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查報告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調查報告【新版多篇】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篇一

(一)感情淡漠,上進心不強。家庭教育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爲、心理、人格與智力健康發展。父母常年外出務工,不能將孩子帶在身邊教育,將他們寄養在年邁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家裏,疏於管教,造成性格孤僻、自閉和不合羣,與父母長期得不到溝通、交流,造成親情淡漠,對學習缺乏熱情和進取心,自覺性不強,學習成績普遍較差。

(二)留守兒童的行爲習慣、心理出現偏差。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的教育寄望於學校,而學校由於學生多、教學任務重,教師對“留守兒童”的心理關愛難以顧及,與家長溝通難以實現,致使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不遵守學校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說假話、成了“問題兒童”。

(三)疏於管理,經不住外界誘惑。“留守兒童”的年齡剛好處在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過程中,由於缺乏必要的引導、教育、管理而易於造成是非意識淡薄,分不清好壞。“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知道從心理上關心孩子,更不能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在教育態度、教育方法上還是老一套,與孩子交流溝通上存在困難,根本管不了。現階段,一些娛樂場所不能有效管理,而社會上一些不法娛樂場所爲了牟取暴利,滲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蝕內容,對缺少親情關愛、性格孤僻、苦悶無聊的“留守兒童”具有腐蝕性和誘惑力,使一些“留守兒童”沉迷其中不能自撥。加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誘,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對策與建議 篇二

(一)創設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應努力創造條件彌補家庭教育缺失對子女造成的不良影響,強化家長對子女成長的監護責任和教育責任,引導家長正確處理打工緻富與子女教育的。關係。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教養環境,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種無法代替的教育資源,父母可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多與子女進行交流,關心子女的成長,使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另一方面,家長要多與學校教師保持聯繫,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成長情況,並及時引導教育,防止其滋生消極的思想傾向。

(二)加大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度。

關注“留守兒童”身心成長是一個繁雜的社會問題,縣委、政府、相關部門及全社會都有責任和義務,要加強輿論宣傳,特別要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要積極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行動。各級婦聯要充分發揮聯繫各界婦女的特殊作用。開展“代理媽媽”活動,給予“留守兒童”更具體的愛。組織“留守母親”接受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她們的素質,更好地承擔起“留守子女”的撫養教育責任。共青團可組織“留守兒童”參加團(隊)活動,和城市兒童開展手拉手活動,各級關工委要積極參與“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與特困和問題的“留守孩子”結對幫扶, 讓他們能得到更多的親情和關愛。

(三)進一步優化學校育人環境。

學校和教師應更多地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思想變化,增加感情投入,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應有的心理歸屬。還要與家長及代養人建立經常性的聯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發揮家庭和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時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造條件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課,使“留守兒童”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發展。

(四)★★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

要把解決“留守”問題作爲當前“三農”問題的另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進一步推進城鄉一體化,制定和出臺保證農民工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改善農民工子女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