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垃圾分類穩步推進“新時尚”還需解決四類問題

垃圾分類穩步推進 “新時尚”還需解決四類問題

垃圾分類穩步推進“新時尚”還需解決四類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北京考察時多次強調:“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2019年6月3 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垃圾分類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爲了解河北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城市居民對生活垃圾分類的認知情況及存在問題,國家統計局河北調查總隊對石家莊、承德、張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10市505位居民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各地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部分居民存在畏難思想、分類投放習慣還未形成、存在“先分後混”等問題還需解決。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規,穩步有序開展工作。

此次調研的9市均制定了生活垃圾分類政策措施,召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部署會。初步形成政府主導、領導小組牽頭、多部門合力推進的生活垃圾分類組織架構。邯鄲陸續印發7個專件,從體系建設、宣傳引導、公共機構、居民小區、監督考覈等方面入手,明確示範片區建設標準、考覈辦法、操作規範以及體系建設目標。同時,委託住建部中建院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編制《邯鄲市生活垃圾分類專項規劃》,高標準引領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科學有序推進。

(二)多渠道宣傳,提升垃圾分類社會認知度。

爲提升垃圾分類的社會認知度,強化居民的垃圾分類知識,調研的各市通過微信公衆號、電視公益廣告、設立宣傳點、宣傳欄、展板、明白紙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此次調研的居民中有95.5%知曉國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唐山調研的社區分別開展了“垃圾去哪,生活更美好”和“小手拉大手”環保志願活動;石家莊印製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5.6萬餘冊,編印幼兒園、國小、中學版生活垃圾分類教材12萬冊,設計了分類標示、吉祥物,開展多種方式宣傳宣講2600餘場次。家住裕華區的楊先生反應,學校的垃圾分類宣傳形式很好,要求孩子每週二帶一種垃圾到學校,同時也帶動了家長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和參與度。

(三)升級各類設施,完善垃圾處理閉環。

調研的各市積極投入資金,升級改造垃圾回收車、轉運設備,增設末端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完善垃圾分類丟棄-回收-處理閉環。石家莊新建生活垃圾處理設施5座,2019年底可投入使用4座,日處理3850噸,到2020年底前可滿足全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需求。廊坊投資169.6萬元,發放入戶垃圾桶1900個、分類垃圾袋5萬捆,購置垃圾清運車10輛,電動三輪收集車48輛,建成陽光堆放房2座;邢臺2019年初購置了8臺具備固液分類功能的餐廚廢棄物收集車,增設1000個分類投放垃圾桶。啓動運行大型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對日產約800噸的生活垃圾均進行了資源化焚燒發電處理。

(四)增設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激勵居民積極分類。

石家莊、滄州、唐山、邯鄲、邢臺部分小區設置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居民將可回收垃圾投放後,設備自動稱重,獲得積分或現金紅包,兌換商場或超市的商品。滄州調研的某小區智能垃圾分類回收設備註冊率已達到98%,居民參與度較高。邯鄲某受訪居民表示,垃圾分類回收後,家裏的紙類、塑料等可回收垃圾可以隨時投放到智能垃圾桶,稱重後獲得積分,還不用擔心廢品回收過程缺斤短兩,是個一舉多得的好事。

(五)配備垃圾分類宣傳員和分揀員,保證分類質量。

調研的各市均組建了垃圾分類督導員和分揀員,現場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具體操作方法,對投錯的垃圾進行重新分類投放。石家莊市區統一培訓物業公司和小區清掃人員,組建垃圾分類督導員,部分縣區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第三方服務公司人員組建分類督導員隊伍。衡水組建黨員幹部志願者隊伍,帶頭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每週六、日協助物業和小區居民變賣可回收垃圾,保證可回收垃圾不投錯、不浪費,逐步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垃圾。

一、推行垃圾分類中存在的問題

(一)欠缺分類知識,部分居民存在畏難思想。

調研的505位居民中有80.8%認爲自己只瞭解簡單的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新的垃圾分類標準不清楚,還有11.9%的居民完全不瞭解生活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較瞭解的只有7.3%,有26位居民不希望實行“生活垃圾分類”,主要原因是怕麻煩,認爲不方便,不明白分類標準,害怕分類錯誤後罰款。衡水某大媽表示:“垃圾分類是一件好事,當然要支持,但看垃圾分類標準,搞得很費腦子,這樣我可就有點擔憂了。”某居民說:“垃圾分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生活節奏快,很多人沒有多餘時間做這個事。”

(二)居民尚未形成分類投放習慣。

作爲生活垃圾分類的主體,廣大居民只有積極參與才能從源頭推進垃圾分類與處理工作。但從目前調研情況看,垃圾分類處理主要還是靠政府投入來推動,居民沒有普遍養成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行爲習慣。大多數社區垃圾桶中的廢棄物呈現無序狀態。有拾荒者在垃圾桶中翻找可回收物,會造成二次污染。據瞭解,居民未按照分類要求投放垃圾的主要原因中,有40%認爲自身垃圾分類意識淡薄,有35.8%認爲分類知識缺乏,分類不標準,有23.2%認爲垃圾分類設施不完善,不能有效回收而沒分類投放。

(三)尚存“先分後混”問題。

據石家莊、承德調查的居民反映,部分非示範小區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短板明顯,垃圾收運延續傳統的收運方式,將垃圾桶的垃圾不分種類、不經分揀,一起投放到垃圾清運車裏收運。尤其是對於餐廚垃圾無法處理,最後收集時還是和其他垃圾混合放在了一起,沒有很好的實現垃圾分類。

(四)垃圾簡單分類效果不佳。

經瞭解,目前在推行垃圾分類的部分示範社區配備“四分類”垃圾桶:可回收物、幹垃圾、溼垃圾和有害垃圾,部分社區推行垃圾分類“三分類”: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非示範社區配備可回收、不可回收兩種垃圾桶。調研的505位居民中有278位居民,佔比爲54.1%,認爲只有2、3種的分類垃圾桶過於簡單,對生活垃圾分類起的作用較小。

三、做好“新時尚”的建議

(一)加強引導和宣傳,提高居民環保意識。

垃圾的分類與處理需要全社會的動員與參與,要開展廣泛的、持之以恆的宣傳教育、督促、引導,逐步提高居民環保意識和配合度,讓“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深入民心,讓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文明習慣。

(二)加大資金投入,加快補齊設施短板。

垃圾分類工作具有艱鉅性、複雜性和長期性,需要強大的財政支撐。政府要加大投入,同時鼓勵社會組織和資本參與垃圾分類處理,補齊設施短板,爲垃圾分類的實施創造必要的條件。

(三)注重科技創新,提升技術水平。

加大相關人員的技能培訓,注重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在垃圾分類處理中的運用,完善當前垃圾分類、運輸、處理中的技術標準障礙,有效促進資源的回收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