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多篇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1

爲辦人民滿意學校,加強我校師德師風建設,找準師德師風建設中尋在的問題,根據雨湖區教育工會的有關文件,以“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我校工會制定了師德師風調研計劃和調研方案,認真開展了專題調研工作,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採取發放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於9月開展了詳細具體的調研工作,發放家長問卷600份,收回598份;學生問卷480份,收回480份;教師調查問卷66份,收回66份,現將“江南國小師德師風”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內容

1、“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落實情況。

2、師德教育的開展情況。

3、教師關心愛護學生的情況。

4、教師師德素質狀況。

二、調研開展情況

1、調研開展時間:9月5日——9月10日

2、調研對象:部分學生、部分家長、全體教師。

3、調研方式:採取召開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調研。發放家長問卷600份,收回598份;學生問卷480份,收回480份;教師調查問卷66份,收回66份。

調查結果:學校組織教職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教育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行爲“十不準”》等材料。

全年共開展師德師風培訓1554人次,教職工人均參加培訓22.5次,參培率100%。在“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落實情況調查中,熟知規範的教師有37人,佔總人數的54%,大概瞭解的教師有29人,佔總人數的42%。

在學生、家長對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調查中,認爲非常滿意佔92.3%,滿意、基本滿意佔7.7%。

在對本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情況的調查中,95.5%的教師、家長、學生認爲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很有必要,4.5%的教師、家長、學生認爲較有必要。認爲我校師德師風建設好佔90%,一般佔6%的,有待加強佔4%。

三、目前我校教師隊伍中師德師風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1、職業傾向和意向方面。

絕大多數教師熱愛教師職業,認爲教師職業很神聖,工作相對穩定,並且表示喜歡學校的環境。但也有一部分教師認爲教師工作單調、重複,現在的學生很難教,教育工作很辛苦,出現了職業倦怠的現象。

原因:

一、教師職業本身就具有周期性的特點,如果缺乏甘守平凡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周而復始的工作會令部分教師產生職業倦怠現象。

二、現在的學生跟以往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要求自主和獨立的意識比以前強了很多,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一成不變,學生就會產生牴觸情緒,就會出現部分教師所說的“不聽話”現象,這與我們的德育工作相對滯後,沒有跟上時代和形勢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2、職業道德價值觀和教書育人方面。

教師普遍認爲在教書育人的同時,應該將思想道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要愛護關心全體學生,平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一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應該是教學水平高、責任心強、言行舉止起到榜樣作用、學識淵博,教書更要育人。但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教師在育人功能的認識方面很到位,但實際上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與預期的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反差。

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僅需要教師有職業道德價值觀和教書育人的神聖責任感,更需要教師能夠身體力行,用教師的模範榜樣作用,薰陶、影響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德育滲透工作。

二、育人是系統工程,要使學生全面發展,整個教育評價體系要進行大的變革,不光是要求教師這一塊。

3、職業操守方面。

教師能夠做到遵守教育規律,加強業務學習,提升自身素質,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尊重學生人格,作風正派,社會公德意識強,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潔身自好,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原因:

一、教師能夠認識到職業操守對教師職業的重要性,堅守“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職業道德準則。

二、教師的自律意識比較強,對自身的道德要求也比較高。

4、教育方式方面。

通過學生和家長的情況反饋表顯示,教師極少出現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但有學生和家長反映部分教師不能因材施教,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還比較陳舊。

原因:

一、學校長期以來重視對教師的師德培訓,加強了教師的法制觀念,教師們都已經認識到依法執教的重要性,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已非常少見。

二、部分教師沒有做到因材施教,這與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分不開,教育方法還停留在傳統的說教層次,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現代化的課堂教學手段不能嫺熟地運用,沒有做好跟學生的溝通交流工作。對學生各個層次的學習特點掌握不足,在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方面還有所欠缺。

5、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的問題主要有:

一、學生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理解,希望多開展一些能與家長、老師一起參與的活動。

二、教師在尊重學生保留自己獨立的觀點和意見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三、多瞭解學生的狀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

四、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原因:

一、以上學生和家長反饋的意見中表明,社會對教師的心理期望值很高,認爲教師是道德模範的實踐者和先行者,所以要求教師在各個方面爲人師表,起到教育和感染學生的作用。

二、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意識較強,教師在面臨新時期學生的特點時,還沒有完全適應過來。

三、部分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只限於課堂,沒有把教育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延伸到學習之外,讓學生有陌生感和距離感。

四、在師德師風建設方面採取的措施。

1、制定方案,加強學習。

學校高度重視師德教育活動,結合本校實際,認真制定出具體方案,細化向全國道德模範學習的要求和步驟。根據工作安排,有專人負責落實各項措施,力求讓“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讓育人爲本、德育爲先成爲教師自覺的行爲,引導教師自尊自勵,爭做德能雙馨、既有學識又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師,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的根本任務。

2、把師德師風情況納入到教師日常評定、考覈體系。

學校在考覈教師的工作時,把師德師風情況放在重要的位置來評價,不管是年度考覈還是學期績效工資的發放,都把教師的師德表現放在首位,納入教師日常評定和考覈體系中,通過學校行政會議和教代會進行落實。

3、大力宣傳,認真反思。

學校大力宣傳教育系統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蹟,在教師隊伍中大力弘揚正氣,熱情幫助存在不足的教師改進缺點,堅決糾正各種不利於教育發展、不利於學生成長的不良思想和行爲。

全體教師反思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制定了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進措施。

五、對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建議。

(1)多組織教師參加高水平的講座和有效的培訓活動。

(2)進一步提高教師工作待遇,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重理解教師的氛圍。

(3)採取教師交流制度,盤活教育人才資源,讓教師增強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

(4)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

(5)重視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評價。

(6)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監督網絡和考覈體系。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2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爲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不僅回答了什麼是發展、爲什麼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農村公路建設的目的就是要解決農民羣衆出行難的題。

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在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努力和廣大羣衆參與下,我州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幾年的農村公路建設,我們積累了一定的建設管理經驗,但是管理水平較低,農村公路建設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還有待加強。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指導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如何科學地建設農村公路,是現在和將來都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農村公路建設就是要科學地發展農村公路交通事業,最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羣衆的交通需求。農村公路建設必須用科學的設計、科學的管理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爲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用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指導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根據局黨組《關於印發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和的通知》(文交黨〔xx〕7號)的安排,本人組織有關科室的工程技術人員對我州農村公路兩通工程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對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深入到農村公路項目的建設指揮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工程施工現場,通過聽彙報、查看資料、看施工現場和走訪羣衆、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分析農村公路兩通工程建設管理工作的現狀、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存在的問題,對今後如何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做好工作作了認真的思考。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我州農村公路建設的現狀

(一)工程進展情況

我州兩通工程從20xx年實施以來,在州、縣黨委政府的直接領導和關心支持下,進展較爲順利,20xx年150公里,20xx年1180公里的通達工程已經全部完工;20xx年150公里,20xx年150公里的通暢工程已經基本完成。20xx年通過我州積極的爭取,省交通廳安排我州通達工程1180公里,通暢工程671公里,至20xx年4月——20xx年實施的通暢工程資金還未到位,給工程進度帶來較大影響,按預計的工期難以全面完成。

(二)工程技術人員少管理難度大

由於xx年突然增加通暢工程里程數,通暢工程量相當於xx年的4。5倍,通達工程相當於20xx年的7.9倍,從設計到施工到編制竣工資料全靠原有的工程技術人員,一個主要技術人員管理幾個通達工程的情況比較普遍,通暢工程建設指揮部人員少,進度或質量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由於技術人員少,各縣在施工期間把施工現場管理作爲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來抓,加之上一工程項目完工就接着管理下一個開工的工程項目,對工程資料的整理無暇顧及,導致部分工程完工後工程資料不完善而不具備竣工驗收的條件,不能納入公路養護管理的範籌。

(三)對新型路面結構的施工管理缺乏經驗

20xx年,我州通暢工程大量採用了整齊混凝土塊體彈石路面,鋪築這種路面除丘北縣有一定經驗外,其他縣沒有施工經驗,由於里程多、數量大,原來有一定鋪築經驗的工人較少,從塊體的預製到鋪築質量的控制都有一些困難。如部分項目整齊混凝土塊體彈石鋪築過程中平整度控制就比較困難,一些項目做了實驗路段,但是由於管理者及工人都無經驗,通過幾次反覆的施工,質量還是不理想,最終請了有經驗的人來指導才基本解決了問題。由於缺乏施工經驗,混凝土預製塊的預製速度遠遠跟不上路基調型和基層鋪築的速度,造成部分工序停工待料的情況時有發生。

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今後的工作途徑和措施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爲本,農村公路建設首先要考慮如何爲農民羣衆修更多的路、更好的路,解決農民羣衆出行難的問題。因此,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中,要把農民羣衆的利益放在首位,處處爲農民羣衆着想,把實踐科學發展觀落到實處。今後的農村公路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好工作,把農村公路建設得更好。

(一)選擇科學的公路路線是建好農村公路通達工程的關鍵

農村公路通達工程除資金的制約外,公路建設的成敗在於路線的選擇。要從路線里程長短、技術指標、佔用耕地林地、廢棄土石方對生態環境影響、工程量控制、路線位置是否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農民羣衆的出行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後,確定路線走向和控制各項指標。要讓農民羣衆在公路設計階段就知道路線位置,提出合理的路線走向意見和建議。在今後設計審查中要以科學的發展觀爲指導,改變公路設計文件審查中主要注重技術指標審查的方式,將這些工作作爲審查的重點內容。

(二)進一步加大工程試驗檢測力度,確保工程質量

工程質量是工程建設永恆的主題,對工程質量的控制至關重要,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檢查和檢測,要在現有檢測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檢測力度,加強人員培訓,充分發揮工程試驗室的作用,努力做到從材料進場到每一個工序的施工質量都用數據說話,減少或杜絕憑個人經驗評定工程質量的頻率,用科學的手段管理工程質量,做出讓羣衆放心的工程。

(三)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工程管理人員的積極性

農村公路建設由於點多面廣、工程多、工作量大、路線長等特點,需要強有力的管理隊伍進行管理,由於現有的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管理難度大,因此,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十分重要。要在現有人員的基礎上加強職工的教育,增強廣大職工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負責工程的主要人員要帶頭樹立以築路爲業、以工地爲家的思想,讓建設、施工、監理各方的職工在得住工地,守得住崗位,及時研究解決工程施工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建立嚴格的工程管理和人員管理制度,進一步規範工程管理行爲,確保工程建設的資金、進度和質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堅持“等級多標準、路面多樣化、結構多形式、籌資多渠道、安保多樣化”的建設原則

從去年以來,我州根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緊缺及各條公路車流量差異較大的實際情況,按照省交通廳推行的“等級多標準、路面多樣化、結構多形式、籌資多渠道、安保多樣化”的建設原則,在公路設計中採用了不同等級公路標準和不同結構形式的路面結構,對農村公路建設投資控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今後的工作中,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探索新型的路面結構形式,做到既經濟又耐用,適應農民羣衆出行的要求,達到科學發展的目的。

(五)加強新型路面結構施工技術培訓,全面掌握施工方法

對於水泥混凝土整齊塊體彈石路面的施工工藝控制,目前在我州鋪得較好的彈石路面基本是外地施工隊伍施工的,而由於工程項目點多面廣,靠外地施工隊伍是難以完成建設任務的,要借鑑外地施工隊伍鋪築的經驗,採取傳、幫、帶的方法抓緊培訓,使本地的施工隊伍全面掌握施工技術和方法,適應大面積鋪築整齊塊體彈石路面需要,確保工程質量。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是一個較爲複雜的系統工程,惠及千家萬戶,涉及工程建設的方方面面,我們通過過去的公路建設總結了一些經驗,但是工作中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加以完善和解決。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給我州農村建設事業的發展暨注入了新鮮血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只要全州交通系統上下同心協力,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兼顧、持續協調”的發展原則,必將推動我州農村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修築更多、更好的農村公路,切實解決農民羣衆出行難的問題,更好地爲農民羣衆服務,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堅實的基礎。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3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當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一定要緊扣發展要務不放鬆,一定要牢牢把握全縣發展不足、發展不快的基本縣情,全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發展爲了誰、靠誰發展,至關重要。歸根結底,發展是爲了xx人民,靠的是xx人民。對xx來說,全縣求發展的共識基本形成,但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還沒有真正解決,靠誰發展的“以人爲本”還沒有真正解決,資本的文化生態還沒有真正形成。如何在xx發展和招商引資中,解決好這些問題,我認爲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個關鍵點。

一、以人爲本,營造招商引資“政治生態”

要海納百川。“水積而氣聚,木茂而鳥集”。改革開放30多年的實踐證明,一個地方開放的意識有多強,開發的力度就有多大,發展的步伐就有多快。東莞人自豪地稱他們這xx年做了兩件事:一是把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吸引到東莞來投資;二是把全中國最缺錢的人吸引到東莞去打工。我們最大的差距還是在思想觀念和開放意識上。招商引資實質就是開發開放的過程,當年海螺落戶我縣,就對我縣行政機關的服務效能形成一種“倒逼”機制,迫使大家轉變觀念,提高效率,這爲推動全縣上下思想解放、擴大招商引資,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外商投資不是扶貧。一個封閉排外的縣,一個小家子氣息濃厚的縣,是註定發展不快、發展不好的。全縣各級領導都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以積極開放的心態,對待招商引資,堅持局部服從全局、當前服從長遠,算好大賬,不算小賬。

要萬衆一心。招商引資不是一出“獨角戲”,而是一部大合唱,招商引資既是經濟工作的主旋律,更是關係全縣發展的政治大局,各級各部門都要牢固樹立“發展爲上、投資爲本”的理念,自覺服從、服務於招商引資開展工作,只有切實做到全縣上下同吹一個號、同唱一個調,萬衆一心,同頻共振,才能排除干擾和雜音,共同演奏出美麗的樂章。

要始終如一。招商引資、優化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一個大項目的引進和成長,既需要衆志成城的合力,更需要鍥而不捨、一任接着一任乾的定力。xx海螺落戶xx十年的歷程,就是一個例證。在招商引資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勇往直前、義無返顧,爭創新業績,再鑄新輝煌。

二、以人爲本,培育招商引資“文化生態”

積極培育親商、安商、和商的崇商文化。xx是桐城文派的發源地,傳統的文化中,官本位意識較爲濃厚,破除習慣性思維,需要領導幹部帶頭,主動與外商交朋結友。先交天下朋友,後引八方資金。蘇州市委書記爲抓招商引資,在“三八”節把生活在蘇州的外商的太太和臺商的太太請到市會議中心,專門爲她們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三八”婦女聯誼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望江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向我們介紹,他們的手機上儲存有上千位客商的手機號碼,隨時保持聯繫,這對我們都是很好的啓示。如果我們一味在家等着客商上門來找,再大的投資也只能是“過路財神”,打水漂。

我們縣就已經出現過洽談項目落戶周邊縣市的情況。更有在建項目因爲種種原因遲遲無法開工建設,企業處在進退兩難的困境。招商而不親商,招商不能安商,不如不招。積極培育有爲、互助、包容的創業文化。譽爲“詩人之窟、文章之府、氣節之鄉”的xx,素有崇文尚武經商的傳統,水運經濟發達的明清時期,xx是與蕪湖齊名的全國知名商埠碼頭。改革開放初期,精明的xx人踏遍全國各地,開展商品營銷,用辛勤的汗水建設起美好的家園。現階段,xx迫切需要加快工業化步伐,迫切需要一大批民營經濟的興起,迫切需要培育有爲、互助、包容的創業文化。有爲,就是要克服“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思想,敢闖敢試,勇於做大做強。互助,就是互幫互帶,團結協作,不相互拆臺,不內耗、不折騰。當前,要進一步加強政企、銀企、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共渡難關。尤其是金融機構要加大對成長性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包容,就是對企業在創業初期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多引導、多鼓勵、多扶持,少批評、少挑刺、少評說。xx總理在今年赴英國劍橋大學演講時說,要以發展的眼光看中國。企業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同樣要以發展的眼光和一顆包容的心看待我們開發區以及鄉鎮落戶的新生企業。

積極培育誠信、務實、精細的服務文化。堅持誠信爲本,言必行,行必果。現有的政策規定要不折不扣的落實。對外商承諾的事項要堅決兌現,不能兌現的不要輕易許諾。對超越我們權限的事項,要盡最大所能幫助解決。務實,就是對投資者而言,“你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一些同志在工作中習慣於開“空頭支票”,工作推三落四,找種種理由和藉口,有些幾乎到了失職、瀆職的地步。所謂精細,就是我們的服務要規範、細緻,切實讓客商感到溫暖、便捷,很容易到達終點站,而不是始終停留於“中轉站”。做到精細,就要強化一系列制度建設,切實改變辦事散漫、拖拉的作風,做到提速提效、言之可行、落地生根。我們去外地考察,經常看到餐桌上每個來客面前都製作了精緻的席位卡,上面寫明來客姓名和職務,一坐下來,就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受。工作細緻到這一步,可想而知工作人員在背後投入了多大的精力,也可想而知,對於這樣的.團隊,有什麼事情辦不了、辦不好呢?所以說,“軟實力”也能形成生產力。

三、以人爲本,激活招商引資“民智生態”

弘揚親歷親爲的招商精神。招商引資,“一把手”是關鍵。作爲各級領導,要努力做到“四個帶頭”:帶頭抓招商。今年改變以往縣直捆綁招商制度,實行縣幹領銜招商機制。各位領銜縣幹既要掛帥,又要出征,不僅要帶頭完成自己的招商引資任務,還要督促、協調本組的招商引資工作,確保本組的招商任務也能按期完成。各鄉鎮、縣直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是招商引資的第一責任人,要努力在本地區、本單位形成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帶頭宣傳推介。要掌握必要的招商推介技巧,知己知彼,便於交流。特別要善於抓住投資方的心態,圍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圍繞我們能夠提供的資源、項目重點推介。帶頭接洽客商。領導接洽的過程,就是加強溝通、增進感情的過程,就是給客商增強投資信心、投資勇氣的過程。帶頭解決問題。項目引進來,還只能說是一個好的開始,在項目審批、徵地、拆遷、建設等環節,還有大量的協調服務工作,有一些是工作人員推進不了的,領導要親自過問,跟蹤問效,有效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

弘揚羣策羣力的招商精神。招商引資是一項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系統工程,要充分調動好兩個方面積極性:一個是調動好廣大幹羣的積極性,讓廣大幹部熱衷招商,讓人民羣衆支持招商。空談易,實幹難。要讓大家都來做志願者、實踐者,不做評論家、空談家。另一個是,調動好廣大xx在外人員的積極性。人脈資源優勢是我縣最大的優勢之一,要通過深入細緻地工作,加強親情、鄉情聯繫,調動廣大xx在外人士的愛鄉愛土情結,激發他們支持家鄉、服務家鄉、投資家鄉的熱情。

弘揚鍥而不捨的招商精神。與一位客商從相識到相知,招一個項目從洽談到落戶,更多的是“持久戰”,是“馬拉松”。爲之,要有一股鑽勁。蒐集招商線索,是招商引資的基礎工作,我們要有鑽研信息的本領;要有一股粘勁,不怕吃閉門羹,不怕碰釘子,不怕坐冷板凳;要有一股韌勁,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沉下心來,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做到不灰心、不氣餒、不言敗。今年,區位和資源條件較差的錢橋鎮能夠實現規模工業項目“零”的突破,白梅鄉能夠落戶多個工業項目,都是與其負責同志有一股韌勁分不開的。

四、以人爲本,創新招商引資“環境生態”

要舉全縣之力、匯全民之智,全力把開發區建設成爲招商引資的“強磁窪地”。

提升開發區層次。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已經國務院同意並指定國家發改委牽頭組織編制建設規劃。這是我省迄今爲止第一個進入國家層面的規劃,機遇千載難逢。作爲皖江北岸重要縣份,我們一定要鍥而不捨地抓好項目申報工作,確保將我縣開發區納入示範區建設區域,並爭取先行先試,努力將我縣開發區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爲加快縣域經濟崛起打牢堅實的基礎。

形成全縣支持開發區的合力。堅持項目引進向開發區集中。縣開發區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千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要儘可能的到縣開發區落戶。鄉鎮工業功能區建設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量力而行,不具備獨立建區的鄉鎮都可以實行“飛地”政策,所引進的項目與縣開發區實行稅收共享。縣開發區今年要確保新增入園工業項目不少於0家,力爭達到xx年支持海螺一樣服務、支持開發區發展。在項目審批、金融融資、規費收取、用工服務、治安保障等方面,對開發區企業實行全方位的支持。在現有政策基礎上,開發區還可出臺更加靈活、優惠的政策措施。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提高開發區自我發展能力。縣開發區要堅持走“以園養園、共建園區、園政合一”之路,提高自主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繼續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積極拓展園區發展空間。抓好土地儲備工作,加強用地管理,提高集約用地水平。要創新投入機制,多方籌措建設資金。要千方百計加大安商工作力度。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4

爲了加快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工程,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近日,區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深入河東、金沙等10個鄉鎮的13個新型社區,採取實地查看和村組幹部、農戶交流等方式對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工程進度、土地利用、資金籌集、基礎設施配套及社區管理運行等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發展現狀及呈現的特點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後,我區把農村小康住宅建設做爲實踐和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有力抓手,審時度勢在全區實施新農村“百村萬戶”小康住宅建設工程,在城鄉融合發展戰略迅速推進的新形勢下,按照“農民集中居住、生產生活分離、功能配套完善、社區管理規範”的目標,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今年以來,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範點48個,10561戶,其中動工新型農村社區24個,9983戶,動工小康住宅點24個,578戶。

(一)農村面貌變化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動了農村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的變革,社區的建設,打破了傳統的觀念,人畜分離,把後院從原來的生產區變爲生活區,有效地杜絕了畜禽、秸稈進入小區,影響環境衛生的“三堆”從根本上得到了治理,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城鄉融合邁出了實質性步伐,農民將住上單元房,購物有超市,休閒有廣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二)羣衆得到實惠多。幾年來,市、區財政補助資金3000多萬元,用於新型農村社區、小康住宅示範點建設。對近兩年20戶以上的小康住宅示範點,今年300戶以上的新型農村社區,每戶給予不少於2萬元的補助,農民羣衆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村信用社發放微利、政策性信貸,其它商業銀行積極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如五和鄉爲解決羣衆資金困難,和建設銀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爲社區入住農戶辦理按揭貸款。一些企業集團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減輕了農民負擔。住房一次投入長期使用,據調查,目前我區農宅82%以上是磚土木結構,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農宅基本是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期限70年左右,避免了農民在住宅建設上的重複投入。

(三)拉動投資貢獻大。今年以來,全區新建新型農村社區和小康住宅示範點共10561戶,目前已完工8526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81億元,佔同期全區固定資產投資204.86億元的6.74%。帶動了鋼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磚瓦等一系列建材生產消費,促進了家電、運輸、通信、建築、餐飲等行業發展,拉動了全區經濟快速增長。

(四)土地節約集約化。新型農村社區規劃以多層或小高層爲主,按照小區式集中建設,單體面積在90㎡左右,大幅度節約了土地。如金沙鄉金廈社區,規劃佔地1204畝,入住農戶4049戶,可節約用地750畝;河東鄉中心社區一期規劃佔地300畝,入住農戶630戶,可節約土地840畝。據區委農辦測算,目前我區農村住宅佔地近27.9萬畝,戶均1.5畝,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全區預計佔地不到8萬畝,土地節約的空間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從入戶和羣衆交談以及在鄉鎮召開座談會了解的情況看,羣衆對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積極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擔憂,綜合起來主要存在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一)總體規劃滯後。全區新型農村社區總體規劃還沒有啓動,部分鄉鎮只是依據當地羣衆的積極性搞建設,選址的隨意性很大。空間佈局輻射人口少,建設規模小,如發放鎮在一平方公里範圍內佈局了賈家墩、雙橋和小路社區,造成入住農戶分攤的基礎設施配套費用和運行成本高。同時,新型社區建設和二、三產業的發展佈局統籌考慮不夠。

(二)建設機制不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協調機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設手續多,報批困難。如高壩鎮十三里社區報批手續達15項之多,收費平均達到170元/㎡,辦完所有手續時間長達6個多月。有些社區土地使用不規範,存在未批先建的問題。社區後期的'運行和管理還沒有深入研究,羣衆還存在上水何處來,下水如何排,取暖怎麼供,社區誰來管的顧慮。

(三)基礎設施配套緩慢。各鄉鎮普遍重視住房實體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比較緩慢。個別鄉鎮未將基礎設施配套部分計入住宅建設成本,實現完工入住的資金缺口大。如河東鄉前期爲鼓勵農戶到中心社區居住,未將供暖、供水、供電、排水等基礎設施配套相關費用攤入房價,建設資金缺口達600多萬元;補助資金、危改資金和其它項目資金撥付和工程建設進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基礎設施配套;已經建成的示範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沒有全面完工,影響了羣衆入住的滿意度。

(四)籌資渠道不寬。新型社區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據鄉鎮初步測算,每戶建築面積以80--120㎡計,建房資金需要12--18萬元,主要靠羣衆集資和政府補助。建設500戶以上規模的社區,按照目前設計要求,水、電、路、供暖、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戶均需2--3萬元,資金壓力相當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的難度。

(五)工程質量管理不夠規範。部分社區建設前期工作不細,施工準備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不健全;個別施工企業技術力量不足,規範性施工不到位;有的鄉鎮工程招標、質量監管未完全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監理費用由施工方承擔,工程監理錯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職責;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施工檢查、旁站監理不到位,資料記載不全,存在質量管理漏洞。

三、對進一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健全工作推進機制。實踐證明,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加快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更是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契機。各鄉鎮、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認真總結經驗,抓好典型帶動,用新的理念指導建設,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羣衆,形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合力。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組建一支業務熟、素質高、能力強的建管隊伍,具體負責政策研究、組織協調、措施落實、施工管理、監督檢查等工作。強化聯席會議、一事一議會議制度,凡是區上辦理的各種手續,簡化辦事程序,儘量減免各種規費。市一級報批的建設手續,由鄉鎮提供完備資料,對口區級部門協助報批。同時,進一步明確部門、鄉鎮 、村委會、農民羣衆在社區建設中的責任,形成“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協調配合、鄉(鎮)村積極運作、農民主動參與”的推進工作聯動機制。

(二)堅持規劃先行,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要堅持先規劃後建設,依照《甘肅省統籌城鄉發展試驗區武威城鄉融合發展核心區總體規劃》,邀請國內有資質、有影響的規劃單位,打破現行的行政區域界線,採取合村並點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各鄉鎮的詳細規劃,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以及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要充分考慮各鄉鎮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資源配置、人文環境和村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確定社區建設位置和規模。積極探索適合我區實際的建設模式,建議城郊和工業園區鄉鎮發揮土地增值優勢,藉助相關政策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以小高層和高層爲主;金色大道沿線條件較好的鄉鎮,以高層或多層爲主;人口分散,經濟條件薄弱、有荒灘空地的沿山邊緣鄉鎮根據羣衆意願以二層或平頂房爲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特色、風格鮮明的新型農村社區。

(三)強化產業支撐,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久動力。農戶入住社區後,雖然生活開支有所增加,但相對完善的服務功能,可以使他們從繁重的家務和土地勞作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一是注重產業發展。隨着社區規模的擴大,要更大範圍規劃產業佈局,加大勞務輸出,促進土地合理流轉,實現生產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催生一批高效節水種植大戶、設施農牧業大戶、特色林果業大戶和龍頭企業,從而使農民羣衆既不離鄉也不離土,就近就業,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穩定來源。二是引導好各種農村合作組織在社區中的銜接,發揮優勢,爲農副產品的外銷搭建好平臺。三是有針對性地引進勞動密集型、適於鬆散管理、分散經營或生產的企業,爲家庭婦女和居家留守人員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收入,解決入住的後顧之憂。

(四)拓寬融資渠道,破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瓶頸。資金短缺是制約目前我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最大因素。要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資金。一是建立農村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區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並逐年增加,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用於農村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二是用足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以地生財,借地發展,對集體建設用地,除統籌安排好農村社區及公益事業建設用地外,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置換爲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使用。對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國家規定用途外,其餘部分應優先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三是整合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多個部門涉農資金捆綁使用,按照“渠道不亂、各記其功、統一撥付、集中投放”的原則,用於農村社區建設。四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招商引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進行包裝,積極推介,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五是引導金融資金參與社區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擔保方式、投融資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多方化解資金難題。

(五)保證工程質量,不斷提升農村社區建設整體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惠及廣大農民羣衆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須自始至終堅持高質量建設。嚴把質量安全關,不能因盲目降低成本、滿足羣衆的購買能力而忽視工程質量。繼續嚴把施工圖審查、招標、監理、質監等重要環節。充分發揮相關部門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監管作用,對在建工程進行安全、質量、手續、監理、節能方面的全面檢查,切實搞好建築質量監理和工程驗收。要按照建設集約化、居住生態化、管理科學化、佈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電、水、沼氣、電話、有線電視、寬帶網、科技信息網絡)、“五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三有”(休閒廣場、農家店、農家書屋)、“一集中”(垃圾集中處理), 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休閒娛樂、綠化美化、生產佈局等通盤考慮,努力建設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配套的新型農村社區,確保羣衆買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辦實,讓羣衆滿意。

(六)創新工作思路,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不僅帶來了生產生活方式的巨大轉變,還將引發農村管理方式的重大變革。社區建成後,幾個村集中居住,村級組織如何設置、集體資產如何管理、物業和社區服務如何開展等等,都是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因此,在社區建設的同時,就要提前思考社區管理工作。建議有關部門和鄉鎮及早研究農村社區管理的新途徑,培養一批指導社區管理及服務的人才,爲新型農村社區管理蓄積力量。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5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讓每個家庭生活比較富裕,人民可以安然度日。爲使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瞭解什麼是小康?實現小康的目標指標是什麼?當前我縣與小康目標的差距多少?縣統計局對我縣小康進程開展了監測,現將監測情況整理如下,供全縣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職工參考。

一、小康的淵源

“小康”是一個相對概念,通常指某一個社會歷史時期家庭處於中等寬裕、能夠安危度日的生活水平。《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 有的專家者認爲,小康是介於溫飽和富裕之間的一個生活發展階段。

國外小康指的是一種人民生活富裕程度的一種狀態。國外關於小康的標準被人們所廣泛接受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聯合國糧貿組織提出的以恩格爾係數爲核心指標的含16個指標的標準體系,即恩格爾係數在 0.4-0.5之間的富裕狀態就是小康;另一個被人們廣泛接受的標準是世界銀行提出的以人均gdp的多少爲核心指標的標準,即人均gdp在 3856-11905美元 之間就處於小康。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構成

全面小康社會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小康社會,是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基礎的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體包含五個方面的目標:一是經濟發展方式得到根本轉變,建成世界經濟強國;二是社會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三是政治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建成社會主義民主國家;四是文化建設大繁榮、大發展,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五是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初步建成綠色中國。

根據黨的十八大以來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論述,國家統計局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用具體的量化指標來評判各個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度。

(一)指標體系構成。

該指標體系 由5大類39項49個指標組成,具體是:

1、經濟發展9項9個指標,權重22分;

2、民主法治4項7個指標,權重14分;

3、文化建設5項5個指標,權重14分;

4、人民生活14項15個指標,權重28分;

5、資源環境7項13個指標,權重22分。

權重重點突出民生指標,把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突出位置,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人民生活的關懷,讓經濟發展給人民羣衆得到更多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二)考慮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差性異,評價方案分列東中西部地區小康目標值。

東中西部地區差異指標13項13個指標,權重38分。具體是:

1、經濟發展5項5個指標;

2、人民生活4項4個指標;

3、資源環境4項4指標。

注:

(1)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11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8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12個省(區、市)。

(2)複合指標環境質量指數中的pm2.5達標天數比例暫無數據,用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佔全年比重代替。

(3)各地區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基尼係數、每萬名公務人員檢察機關立案人數、人均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差異係數數據無法取得,未納入計算。

(三)新的小康指標體系與過去小康指標體系的變化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指標體系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經濟發展、民主法制、文化建設、人民生活、資源環境”五個方面戰略目標而制定的,取消了原來的“社會和諧”部分。從39項具體指標看,新增的指標有21項。

2、權重分數更加體現科學發展、全面發展,重點突出“環境資源”、“人民生活”兩個方面的權重。權重保持不變的是“文化建設”爲14分。權重分數調低的是“經濟發展”指標由原體系中的29分調整爲22分,降低7分。權重分數調高的是“民主法制”由原體系中的11分調整爲14分,提高3分;“人民生活”由原體系中的19分調整爲28分,提高9分;“資源環境”由原體系中的12分調整爲22分,提高10分。

3、調整部分指標的小康標準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以20xx年爲基期數據,對小康標準值進行調整,其中:人均gdp目標值由原來的31400元(2000年不變價)調整爲58000元(20xx年不變價);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來的15000元(2000年不變價)調整爲25000元(20xx年不變價);單位gdp能耗上限值由0.84噸標準煤調整爲0.6噸標準煤。

三、我縣小康進程中的發展現狀

據監測結果顯示,20xx年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達73.21%,比20xx年的 64.35%提高8.36個百分點。目前因僅有我縣監測數據,無法與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比較。

1、20xx年我縣經濟發展實現程度爲61.62 %,比20xx年提高5.74個百分點。

在反映經濟發展的九項監測指標中,人均gdp評價值爲56.49%,比20xx年上升6.4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gdp比重評價值爲90.67%,比20xx年上升33.3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支出佔gdp比重評價值爲100%,與20xx年持平;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評價值爲100%,與20xx年持平;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評價值爲7.66 %,比20xx年提高4.43個百分點;工業勞動生產率評價值爲49.54 %,比20xx年下降48.12 個百分點;互聯網普及率評價值爲22.44%,比20xx年提高16個百分點;城鎮人口比重評價值爲60.85%,比20xx年提高9.94個百分點;農業勞動生產率評價值69.72%,比20xx年提高27.8%。

2、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小康指數達到67.45%。

在反映民主法治的四項指標中,每萬名公務員檢察機關立案數由於沒有統計,所以暫時無法監測;基層民主參選率評價值達100%;全縣每萬人口律師擁有量評價值僅達10.57%。

3、文化建設小康指數達73.7%。

在文化建設方面除了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佔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和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的評價值達到100%;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評價值僅佔gdp比重0.19%;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評價值3.8%,比20xx年提高1個百分點。

4、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康指數達84.94%。

在反映人民生活的14項監測指標中,除地區人均基本公共服務支出差異係數、基尼係數在縣級區域無法統計外,大部分能統計的數據完成情況比較理想,但也有少數幾個指標情況不理想。

5、資源環境明顯改善,小康指數達70.26%。

在資源環境監測方面,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單位gdp耗水量評價值均達到100%,環境指數評價也達到95.85%,但是單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強度指數仍有較大的差距,評價值分別爲47.21%和25.38%,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逐步改善生存環境,建設秀美家園。

四、我縣小康進程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通過20xx年縱向比較分析和20xx年我縣小康社會監測進度分析,可以發現我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各項指標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部分指標已提前完成。

通過統計監測,到20xx年,居民消費支出佔gdp比重、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基層民主參選率、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支出、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城鄉居民文化娛樂服務支出佔家庭消費支出比重、失業率、恩格爾係數、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鄉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積達標率、基本社會保險覆蓋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等12項指標已提前完成,佔全部39項監測指標的30.77%。

(二)不利因素:部分指標離目標差距較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如, 20xx年我縣r&d經費支出2909萬元,佔gdp比重僅爲0.26%,遠遠低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2%的目標要求,r&d經費支出佔比小,科研經費投入不足,該項的評價值僅達到11.62%;每萬人擁有律師0.24人,與目標值2.3人/萬人差距較大;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0.19%,與5%目標值差距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指數評價值爲25.29%。

五、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辦法和措施

現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僅5年時間,要搶抓機遇,緊緊把握國內外經濟和科技發展新趨勢,立足本地資源優勢,提升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管理等要素配置水平,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着力延伸產業鏈,把產業做優做大做強,切實做好結構調整文章,構築具有“富源特色的多元產業發展體系,打造富源經濟升級版。

(一)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按照“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在“特”上做文章、下功夫,念好“山字經”、唱好“林草戲”, 加大資金投入,強化龍頭帶動,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設施農業、莊園農業、節水農業、觀光農業,努力補齊農業產業短板,持之以恆推進農業現代化。 一是穩定糧食生產。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在穩定玉米、小麥、水稻、大豆、小雜糧等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馬鈴薯爲主的薯類種植,強化糧食科技種植樣板引領帶動,提高複種指數和糧食種植科技水平,攻單產、增總產、強品質、增效益,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確保糧食安全;二是鞏固提升烤煙產業。要堅定信心,主動適應菸草產業發展新常態,嚴格執行烤煙“雙控”政策,做好菸草產業的佈局調整,引導菸農在栽少管好上下功夫,選擇最適宜烤煙生產的土地栽煙,把菸葉生產規模大、質量效益好的鄉鎮、自然村調強調精,重點扶持好烤煙大鎮、大村和大戶,加強優質菸葉基地、菸葉收購點改造、標準化烤房等項目建設,強化技術、管理、收購等各環節的服務,全面提高烤煙生產整體水平;三是重點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立足於富源大河烏豬和富源魔芋兩大品牌,用好用活“富源大河烏豬”、“富源魔芋”兩個地理標識,建立基地+企業+農戶的現代化農業產業鏈,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發展精深加工,確保實現規模和效益雙突破,增強兩大品牌對全縣農業的示範帶動效應,進一步做優做大富源大河烏豬和魔芋兩大農業特色產業。做活做大富源核桃產業,鼓勵發展中藥材、蔬菜、油牡丹、藍莓、銀杏、薏仁、辣椒、蠶桑、芭蕉芋、水產、杉木等特色經濟。

(二)大力發展第二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支柱。

一是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以市場爲導向、企業爲主體、園區爲載體,大力推進新型化工業。一是改造提升煤炭產業;二是發展壯大電力產業。要優化火電,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瓦斯發電,積極探索生物質能發電,把非火電電力產業培育成爲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大做優電力產業;三是重點發展鋁循環產業。依託我縣豐富的煤炭資源,按照“煤-電-鋁液-鋁合金液-鋁合金型材-鋁合金零配件”的路子,着力實施建築用序列鋁合金生產、鋁板帶生產、鋁箔產品生產、鋁合金車體生產、鋁合金輪轂製造等項目,做足鋁產業下游產品深加工,拉長鋁產業鏈,形成“以煤發電、以電鍊鋁,以鋁帶電、以電促煤”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把富源打造成爲雲南省鋁產業聚羣發展基地縣;四是着力培育煤炭深加工產業。立足於我縣煤炭資源優勢和現有工業發展基礎,積極引導因煤礦整合重組而退出煤炭開採行業的資本投入煤炭深加工產業,加快煤轉冶、煤制油、煤制氣、煤建材等步伐,全力以赴推進中泥煤制氣、煤矸石綜合利用、新材料產業園、遠東金源水泥等項目建設,着力發展煤化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等產業,儘快培育一批接替產業,切實改變“挖煤賣煤、一煤獨大”的產業現狀,實現由煤電爲主向煤、化工、新型建材等多業並舉的重要轉變;五是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深入實施魔芋深加工、大河烏豬屠宰加工生產線改擴建、核桃加工、辣椒深加工、中藥材加工、菜籽油加工、生薑加工等項目,做優做強“大河烏豬”、“富源魔芋”、“七彩天香核桃乳”、“則黑酒”等名特產品,適時發展其他輕工業,逐步提高輕工業在全縣工業中的比重。

(三)提速壯大現代服務業,培育縣域經濟增長點。

緊緊圍繞把富源打造成雲貴交界現代物流旱碼頭的目標,堅持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爲方向,以服務業轉型升級爲導向,培育多元化的服務主體,加強服務業發展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滿足產業的發展需要和城鄉居民需求,促進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及現代生活方式融合,實現服務業發展量和質雙提高。一是鞏固提升住宿餐飲業;二是做大做強批發零售業;三是做優做活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等。

(四)以“掛包幫、轉走訪”爲切入點,補齊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農村短板。

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有關精準扶貧政策,對全縣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人口實施精準扶貧,做到“貧困人口不脫貧,掛鉤單位不退出”,確保全縣人民同步實現小康。

(五)以國家司法體制改革爲契機,加強全縣民主法治建設。

要抓住國家建設法治國家建設法治政府,推動司法體制改革的契機,建設法治富源,推動富源民主法治建設,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和諧、更加安全、更加宜居,更加民主的富源。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6

近年來,隨着我市農村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農村硬化路面建設迅速,改善了農機的交通環境,給農村道路運輸的車輛安上了翅膀,上路行駛的拖拉機逐年增多,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與拖拉機相關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給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與損害。按照上級的調研內容,我們深入村屯和農戶詳細瞭解,找出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節點,找出問題和原因,形成如下報告:

1.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情況

對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教育活動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對拖拉機的使用者和農民羣衆的宣傳更要深入細緻,主要是對政策法規的宣傳更要深入人心,不能只做表面文章。當前有些地方因人力、物力、財力不足,宣傳教育方法單一,不能只在牆上刷幾條標語、在空中懸掛幾條橫幅、向羣衆散發幾份傳單而已。缺乏直觀形象的效果,只流於形式。有結合實際的生動的典型案例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達到明顯的效果,起到震撼和警示作用。

2.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現狀

農村道路目前爲混行路面,供各種車輛和人畜通行,農村拖拉機和兩輪摩托車迅猛增加,道路較窄,安全標識不配套,給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壓力。

3.農業機械上牌落戶及安全技術情況

由於農民安全意識的原因,大部分農戶能遵章守法,積極辦理拖拉機登記入戶手續,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民法制意識淡薄,不辦理拖拉機落戶和安全技術檢驗,更有一些人爲了降低成本把安全當兒戲,達到報廢標準的拖拉機和安全設施不可靠的拖拉機仍舊上路行駛,給道路交通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

4.農村車輛駕駛人持證率及日常培訓教育情況

我市加大對農機駕駛人的規範化培訓工作,持證率在迅速上升,駕駛員駕駛操作技能和法律常識在不斷提高,但還有一部分人比較被動,還需要嚴格管理和監督。

5.執法存在一些難點

農機監理對上路拖拉機監督存在路權問題,對鄉村道路上路拖拉機的管理力度不夠。

家校建設調研報告篇7

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經濟環境的不斷優化,我區民營企業人才隊伍迅速壯大,整體素質大幅度提高,帶動了民營企業的飛速發展。但是與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形勢相比,也還存在許多問題值得引起重視和改進。

一、目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民營企業人才隊伍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據對武陵區20家重點民營企業的調查,民營企業近年來迅速做大做強,對人才特別是優秀管理人才、技術人才與需求十分強烈。但企業內人才總量不足、層次不高,市場配置供給渠道不暢通等問題也反映十分集中。截至2004年底,20家民營企業擁有職工1991人,從職稱結構看,擁有各種職稱的270人,其中高級職稱爲37人,中級職稱121人,初級職稱爲112人,高級人才比例明顯偏少。二是民營企業吸納、培養、使用人才的機制不夠健全。用人理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相當多的企業家在觀念上存在急功近利思想,只重產出,不求投入,表現在人才的使用上″只用不養″或″重用輕養″,人才教育培訓投人不足,使人才的自我發展、提升空間受到限制。人才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科學的人才管理辦法。在人才選拔任用上存在不重業績,而看與企業主的親緣關係的現象。待遇留人、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方面還存在不足。在薪酬方面,據調查,我區民營企業管理和技術人才年均薪酬2—4萬元。在保障方面,與外地相比差距較大,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我區的民營企業人才普遍存在″打工″的思想,企業對人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三是黨委政府在推動民營企業人才建設方面還存在不足。近年來,雖然區委、區政府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政策措施、引導服務等方面還存在不足。民營企業人才政策落實不到位。

二、加快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對策

1、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黨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區委、區政府要加強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制定目標明確的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加強對民營企業人才隊伍的宏觀管理與指導。要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全社會“尊才愛才”的濃厚氛圍。

2、創新人才政策,進一步改善民營企業人才成長環境。出臺更加靈活優惠的人才政策。在經濟收入、技術入股、物質精神獎勵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規定,形成人才″窪地效應″。要健全民營企業人才保障體系。要關心民營企業人才家屬就業等問題,解決人才後顧之憂。要加強民營企業人才職稱評定工作。要完善民營企業人才激勵機制。指導民營企業進行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實踐,積極推進和規範股權制、期權制、年薪制、協議工資制等激勵政策。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科學、有效的業績考評機制,保證企業內部公平。

3、強化政府服務功能,進一步推進民營企業人才服務社會化。要提高政府服務水平。集中精力創新行政體制,強化服務功能,使政府職能、政府行政行爲與市場經濟相適應。要加快人才管理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應用現代化人才管理手段,建立具有我區特色的、貫通全國的統一開放的人才信息網,實現人才信息資源共享,要分門別類建立人才信息庫和專家信息庫,爲我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信息服務。

4、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構築民營企業教育培訓新體系。加大對教育培訓的投入。要通過各部門,邀請國內外專家,定期組織相關企業的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形成政府、用人單位、個人等多方負擔的教育培訓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人才資源開發管理機制,與國內外名校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訓學院。要面向市場,堅持走產學研結合之路,鼓勵企業創辦重點行業實驗室,解決我區重點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吸引培養一批符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中高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