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位置:首頁 > 工作總結 > 調研報告

畢設調研報告通用多篇

畢設調研報告通用多篇

畢設調研報告範文篇1

學生的消費與消費觀雖已漸漸獨立,但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於中學生所處於的年齡階段,既有叛逆又有彷徨,中學生的消費漸趨自主,但其經濟又不能獨立,學校應對學生加強教育,努力宣傳樸素的生活作風,引導適度的消費,健康的消費,家長就應用心配合學校教育,不能一味縱容,把握好度。社會也應對消費歪風與不正常的輿論進行糾正,規範中學生消費及消費觀,使中學生消費走入正軌。此項調查是對海棠中學八年級學生的消費狀況,從而能初步反映當代中學生的消費狀況及問題。

二、調查範圍

___中學八年級學生

三、調查方法及時間

進行隨機抽樣方式對海棠中學的100名八年級學生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問卷調查100份,有效問卷94份,完成率到達94%,時間爲12月16日。

四、調查分析

調查男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女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5.32%

分析調查統計如下表

(一)國中生零花錢的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86.17%,沒有零用錢的學生僅佔13.83%。國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5.96%,50-10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100-150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32%,150元以上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19%。那麼中學生們的零用錢是從哪裏來的呢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8.72%;其次來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6.20%;自己打工而來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4.89%。其他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0.21%。此刻的學生基本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儉用,孩子那裏總是應用盡有,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學前總會在他們兜裏放上幾元錢,給孩子買些零食和學習用品。在孩子出門玩耍時也會給孩子準備一些花費,這些零花錢也是家長對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投資。只有極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用什麼零用錢了。但是這些都是比較少數的家庭。所以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有零花錢,但是國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國中學生的決定潛力和行事潛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狀況下

纔會相對更爲"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爲主。因此大多數國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透過打工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大多數的家長還是比較疼愛孩子的,不忍心讓他們受苦。

(二)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狀況

(1)中學生零花錢的消費

調查數據顯示:雖然父母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這些零用錢大部分跟朋友一齊消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4.89%,自己花去的佔了被調查總數54.26%,跟父母一齊消費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39.36%,其它的狀況也佔了30.85%,只要他們想要一般都會給的,那麼他們都消費到那裏去呢

(2)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調查結果顯示:零用錢用來購買書籍的學生人數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8.30%;進行儲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7.66%;買零食、飲料等佔了被調查總數的39.36%,這3類用途的中選率明顯高於其他用途。而玩遊戲(包括一些家庭用電腦遊戲)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體育運動花費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8.08%用自己零用錢買衣服的(包括服裝和鞋類)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9.15%。大多數的家長認爲書籍是學生成長的精神養分,此刻的文化書市也較爲繁榮,課外的,課內的;娛樂性的,電腦知識類的;趣味愛好類的,文學小說類的,等等書籍在圖書市場上都能買到,所以家長對於孩子購買書籍也持贊成態度,總期望孩子能多長知識,所以書籍消費成了學生零用錢的一大消費方向。他們購買的書籍大部分是報刊雜誌、之後是漫畫書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3.60%、34.04%。大多數中學生們都把自己的零用錢用在了購書上,這實際上是中學生們對於文化消費的一種表現,許多青少年們朋友對未來生活充滿着渴望,因此許多青少年透過各種各樣的書籍來填充自己的業餘生活和精神需要,這一現象就應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三)、中學生的消費風格及消費觀

此刻的學生課餘生活豐富了許多,市場經濟已經使得消費領域無孔不入。無直接經濟來源的學生也成了許多商家的目標羣體。但是中學生在父母的監督下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善肆意揮霍只佔了1.06%,看到適宜的就買,相信自己的眼力佔了37.23%,能省就省的佔了36.17%,做好消費計劃也佔了32.97%,此刻學生經濟正在迅速發展:雜貨店、文具店、書店、網吧、小吃攤、電腦遊戲光盤店等等一應俱全,五花八門。市區一些商業街上也開出青少年用品專賣店,無疑都是瞄準青少年學生這一消費羣體,不少知名運動品牌也把這一羣體作爲重點消費對象。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學生消費市場上也在進一步啓動。但是中學生在購買也會開始思考在經濟條件允許下,能夠思考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0.63%,沒什麼看法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8.7%,不就應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1.70%,不會因價格貴而不買的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7.45,他們同樣要思考商品的用途及價格它們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69.14%、61.70%,款式及包裝和是否貼合時尚潮流的是他們之後要思考的因素分別佔了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8.80%,此刻他們購買時看到適宜就買,必要時纔買,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6.80%、35.11%,之後纔是喜歡纔買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6%,求異心理的只佔了被

調查總數的3.19%。這能夠證明他們的消費觀大有改善,不會盲目的消費。

(四)中學生消費後的理念

在這次的調查中發現青少年的零用錢花費中,更有計劃不會亂花錢,也明白他們的錢花到哪裏去,會自己系統的結算和間中的結算分別佔了被調查總數的44.68%、27.60%從來不會的和沒有的分別只佔了被調查總數的13.83%、11.70%,和朋友消費時的付款狀況:aa制佔了被調查總數的50%,請客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3.40%,其它狀況的佔了被調查總數的27.60%。

五、調查結果

此刻的消費市場上,中學生作爲一個消費團體漸漸被注意。雖然沒有大學生那麼多的空餘時間,但是中學生也有我們獨特的消費觀念,我們一方面有着課業的壓力,經濟上沒有獨立;另一方面我們有着自己的消費需求,有時爲了得到有些自己很想得到的我們能夠花時間和盡力想盡一切辦法去到達自己的目的。所以樹立一個正確的消費觀是在中學生心智發育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中學生已開始有獨立消費行爲,我們一般每月都有一筆固定的消費資金(零用錢),有了經常性的獨立購買活動,並且對家庭消費也具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六、調查推薦

調查和分析中學生羣體的消費心理狀態,對幫忙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必須的參考好處。國內在消費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後,家長總期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爲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於"精心呵護"更不可取!要時刻關注孩子們的心理狀況變化,要透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自強不息、不懈奮鬥的美德與當代先進人物艱苦創業勇於拼搏的精神。

畢設調研報告範文篇2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裏?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爲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爲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件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爲,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着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着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爲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爲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爲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爲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爲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爲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裏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爲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裏,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纔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着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衆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衆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爲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信息,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信息。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信息,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爲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麪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發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着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畢設調研報告範文篇3

爲進一步加強我校團隊工作,全面瞭解我處學校團隊工作現狀,更好的解決團隊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團隊工作方式的改革創新,促進我處學校團隊工作的全面活躍與發展,中心國小團支部就所屬幾處村小的團隊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調研。

一、基本情況

我處現有國小7所,在校學生近5000人,教師300餘名,其中年輕團員教師佔15%,各校均有少先隊輔導員,並享受學校中層幹部待遇。

二、近階段團隊工作特色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我處少先隊組織健全,各校都設有大隊部,建隊率100%,入隊率100%。大隊委每年改選一次,調動隊幹部的積極性,同時也發揮了隊幹部的主動性。少先隊實行分層組織,分層教育,對未入隊的學生進行了入隊前的培訓工作,使他們瞭解隊史,對組織不陌生。同時對已入隊的少先隊員嚴格要求,有紅領巾值周崗,少先隊員的紅領巾佩戴率達100%。同時隊幹部有嚴格的例會制度。學校對少先隊工作進行了細緻而又周密的工作安排,輔導員的配備上本着爲了學生,爲了學校的德育工作,少先隊工作,充實了輔導員隊伍,配備率達100%,健全了大、中、小隊,落實了一團帶隊制度。學校安排每週有兩個課時以上的少先隊活動時間,每週一下午第三節課是隊會課,每天都有大課間活動時間,每學期學校都要表彰一批優秀少先隊員,十佳優秀輔導員,優秀中隊和優秀隊幹部,促進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

2、精心設計,開展活動。

我校已將隊會活動時間列入課程表,定於每週一下午第三節課,主題大隊會每學期召開兩次,因爲班隊合一,我校每週一次主題班隊會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並及時上報信息。大隊部每學期有詳細的計劃和總結,而且將雛鷹爭章活動納入工作體系之中,隊員均人手一冊雛鷹爭章手冊,班班有爭章臺,雛鷹爭章活動做到有條不紊。積極開展校內學生手拉手、校外學校手拉手等活動。爲了豐富學校校園文化生活,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大力加強《公民道德事實綱要》,認真貫徹“愛國守法,明理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要求,堅強學生社會公德意識,建立良好的道德的觀念,促進學校教育的全面推進,爲進一步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開拓多方位的鍛鍊領域,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紀律意識,改善學生審美情趣,挖掘學生潛在能力,轉變學生學習觀念。每學期開展一次校園文化活動節,通過校園歌曲比賽、才藝大比拼、廣播操比賽、隊形隊列比賽、趣味體育比賽、課本劇表演、朗讀比賽、青少年手工作品展、國小生英語口語競賽、國小生數學競賽等形式,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

3、健全制度,規範管理。

爲確保少先隊活動順利有序的開展,學校有完備的少先隊的各項制度。特別制定了輔導員培訓制度,定時定點舉行輔導員培訓,從多方面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的開展少先隊工作。也制定了隊幹部例會制度,隊幹部輪換制度,隊幹部培訓制度。使隊幹xx伍不斷充實新鮮血液,同時也使隊幹部的責任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競爭意識進一步增強。另外,還有隊員獎懲制度,隊會檢查制度等,所有制度均能做到執行有效。學校依據是少先隊工作考覈細則,結合本校特點,制定了本校的計劃,並按照計劃一一落實,有檢查,有總結。各中隊也都有自己的計劃,總結,活動記錄。

4、開闢陣地,實施教育。

我校爲少先隊配有專門的、符合要求的大隊室,室內佈置完善,資料齊全。爲不斷豐富活躍學生的文體活動.學校少先隊根據的學生的興趣特長組織了舞蹈隊,國旗隊,合唱隊,鼓號隊等活動小組。舞蹈隊連續參加了市、區教師節、藝術節的彙報演出,得到上級領導的一致好評。學校還成立多種興趣小組,鍛鍊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尤其對學生的音樂、美術的能力培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校利用課餘組織體育愛好者成立了各種體育活動隊,在比賽中,學生髮揮出了最大的潛能,增強了組織紀律性,集體榮譽感,豐富了學校體育活動。學校少先隊利用校園廣播站,廣播貼近校園生活、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完全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編排的內容,學生非常喜愛這一活動。

畢設調研報告範文篇4

我國幅員廣闊,地域差異極大,爲了緩解“一刀切”的弊端,1999年中共中央頒發的《 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 》明確提出“建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1] 三級課程爲學生提供了一個靈活的學習空間,爲他們的均衡與個性發展提供了保障,也促進了我國差異較大的各地區均衡化發展。但到目前爲止,我國三級課程體系還存在不足。本次調研的目的是通過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瞭解重慶地區在新課程改革以後義務教育階段三級課程的實施情況,以提出改進策略。

爲了增強調研的代表性,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對象爲重慶市部分學校的校長與教師,其中包括國小和國中。

一、調研結果分析

1.態度與認識

通過調研發現,重慶市中國小多數教師基本不瞭解什麼是三級課程,所在學校也並不存在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因此,教師相應的課程開發意識、參與度極低,86%的教師認爲這是由於對三級課程宣傳不到位所造成的。問卷調查還發現,在瞭解了三級課程理念與價值後,86%的教師認同三級課程符合當前教育發展需要,而14%更是完全同意,這表明三級課程是非常具有發展空間,且得到重慶廣大教育工作者支持的。

2.課程結構比例

對於三級課程設置結構、比例的合理性也有不少教師持質疑態度。43%的教師認爲國家、地方規定的課時比例在實際操作中難以完全達成。例如,按照重慶某縣規定,傳統的重點科目如英語、化學每週爲2個課時,而體育卻爲4個課時,雖然該規定是以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增強體能素質爲目的,但課時的大量縮水造成繁多的知識與能力的課程目標要求明顯難以實現。分析發現,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之一是課程比例的安排只是單方面的政策決定,而沒有考慮到與之緊密聯繫的因素,如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等的配套情況。此外,儘管三級課程比例有一定的靈活度(國家課程佔80%,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佔16%~20%),但仍難以滿足不同區(縣)或學校間教育水平上較大的差異性及不同需求。

3.經費與師資

由於經費、師資及各方面配套資源的缺乏,部分校長反映課程表中的校本課程幾乎形同虛設。儘管部分的被調研對象已經擺脫了校本課程就是編寫教材、印刷教材的片面認識,意識到了活動課、綜合實踐和選修課也屬於校本開發的範圍,但他們仍然認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需要上級教育行政一定的專項經費支持,否則三級課程的實施舉步維艱。訪談中諸位校長透露,由於工作壓力大,教師職業倦怠感明顯,校本課程開發如果不與福利待遇掛鉤,難以激起教師的參與熱情。重慶市的普通學校或區縣學校,課程開發的支出捉襟見肘,以致校本課程的實施頻頻擱淺。一些財政寬裕的城區或重點學校,三級課程的實施相對較好,但仍然沒有完全達到一種致力於滿足學生需求及充分發揮校本優勢的自覺、自律的狀態。

43%的人認爲媒體、專家意見對三級課程執行有很大的影響,但由於經費不足,學校沒能力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或給經驗不足的教師提供課程開發方面的培訓,且多數學校表示存在基本師資不足的現象,再加上課程配套資源的缺乏,學校對於課程的開發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4.評價制度

多數校長和教師表示,學校沒有與校本課程或地方課程配套的評價制度,且學校對其重視度不高。由於沒有完善的評價制度的制約,地方、學校對課程的開發與執行成爲了一種隨意行爲。71%的教師表示三級課程的執行有賴於總的教育評價制度的變革。若保持現行的重視國家課程絕對分數的評價制度,地方、學校爲了追求會考、大學聯考中的高分數,吸引更多生源,不得不以犧牲地方、校本課程爲代價。

5.管理機構與保障制度

政策規定的良好執行需要一個高效率的、強大的管理團隊。但57%的教師認爲,本地區、學校三級課程管理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執行落實不到位。沒有常設的管理機構也就意味着缺乏專門的管理人員與機制,三級課程的實施容易變得難以控制。

85%的教師反映三級課程的監察力度不夠,因此,地方、學校、教師不能認真履行課程開發的職責與義務,而教育行政部門也不能有效地管理、監督三級課程的執行及承擔相應責任。一部分校長反映,三級課程實施過程中對於可能發生的意外的責任承擔模糊不清是三級課程實施較大的阻礙。例如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雖然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增進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但學生的安全保障問題卻成爲學校的顧慮,學校害怕一旦意外發生後的責任承擔以及對學校造成的負面影響。

二、討論與建議

爲了使三級課程體制更加完善、充分適應地方需求與經濟發展、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本文對重慶市範圍內的三級課程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1.建立專門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

健全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是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規劃落實的首要前提。因此,建議重慶市、地方(區、縣)建立專門的三級課程管理機構。課程管理部門作爲一個執行與自我管理的樞紐,可以以領導小組及日常辦事機構的形式組建。領導小組負責對上級課程管理的相關政策進行研究,審定本市、區(縣)課程管理方面的計劃,決定重大問題並協調相關事宜。而辦事機構則負責擬定本市、區(縣)的課程管理方案,在領導小組決議後,負責組織、指導及監督下級部門有效開展。

2.制定完善的保障機制

三級課程從總體規劃到課程開發、執行、激勵、監控、反饋,需要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來明確各部門及其人員的職責與義務,讓三級課程的實施做到有條有理、暢通無阻,權責問題的清晰也使地方、學校對三級課程的落實無後顧之憂。因此,建議建立自己的一套三級課程運行、激勵與監控機制,從策略上保障三級課程的實施。此外,在不與國家法律衝突的情況下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課程管理方面的法規,利用剛性手段爲三級課程的落實創造良好的環境。學校方面,建議制定課程管理的相關章程,明確學校課程管理的目標、規劃及相關人員的行爲準則。學校的管理章程是“學校自主管理、自律及政府監督管理的基本依據”。

3.加大宣傳力度,注重人員培訓

三級課程的實施不僅需要國家、地方管理部門的政策、法規支持,更需要地方與學校的研管人員及一線教師的全力積極配合。由此,建議重慶市級、區(縣)級管理部門及學校除了加大對領導階層的關於三級課程理念、價值、意義的宣傳,更要採取相應措施大力調動各級相關人員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三級課程意識,改變其傳統機械的課程觀。此目標可通過研討會、工作會、宣講會、項目研究等正式形式達成,也可通過宣傳標語、網絡、電視欄目等非正式形式營造有利的課程管理環境。此外,建議管理部門爲學校教師或專職開發人員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訓機會,或鼓勵、督促學校開展校本培訓,聘請專家到校指導;區(縣)級管理部門可組織建立學習社羣,並定期開展交流學習,拓寬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

4.增強課程設置的適應性

國家的課程設置旨在爲全體學生提供共性基礎,因此,其框架性的課程結構、計劃、底線要求與目標的設置是必要的,但同時需要地方、學校積極配合,並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調整、補充,以適應本土經濟文化發展需求,爲學生提供個性培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建議重慶市級、區(縣)級管理部門組織調研小組,對其負責區域或學校進行三級課程實施情況(現狀、問題、障礙等)的調查研究,並以此作爲課程設置修改與制定的依據,各區(縣)可在權限範圍內做出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差異性的課程設置。同時,建議學校建立專門的校本課程研究小組,除了進行校本開發研究,也針對本校的課程實施情況定期向上級部門彙報並提出相關建議或請示,做到管理與反饋並重。

5.設立專項經費

經費的短缺是三級課程順利實施較爲關鍵的限制因素。有了專項的三級課程管理、資源開發經費,地方、學校才能購置相應的配備資源、爲教師提供培訓和福利補貼、聘請專家到校指導,教師及教研人員才能在三級課程的貫徹落實中大展拳腳,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優勢。因此,建議重慶市級課程管理部門在加大三級課程宣傳的同時爲其劃撥專項經費。各級部門應該制訂專門的款項撥發計劃及監督機制。此外,學校對上級撥發的經費安排及使用應該有一個詳細的計劃與說明,保障透明度,以防挪作他用。在資金的分配上,除了直接用於課程資源的開發、人員培訓與相關設施的配備,區(縣)級部門或學校也可設立教師課程開發補貼機制,將對課程管理與開發的貢獻加入教師評估或晉級的考慮因素範圍,這樣不僅能激勵人員參與管理、開發的積極性,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及三級課程管理與實施效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6.深化評價制度改革

完善的三級課程評價制度不僅是對課程實施質量與效果的全面調查與評估,更爲課程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根據。當前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制度的缺乏成爲了三級課程實施的瓶頸之一。建議國家進一步深化會考、大學聯考評價制度的改革;而重慶市級管理部門可在政策條件允許範圍內加大對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評價管理,對下級部門做出框架性建議,優化評價方式;區(縣)級部門和學校可根據其所開發的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性質或形式設立對應的評價制度,適當增加總體評價及綜合評價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所佔的比例,建立縱向與橫向相互呼應的、完善的評價體系,以此來促進各級課程管理的開發與落實。

畢設調研報告範文篇5

  鄉鎮基礎統計工作是政府統計系統最基礎的工作之一,是反映農村經濟發展及各種數據蒐集的源頭,是宣傳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基礎,更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關鍵。因此,必須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工作,保證源頭數據準確可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新時期,鄉鎮統計工作在農村經濟建設和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擔負的責任更爲重大。然而,**市鄉鎮統計工作能否適應新時期統計工作的發展要求?源頭數據質量又怎樣呢?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鄉鎮統計機構建設與當前肩負的工作任務不盡適應,人員素質與質量要求有差距,統計體制改革亟待加強。

  一、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工作的重要意義

  鄉鎮統計工作是整個統計工作的基石,是確保統計數據質量、提高農村統計服務水平的重要基礎。鄉鎮統計工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農村基層統計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關係到統計調查資料的準確、全面,從而關係到宏觀經濟管理決策的正確與否。因此,切實加強新時期鄉鎮基層基礎統計工作,將是我國統計事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既可以促進農村統計事業健康發展,又能牢牢把好統計源頭數據質量關,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信息服務,對指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巨大的作用,對整個統計事業的蓬勃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鄉鎮統計工作現狀

  1、鄉鎮統計人員已配備到位。20xx年,xx市17個鄉鎮區中均成了統計信息中心,以取代過去的統計辦公室,共配備統計人員68人,每個鄉鎮3-4人。從文化程度看,大專及以上59人,高中及中專9人;按配備資格分,有統計從業資格證的65人,無統計從業資格證的3人。

  2、鄉鎮統計辦公全部達標。據統計調查,**市所有鄉鎮區都有專門辦公室一到兩間,辦公設施齊全,共擁有微機21臺,數據整理基本實現自動化。

  3、鄉鎮統計辦公經費沒有保障。目前,**市所屬的17個鄉鎮區統計機構全年辦公經費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由於自身的工作性質,統計部門產生的經濟效益是長遠的、隱性的,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在多數領導的心目中,統計部門作用是有限的,地位是不高的。再加之地方財政狀況困難,縣級統計部門都只能解決有限的工作經費,鄉鎮統計機構的工作經費根本就無從談起,進不了鄉鎮財政預算;少數鄉鎮統計人員報送報表的差旅費和必要的電話費都無法保證,統計人員的福利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4、文化程度雖較高,但業務素質較差。目前,學校、xx市17個鄉鎮統計人員中,雖然都是大中專畢業生,但具有統計職稱者寥寥無幾,統計專業水平偏低,很難適應統計事業發展的需要。

  三、鄉鎮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從統計事業發展歷程來看,在上級統計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目前統計工作現狀與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再上一個臺階仍有很大難度。當前鄉鎮統計工作難以更好開展,主要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人員少,任務重,統計隊伍不穩定,工作難盡力。鄉鎮統計員執行鄉鎮綜合統計功能,履行各種統計調查職責,其任務繁重,工作難度大。然而,該市鄉鎮統計機構僅配備3-4名人員,與其擔負的工作相比,差距很大,極不對等。一是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鄉鎮企業、個體和私營經濟迅速發展,統計對象數量急速增加,統計人員的工作任務量愈來愈大;二是由於鄉鎮特殊的工作環境和條件,統計員一人兼數職的現象比較普遍,專心做本職工作的精力與時間受到嚴重影響。三是鄉鎮統計工作責任大、要求高、待遇低,其他工作崗位要麼省心省力,要麼有利可圖,而統計一無所有,沒有攤上的繞道走,攤上的設法逃,大部分鄉鎮統計員一年一換,有的甚至一年幾換,鄉鎮統計人員變動頻繁。而縣級統計部門對鄉鎮統計人員不管人員編制,不管經費,所以鄉鎮在調換統計人員時根本不與統計局協商,幾乎每年都是一張張新面孔或業務生疏的新手,這就勢必影響到統計工作的嚴肅性和連貫性,影響到統計工作的統一性和一致性,遲報、漏報現象難以避免,進而影響到縣級統計部門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全面性,造成統計數據質量的下降。

  2、業務素質較低,統計數據質量難以保障。由於統計人員事務性工作較多,很少系統學習統計業務和微機知識,專業素質相對於任務則捉襟見肘,統計臺帳、報表彙總仍是手工操作。統計手段落後,致使工作效率低,報表差錯率隨之增加。加之少數鄉鎮統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作風不實,根本沒有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有時官出數字,有時閉門造車,基層統計源頭數據的質量是否真實可信,就得打上一個問號了。

  3、統計調查對象多,配合差,數據難收集。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二、三產業急速增長,結構日趨複雜,農村統計調查對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農村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給統計工作帶來了更大難度。加之受利益方面因素的影響,集體企業按需上報,對付稅務部門和統計部門用兩本帳,個體和私營企業瞞報、遲報、不報的現象也比較普遍,鄉鎮統計資料的收集非常困難。

  4、統計力量、統計經費與統計工作任務之間不協調,工作難開展。鄉鎮統計人員少、地位低、待遇差。由於統計部門自身沒有收入,各項業務活動的開展完全要靠財政撥款,普查、抽樣調查、臨時調查以及各種正常的業務活動,都要有一定的經費作保障。鄉鎮統計人員業務經費不能及時保障,而統計工作時效性又強,他們只好疲於應付,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統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5、求業績,領導干預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數據實報難。統計數據是考覈評比的主要量化指標,直接影響到地區和個人的利益。統計部門在業務上受上級指導,在人員經費上歸地方領導,造成其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地方領導,導致統計數據抗干擾的能力差。因此,有些領導爲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爲取得優良的“政績”,不擇手段,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有的憑空編造統計數據,有的授意、指使下級虛報統計數據,有的甚至對“不聽招呼”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由於統計執法工作因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執行到位,“官出數字”也就不難理解了。因而《統計法》對於那些想着政治前途、撈點政治資本的基層領導來說,已沒有什麼威懾力,長官意識始終貫穿着鄉鎮統計工作。基於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統計數據人爲因素干擾較大。

  四、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工作的思考及對策

  鄉鎮統計工作中存在這些問題,影響了農村統計數據質量,不利於農村統計工作的健康發展。要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做好農村統計工作,爲各級領導決策農村社會經濟問題作好參謀,筆者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工作,從而提高農村統計數據質量。

  1、提高認識,加強鄉鎮統計工作領導。各級政府和統計部門,要提高對加強鄉鎮統計基礎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加強鄉鎮基層統計基礎建設,是提高農村統計工作水平的客觀要求,是保證農村統計改革順利進行的客觀要求,是確保農村統計工作能夠爲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的客觀要求。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基層統計基礎建設工作的領導,摸清情況,抓住重點,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採取積極可行的措施,積極穩妥地開展鄉鎮統計基礎建設工作。在工作中,縣級政府統計部門要真正負起領導和指導責任,鄉鎮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各方面工作。

  2、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鄉鎮統計人員身處統計工作最前沿,既是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者,又是統計業務的具體操作者;既要履行統計執法職責,又要完成統計普法任務,要求具備全面的素質。要把統計知識培訓列入統計工作的重要體系,首先,縣(市)統計局要通過辦班、講座、函授等多種形式,組織鄉鎮統計人員進行學習,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提高執法普法能力;學習統計相關專業知識,提高調查能力與綜合評估覈算能力。其次上級業務部門要加強指導,提高實際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操作技能水平,以此保證基層統計工作的全面、圓滿完成。

  3、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制意識,保證統計工作的健康開展。普法是基礎。一是統計部門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排除對統計數據的行政干預,要敢於依法保護統計機構的完整性和統計隊伍的穩定性。二是行政統計部門要把統計法律貫穿於統計工作的全過程。不論在報表上報時,還是在統計數據的發佈與開發中,都要堅持以統計法律法規爲標準,以統計方法制度爲準繩,捍衛統計工作的嚴肅性。三是堅持執法。把統計工作長期得不到重視、統計基礎長期得不到改善、統計數據質量長期得不到提高的鄉鎮作爲統計執法的重點,嚴查深究,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實現統計工作的根本改善。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統計法制意識,充分利用“12、4”全國普法宣傳日、“五五”普法、各種會議及活動進行廣泛宣傳《統計法》。通過卓有成效的宣傳活動,使廣大幹部羣衆學法、知法、守法,實現依法行政和依法辦事,保證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4、加大統計體制和統計方法制度改革力度,切實規範基層統計調查行爲,減輕基層統計工作負擔。改革現行的基層統計工作人員配備制度,建立穩固的基層統計機構和人員,大力提高鄉鎮統計整體工作水平,統計方法制度能否更貼切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有實質的意義和靈活性,只有這樣才能穩定隊伍,完善機構,鞏固職能地位。

  5、要把統計基礎工作建設作爲統計執法和統計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以確保鄉鎮基層統計工作數出有門,報出有據,真實地反映經濟發展實情,真正使統計工作成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溫度計。要督促鄉鎮建立健全原始記錄、統計臺帳制度,建立健全統計數字質量檢查制度和審覈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實行統計數據的真實性與業績掛鉤。同時建立和完善嚴格的數據評估制度,實行數據質量責任制,全方位加大審覈和評估力度。

  6、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應從法律上對鄉鎮統計工作予以保證。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及其實施細則、《河南省統計管理條例》在統計機構的設置中,對鄉鎮人民政府的要求是應當設置專職或兼職的統計員。雖然經過多年的努力,該市鄉鎮一級均設立了統計信息統計中心,並明確了人員,但均附屬於經濟發展辦公室,人、財、物不獨立,工作中掣肘現象嚴重,專人不專、處境尷尬,難以理直氣壯的對轄區內的統計調查對象開展管理,建議相關機構進行調研,從立法角度切實加強和提高鄉鎮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