都會堅持寫寫字,聽聽老歌!她還教我們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動手足腦;人老神不老,樂觀精神好;人老氣不老,煩愁被嚇跑;人老志不老,奉獻不能少;人老情不老,相伴樂陶陶;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標;人老不擺老,學習永不驕;人老不怕老,困難嚇不倒……伴着動人的歌聲,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違的笑,我們也笑了,笑得有點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樂。

3、將愛付出行動

和老人們談談心之後,我們開始幫他們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把愛付諸了實際行動,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動手幹了起來。每個人都帶着關愛的心,做着關愛的事,如給老人們晾衣服,曬被子,倒垃圾……有的給老人輕輕按摩,有的還幫老人剪指甲,看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說不出的溫暖。到了午飯時間,我們主動給一些老人喂起飯來,一口,兩口……此刻的他們就像嬰兒般渴望得到捧在手心裏關懷,那幸福的笑臉,感動的淚水,看得心裏很不是滋味。爲了豐富老人們的娛樂生活,我們還帶來了一些歡笑。有講笑話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個人都希望給小小的院子,帶來大大的溫暖。身體硬朗的張爺爺乾脆還給我們伴起奏來,他拿出了擱置很久了的二胡。拉着二胡,哼着小調,別有一番風味,老人們的臉上都露出的久違的笑,很甜很美。

4、進行深入調查

最後,我們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長趙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況。他告訴我們:“院裏的老人們的基本物質生活還是有保障,也還算豐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貧乏了。老人們的內心其實也和孩子們一樣,他們更加害怕孤獨,更加渴望得到溫暖!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來很開朗,但他們內心的那扇門卻把自己關了起來,最痛苦的是,當想到親人時,只能自己獨自一人在黑夜裏默默流淚。”

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絕地訴說着坎坷的經歷和家事,情到深處時,淚如雨下。落寞惆悵衰颯,似乎充斥着他們的整個生命。連容納幸福快樂的空間都擠不進去,鹿鳴思長草,愁人思故鄉。我想他們一定很思戀那個自己曾經住過大半輩子的家,因爲在這裏,幸福快樂並不是會蔓延到每一個角落,也並不惠及每一位老人。走出大門時,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捨,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淚。

實踐結果:通過這次的關愛老人活動,可以看出老人們其實很怕孤獨,一點點的關愛都可以讓他們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間的溫情,要多陪他們聊聊天,多關愛他們。當子女不在身邊的時候,老人們最需要的是一份溫暖的關懷和問候。我們應該從各方面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

【第8篇】關於老年人生活的社會調查實踐報告

我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有悠久的敬老優良傳統。老年人爲社會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他們有權共享社會經濟發展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我國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保障全球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滿足他們的物質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整體生活質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主要體現,不僅對於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政治穩定,而且對於推進國際老齡事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老年人是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尊老敬老是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人們所崇尚的百善孝爲先等說法,無不表現出對老年人的尊敬和愛戴,在當今社會裏,關愛老年人更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風氣。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不斷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一定也隨之發生着變化。

馬鞍山市是個工業城市,而金家莊區則又是老工業區,老年人口數量更大,所以爲了瞭解金家莊區市民的生活,爲了更好的瞭解金家莊區的老年人的生活現狀,我們選擇了調查老年人的生活狀況。

3.11 塘西街道南塘社區概況

南塘社區共有50~80週歲的老人500餘人

1、南塘社區地處天門大道北段金家莊區檢查院附近,周圍商場、超市繁多,菜市場也不遠,交通便利,爲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小區內高樓林立,環境優雅,道路寬闊,衛生良好,宜於老人晨跑;區內有小亭,可供老年人休憩;亭子附近有一些基本的健身設施,爲老年人鍛鍊身體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總之,南唐小區不失爲老年人生活的好居處;

2、區內房屋等建築很新,據調查瞭解,老人們均對自己的住房及周圍環境表示感覺良好!家裏做飯都用上了煤氣,有的還用電,方便快捷;而且由於管理得當,家裏極少出現停水停電情況;家裏有什麼東西損壞時,只需一個電話,就會有相關人員及時修理!

4、區內鄰里相處融洽,平時小聚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甚是開心。

3.12南塘社區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儘管區內居住條件良好,但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1、小區規模稍大,共有兩個出口,一個大概位於小區中央,但來往車輛頻繁。特別是高峯期時,上下班車輛、來往學生的自行車或電動車等川流不息,此時爲老人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另一門較小,但因爲在小區最北邊,對大多老人來說多有不便。

2、小區內的健身設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而且至今無人修理!區內道路衛生雖然經常有人打理,但道路兩旁卻雜草叢生,而且還向居民收取衛生費,老人們提及,頗爲不滿!

3、緊靠小區南邊,有一火車道通過,一晝夜來往車次可達十餘次,深夜火車鳴笛,讓老人們抱怨連天!

3.13南塘社區的思考及建議

該社區從總體上來考慮還是比較適合老人居住和生活的,老人們生活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但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來考慮的話,還有一定的距離。經過對區內老年人的問卷調查,結合大多數老人的意願,我們現提供建議如下:

2、區內的草地儘量請人定期打理,健身設施,也要及時修理,以免發生意外;

3、銀行、學校、醫院離小區較遠,希望政府能解老人之憂,合理佈局,與人方便;

4、火車深夜鳴笛現象,確實爲區內老人乃至所有居民帶來困擾,希望政府能聯繫相關部門,讓火車在深夜在經過居民區時不鳴笛或儘量少鳴笛。

感想

今天,再回頭看看我們的實踐歷程,看看我們灑下的汗水,看看我們留下的腳印,看看我們得到的實踐成果,心裏有說不出的激動。這一路,有過累、有過熱、難也好、易也好,但是,我們挺過來了,我們就是成功者。

整個實踐歷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也同樣得到了很多。尤其寶貴的是:這種收穫也是我一生的財富!此時此刻,我的心情也很複雜。首先是慶幸,慶幸的是我們這個優秀的社會調研團隊,也慶幸我們能在學習課本知識之外,還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去接觸實踐,接觸調研,接觸社會。同時,欣然之餘我心中也感覺到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源於我們理論知識的淺薄,實踐經驗的缺乏,實踐經費的欠缺,怕不能給我們這個主題增加亮點;另一方面,這種壓力也來源於自己能力的欠缺,經驗不足,大部分要靠這個集體來探索,怕不能很好的完成這次實踐活動。作爲隊長,我覺得更多的是壓力和厚望,看着隊員們忙忙碌碌的燃燒自己,想着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能讓我們這個團隊越來越好,更是爲了能調查出有價值的問題,尋找出馬鞍山市金家莊區的老年人的難題,更好的爲老年人服務!所以每一次的分工,每一次聯繫,每一次出發都顯的極爲重要。我們八個組員,雖然來自不同的年級,來自不同的班級,卻擁有同一個夢想,同一個目標,朝着自己的夢想勇敢前行,關愛老人,從你我做起!於是,責任與壓力真的是並存.我知道,在整個活動成功的背後,在隊員們滿意的笑容背後,纔有作爲隊長壓力釋放的時刻;我也相信,等待我的還有很多,只有不懼壓力,才能把實踐做的最好。

【第9篇】對延津縣魏邱鄉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的優秀調查報告

作者:黃連富

爲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瞭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人口已超過1.32億,佔目前總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續增長,按照國際通用標準,我國已完全邁進了老齡社會的門檻。隨着中國的老齡化進程,老年人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農村,生活條件不適,醫療疾病困擾,精神文化缺失等問題顯得較爲突出。此類的問題嚴重影響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適度和滿意度,而農村老年人的問題關係到農村穩定和社會長治久安,關係到新農村建設的好壞。所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和解決中老年人問題,建立適合當地情況的農村養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是我們國家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閒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爲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爲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爲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係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爲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係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閤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二)健康狀況

一個人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飲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仍然適用。身體健康。血壓是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醫療組成員利用隨身攜帶的電子血壓計爲村民進行了免費測量。在幾天的測血壓活動中,他們共測量了238人(其中有複測者)。統計數據顯示,隨着年齡的不斷增長,高血壓比率不斷攀升,依次爲12.6%(≤50歲)、16.3%(50——60歲)、23.8%(60——70歲)、54.8%(≥70歲)。由此可見,高血壓在老年人羣中是易高發的。當然血壓高低受時間、季節、運動、溫度、環境、精神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盡力確保測量數據的科學性,可靠性。但從這一數據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問題。此外,通過走訪發現中老年人羣中還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風溼類風溼等,這些疾病都是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不容忽視的問題。當然,隨着生活條件的改善,大多數老年人的身體還是健康的,人的壽命大約在75——80歲(該村有一93歲高齡的老人),但以上所反應的問題仍要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外部環境,隨着現代社會生活頻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區社會尊老養老風氣的退化,一些人見到老年人不會主動打招呼,視而不見,這對老年人心理籠罩了陰影使之產生了社會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認爲老了無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負擔,使其生活相對比較封閉,缺乏與外界交流,這一點尤其表現在80歲以上的身上。二是來之於家庭內部,老人與子女關係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對老人的關心,子女忙於事務對老人關懷不夠入微等都使老人謝了產生失落感。同時,年輕一代對老年人行爲不理解也極易對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創傷,相對應,老年人對年輕人的行爲也存在困惑。

【第10篇】社區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

老年人社區生活狀況調查活動報告

xx社區老齡人口較多。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與子女共同生活動家庭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老年人到底怎麼樣安享晚年?面臨 困難問題怎樣解決?xx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區青年匯同xx大學共同開展針對“老年人社區生活狀況”調查活動,活動工作人員5人,活動志願者3人,被訪老年50餘人。

本次調查數據中最爲突出的三個問題:

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問題:老年人的年齡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齡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難與社會其他成員共同分享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成果,而日益成爲貧困階層。除個別子女條件特別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僅僅能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們收入的低,成爲直接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爲思念不能常來探望的兒女成了許多老年人的心病,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親情。儘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強,但不管是獨居,還是與子女合住,老人們大都不願意請保姆,更想讓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質上的東西我們並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讓我們孤獨!'

三、老年人的出行問題:當城市的高樓大廈將人與人徹底阻隔開時,一些年過七旬的老人也因這高大的建築,失去了在陽光下散步的機會。因爲出行的不便也導致了許多生活必備物品不能及時填補。

針對老年人生活現狀和麪臨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作爲社會工作者、敬老志願服務團隊的工作者我們應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導和宣傳共同營造愛老敬老的氛圍。要提倡在廣闊的空間交流,幫助老人走出家門,加強與年輕人接觸。老齡社會不僅是人口類型轉變的標誌,也是社會、經濟、科技、醫療衛生髮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體現。老年問題既是家庭問題更是目前的社會問題。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每個人都面臨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質上的關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關注。我們應該都來關心、愛護他們。關愛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視老年人,爲他們創造一個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圍。

【第11篇】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範文

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已經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經濟與文化和衛生水平的標誌。下面是小編爲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一

一、關於社區的各類概況

(1)老年人的生活現狀

老年人大多數願意與子女生活在一起,有部分老人有退休金,有部分老人依靠子女,還有的老人還在外工作,部分老年人生活靠養老金不夠,多數老年人認爲醫療保障方面不夠完善,不過大家基本都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持有滿意態度。

2)社區居住條件方面

我們調查了幾個小區,科教新村小區則屬於比較老的建築,範圍比較小,陽光100則是比較高檔,並且設施建築都比較新,建築範圍較大,桃花坪小區則是普通化小區,況且我們組成員認爲個小區內垃圾站點設置不夠多,因爲老年人走路比較費力,所以應該多建些垃圾點,我們調查的三個社區能夠更明顯的反映出給類問題。

(3)老年人社區的設施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區來看,科教新村的基礎設施基本沒有,而陽光100社區基礎設施完備,桃花坪校區基礎設施基本還行,基本可以滿足老人的需要,我組成員認爲老年人社區應當設有室內基礎設施,設些能夠讓老年人在下雨天也能的到鍛鍊,最好室內的地面設置防滑地面,以免防止老人摔跤,還有社區內部設置休息的地方太少,因爲老年人有時候走累了需要休息,並且社區在規劃時應當多設些鍛鍊器材,這樣能夠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得到鍛鍊。

(4)社區綠化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區看,科教新村的綠化太少,幾乎沒有,陽光100綠化比較晚上,也很符合那裏老年人對空氣清新度的需求,桃花坪社區基本還行,老年人也持滿意態度,不過我組成員認爲綠化是一個社區規劃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不僅使社區看起來美觀,而且能夠給老年人晨煉時帶來清新的空氣,讓老年人的身體更加健康。

(5)社區交通體系方面

從所調查的社區看,周圍各類交通體系較好,都比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去各個地方,比如醫療點,超市購物,需要乘坐的公交都比較方便能夠乘到,但有些道路比較擁擠,這樣很容易擠到老人導致摔倒,所以建議規劃時儘量路寬些,但對此老年人都較滿意。

(6)社區周圍建築類型

從所調查的小區看,每個小區周圍環境過於吵鬧,經常半夜還有鞭炮聲,這樣就很影響老人的睡眠質量,建築類型多樣,桃花坪校區周圍則有學校,而科教新村比較靠近鬧市區。

建立分析圖表如下

二、社區規劃存在的問題

(1)從我們調查的小區來看,各個小區缺乏生活配套設施,老年人也需要有娛樂場所,室內娛樂健身設施缺乏,使老年人身體不能得到更好的鍛鍊,。

(2)路面防滑設施不夠,在基礎設施旁應該更多的鋪設防滑路面,這樣能使下雨天老人也不用擔心出門會摔跤。

(3)從我們調查的小區看,科教新村房子較老,由於建房年代較久遠,房子的朝向不太好,朝陽性較差,並且周圍建築樓房過高擋住陽光,這樣有害老年人身體健康。

(4)衛生方面,新建後,垃圾桶減少了,我們認爲有必要增加垃圾桶的數量,這樣能使老人更加方便的丟垃圾,而不用走太遠,因爲老年人身體虛弱,行動緩慢。

(5)綠化方面,各個小區應加大對各種花草的種植,使綠化更加明顯,而且顏色搭配上需要讓人看着舒服,這樣有更多的綠化能夠讓老人感受到濃郁的氣息生活。

三、老年人的需求

(1)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基礎設施,而且需要更加的完善,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充實自己的老年生活。

(2)有些老人需要更多的綠化,這樣能夠讓他們呼吸新鮮的空氣,使得身心更加健康。

(3)有些老人需要小區內的路線能夠多些,能夠讓車和人走不同的路線,這樣能夠使他們出行更加安全,便利。

(4)有些老年人需要社區內設有他們自己活動的場所,以便於他們互相交友,並且能夠在晚上也能活動,使得一天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現在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我們需要加大對老年人照看的步伐,給他們更多的優惠政策,在居住方面給他們更好的環境,關愛老年人,從他們生活的社區着手進行改善,應該更多的爲老年人着想,爲老年人創造更好的生活居住條件,在社區各類基礎設施規劃上儘量做到讓老年人能更好的得到身體鍛鍊,讓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二

摘要:本文是關於就當前社會,老年人對自身常見疾病的不自知,通過開展講座的形式以解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爲目的的健康知識宣講活動,普及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運動方式、營養知識,如耳鳴、眼花、膝關節疼痛等 。

關鍵詞:老年人 常見疾病:耳鳴,眼花 知識宣講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餓需求也越來越多,再加之中國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中老年人問題備受關注。我們團隊爲積極響應關注民生的號召,開展了以解決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爲目的的健康知識宣講活動,普及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的運動方式、營養知識,如耳鳴、眼花、膝關節疼痛等,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質量,增強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意識,減少就醫頻率,並且這次實踐我們想通過去社區及療養院用宣講與表演的形式 ,在讓老年人接受我們的健康知識的同時,帶去歡樂,我們在笑語中帶去健康。

一、健康知識宣講

(一)以知識結合舞臺表演形式進行演講

以往都是專業人士(教師、教授、醫生等)開展健康講座,這次事由學生團隊宣講,充滿活力,熱情洋溢,可以傳遞更多積極的正能量;

1、中老年人常見疾病

(1)耳鳴

(2)眼花

(3)膝關節疼痛

(4)頸椎病

以往的健康宣講都是以“講”爲主,形式比較單調,我們的宣講則是演講與表演、實操結合,通俗易懂;

1、經典歌曲演繹

(1)紅歌串燒:《閃閃的紅星》、《映山紅》

(2)經典電視劇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

2、遊戲互動環節

(1)、你畫我猜,送獎品遊戲互動

二、探訪社區

(一)與老年人藝術團文藝互動

赴臨安文昌閣社區與文昌閣老年文藝團的成員們進行了一次文藝表演的互動交流。

1、文藝互動節目

(1)學生跳唱類節目《幸福拍手歌》

(2)老年人藝術團經典越劇演繹

(二)社區志願者活動

幫助文昌閣社區繪製一份心願樹的海報和4塊黑板報。

2、活動主題

(1)心願樹主題:寫下老年人的微小心願,通過我們的努力讓他們的心願變成現實。

(2)黑板報主題:軍旅題材以及防火防災。

老年人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三

一、老年保健食品消費需求旺盛

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花錢買健康”似乎成了老年人深信不疑的觀念,保健品被老年人捧爲“保健祛病”良藥,吸引無數老年人紛至沓來尋求“保命藥”。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有18人購買過保健品,佔總人數的60%,其中目前仍在購買或食用的有12人,佔總人數的40%;8人明確表示不會購買保健品,4人持觀望態度。購買保健品的18人中,六成老年人對目前食用的保健品療效不太滿意,三成老年人持中立態度,一成老年人認爲治病效果較明顯。在購買保品的18人中,花銷過萬元的8人,花銷過千的6人,花銷百元以上至千元以下的4人。被調查的30人中,九成老年人認爲保健品市場管理混亂,亟待規範整治,確保保健品消費市場良性運轉。

保健品市場混亂,負面效應強烈,爲什麼老年人仍然對此熱度不減呢?究其主要原因爲:

一是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廣告宣傳深信不疑。保健品生產商和推銷商會藉助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租場地、街道宣傳欄、鬧市撒廣告等多平臺全方面廣泛宣傳,利用名人效應、專家講座、優惠促銷、親情服務等手段吸引消費者。在這種“狂轟亂炸”的廣告氛圍中,一些老年人的心態由不信任轉變爲懷疑,再由懷疑轉變到深信不疑。被調查的30位老年人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定時收看地方衛視營養專家保健品講堂,九成老年人知曉黑龍江省廣播電臺某頻道宋某、於某專家養生講堂。六成以上的老年人表示會繼續收聽收看營養保健節目,會按照專家建議繼續購買保健品,但只有一成老年人認爲保健品療效明顯。

二是老年人癡迷保健品源於滿足其多重心理需求。一是保健治病心切。多數老年人經過大半生的辛苦勞作,在步入老年後身體機能老化,患有各種慢性疾病,在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他們會選擇購買保健品來輔助治療,緩解心理壓力。二是從衆、攀比心理。老年人一般對於新生事物的辨別能力不是特別強,比較容易接受別人的心理暗示和受周圍同伴行爲的干擾,產生盲目從衆和攀比心理,大家都買我就得買,你買多少錢的,我不能比你買少,結果購買的保健品多數很難達到廠商宣傳的效果。三是排解心中孤獨。很多家庭,老人和子女之間關係獨立,因子女們正處在事業爬坡階段,生活負擔重、工作責任大,他們有什麼苦惱也不便向子女傾訴,常以聽聽保健節目、參加保健產品講座會或到保健品店體驗等來排解內心孤獨或尋找溫暖,經過廠商的進一步“洗腦”,他們會無意識地購買一些保健品。

二、保健品市場亂象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

我國於1997年實施的《保健品食品管理辦法》明確界定,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羣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爲目的一類食品。而多數商人都要擅自誇大保健品的食用效果,擡高銷售價格,這不僅嚴重地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還讓老人付出高額代價,耽誤了病情,危害老人們的身心健康。

(一)保健品市場混亂,老年消費者上當受騙屢見不鮮。據被調查者反映,近些年常有保健品推銷商來黑河,在市區中心位置租用臨時場地搞促銷活動,他們會藉助廣告宣傳、現場推介、名醫義診和贈藥等活動,博得老年人的信任,誘導老年人購買其價格不菲的保健品,獲取高額利潤。被調查者中,有10人曾經買過此類保健品,其中6人購買了千元以上的保健品,4人一次性購買上萬元的保健品,因購買的保健品堆積如山,不得不用三輪車等工具運回家中。調查的10人中,只有1人認爲購買的保健品有療效,5人服用期間因身體感覺不適而停用,4人認爲完全沒有效果,只有10%的人認爲有效果。之前他們多數人購買過廣播、電視、網絡上宣傳的其他保健品,雖然反映平平,但還是屢試不爽。

(二)保健品價格昂貴,掏空部分老年人的養老金。保健品總體價格昂貴,少則幾百元,動輒上千,個別的上萬,甚至幾萬元,遠遠超出了本身所應有的價值。被調查者中有一位是退休環保工人,月收入不足20xx元,平日裏省吃儉用,節衣縮食,不捨得浪費一分錢,但對購買保健品卻從不吝嗇,幾乎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先後三次購買了近萬元的保健品,服用一段時間後治療效果不明顯,感覺受騙了,對保健品療效產生一些懷疑,但心裏仍渴望遇到真正管用的保健品。另一位被調查的老年人介紹,爲了達到保健品治療效果,在服用保健品的期間,廠商會向他推薦了一套有輔助治療功能的保健器械,配合治療,這套器械花費近三萬元,使用了近兩個月,沒有感覺到任何療效。

(三)盲目信任保健食品易耽誤病情,還會影響家庭和諧。多數老年人對保健品市場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習慣性將保健品等同於藥品,廠商正是利用老年人相信保健品可以治病這一盲區,故意誇大宣傳療效,欺騙老年人陷入消費誤區。被調查者中,八成以上的老年人只信商家的宣傳內容,並不知道真正的保健食品有標誌(藍帽子圖樣)、批准文號及食用方法,個別以治病爲目的的老年人,由於長期盲目服用不適宜的保健品,往往會加重病情,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三成老年人反映在服用某品牌的保健品後明顯感覺身體不適,老病沒治好卻又添新病,讓他們苦不堪言,有的老年人因購買時怕兒女阻撓,沒有告知他們,服用後效果差又怕兒女埋怨,爲了避免家庭矛盾,他們多數會保持沉默。

三、規範保健品市場刻不容緩

(一)各職能部門應加大執法監管力度。消協應加大轄區內保健品廣告宣傳的監督檢查力度,對臨時租用公共場所搞專家講座、街道散發傳單、隨處張貼小廣告等廠商加強監管,對虛假、誇大宣傳保健品功效的商家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肅查處,以絕後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加大保健品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製售假劣保健品等違法行爲,並藉助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給予曝光,公佈假冒保健品名單,提高消費者警覺性;及時受理老年消費者舉報投訴案件,幫助老年消費者對提高保健品的認識和識別能力,以防上當受騙。

(二)嚴厲打擊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的虛假宣傳。嚴格審查涉及老年保健品廣告宣傳內容,尤其是以醫生、專家、患者等形象做療效說明的違規宣傳,對存在誇大誇張宣傳效果,誤導公衆消費的虛假宣傳應立即責令停播或屏蔽,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三)提高老年人的識別能力,學會自保。引導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應讀懂保健品的標籤和說明書,認清該產品的保健功能,並依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對症下藥”;一定要到正規、有證照、信譽好的商家購買保健品,注意保健品的外包裝上是否有批准文號、生產日期等;平時還要多瞭解健康知識,參加由正規醫院組織的活動,對於保健品廠商組織的保健講座,應謹慎參加。

(四)給老年人營造一個舒心的生活環境。老年人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社會的關愛,作爲子女應該多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儘可能抽出時間常回家看望老人或致電問候老人。社區是離老年人生活最近的基層組織,應積極協調政府盡力爲老年羣體提供休閒、娛樂場所,開辦健康知識講座,引導老年人選擇正確的健康消費,讓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五)新保健品管理辦法應儘早出臺。我國1997年6月出臺的《保健品食品管理辦法》一直沿用至今,已經難以適應複雜多變的保健品消費市場發展需要,國家應儘早出臺新保健品管理辦法,建立健全管理細則,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提高職能部門執法能力,更有效地打擊違法違規行爲,保障人民人身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諧。

【第12篇】老年人和老有所爲調查報告精選

七月份,我們按照省老齡辦的工作部署,採取開會座談、基層走訪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形式,對全市優待老年人和老有所爲情況進行了一次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優待老年人情況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發展,在致力於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同時,把做好老年人優待工作、促進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當成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來抓,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定。1998年1月,市政府出臺了《市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優待規定》),並根據省優待規定,分別於2001年9月和2022年6月,兩次對《優待規定》進行了修訂完善,逐步擴大優待範圍,提高優待標準。同時將老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各級財政按轄區內每位老年人1元的標準設立老年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用於發展老年事業;將老年人優待工作作爲老齡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目標責任制考覈,確保落實到位,監督到位。在此基礎上,各級老齡部門和涉老優待職能部門相繼制定了具體的實施辦法,加強管理,規範服務。爲調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老年人優待工作的積極性,我們一方面藉助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優待規定》,通過電臺節目“桑榆茶館”、晚報專版“夕陽紅”等大力宣揚優待老年人的典型事蹟和典型人物,與市慈善總會辦公室、電視臺配合製作了一期關愛老年人的公益廣告;另一方面深入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通過“老年法下鄉”、“老年文藝匯演”等形式以及開展敬老模範村居、模範家庭,敬老好兒女、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出關愛優待老年人和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社會氛圍。

(二)主要做法

1.發展養老事業,不斷提高養老保障水平。一是加快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建設。勞動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徵繳力度,切實保障離退休職工的基本養老。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共7478個,參保職工32.5萬人,參保率達90%以上,其中,退休職工4.7萬人;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機關事業單位共1713個,參保職工7.7萬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18萬人,全部按時足額領取養老保險金。農村養老保險從1991年開始實行,2022年全市共收農村養老保險費4100萬元,比2022年增長10.2%,共支出547萬元,增長33.7%。二是在全市農村堅持開展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活動。目前,簽訂率已達到86%以上,兌現率達到95%以上,家庭養老的主導作用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另外,全市80%以上的村(居)將敬老養老納入了村規民約,制定了具體的敬老措施和贍養老人的標準,規範了村民的敬老養老行爲。三是實行了農民退休和養老補貼制度。全市共有900多個行政村實行了此項制度,少的每人每年100元,多的達5000元,近兩年共爲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1000多萬元。各級還大力支持發展農村養老基地,把一些荒山、荒灘和荒地無償交給老年人開發經營,集體給予一定形式的幫助,收入歸老年人所有。乳山市南黃鎮南黃村2000年建成養老基地,老年人自願參加“老頭隊”,經營50多畝土地和150多畝速生林及育苗基地,每位老人年收入3000元左右。目前,全市已建農村養老基地320多處,有近萬名老年人受益。四是建立了以市、縣、鎮三級財政供養爲主的農村五保供養新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五保供養經費籌集難題。今年全市共有五保對象9736人,需五保供養經費1507.4萬元,已全部納入三級財政預算。五是大力發展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從2002年開始,全市大力實施“星光計劃”,投資1億多元完成“星光老年之家”項目65個,總建築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從2022年開始,市政府加大了敬老院建設力度,市級投資1500萬元,各市區配套1000萬元,對64處敬老院全部進行改、擴、新建,目前已有29處完工,新增牀位5000張,預計11月底前將全部完成改擴建,基本滿足五保對象願進全進的需求。從2022年7月開始,我市開展了市屬單位聯繫農村敬老院工作,64個市屬單位分別聯繫1處敬老院。活動開展以來,各單位高度重視,將其作爲聯繫基層、服務社會、關愛老人、改進作風的大事來抓,一年來共走訪慰問敬老院260餘次,到敬老院開展志願服務、義務勞動100多次,爲敬老院提供幫扶資金約70萬元,各種慰問品折款約40萬元,極大地促進了農村敬老院的發展。另外,市級財政爲100週歲以上、具有本市常住戶口的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長壽補貼金,乳山市在此基礎上每人每月加發50元。榮成市、文登市等市區還爲100週歲以下的高齡老年人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優待和補助。

2.實施醫療保險和大病救助制度,努力減輕老年人的醫療費用負擔。2022年,全市參加醫療保險的企業共6668個,參保職工40.7萬人,其中退休職工5.4萬人。從2003年6月起,我市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22年又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把參保標準由每人每年40元提高到50元,比國家、省標準均高出10元,目前全市農村參保人數共122萬人,參保率達94.56%,全省最高,其中有21萬農村老年人蔘保,全市9700多名五保對象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此外,各市區還根據自身實際,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將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和城鄉貧困老年人納入其中,進一步減輕了醫療費用負擔,文登市2022年爲城鄉老年人補助大病醫療費用30多萬元;環翠區將391名貧困老年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併爲36人提供了大病醫療救助。另外,全市鎮以上醫院還普遍設立了老年門診和老年人家庭病牀,縣以上醫院對前來就醫的老年人普遍免收掛號費,對彩超、b超、ct、腦電圖、心電圖、化驗等檢查項目以及住院費、診療費、治療費均實行了不同程度的減免。各級衛生部門還組織醫護人員爲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體檢。

3.狠抓優待規定貫徹落實,倡導全社會關愛優待老年人。省、市優待規定出臺後,我們採取有效措施,主動協調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各市區、開發區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實各項優待內容。在候車(船、飛機)室設置老年人專用座椅;老年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優先進站、檢票、上下車(船、飛機);65週歲至69週歲的老年人,半價乘坐公共汽車,7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坐公共汽車;65週歲至69週歲的老年人,獨立居住的,有線電視初裝費享受半價優惠;老年人免費使用收費公廁等。乳山市對持老年證乘坐出租車的老年人實行優惠:60週歲以上老年人半價,70週歲以上老年人2公里基本里程以內免費。全市所有收費公園對老年人免費開放,收費的體育健身場所以及風景名勝區、旅遊景點和文化宮、圖書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公共場所一律對老年人實行半價優惠,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同時,我們還鼓勵支持全市各類服務行業根據行業特點,對老年人給予優待和照顧。從去年3月份開始,我們在全市廣泛開展了商家關愛優待老年人活動,倡導商家對老年人實行優惠或免費服務,今年又爲每個參與商家統一製作了“關愛老年人定點優惠服務單位”牌子,截至目前,參與此項活動的商家已超過百家,行業涉及鐘錶、眼鏡、服裝、乾洗、布藝、攝影、理髮、醫療、法律服務等各個方面,使全市老年人更多、更好地享受到了關愛和照顧。

4.做好老年維權工作,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2001年以來,市和各市區人大、政協先後兩次對老年法規政策貫徹落實情況進行了檢查和視察。各級司法部門把《老年法》和《條例》列入普法計劃,普遍建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老年法律諮詢服務站、維護老年人權益小組、涉老糾紛調解小組等老年法律服務組織。我們與司法部門聯合爲部分老年人發放了“法律援助卡”。各級法院(庭)對涉老案件都堅持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和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原則,有效維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幾年來,我市涉老案件和贍養糾紛結案及調處率均達到96%以上。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老齡問題和老齡工作尚未得到全社會應有的關注。有的單位和基層領導對老齡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關愛優待老年人的自覺性不高。二是落實優待老年人規定存有死角。一些公益窗口單位受經濟利益驅使,執行優待規定打折扣,如老年人進入旅遊景點應減免門票費用的待遇在有的地方還沒有完全得到落實,個別公廁不執行有關老年人免費入廁的規定,一些老年福利服務機構在水電暖等方面還沒有或沒有完全享受到優惠政策。

建議:一是繼續廣泛深入地開展尊老敬老宣傳教育活動,用法制和道德的力量營造貫徹落實優待老年人規定的良好環境。繼續把貫徹落實老年法律法規納入全民普法宣傳計劃,把尊老敬老傳統美德教育納入黨校教育、中國小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公民道德建設之中;結合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採取多種形式,大力宣揚敬老愛老先進典型;在報紙、電臺、電視和刊物上辦好老年人節目和老齡工作宣傳欄目,做到刊物上有文章,電視上有形象,廣播上有聲音。二是建立健全黨政主導、老齡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定期召開有關涉老優待職能部門的聯席會議,強化行政的、社會的和輿論的監督機制,督促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不斷加強管理,規範服務,確保各優待服務場所、設施和窗口按照《優待規定》的要求,設置優待標識,落實優待內容。三是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老年事業投入機制,可以通過政府劃撥一部分、福利彩票或其它方式資助一部分、社會捐助一部分的方式逐步增加對老年人優待工作的經費支持,大力開展老年福利服務設施建設,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水平。

二、老有所爲情況

(一)基本情況

在我市41萬老年人口中,約有70%都是低齡健康老人。隨着全市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養老觀發生了明顯變化,他們中許多人有知識、有經驗、有潛力、有熱情,也有很好的勞動習慣,不願意賦閒在家,渴望發揮餘熱,多爲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老有所爲”已成爲他們晚年生活的需要。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十分珍惜老年人“壯心不已”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堅持“黨政主導,老齡牽頭,社會參與,注重實效”的工作原則,鼓勵各市區從本地區、本系統、本行業、本企業、本居住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探索新形式,充實新內容,爲老年人創造寬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把老年人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時空優勢和年齡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調研情況看,我市目前共有老年知識分子1.2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9%;有各類老年人才組織和團體216個;老年人常年參加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科技開發、教育、醫療、社會服務、公益事業等方面的人數約27500人。這些老年人通過自發成立老年羣衆性組織、接受原單位和社會的聘用或者在涉老部門的組織指導下,積極參與經濟、社會發展,不僅使晚年生活更充實、更有意義,提高了社會對老年人重要作用的認知度,而且推動了老齡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主要做法

(1)發揮老年人政治優勢,引導參與中心工作。爲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的需要,真正體現黨政領導“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精神,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強和改進“老有所爲”工作,各級老齡組織和涉老職能部門都把“老有所爲”納入日常工作範疇,組織和動員廣大老年人,在關心下一代、淨化社會風氣、維護社會治安、宣傳政策法規、技術經驗傳幫帶等方面發揮作用。市委、市政府爲發揮老幹部、老黨員、老英模的政治優勢,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從2002年開始,對市區、鄉鎮領導班子進行年終考覈時,在每個考覈組裏都配備了一位退休或退居二線的擔任過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老同志,賦予他們充足的權力,鼓勵老同志參政督查、建言獻策,取得了良好效果。2022年進行《市優待老年人若干規定》的第二次修訂時,市政府通過基層老齡組織在近4萬老年人中開展了大型徵求意見活動,使修訂後的優待規定範圍進一步擴大,標準進一步提高,更好地維護了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權益。在先進性教育活動期間,我們充分發揮基層老黨員的政治優勢,在社區分別選派有文化、威信高、肯負責、有能力的老黨員擔任支部成員,參與社區工作,並定期組織轄區居民召開組織生活會、思想工作彙報會、民主評議等活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萬多名老黨員參與了村(居)組織的學習教育、發展黨員、民意收集、衛生監督、社區服務、再就業、參政議政等活動,成爲影響和帶動村(居)服務工作發展的中堅力量。

(2)鼓勵老年人投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物質文明建設。我們在大力提倡尊老、敬老、愛老,不斷完善養老保障制度、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同時,堅持從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上爲老年人才發揮作用創造條件,支持鼓勵有專長、有技能、有熱情的老年人,退而不休,接受原工作單位或其他單位的聘任,爲企業充當顧問,提供諮詢服務,讓老經驗服務於新發展。部分市區的工商部門爲鼓勵老年人自我創業,專門制定優惠政策,爲持老年證創辦、領辦經濟實體的老年人免去當年的工商管理費,大大增強了老年人蔘與經濟發展的自覺意識。2022年,我們發動全市企業和商家在老年人中開展了“四個一”活動,鼓勵老年人爭做政策宣傳員、決策參議員、致富信息員、民情聯絡員,爲我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提供一條有價值的民情信息,挖掘一條爭資立項的線索,引薦一個外地投資意向。一年中,來自各行各業的退休老人共引進外地投資意向28個,提供合理化建議500多條,其中有80%已進行了成果轉化,直接或間接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創造了寶貴財富。不少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科技工作者還自發組成宣講團,採取入戶座談、文藝說唱等形式,走村入戶宣傳黨的政策、科技知識和致富經驗。

(3)支持老年人服務公益事業,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我們在各市區、各鎮(辦)以及青少年較多的村(居)老齡工作部門普遍成立了關工委組織,定期組織老年人爲青少年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科普知識培訓、扶貧幫困等志願服務。我們還與市老幹部局、老年體協、老年大學等涉老部門積極配合,大力加強“五老”骨幹隊伍建設,組織老科技工作者、老醫學專家、老教育工作者、老藝術家們開展科技下鄉、健康義診、助學助教、文化下鄉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了和諧社區和新農村建設。今年,我市按照全國、省老齡辦關於開展“銀齡行動”的工作意見,在全市首次啓動了“銀齡行動”,堅持就近、方便、可行、實效、自願的原則,廣泛動員老年知識分子在關心下一代、淨化社會風氣、技術經驗傳幫帶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並着手籌建老年人才數據庫,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地開展“銀齡行動”儲備和集中人才。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自發成立羣衆性組織,發揮優勢和專長,分別成立了老年治安巡邏隊、老年勸導隊、老年便民服務中心、社區老年志願者服務隊等各種老年組織約280多個,活躍在車站、碼頭、旅遊景點、醫療機構、居民社區等地方,爲城市建設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乳山市老年志願者隊伍,2022年5月成立以來,參與人數已迅速增至800人,他們通過開展維護社區治安、倡導公民遵守社會道德、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活動,爲全市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4)建立“老有所爲”激勵機制,擴大宣傳和影響。爲充分調動廣大老年人發揮餘熱,關注城市建設,奉獻公益事業,積極建言獻策,我們在工作中注重發現、培育、宣傳典型,並通過每年舉行一次全市模範老人評選活動,大力表彰一批在“老有所爲”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年人,充分發揮好他們在“老有所爲”活動中的示範作用、骨幹作用和橋樑作用。去年我們同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聯合表彰了100名模範老人,今年計劃再評選表彰“十大模範老人”。同時我們定期組織召開全市“老有所爲經驗交流會”,藉助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廣泛深入地宣傳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去年老人節期間,我們與市人事局、市人才服務中心聯合舉辦了一次離退休人才專場交流會,爲離退休人才和社會企事業單位搭建一個人才供需的信息平臺,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是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良好願望與缺乏參與平臺的矛盾比較突出。調研顯示,我市80%以上的離退休老幹部渴望晚年發揮餘熱,但付諸實踐的不足30%。二是城鄉差別大。城市老年人的“老有所爲”活動無論是在參與積極性、參與機會方面還是在活動內容、活動形式、活動效果上都明顯好於農村。三是老年人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比如醫療、衛生、法律等行業的退休者、工廠的退休技術工人以及政府部門的退休幹部由於知識水平較高,專業技能較強,社會關係較廣,老有所爲的機會明顯大於其他老年人。社區中不少熱情的“大爺”、“大媽”普遍存在着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理論功底薄弱、工作經驗少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有所爲作用的完全發揮。

幾點建議:“老有所爲”是六個老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積極老齡化的重要舉措,必須常抓不懈。一是要大力宣揚“老有所爲”的重要意義,創造老年人蔘與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增強社會開發老年資源和老年人自我開發的意識。根據社會需要和自願量力的原則,爲老年人搭建施展才能的平臺,積極爭取當地財政的支持和幫助,將“老有所爲”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鼓勵和引導老年人從事教育傳授、社會公益事業、社區服務和自我服務等活動。二是要以城市社區和農村村鎮爲重點,把“老有所爲”落實到基層。基層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要把“老有所爲”作爲基層老齡工作的一項重點工作,認真組織實施,使其成爲基層老齡工作的一個新亮點。城市社區要建立老年人才檔案,爲老年人蔘與社區服務提供信息,牽線搭橋;農村基層要充分發揮老年人在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的作用,鼓勵低齡、健康老人從事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積極參加“三個文明”建設。三是要將“老有所爲”和“老有所學”有機結合,以老年學校、老年學習班、老年活動基地等爲載體,組織老年人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並定期開展各種文體娛樂活動,不斷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養,促使老年人老有所學,學有所爲。

【第13篇】老年人居家養老調查報告

大學第一年的暑假,我到了位於白雲區鬆南街博愛園社工部開始了爲期七天的關於老年人居家養老入戶訪談的社會實踐活動。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中國社會逐漸步入老齡化,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多,老年人各種社會問題與矛盾的突出越來越成爲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因素。老有所居,老有所養,並且不只是馬虎了事地苟活於世,而是幸福安康地養老,成爲新的社會熱點。

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分爲三部分,爲家政服務、醫療救助與心理慰藉。按政策規定,八十歲以上老年人全免費,六十歲到八十歲的老年人只收取一定基本費用,由政府財政補貼,做到關愛老年人生活,讓老年人活得更美好的目標。

然而,老年人信息獲取渠道的侷限性讓許多老年人不清楚此項政策,即使清楚,但仍需要爲各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做一次全面的訪談,瞭解其基本情況與需要,以便更好地爲進一步由針對性地服務老年人打下基礎。這樣,我這次的暑期實踐訪談工作則顯得尤其重要,訪談了解案主基本信息這是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爲日後開展工作作基礎性參考。並且能讓更多老年人獲得政策資訊,帶給他們通向幸福老年生活的鑰匙,我感到十分榮幸與責任重大,並積極努力做到最好,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我們先從居委會度拿到有關該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的資料,包括其姓名、年齡、住址、電話等基本信息,然後兩人一組,按照門牌號碼逐家逐戶上門入戶做訪談。

訪談形式與一般的調查不同:

一般調查是按照調查問卷上的問題逐一向被訪者發問並作記錄;

我們社工的訪談不象調查那麼死板且讓人厭煩;

我們先將要問的相關內容記在心裏,敲門入戶後就不帶問卷,不當場記錄,好像一個朋友似的與工作對象聊天,將相關信息記在心裏,訪談結束後再根據記憶填寫問卷。

我們想得到工作對象的信息,並不是一般的發問,如直接問:你有多少個兒子啊?而是像普通閒聊一樣,不過通過我們有意識的轉移談話話題,以關心工作對象爲目的來引導對方主動講出我們需要的信息,如問對方是不是一個人住,或者問其兒子有沒有來探望他等系列相關話題使對方主動說出其有多少個兒子等信息。

這樣,訪談的對象並不會對我們的到來與我們的訪談產生厭惡或不耐煩,因爲我們採取的形式是平和、溫馨的,老人家知道也感受到我們是在真心關懷他們,對他們好。雖然這樣得到我們想了解的信息會頗費時間與精力,但這也是雙贏的好方法。

通過與老人的談話,我們將得到的信息作分類與歸檔處理,找出哪些老人需要這樣的幫助,哪些需要那樣的幫助,哪些需要特殊關懷等,以便下一步對不同的老年人實行幫助、照顧與關懷,適當開展個案、小組工作,使不同的老年人更好更幸福地安享晚年。

通過七天的走訪,發現不論老年人居住條件的好或壞,文化程度的高或低,收入資金的多或少,都存在許多不同的問題。尤其突出的問題是孤獨。老年人退休後待在家裏,白天兒女上班、孫子上學,只有晚上才見幾面;對於與子女不同住或獨居的老年人來說尤其爲甚,每天孤獨在家,等待子女孫子前來看望。即使平時與工友朋友一同逛公園、飲早茶,但一回到只有自己的空空的家裏是,一陣陣無力的孤獨感撲面而來。調查報告

雖然工作地點離家較遠,地處郊區,條件較爲惡劣艱苦,天氣炎熱,衣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但我仍然堅持下去,做這有意義的訪談實踐活動。在實踐機構一羣熱心的師兄師姐的講解與教導下,在與有極其豐富的人生閱歷的不同老年人交談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許多對於人生的態度,對於心境有很大的提升。

【第14篇】對延津縣魏邱鄉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的調查報告

作者:黃連富

爲弘揚社會責任,體驗農村生活,提高個人素質,更好的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我們赴新鄉延津縣魏邱鄉“450行動計劃”科技支農服務團就朱寨村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進行了瞭解,並結合當地實際探究了一條適合當地的農村養老模式。

一、社會實踐背景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現狀

通過對朱寨村近三百戶家庭的走訪,我們對該村的老年人生活條件、醫療健康狀況、文化娛樂休閒狀況等方面有了初步瞭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況不容樂觀。

(一)生活條件

1、居住環境:該村大多數爲瓦房,不少家庭條件較好的住上了樓房或平房。而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於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於農村人特有的生活習慣,院落中的物品擺放較爲雜亂;現在大多數家中電視已經普及,但通過走訪,發現一些老人獨居的家中並沒有電視,所以他們的精神生活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該村實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戶(其中每戶出資400元,其餘由政府補貼),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難,但在走訪中也發現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總的來說,該村老年人生活條件還行。

2、收入與支出: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其收入主要來自於勞動收入(個人積蓄)。據調查,該村人均耕地1畝左右,玉米和小麥爲主要糧食作物,除去口糧、稅糧(現已取消)、牲口食糧外,以市場價出售,年戶均糧食收入約3000元,平均到每個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僅有幾百元,這就是大多數老年人用以養老的資本。對於那些身體尚好或有手藝的人(大多在60-65歲之間)他們還會向年輕人一樣外出務工以增加收入。除勞動收入外,老年人資金來源還有子女供給、政策扶持,然而,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如,子女於老年人的關係是否融洽,子女經濟條件,子女是否有尊老愛老意識願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獨生子女計生補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條件,需要評選過程客觀公正。

目前,農民的花銷相對較少,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其花銷部分主要用於生活生產消費和醫療保健支出。生活消費支出的主要用於購衣,食品,沼氣,自來水,電費等。用於生產消費的主要是糧種,花費,機械,農藥等的購置。隨着物價的上漲,這些方面的花銷成了他們沉重的負擔。在醫療支出這一塊,據調查發現,村中一家小診所,村民有頭痛發燒小感冒一類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這家小診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發展。另外農戶家中也有常備藥,因此,小病對村民的負擔影響尚輕。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處於疾病多發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還是佔有相當比重。雖然農村新型醫療合作在農村較爲普及,但據村民反映,由於體制原因,報銷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醫院,不同病情報銷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藥價虛高,醫患關係緊張等原因,農民從新農閤中獲得的實惠並不多。

【第15篇】老年人健康的調查報告

老年人健康的調查報告

爲了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做進一步的調查和了解,我們團隊於2011年7月20日下午在唐山市會展廣場,採用隨即抽樣的方式對廣場上的部分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因爲老年人會在傍晚來廣場上散步、乘涼,所以我們團隊下午經過精心的準備,在五點左右來到廣場,首先我們分成兩隊,安排兩隊各自負責的區域進行調查,然後我們開始了調查。在調查採訪過程中我們隨即對不同的老年人進行了調查,既有退休前擔任領導的也有退休之前是普通工人的,既有現在領取退休金的也有靠做小生意賺錢的。

我們的第一位採訪者是一個退休的領導,之前在某局擔任重要職位,現在退休和老伴在一起居住,因爲有四千的退休金,所以生活比較富裕,兩個子女已經工作,每逢週末都會看望老人,老人感到很幸福,對於現在的養老體制,有一定的.瞭解,雖然養老體制還尚不健全,但已經有所進步,並在不斷完善,老人現在最擔心的是身體健康問題,因爲參加工作中過度勞累,頸椎不太好,老伴也有心臟病,所以比較多的時間用在療養上,現在有了醫療保險補助,所以看病買藥的壓力也有所減輕,對於現在的生活總體上比較滿意。之後還採訪到一位老奶奶,現在正買水和飲料做點小生意,退休前在某公司是普通職工,退休了不願意在家閒着,就和老伴在廣場上賣飲料,一來打發時間,二來掙點錢,有四個子女,一個女兒和兒子在外地工作,兩個在唐山本地上班,平日裏在唐山的子女可以照顧老人,外地的子女只能年底回來一次,因爲子女工作比較忙,所以現在和老人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偶爾會感到一點孤獨,因爲自己的退休金比較少,所以生活比較簡樸,因爲身體不太好,高昂的藥費對於他們來說是最擔心的事情,感覺生活比原來有所改善,對當下生活評價一般。最後的一位採訪者是從農村來的老人,因爲兒子在唐山市裏生活,老人在農閒的時候過來,正好趕上孫子放暑假,可以幫孫子做飯,照顧一下孫子,雖然老人已經年邁但身子還很硬朗,還有力氣幹活,所以不想在家休息,他說只要身體還幹得動就自己掙錢,加上子女的幫助,生活還過得去,以後不打算進養老院,比較希望是居家養老,對於現在的生活比較滿意。

通過今天的調查發現,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所處的生活環境有很大關係,退休金和醫療保險的保障能使老年人的生活保持穩定,子女的照顧和身體健康問題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爲今天調查的地點是廣場,所以大多是被採訪者心態很好,他們大多是在閒暇之餘來散步聊天,有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總體上對生活比較滿意。

老年人健康的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