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優質多篇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優質多篇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篇1

一、摘要

目前國內的網上購物市場(以下簡稱“網購”)已呈現出一派蓬勃之勢。大學生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和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使得“網購”朝着更加廣闊和便捷的道路發展。但是對於“網購”也分爲了兩派,一派人熱衷於網絡購物,而其他人則對網絡購物有一定的顧慮。針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進行了小範圍的市場調查,預測出武漢市大學生網購的相關數據,然後進行分析,得出調查結果。根據結果分析出網購存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具體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二、引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十九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的統計報告》發佈的信息,至20xx年6月30日,我國內地網民總人數已達3.23億;其中,經常上網購物的約有3000萬人,與去年同期相比,經常上網購物的網民增長50%,顯示出這種新的購物方式的潛力。

作爲大學生,隨着網絡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他們成爲網絡購物羣體中的主體。他們往往扮演者引領社會消費趨勢的角色,儘管在校期間沒有收入來源,在消費能力上受到了限制,但大部分學生4年之後都會獲得一份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收入。所以在校大學生一旦突破了資金的限制,他們將是未來網絡的主宰力量,在網絡購物方面,他們更具優勢。因此,從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是網上購物消費的潛在羣體,他們對未來網上購物的發展趨勢有重要的影響。而從網絡購物者的文化程度來分析,上網購物的大學生已經達到總數的49.3%。基於這樣一種思考我們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瞭解當代大學生網絡購物的主要特徵。

三、正文

(一)調查的背景: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藉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爲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爲基礎的新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爲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網上購物的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網絡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着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大學生作爲對網絡最敏感的人羣,他們對網上購物行爲接受很快,已經成爲網上購物市場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原因及滿意度進行研究具有商業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調查的目的:

通過此次調查有助於瞭解大學生網上購物情況,從中分析當代大學生對網購的接受程度及消費行爲特徵,並通過了解當前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看法、態度等狀況,正確指導大學生網上購物消費行爲,以及對我國當前網上購物的現狀及網上購物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三)調查方法和對象:

本次我們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首先,製作出調查問卷;然後,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向主要高校在校大學生髮放紙質版問卷,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對問卷進行了統計和分析,最後得出了結論和認識。

(四)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大學生網上購物潛力巨大

通過本次調查顯示,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佔50%。而沒有網上購物經歷的大學生,其中只有7.8%的人沒有瀏覽過購物網站。不難看出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說明大學生對網上購物這一行爲能夠接受,並且接受的比較快。

2、大學生網購羣體的性別特徵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女生曾選擇過網上購物,而男生中這一比例卻只有62%,明顯低於女生。(如圖表三所示)這可能是因爲女生對新鮮比較感興趣,喜歡追求時尚;而男生在這方面的需求或認識顯然比女生要低,這可能是造成大學男生網購比率比女生低的原因,也反映了男女生不同心理需求。

(1)沒有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沒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沒有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商品問題、賣家誠信(例:假貨,質量差)、貨款的支付問題、商品的遞送及郵費問題、售後服務問題、網絡安全問題、觀念難以轉變、環境不允許等。其中,有50%認爲商品質量低劣,認爲售後服務差的佔27.30%,有22.70%如此之高的比例認爲網絡欺詐使她們對網購望而卻步。質量差是大學生對網購產品的主要意見。

(2)選擇網上購物的原因:

調查顯示,在有購買經歷的大學生中,嘗試網購的主要原因主要有: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尋找稀有產品,出於好奇、有趣,時尚、款式新穎,受身邊朋友影響,可以貨比三家、沒有營業員壓力。而比例較大的是:節約時間、節約費用,方便、送貨上門。

4、大學生網購行爲的特徵

(1)購買的商品或服務類型

大學生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排名依次是:服裝類(78.3%)、圖書音像(53.3%)、小飾品(38.3%)、生活用品(26.7%)、數碼產品(20.0%)和其他類(5.0%)。

從調查結果來看,服裝類、書籍音像類所佔比例較大;其次小飾品、生活用品、數碼產品也佔一定比例。這體現了大學生在網購類型中以生活必需品爲主,而且在學習用途(如圖書)中所佔比例也較大。與網上購物其他類型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對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的接受程度顯然還有待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數碼產品價值較高,消費者不太信任;由於數碼產品的性質和別的商品不太相同,一般購買它時需要見到樣品。這可能就是制約網上購買數碼產品發展的重要原因。

(2)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情況

消費的金額主要是由生活水平所決定,而大學生並沒有實際的收入,所以一般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30-60段和60-100段,其中女生偏多。大學生網購消費金額普遍比較低,主要集中在30元-60元和60元-100元,男女生相比,在100-200元之間和200元以上,這兩檔男生的消費金額高於女生。

(五)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1、網上購物的薄弱環節

調查顯示,無論是否有購物經歷的大學生都對網購存在一定的擔心因素,他們普遍認爲網購在很多方面還有待提高,如商品的質量(66.7%)、商家的售後服務(60.0%)、網上支付安全(46.7%)以及送貨速度(31.7%)等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學生在選擇網上購物時還不能完全接受,尤其是對網上商品的質量還很不滿意,在這方面還希望商家能夠提供質量合格並且和網上差別不熟太大的商品;再者,商家不能認爲一旦網上商品賣出後就與自身無關,還應提供較好的售後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網上購物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網絡商品的管理。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喜歡購買一些品牌商品,之所以在網上購買,就是看中了網絡商品的價格低,但是虛假商品的摻入使大學生受到欺騙,從而失去了對網絡購物的興趣。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商品的質量的管理與鑑定,確保商品的真實性。

(2)加強商家信譽度的管理。根據調查,很多購物網站都設立了信譽度的測評。比如淘寶會員在淘寶網每使用支付寶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對交易對象作一次信用評價。在交易中作爲賣家的信用度分爲20個級別,級別越高,信譽度越高,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譽度來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

(3)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伴隨着網絡購物的迅速發展,有關於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卻顯稍慢,中國涉及到網絡購物方面的糾紛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保護法等法律調整,而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規範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因此,建立和完善網絡購物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就賠償責任承擔主體、合同模式、權利與義務、糾紛處理機制、賠付途徑等做出規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總結

根據我們這次的調查也可以看出,大學生---這一未來的主要消費羣體對網上購物的前景還是很看好的,說明網上購物這個市場還是具有很大開發潛力的,相關網站,企業和商家應提高宣傳力度,同時對於網絡管理與支付程序等不足加以改進。力求做到盡善盡美,以此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羣體並且增加老客戶的忠誠度。不僅讓大學生這一羣體瞭解,也要讓廣大民衆參與進來,促進網上購物的發展。相信隨着我國網絡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網民的不斷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展網絡購物活動,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網民加入到網絡購物的潮流中來,我國的網絡購物市場必定會越來越繁榮。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篇2

執法行爲規範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依法正確履行職責,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爲準則,也是確保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廉潔勤政、執法爲民、端正黨風、純潔警風的強力保證。近年來,由於個別民警執法行爲不規範導致系列侵犯公民合法權益的案、事件時有發生,給公安機關造成不良後果及惡劣影響。今年暑假我在家庭所在地的派出所進行了爲期三週的實習,在此期間,我虛心向老民警請教並且認真學習了該所執法規範化建設的具體內容,蒐集、查閱了大量資料。在這裏我淺談一下公安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原因,以及改進和規範執法行爲的幾點建議。

一、公安民警在執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執法理念,指導思想錯誤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然而在部分警察身上,一些不合時宜的傳統執法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特別是法治意識和人權保障意識沒有很好確立,在執法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具體表現在:1 不重視理論學習及“以人爲本,人性化”執法理念的培養,理論修養不深,法律知識匱乏,執法方式簡單,粗暴,接待羣衆缺乏耐心等。2 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人民警察法》第六條規定了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十四項法定職責,在現實中一些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沒有很好的履行這些職責,這在當前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中表現得尤爲明顯,首先是不及時處理羣衆的報警,不及時立案及調查,其次是對羣衆保護人身,財產權利的求助,不理不睬或拒絕履行,再就是對公民依法申領證件,執照,故意刁難,無故拖延等。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案

1 執法主體不合法,在基層派出所,協警,保安參與辦案,製作筆錄,有的派出所,甚至讓見習生參與辦案。2 違反地域管轄、部門管轄規定執法辦案,如派出所跨轄區查賭,抓嫖,派出所上路查處交通違章行爲等。3 違反程序辦案,在基層派出所,先調查後立案,先處罰後裁決等執法現象依然存在,當場處罰不出示證件,處罰決定書不及時送達等問題也時有發生。4 超越職權審批,如派出所所長審批刑事案件。

(三)濫用職權

1.濫用罰沒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同類案件違法情節相似,罰款數額卻相差懸殊,原因在於當事人態度的好壞或有無重要“關係”;其次是亂罰款現象大量存在,在辦理賭博、賣淫嫖娼等案件中,以罰代刑、以罰代教的現象還很多。2.濫用強制性措施:首先適用強制性措施的隨意性大,比如對嫌疑對象的強制傳喚,超過24小時還進行非法關押;其次隨意扣押處置涉案財物,如不按規定審批登記後就扣押,久不處置等。

(四)粗暴執法的存在

1.辦案中的變相體罰,刑詢逼供仍然存在。2.對待來訪羣衆不耐煩,不願意接待。如派出所民警對某個屢次上訪的羣衆“討厭”之至,以致於該人每次來派出所都沒有民警接待。3.處理治安糾紛案件,多采用強制手段,不重視引導及思想教育。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般來講,執法行爲不規範發生的客觀原因主要是機制缺失、制度疏漏、管理不善、監督乏力。主觀原因部分民警綜合素質不高,執法觀念保守、落後等主觀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公安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現行的公安管理體制弊端日益顯現,人事管理體制、財政保障體制,執法監督體制都不能適應當前的執法活動,表現在:1.人事管理體制不適應,目前,公安機關列入當地政府機構編制序列,實行公務員人事管理,地方組織人事部門的制約使內部人事管理缺乏自主權。2.財政保障機制不適應,現行公安辦案經費重要靠財政拔款,這取決於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財政狀況及有關領導的重視程度,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公安經費,難以達到基本保障。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維護治安的經費佔財政收入的9.9%,我國僅佔2.8%,是少數低經費國家之一。因而產生某些“創收”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爲,如警察與妓女聯手罰款創收,以罰代刑,以錢代罰等,並且經費過低,嚴重影響了警察執法能力和質量的提高,在執法過程中發生的某些徇私枉法、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瀆職違法等直接、間接侵犯人權的行爲,與之有密切關係。3.執法監督體制不力,(1)監督與被監督意識薄弱,表現在:一方面將權力與監督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主要是對執法監督畏難,部分民警認爲監督就是干擾辦案,監督就是故意找茬,對監督持牴觸心理。(2)有關監督的制度不健全。《人民警察法》第六章專門對執法監督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規定,但太過原則,《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頒佈,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太過原則、僵化,沒有考慮到變化的現實。(3)監督的視野不夠寬敞,只強調了內部監督,而外部監督往往流於形式,羣衆監督渠道不暢。

(二)警察整體素質不高,隊伍不規範

有一調查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警察隊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佔總數的52.3%,這較之上世紀90年代的3.9%,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調查結果又表明,57.3%的高學歷警察,多在辦公室,在基層的很少,目前我國警察的整體素質狀況令人擔憂。1.部分民警缺乏應有的法律業務知識,導致業務不精,對新形勢下執法辦案的要求不瞭解,導致粗暴執法,違法辦案,比如這幾年,從地方和部隊轉業軍人中錄用的新民警,只進行了短期的培訓,沒有系統地學習法律業務知識,不能適應崗位執法的要求,2.一些民警職業道德水平不高,缺乏應有的工作責任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嚴重。比如對沒有經濟利益的案件能推則推,而對有經濟利益的案件的案件則爭着辦理,借辦案之機,吃拿卡要,有的甚至索賄受賄、貪贓枉法。

例如一些民警對打架糾紛等治安案件,互相推諉,不願辦理,卻忙於辦理抓嫖、抓賭案件,箇中緣由,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抓嫖抓賭案件油水“多”,而打架、吵架等糾紛案件則既“浪費”時間,又無油水可撈。

三、改進和規範執法行爲的幾點建議

(一)、必須大力加強執法思想教育。正確的執法思想是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的重要保證,是做好執法工作的前提。沒有正確的執法理念,再好的制度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目前,少數民警還存在着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和不作爲、亂作爲等影響公安機關執法公信力現象,執法思想、執法理念不正確是根本原因。新時期、新形勢下,必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動,通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每一個民警都要清楚 “權從何來”、“爲誰執法”、“如何執法”等問題,切實打牢執法爲民的思想根基,始終帶着對人民羣衆的深厚感情去執法,既是執法的過程又是服務人民的過程,特別要正確處理好打擊和保護、管理和服務的關係,真正做到“嚴格執法、熱情服務”,實現執法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必須大力加強執法主體建設。執法主體合格是執法規範化、職業化、專業化的保證,也是執法隊伍建設的基礎。加強民警對執法相關法律的學習及對業務知識的熟練掌握,對重點崗位的執法警察要定期考覈,以作爲評定警察執法資格的重要依據,培訓考覈的重要內容是警察工作的基本法律,執法程序和工作規範,培訓考覈不合格的,取消執法資格,調離執法崗位,這樣,一方面提高了執法民警的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從心理上使執法民警重視法律業務素質的提高,從而有行於民警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必須大力加強執法制度建設。只有把公安執法工作全部納入程序化、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嚴格制定獎懲措施,才能確保嚴格、公正、文明、理性執法,使廣大民警養成規範執法的習慣。一是大力加強執法調研活動,對基層執法活動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及時歸納整理,及時制定相應的規範性文件。二是創新執法質量考評。明確執法質量考評的標準、考評範圍、質量界定、結果運用等問題,將日常考評與季考評、年考評結合,將實地檢查與網上考評相結合,落實執法辦案獎懲制度,將執法質量同執法民警自身利益的捆綁和統一。

(四)、加強執法行爲的規範化建設。公安民警的執法行爲是否規範,直接影響公安機關的執法質量、執法形象和執法效果,進而影響執法公信力,因此,規範執法行爲是重中之重。必須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嚴格依法規範執法、執勤行爲。對現有法律、法規從實體到程序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在法律面前決不能打折扣、走捷徑、搞變通、執法犯法。二是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工作機制。明確執法部門和崗位民警的執法責任,確定各自執法工作的目標和要求。三是對易發生問題的重點執法崗位、執法環節上的漏洞隱患進行排查,制定相關制度進行完善。

(五)、必須大力加強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及時、有效的執法監督,是保證公安機關和民警規範執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執法爲民措施全面落實的具體措施。採取更加有效的監督措施,加強對公安執法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的監督和制約。暢通外部監督渠道,整合內部監督力量,落實內部執法監督責任,保障各項監督措施和責任追究落到實處;加強對基層執法的日常管理,把執法質量抓在平時、抓在個案、及時發現,及時整改,通過建立、健全執法單位和執法民警執法檔案制度,加強對平時執法活動的管理,促使基層民警在執法工作中邊幹、邊查、邊改、邊受培訓。

警察執法的改善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應以積極適應時代發展的新要求、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的新期待爲出發點,以全面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和執法公信力爲目標,以大力解決人民羣衆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執法突出問題爲突破口,全面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實現建設法治和諧社會的宏大目標。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篇3

一、看待兼職的態度

(一)有無必要兼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爲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爲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其餘的則認爲可有可無。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35.2%,60.8%的同學認爲大學生兼職非必學均認爲可有可無。

(二)是否從事過兼職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14.3%的男生,11.8%的女生經常兼職,75.5%的男生,78.4%的女生偶爾兼職,10.2%的男生,9.8%的女生從未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不大,即絕大多數同學偶爾兼職,少數同學經常兼職或從未兼職。總的來看,由於社會對女性就業的歧視,女生認爲非常有必要兼職的比例明顯高於男生;隨着年級的增長,同學們意識到就業形勢愈來愈緊迫,認爲非常有必要兼職的同學比例顯著增長。

二、尋找兼職的途徑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69.4%的男生45.2%的女生自己尋找兼職,38.8%的男生,25.5%的女生通過熟人尋找兼職,22.9%的男生,27.5%的女生通過中介機構尋找兼職,還有部分同學通過廣告尋找兼職。與此同時,各年級差異性不大,基本與

總體情況相符。調查還發現,80%以上的同學認爲學校非常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課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

三、從事兼職的類型及範圍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80.8%的男生,40.7%的女生做過家教,分別有16.3%的男生,78.4%的女生做過促銷,分別有13.2%的男生,29.4%的女生髮過傳單,同時,還有少數同學從事過禮儀,家政,餐飲等兼職工作.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分別有65%,75.5% ,98%的同學做過家教,分別有5%,7.5%,26%的同學做過促銷,分別有20%,30%,16%的同學發過傳單.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四、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均有90%以上的同學認爲兼職對學習的影響因人而異,只要注意調整,能夠二者兼顧,還有小部分同學說不清楚二者是否會相互影響. 我作爲一名在校學生,我也認爲兼職與學習之間並不存在衝突。因爲我們一般做兼職都是在寒暑假或雙休日,並不佔用學習時間,在學校裏,我們依然能放下心來安心學習。再說,如果同學們抱着學習的心態去做每一份工作,我相信這對我們無疑是有幫助的。大學就是一個強調自主學習的地方,而社會就是一座大課堂,只要你用心去學,就會發現許多奧祕。更何況,大學生在課堂了學習了那麼多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同樣可以應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兼職又何嘗不是付費調查兼職另一種形式的學習呢。不僅如此,我還認爲學生兼職有利於專業的發展、經歷的積累。由於我們是一個專科學校,比較注重技術的學習及實踐經歷,所以,兼職的鍛鍊就對我們更加重要了。而且,我們專業是國際導遊系的英語系,出於專業的需要,我們要接觸很多形形色色人,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人際交往的能力,而做兼職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接觸社會,學會與各種人打交道。

五、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穫

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2%的男生,37.3%的女生認爲兼職可以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頗有成就感;分別有43.6%的男生,60.8%的女生認爲兼職可以積累社會經驗,爲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分別有11.2%的男生,1.9%的女生認爲兼職可以拓寬交際面。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爲兼職的收穫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爲可以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 我們針對現在的大學生熱衷於兼職的原因做了兼職調查報告調查,經過總結,發現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自立意識強,希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一定的經濟獨立。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社會,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多人希望通過兼職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能力,併爲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由此可見,社會競爭的激烈和就業的壓力在大學生身上顯現出強大的衝擊力,這是造成大學生兼職的重要原因。

六、兼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應對方式

不論從性別還是從年級來看,超過70%的同學偶爾遇到過困難,20%左右的同學多次遇到過困難,只有極少數同學從未遇到過困難。所遇到的困難當中,基本不包括性別歧視,而有部分同學認爲引起兼職困難的原因是自身能力不佳,也有不少同學認爲是由於用人單位過於刁鑽。其中主要的是中介服務機構林立,不誠信的現象屢見不鮮。在被調查的100名大學生中,有78名與中介服務公司打過交道,有36名大學生即36%的被調查對象被中介服務公司騙過所謂的中介費用。資金不等,一般在50元到150元之間,而據有關專家說,一般中介費不得超過5元。一般中介機構收取當事人的中介費時,巧立名目,說是人身保險,檔案費等,並在當事人交納“中介費”後信誓旦旦的作出三天內過來上班的承諾。而最終給予當事人的答覆的流程是:保證立即上班—等待通知—不了了之。事實上,這些中介公司運行的程序如何呢?據調查,一些中介服務公司和一些企業串通,進行暗箱操作,通過達成一定的分贓協議,採取“分批錄取”,“短期僱傭”等形式共同榨取,分贓所謂的中介費用。

注:a.“分批錄取” 即公司說第一批已經錄滿,交過中介費的,下一批錄取時優先考慮,在學校等待通知。b.“短期僱傭” 即公司編造一些由頭,說當事人工作不合格,把當事人辭退,以接受所謂的下一批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避免交過中介費的大學生鬧糾紛。

當然也有一些學生被個人或流動服務的公司僱用,本來講好是按月領取工錢,但僱主往往在快要付工資時找個藉口將學生打發掉,或者找種種理由故意剋扣工資。這也是一種欺騙的方式。還有一些中介公司,以開出高薪以吸引求職者,既而實施欺騙計劃。比如他們打出這樣的廣告:因公司發展需要,現招聘押運員數名,待遇優厚,每月1000元,包吃包住。看到條件這麼好,當然會吸引很多缺乏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這種不誠信的操作機制令人觸目驚心,卻也是屢見不鮮。遇到困難時,80%左右的同學積極想方設法解決,10%左右的同學忍氣吞聲,自認倒黴;還有極少數同學不知所措。對於上當受騙時,大學生法制意識,維權意識不強。據調查,被騙過中介費的36名大學生中,竟只有8人向有關部門反映過這種商業欺詐行爲,18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沒有付之行動。也就是說被騙過中介費的被調查者中,只有24%的人有維權意識和法制意識,大多數則忍氣吞聲,不了了之。被騙後採取方式 訴訟 沉默 訴訟對象 工商局 消費者 協會人事勞動局。

七、家長對子女從事兼職的態度

總體來看,50%左右的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25%左右的家長完全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並予以鼓勵;20%左右的家長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他們認爲學生應該以學習爲主;還有極少數家長完全不同意子女從事兼職。

八、兼職所得收入的用途

48%的同學將兼職收入作爲生活費,以減輕家裏經濟負擔;41%的同學將其作爲額外的零花錢;6%的同學將其作爲戀愛開支;其餘5%的同學將其積累,作爲長久投資(例如旅遊等)。

九、希望政府和學校在尋找兼職時所提供的幫助

通過調查數據分析,選擇“公司與學校建立直接聯繫”的同學佔35.29%,男生佔43%,女生佔57%;選擇“政府建立一個專門的中介機構”的佔26.05%,男生佔55%,女生佔45%;選擇“學生組織多提供一些機會”的同學佔26.33%,其中男生佔48%,女生佔52%;選擇“學校多開展兼職培訓講座”的同學佔12.32%,其中男生佔64%,女生佔36%。衆所周知,隨着教育成本漸行漸高,物資逐漸多元化,大學嚴進寬出政策,客觀上“誘惑”了不少人兼職,而多數學生從事家教、促銷、發傳單等對學業並無太大促進的兼職工作,不僅是一種人才浪費,也是一種對大學生的不信任。如果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對大學生實習敞開道路,讓他們在更適合自己的崗位上實習和兼職,對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能力,對幫助他們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渡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能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及總結,我們發現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也相應的提出瞭解決措施。但這些遠遠不夠的。在校大學生從事兼職是他們身心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的折射,應該引起學校和政府的重視。尤其對高校來說,教材更新速度過慢,習慣於閉門教學,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象嚴重,造成大學生正式跨入成人社會後,無論是在人際交往方面,還是適應工作崗位需要方面,能力偏低、過渡期偏長。而大學生在校期間

跨出校門,跨入成人社會,很大程度彌補了上述不足。所以高校需重視大學生兼職現象,有責任把其納人到學生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和學生社會實踐的工作管理中,使其良性發展,並對大學生提供指導,儘量建立與用人單位的聯繫、提供或推薦與專業相匹配的兼職崗位,讓學生到更廣闊的第二課堂中提升自己。同時,大學生也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兼職的目的,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兼職學習兩不誤,真正全面成長。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篇4

摘要近三年我國汽車市場產銷發展迅猛,市場環境急劇變化,使我國汽車產業面臨重組和整合壓力,企業利潤不斷下降。這就迫使汽車企業不斷地適應市場變化,尋找新的利潤增長,從而獲得長足的發展。對於我國的汽車生產企業來講,現實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須迎合市場需求變化、提高服務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選擇適合的銷售模式,纔可在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尋求自身的發展。我國汽車市場現狀。

中國汽車工業自1953年開始起步以來,經過50年的發展,現已成爲汽車生產大國,被國際製造商組織列爲世界十大汽車生產國之一。20xx年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44萬輛和439萬輛,同比增長率爲35.2%和34.2%,這是繼加入wto以來,國內汽車工業連續第二年實現高速增長,但大並不代表強,發達國家汽車行業總產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10%--20%左右,而我國卻不到3%。汽車行業要成爲我國的支柱產業任重而道遠。

一、中國汽車市場的現狀

1.1、我國汽車市場發展歷程

在1994年以前,汽車作爲國家重要的“一類物資”之一,與鋼材、糧食等一起,按國家的既定計劃進行生產、調撥規格和數量完全由國家來定;中汽貿、中汽銷兩個主要的汽車銷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車生產和消費在嚴格的'數字約束下進行;當時政府官員對來年汽車產銷量的‘預測’發言總是及其準確,因爲產銷量是早就在規劃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場決定。所以,這個階段根本談不上營銷。

在1984、1985年間,國家實行計劃、市場雙軌制,允許企業超產部分汽車自銷。此時,‘中間人’出現了。資源掌握在少數人手裏,以計劃價格購進,再以很高的市場價賣出,把價格炒到最高。“中間人”們利用權利掌控資源,在“倒買倒賣”中賺取高額利潤並帶動了汽車投資熱,造成了畸形的“市場繁榮”;與此相反,“汽車市場營銷”的萌芽被遏制。

中國汽車銷售體系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是在1994年,國務院頒佈了《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在“銷售與價格政策”中明確指出“鼓勵汽車工業企業按照國際上通行的原則和模式自行建立產品銷售系統和售後服務系統”。1996年開始,汽車市場基本放開,汽車價格開始下跌,紅旗、桑塔納大幅降價,給整個車壇帶來強烈震盪,第一次價格戰開始。

汽車市場營銷的標誌性事件應該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帶來了品牌專賣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衆廠家、商家共同出資,按照4s店的標準建立品牌專賣店,但是這個模式下廠家的投資太大,而且基本沒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後,汽車生產企業的自主的銷售體系逐漸壯大,併成爲中國汽車銷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後,品牌專賣成了主流,幾乎所有的廠家都搞4s店,一些簡單的銷售服務、營銷策略開始應用和發展。直到20xx年全國轎車產產銷量首次突破百萬輛。全年轎車產銷量持續高增長,幾乎沒有淡旺季之分,汽車銷售形勢似乎一片大好,近一兩年來年,汽車市場產品極大豐富、降價史無前例,但車市並沒有像預期那樣火暴起來,多數消費者對購車仍報以觀望的態度。車市陷入低迷狀態。20xx年中國汽車需求將增長15%-20%,產能將增長20%,預計汽車業產能過剩狀況有可能進一步加劇,20xx年仍將屬於買方市場,巨大市場需求背後是更爲激烈的市場競爭,汽車作爲一個複雜的工業品和大件消費品,其營銷也有更多的變化,更加複雜。

據統計,去年我國共有123家整車生產廠,遍佈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有17個省(市)生產轎車,有23個省(市)已建成轎車生產線。在這120多家整車生產企業中,產量超過50萬輛的只有2家,超過10萬輛的只有8家,產量不足1萬輛的有95家,產量1000輛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車廠之外,又還有500多家照樣有產品資格的改裝企業。在以上600多家汽車企業中,有200家左右多年來產量很少甚至是“零產量”。

根據各地上報的“十五”工業規劃,到20xx年全國規劃汽車生產的能力將不低於622萬輛。這只是20xx年的規劃數據,隨着這兩年汽車市場的火爆,不少汽車企業紛紛擴產。一項研究表明,各種類型的車加在一起的生產能力到20xx年將達到1400萬輛。考慮到汽車產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個月以上,20xx年的項目將在今年產生效果。隨着20xx年大量新建項目的投產,預計20xx年我國轎車產能利用率將跌至55%,成爲20xx年至20xx年期間產能利用率的最低時期。產能過剩必將導致競爭加劇和利潤下降。

由於汽車價格的大幅下降,國內長期被壓抑的消費潛能得到了集中釋放,這是20xx年和20xx年汽車銷售量大幅增長的基礎。但隨着這部分需求的釋放,國內汽車需求將按照正常的趨勢來發展。而從國資委信息中心的消息來看確實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從今年1至4月對13家汽車行業國有重點企業的統計表明,成品存貨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貨總值142.1億元,上升27.9%,庫存的增加迫使企業採用降價策略。但是,在通用、大衆、神龍等主流廠家紛紛降價之後,市場卻沒有任何動靜。“降價後,買的人不多,來看車、問車的人也少了。”

1.2、目前我國汽車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汽車市場營銷方式混亂落後

中國的汽車製造行業有了幾十年的發展,相對剛剛起步的中國汽車銷售公司無疑是強大。近兩年,集銷售、零配件、服務、信息反饋於一體的4s汽車店在全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銷售形式對於產銷量特別大的車型或品牌來說是最好的,但如果經營利潤不能支撐4s龐大的費用時,從形式到內容就都難免落空。4s店在中國的存在已呈現出其弊端。

目前,無論是汽車企業還是各級經銷商,真正按照市場營銷觀念從事經營活動仍佔少數。時下最具影響力的營銷手段是“車展”和“價格戰”。越來越熱的車展現象並不能代表汽車市場營銷的進步,相反只反映了汽車市場營銷的蒼白和缺失——各大汽車企業好像只能通過車展這樣的方式來大擺闊氣,卻不問這對於銷售究竟會起多大作用;而還停留在價格戰階段的汽車銷售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營銷。“營銷上我們也沒做什麼,就是按照廠家的策略走,另外也搞一些促銷活動”,北京一位知名汽車企業的授權經銷商這樣說。可見,我國的汽車市場營銷方式、手段仍然停留在簡單、低級的階段。

2.汽車經銷商普遍存在着汽車市場營銷信譽危機

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汽車消費投訴的大幅上升固然與百姓購車熱有關,但它更反映出目前汽車消費整體環境。對汽車經銷行業來說,經銷商在銷售中普遍缺乏行業道德操守約束,也缺乏行業自律,同樣缺乏統一的一個組織來確定經銷商的從業標準。因此,汽車經銷這個行業看來是混亂一片。目前,國外的經銷商按照嚴格的要求的在各地確立了符合高檔地位的品牌身份,如在中國經銷audi,

奔馳等高品牌的外國經銷商,不僅有統一的形象標誌,還有統一的信息流通網絡,以及統一的嚴格地培訓體系。這些都是中國的一些地區初級的經銷商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情。

3.營銷隊伍素質普遍不高

過去,汽車產品處於賣方市場的形勢下,廠商對營銷人才的要求並不高。但是隨着汽車市場步入買方市場,用戶的購買行爲也逐漸理性,消費者的成熟,使汽車行業對營銷人才的需求由純粹的汽車銷售人員轉向既懂汽車、又懂營銷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複合型高級營銷人才。同時深陷價格戰的衆廠商,眼看着銷售本身利潤的削薄,也不得不將注意力從生產領域轉向營銷領域。營銷隊伍是貫徹營銷理念,提供優質服務的關鍵,是聯結消費者與銷售企業的橋樑,甚至本身就是銷售企業的招牌。

二、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我國汽車市場營銷歷程及目前營銷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參考國外汽車市場營銷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我們認爲國內汽車市場營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

趨勢一: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今年我國汽車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入了一個轉型的時期,即汽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汽車生產快速增長,庫存壓力日益加大,消費者持幣待購狀況不斷加劇。廠家爲促銷,頻繁的降價也打擊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導致消費者無法估計價格是否還要降,到底要降多少,從而使消費者的心理期待後延,觀望氣氛日益濃厚。比如從年初到現在,進口車平均價格降了15%,但消費者還是持幣待購。

趨勢二:汽車價格大範圍、大幅度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平均每個月就有25種車型降價,其中多分佈於15萬元以下的價格區間。有統計顯示,前三個月參與降價的車型近80種,涉及20餘個汽車品牌,降價車型數量已與20xx年全年降價車型數量持平。國產車整體降價幅度超過2%。在與20xx年有對應產品的120種車型中,三分之二的車型價格有變動,平均降價幅度超過8%。價格較低的車型因其基數低,價格稍有變動,降幅就顯得特別大。數據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車型降幅越大。進口車降幅更大,依據今年前3個月150種進口車價格分析顯示,其降幅更甚於國產車,達到4.3%,相對同期進口車市而言,整體價格跌幅超過5%。到20xx年關稅降到25%後將有更多的進口汽車降價。

一些汽車經銷商表示,近期應該不會再下調價格,今年內價格下降的空間也不大。但事實上,國產車的定價權在汽車廠家手中,進口車的定價也要考慮和國產車的競爭。而從需求看,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受到車貸收緊和油品上漲的壓制,也許只有更大幅度的降價才能將購車需求釋放出來。

趨勢三:民資和外資增資中國汽車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說,中國車市真正的“井噴”不是賣車,而是造車。據統計,僅中國家電業中的諸如波導、tcl等大鱷們,已向國家正式申請生產汽車的有40多家,總併購金額逾百億元,而看好汽車業準備進入的則更多。有報道稱,僅浙江就有幾十家民營企業有意造汽車。

目前,我國各大汽車生產企業都在不斷擴大產能,外商也紛紛增資中國汽車市場。經過近些年大規模的購併和聯合,世界汽車產業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亞

趨勢四:生產成本提高和銷售收入下降並存

通過調查我們認爲隨着中國加入wto時間不斷推移,汽車產業將會逐漸放開,汽車價格隨之下降到基本與國際市場價格持平的程度,宣告汽車暴利時代的結束。原料價格上漲和整車價格下降“吃”掉廠家利潤,汽車廠家暴利時代即將結束,廠家要實現利潤增長就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以今年爲例,春節後,國內市場原材料價格不斷攀升:熱軋板的每噸單價漲了200-300元;冷軋板則每噸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來講,與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鋼材上漲26.9%,普通中型鋼材上漲36.7%,普通小型鋼材上漲30.2%,線材上漲33.7%,中厚鋼板上漲19.7%。由於鋼鐵、橡膠、塑料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升,汽車廠家的成本隨之在急劇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漲價而導致造車成本攀升7%,從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趨勢五:一批實力強勁的經銷商將脫穎而出

1.前幾年發展迅猛的3s、4s店,雖然與該品牌汽車生產廠並非一體,但由於只能經營一個企業的產品,實際上同汽車廠有着生死相依的關係。如果汽車廠的經營效果不好,經銷商就被置於危險的境地。因此,把綜合市場和品牌專營的優勢集中起來,建立多種品牌經營機制,以分散風險,就成爲許多經銷商的選擇。據統計,目前我國有汽車經銷商兩萬多家,數量遠遠超過汽車廠。年銷售汽車五六萬輛、七八萬輛,銷售額十幾億、數十億元,經營規模相當於一個大中型汽車廠的經銷商並不在少數。這些經銷商的共同特點是,多品牌、跨區域、集團化、獨立自主發展。近一時期,在3s、4s店和綜合汽車市場基礎上又發展起來了大3s市場、5s超市,也有一大批以3s、4s品牌店羣爲核心的經銷商集團。有人預測,今後中國的汽車市場上,可能會出現一大批實力強勁的大經銷商,汽車製造企業的影響力會逐漸減弱,經銷商的影響力會逐漸增強。

2.汽車市場營銷的品牌經營勢在必行。品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在中國汽車市場發育和發展的過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就一個企業而言,企業形象處於第一層次,品牌形象處於第二層次,產品形象處於第三層次。一個品牌必須存在於企業中,但是,這個品牌又可以獨立於它所代表的企業之外,獨立於它所依託的產品之外。因爲企業可以被兼併、聯合或重組,也可能破產倒閉,產品可以換型或更新,但品牌的價值卻是永恆的,是不斷增值的。同一個產品,換一塊牌子就可以身價百倍,這充分說明了品牌的重要價值。“蘭博基尼”跑車無論在被德國大衆公司收購前還是收購後,品牌形象的核心價值並沒有因爲企業間的購併而發生改變。因此,開發、塑造和管理品牌,是企業形象的根本,是產品價值人格化的體現。對汽車中具有強烈個性的轎車而言,品牌意味着市場定位,意味着產品質量、性能、技術、裝備和服務等等的價值,它最終體現了企業的經營理念。因此,品牌是企業制勝的法寶,是消費者所追求的一種理念,是企業和消費者中間的橋樑。

3.汽車市場營銷更加註重公共關係與汽車賽事營銷的發展。隨着買方市場的到來,國內的汽車經銷商逐漸意識到了危機,不斷摸索新的營銷途徑。其中,公共關係營銷在汽車市場營銷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爲中國的汽車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絕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的瞭解都來自媒體的報道,媒體的介紹和評價對消費者的購車決策起着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公關公司可以確立企業在社會中的正確位置,引起社會的廣泛認同,將企業經營利益與社會利益兼顧,實現企業與社會利益的相互轉化,最終贏得更大的企業發展空間。日本本田汽車剛進入美國市場時受到排擠,本田公司堅持公益公關,在美國每銷售出一輛汽車都在美國街頭種植一棵樹,實行“一車一樹”的公關策略,後來又拿出一部分利潤專門用於城市與公路植樹,回報社會的結果改變了企業形象,產品成爲消費者優先選購的對象。本田公司的成功經驗得我們探討學習。

趨勢六:汽車市場營銷從傳統的門店銷售向汽車網絡經營和汽車配件網絡化經營的發展

現在隨着整個網絡的發展,特別是用戶的增加,網絡已經成爲重要的傳播工具,尤其對汽車這樣的產品來說,它的意義還要更深遠,更重大一些。網上交易確實有着許多優點。節約時間,這是顯而易見的。對於經銷商說,這種交易方式越來越成爲吸引客戶的一種途徑,人們慢慢地接受它,並表示認可。同時,網上交易還減少了許多開支,其中包括員工、管理、市場等方面的花費,而節省下的費用又可在汽車售價上使顧客受益。

現在消費者在買車之前,大多數消費者都會上網,在網上查各種各樣的相關資料,而且在網絡上,這種描述最真實的,也是最完全的。汽車廠家、商家也好,面對這種形勢,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充分把握產品的特點和賣點傳達給消費者,讓消費者比較去選擇。中國加入wto以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快,而電子商務將是國內汽車廠商與國際汽車廠商公平競爭的重要工具。在面對汽車個性化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今天,個性化、小批量式的生產正在成爲現實。廠家必須和用戶進行交互式的信息溝通,而這種個性化需求信息交互的實現只有網絡可以實現。並且汽車市場的產品也將極大的豐富,傳統的市場搜尋方法由於消耗的時間和精力過大必將被信息的網絡搜尋所取代。在汽車市場上的私人消費正在逐步增加,購買方式也向多模式支付方式轉變,只有網絡能夠爲這些轉變提供安全而有效的保障。所以電子商務對於汽車業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三、中國汽車企業的應對策略

我國的汽車產業,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從解放初引進蘇聯技術到改革開放後引進歐美生產線,從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賴進口到九十年末國產車成爲市場主流,前後經歷了五十多年的時間。1999年年底,我國汽車生產能力超過250萬輛,汽車產量從1980年22萬輛快速增長到1999年的183.2萬輛,居世界第9位,到20xx年我國全年汽車產量累計570.77萬輛。

與汽車產量快速提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的相對滯後。在長期的計劃經濟條件下,汽車作爲特殊物資,銷售被國家控制,銷售渠道單一,基本不存在事實意義上的營銷,直接造成了我國汽車市場營銷發展的先天不足。

策略一:建立研發機構,掌握核心技術。

當前汽車市場結構正發生轉變:首先,用戶結構正在迅速地向私人轉移,未來私人需求是汽車需求增長的主體。其次,產品結構依然會以轎車爲主。從最近的資料顯示,41%的消費者選擇10萬—15萬元價位的汽車,選擇15萬—20萬元價位汽車的佔25%,選擇10萬元以下價位的只佔17%。從上半年的銷售中可以看出曾經風光一時的經濟型小車大受冷落,市場表現大不如人意,從今年上半年經濟型轎車的市場排行來看,雖然夏利、奧拓仍然雄踞榜首,但明顯的感覺是力不從心,整個經濟型轎車低端市場銷量並沒有拉開較大的差距,稍有不慎就會被後來者趕上。且經濟型轎車低端市場整體份額減少的趨勢在日益加劇。我國大部分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的是低端汽車,面對市場規模的縮小,利潤的迅速減少,廠家要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技術研發部門,努力開發新技術、新車型打入中級車市場。目前我國汽車業還處於政策保護之下,還有5到6年的時間去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但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現在汽車產業的投資熱雖然使汽車生產競爭加劇,但也爲解決資金問題提供了契機,只要可以有效地利用資金就可以迅速的建立自己的研發隊伍,掌握在日後競爭中所必需的核心技術。

策略二:進入汽車服務市場,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從產銷向售後服務轉變,研發實力不足的企業則應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汽車售後服務上去。近5年來中國汽車製造業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長,預計到20xx年我國汽車飽有量將達到5600萬輛,作爲汽車市場結構的重要補充,中國汽車“後市場”的發展差距還很大。在國外成熟的汽車市場銷售額中,配件佔39%,製造商佔21%,零售佔7%,服務佔33%。國內汽車市場銷售額中配件佔37%,製造商佔43%,零售佔8%,服務佔12%。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汽車銷售額中製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而服務的比重過小,除金融、租賃等汽車服務有待加強外,汽車售後服務還有近10%的上升空間。若能佔據這10%的銷售額,企業便可獲得可觀的利潤。所以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可以依靠自己在行業中的經驗轉投汽車服務業,採取深度營銷的方式,即通過在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上擴展,贏得客戶的長期信賴和支持,培養客戶的忠誠度。比如向顧客提供汽車信貸、保險、保養、維修、年審、用車指導、汽車的技術升級、二手車的評估和轉讓等全方位的服務項目,從而適應了汽車消費的固有特徵,並迎合了汽車用戶對深層次服務的要求,強化汽車用戶對汽車服務和汽車服務企業的依賴,實施市場結構優化戰略,形成新市場競爭優勢。

策略三:利用新概念和個性化設計打開銷售

隨着原料價格上漲和整車價格下降,廠家要實現利潤就必須保證產銷兩旺,但現在低端車卻銷售不順,要打破銷售困難就要靠營銷的力量。首先要有一個適合現在市場的品牌概念,現在私人是購買轎車主力,但再細看則是以家庭購買爲主,所以現在的轎車品牌概念大多以家庭的和諧與和睦爲主題,但隨着市場進一步發展,汽車在作爲家庭一個整體上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就必然發展到作爲個人的需求。將來的市場的主流概念將是個性化的汽車產品,而不是現在只有彰顯身份和地位的作用,消費者將更重視汽車的實用性以及售後服務,所以廠家只有密切注意市場的變化纔可以在競爭中立足。如現在奇瑞qq的暢銷正是其個性化的設計和銷售概念等營銷手段的應用。

策略四:品牌自主是我國企業突破外國企業制約的根本出路

20xx年我國整車進口關稅將降至25%,和零配件進口關稅一樣,雖然我國在汽車進口上還有很多的政策限制,但對於外國汽車生產企業來說25%的關稅和中國讓人充滿想象力的市場空間相比,25%已經是一個不重要的數字。可以想象的是當政策限制降低以後會有更多更新的車型直接從外國運來我國市場銷售,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通過國產化然後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當初引進外資與本國企業合作的目的是要學習和吸收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提升自主開發能力。但在合作的過程中我國汽車生產企業並沒有達到這個目標,都只是簡單的把外國的車型拿到國內實現國產化,發展到現在形成了外國車型一統中國市場而國產品牌無處可找

的尷尬局面。最近,北京大學承擔教育部特批研究項目《中國汽車產業競爭力研究》,就怎樣看待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前景向公衆發出問卷調查,結果80%以上的人主張“中國必須發展自主品牌的汽車”,說明現在發展汽車自主品牌是民心所向,汽車品牌自主是我國消費者的“心頭之癢”。因此,那個企業可以生產符合消費者需要的品牌自主的產品,那個企業就可以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目前有實力推出這種產品的國內企業不多,而有這樣實力的企業卻爲了眼前的利益卻只力推合資方所提供的車型,沒有把自己的研發能力培養起來。在以市場換技術的指導下,我國轎車工業已經發展了20多年,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相當的規模。形成自主開發能力、發展自主品牌的問題,應該提上日程了。國內企業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品牌和技術上的自主,歸根到底是技術上的自主。也只有這樣纔可以從一個國外汽車企業的裝配廠蛻化爲真正的汽車生產企業。

策略五:適應市場發展,尋找新的銷售模式

中國的轎車市場是從大賣場起步。先圈一片地,分租給許許多多個人或單位,他們靠各自神通,搞幾輛車擺在那裏賣,各種品牌,各種車型“燴於一鍋”。大賣場的優點是便於消費者貨比三家,當時中國轎車品牌十分有限,轉一個下午,全中國的汽車產品盡收眼底。不足之處是沒有後續的維修服務,賣車的攤點一般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但是隨着轎車的品牌戰愈演愈烈,單一品牌的4s店在中國還是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形成了集團化。4s店的優劣不在規模大小,首先是在功能的完善。消費者慢慢也喜愛上這種購車和修車的環境:有銷售顧問一對一的介紹產品性能;買車後建立專門的業務跟蹤檔案;修車有舒適的休息區,甚至提供免費的餐飲。雖然4s店銷售模式在世界發達汽車銷售市場上已經萎縮,但這並不代表4s模式在我國就失去了發展前途,4s專賣店的銷售模式,以其高質量的服務適應了我國當前消費者的心態:汽車是顯示身份地位消費品。而汽車大賣場由於其售後服務的關係,在消費者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重視售後服務的市場中,這種銷售模式顯然不適合市場的發展趨勢。從我國《汽車品牌專賣管理辦法》來看,專賣店不能設立分支機構展示或銷售汽車。汽車品牌專賣制度得到了政策面的肯定,汽車營銷方式將以品牌專賣爲主,其它營銷模式將受到壓制。從生產廠商的角度來講,得渠道者得天下。一個有序而可控、具有選擇性、排他性和半壟斷性質的銷售渠道是廠商樂意看到的。但是,我們注意看到,品牌專賣店不得通過任何機構和個人銷售或接受訂單,也不能設立任何分支機構展示或銷售汽車,這等於取消了品牌專賣店的二級經銷權,品牌專賣店只能面向最終用戶銷售,無形之中增加了專賣店的投資成本,而這部分成本必然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增加消費者的負擔。所以將來的汽車銷售模式有可能向若干個1s店相加發展,最後經過分工把銷售和服務分開,維修和汽車美容相分離。汽車的銷售主要是在汽車超市裏面完成;而維修則是由另外一個經銷商代理,由廠家給予技術和零配件上的支持。所以,只要把汽車銷售、維修和內飾銷售等1s店集中起來也可以達到服務上的規模效應。

四、市場瞭望

隨着汽車市場舊有體制的被打破,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需求決定供給,汽車產能提高帶來了生產過剩,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汽車生產廠家要轉變經營觀念,適應市場發展要求,完善汽車售後服務,把以銷售爲中心的經營觀念轉變爲以顧客爲中心。經銷商的價值與地位也決不可忽視,汽車經銷商已成爲聯繫汽車產品和消費者的重要橋樑,只有與經銷商實現“雙贏”纔可能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汽車超市多品牌經營滿足了客戶多樣化消費需求和服務期望值需求,奠定了其發展的客觀基礎。而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也將使汽車產業的競爭更加規範,同時也爲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硬件。

我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的企業要把這個市場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車技術和設計有所突破,樹立自己的品牌,擺脫外商在品牌上對我國企業的控制,實現自主。而各種行業資金的加入也可以爲提高汽車售後服務水平提供經驗。但總的前提是國家的汽車產業政策儘快制訂出來,給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前進的道路,以及在政策上的各項支持。只有經過國家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纔可以把汽車產業發展成我國的支柱產業,纔可以讓中國汽車在世界汽車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總之,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隨着加入中國wto後會逐漸成熟起來,轉變爲理性的買方市場,而國內的汽車市場營銷的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我們應該結合國情不斷總結學習國內外汽車市場營銷的成功經驗,使中國汽車市場營銷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關於合村並居的調研報告篇5

雖然中國的汽車電器市場發展潛力客觀,但目前還處於比較初級的粗放型發展階段,存在不少問題,迫切需要整合。

1、缺乏強勢品牌

目前我國汽車電器企業數目衆多,但是普遍規模偏小,實力不強。這些小作坊式的企業雖然經營靈活,但是由於無法形成規模效應,也產生了許多弊病,規模化、專業化程度明顯落後,很難形成知名品牌。

2、開發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中國電器市場也普遍缺乏人才,企業實力不強,開發能力較弱。隨着汽車工業的快速成長,在整車企業適應性改進開發和新產品推出不斷加快的帶動下,對汽車電器企業參與整車企業產品同步開發,滿足整車廠適應性開發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

3、經營模式落後

目前國內的`汽車電器還是以批發商爲主導的集散地形式爲主,銷售網絡鬆散、專業連鎖性不夠、短線行爲強、經營成本高、缺乏品牌支撐。由於不能形成統一經營、統一管理,在價格、質量和服務上都不能夠使消費者滿意。

4、市場秩序混亂

目前國內汽車電器市場的經商環境很不理想,沒有正常的競爭環境,主要表現爲缺少行業標準,從業者素質相對較低,市場品牌、價格混亂,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假冒僞劣產品較多,價格、品牌、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產品同質化嚴重,沒有自己的強勢品牌以及規模過小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