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精選2篇)

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1

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精選2篇)

民營經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爲進一步掌握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今年上半年區工商聯選擇部分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深入瞭解全區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區工商聯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央、省、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優化發展環境,全力促進高質量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主體加速壯大。截止2020年6月底,全區民營經濟個數發展到43352個,其中,民營企業6552個,個體工商戶36800個。2020年上半年新增民營企業540個,增長10.4%,個體工商戶1593個,增長9.0%,市場主體活躍度明顯提高。

2.創新要素逐步集聚。柔性引進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成功申報省級工程實驗室、科技企業孵化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各1個;通過以商招商,引進了德國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設備智造生產、上海易矩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等高端智能製造項目。

3.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傳統產業不斷升級,65個技改項目納入市“雙千”工程,已有43個開工建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27.4%;全力化解民營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已爲20家企業完成不動產權證辦理,總面積30多萬㎡,7家正在加快推進;而高新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61%,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7個百分點;此外受疫情影響,也迸發出許多新的發展機遇,“線上經濟”在不斷融合“線下經濟”,共同創造出新經濟增長點。

4.產業集羣態勢明顯。規劃了智造產業園、翼雲科創園、新能源汽車設備智造產業園、高端塑編產業園、豆製品產業園、新型建材產業園、大健康食品產業園的“一區七園”發展格局,搭建了項目集聚集約集羣發展平臺。其中,翼雲科創園是全區首個工業地產項目,2月份啓動建設,現已基本完成廠房建設,9月底前具備項目進駐條件。大健康食品產業園已獲得市政府批覆。

二、民營經濟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有待強化。一些民營企業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滿思想,缺乏拼搏奮進精神,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投入不足,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有待加強;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傳遞還不及時,企業知曉政策的渠道還不夠多,政策宣傳的力度還不夠大,服務意識有待加強。

2.幫扶力度有待加大。民營企業存在“三難兩缺一高”現象,融資難、用工難、用地難,缺技術、缺人才、成本高;民營企業普遍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不高,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還不充分。

3.產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層次偏低,主導產業優勢不突出,傳統行業仍爲工業主導;新興產業偏少,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比較欠缺,“四新”產業剛剛起步;產業集羣規模偏小、鏈條偏短,集聚度不高,競爭力不強,沒有過百億的產業,缺乏鏈主地位的龍頭企業。大項目好項目比較匱乏。尤其是缺少前沿性、支撐性、帶動性強的工業項目、實體項目,工業投資同期出現下滑,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

4.企業管理有待規範。我區民營企業中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及高、中級技能人員總量佔從業人員的比例總體很低。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水平較差,沒有現代管理意識,尤其是本土企業,相當一部分企業還是家庭式的經營管理模式,經營觀念陳舊,管理方式粗放,沒有長遠規劃,缺乏發展的眼光。

三、對我區民營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1.應在觀念更新,政策宣傳上下功夫。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真正樹立責任意識、擔當意識。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市、區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抓好規劃,創新思路。可採取政府主導,整合資源,全力支持特色產業真正做大做強。二是強化宣傳。利用微博、微信、電視臺等公衆平臺對民營經濟政策進行宣傳,建立上下統一的“政策超市”,打造統一的政策推送平臺,把散落在政府各部門的相關政策要點梳理出來,進行及時整合、分類推送、集成推送,使民營企業吃透政策,增強政策獲得感。

2.應在加大幫扶,做大做強上下功夫。一是企業幫扶上,結合“部門幫包企業”等活動,經常走訪企業,及時瞭解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可實行“一企一策”安排相關部門協調解決。二是資金支持上,引導金融機構推動金融產品和方式創新,針對民營企業定製信貸產品,儘量縮短流程,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逐步擴大應急轉貸週轉資金規模,實施政銀企對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推進企業產品升級,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3.應在人才培養,企業培訓上下功夫。一是加大高校學生到企業實習的力度,幫助企業引進、培養和留住人才;採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開展對企業家的培訓。搭建“科企校企”對接平臺,引導中小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對接合作,推動民營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培養壯大研發隊伍,加快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提升核心競爭力。二是突出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羣,大力實施“521”企業培壯工程,全力化解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全力抓好扶持政策兌現,持續推動企業“雁陣式”梯次成長,每個產業重點培育1-2傢俱有“鏈主”地位的引領企業、打造一批具有“殺手鐗”產品的配套企業。

全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

民營經濟是經濟社發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爲了解我市民營經濟發展情況,8月份,委託各縣區人大常委會開展了民營經濟發展專題調研;9—10月,選擇部分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深入瞭解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現狀

近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着力優化發展環境,全力促進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模實力逐年壯大。2016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29億元、同比增長9.7%,佔GDP的60.4%;2017年,全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01億元、增長7.9%,佔GDP的59.2%;2018年,全市共有民營企業10.4萬戶,個體工商戶29.6萬戶,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85億元、增長15%,佔GDP的61.5%。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共有民營企業11.7萬戶、個體工商戶32.8萬戶,分別較上年年底淨增1.3萬戶、3.2萬戶。

(二)產業結構逐步優化。我市民營經濟三次產業比例2016年爲8.3:49.1:42.6,2017年爲7.5:50.1:42.4,2018年爲4.8:51.1:44.1,第二、三產業的比重逐年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產業呈現出多領域、全方位發展和向新型產業拓展的態勢,涉及領域不斷拓寬,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領先技術水平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相繼落戶,一批重點民營企業爲加快全市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三)社會貢獻日益突出。民營經濟稅收逐年增長,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例始終保持在70%以上。2017年,我市民營經濟稅收110.1億元、同比增長28.1%,佔全部稅收的72.1%。2018年,民營經濟實現稅收124.6億元、,增長13.2%,佔全部稅收的70.4%以上。2019年1—9月份,民營經濟繳納稅收107.1億元、增長4.5%,佔全部稅收的72.2%。

(四)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積極宣傳、落實上級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並出臺了《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支持民營企業的優惠政策,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活動,領導幹部深入民營企業宣傳政策、協調解決問題,有效解決了民營企業發展中的一些突出問題,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二、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市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爲:

一是思想解放還不夠,創新意識還不強。一些部門和幹部對民營經濟重視不夠,擺放位置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有的思想上存在顧慮,不願意與民營企業打交道、不敢和民營企業家交朋友,重“清”輕“親”,缺乏主動服務意識。一些民營企業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滿思想,缺乏拼搏奮進精神,創新意識不強,研發投入不足,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有待加強。社會上創新創業氛圍不濃,打工的多、創業的少,保守求穩的多、敢闖敢試的少。

二是企業數量還較少,規模還比較小。與發達地區甚至周邊省市相比,我市非公經濟企業的數量較少、規模較小、實力較弱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從民營企業數量來看,2018年,我市每千人擁有中小企業數不到16個,而全國每千人擁有中小企業數近22個,差距明顯。全市10.4萬戶民營企業中,規模以上企業818家,所佔比例僅有0.8%。無論是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還是2019年安徽民營企業百強,我市均是空白、沒有一家企業上榜。

三是產業層次還較低,質量還不夠高。我市民營企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技術含量低的批發零售業、製造業中,而在技術含量高的新興產業中則涉足不多,總體上處於產業鏈的低端。以中藥產業爲例,與前幾年相比,藥業企業產值整體提高,但是主要產品仍舊是以飲片加工爲主,中成藥所佔比重僅有10%左右,中成藥製造業和高附加值的中藥衍生產品生產等規模比重較小,品種結構單一,利潤及財政貢獻率較低,產品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弱,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

四是企業管理還不夠規範,水平還比較落後。全市民營企業中經營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及高、中級技能人員總量佔從業人員的比例總體很低。大部分中小企業管理水平較差,沒有現代管理意識,尤其是本土企業,相當一部分企業還是家庭式的經營管理模式,經營觀念陳舊,管理方式粗放,沒有長遠規劃,缺乏發展的眼光。利用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不強,完成股改和掛牌上市的企業數量較少,融資規模偏小,全市新三板掛牌民營企業僅有11家。

五是營商環境還需要優化,爲企服務還不夠。一些部門重政策制定輕貫徹落實、重審批輕服務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部門仍然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和“彈簧門、玻璃門”以及不擔當、不作爲、慢作爲等問題。企業融資渠道有限,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小企業,由於企業規模小、可抵押物少、資信低,致使企業貸款難度大,嚴重製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有些民營企業反映,政府擔保公司擔保貸款同樣要有抵押物,而且手續同樣繁瑣,還要另外繳納一筆擔保費。

三、對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

爲解決以上問題,推動我市民營經濟實現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大力優化發展環境。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擺上突出位置,更加關心民營企業發展、關注民營企業家成長,做到工作上親切關懷、生活上清白交往,着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活動,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大力宣傳民營經濟發展中創業的成功人士和先進典型,推動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多措並舉引導民營企業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爭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模範。

(二)切實加大支持力度。加強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在市場準入、信貸支持、上市融資、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激勵、幫助更多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全面清理規範涉企收費,通過降低企業稅費負擔、降低企業用能用地成本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加大民營經濟政策宣傳力度,發揮電視、報刊、網絡等作用,及時發佈和解讀產業、財稅等政策措施,讓企業熟悉知曉、用足用好。

(三)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加大對人才引進培育的財政扶持,鼓勵民營企業採用股權激勵、技術入股、成果獎勵等多種方式,制定對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到民營企業發展;大力發展扶持職業教育、職業培訓、“校企合作”項目,爲企業精準培育急需的專業人才、技術人才;加大對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的培訓的扶持,通過組織培訓等途徑,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四)着力解決融資問題。多措並舉、千方百計化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切實解決企業的不動產手續辦理等歷史遺留問題,幫助企業盤活資源、提高融資能力。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重點支持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技術、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發展,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用好發展基金,爲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融資保障;充分發揮擔保公司的作用,引導擔保機構積極開展股權、商標權、專利權質押等方面的業務,不斷擴大融資擔保能力;進一步完善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政策,加大對企業上市直接融資的扶持力度,爲企業上市營造更優的環境。

(五)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招商引資理念轉型升級,堅決摒棄拼地價、拼資源的老路子,更加註重選商擇資,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真正把那些對我市發展有較大帶動力的大項目、好項目引進來。堅持多措並舉,推進招商方式創新,積極靈活地開展以商招商、專業招商、借會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招商引資活動。加強招商項目的後續服務,實行跟蹤保姆式服務,積極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在項目建設、生產經營中出現的問題,有效解決重招商輕服務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