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教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教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學案式教學模式推行工作調研報告

學案式教學模式推行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__縣教育局《意見》安排,我校在七年級、二、三年級全面推廣學案教學工作。本學期,針對“學案教學”方面突顯的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推行學案取得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變了

教師觀念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備課環節的轉變課如果備得好,教起來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容易突破,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需求,創設和學生比較貼近﹑協調的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爲本”,還在突出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例如生物必修1中的“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在備課時除了要突出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相關內容,還應注重對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技能的訓練和幫助學生認同科學探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文化氛圍。

改革之初,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教學改革氛圍。具體做法是:更換了校園的多處標語,換成以宣傳學生是課堂主人,合作學習是衆望所歸,學案改革勢在必行爲內容的標語,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上;拆除了教學樓道、各班教室內的標語,換成帶有師生個性特色的'凡人名言,激勵師生儘快改革之決心;更新了教學區板報內容,換成學案式教改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學案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以小組爲單位重新劃分了教室黑板,配上小組名稱個性宣言,變講堂爲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學生主人的地位彰顯出來。以上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爲我校的學案式教學改革掃清障礙,鋪平了道路。

3、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變了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佔據了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受支配的對象。教師常用講授法機械地將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但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與“學”的地位在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在轉變,課改以來教師已經逐步把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逐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量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主動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再單純地使用講授法,而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認知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變成績評價爲多元評價。以往傳統教學,成績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尺碼。學案式教學開展後,我們豐富了評價模式和辦法。成績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將紀律、衛生、課堂表現以及各項活動納入評價項目,量化計分。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表彰。元旦我們除了表彰三好學生,模範學生,優秀班幹部外,同時表彰了優秀學習小組及組員,進步最大小組及組員。還獎勵了在書畫、演講、跳繩、舞蹈、歌詠等單項比賽中的優勝者,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穩步推進。

3、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了

課堂效率的提高,得益於老師課前的努力,精心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即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得益於教師善於把握最佳時間,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着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1、課堂形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傳統呈現形式教師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預判和預設。教學過程只是“陳述知識點”或是“對知識點展開解釋或陳述規律結論”;而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哪些活動、如何活動,涉及很少。而“學案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是要把學生學的過程(甚至方式、方法和步驟)呈現給其它聽課(或觀摩檢查評估)的教師,徹底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那麼這兩種形式能不能同時存在,或者將兩種方式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我覺得簡單的否定其中一種都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

2、學案編寫上的問題

我們在改革中遇到重重困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首先學案備寫難。現在班級急劇減少,科目多爲一人所代,學案備寫難。其次課時學案難備。有的課文需要兩個課時甚至三個課時,無法一一備寫。學生有時會感受疲憊,如何始終保持一顆求知的旺盛心,是目前困擾我們的又一難題。我們願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給與幫助。

3、學案應用上的問題:

剛開始我們規定必須按照“學案式”的模式進行,在具體實施教學環節中,只能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解讀上,一旦進行問題引領、質疑和探究活動,到最後兩節課也完不成一個學案。還有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套用教學環節,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調整爲每週根據學科情況使用學案,但是不少低於2個,出臺了《簡學案》,教師可以對每節課寫簡案,這樣靈活的使用了學案。

4、學生的適應問題:

剛開始老師反映學生基礎差,不能夠適應學案教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跟着老師走,聽老師講,自己記筆記。說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上還有問題,需要老師注意培養。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對於推進“學案教學”的備課,要加強指導、定期交流,讓教師在設計“學案”中快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大教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更好的推進“學案式”教學的深入。

3、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案教學”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我們引導,又需要有一定製度保障。如在推進“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有教師投入多些、有些教師投入少些,有些教師表面應付,甚至有些教師會有牴觸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如何要求,如何管理,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激勵教師自覺進行課改實踐。

【第2篇】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

本學期來,我校數學學科的教學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內容開展的活動,一是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強化課程目標的落實;二是加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藝的提升;三是追尋減負增效提質的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對數學學科教學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都能進行認真的研讀,有不少老師不僅對所任教年級的教材進行認真的鑽研,而且能對其他年級教材進行學習、熟悉,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教學的內在聯繫。從平時聽課、教研課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的目標都把握得比較準,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要求比較明確,對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得當的。

2.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從已上的教研課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課都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不再是爲教而教,而是更多的關注爲學而導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好的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增多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動也增多了,課堂上教與學的氛圍也變得濃厚了。學生不再僅僅是爲了學會而學,而是在爲會學做努力。“授之有漁”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3.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明顯。本學期我們對集體備課進行了改進,按以下程序: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專題研討、講座進行。集體備課一方面引領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觀摩評析發現本校教師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研討獲得改進的方法。教師們都感到集體備課中得到的實惠多了,不僅僅提升了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進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思想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對教學的評價水平也有所提升,且從集體備課活動中獲得不少的教學技藝。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動。

4.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學期教研方面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進行研究,並根據我校數學教學的實際制定了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計劃,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專題,圍繞專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身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讓每位老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促進自身教學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裏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

4.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衆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5.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三、措施和建議。

1.立足課堂,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師對教材正確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包括例題,練習),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生長點、重點、難點、延伸點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國小數學教師用書。現在有些學校爲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實行電子備課,建議在備課檢查中加強對兩次備課的檢查。

2.加強對學生了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增多,學生的“現實的”知識基礎往往與“邏輯的”知識基礎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不作了解,而總是按學生“邏輯的”知識基礎去進行教學設計,就會出現“不該講的講、該講的不講”、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現象。只有我們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才能體現“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要求。

3.知識習得與思維發展並舉。數學學習的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會做會算不等於思維發展,教師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4.重視練習,提高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練習不是單純地做題目、做試卷,教師重視例題講解的同時要重視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在緊扣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爲主、以基本練習爲主,練習要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統,難易適度、數量適當,要適當補充一些綜合題和思考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要合理安排機動課時,將機動課時納入學期教學計劃中。

5.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解決“化靜爲動”、“變抽象爲具體”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調查表明,教師並不經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教師不氣餒,抓好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第3篇】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

本學期來,我校數學學科的教學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內容開展的活動,一是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強化課程目標的落實;二是加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藝的提升;三是追尋減負增效提質的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對數學學科教學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都能進行認真的研讀,有不少老師不僅對所任教年級的教材進行認真的鑽研,而且能對其他年級教材進行學習、熟悉,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教學的內在聯繫。從平時聽課、教研課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的目標都把握得比較準,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要求比較明確,對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得當的。

2.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從已上的教研課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課都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不再是爲教而教,而是更多的關注爲學而導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好的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增多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動也增多了,課堂上教與學的氛圍也變得濃厚了。學生不再僅僅是爲了學會而學,而是在爲會學做努力。“授之有漁”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3.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明顯。本學期我們對集體備課進行了改進,按以下程序: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專題研討、講座進行。集體備課一方面引領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觀摩評析發現本校教師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研討獲得改進的方法。教師們都感到集體備課中得到的實惠多了,不僅僅提升了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進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思想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對教學的評價水平也有所提升,且從集體備課活動中獲得不少的教學技藝。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動。

4.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學期教研方面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進行研究,並根據我校數學教學的實際制定了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計劃,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專題,圍繞專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身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讓每位老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促進自身教學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裏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

4.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衆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5.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三、措施和建議。

1.立足課堂,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師對教材正確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包括例題,練習),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生長點、重點、難點、延伸點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國小數學教師用書。現在有些學校爲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實行電子備課,建議在備課檢查中加強對兩次備課的檢查。

2.加強對學生了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增多,學生的“現實的”知識基礎往往與“邏輯的”知識基礎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不作了解,而總是按學生“邏輯的”知識基礎去進行教學設計,就會出現“不該講的講、該講的不講”、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現象。只有我們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才能體現“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要求。

3.知識習得與思維發展並舉。數學學習的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會做會算不等於思維發展,教師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4.重視練習,提高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練習不是單純地做題目、做試卷,教師在重視例題講解的同時要重視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在緊扣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爲主、以基本練習爲主,練習要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統,難易適度、數量適當,要適當補充一些綜合題和思考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要合理安排機動課時,將機動課時納入學期教學計劃中。

5.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解決“化靜爲動”、“變抽象爲具體”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調查表明,教師並不經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教師不氣餒,抓好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第4篇】學案式教學推行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xx縣教育局《意見》安排,我校在初

一、

二、三年級全面推廣學案教學工作。本學期,針對'學案教學'方面突顯的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推行學案取得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變了

教師觀念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備課環節的轉變課如果備得好,教起來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容易突破,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需求,創設和學生比較貼近﹑協調的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爲本',還在突出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例如生物必修1中的'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在備課時除了要突出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相關內容,還應注重對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技能的訓練和幫助學生認同科學探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文化氛圍。改革之初,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教學改革氛圍。具體做法是:更換了校園的多處標語,換成以宣傳學生是課堂主人,合作學習是衆望所歸,學案改革勢在必行爲內容的標語,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上;拆除了教學樓道、各班教室內的標語,換成帶有師生個性特色的凡人名言,激勵師生儘快改革之決心;更新了教學區板報內容,換成學案式教改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學案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以小組爲單位重新劃分了教室黑板,配上小組名稱個性宣言,變講堂爲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學生主人的地位彰顯出來。以上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爲我校的學案式教學改革掃清障礙,鋪平了道路。

3、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變了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佔據了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受支配的對象。教師常用講授法機械地將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但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與'學'的地位在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在轉變,課改以來教師已經逐步把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逐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量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主動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再單純地使用講授法,而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認知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變成績評價爲多元評價。以往傳統教學,成績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尺碼。學案式教學開展後,我們豐富了評價模式和辦法。成績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將紀律、衛生、課堂表現以及各項活動納入評價項目,量化計分。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表彰。元旦我們除了表彰三好學生,模範學生,優秀班幹部外,同時表彰了優秀學習小組及組員,進步最大小組及組員。還獎勵了在書畫、演講、跳繩、舞蹈、歌詠等單項比賽中的優勝者,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穩步推進。

3、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了

課堂效率的提高,得益於老師課前的努力,精心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即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得益於教師善於把握最佳時間,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着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1、課堂形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傳統呈現形式教師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預判和預設。教學過程只是'陳述知識點'或是'對知識點展開解釋或陳述規律結論';而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哪些活動、如何活動,涉及很少。而'學案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是要把學生學的過程(甚至方式、方法和步驟)呈現給其它聽課(或觀摩檢查評估)的教師,徹底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那麼這兩種形式能不能同時存在,或者將兩種方式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我覺得簡單的否定其中一種都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

2、學案編寫上的問題

我們在改革中遇到重重困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首先學案備寫難。現在班級急劇減少,科目多爲一人所代,學案備寫難。其次課時學案難備。有的課文需要兩個課時甚至三個課時,無法一一備寫。學生有時會感受疲憊,如何始終保持一顆求知的旺盛心,是目前困擾我們的又一難題。我們願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給與幫助。

3、學案應用上的問題:

剛開始我們規定必須按照'學案式'的模式進行,在具體實施教學環節中,只能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解讀上,一旦進行問題引領、質疑和探究活動,到最後兩節課也完不成一個學案。還有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套用教學環節,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調整爲每週根據學科情況使用學案,但是不少低於2 個,出臺了《簡學案》,教師可以對每節課寫簡案,這樣靈活的使用了學案。

4、學生的適應問題:

剛開始老師反映學生基礎差,不能夠適應學案教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跟着老師走,聽老師講,自己記筆記。說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上還有問題,需要老師注意培養。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對於推進'學案教學'的備課,要加強指導、定期交流,讓教師在設計'學案'中快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大教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更好的推進'學案式'教學的深入。

3、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案教學'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我們引導,又需要有一定製度保障。如在推進'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有教師投入多些、有些教師投入少些,有些教師表面應付,甚至有些教師會有牴觸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如何要求,如何管理,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激勵教師自覺進行課改實踐。

【第5篇】學校教學工作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1.我校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7個,學生232人。現有教職工xx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擋,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衛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教代會等羣團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妥善解決學校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轉變。學校以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爲,積極實施精細管理,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

3.細化辦學行爲管理,提升學校規範化水平。學校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師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定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留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

4.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2)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採用隨機抽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每天抽查一個班級、一門學科的作業、教案,每月進行一次教學常規檢查。(3)落實上課、聽課、評課制度。校長及班子成員每期聽課每週不少於 節。實行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堅持有聽必評,有評必改和回聽、回查、回訪制度。(4)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各學科教研組堅持每週召開一次教研組會,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課標學習、專題研討活動。

5.細化評價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考試爲手段、以分數爲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做好綜合素質評價。

三、困難和問題

1.學校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精細化管理落實不力。學校現有7個班,232名學生,學校中層班子成員擔任基礎課教學工作,學校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對學校管理工作分身乏術。

2.學校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長期以來,由於班子成員數量少,工作壓力大,班子成員經常加班加點,比其他老師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據現行的激勵機制,班子成員多做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回報。一個班子成員的工作量是一個班主任工作量的幾倍,班主任每月有班主任津貼,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時候還予以加分,而班子成員既沒有任何津貼補貼,又沒有加分,只能是任勞任怨的奉獻,導致學校班子成員面對學校管理工作缺乏積極性,不能主動的思考謀劃工作。

3.教師缺乏奉獻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師普遍認爲自己就是教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自己的份內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對自己有益的事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想法設法逃避。

4.學校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落後,實施素質教育措施不力。受社會大環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指揮棒和學校安全嚴峻形勢的影響,學校管理人員普遍認爲在學校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績第二,把握了這個前提,凡是有安全風險的活動即使對學生再好也可以不開展,凡是對提高學生成績無益的事情能省則省,導致重智育輕德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依然存在。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家長及社會的迫切要求。必須努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狠抓落實,團結拼搏,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教育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學校教學工作

【第6篇】“學案式”教學推行工作調研報告

根據xx縣教育局《意見》安排,我校在七年級、二、三年級全面推廣學案教學工作。本學期,針對“學案教學”方面突顯的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推行學案取得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變了

教師觀念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備課環節的轉變課如果備得好,教起來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容易突破,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需求,創設和學生比較貼近﹑協調的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爲本”,還在突出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例如生物必修1中的“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在備課時除了要突出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相關內容,還應注重對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技能的訓練和幫助學生認同科學探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文化氛圍。改革之初,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教學改革氛圍。具體做法是:更換了校園的多處標語,換成以宣傳學生是課堂主人,合作學習是衆望所歸,學案改革勢在必行爲內容的標語,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上;拆除了教學樓道、各班教室內的標語,換成帶有師生個性特色的凡人名言,激勵師生儘快改革之決心;更新了教學區板報內容,換成學案式教改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學案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以小組爲單位重新劃分了教室黑板,配上小組名稱個性宣言,變講堂爲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學生主人的地位彰顯出來。以上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爲我校的學案式教學改革掃清障礙,鋪平了道路。

3、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變了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佔據了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受支配的對象。教師常用講授法機械地將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但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與“學”的地位在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在轉變,課改以來教師已經逐步把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逐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量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主動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再單純地使用講授法,而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認知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變成績評價爲多元評價。以往傳統教學,成績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尺碼。學案式教學開展後,我們豐富了評價模式和辦法。成績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將紀律、衛生、課堂表現以及各項活動納入評價項目,量化計分。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表彰。元旦我們除了表彰三好學生,模範學生,優秀班幹部外,同時表彰了優秀學習小組及組員,進步最大小組及組員。還獎勵了在書畫、演講、跳繩、舞蹈、歌詠等單項比賽中的優勝者,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穩步推進。

3、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了

課堂效率的提高,得益於老師課前的努力,精心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即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得益於教師善於把握最佳時間,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着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1、課堂形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傳統呈現形式教師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預判和預設。教學過程只是“陳述知識點”或是“對知識點展開解釋或陳述規律結論”;而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哪些活動、如何活動,涉及很少。而“學案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是要把學生學的過程(甚至方式、方法和步驟)呈現給其它聽課(或觀摩檢查評估)的教師,徹底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那麼這兩種形式能不能同時存在,或者將兩種方式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我覺得簡單的否定其中一種都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

2、學案編寫上的問題

我們在改革中遇到重重困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首先學案備寫難。現在班級急劇減少,科目多爲一人所代,學案備寫難。其次課時學案難備。有的課文需要兩個課時甚至三個課時,無法一一備寫。學生有時會感受疲憊,如何始終保持一顆求知的旺盛心,是目前困擾我們的又一難題。我們願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給與幫助。

3、學案應用上的問題:

剛開始我們規定必須按照“學案式”的模式進行,在具體實施教學環節中,只能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解讀上,一旦進行問題引領、質疑和探究活動,到最後兩節課也完不成一個學案。還有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套用教學環節,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調整爲每週根據學科情況使用學案,但是不少低於2 個,出臺了《簡學案》,教師可以對每節課寫簡案,這樣靈活的使用了學案。

4、學生的適應問題:

剛開始老師反映學生基礎差,不能夠適應學案教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跟着老師走,聽老師講,自己記筆記。說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上還有問題,需要老師注意培養。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對於推進“學案教學”的備課,要加強指導、定期交流,讓教師在設計“學案”中快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大教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更好的推進“學案式”教學的深入。

3、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案教學”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我們引導,又需要有一定製度保障。如在推進“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有教師投入多些、有些教師投入少些,有些教師表面應付,甚至有些教師會有牴觸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如何要求,如何管理,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激勵教師自覺進行課改實踐。

xx年12月

【第7篇】學案式教學推行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根據xx縣教育局《意見》安排,我校在七年級、二、三年級全面推廣學案教學工作。本學期,針對'學案教學'方面突顯的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推行學案取得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變了

教師觀念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備課環節的轉變課如果備得好,教起來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容易突破,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需求,創設和學生比較貼近﹑協調的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爲本',還在突出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例如生物必修1中的'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在備課時除了要突出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相關內容,還應注重對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技能的訓練和幫助學生認同科學探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文化氛圍。改革之初,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教學改革氛圍。具體做法是:更換了校園的多處標語,換成以宣傳學生是課堂主人,合作學習是衆望所歸,學案改革勢在必行爲內容的標語,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上;拆除了教學樓道、各班教室內的標語,換成帶有師生個性特色的凡人名言,激勵師生儘快改革之決心;更新了教學區板報內容,換成學案式教改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學案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以小組爲單位重新劃分了教室黑板,配上小組名稱個性宣言,變講堂爲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學生主人的地位彰顯出來。以上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爲我校的學案式教學改革掃清障礙,鋪平了道路。

3、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變了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佔據了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受支配的對象。教師常用講授法機械地將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但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與'學'的地位在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在轉變,課改以來教師已經逐步把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逐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量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主動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再單純地使用講授法,而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認知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變成績評價爲多元評價。以往傳統教學,成績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尺碼。學案式教學開展後,我們豐富了評價模式和辦法。成績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將紀律、衛生、課堂表現以及各項活動納入評價項目,量化計分。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表彰。元旦我們除了表彰三好學生,模範學生,優秀班幹部外,同時表彰了優秀學習小組及組員,進步最大小組及組員。還獎勵了在書畫、演講、跳繩、舞蹈、歌詠等單項比賽中的優勝者,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穩步推進。

3、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了

課堂效率的提高,得益於老師課前的努力,精心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即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得益於教師善於把握最佳時間,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着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1、課堂形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傳統呈現形式教師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預判和預設。教學過程只是'陳述知識點'或是'對知識點展開解釋或陳述規律結論';而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哪些活動、如何活動,涉及很少。而'學案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是要把學生學的過程(甚至方式、方法和步驟)呈現給其它聽課(或觀摩檢查評估)的教師,徹底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那麼這兩種形式能不能同時存在,或者將兩種方式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我覺得簡單的否定其中一種都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

2、學案編寫上的問題

我們在改革中遇到重重困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首先學案備寫難。現在班級急劇減少,科目多爲一人所代,學案備寫難。其次課時學案難備。有的課文需要兩個課時甚至三個課時,無法一一備寫。學生有時會感受疲憊,如何始終保持一顆求知的旺盛心,是目前困擾我們的又一難題。我們願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給與幫助。

3、學案應用上的問題:

剛開始我們規定必須按照'學案式'的模式進行,在具體實施教學環節中,只能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解讀上,一旦進行問題引領、質疑和探究活動,到最後兩節課也完不成一個學案。還有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套用教學環節,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調整爲每週根據學科情況使用學案,但是不少低於2 個,出臺了《簡學案》,教師可以對每節課寫簡案,這樣靈活的使用了學案。

4、學生的適應問題:

剛開始老師反映學生基礎差,不能夠適應學案教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跟着老師走,聽老師講,自己記筆記。說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上還有問題,需要老師注意培養。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對於推進'學案教學'的備課,要加強指導、定期交流,讓教師在設計'學案'中快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大教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更好的推進'學案式'教學的深入。

3、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案教學'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我們引導,又需要有一定製度保障。如在推進'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有教師投入多些、有些教師投入少些,有些教師表面應付,甚至有些教師會有牴觸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如何要求,如何管理,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激勵教師自覺進行課改實踐。

【第8篇】學案式教學模式推行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根據__縣教育局《意見》安排,我校在七年級、二、三年級全面推廣學案教學工作。本學期,針對“學案教學”方面突顯的情況和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了調研,現報告如下:

一、推行學案取得的成效

1、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爲變了

教師觀念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備課環節的轉變課如果備得好,教起來有條不紊,重點突出,難點容易突破,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備課時不僅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需求,創設和學生比較貼近﹑協調的學習情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人爲本”,還在突出知識目標的同時,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薰陶。例如生物必修1中的“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在備課時除了要突出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相關內容,還應注重對學生使用高倍顯微鏡的技能的訓練和幫助學生認同科學探索的特點,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2、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文化氛圍。

改革之初,我們加大了宣傳力度,利用板報、標語、宣傳材料等形式,營造了濃濃的學案教學改革氛圍。具體做法是:更換了校園的多處標語,換成以宣傳學生是課堂主人,合作學習是衆望所歸,學案改革勢在必行爲內容的標語,張貼在醒目的位置上;拆除了教學樓道、各班教室內的標語,換成帶有師生個性特色的'凡人名言,激勵師生儘快改革之決心;更新了教學區板報內容,換成學案式教改操作方法和流程,使學案教學改革深入人心;以小組爲單位重新劃分了教室黑板,配上小組名稱個性宣言,變講堂爲學生展示的舞臺,把學生主人的地位彰顯出來。以上一些實實在在的做法,爲我校的學案式教學改革掃清障礙,鋪平了道路。

3、課堂教學的模式變了,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變了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教”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佔據了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受支配的對象。教師常用講授法機械地將課本里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機械地接受,這種教學方法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但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與“學”的地位在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地位也在轉變,課改以來教師已經逐步把課堂教學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逐步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大量給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主動去探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教師不再單純地使用講授法,而應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認知水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技能的訓練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我們變成績評價爲多元評價。以往傳統教學,成績是評價學生優劣的唯一尺碼。學案式教學開展後,我們豐富了評價模式和辦法。成績只是其中一個組成部分。我們將紀律、衛生、課堂表現以及各項活動納入評價項目,量化計分。一週一總結,一月一彙總一表彰。元旦我們除了表彰三好學生,模範學生,優秀班幹部外,同時表彰了優秀學習小組及組員,進步最大小組及組員。還獎勵了在書畫、演講、跳繩、舞蹈、歌詠等單項比賽中的優勝者,極大的調動了廣大學生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案式教學改革的順利穩步推進。

3、課堂效率顯著提高了

課堂效率的提高,得益於老師課前的努力,精心的備課,特別是備學生,即如何才能用更精煉的語言,更準確的語氣調動學生的思維;得益於教師善於把握最佳時間,教師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後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着有利於學生髮展的方向進行,保證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內均有所獲。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的目的。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1、課堂形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傳統呈現形式教師對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進行預判和預設。教學過程只是“陳述知識點”或是“對知識點展開解釋或陳述規律結論”;而對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哪些活動、如何活動,涉及很少。而“學案式”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是要把學生學的過程(甚至方式、方法和步驟)呈現給其它聽課(或觀摩檢查評估)的教師,徹底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那麼這兩種形式能不能同時存在,或者將兩種方式和諧的融合在一起,我覺得簡單的否定其中一種都是不合理的、不科學的。

2、學案編寫上的問題

我們在改革中遇到重重困難,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首先學案備寫難。現在班級急劇減少,科目多爲一人所代,學案備寫難。其次課時學案難備。有的課文需要兩個課時甚至三個課時,無法一一備寫。學生有時會感受疲憊,如何始終保持一顆求知的旺盛心,是目前困擾我們的又一難題。我們願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給與幫助。

3、學案應用上的問題:

剛開始我們規定必須按照“學案式”的模式進行,在具體實施教學環節中,只能停留在課本知識的解讀上,一旦進行問題引領、質疑和探究活動,到最後兩節課也完不成一個學案。還有部分教師只是機械地套用教學環節,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訓練,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調整爲每週根據學科情況使用學案,但是不少低於2個,出臺了《簡學案》,教師可以對每節課寫簡案,這樣靈活的使用了學案。

4、學生的適應問題:

剛開始老師反映學生基礎差,不能夠適應學案教學,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跟着老師走,聽老師講,自己記筆記。說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上還有問題,需要老師注意培養。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對於推進“學案教學”的備課,要加強指導、定期交流,讓教師在設計“學案”中快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加大教師的培訓和外出學習,積極吸收先進的理念和方法,更好的推進“學案式”教學的深入。

3、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推進“學案教學”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既要我們引導,又需要有一定製度保障。如在推進“學案教學”的過程中,肯定有教師投入多些、有些教師投入少些,有些教師表面應付,甚至有些教師會有牴觸情緒,我們如何引導,如何要求,如何管理,需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來激勵教師自覺進行課改實踐。

【第9篇】學校教學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學校教學工作調研報告1

一、基本情況

1.我校是一所農村完全國小。學校現有教學班7個,學生232人。現有教職工xx年級組長、班主任、科任教師及其他專兼職人員工作職責,做到職責明確,分工清楚,銜接緊密,不留空擋,體現科學性、規範性、公平性、人文性和激勵性;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制度,師生請銷假、教學常規管理、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集體備課、學生管理、財務管理、門衛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教代會等羣團組織機構,充分發揮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校務、政務、財務公開制度,實行民主管理,定期召開教職工代表大會,妥善解決學校工作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三風'轉變。學校以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爲目標,不斷規範辦學行爲,積極實施精細管理,全力推動教育改革,全面構建和諧校園。緊緊圍繞教育教學質量這一中心;突出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兩個重點;實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師生評價三項改革。

3.細化辦學行爲管理,提升學校規範化水平。學校嚴格規範辦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一師嚴格開齊開足上好課程。二是堅決執行規定作息時間。三是嚴格控制作業留量,科學設計作業內容,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四是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及各類文藝體育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切實增強辦學的活力和吸引力。

4.細化教學管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按照新課改理念和要求修訂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並嚴格執行。(2)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採用隨機抽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堅持每天抽查一個班級、一門學科的作業、教案,每月進行一次教學常規檢查。(3)落實上課、聽課、評課制度。校長及班子成員每期聽課每週不少於 節。實行推門聽課、隨機聽課,堅持有聽必評,有評必改和回聽、回查、回訪制度。(4)加強校本教研工作,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各學科教研組堅持每週召開一次教研組會,組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課標學習、專題研討活動。

5.細化評價管理,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機制。改變單純以考試爲手段、以分數爲標準的學生評價方式,實行多元評價,做好綜合素質評價。

三、困難和問題

1.學校管理人員數量不足,精細化管理落實不力。學校現有7個班,232名學生,學校中層班子成員擔任基礎課教學工作,學校事務性工作千頭萬緒,對學校管理工作分身乏術。

2.學校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長期以來,由於班子成員數量少,工作壓力大,班子成員經常加班加點,比其他老師多付出了很多。但是,根據現行的激勵機制,班子成員多做的工作幾乎沒有任何回報。一個班子成員的工作量是一個班主任工作量的幾倍,班主任每月有班主任津貼,在職稱評定、崗位晉升的時候還予以加分,而班子成員既沒有任何津貼補貼,又沒有加分,只能是任勞任怨的奉獻,導致學校班子成員面對學校管理工作缺乏積極性,不能主動的思考謀劃工作。

3.教師缺乏奉獻精神,思想功利化。老師普遍認爲自己就是教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是自己的份內事,其他都是份外事。對自己有益的事願意做,對自己無益的事想法設法逃避。

4.學校管理人員思想觀念落後,實施素質教育措施不力。受社會大環境、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評價指揮棒和學校安全嚴峻形勢的影響,學校管理人員普遍認爲在學校管理中安全第一,成績第二,把握了這個前提,凡是有安全風險的活動即使對學生再好也可以不開展,凡是對提高學生成績無益的事情能省則省,導致重智育輕德育、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的現象依然存在。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教學質量是家長及社會的迫切要求。必須努力解決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不斷解放思想,大膽創新,與時俱進,狠抓落實,團結拼搏,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我校教育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

學校教學工作調研報告2

爲了深入瞭解我縣國小語文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增強科學、規範的管理意識,實施有效課堂的管理,促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進一步瞭解國小語文教學的教情、學情;查找語文課程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原因,探尋良策,引領全縣國小語文教學正常有效的開展,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在單位的安排下,我對全縣部分鄉鎮的完全國小的語文教學進行了調研。圍繞科任教師年齡結構,語文教學管理狀況及課堂教學等幾方面進行。通過查看資料,與教師座談,聽課評課及信息反饋等形式開展工作。下面我就調研情況向單位做以簡單彙報。

一、基本概況

從9月中旬到10月底,我深入了全縣12個鄉鎮24所學校,首先了解管理情況及教師隊伍建設,然後深入課堂聽課,課後和教師就課堂教學進行交流探討;再對學校常規教學管理進行檢查,結合本校實際和領導班子進行了研討。

本期我共聽課43節,指導課堂教學43人次;查閱教案500多本,檢查學生作業800餘本,翻閱教師的政治學習筆記500餘本,業務學習筆記500餘本,檢查教研組記錄80餘本,會議記錄24本,常規教學管理資料180餘本3000餘份。每到一校,結束時召開全體教師通報會,和全體教師交流切磋,並及時獲得教師在教學上的信息反饋。剖析存在問題的根源,探討改進的方法。

二、目前各學校語文教學呈現的狀況

(一)各鄉鎮中心國小及窗口學校,任課教師基本呈現年輕化,普通話水平高,整體素質強,充滿朝氣和活力,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像三要國小教師25人,語文教師12人,年齡大都在45歲以下;巡檢國小22人,語文教師9人,年齡也在45歲以下;白川國小25人,語文教師年齡結構均在40歲以下。他們大都是大專以上學歷,擔任語文教學,一絲不苟,敬業樂教,任勞任怨,用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嚴格要求自己。真正起到了龍頭學校的學科帶頭作用。

(二)校園文化氣氛濃厚,學習風氣高漲。每到一校,紅旗招展,彩旗飄揚,書聲琅琅,秩序井然;噴繪醒目,內容豐富,警世育人,回報感恩,尊師重教,關愛生命的文化氛圍,讓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像三要鎮的北司國小,圍牆上噴繪的是“三字經”,“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圖文並茂,拼音漢字對照分明,註解淺顯明瞭,清楚易懂;圖畫清晰鮮明,教化作用,一目瞭然。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強化了校園的學習氛圍。

(三)語文課堂教學紮實有效。

1、教師課堂基本功紮實老到。各教師教態自然大方;語言清晰流暢,語調平和親切,耐心細緻,極具親和力;板書亮麗新穎,呈現方式多元化;多媒體運用熟練到位,獲取教學資源自然豐富。教具學具的運用恰到好處,課件設計多樣有趣,新穎實用,活躍了課堂氣氛,達到直觀,協調,統一,強化,整合教學任務的教學效果。

2、語文課堂注重有效教學的貫徹與落實。備、講、批、輔、轉環節的運作輕鬆自如,實用效果強;能用真實的,自然地,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人文的,社會的語言、經驗、實踐、磨礪等來解決課堂上遇到的難題,讓學生在平時的活動和記憶力中深化了對教材的理解。寺坡國小三語教者楊亞玲老師,三要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師吳月鳳老師,四皓白川國小的王蓉花老師等,她們都能用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經驗,語言等解釋文本中的詞語意思或解決問題,簡單實效,容易理解,深受學生歡迎。

3、課堂教學過程能體現新理念,注重教學滲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教師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參與意識,利用 “說一說”,“議一議”,“演一演”等,引導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看到的圖像,實物,圖表,分析提供的信息,獲取知識;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實用操作的現實生活,注重生存意識的培養;注重閱讀方法,寫作方法,生活方法的滲透和指導,注重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價值觀的教育的實現。他們在教學滲透上“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點滴的細節中讓學生領會,真正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4、加強“三維目標”的實施,注重課後適當的拓展。

語文教師能在與文本的交流中,在簡潔的語言濃縮中展開對文本意境,情感的理解,感悟,強化和對美的領悟。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價值目標實施到位,通過引導演示,再引導,再演示反覆循環的過程領悟到教材文本的內涵。通過延伸拓展的演練,展示讓學生實現文本所要達到的效果目標。許多語文老師,能以文本爲載體爲基點,從深度和廣度方面加強拓展,增加了“學會生存”的內涵,透過文本文字,將學生的思維進行發散延伸,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空檔,將學生推向現實生活的平臺之上來解讀文本,達到了在語文中學會了生活,在生活中領會語文的內涵,提升了學生語文素養。

6、中年教師,課堂相對比較厚重踏實,有一定積澱。課堂上,教師準備充分,資源共享豐厚,內容豐滿,教學紮實。能引經據典,深入淺出;也能讓學生在不同的閱歷中學會理解字詞;既能恰如其分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也能適時地引領學生走向深入。能注重學生的反映,面向全體學生提問。在教師巧妙的引導下,師生的交流對話放射出廣泛的智慧,在平時的閱歷中理解和跨越了時光和空間的鏡頭和內涵,讓知識,經驗,方法在真實,自然地流淌中成長出精彩,透射出深厚,積澱出深刻。像石坡國小語文老師閆樂榮,巡檢國小六年級語文教師陳秀絨,古城國小二年級語文教師趙愛芬,寺坡國小三語教者楊亞玲等,他們都是具有七、八年以上教齡的中年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閱讀經驗,生活經驗,語文課堂內容豐厚,有一定積澱。

7、課堂評價方式靈活多樣。課堂上大部分老師的評價都起到了激發學生興趣,肯定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課堂執行程序的作用,能激發學生的個性張揚,尊重學生的個性解讀,個性感悟,個性體驗。 “你也是老師學習的榜樣!從你的朗讀中老師感覺到了一點舒服了。還能再有一點進步嗎?”“你是大家的驕傲,也是老師的驕傲!”“你讀得太好了,老師想再聽一次,好嗎?如果聲音再大一點會更出色!”“掌聲在哪裏?”還有老師豎起的大拇指,燦爛的笑容,……激勵不斷,讓人耳目一新,情趣倍增。生活的多彩,個性的差異,組成了五彩繽紛的世界,也構成了語文無處不有的學習資源,教師恰當的評價,豐富了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深化了對文本載體的多元解讀。

8、注重教學細節及平時習慣的養成教育。“細節決定成敗,錯誤成就精彩。”在這次下鄉調研中,發現很多老師能注重細節的強調,反覆對學生講,像修辭的運用,句式的變化,書寫的藝術,寫作的要點,閱讀的技巧等等,多次喚醒學生質疑求知慾望,提醒學生注意不發生類似錯誤。

(三)注重語文教學管理,效果顯著。

1、教研組活動經常,各種競賽,展示活動接連不斷。每週有固定的教研活動日,備課組或教研組觀看教學錄像、討論教研專題文章、探討分析問題、進行教學語言基本功比賽、說課、評課等,活動紮實有效。東路的三要國小、古城國小老師採用不打招呼,隨堂聽課,隨機聽課,看到語文課堂真實的,突發生成的一面,不時糾正提升語文教師教學水平;北路的石坡國小,巡檢國小語文老師在常規教學管理上紮實嚴謹,認真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大到文章,小到每一筆書寫,教師都能無微不至的教學;景村中心國小9月份開展了“朗讀寫字比賽”,十月份進行了“教學能手賽,教學案例評比”活動,12月份舉行了“語文閱讀競賽”,活躍了語文文化生活;起到了以教研促教學,以教學促發展的效果。

2、幾乎每人都有課題研究項目,課題成果顯著,指導教學有效。教師開學初確定研究專題,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教學調查,教學瞭解,查閱資料,學習研究,在期末寫出課題研究成果,以書面形式上交主管領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景村鎮國小校本教研教材《爲終身發展奠基》,包括愛家鄉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和養成教育,爲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教材;巡檢國小編撰了《校園讚歌》這本書,爲學生健康文明的成才樹立了樣板;還有《校本教研成果集》,將全校比較優秀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理論總結,教改論文,教學設計,教後反思編輯成書,讓全校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3、注重月考和單元,期中,期末過關考試,嚴把單元質量過關。石坡國小教導處實行語文教案、作文教案、檢測教案分開備寫,有效突出重點,分層指導教學,效果顯著。教研組堅持周查教案,就教案中存在的問題,得到了及時改正。既注重優化課堂結構,堅持相互聽課、能加強新課程研究,進行教學反思,教學指導和研修;組織語文教學競賽,;堅持每期兩次的語文教學賽講活動,注重能手的培養和提高。

4、注重困難學生學習轉化工作。制定後進生轉化家訪卡,並利用課餘時間,休息時間進行家訪,瞭解情況,幫助學生成長。注重困難學生課外閱讀,加強讀書學習活動的開展。謝灣國小在11月份進行師生讀書學習活動,寫出心得和收穫。

三、存在問題

1、個別學校教師結夠呈現老齡化,學校工作缺乏生氣。因近幾年畢業的年輕教師分配基本在偏遠山區,所以偏遠山區的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相對集鎮國小的教師年齡偏大,基本穩定,缺乏新生活力和生氣(城關鎮例外)。給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惑:有的教師不會漢語拼音,學生的普通話得不到正確指導;有的語文教師喜靜不喜動,教的學生思維死板,不活躍;還有的教師寫作滲透不到位,學生到了四、五年級還不會寫作文;也有的教師缺乏大膽開拓精神,學生就書本學書本上的知識,生活的語文,社會的語文對於學生還是一片空白。

2、九年制學校管理機制沒有理順,國小段教學管理模式不適應教學實際。九年制學校負責教育教學的國小段領導不能專職專人專用,不能全心致力於國小教學管理,呈現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不出好的效果。課程分配及課時安排套用中學的管理模式,造成教師的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以致造成抽考,會考成績大幅度下滑。校本教研的開展出現形式化,落不到實處。究竟如何進行九年制的管理機制的良好運作,還未找到切入點。語文老師只能自悟摸索,個體探究,效果不突出。如寺坡九年制學校的現狀,令人擔憂。

3、依然存在沒按課表要求施課現象。個別教師還是採用“多佔時間,軟磨硬泡”的方法,非統考科目幾乎沒上,節省的時間上語文課,做語文練習,陷入題山題海之中,學生早已疲憊,語文知識的掌握也是僅書本知識方面,綜合素質得不到提升。綜合實踐課的開設沒有場地。“計劃計劃,牆上一掛”,造成很多學校生源學習程度參差不齊,學習習慣,學生素質有待提升。

4、教師的專業成長缺乏引領。個別教師實際工作有待紮實深入的進行,教案只講節次,不管是否適應課堂教學;作業只講數量,不論質量。有的學校教師專業成長不夠,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較低,教學技術操作生疏,教學教具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使用不很經常,對於多媒體有的老師還不會操作。有的教師年齡偏大,觀念陳舊,疏於學習。有的學校教學設施不能到位,對教學投入的資金有限,教師全憑一張口,兩隻手講課,效果自然不容樂觀。

5、語文教學課堂上存在的問題:

(1)個別教師課堂理念陳舊。有的教師傳統的教學方法“填鴨式”、“滿堂灌”一如既往,主要體現在年齡較大的教師的課堂上。有的年輕教師課堂鋪設過大,出現知識教學多而不精,雜而鬆散,知識點的落實顯得“漂皮而過,蜻蜓點水”式的膚淺,浮華。有的教師課堂導課時間過長,時間設計不夠合理,出現前鬆後緊的現象。有的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學生學得半生不熟的,知識點的落實得不到加強。還有的教師心中沒有目標和預設,“哪兒黑哪兒歇”,“旋教旋看”,課堂既像是複習課,又像是練習課,還像是新授課,結果學生學得一塌糊塗,實用教學無異空談。

(2)課堂教學過程有待提煉,模式程序還待改進。有的教師教學依賴教案的預設,造成課堂的教與學的思維斷節,課堂不緊湊,而且按部就班,缺乏創新意識,不注重精彩生成;有的教師德育教育、安全教育滲透不夠,學生的生存意識淡薄,體現社會性不夠。課堂教學評價有的泛濫,有的浮淺,啓發學生思考沒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且方式單一。有的教師組織教學沒有次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放開收不攏,流於形式,對課堂的駕馭藝術有待商榷。

(3)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水平有待提升。個別教師教學語言不能貼近兒童學習積累和生活實際,學生有時感覺像在聽夢似的,主要存在有的高年級老師循環教初年級以後,未能及時調整教師角色;有的教師語速較快,沒能給學生留思考的空間;有的教師語言不嚴密,散亂不規範,學生不懂教師的話;有的教師課堂小結語言過多,涵蓋了學生的思考和理解;有的'教師普通話不到位,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形成障礙。

(4)教學滲透、指導、拓展有待深入研究。有的教師課堂寫作方法的滲透,寫作手法的運用,閱讀深度的思考分析等不夠深刻,學生似會非會的,懵懵懂懂。課堂拓展延伸不夠合理。貪大求多,學生無法完成,似乎有爲延伸而延伸,爲教學而教學之感,沒有實際的意義,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大,學生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

(5)個別教師的教案備寫中教學理念有偏頗。有的教師教案只有簡單的知識教學過程,不能體現“三維目標”的實施,教學價值的滲透,教具學具的使用,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後無教學反思,作業設計;對單元檢測,章節過關的講評和分析不夠深刻,試卷的評析,教情、學情的反思,錯誤問題的剖析,重難點的突破和攻克,學法指導的收穫和失誤,改進的方向和措施,達到的目標和效果等幾乎沒寫,提出的措施操作性不強。

(6)個別教師批改學生作業不夠詳細。有的教師只注意學生作業的次數,不注重質量,個別錯題沒有讓學生反覆改正。作業評價不能激發學生興趣。一、二年級學生可採用分數,實物(花,水果、笑臉、小動物等),等次來評價。注重強調學生作業的書寫也很有必要。

四、幾點建議

1、完善管理機制,創新管理模式。根據縣局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因事制宜,制定適合各自學校的、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切忌一刀切,統一管理模式後會造成管理漏洞和空檔,造成管理混亂。尤其針對九年制學校的管理,關於國小段的管理,應運用國小管理的模式進行操作。在充分理解、尊重教師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2、加強校本教研工作落實。尤其在課題研究方面,不能只有課題,不進行研究,只注重死板的學習,而不進行改進和開拓。“教師不僅是學習者,也是實踐者,研究者。”

3、強化課堂教學效果,注重價值教學。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40分鐘的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時間。課堂教學的駕馭和運作,是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門技巧和學問。教師教學節奏的把握,課堂的啓發誘導,講授的技巧,應變能力的生成,舉例小結的恰到好處,教學拓展的妥當延伸,都需要我們仔細推敲,認真琢磨。每一節課,教師要有激情和動力,用自身的魅力帶動每一位學生。課堂還要注重開闊閱讀面,加強滲透的深入。

4、考試之後,試卷的評析,教情、學情的反思,錯誤問題的剖析,重難點的突破和攻克,學法指導的收穫和失誤,改進的方向和措施,達到的目標和效果等,應該詳細分析,指導以後的教學實踐。

5、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不能有名無實。在“培養生存意識”的主導下,應結合本地本校實際,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比如電腦的操作運用,種植養殖的方法,果樹的修剪,花草的護養,室內的保潔,理財的方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