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脫貧調研報告100推薦多篇

脫貧調研報告100推薦多篇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1

黨的十九大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爲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從抓實黨建助推產業扶貧入手,加強黨員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築牢基層支部戰鬥堡壘、引領壯大脫貧龍頭產業、管好用好駐村幫扶力量、強化基層基礎保障,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以打造農牧業特色主導產業爲基礎,以農村自然生態資源爲依託,精準聚焦、靶心不散,科學規劃、緊密銜接,紮實推動農牧村全面進步、農牧業全面升級、農牧民全面發展。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已順利完成整縣脫貧摘帽的歷史性任務,爲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以產業振興爲核心,夯實羣衆致富基礎。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爲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緊扣產業培育治本之策,在謀產業、引產業、抓產業上聚焦發力,不斷強化特色產業發展組織保障和規劃引領,統籌整合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涉農項目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有意願的貧困戶,突出發展***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特色養殖等特色產業,逐步探索光伏發電、電商扶貧等新興產業。不斷強化龍頭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健全產業鏈條。立足各鄉鎮、村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特色產業,結合三變改革,整合落實各類扶持資金,通過入股新型經營主體、吸納貧困戶到戶產業扶持資金、集體三資折股配股等方式,推行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牧戶的管理運營模式,重點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種養、鄉村旅遊、農畜產品加工銷售等實體經濟,建立長效發展和增收機制,持續穩定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科學規劃、重點培養,統籌整合、聚焦發力,立足特色產業優勢,促進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羣衆致富門路,做到產業發展有謀劃、有引導、有抓手,真正實現穩定脫貧和增收致富。

二是以人才振興爲關鍵,拓寬鄉村建設門路。發揮技術人才支撐作用,加強農牧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確保農牧村成爲真正留得住人才、鍛鍊人才的熱土。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把開展農牧民技能培訓作爲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不斷增強農牧民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改變過去各鄉鎮和部門單位各自爲陣、多頭培訓、重複培訓的培訓格局和集中授課、以會代訓、大水漫灌等培訓模式,統籌各相關部門資源,合理分解培訓任務,科學制定培訓計劃。針對不同培訓需求,發揮好各培訓平臺功能,通過集中開展理論培訓、分散組織現場操作的方式,舉辦了畜禽養殖、電焊、農牧藏家樂、民族刺繡和手工藝製作等農民工技能培訓。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着力扶持培養了一批有影響力、有致富能力的合作社領頭人、鄉村工匠、民間巧手、非遺傳承人等。吸引支持企業家、黨政幹部及專業人才通過投資興業、捐資捐物、提供服務等方式服務鄉村振興事業。

三是以文化振興爲保障,激發羣衆內生動力。聚焦志智雙扶主要任務,緊盯鄉風文明關鍵舉措,大力挖掘卓尼五大文化內涵,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創新開展民俗表演、文體藝術、節日聯歡等活動,***等優秀文藝作品廣爲流傳,優秀文化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得以開發厚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通過評選表彰最美**人,採寫推出一批鮮活、生動、感人的最美事蹟,開展多場次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獻的宣傳講座,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追求高尚、忠於職守成爲卓尼的時代強音。結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八進工作,大力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勤勞致富,讓文明新風、高尚情懷佔領生活新高地。大力組織開展五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樹立道德典型、深化道德教育、構建文明鄉風,有效構建崇德向善、爭做好人的村風民風。堅持三治融合抓基層治理,建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和調解委員會,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有機結合。堅持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充分藉助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羣衆中的影響力,組織動員寺院**、高僧大德發掘有益教義、講解黨的政策,教化羣衆常懷感恩之心,懂得知足常樂,多做利衆之事。建立道德講堂,設置紅黑榜,積極宣傳傳統八德優秀文化,大力開展禮讓行人等文明行動。文明素養潛移默化逐步形成,激發各族各界特別是貧困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堅定告別貧困、邁向小康的信心和決心。

四是以生態振興爲支撐,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立足全縣生態優勢、產業特點、社會經濟發展現狀,高舉綠色指揮棒,守好綠色責任田,通過實施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廁所革命環境衛生整治工程,堅持和貫徹生態環境新發展理念,用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依託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貧困村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的支持,緊緊圍繞飲用水安全保障和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全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攻堅戰,重點開展飲用水源地保護、生活垃圾收集與處理、村民環境宣傳教育等建設項目。採用戶收集、村集中、鄉轉運、縣處理模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理,逐步形成環衛整治長效機制,保障了村莊保潔及管理管護的有效性和常態化,實現了農牧村髒、亂、差到全天候潔、淨、美的華麗轉變。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參與路徑,全力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爲主要內容的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全面推進七改工程。嚴格按照***建設標準,着力打造環境友好型、紅色旅遊型、生態體驗型、體閒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產業型的生態文明小康村。通過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農牧村村容村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畜混居的傳統陋習得到徹底革除,制約貧困村快速發展和農牧村髒亂差的問題得到有效根治,逐步實現了居生態村、用潔淨能、喝乾淨水、住安全房的生態宜居目標。按照不同地域特色風貌進行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風貌管控規劃專篇,注重傳承保護、突出特色、整體協調和農房單體建築指引,圍繞硬化、綠化、亮化、美化要求,有效提升村容村貌,努力建設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城鎮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五是以組織振興爲引擎,凝聚脫貧攻堅合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論述,牢固樹立圍繞扶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扶貧,檢驗黨建看脫貧的理念,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凝聚羣衆、發展產業、帶領羣衆脫貧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將黨建優勢轉化爲扶貧優勢,使基層黨組織成爲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鄉村振興中的的優勢資源、重要平臺和強大引擎。着力優化脫貧攻堅隊伍和人才建設,通過黨員帶頭創辦合作社,農牧民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使基層黨組織成爲羣衆脫貧致富路上的主心骨和領路人。深入推進以黨支部+爲抓手的脫貧攻堅先鋒行動,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骨幹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通過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將制度建設貫穿到黨務、村務全過程,促進支村兩委關係協調一致,黨員幹部帶領村民凝心聚力,着力解決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不斷完善了村級組織辦公、遠程教育平臺、醫療衛生設施、文體娛樂設施等設備,實現了標準化活動場所提檔升級,使基層黨組織的優勢延伸到基層的各個領域,爲高質量推進黨建促脫貧攻堅增添新的活力,確保實現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和穩定可持續。把黨建優勢轉化爲扶貧優勢、黨建活力轉化爲攻堅動力,通過拓寬致富門路,延伸產業鏈條,引進龍頭企業、扶持農民合作社、創辦扶貧車間,始終把黨建引領的作用體現到產業發展和富民增收上,實現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羣衆富在產業鏈的三鏈模式,以黨建鏈引領帶動產業鏈工作鏈和服務鏈,使黨建成爲脫貧攻堅的組織保障,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源泉。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2

2021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後的第一年,是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局起步之年。年初以來,縣委、縣政府、縣鄉村振興局一刻不停、毫不放鬆,緊鑼密鼓部署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召開了有效銜接工作會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大會等。按照縣委、縣政府、縣鄉村振興局的統一部署,全縣鄉村振興系統狠抓工作推進和落實,我鎮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現將具體工作彙報如下:

一、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抓得緊、學得深。今年以來,全鎮扶貧系統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作爲重要政治任務,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不斷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能力建設。一是深入抓好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七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全國鄉村振興系統建設和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切實做到學深悟透、融匯貫通,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二是深入抓好政策解讀。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關政策、法律、文件等,通過舉辦鄉村振興培訓班等方式,深入學習新政策、新業務、新要求,不斷提升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能力水平。

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抓得準、成效實。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爲首要任務,聚焦各項重點工作,加強部署推進和調度督導,建立日常工作調度機制。各村居按照工作要求,聚焦各項重點工作,狠抓落實。

(一)持續鞏固三保障一安全成果。全面落實好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做好全鎮1325戶脫貧戶(含邊緣戶、監測戶)的家庭人均純收入覈算工作,全鎮脫貧戶平均人均收入爲14889元,對比2020年穩步提高。對戶內大額醫療、教育支出的重點關注,重點管理。

(二)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動態監測工作。按照省、市、縣鄉村振興局要求,6月份開始,對全鎮有農業戶籍人口的20個村居進行集中排查工作,結合2020年脫貧攻堅成效考覈發現問題整改成果鞏固,堅持舉一反三,入戶全面排查,形成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措施、責任、實現四項清單,依單推進,逐項逐條覈實銷號。按照9個方面的排查內容,我鎮共排查出18個問題,涉及脫貧戶11個問題,一般農戶7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針對排查出的新橋李小東戶、蘇集吳落戶2戶家庭突發大病戶,進行入戶覈實,納入檢測系統,針對家庭情況制定幫扶措施17條。

(三)開展網格化管理。按照《蚌埠市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要求,按照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鎮、村、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覆蓋全鎮所有農村人口。鎮級網格以黨委書記成德舉爲網格長、鄉村振興分管領導王平爲聯絡員,各村居包村幹部爲網格員。針對20個村居12373戶(含脫貧戶、邊緣戶、監測戶)的網格配置,全鎮共分爲110個小組,配置360名網格員,對所覆蓋農戶開展全面摸排工作,將排查表登記在冊,隨時監測家庭情況。

(四)完成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精準扶貧檔案工作是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扶貧工作成效的的重要依據。我鎮把此項工作納入上半年重點工作中,工作站全體人員及各村居原扶貧專幹全力配合託管單位進行檔案資料的梳理及歸檔工作,8月份全部完成20各村居及鎮級資料共計12038卷文檔的歸檔工作。下一步將按照縣級檔案存放要求,建立標準化檔案室,做好檔案的保存及管理工作。

(五)推進金融幫扶,嚴防小額信貸逾期風險。2021年截止目前我鎮共發放貸款215戶1061萬元,貸款發放集中在10月份及11月份,已完成全年任務的75.8%,離縣級指導計劃金額1400萬元差額339萬元,我鎮正在進一步全力摸排有無新增貸款需求戶,確保應貸盡貸。

(六)加強產業幫扶。切實抓好產業發展,保持產業扶貧政策穩定,加大產業扶貧支持力度,持續推動扶貧產業發展壯大。2021年我鎮貧困戶產業到目前已實施特色種養殖業170戶,獎補資金318240元。

(七)抓好穩崗就業。全鎮脫貧勞動力已返崗復工1345人,對比2020年實現就業人口務工率104%。切實強化公益崗位開發管理。緊扣脫貧勞動力的勞動能力、就業需求,按照按需設崗、一崗定員、崗需互選、人崗匹配要求,開發好、管理好、使用好鄉村公益性崗位,確保全鎮246個公益性崗位人口就業程序規範、監管到位,對新增崗位需求人員及時摸排上報,10月份新增17人已上報審覈。

(八)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及時安排各類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加快項目儲備,持續推進項目實施。推進村衛生室改擴建工作,提升村級衛生服務水平。投資104.1067萬元項目資金,用於新懷、新星等6個村居的衛生室擴建。已完工投入使用6個。投資118.9523萬元項目資金,用於蘇集、泰山、五岔等5個村居的衛生室改建,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中,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

(九)做好教育資助工作。義務教育方面,持續統籌協調推進控輟保學、教育資助、等教育幫扶重點工作,保障義務教育年齡段189名是適齡兒童全部在校。做好雨露計劃及貧困大學生申報工作,確保不漏一人,2021春季共申報雨露計劃57人次,涉及補助資金85500萬元,秋季申報貧困大學生22人次、雨露計劃65人次,涉及補助資金207500元。

(十)加強動態監測。充分利用相關部門現有數據平臺,加強信息篩查比對,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摸排工作。截止目前根據相關部門提供數據涉及我鎮大額醫療自付3萬元以上59條、一萬元以上200條;新增低保30條;殘疾證新辦理或到期更換93條。針對以上問題數據,村居書記、村幹部進行走訪覈查,問題數據涉及監測戶2戶,已納入檢測系統,制定幫扶措施,其餘涉及農戶目前均無致貧風險。

三、加強督查考覈,嚴格責任追究,全面完成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開展督促檢查行動,在開展日常督查、檢查的同時,組織季度考覈,對20個村居在就業、產業、小額信貸、信息宣傳、愛心超市、日常材料報送等7個方面的工作進行考覈。對工作開展緩慢、推進工作不力的村居,召開調度會並約談村居書記,嚴格壓實責任;對工作不力、思想認識不到位導致脫貧攻堅工作出現失誤的,由紀委予以嚴肅問責,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持續推進鄉村振興建設。

在過去脫貧攻堅的艱辛歷程中,全鎮鄉村振興系統幹部塑造形成了苦幹實幹、頑強拼搏,敬業奉獻的優良作風,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勝仗是這支隊伍的鮮明特色,經過了實踐檢驗得到了全社會的認可。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中,全鎮鄉村振興系統幹部必將堅持和發揚好這些優良作風和寶貴品格,大力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和脫貧攻堅精神,以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以打硬仗、善作爲的擔當,以下苦功、不懈怠的執着,在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徵程中再做貢獻、再立新功。下半年我鎮將切實增強緊迫感,抓緊把各項工作抓起來、幹起來,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縣鄉村振興局各項決策部署,適應轉變、乘勢而上、真抓實幹,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3

2021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鄉村振興的啓動之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保障,對於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實現全面建成美麗鄉村奮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村組幹部的協助下,我通過對串組入戶走訪,結合**村實際情況進行調研,就**村形成報告如下。

一、村級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村位於武岡市縣城東北方向30公里、**鄉政府西南方向9公里處。東鄰赧水,南界荊竹鎮荊江村,西連洞口縣雙峯村,北隔雙江村。全村總面積4095畝,以山地、丘陵爲主,其中耕地面積1854.5畝。全村總人口702戶2528人,其中黨員68名(女性黨員9名)。本村由原**村、大水村兩個自然村2016年合併而成,經濟發展以農業爲主。

(二)脫貧攻堅成果

全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6戶283人,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無貧困戶、邊緣戶返貧現象。

1.完善基礎設施。通過政府以及幫扶單位的相關扶持資金2017-2020年共投資200餘萬元幫助**村發展基礎建設項目,具體有:三房頭、大院子、牛葉塘、大水芒塘等院落的道路硬化;三房頭的大塘、牛葉塘和北家山塘等水塘水庫的清淤硬化加固;百家山到黃泥塘沿線的水渠修建以及水田改造;全村的安全飲水工程等等。促使**村致富通道更加暢通,耕地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得到保障。

2.補足公共服務短板。新建了村衛生室、村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和籃球場,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工程,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同步推進水、電、路、房和環境改善工程。推進"一門式"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大力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定村規民約,定期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五好家庭等光榮稱號,形成好人好事有人誇、歪風邪氣有人抓"的良好氛圍。

3.實施精準扶貧。貧困家庭住有所居。全面落實農村危房改造和異地搬遷政策,共實施農村危房改造66戶,異地搬遷7戶。貧困家庭學有所教。把教育作爲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通過教育幫扶適齡學生,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面達100%,確保了全村無一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貧困家庭病有所醫。大力實施健康扶貧,**村因病致貧貧困戶63戶,家庭醫生慢性病簽約76戶貧困人員,通過健康扶貧追補醫療報銷費用達90%。

二、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村在開展脫貧攻堅以來,特別是2020年的全面脫貧,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上、羣衆素質提升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村民主動參與發展的積極性不高

長期以來,在發展產業上,羣衆傳統種植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羣衆認識還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難情緒。一些農戶心存顧慮,缺乏參與市場、股份合作的積極性,對通過村集體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不足。

(二)是集體經濟基礎薄弱

從實際情況來看,**村家底不厚,除村級活動場所外,能用於經營獲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來的集體土地,集體存款基本沒有,導致發展集體經濟困難重重。

(三)發展集體經濟人才緊缺

目前整村面臨的問題就是,年富力強、懂經濟、有頭腦、有闖勁的人紛紛外出務工或創業,留守村裏的村民普遍年齡偏大、思想保守、不夠大膽,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足,在發展集體經濟上老經驗用不上,新知識學不懂,有資源條件不會用,有集體經濟不會管。對村級發展的現有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無長遠規劃,抓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高,村級集體經濟後勁不足。

三、剖析其主要原因

一是羣衆思想落後。由於村地處邊遠,羣衆與外界接觸不多,加上全村羣衆整體文化程度不高,老齡化嚴重,剩餘勞動能力不足。發展傳統產業的思想根深蒂固,對產業積極性不高。

二是產業發展滯後。以山地爲主,土地少連片不多,水利設施有待完善,發展產業受限,規模化發展不具備優勢。羣衆思想落後,土地流轉特別困難,沒有任何規模化產業項目。

三是合作社發展不規範。村級集體專業合作社起步晚,集體經濟累積不足,資金來源困難,利益銜接貧困戶不廣泛,專業合作社組織不健全,管理不規範,導致運轉不正常。

四是基層組織保障不力。新村級班子的平均年齡偏小,農村工作經驗不足,基層堡壘戰鬥力不強。

四、對策和建議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是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需要有足夠的歷史耐心,一年接着一年幹,久久爲功,積小勝爲大成。

(一)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戰鬥堡壘。一是村級班子隊伍。由於**村現行村級班子較爲年輕,村黨支部書記在村民心中的威望還有待養成,其他村幹部的農村工作水平也有待提高,下一步,加大力度培養政治素質過硬、服務意識較優、帶頭作用較好,懂產業、善發展的年輕黨員。二是合作社隊伍的管理。壯大合作社成員隊伍,積極吸納村裏在外務年輕人入股合作社,積極尋求機會組織合作社成員到外參加學習、培訓,提升合作社成員的產業發展、產業管護能力。

(二)拓寬融資籌資渠道,做好政策銜接。緊緊抓住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契機,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積極協調項目支撐,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建立以項目投入爲主體,財政、信貸、社會和羣衆自籌資金等多渠道、全方位、寬領域的投融資體系,圍繞鄉村振興推進建設引導多元化資金支持**村產業發展。優化整合各項財政資金支持產業發展相關政策,積極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將監督、管理和控制貫穿於財政資金支持**村產業發展的全過程,並建立與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相適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對扶持效果、產生效益進行科學評價,確保資金分配公開、透明,切實發揮資金的使用績效。

(四)加強羣衆素質提升,激發內生動力。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羣衆用自己的思想轉變和辛勤勞動來實現。一是加強思想扶貧力度,加快轉變觀念。治窮先治愚,扶貧先扶志。要重點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引導他們牢固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樹立勤勞致富光榮,坐等靠要可恥的正確理念。二是大力加強技能培訓,增強個體發展能力。根據貧困人口的實際需求,本着實地、實用、實效的原則,開展全方位靶向式職業技能培訓,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普知識和工農實用技術的培訓,通過產業發展和技能培訓,吸納羣衆到合作社務工,增加羣衆收入,確保實現穩定脫貧。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更要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把優勢做強、把特色做特、把產業做大、把機制做活、把環境做優,充分尊重村民意願,把廣大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爲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並結合市情鄉情村情,紮實做好脫貧攻堅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礎上,真正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讓鄉村振興成爲中國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4

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着眼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但目前在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存在的問題

一是鄉村專業化人才匱乏。當前,在各鄉鎮村莊中,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爲目前面臨的主要難題。不僅優秀青年通過考大學或各種招考離鄉進城,而且絕大多數青壯年乃至五六十歲的中老年都背井離鄉,進城務工經商。一些地方不僅村兩委成員存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現象,而且還有不少年輕的鄉鎮公務員因自身生活的諸多困難未得到解決,而對紮根鄉村缺乏熱情、流動性大,鄉鎮青年公務員隊伍的不穩定,無疑也會影響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

二是扶貧資產銜接落後。由於扶貧資金來源渠道衆多,投入方式多樣,貧困地區形成了一些扶貧資產,但由於長期運營管理機制不健全,部分扶貧資產難以發揮長期效益。不同類型扶貧形成的資產路徑及性質千差萬別,權利歸屬界定難度較大,在資產實際運營過程中,一些產業項目缺乏精細謀劃,實施主體選擇缺乏市場機制,收益分配缺乏持續精準,導致部分資產陷入管不好還想管等困境。

三是扶貧產業缺乏可持續性發展。產業是脫貧的根本,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然而,在脫貧攻堅期間,部分鄉村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依賴財政投入,獲得幫扶的產業一般是專項的、單一的產業,且多集中在農業,扶貧產業有同質化和低端化傾向。

二、相關意見及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奠定思想基礎。注重理論指導的連續性,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鄉村振興戰略思想精神實質,繼承精準理念,總結脫貧攻堅先進理論和優秀經驗,指導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加強工作銜接,建立完善有效銜接的工作機制。

(二)做好政策銜接。完善和優化政策體系,促進相關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和長效性轉變,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具體的指導方案。一是按照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梳理現行扶貧政策,總結提煉脫貧攻堅中成熟的理論成果、實踐經驗,用於完善鄉村振興政策體系、制度框架。二是促進特惠性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政策的轉變,逐步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舉措調整爲針對相對貧困的常規性社會保障措施。

(三)做好規劃銜接,提供指導路徑。要精準對接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與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謀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遵循鄉村建設規律,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編制銜接好區鎮村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等專業規劃,統籌考慮鄉村人口布局、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等因素。

(四)加強鄉村振興後備人才培養力度。一方面加大建檔立卡勞動力教育培訓力度,通過提升自身素質擇業就業,穩定建檔立卡脫貧戶收入,防止返貧;一方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穩定貧困村第一書記隊伍,拓展並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加強基層黨組織理論和業務的學習,不斷提升基層後備人才素質;另一方面建立鄉村後備人才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如就業創業補貼和優惠貸款,鼓勵返鄉人員在鄉村就業創業,打造一支振興鄉村的年輕隊伍。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5

會寧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1983年被列爲三西農業區域建設重點縣,1986年被列爲國扶貧困縣,2002年被列爲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1年被列爲六盤山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被列爲陝甘寧革命老區縣,2017年被確定爲甘肅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3年底,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村128個,貧困戶37947戶,貧困人口16.99萬人,貧困發生率31.44%。2014年—2019年,全縣累計退出貧困村127個(其中納入管理的貧困程度較深的非貧困村2個),貧困人口37577戶16622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78%;特別是2019年,市委市政府正確決策,會寧提前一年實現整縣脫貧,從此退出貧困縣行列。這一歷史成就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會寧歷屆縣委縣政府和全縣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今年以來,我們在抓好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同時,按照市委蘇君書記要求,積極思考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會寧的發展,主動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根據階段性任務的變化,轉變工作方式,積極推進會寧鄉村走向全面振興。

第一,治理一條河,改變一座城:注重水域生態保護,實施祖厲河生態長廊建設。山無水不秀,城無水不美。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之源,靈魂所在。祖厲河是會寧人民的母親河,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會寧人,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承載着數不盡的鄉愁記憶和滄桑變遷。民國二十七年《會寧縣誌續編》記載的祖厲河邑全境河流,遠芳侵古道,山空碧水流,掃盡秋容夜夜風,風光廖廓總難窮,是一種多麼令人神往的美好。然而,歲月流逝、自然演進,氣候更迭、河流變遷。半個世紀以來,祖厲河流域水量逐年減少,水污染持續加重,特別是流經縣城的河道,岸坎坍塌,支離破碎,威脅居民安全,制約城市發展。爲此,一河引領、兩岸繁榮、三山增秀、四區聯動的城市發展戰略應運而生。縣委縣政府接連實施祖厲河城區段綜合治理項目,一二三期工程投入8億元,治理河道12.23千米,形成綠地100多萬平方米,形成水面40多萬平方米。按照漢時街市、唐時裏坊的空間佈局,打造漢唐二十四節氣文化休閒商業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據《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6-2035年)》,全面總結祖厲河城區段綜合治理成效,啓動實施祖厲河生態長廊建設,將治理範圍由城市向鄉鎮延伸,整治河道環境,恢復河灘生態,改善流域水質。如今的會寧,山寨炊煙撩牧笛,水鄉雨霧唱晚歸。不經意間,夢中的昨日自然生態,成爲今日重見的漢唐風情;不經意間,祖厲河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第二,種下一片綠,青山詩意生:注重國土生態綠化,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環境就是民生,青山也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等不來,種下一片林,共添一抹綠,收穫滿園春,讓新發展理念在每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的家園就會更加美麗。尋一處山林,安靜生活,淺寫歲月,是一個夢想;借一些日子,播灑溫潤,栽種潮溼,是一種心願。讓花香滿徑,讓綠意傾城,將荒山打磨成心靈深處最美的風景。多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會寧縣城三山綠化力度,使桃花山、西巖山、東山綠色不斷延伸;特別是藉助國道312線改造機遇,對西巖山實施削山綠化,採用郭富山反坡梯田方式,大面積栽植紅花槐,效果明顯。2018年,國道247線靖遠至會寧段提升改造後,按照市委蘇君書記要求,以綠擠荒、以綠擠亂、以綠擠髒,我們實施國道247線經濟帶產業規劃建設和國土綠化及鄉村治理工作,形成了以蘋果、蔬菜種植爲主體的國道247線經濟帶,以梢白楊爲主體的國土綠化示範帶和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精品示範帶。持續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建設,通過退耕還草、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全縣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覆蓋率分別達到12.6%和56.4%。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多年的堅持,翠綠了青山,詩意了生活,用綠色改變了世人的眼光。不經意間,會寧的風景已經是: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不經意間,會寧的西山已經是:伴雨紅葉染山色,隨風流水蕩秋波。

第三,建美一個村,感動無數人:注重全域旅遊推動,實施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法國雕塑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曾說,世界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2017年11月22日,市委蘇君書記在會寧縣大溝鎮調研脫貧攻堅時要求我們,依託鄉村自然風貌和人文資源,規劃建設美麗鄉村,見縫插針植樹種花綠化推進生態建設,秉承會寧教育大縣深厚的人文積澱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讓農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打造獨具本村特色的村情風光,發展公益鄉村旅遊業。按照這個思路和要求,我們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打造大溝深處杏花村·厙弆公益旅遊美麗鄉村示範村,獲得巨大成功。隨後,又重點打造了驛路牡丹園·五十里鋪,戰地黃花·大墩樑,神祕藥鄉·楊崖集,線川·田園綜合體等鄉村旅遊景點。今年3月11日,市委蘇君書記調研柴家門鎮和甘溝驛鎮,確定建設童家灣和田家坪兩個美麗鄉村示範村。4月7日和5月6日,先後兩次指導建設工作,並確定了6月18日的會寧美麗鄉村旅遊節。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紫香·童家灣,穀倉·田家坪,線川·田園綜合體,均初見成效。6月18日,我們順利啓動會寧美麗鄉村旅遊節,舉辦特色產品展銷,讓消費釋放、物資下鄉、農貨出山,打通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全面融合的渠道。相約美麗田園,尋訪鄉村記憶。鄉愁是遊子的駐足,鄉情是故鄉的守望;鄉戀是遊子的本性,鄉音是故鄉的滄桑。同是李白的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說盡了遊子的思鄉之情;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又說盡了家人對遊子的關切。我們建設美麗鄉村示範村,不經意間,喚醒了沉睡千年的綠水青山;不經意間,帶動了自然社會人文相融合的鄉村旅遊。

第四,打造一宅院,老房新風景:注重體驗民宿打造,實施民宿典型示範帶動。民宿鄉村旅遊,彰顯了農村的土氣,利用了鄉村的老氣,煥發了農民的生氣,融入了時代的朝氣。走進紫香小鎮童家灣,遇見國色天香民宿,生活於城市之中難免感慨:謐境難尋,草木稀疏;大隱於市,深居簡出,怕也只有一方庭院,能增色紅塵歲月,迴歸平淡生活。雲捲雲舒聽雨聲,星密星稀賞月影。這是一家可以躺在牀上數星星、倚在榻上枕白雲的民宿;這是一家可以聽得見自然呼吸的民宿,青瓦、白牆、原木、泥草最接近自然和原生態;這是一家四季花香的民宿,不僅有大片的綠地、竹林,還種植了丁香、碧桃、玫瑰等大量開花植物,納四景於一園,呈小宅於大衆;這又是一家充滿手工精巧的民宿,麻線裝飾了歲月,窗櫺顯示了滄桑,古樸蘊含着古老,新韻展現出新潮。人們住到這裏,在雕刻時光中眺望光陰流逝,左手詩意,右手生活,縱然布衣淡飯,其樂也融融;人們住到這裏,手扶斑駁歲月,漫步時光迴廊,靜默中風起音來,宛立中緣生相守。紫香小鎮童家灣的國色天香民宿,滿園春色紅箋裹,一徑菊香水中藏。我們將以此爲典型、爲示範、爲帶動,以風的執念求索,以蓮的姿態恬淡,傾心打造更多更好的民宿。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一切美好,源於我們的眼光,源於我們的認識。前行的路上,自有曼妙的風景。願我們都能靜守心中一片美好,爲更加美好而努力。與兄弟縣區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顧家善、小黃灣、獨石頭、大水奓是全市美麗鄉村示範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們反覆學習的典範。

我們將在千方百計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謀劃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認真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特別是市委蘇君書記的講話要求,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精準把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點,有序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力促現代農業根基進一步鞏固、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鄉村富民產業蓬勃發展、宜居鄉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文化繁榮發展、農村社會保持和諧穩定,讓羣衆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脫貧調研報告100篇6

爲助推全市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根據全市人大工作會議的要求和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工作要點安排,市人大常委會組成專題調研組,於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赴商都縣、化德縣等全市最後一批7個摘帽國貧旗縣就全市脫貧攻堅及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脫貧攻堅進展情況

(一)總體情況

我市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是全自治區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主戰場。全市2個區貧縣、8個國貧旗縣,750個貧困嘎查村,2015年底識別貧困戶6.1萬戶、13.7萬人,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分別佔全區的20.4%、17.1%。其中商都縣、化德縣、興和縣被列入國家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脫貧攻堅戰以來,

全市按照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把脫貧攻堅作爲全市最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精心制定脫貧規劃,動員全市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紮實推進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爲重點的各項脫貧措施。在中央、自治區等直屬機關定點幫扶和全市各級各條戰線幹部羣衆的共同艱辛努力下,全市相繼分期分批實現了貧困旗縣摘帽、貧困村退出、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豐鎮市和涼城縣、察右後旗三個貧困旗縣分別於2017、2018年貧困退出。剩餘7個貧困旗縣也在2019年底前通過了自治區第三方檢查評估驗收,並於2020年3月由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告退出,我市取得了區域性整體脫貧攻堅戰決定性勝利。全市75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6.1萬戶,13.7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180戶,2460人,貧困發生率由6.83%下降到0.12%。識別邊緣戶7908戶,14503人。

(二)主要成效

1.一達標、兩不愁目標基本實現。全市努力推進產業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全面落實兜底保障政策,貧困戶人均收入穩步增長,全市農村牧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2532元增長到2019年的6865元,穩定超過國家脫貧標準,基本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標。

2.住房和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住房條件得到顯著改善。2016年到2019年,全市按照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全達標的要求,同步推進就地危房改造工程和易地移民工程,貧困戶全部住上了改造或新建配套達標的新住房,住房條件得到了顯著改善。

危房改造方面:全市累計投入資金37.5億元,4類重點對象實施危房改造6336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060戶。

易地搬遷方面:新建移民住房36769套,新建農村牧區敬老院16所,互助幸福院509處,安置搬遷36769戶、7979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005戶、貧困人口45785人,佔全部搬遷人口的57.4%。同時,加快配套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落實產業扶貧、生態補償等措施,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2)飲水安全基本清零達標。2016年到2019年,全市累計多渠道籌集投資5.7億元,新建飲水安全工程598處,改造飲水工程382處,覆蓋貧困人口2.9萬人。農村自來水覆蓋率達到80%,目前,全市209個村莊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農村牧區包括貧困戶在內的常住人口飲水安全基本實現清零達標。

3.教育扶貧得到全面保障。我市嚴格兌現義務教育保障政策,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進行動態監測、跟蹤管理、精準控輟,區別不同情況分別通過定向資助、送教上門、隨班就讀、特校入學的方式使貧困學生全部接受義務教育。2016到2019年,全市共發放義務教育資助資金6526萬元,資助貧困義務教育學生29427人次,其中特殊教育學生3140人次,有效解決了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問題。

與此同時,拓展資助非義務教育階段貧困戶學生能升學,有書念。發放普通高中(中職)資助金6147萬元,13800人次;發放高等教育資助資金13248萬元,14670人次,爲貧困戶困難家庭非義務教育學生升學就業提供了有效救助保障。

4.多種措施推進醫療保障。我市普遍創建了精準篩查、靶向治療、慢病管理、大病兜底的烏蘭察布健康扶貧模式,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民政大病救助、大病商業補充保險、大病慢病基金五重保障制度,落實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報銷等多項醫保政策。全市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參保率均達到100%,重大病住院及慢性病報銷比例均達到90%。

5.產業扶貧穩步推進。全市把產業扶貧作爲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主要措施,持續扶持馬鈴薯、蔬菜、雜糧、中草藥和肉牛、肉羊、生豬、家禽等主導產業,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帶動和先建後補、先買後補、先種後補、自建直補的菜單式扶貧方式推動產業扶貧,截至2019年底,我市菜單式扶貧項目國家、自治區投入專項資金53133萬元,覆蓋貧困戶52517戶,貧困人口106839人。

與此同時,實施二、三產業扶貧項目。截至2019年底,全市網絡零售額總達13億多元,帶動貧困戶11445戶;全市農特產品進京銷售額達到4.03億元,帶動9427名貧困人口增收;旅遊產業帶動貧困戶3711戶,8944人;建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6個,總規模16.6萬千瓦,覆蓋貧困戶6639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建設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70個,總規模27.8萬千瓦,覆蓋貧困村592個;發放扶貧金融貸款12.22億元;就業扶持貧困人口25147人,其中生態護林、鄉村保潔等公益性崗位就業11216人。

6.社會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實。我市將動態出現的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2019年,全市落實貧困戶低保對象11萬人次,發放貧困低保資金33110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

7.京蒙扶貧協作不斷深化。京蒙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北京市在產業落地、幹部交流和社會事業等方面給予我市大力支持。2018年—2019年,京蒙扶貧協作資金累計投入7.6億元(其中區及區以下投入幫扶資金13984萬元),實施京蒙項目307個。各貧困旗縣還分別與北京的8個對口幫扶區在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建立了長期的結對幫扶機制,在社會扶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8.強化領導,壓實責任。全市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扶貧的總要求,層層壓實責任,充實加強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駐村幫扶力量。組建了廳級領導帶隊劃片負責的18個脫貧攻堅專項工作推進組,92個駐鄉鎮(蘇木)的脫貧攻堅督導組。共派出駐村工作隊1318個,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5792人,充實加強了基層一線脫貧攻堅力量。

(三)存在的主要短板弱項問題

由於我市處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貧困地區,相對底子薄、基礎差,穩定解決貧困問題、鞏固脫貧成果乃至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問題。

產業市場化程度低。種養加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總量少,帶動輻射面不夠寬廣,相當數量的菜單式扶貧種養業農畜產品銷售處於自產自銷狀態。

貧困羣體中因病致貧和老弱病殘比例大,勞動和就業能力低。加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給貧困戶增收普遍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鄉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設施落後、專業醫護人員缺乏,農牧民就近就醫不方便,小病大看的問題還沒得到有效解決。

貧困旗縣財力普遍困難,一些移民工程隨遷人口比例大,配套資金存在缺口,有的旗縣產生了新的債務。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普遍不夠完善,整體推進工作處在起步階段。

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緩慢,部分村兩委班子成員老齡化嚴重,文化程度低,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還有差距。

二、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建議

(一)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建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引領脫貧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

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理念爲指引,結合制定十四五規劃,完善鞏固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有機融合的引領性總體規劃,重中之重是產業發展和生態屏障規劃。要完善全市生態功能區、特色產業區規劃,體現縣域特色、民族特色和田園特色,並儘量做到產業規劃、生態規劃、田園規劃、環保規劃等多規合一,建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引領脫貧成果鞏固的長效機制,全面開啓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二)突出產業振興重點,建立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長效機制

脫貧成果鞏固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重在產業振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和提升一批能帶動全市馬鈴薯、牛羊等種養主導產業鏈式發展的骨幹龍頭企業,特別是要藉助京蒙扶貧協作機遇,探索長期合作機制,注重從資本投入、技術引進、市場開拓方面深化京蒙合作,提升民豐(薯業、燕麥)、藍威斯頓、凱達、海高、賽諾、雛鷹、大紅門、伊利等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夯實供應鏈、提升加工鏈、穩定市場鏈,推動城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使之成爲利益緊密、風險共擔、覆蓋農戶的高質量發展的現代化產業。要圍繞鞏固我市國家級脫毒種薯基地、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以及京津地區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積極爭取認定一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要扶持鋪天蓋地、數質並舉的專業合作社、農牧場主、經濟聯合體、村級集體經濟等,通過公司+農戶訂單合同、託管代養、資產收益、勞務就業等形式,提高產業市場化組織程度,穩定增加貧困戶收入。

(三)突出補齊鄉村公共衛生短板,建立多級衛生醫療保障的長效機制

一是要不斷拓寬社會商業醫療保險渠道。加強同各類社會商業保險機構合作,拓寬醫療費用報銷渠道,減輕地方財政壓力和個人支付費用,並逐步由貧困戶受益拓展到鄉村常住人口普遍受益。二是強化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要藉助疫情常態化防控建設需要,充實加強基層衛生設施建設,招聘一批專業化醫護人員,增強基層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一般常見病醫治能力。三是建立上聯區外、下聯鄉鎮、信息互通、資源共享、遠程診治的公共衛生醫療網絡信息服務體系,提高農村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效率,形成多級支撐的衛生醫療保障的長效機制,更好地保障廣大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四)突出污染治理難點,建立鄉村生態宜居環境治理長效機制

持續推進鄉村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開展村容村貌、污水垃圾、殘膜污染治理的綜合整治工作。要推廣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轉運、縣(鎮)處理運轉模式。要將全市農村環境保護作爲地方立法重點,細化環境污染治理措施,形成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法治長效機制。

(五)突出抓好兩委建設,建立基層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要以提升基層黨支部戰鬥力爲核心,落實自治區黨委《貫徹t;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實施辦法和市委《關於鼓勵優秀人才回村任職和回村創業通知》要求,敢於破除基層幹部選拔任用體制上的障礙和機制上的梗阻,不拘一格多形式選拔人才充實到基層兩委班子,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成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羣衆脫貧致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堅強戰鬥堡壘。要依靠黨支部強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教育,開展羣衆性感恩教育,不斷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要提升村民委員會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形成支部主導、社會協同、公衆參與、法治保障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創建和諧安定、鄉風文明的新農村。

(六)突出監測體系建設,建立預防返貧的長效預警機制

要把剩餘貧困人口脫貧、脫貧不穩定人口返貧和邊緣人口、外出返鄉人口致貧列爲重點監測對象,建立脫貧信息監控平臺,專人負責,專人跟蹤,形成防止返貧的預警機制。要嚴格落實四不摘的要求,確保政策不變、隊伍不散、幹勁不鬆,持續指導好產業扶持、培訓就業、醫療保障、社會保障等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工作。

(七)突出抓好產業扶持和就業工作,克服疫情對收入的影響

要加快落實產業扶持資金,加快落實扶貧企業各項減負優惠政策,組織好企業的復工復產和農畜產品市場銷售,加大貧困戶進廠務工、公益崗位就業扶持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千方百計增加貧困戶的收入,爲脫貧攻堅國家收官提供有效保障。要做好鄉村振興項目申報工作,變疫情危機爲發展機遇,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投入力度,在發展中增強地方財力,提高化解債務能力。

(八)做好整改完善工作,迎接國家脫貧普查驗收

要認真開展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和國務院扶貧辦對我區脫貧攻堅成效考覈反饋意見的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實專項行動工作,要做到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覈實,對各項漏洞再排查,對各項措施再加固,對各項要求再落實,確保貧困戶機卡一致,賬實相符,所有問題整改清倉見底,確保順利通過國家普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