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第1篇: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隨着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一大趨勢,預計在二十一世紀三、四十年代將達到高潮。目前,這一問題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90年代以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人口老化形勢日益嚴峻,老年人口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總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斷提高。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老齡問題即老年人的需求問題和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日益突出,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解決北京市的老齡問題,北京市統計局最近在全市範圍內進行了老年人生活現狀及需求的抽樣調查。

(一)老年人的生活現狀

大多數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從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離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業比例較低;老年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離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夠自理;老年人公費醫療的比例達到60%;老年人的娛樂活動較爲單一。

(二)老年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願意與子婦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表示滿意;絕大多數老年人選擇家庭養老;半數以上的老年人贊同再婚;大多數老年人沒有學習的興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會價值。

(三)老年人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寬敞的住房”,第三是“經濟上有人幫助”和“看病就醫方便”,另外,還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務社區”,而提到其它問題的老年人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問題存在着地區差異、年齡差異和文化差異。

地區差異:城近郊區的老年人對目前生活狀況的滿意度要低於遠郊區縣,城近郊區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位於第二位的是“看病就醫方便”和“增加服務社區”,位於第三位的是“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遠郊區縣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經濟上有人幫助”,第三是“看病就醫方便”。

年齡差異:60-69歲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主要涉及六個方面,根據老年人提及的多少來排序,這六個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寬敞的住房”、“看病就醫方便”、“增加服務社區”、“經濟上有人幫助”和“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而7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問題比較集中,主要是一個,即“生活有人照料”,而對其它問題提及的較少。

文化差異: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沒有問題的人數比例越低。受教育程度在國小及以下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生活有人照料”,受教育程度爲國中和高中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是“有寬敞的住房”,而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老年人提及最多的問題則是“增加服務社區”。

(四)中青年人的觀點

大多數中青人願意與老年人住在一起;近60%的中青年人不贊同老年人就業,主要原因是老人年齡偏高、身體不好以及老人應該享受生活;中青年人中90%以上在生活中都幫助老年人;中青年人認爲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是很豐富;在養老方面,中青年人的看法與老年人一致,87%的人選擇家庭作爲老年人的養老場所;將近70%的中青年人贊同老年人再婚;中青年人認爲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筆寶貴財富,不是家庭的社會的負擔。

(五)結論及對策

1、加強養老保障體系的建立,制定符合北京市情的養老政策。

養老問題是老齡問題中最重要的問題,它包括兩項基本內容,即養老期間的經濟保障和服務保障。關於經濟保障,由於我市的老年人口以離退休人員爲主,他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離退休金,因此,在發放離退休金時,一方面要保證離退休人員按時領到離退休金,另一方面要隨着就業人員工資水平以及物價指數的變化,及時調整離退休金的金額,以保證老年人的實際生活水平。與此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北京市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負擔,使我市的養老工作步入良性循環。關於服務保障,目前北京市的養老方式主要是居家養老,這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調查發現,無論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傾向於這種養老方式,但是由於現在的家庭結構、規模正在發生變化,家庭的養老功能已趨於弱化,不能完全滿足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因此,應該把居家養老和規範化的社區服務相結合,把社區服務引入家庭,以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只有做到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的有機結合,才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發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質;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真正做到老有所樂;拓寬老年人的就業渠道,實現老年人的社會價值。

3、搞好社區建設,發揮社區的助老服務功能

社區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和生活空間,隨着家庭養老功能的減弱,老年人對社區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對社區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加強社區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對老年人的服務功能是解決老齡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北京市的社區建設比較薄弱,不能適應老年人的各種需求,因此,在進行社區建設時,首先要加大對社區養老服務業的投入,通過多方位、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資力度。其次,增加社區老年人的服務設施和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醫療保健、家政服務、健康娛樂、學習教育、法律諮詢等服務項目。第三,要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社區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提高社區爲老年人的服務質量,不僅讓老年人享受到有關的照顧資源,還要讓老年人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

第2篇: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本站的老年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當前低收入羣體生活情況調查報告

2010年1月29日,國家統計局呂梁調查隊按照省總隊的安排,開展了當前低收入羣體面臨的困難專項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5份,收回15份,回收率100%。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同時我們詳細調查相關問題和了解居民意見,在此基礎上分析研究,最終形成了這個報告,希望該報告爲各級政府制定低收入羣體就業政策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一、調查狀況及特徵

我國將最低20%收入階層的人均消費水平作爲低收入羣體的劃分標準。近年來,城鎮低收入的主體已由傳統的"三無"人員(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法定撫養人)轉爲特困職工、失業人員及其家屬。

1.家庭特徵。低收入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徵:一是戶均人口規模較大,平均每戶4.2人;二是負擔係數高,平均每個就業人員負擔人口3人;三是文化程度低,低收入人口文化程度大都爲國中及以下水平。

2.年齡結構。年齡在30-40歲之間佔53%,40-50歲之間佔13%,50歲以上佔33%;

3.收入水平。低收入羣體的年收入大多在10000萬以下, 1

10000-20000元之間佔33%。

4.就業狀況。在被調查的15戶城鎮居民中,教師佔13%,機關幹部佔20%,其它個體戶及打工者佔67%,其中下崗再就業人員居多。在城鎮低收入羣體中,下崗失業人員佔相當比重,從業人員中"非正規就業"相對居多。在低收入戶的就業者中,家務勞動者和待業人員佔相當的比例。城鎮低收入羣體就業人員主要分佈在一些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行業,如製造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社會服務業、建築業等,相對教育文化藝術、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收入水平相對較高、且比較穩定的行業而言,就業的比重明顯偏低。

4.收入來源。城鎮低收入羣體的平均收入非常低,2009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爲6250.82元,僅爲城鎮平均水平的1/2。

5.生活情況。城鎮低收入羣體有93%的戶認爲低收入家庭由於收入少,其消費水平普遍較低,生活質量較差。支出主要爲生存性支出,除此之外寥寥無幾。比如食品類,其特點是“溫飽有餘,營養欠佳”。大部分家庭冬季只購買白菜、土豆這兩種菜,反季節的精細蔬菜很少消費。肉類、禽類、水產類、鮮乳品、鮮瓜果的消費水平極低。

6.住房情況。城鎮低收入羣體住房條件較差。人均面積小,且因前年連綿秋雨天氣影響,大部分屬危房,安全係數大大降低。在調查中,有20%的戶認爲自己的房屋存在安全隱患。有7%的戶認爲自己的房屋屬於危房。但是按低收入羣體的收入水平,很難依靠他們自身的能力改善居住條件。

在低收入戶中,大部分人取暖、炊用燃料都是中煤。因爲今年煤炭價格上揚,因此今冬取暖費用大增,成爲低收入羣體家庭支出中的一項剛性支出。

春節臨近,對於低收入羣體來說,節日經濟的繁榮與家庭收入的捉襟見肘形成鮮明的對比。每逢年終歲末,必將迎來一個消費高峯期。每到這個“黃金時節”,大部分物價就開始上揚。然而,消費者似乎已默認,春節前後的物價上漲是正常現象。在調查中,有93%的戶認爲現時的物價水平偏高。低收入家庭對此更是難以承受,對於節日的所需物品很大程度上採取不是必需品就不去購買的思想,很難說他們能過上開開心心、歡樂祥和的春節。

城鎮低收入羣體生活狀況令人揪心 。

在調查中,低收入家庭戶提出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三年來,低保審批未辦結,影響到低保家庭一系列

諸如:孩子教育扶助金的申領、城鎮廉租住房的申請、住房補貼的領取等一系列問題,讓低保家庭一籌莫展。

在調查訪問中,低收入家庭在面對目前的生活狀況普遍有“四盼”和“四憂”。 一盼家裏失業人員能早日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二盼子女能早日就業,走出失業—貧困—失業的惡性循環怪圈;三盼政府能提高低保標準;四盼能穩定物價。低收入家庭最擔心家裏發生意外事故或天災人禍,陷入借債—還債—借債的惡性循環中;擔心生活必需品價格繼續上漲;害怕非義務教育費漲價;最怵家庭成員生病住院,承擔不起昂貴的醫藥費。

二、意見與建議

城市貧困不同於農村貧困,是一個更爲“隱性”的貧困。從城鎮低收入羣體生活狀況的抽樣調查結果來看,城鎮低收入家庭也許並不缺衣少食,並不缺少居住的房屋,但是,他們在維持基本生活、抵禦重大疾病、承擔子女上學、改善居住條件等方面承擔了更多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他們既需要物質支持,也需要精神關懷。

在調查中,有60%的戶覺得政府部門應該從穩定物價、繼續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線、加快加大廉租住房的供應這三方

面着手解決低收入羣體的生活困難問題;有53%的戶覺得應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教育救助制度放在首位,另外還應從加大對低收入居民的職業教育培訓及引導和金融部門放寬信貸政策支持自主創業來共同解決低收入羣體的生活困難問題,使他們的生活狀況得以改觀。

解決城市低收入羣體的貧困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項持久而艱鉅的任務,需要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管齊下,逐步解決。

標籤:調查報告 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