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生產調研報告多篇

生產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重慶市黔江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一個時期以來,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營銷觀念和營銷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全國農資流通渠道進一步放開,農業生產資料經營活動已不是傳統的“採購加供應”,農資市場出現了經營渠道紛雜,以農村供銷社爲主渠道獨家主宰農資市場的局面,已成爲歷史,現已變成農業服務部門、生產企業、個體等多頭經營的格局,其中尤以個體經營佔據了市場的大壁河山。在經營中,爲了各自的利益,他們採取多種辦法和措施積極佔領農資市場這塊陣地,在農資貨源上早做準備、擴大品種、增加數量,在價格上採取薄利多銷策略,在服務中沒有官商作風,將各種農業生產資料直接送到農村、田頭,農民在農資市場競爭的新格局中,真正得到了實惠。

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基本情況

近年來,國家對農資經營主體資格的限制減少,經營主體多元化。隨着農村供銷社和農資部門的深化改革,農資經營渠道進一步放寬,市場競爭日趨激烈。2002年以來,我區加大了對農資經營市場的管理,多次開展清理、整頓,保證了正常的市場經營秩序。全區農資貨源充足,價格趨向平穩。

2002年,我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銷售總額達到10503萬元。在我區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企業有17家,全區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門點數達386個:

2、全區化肥銷售總額7056萬元,其中包括:(尿素、磷肥、25%複合肥、碳酸氫銨)尿素銷售額要佔總額的三分之一,有門點178個,其中有個體批發24個,其它以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進貨渠道都是從在彭水的廠商處批發購進,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

4、全區飼料及添加劑銷售總額1650萬元,其中:(育肥豬料、蛋雞飼料)佔大部分,有經營門點159個,其中有個體批發37個,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大都以批發、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一般在重慶、成都、榮昌進貨。

5、全區獸藥銷售總額124萬元,有經營企業3個,經營門點118個,其中有個體批發3個,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大都以批發、零售經營模式進行交易,一般在重慶、成都、榮昌進貨。

6、全區漁機漁具銷售總額3萬元,有經營門點7個,都以個體零售方式進行交易,暫無連鎖經營企業進入,一般在重慶、湖南交易市場進貨。

(注:經營門點中,有的是同時經營種子、農藥或種子、農藥、化肥或種子、飼料或種子、化肥或農藥、化肥等)

【第2篇】名優茶生產情況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鄉全鄉海拔在570-780米之間,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溫暖溼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6.2℃,無霜期238天,年降水量1725.6mm,年平均日照時數1918.6小時,土壤以紅壤爲主,土質較好,這些都是茶葉種植生長的有利條件。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勞務輸出留下的大量閒置土地優勢,確定發展名優茶作爲調整產業結構的主打項目,提出“一年促起動,二年上規模,三年出成效”的奮鬥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

1、抓住機遇,廣泛宣傳,強力促啓動。爲引導農民發展茶葉生產,鄉黨委、政府進行了深入廣泛的宣傳發動,在以下三個環節進行引導:一是強化宣傳。從村主要幹部會議到村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直至羣衆大會進行廣泛發動,深入農戶走訪座談,統一干部羣衆的思想認識。還組織人員到省縣的下黨和本市的、等茶葉主產地進行參觀學習。二是強化培訓。在選地、開發等方面進行標準化生產知識的宣傳和灌輸,聘請農業局技術員進行科學生產知識講授、實地示範等方式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種植觀念。在茶苗供應、科學栽種、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工作上加強指導,技術服務貫穿始終。三是強化機制。出臺了獎勵機制,對達到一定種植面積的實地丈量,評出示範戶,給予資金、炒鍋獎勵,以示範戶帶動農戶種茶。

2、示範着眼,以點帶面,齊心拓規模。確立後洋坑爲茶葉生產專業村,西溪、魚川茶葉爲生產重點村,建立了領導聯繫制度,加強對茶葉生產的指導,通過以點帶面方式推動全鄉茶葉生產。推行新種、低改、後續管理三並舉全面啓動茶葉開發,在旱地、大田、地角都種上茶葉,多年荒蕪的老茶園則以股份制、個人承包制、農戶聯包制等多形式,千方百計拓展規模。

3、加強溝通,服務做細,確保出成效。經常深入茶葉生產戶,傾聽茶農意見和關注熱點。針對茶農存在的加工缺技術、銷售少門路的現狀,一方面強化茶農的炒制技術培訓,專門從新昌請來師傅,在茶葉生產村現場示範傳授茶葉加工新手藝,推廣新法制茶技藝,擴大加工技術隊伍,提升茶葉加工附加值。另一方面努力拓寬茶葉銷售渠道,與縣茶葉生產大戶和企業聯繫,採取定期上門收購、鄉幹部託銷和茶農代銷相結合的方式,方便茶農,解決茶農零星銷售難問題。同時鼓勵茶農跑銷路、跑市場,主動參與市場經濟的競爭。

二、存在問題

1、茶農信心有待增強。受小農意識影響,部分農民的市場經濟意識不強,對市場帶來的風險顧慮重重,總擔心三年、五年茶葉就會無銷路、沒效益,對發展茶葉信心不足、心存疑惑。

2、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一方面缺乏科學管理,對茶葉生產技術一知半解,持方便、省力、自以爲是、想當然的態度。另一方面資金投入不足,在施肥、鋤草、修剪等各環節沒有嚴格按照時間和份量要求進行操作,精細經營戶和粗放管理戶對比有差距。

3、加工力量欠缺。這幾年舉辦了多期茶葉炒制技術培訓班,培養了一批加工能手,在茶葉生產中發揮了中堅力量作用。但從數量、質量上看遠遠不能滿足名優茶的深加工需求:年齡結構呈老齡化趨勢,名優茶加工時間在45天左右,加工旺季連續炒制十分辛苦,許多年青人不願意做,主要還是一批50—60年代的老農在勤練苦磨;在男女比例上,婦女比例偏低於男子,從整體說跟不上規模化生產要求。

4、茶葉等級較低。分析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茶葉的質量無疑是上等、優質、無污染的,但對比、等地,茶價卻有很大的差距。首先茶葉的採摘量偏低,受勞動力外輸影響,採茶隊伍不穩定,加上採茶方式方法不科學,造成應有的茶葉產量未得到充分加工利用;其次茶葉的製作方法單一,一種是清明前手工製作龍井茶,價格在80元至300元左右,另一種是清明後以機器加工碧螺春或傳統方式製作,價格在5元至40元不等;再者是茶葉的包裝簡單,由於是起步階段,加工後的產品基本上未作包裝,分散式出售。

5、銷售渠道單一。目前茶葉主要是依託五龍茶場、農業局、沁園公司等單位包銷、縣內單位內銷及少部份外地銷售三種方式,銷售渠道單一,流通方式簡單,茶農缺乏直接應對市場競爭的經驗和能力,茶農沒有取得應有的價值,增收幅度低。

三、壯大名優茶產業的幾點思考

1、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提高茶園的開發和管理水平。在農民缺乏市場經驗、積累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制定相關的獎勵政策、幫扶政策、地方生產標準,以政策爲槓桿,激發茶農的生產積極性,增強茶農的現代化經營理念,積極引導和扶持農戶加大開發管理投入,確保開發一片、成功一片、出效益一片。

2、以科技爲支撐,全面提升茶葉競爭力。有關部門要主動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加大科技普及的深度、廣度,以市場爲導向,依靠科技力量,加快提高茶葉的科技含量。加強茶葉招商引資工作,走合作合資開發道路,在種植、採摘、加工及包裝銷售上引進人才、經驗、技術和先進設備,藉助外力加快發展,做到統一加工,統一收購,統一包裝,實行產供銷一條龍。

3、培育龍頭大戶。樹立抓大帶小觀念,重點扶持茶葉生產加工大戶,在資金、政策、信息、措施上給予龍頭大戶更多支持。以身邊成功經驗爲素材,借龍頭大戶的力量,帶動農戶發展。形成政府扶持龍頭大戶,龍頭大戶帶動千家萬戶的格局,最終實現突破規模、提升效益,培育茶葉特色經濟的目標。

4、借鑑經驗,建立茶葉市場。發展農產品生產,農民普遍存在着對市場行情的不把握和生產上的躊躇不定,顯得無所適從,建立茶葉市場,這對做大做強茶葉產業十分關鍵。可吸收香菇市場的經驗,在規模和層次上科學規劃,整合社會資源,合理、有效利用各種力量和資金建立茶葉市場,創造茶葉發展平臺。

5、整合資源,樹立名優茶品牌。一是創品牌,各自注冊只能是資源分散、成本提高,更形不成集聚效益,品牌效益,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不符合科學發展論;二是注重包裝設計,適應多樣性消費需求,突出套裝、禮品裝、精裝、小包裝等。三是發揮生態優勢,樹立生態名優茶品牌,進而擴大銷售量,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6、強化生態要求,實施衛生品質標準。隨着我國加入wto,經營農業產品更要注重國際衛生標準,嚴格按照衛生標準進行操作,堅持用“有機、生態、綠色、品牌”的理念來經營管理。因此,在茶農的茶園管理中,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對病蟲害的防治,應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儘量利用生態機制進行有機化生產,以達到防病蟲害和綠色食品生產並舉。在加工時樹立衛生生產的觀念,絕不能貪圖眼前利益而損害持續性和永久性利益,否則最終損害的還是茶農自己的利益。

【第3篇】當前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當前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情況調研報告

爲紮實推進人大機關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開展,按照學習實踐活動領題調研工作方案安排,縣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組成調研組,於4月4日至6日就我縣當前農業生產及結構調整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調研基本情況

調研組主要圍繞種植業生產及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先後深入通州鎮、卡羅鄉、甘寨鄉、平湖鎮等鄉鎮開展調研。在聽取有關鄉鎮工作情況彙報的基礎上,先後查看了通州鎮平裏河村的大棚蔬菜種植、金橋村的烤煙育苗移栽,通星村的竹笙種植、新星村的有機高梁育苗種植,卡羅鄉卡羅村曾家寨田煙示範點等。調研中還與鄉鎮幹部及羣衆座談、交流,瞭解當前我縣農業生產的現狀、困難和問題,認真收集來自基層的意見和建議。

從調研情況看,各鄉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今年的各項農業農村工作,認真貫徹縣委十屆六次全委(擴大)會和全州春耕生產等會議精神,使今年的春耕備耕工作做到“動手早、抓得實、形勢好”,主要體現在:一是目標任務明確。各鄉鎮在穩定常規農業生產的同時,大興產業結構調整,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點。如通州今年春耕生產重點是抓好烤煙、早熟蔬菜和糧食生產,明確了今年烤煙面積4300畝,試種1000畝有機高梁,4000畝優質水稻,並將目標任務及時分解落實到各村。二是技術培訓到位,羣衆生產技術得到提高。各鄉鎮始終把提高農民種植水平作爲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採取不同的培訓方式,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力求科技備耕,農民的生產技能得到提高。三是認真惠農政策,羣衆春耕生產的積極性高漲。受惠農補貼政策及糧食價格的影響,使農業生產比較效益提高,羣衆生產積極較高。四是種子、化肥等農用物資儲備到位、量足,各鄉鎮農用物資貨源充足,農民選擇餘地大,完全能夠滿足春耕生產的需要。五是強化現代農業示範點建設,農技推廣力度加大。各鄉鎮主要開展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範,新技術示範,生態家園循環農業示範,農業產業化經營示範,產業強村示範和建立培訓基地等,使現代農業示範有新的特色。

在調研中,各鄉鎮反映了不少困難和問題,有共性的也有個性的,需引起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

種植業生產方面:長期以來,我縣的種植業產業化水平始終難以提升,到目前,除烤煙之外就沒有其他產品可以成規模地進入市場,而烤煙的產量質量由於受政策、投入和市場制約,要將其做大做強的空間小和難度大。近年來,全縣各級各部門都在積極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特別是在農業產業化經營上進行了許多實踐,涌現出了大戶承包、公司帶動、科技示範、引進外資開發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機制,推動了果蔬、苗木、中藥材、蠶桑、茶、仔豬繁殖、土雞生產等產業的發展。但是這些產業由於沒有真正突破傳統農業的束縛,在發展中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所選項目沒有很好地體現比較優勢,特色不突出,許多項目都是跟着別人的尾巴走;二是規模小,基地建設滯後,由於規模小,產品在市場上根本佔不了份額,沒有規模效益,基地建設也就跟不上,由於沒有規模,形不成專業市場,就更談不上物流、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市場開拓力度不大、信息不靈,目前發展的項目,大多數都把眼睛盯住縣內市場,大家都在談市場,但就是沒有專人去闖縣外市場,開拓市場,一些項目只要市場出現供大於求或價位走低,項目就更換門庭,而當市場需求量增加,價位回升時,又出現了無基地、無產品;四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運行機制仍然在封閉保守的個體經營中徘徊,在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佈局,資金籌措,市場開拓、產品開發、基地建設、產品營銷等方面的作用都十分脆弱;加之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契約關係不牢固,誠信原則堅持得不好,抵抗風險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的存在,導致產業規模做不大;五是政策和服務不到位,現階段在貧困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全依靠市場配置各種資源難度是很大的,完全依靠龍頭企業搞好各種服務也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務力度,目前存在的問題是:扶持政策不具體,有的政策落實難度大,政府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的服務也不到位;六是產品加工升值滯後,由於我縣交通路況很差、距中心城市較遠,農產品運輸成本較高,而大多數農產品都是原料型產品,由於加工環節薄弱,農產品的效益扣除成本後利潤空間很小,調動不了農民和企業的積極性。七是農用物資價格漲浮過大,大大超過羣衆的購買力,給春耕生產的科技推廣造成嚴重影響;八是由於縣內煤礦生產滯後,煙煤調運較困難;九是資金投入不足,致使農業生產技術培訓力度和技術跟蹤服務力度不夠,科技利用率低;十四是技術力量缺乏,鄉鎮農技中心人員多,但專業人員少。

結構調整上:一是產業結構調整缺乏一定的穩定性,經常出現“一年幹一樣”的情況;二是產業結構調整缺乏遠景規劃,發展的措施不夠具體有力;三是缺乏項目啓動資金,使規模產業難以組織實施;四是缺乏產業在全縣 的統籌發展,鄉鎮各自爲戰的狀況未根本改變。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一是鄉鎮缺乏對水利工程的管護能力,水利設施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能;二是職能部門因受資金、技術的制約,對水利設施的管護力度不夠,對病險水庫、水渠的除險加固工作跟不上,部份損壞的山塘水庫及溝渠短期內不能得到及時修復,羣衆意見較大。

畜牧產業方面:一是缺乏技術指導,羣衆養殖科技含量不高,產業成效不明顯。二是扶持畜牧業發展的各種貼息政策落實難,羣衆缺乏擴大規模的啓動資金,規模養殖難以做大。三是缺乏技術人員,防疫工作服務難以到位,疫病風險大於市場風險。

二、對策和建議

我縣的農業發展面臨着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農村合作組織作用發揮不夠、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農村土地流轉瓶頸制約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進一步強化等方面的問題。爲加快推進我縣特色農業發展,切實發揮其對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調研組認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立足科學發展充分發揮我縣農業資源和區位優勢,以擴張生產基地規模爲基礎,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爲載體,以龍頭企業帶動完善利益聯接機制爲紐帶,以培育品牌開拓市場爲手段,儘快做大做強特色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注重“五抓五突出”:

(一)抓規劃佈局,明確特色農業發展的任務目標。着眼推進特色農業發展,重點圍繞山養、茶葉、蔬菜、林果、優質專用糧油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在明確全縣特色農業發展的總體思路、規劃佈局、發展目標和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特色農業生產區的規劃佈局和發展目標。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農業發展的支持體系。一是財政扶持政策。在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對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貸款貼息政策的基礎上,制定縣級農業產業化專項扶持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銀企對接平臺,積極引導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等涉農金融機構對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戶發展特色農業的信貸投入。

(三)抓示範引導,培育特色農業發展的先進典型。爲引導和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加大示範基地和園區建設力度,並將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的特色農業先進典型,通過新聞媒介、現場會議、農業產業化簡報、新農村建設簡報等多種方式不斷進行總結和宣傳推廣。

(四)抓配套服務,構築特色農業發展的保障體系。圍繞影響和制約特色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從產前、產中和產後各個環節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一是產前信息服務。加快農村經濟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網絡終端向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村、專業戶延伸,及時向農民和農業龍頭企業傳遞特色農產品市場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產中技術服務。圍繞特色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技術培訓指導,特別是圍繞種養業基地項目建設。三是產後營銷服務。充分發揮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和龍頭企業市場開拓方面的獨特優勢,從重點產業和產品入手,大力發展合同訂單農業和產業化經營,有效解決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四是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五)抓督導考覈,完善特色農業發展的推進機制。圍繞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在特色農業發展的關鍵季節,加強對各地特色農業發展的督促、指導;實行特色農業發展調度制度,定期調度通報各地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和進度;實行嚴格考覈獎懲制度,把特色農業發展納入農村產業體系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的考覈內容,年終按照考覈結果兌現獎懲。

在注重“五抓”的基礎上,着力從“五突出”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生產基地建設,提高特色農業聚集度和規模化程度。繼續深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圍繞縣六大農業特色產業產品培植,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加快膨脹生產基地規模,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迅速提升特色農業產業聚集度和規模化水平,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二是突出科技創新,提高特色農業附加值和檔次水平。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爲載體,圍繞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經營,加快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普及,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和質量檔次水平。

三是突出品牌培育,提高特色農業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圍繞特色農業發展,積極開展農業“三品”(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認證和地方名優品牌申報認證,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合作經濟組織爲載體,搞好品牌開發培育和宣傳推介,提高特色農業在市場的知名度、佔有率。

四是突出龍頭企業建設,提高特色農業發展帶動能力。圍繞特色農業發展,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爲載體,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建成一批農業產業化重大項目,着力提升特色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五是突出政策扶持,健全特色農業發展激勵機制。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不斷強化對特色農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加大對特色農業規模基地、農業龍頭企業重點項目、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普及、農產品品牌培育推介扶持補助和考覈獎勵力度,建立健全特色農業發展的推進和激勵機制,落實政府扶優扶強政策,促進特色農業快速健康發展。

【第4篇】關於企業在經濟危機影響下生產經營情況調研報告

爲深入瞭解國際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職工權益影響情況,準確把握我省職工隊伍動態,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今年2—4月,**省總工會黨組在全省工會系統部署了應對金融危機、切實維權維穩專題大調研工作,在各地、各系統工會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省總工會組成8個調研組,分赴昆明、曲靖等11個州市和**冶金、**農墾等11個企業集團進行重點調研。總體上看,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是嚴重的,經濟增長明顯回落,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虧損或預虧現象普遍;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相繼停產、關閉;職工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明顯下降、下崗失業人員增多、困難羣體增大、職工隊伍穩定和職工權益保障形勢較爲嚴峻,對此應引起高度重視。

一、金融危機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進一步突出,主要表現爲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嚴重下滑,部分企業因市場萎縮或資金鍊斷裂而被迫減產、停產甚至倒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4月,全省16個州市共有917戶企業停產,1008戶企業半停產,部分企業已破產倒閉;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大多出現生產不正常、銷售總額減少、企業利潤大幅下降的局面。

(一)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企業虧損。

據省煤礦工會對全省1365個煤礦的調查,目前580個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此間原煤價格下降了40%左右。有色金屬行業的銅價由6.8萬元/噸降爲3.18萬元/噸,錫價由16.3萬元/噸降爲10.05萬元/噸,金屬硅價由1.8萬元/噸降爲9000元/噸。雲銅集團去年虧損達27億,**冶金集團今年2月已虧損2.7億元。

(二)原材料價格與產品價格倒掛、市場銷售不暢,導致企業效益下滑。

國際金融危機前,雲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進口了l70多萬噸硫磺,價格爲每噸780美元,現已跌至每噸40美元左右,公這一項就損失了12.58億美元。生產設備屬國際一流的昆鋼板帶廠,由於產品銷售價比原材料購進價還低,生產越多越虧損,因而不得不採取停產放假的方式應對危機。

(三)部分中小企業受衝擊嚴重。

**中小企業大多屬於高投入、高消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業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弱、規模效益差、產業集中度和產品科技含量低等“軟肋”問題日益凸現,在國際金融危機面前劣勢就更加明顯,大量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臨滄市100多家茶廠大多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況。怒江州具有一定規模的近300戶中小企業一半以上停產、半停產。楚雄州重點監測的166戶企業,有77戶虧損。玉溪市磷化工企業基本停產。

二、金融危機對職工權益的影響

(一)下崗失業職工增多。

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小企業裁員增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省16個州市新增下崗職工56102人、待崗職工68004人。據紅河州總工會對890家企業的調查,企業裁減職工15086人、輪崗1982人、放長假17848人、解除勞動關係1627人。楚雄州牟定興宏銅業公司裁員率達66%,萬紅藥業公司裁員率達71%,牟定興華食品公司裁員率達81%。到3月份,怒江州因企業關停已有5300多名職工下崗,4000多名季節性農民工失去工作機會。

(二)職工收入普遍降低。

據瞭解,昆鋼、雲銅、雲錫等大型國有企業集團被迫採取輪崗、減薪等辦法應對危機,職工平均月收入下降了500—800元;紅河州部分困難企業職工每月僅發166元生活費,平均每人每天只有5.6元;玉溪市極少數停產企業甚至不發工資;農墾集團下屬的彌勒東風農場,去年職工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爲1632元,80%以上的職工家庭都符合當地低保條件。

(三)職工權益難以保障。

一些中小企業藉口國際金融危機刻意規避勞動法律法規,拖欠職工工資、任意加班加點而不發或少發加班費、裁員隨意性、用工短期化等“做空”勞動者權益現象突出。還有不少私營企業職工和返鄉農民工,因爲沒有辦理社會保險,失業後就一無所有。大多數放假回家的職工由於未被登記爲失業,也無法從社保部門領到失業救濟金。一些困難企業無力支付職工“五險一金”,職工自己交納完“五險一金”後,家庭可支配收入銳減,生活壓力驟然增大,成爲新的社會救濟對象。

【第5篇】發電公司生產經營現狀調研報告

**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州實行電力體制改革後,由原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進行廠網分離後而成立的。公司成立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子公司。廠網分開後,由於發電公司定位、體制、電價等問題的改革不到位。**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從xx年6月成立至xx年4月起五年的時間已累計虧損達1310萬元。根據這樣一個現實狀況,公司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對公司成立五年來來基本情況、生產經營狀況、資產結構、存在的問題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就公司體制機制和如何走出困境,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提出幾點建議。

一、我州電力建設情況

我州已投產運行的電站有73座,全州累計總裝機達58.97萬kw,發電量9.5億度;已簽訂協議、正在開工建設的有22座電站;已完成河流規劃,但未簽訂開發協議的有2條(德欽巴東河電站、陽拉羊河電站,總裝機1.6萬kw);具備開發條件,尚未開展河流規劃的有5條(西魯河、五十一河、美麗石河、茂頂河、更中河)。預計到xx年,全州水電裝機總量可望達到160萬kw,發電量可達72億度。形成了國有、民營共同開發經營水電資源的格局,水電產業的不斷髮展將爲培育礦電結合的產業和發展新型工業提供強力的能源支撐。

二、公司的基本情況

我公司下轄吉仁河發電廠(裝機2×1.5萬kw)、湯滿河發電廠(裝機4×0.1萬kw)、維西新樂發電廠(裝機2×0.1萬kw),總裝機容量爲3.6萬kw,年發電量爲1.9億kw/h,公司現有在冊職工人數爲206人,其中內部退養人員51人,年承擔內退人員各種費用達227多萬元。截止xx年3月30日,公司總資產爲12508萬元,流動資產爲902萬元,總負債爲10930萬元,資產負債率爲87%。公司成立後,始終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公司經理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和依靠廣大職工克服了各種困難,在加強公司規範管理的同時,於xx年取得了國家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資質,這也是我州首家取得國家質量認證體系資質的發電公司。公司除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外,特別重視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目前已擁有一支水電站運行管理、設備安裝維護的職工技術隊伍,具有初級以上職稱人員100多人。但是由於公司裝機容量少、人員多、負債率高、上網電價低、內退人員多。而且近幾年來,由於氣候變化雨量減少致使發電的水量不足,而導致發電設備出力不足。公司除每年要上繳各種稅費,要承擔在冊職工的工資等各種費用外,每年要支付800多萬元的貸款利息。由於公司從xx年起到期逾期貸款無力償還,導致公司銀行授信從a+降至無法評定授信。致使銀行利息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調50%,使公司的財務費用年上升400多萬元;公司除了承擔以上各種支出外,下轄的三個發電廠由於建設時間長設備老化,嚴重影響着安全生產和設備出力,爲了使各廠安全運行,公司從xx年起着着手對三廠進行技術改造,到目前共投入技改資金達600多萬元,但設備技術改造資金缺口仍然較大。只能維持簡單的再生產,根本談不上什麼發展了。可以說,公司從改制成立後生產經營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三、公司成立五年來的生產經營情況

(一)xx年6月成立後至12月份,完成發電量1.24億kw/h,完成銷售收入(不含稅)1419萬元,上繳稅金206萬元;發生主營業務成本595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10萬元,管理費用400萬元,財務費用(利息)400萬元,營業外支出367萬元,xx年自成立至年底共計虧損371萬元。

(二)xx年度共完成發電量1.93億kw/h,完成銷售收入(不含稅)2475萬元,上繳稅金420萬元,發生主營業務成本1202萬元,主營業務及附加費19萬元,管理費用579萬元,財務費用(利息)646萬元,營業外支出23萬元,xx年度公司實現利潤6萬元。

(三)xx年度共完成發電量1.62億kw,完成銷售收入(不含稅)1989萬元,上繳稅金338萬元,發生主營業務成本1127萬元,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費17萬元,管理費用638萬元,財務費用(利息)654萬元,營業外支出2萬元,xx年度公司虧損449萬萬元。

(四)xx年度完成發電量1.5850億kw/h,實現銷售收入2,876萬元,上繳稅金372萬元,生產成本爲1,078萬元,管理費585萬元,支付貸款利息743萬元。xx年度虧損345萬元。

(五)xx年完成上網電量1.99萬kw/h,實現銷售收入及其它收入3290萬元;上繳各種稅費496萬元,發生生產成本1158萬元,管理費639萬元,支付貸款利息849萬元,營業外支出30萬元,全年盈利118萬元。

四、公司資產結構及借款情況

**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州內發電行業裏唯一的國有獨資企業,現登記的註冊資本金爲2100萬元,是政府以實物形式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股佔的比例爲100%。目前,公司擁有資產12508萬元,其中:流動資產爲1902萬元,固定資產11386萬元,其他無形資產等220萬元。公司總負債爲10930萬元,其中:農行借款8800萬元;建行委託借款1000萬元;世行貸款297萬元;其他經營性負債833萬元。公司資產負債率達87%。公司下轄湯滿河電站、維西新樂電站屬70年代全州人民投工投勞建設的電站項目,已無負債。資產負債中銀行借款部分主要是吉仁河電站建設期所發生的資金。吉仁河電站建設項目於1997年經省計委批准建設,電站裝機3萬kw,總投資16,301萬元,其中自籌5,761萬元,向銀行申請貸款10,540萬元,項目貸款由農行**分行組織材料,農行省分行組織評估,評估確認可行並審批。工程於xx年10月份驗收並投入使用。投產至xx年12月止,已運行8年。共計歸還貸款2040萬元,累計償還貸款利息6000多萬元。從1997年第一筆貸款發放到現在累計償還貸款,與評估報告中的年還款額度相比差距較大。原因:1、是當時評估時的評估電價過高(是廠網不分,發電公司直接向用電單位實際收取的綜合電價)評估電價爲0.36元/kw·h,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左右,除成本費用外,年償還貸款能力在3,000萬元左右,在期限內是能夠償還銀行貸款本息的。但是自從營運以來實際電價沒有突破過0.145元kw·h,致使銷售收入成倍減少。公司除承擔成本費用、折舊外,償還貸款的能力基本沒有甚至虧損,導致了貸款在償還期內不能如數歸還。2、原股東之一昆明電機廠在公司改制後要求退回股本金690萬元,已如實退回股本金,這樣嚴重影響了公司資金保有量。3、公司實屬**國有獨資企業,但是經營規模太小,不適應目前的環境,企業沒有資金上的迴旋餘地,所以產生了資產負債攀升的局面。到xx年12月止,公司逾期借款6600萬元。

逾期、到期的高額銀行借款,均屬於xx年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前固定資產投入所形成的,致使我公司在銀行難以評級授信,造成借款利率上浮50%。xx年公司在農行徵信系統中自動被認爲c級不良企業客戶,按照該系統政策規定,c級企業借款利率在執行的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15%—50%。若利率上浮15%執行利率爲9.01%,僅在農行公司年承擔利息爲782萬元,比往年增加103萬元;若利率上浮50%執行利率爲11.75%,公司年承擔利息爲1,020萬元,比往年增加340萬元。根據州農行xx年第二季度利息計付通知,所有貸款利息已上浮50%。按照借款合同“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期限歸還借款本金的,貸款人對逾期借款從逾期之日起在合同約定的借款執行利率基礎上上浮50%計收罰息,直到本息清償爲止”。

五、州發電公司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州國有骨幹企業之一,公司從廠網分離成立以來,始終在州委、州政府、州國投公司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雖然存在着人員多、負債率高、裝機容量小、自然災害多的困難。但公司經理班子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共同克服了各種困難,積極完成了上繳各種稅費的任務,承擔了支付上千萬元的貸款利息和200多名職工的工資等社會保障費用的繳納。職工的工資收入在州內同行業中處於較低水平。在普遍存在雨量減少給水電產業帶來發電量減少以及遭受幾次重大自然災害的時候,公司沒有“等、靠、要”的思想,而是採取積極的措施挖掘內部潛力,開展嚴格的管理措施,把現有的發電廠維護好、利用好,保證了現有設備的利用效率。但是,由於電力體制改革後相繼的改革配套措施不到位,廠網分開時發電公司內退人員承擔較多,5年來共計支付內退人員工資等費用1135萬元,支付貸款本息3292萬元,上繳稅費1832萬元。

(二)我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廠網分開始於xx年底,並確立了電力最終由市場定價的改革方向。歷時5年之後,廠網分開基本完成。但是電力市場化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在我州電力竟價上網的工作遠遠還沒開始。電力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體制和機制仍未改革到位。電力市場化改革發端於英美等國供大於求的情況下,在需要降低電力成本和用戶價格的目標下展開。可是中國的電力改革卻開始於電力“飢渴”時期。機組滿發甚至超發才能勉強滿足用戶需求,沒有竟價上網!因此爲了保證持續、安全的發供電,其改革的選擇只能採取試點的方法,逐步推進。

縱觀**電力體制改革五年來的實踐,州發電公司處在這種特殊的改革前沿,公司的現行體制不合理,電價改革不到位。與我州電力體制改革時的初衷差距較大,根本沒有達到電力體制改革的目的。而由於電價機制沒有建立,是電力市場化沒有形成,只是簡單的實行了廠網分離,而由於沒有建立起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而導致廠網之間利益空間嚴重違背了電力體制改革的目標。現行電價體制和調控方式是成本補償性的機制,不適應市場供需的變化,極不利於電源點基於市場基礎上的利益調整,從而導致發電公司越來越虧損的尷尬局面。就我州現行電價而言,與滇西鄰近麗江、大理、怒江相對比仍然處於最低水平。我州現行上網電價:豐期爲0.143元/千瓦時,枯期0.19元/千瓦時。如能實現同網同價當然是比較好的一件事,這一目標的實現也許可能改變發電公司的現狀。但由於我州屬雲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我州的經濟發展水平在省內仍處於較低水平,過高的電價會給廣大農牧民生產生活帶來更大的壓力,現行電價屬我省最低,基本低於國家實行的“生態電”價格。我州電力體制改革與電力走向市場經濟尚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和矛盾。

(三)美國金融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帶來的的困難。前幾年,州發電公司的生產經營主要受來水量、地質災害和機器設備老化陳舊等的制約,發電量受到影響,加之電價低影響到銷售收入,基本上是負債經營。在風調雨順、設備出力良好的年度,如xx年,發電量在1.99億kw/h,在電價低的情況下銷售收入達到3290萬元,實現贏利118萬元。金融危機造成了我州用電大戶冶煉企業和礦山停產用電量銳減,從而導致用電負荷下降,嚴重影響發電企業發電生產,特別是國有發電企業受電網調度上網負荷限制,就今年1-3月份公司的各發電廠限負荷達360萬kw/h,佔計劃發電量的38%,累計損失電量396萬kw/h。在來水量大、設備出力良好的情況下也不能達到去年的上網電量,我公司已深深的感受到金融危機帶來的嚴重影響。

六、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求提幾點建議

隨着全州水電開發的不斷加快,各個大公司、大集團入駐迪慶,各個發電公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在這種情況下,**發電公司3.6萬kw裝機實在太小。但是公司下轄的湯滿河電站、維西新樂電站均建設於70年代,曾經爲我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做出過貢獻。吉仁河電站也是建設於國家禁伐天然林時期,爲我州實現以電代柴、保護天然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吉仁河電站仍然屬於我州的骨幹電源點之一。我州處於金沙江上游生態比較脆弱,退耕還林區和三江並流世界自然保護區,結合**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人員多、負債高、裝機容量小的現狀,爭取州、省有關部門的資金支持(包括政府貼息貸款),從而降低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減輕企業的負擔,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從全州電站裝機容量看,我公司下轄電站總裝機容量僅爲3.6萬kw/h,佔全州裝機容量的份量較小,但是每年要承擔近千萬元的貸款利息和稅收,支付200多名職工各種費用,解決了職工就業和吃飯問題。我公司xx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機組處於半運行狀態,**發電公司今年1-3月份的上網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損失75萬元。爲減輕企業負擔,要求州委州政府將公司現有內退人員51人中,女45歲、男50歲以上人員按退休政策給予一次性退休處理,以減輕國有發電企業的經營負擔。

(二)爲解決我州電力工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消除制約發電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和不利於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體制和機制的因素,改變目前體制和機制不合理現狀,爲理順體制和機制,更加有利於國有企業的發展和資源互補,建議:

1、爲加強國有資產統一管理,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把州發電公司納入州經貿委或國資委下屬直管企業。根據迪政發[xx]35號文**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爲州投資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但是從公司成立以來五年的時間,由於體制不合理,發電公司沒有得到上級部門的資金資助,公司經營舉步維艱。加之州投資公司控股範圍較大,已無法顧及發電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發展,如繼續按目前的體制經營,公司將越來越困難。

2、要求將同屬州國投公司的拉嘎洛電站劃歸州發電公司統一經營。

3、按電力體制改革的方向,德欽發電公司本屬我公司,要求州政府劃歸州發電公司統一管理。該公司xx年底被**電網供電有限公司下屬公司收購。這一行爲已嚴重違反我州電力體制改革(廠網分開)的初衷,違背了市場經濟下的公平競爭和要求。如果電網可以繼續經營發電企業,又何必走原先的廠網分開之路?希望州委州政府繼續理順電力體制,重新整合重組我州國有發電企業,從而使發電公司形成初具規模的國有獨資集團企業,使我州國有發電企業從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三)爲儘快把我州豐富的資源優勢轉變爲經濟優勢,清理圈佔而不開發的河流。根據我州屬天然林保護區和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區,建議向國家爭取把我州立爲“以電代燃料”工程實施區域,爭取國家50%的資金支持,開發新的電源點,作爲城市供暖項目的電源,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讓我州農牧民繼續用上“生態電”,爲我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揮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

(四)由於我公司所屬的三個廠中二個廠年代久遠,每年投入的電機設備改造、設備維修維護都是不可低估的支出,僅今年湯滿河電廠高壓室無油化技術改造和吉仁河電廠綜合自動化二期改造就支出190多萬元,希望州委州政府今後繼續給予適當的技改資金補助。

通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學習,對公司的基本情況作了一些粗淺分析。儘管公司幾年來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離科學發展觀和州委、州人民政府的要求還很遠。公司將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力度,繼續依靠廣大職工發揚艱苦奮鬥、勤儉辦企業的精神,克服各種困難,加強內部管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規範運作,發揮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爲我州建設小康社會發揮好基礎產業的主導作用。對影響公司的體制機制懇請州委州政府給予關注和支持。

【第6篇】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

爲拋出主題—提出主題中的問題一思考討論問題一尋找答案一歸納總結。教師在前兩個環節是主導,學員在中間兩個環節爲主導,培訓教師和學員之間平等對話、互動交流,通過參與、合作、分享、體驗,使參與培訓的學員獲得並建立新的安全知識,形成新的理念,產生愉悅自信的體驗。充分體現安全培訓“以人爲本。創新培訓”的新理念。比如:在區隊長以上的幹部安全培訓班上,採用主題研討法,諸如“我是如何當好班隊長的?”主題演講活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2)問題歸納法。其策略一般程序爲提出問題一掌握知識一解決問題,也就是將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的表現以及存在問題先請學員提出,然後教師運用書本知識來解決上述問題,最後歸納總結所學基本原理及知識。

(3)典型案例法。其策略一般程序爲案例解說一嘗試解決一設置懸念一理論學習一剖析方案一小組討論一成果分享一總結歸納。這種方法直觀具體,生動形象,環環入扣,對錯分明,印象深刻,氣氛活躍。

(4)情景創設法。其策略一般程序爲設置問題一創設願景一搭建平臺一激活學員。這種方法將參加培訓人員分爲若干組,爲每組隊員提供一份經典管理案例,組員們積極開動腦筋,結合本崗位實際,總結出“責任要分解到人”、“工作要養成一絲不苟、有條不紊、精益求精的習慣”、“執行要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細節決定成敗”等一系列觀點,“執行力”的概念也潛移默化地深深印刻在了每個人的腦海裏。

(5)多維思辨法。其策略程序爲解說原理—分析優劣一發展理論。即把現有定論、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員,讓學員挑刺,提出優劣加以完善,這種方法課堂氣氛熱烈,分析問題深刻,自由度較大,所以教師要收放得當,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思路具有極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3注重互動教學技術的創新

在堅持傳統的互動教學模式外,安全技術培訓教師還應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創新互動教學的形式。

(1)積極探索網上互動培訓方式。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煤礦安全技術培訓應該藉助網絡媒體,一是在企業網絡系統上建立起培訓學習的菜單平臺,培訓教師隨時上傳學員所需要的學習內容和問題,同時,教師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念,解答學員的問題,二是培訓教師和學員建立互動博客,每個學員可以到自己所喜歡的博客上學習,這種網上互動式學習實現了資源共享,是互動教學技術的新趨勢。

(2)模擬訓練。模擬訓i練就是把學生帶入一個虛擬的假定情景中,人爲製造種種複雜疑難的情節,讓學生去面對困難、矛盾和衝突,獨自去處理、解決矛盾,從中觀察學生應付管理突發事件的態度和解決管理疑難複雜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可以採用現場演示評議法,跟蹤拍攝回放法,分組對壘法,角色換位法等方式進行模擬訓練,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參與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hotseat”方式(熱椅子)。即在培訓者和被訓者之中每天產生一名坐上“熱椅子”的人員。衆多個學員可以向他提問。通過“熱椅子”形式,旨在給學生創造互動的條件,提供互動的機會。爲了給學生示範,第一天坐上“hotseat”的應該是教師,最後發展爲學員們爭坐“hotseat”.自己去探索、體會與他人交流信息,交換意見,溝通情感的樂趣,課堂氣氛自然而然地活躍起來。

總之,煤礦

二、深化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培訓

應急預案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是保證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貫徹實施的重要手段和提高事故防範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的

【第7篇】小農生產扶持政策調研報告

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如下是給大家整理的小農生產扶持政策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小農生產扶持政策調研報告

一、蘭陵縣小農生產的現狀和特點

1、區域、層次、結構情況

蘭陵縣總耕地面積161.7萬畝,農村人口114.7萬人,人均耕地面積1.4畝。地形主要以低山、丘陵、平原爲主。其中,低山多分佈於西北部的魯城、下村、車輞等鄉鎮,面積3.5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9.6%,大多數由農民種植花生、地瓜等作物,少部分山地被村集體對外承包,以林果種植爲主。丘陵多分佈於低山平原之間,面積3.37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8.4%,以傳統小農經營爲主,種植小麥、花生等作物。平原多爲東、西泇河、汶河及沂河沖積、分洪而成,面積11.2萬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62%,平原南部農民大多外出打工經商,土地交由親友種植較多。大規模流轉的情況並不多見,全縣流轉1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26個。平原東部地區以種植小麥、大蒜、露地蔬菜爲主,基本仍爲傳統家庭種植模式;平原西部地區主要種植大棚蔬菜爲主,以家庭經營爲主,少部分由合作社、村集體等流轉承包建設大型蔬菜種植基地。

2、建檔立卡貧困戶小農生產情況

蘭陵縣共有1084個貧困村,貧困戶31724戶,主要集中於車輞鎮、下村鄉、魯城、礦坑等山區鄉鎮,少部分位於平原地區。山區貧困村中,農村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老人、兒童留守,勞動力不足。受限於種植知識、勞動能力、水電等生產條件,大多隻能進行簡單的糧食、花生等種植,且基本上都將大部分土地轉給子女,自己保留1畝左右土地,種植一些蔬菜自用或種植花生用來打油食用。每畝摺合收入600元左右,收入微薄。

3、不同行業小農生產、兼業及收入來源構成情況

蘭陵縣主要有糧食作物區和經濟作物種植區。除南部鄉鎮進行小麥玉米輪茬種植,東部鄉鎮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於大蒜、牛蒡、露地菜等經濟作物種植,特點是季節性較強,農閒時青壯勞力多到縣城及周邊私企打工,農忙時基本上全部回家勞作。以大蒜區種植爲例,蒜農收穫大蒜後一般種植玉米,閒暇便到縣城勞務市場打工,接到活的情況下,一天能得到100元左右收入。蒜農主要收入來自大蒜銷售,一般蒜農家庭平均種植在5畝左右,多的承包他人土地能種到10畝。2022年行情下,每畝蒜薹、蒜頭銷售收入1.2萬元,每戶大蒜種植收入在6萬元上,除去農資、種子、人工,每年大蒜帶來純收入5萬元,但總收入與大蒜價格相關性強,2022年大蒜價格在2.5元徘徊,農民投入大於產出,去年擴種的蒜農更是虧損嚴重。西部鄉鎮農民收入基本來自於大棚蔬菜種植,多爲黃瓜、辣椒、食用菌等品種。辣椒種植區每戶平均拱棚300米,3畝左右,輪茬種植大棚辣椒與生菜,一般年份帶來純收入2萬元。黃瓜種植區一個大棚5-8畝,一般年份收入8-10萬元。常年輪茬種植,基本沒有農閒的時候。

4、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情況

蘭陵縣省級龍頭企業達到10家,市級龍頭企業達到5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853家,其中蔬菜產銷合作組織500多家,家庭農場368家,種植大戶26家。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基地等流轉農民土地開展規模化種植,面積均在100畝以上。種植規模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2022年,利源、家瑞合作社入選首批上海市外延蔬菜基地,縣委縣政府積極引導更多的合作社入選後續基地,提高當地蔬菜基地種植管理水平和蔬菜品質,擴大對外銷售市場。

二、扶持小農生產、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經驗做法和典型事例

1、引導小農發展聯合與合作

蘭陵縣利源、家瑞合作社等農民合作組織,流轉農民土地後,建設設施大棚發展蔬菜種植,村集體集中收取承包費,農民可分得承包費,也可承租開展蔬菜種植。合作社統一管理、農資供應、收購銷售。一方面對原有家庭種植模式的提升,提高了蔬菜品質。另一方面,入選上海市外延基地後,合作社統一收購銷售,農戶種植的蔬菜可以直銷上海市場,蔬菜銷售收入進一步提升,農民受益。會寶山生態產業專業合作社流轉會寶山流域山地,發展特色果木種植,開展生態旅遊農業、農家樂等,農忙時節僱傭農戶參與相關農業生產,保護了山區生態環境,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擴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2、發展社會化服務,引導小農參與適度規模經營

縣供銷社與鴻強合作社開展蔬菜育苗爲基礎的社會化服務,提供育苗嫁接、蔬菜植保、農資直供、蔬菜收購等服務,減輕了農戶種植負擔,農民可以在家庭勞動力承受範圍內擴大種植面積。近年來,向城等蔬菜區農民除種植自家土地,逐步開始流轉外出務工人員土地增加種植面積,平均種植面積擴大了2畝,年收入提高2萬多元。

縣供銷社與衆利合作社合作,加強產業化經營的引導帶動,在新興鎮太子堂村,流轉農民土地1650畝開展規模化種植,發展周邊農民、農機手等入社,面向社員提供糧食聯合收割、測土配方施肥、糧食烘乾銷售等服務。農忙時節,集中承接農機作業訂單向農機手分配。規模化、產業化種植,降低了種植成本,密切了與農民的利益聯結。

三、小農生產在提升傳統農耕文明水平和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的作用

小農生產在中國傳統農耕文明中發揮了基礎作用,以此構建起來中國傳統的社會秩序。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文有家族一章提到,一方面我們可以說在中國鄉土社會中,不論政治、經濟、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來擔負,另一方面也可以說,爲了要經營這許多事業,家的結構不能限於親子的小組合,必須加以擴大。傳統的農耕文明,基層家族實現了很多社會治理的功能,而且穩定持續了千年。近代以來,農村社會格局發生很大的變革,合理有效的利用這種傳統秩序,作爲農村基層治理的補充或對農村基層證券的有效監督,可以在農村生態文明中發揮其積極作用。另外,傳統的小農生產,投身農業生產的人員多,不同於西方農場的形式。農民閒暇之餘,自發組織形成了很多文藝形式,如東北二人轉、扭秧歌、柳琴戲等,正是在農閒時節,豐富了羣衆的生產生活。因此,合理的利用農村傳統治理結構,有效補充、監督農村基層組織。引導和豐富農民文藝活動,豐富羣衆生活,對於提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有着積極的意義。

四、小農生產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1、小農生產酒香也怕巷子深。小農生產,相較規模化生產,農民投入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更多。農民對待農作物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對農業有感情的農民會以工匠精神對待自己的莊稼,更容易種植出一些原生態精品。但是相對於規模化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掌握的宣傳渠道少,生產的特色精品沒有宣傳、銷售的渠道,只能依靠遠近的口碑和上集市擺攤售賣。這一方面需要政府相關的服務部門,提供公益性的宣傳推廣渠道。

2、地塊分散。農村人口進城務工經商,承包地大多保留,臨時性將承包地流轉給親友等耕種。對於種植戶來講,他們僅僅耕種自己的承包地,規模太小,收入過低,流轉親朋鄰里的承包地後,規模擴大了,耕地卻不能連片成塊,耕作十分不方便,機械化成本較高。

3、對社會化服務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高。 農村基層社會化服務體系效率低,農民對社會化服務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不高,面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無所適從。以蘭陵種植合作社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推廣的情況看,很多農戶接受程度慢,只有看到別人用過,有了效果纔會接受。對新事物接受程度不足,農業新技術應用推廣較慢。

4、村社集體統的功能弱化。使農民共同生產事務難以解決。取消農業稅前,村社集體可以收取共同生產費,從而可以爲單家獨戶提供諸如灌溉、機耕道建設、植保等等服務,現在村社集體權力弱化,農民集體行動難乎其難,小農產中環節不得不各自爲政,農業生產的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產難度大幅度增加。比如集體灌溉解體,農民就只能打井灌溉,以前每畝地灌溉成本爲20元,現在可能100元還灌不好。部分山區土地不通水不通電,農業生產條件無法得到改善。

五、相關意見建議

當前生產力條件下,小農生產是農業穩定的基礎,地方幹部、基層羣衆關於把握好鼓勵適度規模經營與扶持小農戶關係,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1、基層政府部門提供更多便利小農生產的服務。

比如在農產品電子商務方面,基層政府部門要更多的挖掘當地特色農產品、農副產品、手工藝品等,組織農民進行電商培訓,通過官方微博、微信、第三方平臺等積極推廣,使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小農產品走出農村。

2、引導村集體發揮更多積極的作用。

強化村集體、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使村集體在提供基層公共服務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管理權限,如修建公共設施、水利設施等具有一定的決定權。發揮引導作用,協助村民自願調整零散的土地,形成連片成塊,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

【第8篇】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監管調研思考的調研報告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不僅關係到人的生存和身體健康,而且關係到民族的素質與興衰。近年來多起惡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讓消費者對身邊食品安全提出了更廣更高的要求。黨和政府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問題防患於未然的監督力度。針對__食品安全存在的癥結,要做到科學管理,需結合轄區各項實際,相關職能部門、企業各盡其責,以達到全程控制。

一、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的典型癥結

一是食品企業的小、散、亂造成了食品質量標準的不統一和工藝標準的混亂及生產方式的落後;二是食品生產原料多數來向農村,因而難於控制微生物污染、農藥、獸藥、飼料、化肥的超標準使用和污染等狀況;三是濫用添加劑,甚至使用非食品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容器、包裝材料、工具設備等;四是部分食品生產企業,尤其是作坊式的小型企業,由於食品生產的必備條件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要求,因而在生產全程的運輸、包裝、倉儲等過程中,對食品造成不同程度的反覆污染;五是交叉監管式或分段監管都有可能出現某種真空,從而給假冒僞劣的產品和假冒僞劣的原料輔料、包裝物、工具設備等以可乘之機,直接影響到食品質量的安全。

二、實現食品生產全程質量控制的對策建議

1、建立企業質量文化,把質量文化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形成具有企業自身特色的質量文化。通過大力開展質量文化建設和全員質量培訓,營造全員關注質量、全員參與質量的良好氛圍,把質量最終落實到每個員工中去,自覺形成把“要我搞好質量”轉變成“我要搞好質量”,真正體現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2、嚴格執行標準,包括質量標準和工藝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既是衡量產品質量的準繩,又是識別假冒僞劣的“照妖鏡”,還是維護企業權益的“護身符”,而工藝標準是生產合格產品的“指南針”,嚴格按照工藝標準進行生產全程控制,則是生產合格產品的“必由之路”。

3、嚴格選擇原料供應源。食品生產同其它行業相比,更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不論原料供應源是農村還是其它生產企業,都要有符合國家要求的環境條件論證,無公害論證,對化肥、農藥、獸藥、添加劑、飼料等的使用都必須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還必須有技術和管理方面專業人員,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檔案。

4、嚴格實行生產加工過程中的全程控制。有了標準,有了合格的原料,不等於就有了合格的產品,企業還必須建立健全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從產品研發、原料精選、生產操作、產品驗收、包裝運輸、終端管理到產品出廠,以及信息反饋都要有嚴格的質量管理規則。

5、嚴格執行國家對使用添加劑等食品輔助原料的規定,杜絕使用非食用的化工原料和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其它物資,使每個環節都成爲食品安全的保障。

6、嚴格企業的監督管理體系,建立縱橫交錯的監管制度。一是要以企業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爲保障;二是要自覺接受政府執法部門的監管;三是要嚴把原料、輔料、包裝物、容器、工具等物資的質量關和產品銷售過程的儲存關及運輸關。

7、建立有效的應急[文祕站:]反應機制:有了這樣的機制,企業就能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9篇】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監管調研報告

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監管調研報告

醫療器械作爲特殊的醫療產品,與藥品一樣,在疾病或損傷的預防、診治、監護、康復等諸多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在生產、經營及使用任一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人民羣衆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危害。爲了進一步規範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建立健全醫療器械市場監管體系,保障全市人民羣衆用械安全有效,我結合實際工作,對全市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對全市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現狀有了更深地瞭解,對存在的問題有了更深地認識,並提出了相應的監管對策。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全市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345家。

1、地域分佈情況

各縣(市、區)涉械企業分佈如下:

稽查支隊轄區138家(生產企業2家,經營企業136家)

嘉蔭縣轄區 15家(爲經營企業)

一分局轄區29家(生產企業1家,經營企業28家)

二分局轄區43家(爲經營企業)

三分局轄區27家(爲經營企業)

鐵力市轄區98家(生產企業1家、經營企業96家)

2、生產、經營規模

我市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年產值均在10萬元以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銷售額1—10萬元的有119家,1萬元以下的有226家。

3、生產、經營類別及品種

從類別上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的二類產品較多,其次爲一類,三類最少。

從品種上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的三類產品多是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經營的二類產品品種較多,以病房護理和消毒滅菌設備及器具爲主;經營的一類產品多是基礎外科手術器械和口腔科器械。

二、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全市醫療器械市場平穩、有序,但由於多種主、客觀原因,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絕大部分是兼營企業,給日常監管造成一定困難。我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大多都與藥店一起經營,經營產品單一,數量較少,並缺少醫療器械專用庫房,多與藥品同庫存放。

2、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雖然我市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數量不少,但規模普遍偏小,經營品種單一。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的醫療器械中無菌器械品種少、數量多,而其他品種如血糖儀和試紙、血壓計等型號和規格較多,監管中往往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逐批檢查,效率不高。

3、制度保障措施不到位。部分醫療器械經營企業未建立真實完整的產品購銷記錄、進貨檢查驗收記錄,大部分經營企業未按要求對包裝破損、超過有效期的無菌器械進行集中銷燬並建立銷燬記錄。

4、部分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硬件設施不齊全。大部分企業都沒有設置醫療器械專用庫房(儲存區域),且在上述場所中沒有防塵、防污染、防蟲鼠和防異物混入等設施。

5、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經營狀況欠佳。我市絕大部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均已停產。原有5戶生產企業,現已停產4戶。

三、監管對策

從全市的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現狀及存在問題可以看出,我們對醫療器械的監管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今後的監管任務還相當繁重。如何轉變全市目前的醫療器械監管局面,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率,促進監管到位,值得深思。個人認爲應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發揮媒體作用,強化輿論監督。當前新聞輿論對社會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輿論監督已成爲行政監督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發揮媒體作用,才能在醫療器械政策法規宣傳、違法行爲曝光等方面形成強大的輿論攻勢。爲此,我們要積極加強與市內各類媒體的聯繫,及時把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監管信息、規章制度等及時主動通報給相關媒體來宣傳。

2、勤抓法規培訓,強化教育引導。要強化醫療器械監管,就必須將規範與整頓並重,加強對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進行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的教育培訓,定期對他們進行採購、驗收、養護、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培訓,並實施持證上崗制度,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

3、強化現場監督,確保監管到位。隨着器械監管工作的逐步深入,要使器械監管真正到位,還需加強對醫療器械生產、經營現場的監督。

4、積極開展誠信示範體系建設。積極倡導並推行醫療器械生產、經營誠信示範體系建設,搭建誠信示範體系建設的信息發佈平臺,爲每家涉械企業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和監管信用檔案,將日常監管信息和有關不良行爲信息“登記入冊”,定期發佈信息。

5、突出重點品種、重點環節監管。對於國家公佈的重點監控醫療器械產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監管。重點環節監管主要督查質量控制性文件執行情況。如在採購環節,檢查是否實行了統一採購和驗收,對首次提供醫療器械的企業以及首次購進的產品是否實行了質量審覈並索取了相應資料;同時加強對一次性無菌醫療器械使用後銷燬的日常監管。

6、創造優良環境,切實搞好服務,幫助生產企業發展壯大。貫徹“監幫促”相結合的工作方針,以企業利益爲根本出發點,牢固樹立爲企業發展服務的理念,爲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既要做到監督管理到位,又要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從而促進我市醫療器械生產領域的健康發展,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應用貢獻。

【第10篇】最新農作物生產調研報告

7月下旬,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對南疆地區今年夏糧收購價格等政策執行情況、主要農作物生產成本收益以及柴油耗費量等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

一、**年夏糧收購價格、糧食直補等政策執行情況

**年夏糧收購實行計劃內和計劃外收購政策,計劃內收購價格仍實行由自治區和各地州發佈信息參考價格,計劃外實行隨行就市。糧食直補政策由去年的敞開收購全額直補0.20元/公斤,改爲按照計劃限量直補。

從調查結果看,南疆五地州認真執行了自治區黨委第二十二次常委會議紀要《研究我區今年糧食工作有關問題》和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關於下達**年自治區小麥收購直補計劃的補充通知》精神,基本做到“確保每一戶種糧農民都能享受上國家直補政策”。一是領導重視,確保直補政策落實到位。從走訪調查的縣、市看,基本上都成立了以縣長爲組長的糧食直補政策領導小組,將夏糧收購計劃分解到鄉鎮,由鄉鎮再分解到村組,層層簽定夏糧收購合同,落實到每個農戶。特別是自治區第二次小麥收購追加計劃下達後,各地均能及時分配到每個農民,充分體現各級政府對廣大農民的關懷。二是廣泛宣傳,確保直補政策公開透明。各縣市成立了夏糧收購合同簽定小分隊,定目標、定任務、分區分片,走村串戶簽定收購合同,同時大力開展糧食價格、直補政策宣傳工作。各糧站秩序良好,完全做到小麥計劃內、計劃外分等標價上牆,使農民一目瞭然。財政、計劃、農業、糧食等相關部門,定期不定期對落實糧食直補政策情況進行檢查,還在各收購站張貼夏糧收購公開承諾制,使直補政策進一步透明化。三是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確保夏糧收購順利完成,很多縣市爲售糧農民免費提供茶水和曬糧場地,以及揚風機、精選機等設備,推行承諾服務制,做到文明收糧、禮貌待客,使售糧農民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同時嚴把新糧入庫等級質量關,嚴格執行等級檢驗標準,提高新糧入庫品質。截至7月底,南疆五地州已完成計劃收購任務的70%左右,計劃外也有少量收購。四是積極落實收購資金,確保補貼及時兌付。各地州縣農發行基本做到了夏糧收購資金到位,財政部門根據夏糧收購發票,發放農民每公斤小麥0.2元的直補資金,從我們調查情況看,夏糧收購和直補資金及時兌現,沒有發現拖欠和“打白條”現象。

夏糧收購價格基本情況是,大部分縣市嚴格執行了自治區和各地發佈的信息參考價格,計劃內價格三等小麥平均在1.27元/公斤左右,加上直補0.20元/公斤,農民每公斤售糧收入在1.47元左右。阿克蘇、喀什等主產區計劃外小麥收購價格在1.15~1.20元/公斤,和田地區計劃外小麥基本按照信息價收購。

二、主要農作物生產成本收益情況

根據對莎車縣哈爾巴克鄉調查戶的調查情況看,小麥平均單產450公斤左右,副產品收入100元/畝,按平均價1.25元/公斤計算,每畝產值676.5元(450公斤×1.25元/公斤+直補14元+副產品收入100元)。生產費用290元,人工費用140元,每畝平均利潤246.5元。

從尉犁縣團結鄉東海子村調查戶棉花生產成本收益情況看,每畝單產籽棉預計350~400公斤,平均籽棉按預測5~5.5元/公斤計算,每畝產值1750~2200元。生產費用800~950元,人工費用450~500元,每畝平均利潤500~750元。

上述情況表明,由於主產區小麥直補比例由上年全額補貼下降到30%左右。如英吉沙縣和莎車縣等產糧縣小麥收購計劃分攤到每畝只有50~70公斤,按平均單產370公斤計算,只佔13.5%~18.9%,再加上農資水費漲價因素,小麥收益明顯下降,棉花單產基本維持上年水平,如果今年棉花市場價格能保持在上年水平,預計棉農收益不會有太大變化。

三、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中各類機械作業所耗費的柴油數量情況

由於受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上漲影響,上半年國家先後兩次上調了成品油的銷售價格,目前,0#柴油銷售價格爲每噸488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上漲700元,漲幅11.8%左右,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相應地降低了農民收入。通過我們對一些縣市農機站和農戶的調查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種植小麥從耕地到收穫全過程每畝耗用柴油5~6公斤,種植玉米每畝耗用柴油7~8公斤,種植棉花每畝耗用柴油10~11公斤。按今年平均每公斤柴油價格上漲0.70元計算,每畝小麥因柴油漲價增加成本3.5~4.20元,每畝玉米因柴油漲價增加成本4.90~5.60元,每畝棉花因柴油漲價增加成本7~7.70元左右。

四、存在的問題

(一)個別地州制定下達的地州所在市以外其他縣計劃內小麥收購價格比上年有所下降,可能影響農民增收。

(二)有些地區沒有嚴格執行自治區規定的小麥收購價每公斤0.03元等級差價,如克州制定收購價格時,一、二級小麥價差爲0.03元,二、三級小麥價差爲0.02元。

(三)有些縣市由於倉容等原因,對計劃外小麥收購積極性不高。

(四)計劃外糧價偏低,農民不願出售。

(五)糧食收購計劃在地區之間存在分配不合理現象,如阿克陶、莎車等糧食主產縣計劃收購比例偏低,要求增加收購計劃任務。而尉犁縣等銷區計劃完不成,今年尉犁縣小麥面積只有98畝,收購計劃爲300噸,目前只收購4噸小麥,明顯完不成收購計劃。

五、幾點建議

(一)糧食收購價格、直補等政策應保持相對穩定,並且在冬麥播種前向農民公佈下一年度有關糧食政策。

(二)各地應完善糧食儲備制度,特別是銷區應保持3至6個月的糧食儲備,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糧食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多收購一部分農民餘糧。

(三)國家應加強對生產資料價格的控制力度,特別是對農用柴油、化肥、種子和農用水等農資價格加強調控,保持其價格的相對穩定。

(四)對化肥、農用柴油等農資漲價部分國家應給予適當補貼。

關於本站:中國最大的權威的公務員門戶網站-公務員之家創建歷經7年多的發展與廣大會員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爲全國會員最多(95.4萬名會員)、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務員日常網站。榮膺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與權威媒體推薦,榮登最具商業價值網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廣大會員好評。

【第11篇】生產資料及汽車市場調研報告

x月份,我省重要生產資料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與上月相比,大多數工程已基本停工,各類生產資料市場需求明顯減少,銷售量及銷售額不同程度下降,銷售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未出現較大波動;與去年同期相比,鋼材、木材、玻璃銷售量及銷售額均有增長,其餘生產資料銷售量及銷售額不同程度下降。本月,汽車銷售保持良好勢頭,銷售量雖環比小幅下降,但銷售額環、同比仍繼續上升。

據抽樣調查統計,全省重要生產資料監測樣本企業月份共銷售鋼材80587噸,環比下降8.6%,同比上升14.7%,銷售額36525.6萬元,環比下降10.4%,同比上升18.1%;銷售木材27386立方米,環比下降16.0%,同比上升34.7%,銷售額5141.7萬元,環比下降17.0%,同比上升26.7%;銷售水泥325373噸,環比下降18.5%,同比下降15.5%,銷售額309.7萬元,環比下降21.4%,同比下降38.9%;銷售陶瓷製品1572件,環比下降27.6%,同比下降.4%,銷售額59.9萬元,環比下降.1%,同比下降15.6%;銷售玻璃20316平方米,環比下降16.0%,同比上升0.3%,銷售額37.4萬元,環比下降13.4%,同比上升15.9%;銷售汽車2905輛,環比下降7.8%,同比上升12.9%,銷售額24231.2萬元,環比上升2.8%,同比上升1.6%。

鋼材、木材:本月,隨着氣溫降低災後重建工作已基本暫停,各項房地產開發工程也進入冬歇期,鋼材、木材使用量明顯減少,銷售量及銷售額小幅下降,與上月相比,鋼材銷售價格小幅下降,木材銷售價格基本保持不變。與去年同期相比,鋼材銷售量及銷售均小幅增長,木材銷售量及銷售增長幅度較大。

水泥:本月,隨着多數工程的陸續停工,水泥市場需求量大幅下降,銷售量及銷售額環比明顯減少。此外,水泥生產企業省外訂單的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泥的整體銷售。與去年同期相比,水泥價格降幅較大,受此影響,在銷售量降幅較大時,銷售額同比大幅下降。

玻璃、陶瓷製品:本月,我省多數工程已基本停工,玻璃、陶瓷製品市場需求持續下降,銷售量及銷售額環比均有下降,銷售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與去年同期相比,陶瓷製品銷售量及銷售額均有下降,而玻璃在原料價格小幅上漲的帶動下,銷售量及銷售額均小幅上升。

汽車:本月,汽車市場銷售額繼續保持增長,增速有所放緩。與上月相比,隨着“金九銀十”的汽車銷售旺季結束,汽車市場轉入銷售淡季,銷售量小幅下降。由於汽車以舊換新及小排量轎車政策將於今年月日結束,車主多在本月購買新車,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車銷售,尤其帶動了轎車的銷售,雖然汽車銷售總量小幅下降,但轎車銷量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汽車銷售總額的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隨着社會消費結構改變及部分汽車品牌低端價格開拓市場,多數家庭有能力購買汽車,此外,各項補貼優惠政策的即將結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汽車的銷售,汽車銷售量及銷售額同比均上升。

【第12篇】蛋雞生產標準規模生態化情況調研報告

蛋雞生產標準規模生態化情況調研報告

1 當前我國商品蛋雞生產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雞蛋生產大國。從1985年以來,我國雞蛋產量已連續25年位居世界首位,但與之不相稱的是,我國只能算一個蛋品產業的弱國。小規模大羣體的產業模式仍占主導地位。目前,在我國的蛋雞生產中,超過80%的雞蛋來自不足10000只的小規模雞場和農戶散養。當前我國商品蛋雞生產的現狀主要表現爲:

1.1 原料充足、市場廣闊

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北方都生產玉米等能量飼料,再加上遍地油料作物副產品,基本上多數農戶都可以自行解決絕大部分的飼料原料就地轉化爲雞蛋;而蛋雞作爲最廉價最方便食用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而倍受國人喜愛,具有廣闊的市場。

1.2 進入的門檻極低

投資多少隨意,房屋設備可以因陋就簡,加上我國農村幾千年早已形成的家家戶戶養一兩頭豬、十幾只雞的傳統習慣,使我國絕大多數農戶進入蛋雞養殖行業沒有太高的生產技術和經濟困難。

1.3 生產條件簡陋

由於我國以散養爲主,生產條件也就因陋就簡。我國現在已經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環控雞舍,但絕大部分雞舍還都是以住房稍加改造的,甚至在田間地頭隨便用磚砌一下房子或用鐵絲網圈一下就可以養雞。至於雞籠,有使用木頭自制的,也有購買單籠再加木頭支撐的,現在也慢慢有購買成套籠架的。飲水、喂料等輔助設備能省就省,清糞設備儘量不用。至於環控設備,一般每棟存欄5000只以上的會考慮安裝風機、排風扇,但多數情況下根本沒有考慮。

1.4 生產成本低廉

簡陋的生產設備帶來的就是低廉的生產成本:籠位幾元甚至不足一元的設備成本使農戶養殖幾乎不用考慮折舊,這是動輒每隻雞幾十上百元的規模化養殖場所無法比擬的。

1.5 生產水平較低

生產水平參差不齊並且總體水平低。極低的投資成本和巨大的養殖規模,雖然給我國帶來了巨大的雞蛋產量,也給我國蛋品產業帶來無盡的損失。因對設備需求極低,嚴重製約了我國養殖設備工藝發展;大小環境惡劣,使我國養殖業'惡名遠揚';混亂的免疫制度和亂用藥情況,使我國畜禽疫病高度複雜,混合感染、交叉感染情況普遍存在;粗放的管理模式,使我國蛋雞業單產低、耗料高、死淘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表 蛋雞生產性能比較

指標 世界 中國

母雞單產 kg 19.0~20.0 15~16

料蛋比 2.0~2.2 2.3~2.7

死淘率 % 3.0~6.0 7.0~16

低水平的重複建設,使我國雞蛋供應量大且零散,商品屬性低。上世紀70年代,我國是蛋品出口大國,出口的品種中有鮮蛋、再製蛋和蛋製品,最高時期出口折鮮蛋量曾達到10萬噸以上,80年代也還保持在8萬噸左右。但是進入90年代後,我國鮮蛋產量雖然逐年飛速發展,出口量卻一直下滑,20xx年出口量僅爲5.8萬噸。雞蛋市場長期存在'三多三少'問題:即普通蛋多品牌蛋少;帶殼蛋上市多深加工蛋少;雞蛋直接食用多開發利用少。

1.6 缺乏品牌

由於沒有品牌,只能作爲初級農產品在自由市場上低價銷售;由於形不成批量,即使低價的市場也總被蛋販子控制;由於沒有自己的品牌,即使能生產出優質的雞蛋也只能是幫人打工;由於雞蛋加工比例極低,雞蛋很難保值增值;由於極低的生產門檻,我國雞蛋生產經常一擁而上又一鬨而下,極易造成雞蛋價格的劇烈波動。雞蛋在我國,目前只能算一種產品,而不能算是一種商品。

2 造成當前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

2.1 政府的政策導向

爲提高農民收益,在許多地區蛋雞養殖業仍被當作富民工程,紛紛建立了大量的養殖小區,使我國蛋雞養殖量逐年遞增。

2.2 行業的特點使然

蛋雞養殖行業具有短、平、快,上馬容易,轉產也快,市場需求量大且穩定的特點,在其他畜禽養殖出現波動的時候,買上幾百只雞苗,弄些尼龍網一圈就可以開始養雞了,轉產的成本不過一兩千元,賣掉一隻豬的錢就足以完成從養豬到養雞的改變。

3 困擾我國商品蛋雞生產的主要問題

3.1 本土品種資源匱乏,高度依賴進口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雞蛋生產國,蛋雞的育種水平不僅代表了國內家禽育種企業的競爭實力,而且直接影響到國內蛋雞生產的發展。但是,我國的蛋雞育種水平進入90年代以後一直走下坡路,國內的蛋雞原種雞場數逐年下降,有的公司根本不能開展正常的育種工作。目前,國內除了華都系列、新楊系列、農大褐等少數幾個品種以外,進口蛋雞品種佔據了我國絕大部分種雞生產。

3.2 疫情複雜,難防難治

混亂的生產條件和大量抗生素的非法使用,大量混合感染、交叉感染的存在,使我國蛋雞疫病非常複雜,病毒病菌耐藥性強,難防難治。

3.3 產量過剩,蛋雞難賣

大量小規模養殖和散養,使我國雞蛋價格長期低迷,農戶離市場很遠,蛋價長期被蛋販子把持,即使蛋價上漲,農戶也難以從中受益。

3.4 用地規劃、環保檢查等手續越來越嚴格,影響了標準化養殖場的發展

對小型散養來說,是無所謂規劃、環保手續的,由於其造成的污染是千家萬戶共同造成的,難以找到處罰主體。但對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污染問題、規劃問題等越來越無法規避。

4 我國商品蛋雞發展的方向

轉變思想觀念,變革飼養模式走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之路是我國蛋雞發展的方向;產品層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在營銷層面由產品銷售向品牌營銷轉變;在管理層面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

我國著名的商品蛋雞養殖企業--_____公司就是這種變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通過這種模式,在短短的8年時間裏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初步的成功,一舉佔據了_____80%高端品牌市場份額,爲我國蛋品產業發展創造了一條新路。

5 規模化蛋雞養殖需要關注的幾個重點問題

5.1 建設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和相關認證

由於我國蛋雞產業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很多人魚目混珠,用普通雞蛋冒充綠色雞蛋、有機雞蛋,因此企業通過一些必要的質量保證體系和相關認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擴大市場份額。如haccp國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iso9001國際標準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以及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認證和農業部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5.2 依據國際常用標準,對蛋品進行分級銷售

目前我國對蛋品還沒有很好的分級標準,但我們可以參照一些國際常用分級標準,對產品進行分級,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如_____就嚴格遵守國際分級標準,爲消費者提供國際水平的優質蛋品,更將雞蛋按重量分爲xxl、xl、l、m號,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偏好。

5.3 注重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從環保中增加受益

注重環保已經成爲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因此更需要我們從立項開始就充分關注環保。_____在環保方面給我國蛋雞產業樹立了一個榜樣。

_____自項目規劃初期就將環境問題納入綜合考慮範疇,儘可能解決項目中存在的污染問題,通過採用幹清糞工藝代替畜牧場常用的水衝糞工藝,避免大量廢水的產生。利用雞糞和污水生產沼氣併發電,從而實現了固態和液態廢棄物的零排放,已通過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對項目的環保評估。

蛋雞場的建設,不可能離開與周邊羣衆的交流。因此_____非常注重社會責任,讓周邊羣衆也從企業發展中受益。除了爲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外,_____還利用沼氣發電工程爲周邊提供清潔能源、沼液和沼渣作爲有機肥用於周邊農田,幫助附近發展了萬畝有機蔬菜和水果生產,幫助農戶發展綠色玉米種植並回收綠色玉米作爲飼料原料,從而實現了一條集'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清潔能源-有機肥料-有機種植-訂單農業-生態養殖'於一體的循環經濟體系。

5.4 適度發展動物福利

動物福利條件的改善,可以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檔次,因此有必要在適度的前提下儘量予以改善。

總之,變革我國目前'小規模大羣體'的飼養模式,轉變產品與市場營銷觀念,走蛋雞生產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之路是我國蛋雞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13篇】關於某縣糧食生產情況的調研報告

xx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xx縣把發展壯大糧食生產作爲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切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實現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種植業面積和產量也逐年增加,爲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貢獻。

一、xx縣農業概況

xx縣轄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境內有三個大型國營農場和森工系統8個林場,縣域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是42萬人,其中縣域人口32萬人,縣屬農業人口21.5萬人,農戶5.7萬戶,縣屬耕地面積238.4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是11畝,xx縣處於第二積溫帶和第三積溫帶之間,年平均氣溫 3.3℃ , 10℃ 以上有效積溫xx -2700℃ 年降水量 550mm 左右,無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時。農業氣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溫熱、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秋季短促、降溫快切氣候多變;冬季漫長而嚴寒。

二、糧食生產情況

xx縣是全省重點商品糧生產縣份之一,近年來,xx縣始終遵循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保總產這一宗旨和原則,特別是近三年來xx縣的糧食生產在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糧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糧食總產穩中有升。xx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6萬畝,總產53.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9.6萬畝,總產58.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9萬畝,總產72.8萬噸。xx年被評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xx年糧食總產居全市之首。

三、採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基地,擴規模,切實增加糧食總量

xx縣緊緊依託地域優勢,自然條件和農民的種植經驗,不斷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增加糧食總量,促進了糧食產業發展。近年來,已建立了萬金山鄉、青原鎮、xx鎮、朝陽鄉水稻,七星泡鎮、朝陽鄉、夾信子鎮玉米,尖山子鄉、七星河鄉、青原鎮、七星泡鎮、xx鎮大豆,小城子鎮、龍頭鎮雜糧雜豆四條優質糧食生產產業帶,糧食生產基地面積200萬畝以上,xx年,全縣共落實糧食生產基地209萬畝,其中水稻基地26.8萬畝,總產14.4萬噸,玉米基地63.3萬畝,總產39.5萬噸,大豆基地108萬畝,總產16.3萬噸,雜糧基地11.2萬,總產2.6萬噸。

(二)、抓宣傳,落政策,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xx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糧食工作領導小組,從全縣抽調100名機關幹部進駐鄉鎮、村屯開展糧食生產的宣傳和政策貫徹落實工作。縣直機關幹部帶着全縣統一印製的宣傳資料到村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會進行宣傳,同時,到農戶家中走訪宣傳,重點向農民講解發展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和國家關於種糧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民發展糧食生產。近年來,累計已舉辦糧食生產專題電視講座21期,通過會議、科技大集、走訪向農民發放宣傳單12萬份,印發宣傳資料彙編1.5萬冊,印發直補政策宣傳單5.6萬份,張貼宣傳標語3,500幅。在糧食生產政策落實上,三年來,累計落實糧食直補面積715.5萬畝(xx年237萬畝的,xx年240.1萬畝,xx年238.4萬畝),水稻良種補貼面積74.24萬畝(xx年21.5萬畝,xx年25.97萬畝,xx年26.77萬畝),大豆良種補貼面積8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60萬畝),玉米良種補貼20萬畝(xx年20的萬畝)。此外,xx縣還根據全縣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謀劃了發展糧食生產工作總體思路,制定了具體工作目標,強化了各項措施,已經形成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xx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xx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百萬噸糧食生產縣的工作目標,並計劃到xx年實現這一目標。(三)、提質量,增效益,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

圍繞提高糧食質量,增加種糧經濟效益,xx縣採取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培育標準化示範戶等方式,狠抓了農業投入標準,農時標準、整地標準、播種標準等關鍵環節。爲提高技術到位率,縣農技推廣中心編寫了《xx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技術標準》,並印發到鄉鎮、村屯,發放到農戶手中。同時,農業技術人員深入到村屯、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對農民實行面對面指導和服務,引導農民實施標準化生產,提高糧食產量。青原鎮新城村xx年建立的大豆高產創建核心區平均畝產達到 257公斤 ,超過全縣完成創建指標。近年來,全縣共建的糧食作物標準化示範園區85個(xx年20個,xx年25個,xx年40個)其中國家級6個,省級10個,市級25個,縣級44個,示範區農戶平均增收1,500元。爲了提高糧食品質,三年來,全縣共建立糧食作物種子繁育基地30萬畝,其中大豆27萬畝,水稻3萬畝,保證了糧食生產良種需要。在糧食作物種子的應用上,大豆主推懇豐16、黑農37、黑農41、黑農44;玉米主推綏玉7、東農248、龍單13;水稻主推空育131、綏粳4、綏粳的12。糧食作物主推及專用品種推廣面積達到100%,良種應用率達到100%。

(四)、強農藝、興科技、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

xx縣在發展糧食生產上,始終堅持科技興糧戰略,堅持農機農藝、良種良法相結合,大力推廣模式化栽培,發展科技生產增效作用。一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培訓工作。全縣每年舉辦科技培訓班都在350期以上,培訓農民在6萬人次以上,投入科技培訓經費三年累計達到200萬元。通過培訓農民科技素質普遍提高,每戶都有一個種田明白人,加快了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二是推廣先進的糧食生產技術。近年來全縣在發展糧食生產上重點推廣的大豆壟三栽培、大壟密植、小壟密植、深窄密,玉米通透性栽培,水稻機插深施肥、神魚生態除草、三超栽培,小麥模式化栽培,農業技術到位率達到100%。三是積極應用糧食增產技術。重點是應用秋季深鬆整地和水稻大棚育秧技術。每年整地面積都在90萬畝左右,深鬆面積在50萬畝以上,通過整地不但改善了土壤結構,而且產量顯著增加,增產幅度在15%左右。xx年通過對朝陽鄉曙光村的一塊1500畝大豆畝產百斤左右的地塊實施深鬆整地,xx年,大豆產量經過實測,畝產達到 165公斤 ,增產幅度達到60%以上。水稻育秧上重點推廣大棚育苗,每年新增大棚面積都在20萬平方米左右,xx年秋季新增育秧大棚92萬平方米。xx年在青原鎮興旺村建了一個佔地2. 5萬平方米 的育秧小區,並建立了一個3,000畝的水稻高產栽培示範區,xx年,水稻畝產平均達到 650公斤 ,個別地塊畝產達到 700公斤 以上。水稻大棚育秧拉動全縣水稻單產平均達到 600公斤 以上。四是努力提高糧食品質,在優良品種的選用上堅持按照適宜區種植,避免了越區種植,加快了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步伐,實現了xx縣區域內品種的統一化、專用化和優良化。

(五)增投入,打基礎,努力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xx縣在財政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制定了糧食生產扶持政策,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秋季農業三項重點工作,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三年來,縣財政累計投入糧食生產扶持資金950萬元,其中xx年150萬元(深鬆整地10萬畝,畝補貼5元,合計補貼5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60萬方,每方補貼1元,合計補貼6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 8萬平方米 ,每平方米補貼5元,合計40萬元)。xx年280萬元(深鬆整地12萬畝,每畝補貼10元,合計補貼12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70萬方,每方1元,合計補貼7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1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補貼9元,合計補貼90萬元)。xx年520萬元(深鬆整地補貼12萬畝,每畝補貼10元,合計補貼120萬元,秋季水利工程補貼80萬方,每方補貼1元,合計補貼80萬元,水稻育秧大棚補貼32萬平方米,每平方米補貼10元,合計補貼320萬元)。三年累計完成秋整地260萬畝,實現了三三輪耕目標,完成水利工程300萬方,新建水稻育秧170萬平方米,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六)抗災害,奪高產,確保大災之年糧食總產不減

近年來,xx縣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溫乾旱,夏旱和秋旱,特別是xx年的夏旱最爲嚴重,全縣受災面積192.6萬畝,其中嚴重乾旱面積104.2畝,瀕臨絕產面積13.4萬畝。災情發生後,xx縣委、縣政府向全縣發出了“全縣人民總動員,衆志成城抗夏旱”的號召,並確定了“保糧食作物、保水田、保種子田、保科技示範園區”的工作思路,通過採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抗旱資金投入、組織科技人員下村指導、搶修灌溉工程、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集中全縣力量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在抗旱期間,全縣3,038眼抗旱機電井全部啓動,每天出動抗旱人員平均達1.8萬人次,車輛1.2萬餘輛,澆灌總面積達到145萬畝。在資金投入上,共投入1,605萬元,其中縣財政投入510萬元,農民自籌890萬元,縣內龍頭企業幫扶50萬元,全縣職工幹部捐款55萬元,縣直部門幫扶100萬元。利用抗旱資金全縣共維修抗旱機電井1,500眼,新打抗旱水源井915眼,購買人工增雨火箭彈和防雹彈1,050枚,下襬抗旱柴油500噸。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xx縣的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糧食總產達到58.4萬噸,比xx年增加了5.4%,從而實現了受災不減產的工作目標,被評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四、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制約糧食生產發展。近年來,由於村集體和農民投入能力嚴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設籌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導致水利工程欠帳較多,遇有災害農民損失慘重。

(二)農機裝備落後,缺少大型農機具,耕作水平較低。目前農民使用的農用拖拉機大部分是在30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機械,現有大機械馬力不足,達不到標準化深鬆整地要求,影響到整地效果。

(三)農民種糧收入減少,投入相對不足,形成惡性循環。由於農資價格的上漲和糧食價格的下調,形成了投入和收入剪刀差,使農民種糧效益逐年下滑,農民種糧積極性嚴重受挫。

(四)農民素質差,種田水平低,先進技術沒有實施到位。部分農民仍然沿襲陳舊的耕作方式,雖然縣、鄉多次舉辦培訓班、電視技術講座。但是有些農民就是不接受,有些應用了但是因爲到位率較低,沒有發揮出先進技術增產增收的作用。在推廣水稻大棚育秧和深鬆整地上,有些農民就有牴觸情緒,不接受。

(五)龍頭企業小,帶動能力差,市場拉動力弱。在糧食市場價格波動起伏大的情況下,龍頭企業的作用尤爲重要,縣內的龍頭企業加工規模小,除了水稻外,其它糧食品種只能原字號出售,並且除市場價,沒有價格保障。

五、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

1、加強農機化建設。以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爲契機,積極向上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大力發展農機作業合作社,服務公司。通過發展農機化,推進農業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加快現代農業作業區建設,抓好北崗現代化農業試點工作,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xx年農機合作社要發展到10個,農機作業率達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萬畝,其中深鬆整地60萬畝。同時,紮實推進水稻育秧大棚建設,增加育秧總量,擴大機插面積,提高耕作水平。(二)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積極爭取中央、省級扶持資金,增加縣級財政投入,重點在水源建設、改造中低產田、節水灌溉和保障農村飲水安全上加大力度,建設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強水資源控制能力,完善農業生產條件。xx年,全縣新增水田2萬畝,新增改善除澇面積5萬畝,新增農田灌溉機電井1,000眼,新增農村人飲安全深水井10眼,完成水利農民自籌1,500萬元。

(三)加強土地肥力建設。大力實施沃土工程,鼓勵農民多積、多造、多施農家肥,加大秸稈根茬還田力度,實施保護性栽培。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範圍,提高施肥水平。xx年,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擴大到100萬畝。

二、大力培育優勢主導產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也是實施全省千億斤糧食產量工程和xx縣百萬噸糧食生產縣規劃的一項重大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縣要圍繞建設安全優質糧食生產基地,突出抓好糧食產業。一是建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按照增加玉米、水稻種植面積,穩定大豆種植面積的“兩增一穩”工作思路,面向市場和企業需求,優化糧食生產結構,在提高單產和品質上下功夫,保持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xx年,全縣優質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要達到210萬畝,二是依託龍頭企業發展專品種生產。依託宏達生物、北大荒米業、七星米業、天龍米業、羅麥生物等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優質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種生產,全縣糧食作物專品種生產面積要達到100%。三是建立標準化糧食生產基地。重點要在良種應用、深鬆整地、精量點播等方面下功夫,引導農民按照農業標準化組織糧食生產,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率要達到100%。四是加大防災減災力度。以抓好防汛抗旱和主要病蟲害防治爲重點,加強預報預測,及早謀劃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向減災要產量、要效益。

三、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強力推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一要抓基地建設。依託現有的宏達、北大荒、羅麥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圍繞構築“大豆、玉米、水稻、雜糧等糧食產業鏈,加快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產業發展。二要抓龍頭企業。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市場開發的扶持力度,促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依託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引進新上一批糧食精深加工企業,努力完成羣龍共舞的糧食產業化格局。三要抓利益連結。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採取簽訂購銷合同和保護價收購等各種形式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基地和農戶發展。同時,引導企業、農民組建糧食生產協會,發揮協會和農村經紀人在糧食產業化經營中的組織生產、開拓市場、簽訂訂單、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xx年,糧食作物訂單面積要達到播種面積的90%以上,全縣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60個。四要抓品牌。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整合優勢品牌,組建企業集團,使我縣知名品牌借龍頭做大做強,基地和企業借品牌增量增效。全縣重點培育和打響“益香禾”大米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拉動產業發展。

四、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爲發展現代農業提供科技支撐(一)創新農業科技體系。抓好與黑龍江農業職業學院的院縣合作共建工作,構建我縣與高等院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新型農業科技體系,及時將院校的人才、技術和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增加我縣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推動我縣傳統農業技術全面升級。

(二)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深入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力法,真正建立起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大力推廣大豆大壟密植、小壟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水稻鉢體育苗栽培等先進技術。抓好科技示範工程建設,加快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步伐。

(三)實施良種化工程。加快糧食作物良種的選育、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加快糧食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挖掘良種的增產增收潛力。xx年,全縣落實糧食種子繁育基地面積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四)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抓好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全面普及糧食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完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農民按標準進行生產。抓好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縣、鄉、村都要有糧食標準化示範區、高產創建示範田,村屯要有示範戶,通過示範帶動把先進科技成果、高新技術和管理經驗應用到糧食的生產實踐中,發揮示範區的輔射帶動作用。xx年,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實施面積佔總播種面積100%以上。

(五)加快培育新型農民。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機構,採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等方式,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全面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提高農民實施標準化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xx年,全縣計劃培訓農民6.5萬人次。

(六)抓好社會化服務。根據農村的新情況、新變化,教育引導縣、鄉、村幹部,創新工作方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爲發展糧食生產提供各種有效服務。重點從農民最切身、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農業技術,農業植保、農業信息、糧食購銷、農村金融等方面做起,踏踏實實爲農民辦實事、做好事,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謀發展、抓落實、促和諧的合力,爲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第14篇】我縣規模以上工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我縣規模以上工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調研報告

爲進一步加強對全縣工業發展的宏觀調控,全面摸清_____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情況,及時瞭解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和問題,6月8日—10日,縣統計局深入企業就全縣規模以上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狀況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結合1—5月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實績分析報告如下:

一、_____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1、工業生產情況。20xx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戶,比去年增加1戶。1—5月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 21910 萬元,同比下降25.3% ;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179萬元,同比下降4.3%,在9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中,有2戶重點礦產業今年以來均未開工,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全縣工業生產的發展。目前,虧損企業有 7戶,比去年同期增加2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488 萬元,同比下降18.6 %;利潤總額-3623萬元,同比增長3.2倍。

2、延伸產業鏈和循環經濟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南華糖業勐省公司利用榨糖過程中產生的濾泥、渣灰及酒精廢液作爲原材料,將有機廢棄物轉化成環保優質的生物有機肥生產線已投入試生產,拉長了製糖企業的產業鏈條,改變了製糖企業產品單一的結構,提高了抗市場風險能力,創造了循環經濟效益。

3、大部分企業在對平穩度過金融危機、保生產、穩就業上充滿信心。全縣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7戶開工生產,開工生產率77%。在調研所到的7個工業企業,大家對平穩度過金融危機信心十足,都在想方設法保生產,堅持以銷定產,維持基本生產經營工作正常開展。尤其是_____雲礦鋅業有限公司自20xx年10月份停產以來,一直積極關注市場行情走勢,目前1噸鋅現貨價格回升至13500元左右,比去年10月份最低價8500上漲近60%,月均漲幅7.5%,公司根據市場走勢分析,預測四季度鋅價能回升到14000元以上,因此,公司積極的在做恢復生產前的資金籌措、原料儲備等準備工作,以便能及時抓住機遇,適時恢復生產。在做好以上各項準備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市場沒有大的變動,10月份可正式恢復生產。

4、節能降耗工作發展勢頭良好。在高耗能礦業生產減產,工業結構調整的推動下,一季度_____縣單位gdp能耗下降4.3%,爲完成全年單位gdp能耗下降4.0%的考覈目標奠定基礎。

二、_____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1、工業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全球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難以在短時期內根本恢復,_____金臘雲礦鋅業有限公司、雲南地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_____金臘鉛2個企業在20xx年的同期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28.3%,但目前還處於停產狀態;蓮花塘煤炭有限責任公司也是由於銷售市場不暢的影響,新井生產一直處於半停廠狀態,老井也因生產系統環節不暢而導致產量較低,截止5月底,生產原煤11435噸,同比下降108.8%,產值304萬元,同比下降53.2%;製糖業自今年2月份以來糖價一路回升,截止5月底白糖最高價3640元/噸,1-5月食糖平均銷售價格3286元/噸,製糖業增速達21.9%,在全縣規模以上增加值速度中支撐作用明顯,但生產已於5月10日結束,後期要實現增長,要靠礦產業的恢復生產與及其它規模較小的企業支撐,因此,全年工業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2、市場競爭力弱。企業外欠貸款多、資金短缺、技術設備老化、生產成本高、資金籌措難度大,產品沒有價格優勢,缺乏競爭力。_____縣的建材行業由於還沒有形成規模,市場競爭處於弱勢,在調研中瞭解到,_____縣建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以來,由於水泥生產的成本價格高於外來水泥的生產成本,銷售環節受到外來市場的衝擊,1—5月,生產水泥61200噸,同比減少2800噸,下降4.4%,完成產值1775萬元,同比下降13.6%。

3、外來企業與當地農戶之間在土地徵用、用工、運輸等方面矛盾衝突多,不能很好的協調解決,影響企業的生產。碧麗源(雲南)茶業有限公司是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爲一體的專業茶葉公司,20xx年註冊成立,20xx年實現工業產值1194萬元,列入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之一。在調研中瞭解到,目前公司在項目申請、種植園區的架電、引水工程、道路疏通等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和困難,要在_____縣實現茶葉生產的產業化發展,走以循環經濟爲基礎的茶葉全程清潔化生產發展之路,還需要當地政府給予必要的項目支持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助和配合。

三、幾點意見和建議

1、要高度認識工業企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進一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其擺上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做到領導力量到位,領導精力到位,政策扶持到位,各項服務到位,在新的形勢下,搶抓發展機遇,克服不利影響,把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努力增加其在全縣經濟中所佔份額和比重。

2、在進一步加強對工業企業的培育和撫持。工業企 業的發展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其自然屬性是發展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按照市場經濟發展模式運行;其社會屬性是發展如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扶持,就會使發展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企業就會發展得更快更好。因此,我們要在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認真研究分析符合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要按照抓大不放小的方針,既要高度重視規模以上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建設與發展,形成一批對全縣工業經濟起支撐作用的支柱企業,又要重視小企業的發展,及時幫助解決企業運營和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引導企業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形成產業集羣。如臨滄市佤鄉實業有限公司,雖經營自來水供應、純淨水生產、牛乾巴加工等多個產業,但目前仍不上規模。

3、要進一步加大對項目建設的跟蹤督導力度。對意向性項目要促其早簽約,簽約的項目要促其早落地,已落地的項目促其早開工,在建的項目促其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雲南國通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47億元,總裝機容量2.1萬千瓦時,預定在6月份試發電,目前日期已過半,但後期工程仍未完工。

4、調整產業產品結構,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市場、資源和國家產業政策爲導向,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繼續加強對企業的改造升級,提高技術含量和工作效率,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企業檔次,增加企業效益。立足_____縣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電力、礦業、竹、木等加工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

5、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好資金問題。解決企業資金短缺、投入不足的問題,必須多方支持,共同努力。一是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還貸能力強的工業企業優先給予貸款,並在提現開戶等方面減少環節積極支持。二是通過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來募集資金,吸納民間資金和其他社會閒散資金來發展企業。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拓寬利用外資渠道,藉助外力發展自己。

6、創造條件,營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寬鬆環境。一是企業要揚長避短,規避國家限制產業,延伸產業鏈,開拓發展空間。二是積極學習借鑑外地已經實行的各項優惠政策並靈活掌握運用,辦理各種手續上應本着讓企業發展的原則,從快從寬辦理。三是做好當地農戶與外來企業的協調工作,當地政府應加強對農戶的引導,積極參與民企糾紛的調解,爲外來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7、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應從解決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入手,在提高產品質量、降低企業負債率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強化以成本管理爲核心,以財務管理、資金管理、人才管理、現場管理爲重點的基礎管理,努力節支增效。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和標準化管理,切實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

【第15篇】安全生產工作調研報告

近年來,中寨經濟快速發展,未來更是將依託中寨鄉獨特資源、氣候等優勢,從而取得更大的成績。在xx市“決戰貧困、提速趕超、同步小康”主題工作開展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必須以更加清醒的頭腦認識安定平穩的社會環境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生產要抓,安全更需要加大重視,安監監督管理工作人員要認真履行好安全監管責任,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從源頭抓起,推動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水平不斷提升,不斷向前邁進,不斷取得新成績。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對中寨鄉安全生產工作形成一個總體的瞭解,這就需要對全鄉安全工作情況做實際的調研。

一、中寨鄉企業實際情況分析

(一)中寨鄉共有各類生產經營單位43家;煤礦4家(2家正常生產、1家停建、1家關閉),非煤礦山6家,煙花爆竹經營店19家,加油站1家,水廠一家,其他生產經營單位13家。

1、10家煤礦、非煤礦山企業已經完成安全生產達標工作,企業責任書、隱患排查治理臺帳到位,主要負責人及安全員培訓到位,安全生產投入總體情況較好,主體責任落實比較到位。

33家生產經營單位由於自身經濟投入少等特點,安全生產投入一般,安全意識有待提高,主體責任落實有待加強。

標籤:多篇 調研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