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課題學期總結多篇

課題學期總結多篇

【第1篇】2022—2022年下學期課題研究總結

本學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長髮展爲着眼點,從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針對我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干預”爲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動育人和環境育人爲基本渠道,靠創新求實與素質教育接軌,用堅韌恆心與特長髮展相約,經過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落到實處。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是確保子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制度落實、測試落實、焦點落實。對學生心理情況測試分析,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二、以課堂教學爲主,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一)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和注重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發展。通過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例如,提高這些學生的參與課堂的機會和能力,多給機會進行課堂提問,適當適時的表揚,使這些學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個性和心理特徵有明顯進步。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本學期能過輪流當文委活動,有效地鍛鍊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力,使他們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還進行了文藝標兵的徵選活動。在這些活動了,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課題理論成果的形成。圍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庭特點開展一系列研究。

(1)單粗暴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該類型的家長比例較多,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家長的情緒不佳、脾氣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無耐心,說服教育少,動輒謾罵、責打。有時還將自己對現實的怨氣與對孩子的憤怒一起發泄到孩子的身上,採用極簡單的打罵方式,強制孩子服從或改正缺點。家長的粗暴無理會使孩子變得膽小、畏懼、粗暴、撒謊、逆反。有的長期被壓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無創造力、思維狹隘;有的則在壓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們脾氣粗暴,好攻擊別人,越軌行爲增多。

(2)放任型(忽視型)。工作環境差,找不到工作,給家庭經濟帶來了許多困難,他們有的情緒低落無心管教孩子;有的爲生活四處奔波,無暇顧及孩子。關心、限制少,讓孩子自由發展,聽其自然。在學習、品德、個性發展上無起碼的要求。家長忽視,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消極影響,孩子自由散漫,懶惰,學習生活習慣差,不守規矩,易交上壞夥伴,沾上社會不良習氣,易走上歪道。

(3)苛求型(期待型)。家長們目睹了知識爆炸的硝煙,經歷了外出打工的艱辛,他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出實際,以致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過高要求,給孩子造成較大的思想壓力,他們會因達不到要求而不安、厭學、焦慮、畏懼,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

(4)溺愛型。由於經受了許多磨難,家長們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盡全力庇護孩子,做孩子的保護傘,百依百順,事事包辦代替。一些隔代撫養的孩子更受到了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他們的愛超過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愛”不可避免地產生自私、任性、驕橫、不通情理、難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習性,依賴思想嚴重,無創新意識、創造能力。

(5)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長能正確對待、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如既往地關心、教育孩子,與孩子談心,並以自己的“困境”爲契機教育孩子戰勝困難、戰勝挫折。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以正面影響。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是一個特殊的羣體,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將與時俱進,展望未來,紮實研究,努力開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學年第一學期課題研究總結

本學期我們繼續加強了書香校園氛圍的創設,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師生讀書活動,以活動積極促使師生養成主動的閱讀習慣,使閱讀成爲伴隨人終生的生活方式,從而爲建設書香社會奠定基礎。

一、繼續加強了書香校園氛圍的創設

1、本學期藉助班級圖書角積極開展了圖書漂流活動,營造了濃郁的班級讀書氛圍。從圖書漂流標誌的設計徵集到圖書漂流活動的實施情況,我們採用了評比和重點檢查的方法,促使圖書漂流活動落到實處,爲學生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讓師生在輕鬆自然的閱讀環境中對讀書產生興趣,促使學生養成主動、有效閱讀的習慣。

2、本學期開展了班級文化評比活動,創設了濃郁的班級文化氛圍,同時也提出班級文化要注重實效,做到實處,不要光注重形式美觀,不注重實用,要確實讓學生在班級文化中受到教育和薰陶。

二、組織好各種讀書活動,激發師生讀書熱情,養成有效讀書習慣

1、本學期我們重點開展了“首屆師生讀書節” 活動。通過爲時一週的讀書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系列活動,有“學生讀書隨筆展覽”、學生——家長——教師“三位一體”的讀書經驗交流會、“淘寶”小書市、“迎中秋佳節、誦經典美文”的師生誦讀比賽,以及圖書漂流啓動儀式、圖書漂流標誌設計徵集等。該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師生的讀書興趣,促進了家長、教師、學生讀書方法的進一步交流,贏得了家長及社會的好評,濟源教育電視臺爲此還作了全面地報道。

2、以活動促使校本教材利用工作落到實處

本學期,嚴格按照課題組開發的校本教材《三字經》、《國小生必背古詩詞》,抓好經典誦讀,紮實開展了“古韻今誦”三字經誦讀比賽和古詩文知識競賽。其中三字經誦讀比賽分四項進行,含“誦讀之星” 、“抽查誦讀”“三字經故事小品表演”“全班齊誦”,其中抽查的同學提前一天通知了班主任,參加誦讀表演的學生在本班開展好表演前的彩排,保證了誦讀比賽的成功進行,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了校本教材的有效實施。

三、以常規促師生有效讀書

1、教師讀書活動納入常規:本學期積極開展了教師讀書活動,教師把自己讀書的體會、感悟與收穫應用於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用隨筆或讀書筆記等形式發送博客中,學校把檢查教師讀書情況納入常規,進行考覈。還推出了侯亞萍和齊向南老師的優秀讀書筆記參加中心校評選,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2、本學期我們把班級閱讀特色納入了常規檢查:各班都形成了自己的閱讀特色,如:親子共讀、師生同讀、閱讀小報、閱讀摘抄本、讀書筆記等,閱讀特色做精做細,已經落到了實處,促使學生學會有效的閱讀方法。

四、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激發全員讀書熱情

本學期,我們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積極開展心理活動課、“學生—家長—教師”讀書經驗交流會、邀請家長到校參觀班級閱讀特色展示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教師、家長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師生內在讀書興趣,促使師生快快樂樂地主動去閱讀。

五、在磨課中,積極探索閱讀課模式,指導學生掌握有效讀書方法

本學期,我們依託中心校的“公開課”“觀摩課”活動,全體課題組教師積極參與,採用磨課等方式,深入探索閱讀課教學模式。特別是課題組成員侯亞萍、劉明潔、張娟等幾位教師,在一次次的磨課中,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即粗讀方法——“找文眼抓中心”、精讀方法——“邊讀邊想邊批感受”,所帶學生已經初步掌握讀書方法,翻開學生的語文書,會看見學生在讀書時,所批註的獨特深刻的讀書感悟。也正是通過3至4次,乃至5次的磨課,她們對閱讀教學纔有瞭如此深入的認識,才形成自身的閱讀課教學模式,有了自己的閱讀教學獨特認識。

7、做好課題組的課題研究博客——“走進書香校園”。本學期指定了課題網絡負責人—劉明潔,做好了課題活動資料的上傳工作和實驗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反思、困惑、經驗交流工作。

六、成績與不足

(一) 已形成的重要研究觀點:

1、探索有效的閱讀研討課模式,對孩子掌握自主、有效讀書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教師通過一次次磨課,對有效閱讀研討課模式進行深入探索,,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一套高效讀書的方法,即初讀方法——“讀文找文眼”、精讀方法——“邊讀邊想邊批感受”。翻開學生的語文書,會看見學生在讀書時,所批註的獨特深刻的讀書感悟。

2、書香氛圍的營造能讓學生的閱讀興趣變成閱讀需求。本學期,通過開展班級圖書漂流活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如今學生已將閱讀作爲自己的生活需求,正像毛澤東所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在讀書時間上,學生學會了擠時間,在課餘,只要一有閒暇時間,學生就會捧起心愛的書如飢似渴的讀起來,讀完後,能自發的與其他同學交換圖書閱讀,讓圖書在漂流過程中,滿足自身的閱讀需求。

(二) 研討課:

課題組成員張娟老師的閱讀課《地震中的父與子》,獲市一等獎。課題組成員張娟老師、劉明潔老師、侯亞萍老師參加了市送課下鄉活動。

(三)、獲獎論文:

課題組成員張娟老師的《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和劉明潔老師的教學反思《成功的教學源自理念的轉變》,在濟源市教體局舉行的“課改六年回顧”徵文中入選,被選入《課改六年回顧優秀案例與反思》一書中。此外,課題組教師在市級以上發表或獲獎論文、案例、教學設計等二十餘篇,輔導學生獲獎、發表文章二十餘篇。

不足之處:

1、雖然部分班級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有效讀書方法,但還有部分班級由於教師探索閱讀指導課力度不夠,學生還未全面掌握自主、有效的讀書方法。

2、讀書漂流活動低年級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由於低年級學生小,自主能力差,需要教師全面指導,可是由於教師指導管理不到位,圖書漂流活動沒有落到實處,有待進一步努力。

3、班級文化缺乏實用性。班級文化過多注重形式,實用性差,學生對其內容往往只是在佈置時看一會,過後往往熟視無睹,今後在評比過程中要注重對班級文化實用性進行檢查。

3、研究教師發展不均衡。“國小語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有機結合的方法以及學生閱讀方法指導課”的模式研究雖部分教師已形成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還有部分教師剛剛起步,發展不均衡。下一步我們要組織實驗教師多進行觀課議課,從而促使實驗教師全面發展,都出精品課。

【第3篇】課題研究工作學期總結

本學期我校教科研工作,堅持以積極穩妥地推進課程改革,切實提高教學效益爲主題,在“科研爲先導”的旗幟下,進一步加強學習與研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理論,緊緊圍繞新的學科課程標準,通過多種形式、多個層面的課題研究活動,幫助教師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優化學生學習策略,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學校教科研工作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轉變觀念,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指導思想

以《新的課程標準》爲指導,認真研究課標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理論,探索實施與新課程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貫徹執行崇尚創新的工作精神及積極開展教研活動的要求,加強教學研究如教學管理。在“教書匠”、“經驗型”向 “學者型”、“科研型”轉化過程中,邁出了堅實有力的第一步。

二、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

我們認真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和課程理論知識,做好教師業務學習的改革工作。本學期,我校圍繞新課程實施中的一些具體課題,如課堂教學策略、學科專題研究等。邀請市教研室、教科室的專家來校作教科研知識講座,並邀請了首席教師徐瑞芳校長來我校就教師專業化發展做了專題講座。通過學習、培訓、研究、交流等多種途徑,努力建立一支師德高、善創新的教科研教師隊伍。

1、課題研究與各類公開課整合。

爲推進教學研究與新課程改革,學校開展了各類公開課活動:研究課、優質課、示範課、彙報課等。各課題組成員能將自己承擔的公開課與各自研究的課題結合起來,在公開課中落實課題研究的措施,體現課題研究的特色,充分發揮課堂作爲課題研究的主陣地的作用。

教研組長及爲教科室組長。在期初制定教研組活動計劃時,明確了本教研組研究課題,根據本組成員所承擔的研究課題情況,圍繞學校的課題,落實研究方向。在公開課研討、備課組活動等教研活動中,課題研究被作爲一個重要的內容進行,主要分析研究措施的落實,實施的效果、經驗與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本學期,我校遵循“問題即課題”的原則,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在學期初定出自己的教研專題,數學組的“問題解決意識”、低年級語文組的“寫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高年級語文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讀中感悟的能力”、英語組的“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研究”、自然學科的“實驗課中實驗觀察的指導”,還有其它學科也分別根據實際教學制定出了教研專題。各教研組每週一次教研,教研活動內容要圍繞自己的專題進行活動,學期末撰寫專題論文,根據論文的質量,學校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對教師進行獎勵。

2、全體教師撰寫反思、隨筆,形成濃厚的氛圍。

全體教師撰寫教學後記和反思,學校每月由教研組長進行月查,期中和期末由教導處進行檢查。通過寫教學反思和後記,不僅提高了教師的理論水平,而且在總結和反思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爲更加規範,教學更具有實效性和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情況,我們從學習理論入手,要求教師每學期寫好自己的專題論文,要求中青年教師人人寫心得體會。全校共收到了70多篇教師的校內的教學論文及十多篇獲省、市級一、二、三等獎的論文。其中湯羣教師的教育敘事《和孩子聊會閒話》在《膠州教育》雜誌第五期刊出。提高教師素質的又一個重要途徑是課題研究。沒有課題,就無所謂教育科研,更談不上“科研興校”。在學好理論的同時,我們積極支持、鼓勵和組織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超越自我。我們要求教師人人蔘與課題研究,因爲教育活動雖有規律,但這些規律在不同條件下的運用會有很大不同;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育經驗的借鑑也得通過自身的實踐和研究加以改造消化,使之成爲自己的經驗,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只有參與教育科研,才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我們以課題爲抓手,將骨幹教師團結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研究,共同提高,這樣可以聚合一批人,帶動一批人,培養一批人,推出一批人。

4、培養教育科研意識。對教師而言,科研意識就是對教育教學活動的追求和探索,是運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教育教學活動的自覺性,是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活動一種清晰而完整的認識,基於上述觀點,我鎮各校注意在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意識方面下功夫。(1)轉變觀念,提高教師教科研意識。以前,學校大部分教師對教科研漠不關心,認爲教科研是專家的專利,自己把書教好就行了。針對這種認識,我校領導多次召開會議強調教科研的意義,揭開教科研神祕的面紗,指出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必須搞好教科研,搞好教科研是指導教師走進新課程,以及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並把教科研工作納入教師量化管理,逼着教師改變過去的看法,增強教科研意識。(2)提高教師素質,增強教師教科研意識。我們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提高學歷,訓練教學基本功。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自覺地去追求探索和研究。爲此,我們多次請有關人員對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培訓。提高了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5、加強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促進了青年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本學期,我校以課程改革爲契機,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只要一有機會,學校就派青年教師外出學習、參觀、聽各種講座,進一不提高了他們的教研水平。同時組織青年教師上研究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了教師蘇州的全面提高。剛畢業一年的於萍的創造教育課榮獲膠州市優質課一等獎;付麗麗參加快樂英語優質課比賽榮獲一等獎。

6、強化課題全過程管理,切實提高課題研究實效。

本年度,我校對市級課題《家庭教育實效性研究》進行了較深入、細緻的研究,認真制定了課題實施計劃,填寫了課題階段鑑定申請表。要求每位教師撰寫子課題論文,並根據論文的質量評選出一、二、三等獎,期末對部分教師進行獎勵。另外,完成了《家庭教育中兒童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途徑和方法》方案設計報告。

回顧本學期的教科研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充實,尤其是在今年的教科研評估中,存在了很多問題,得到了教體局教科室領導的指導。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進一步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提供消息交流的場所,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穩步前進。

【第4篇】國小下學期綜合實踐課題研究與教學教研工作總結推薦

一個學期緊張繁忙的課題研究、教學教研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四個多月120多個日日夜夜,可謂一路探索、一路艱辛、一路欣喜、一路收穫。本學期,我繼續主持實施泉州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與品德學科的綜合與滲透研究”課題子課題“國小綜合實踐活動四大領域有機整合目標設計有效性的實驗研究”,採取研究與教學相結合、理論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採用總體規劃與個別指導、集中研修與分散實踐相結合的組織形式,組織本校課題組成員集中研討8次,爲本校課題組成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方法指導專題講座兩場;作爲課題負責人,參與了泉州市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晉江市進修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議(兩次)、東石中心國小的課題研討活動,在本校主辦的課題研討活動中爲全體與會者展示了一節綜合實踐活動常態化公開課;加入教育部中國小教師新課程2022年秋季遠程研修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團隊,負責對山東省濟南、濟寧兩地200名學員的研修,實踐持續4個月。下面,將本學期課題研究和教學教研工作做一總結: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執教三年級二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每週兩課時。該年級同學均是第一次接觸綜合實踐活動。該班同學特點:活潑好動、自制力差、紀律不好、不愛動腦筋、興趣轉移快、做事虎頭蛇尾。鑑於該班同學實際狀況,第一個學期的入門指導、啓蒙教育非常重要,決定着今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該班是否能夠長期有效的實施。

二、本學期目標:

走入社會,認識社會環境,探究社會問題,引導同學運用科學的觀察方法主動觀察身邊的事物,培養觀察能力;熟悉並遵守社會行爲規範,發展人際交往,融入集體,具有合作品質;啓發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親身實踐,嘗試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運用調查訪問、上網查詢等方法收集和處置信息,運用寫作、繪畫、表格等多種方式,表達想法、創意和探究結果。

三、課題研究與教學實驗的實施過程:

(一)目標分解、任務明確

我把自身制定的學期總目標分層次滲透於活動主題的每個環節中,體現目標的結構性與個別化、具體化、情景化,追求目標設計的有效性,以活動主題爲載體來達成目標。

本學期初,我通過創設情景,和同學一起討論,生成了活動主題“走進動畫片”,然後指導同學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確定了三個活動專題:一、好看的動畫片;二、動畫片知多少;三、製作我的動畫片。

“走進動畫片”活動目標:在教師引導下,同學留意身邊的事物,能通過觀察自主提出問題;針對自身的問題,設計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運用觀察、調查訪問、上網等等方法收集與自身的問題相關的資料,並能對資料進行整理;能客觀、具體地描述活動過程、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想法,願意與他人一起分享效果,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尊重他人,樂意與同伴合作。

(二)過程清晰、環節緊扣

本學期已完成一、二兩個活動專題的教學計劃。第一個活動專題《好看的動畫片》,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創設情景提出問題——歸納問題,確定三個活動專題——實施第一個活動專題——指導同學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交流、評價,改進活動方案——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自主實踐並寫出實踐的過程——各小組選出一名同學參與全班交流展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寫出活動心得(偏重同學的表示、評價、寫作能力的培養)。

第二活動專題《動畫片知多少》,用了8周的時間,基本流程:同學針對動畫片提出問題——設計問題單——學習、運用合適的發解決問題——彙報交流、梳理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困惑——繼續解決問題單的問題——彙報交流——動手製作手抄報——手抄報效果展示(偏重同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創設情景指導同學學習運用收集信息的方法,提高同學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能力。)

(三)關注細節、有效指導

本學期,我緊緊圍繞目標,密切關注同學學習活動過程的每個細節,在同學真正需要指導時和時給予到位的指導。

活動專題一的評出5個獎項的活動環節中,我發現8位同學評審員的評價規範不一致,原因是沒掌握每個獎項的評價要點(例如“最佳創意獎”的評價要點是同學扮演時所體現出來的與衆不同的創意,這些創意可以從語言和道具等方面來考慮)。我沒有急於對同學評審員進行糾正,而是引導全班同學深入分析每個獎項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學很快發現評價中存在的問題,並認爲原因是他們起先沒有真正理解每個獎項的實質,忽視了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導致評價的不公正;在各小組選最佳組員時,我發現同學不懂得觀察和比較,就連對兩份作業質量進行比較也不會,甚至有一兩個小組還知道要做什麼。針對這個問題,我和時在班上進行集中指導,再次指導同學對比自身設計的評價表,根據評價的各個要素,搞清楚究竟從哪幾個方面來評,怎麼評,比方我建議每個組員輪流看相互的作業,一起觀察和比較,然後一起討論和商定該份作業應該得幾顆星。

各小組推薦出最佳組員的環節共進行了兩節課,相對充沛的小組評比有助於同學通過組員之間作品的觀察、對比,瞭解和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自身的反思和改進自身的缺乏,認識自身的缺乏,進而改進自身的作業。兩節課結束後,我發現有10幾個同學重新修改完善了自身的作業,說明交流合作的目標達到了。

在討論同學提出的“動畫與漫畫有關係嗎?”時,同學說上網查不到這方面的資料,我發現根本原因是同學不會分析問題。於是,我引導同學對首先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先上網查“什麼是動畫?”“什麼是漫畫?”,然後對二者進行比較,找出相互間的關係,得出最後的結論,使同學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同學從剛開始的淡漠到喜歡到最後的欲罷不能,經歷了過程,豐富了體驗,掌握了方法,獲得了發展,同學的各種能力出現螺旋式的上升,再次驗證了我的理念---因爲老師的用心,同學是幸福的;看到自家小朋友的生長,家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給予充沛的認可。

(四)規範管理、科學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管

理與評價是制約這門課程常態化實施的瓶頸,特別是過程中的管理與評價又是瓶頸中的瓶頸。我把評價貫穿於每個環節中,依照班級公約,每節課都評出5名紀律星,教學秩序越來越好,使得同學也越來越注意認真傾聽了;我還結合同學在活動中的表示評出5個獎項,結合檔案袋和階段效果評出最佳組員,10個星星可以晉級爲一個月亮,10個月亮可以晉級爲一個太陽;通過多次的激勵和矯正,同學在自信、熱情、人際、考慮問題的方式、反思的意識、專項技能、綜合技能等方面得到多次的鍛鍊,於是,良好的意識、習慣、能力便形成了(引用課程團隊高啓山老師的話);學期終結時我採用期終評價表來進行評價,通過設計一些問題讓同學、同學、家長、老師回答,引導同學對整個學期進行反思和總結,也爲本學期目標達成度進行檢測提供重要依據,還可以贏得更多家長對這門課程的瞭解和支持;最後,評選出20名優秀組員進行獎勵。這些管理和評價的落實,有效的激發了同學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有力地促進這門課程的持續發展。

三、目標達成度的檢測與評估

80%的同學能初步懂得運用多種途徑來獲取信息,能合理運用採訪調查、上網收集信息的方法,能初步設計簡單的活動方案,能和同學分享效果,能逐漸認識到自身的缺乏和優點,並進行評價,能通過評價逐步約束自身的行爲。

四、取得的效果

(一)同學方面

1.有形效果 本學期共完成兩個活動專題;每位同學完成實踐作業13份;全班共完成調查方案40份、手抄報35份、問題單80張、活動感受100篇、過程性評價70份、學期評價40份。

2.無形效果 70%的同學每週都能完成作業;90%的同學喜歡這門課程;同學越來越喜歡考慮問題,膽量變大了,逐步能傾聽他人的發言,課堂變得有序了。

(二)教師方面

對教師有效指導戰略的體會:

1.教師要深入地瞭解同學,這是活動勝利的基礎,同時讓老師的指導更有針對性

2.根據年齡靈活制定學期目標和活動主題目標

3.根據同學的年齡和本班同學的實際情況,對活動方法進行分層設計,體現能力的遞進上升

4.堅持活動過程的連續,注重時間上的連續,追蹤同學的活動進程

5.多渠道開發課程資源,爭取家長的更多的支持。本學期初聘請一些熱心的家長當課外輔導員,請家長走進課堂聽課,在班上展示同學的效果,爲了讓更多的家長了解這門課程,把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相關的內容打印貼在班級的牆上;從期末的評價表中,95%的家長支持學校開展活動,5%的家長還不瞭解這門課程,有疑問“開展活動對學習有協助嗎?”家長們寫道:“小朋友的膽量變大了;較以前喜歡考慮問題;動手能力提高了;對寫作水平有協助;會觀察事物了;這種課要堅持上…..”同時更爲感動的是張美棋同學的家長提出了珍貴的意見:“老師應多提供方法指導,比方印發資料,告訴家長應該提供哪些支持和協助….”

張薪同學的媽媽自告奮勇幫班級打印期終評價表,幫班級拍課堂實錄…..有這樣堅強的後盾,我們還有理由說家長不支持嗎?還有理由不踏踏實實去實施嗎?我們還會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很難嗎?其實一切都是“你做了,才知道”,一切回到本真的狀態,一切以小朋友的發展爲宗旨,讓我們的小朋友吸收着陽光,快樂地呼吸和生長。

五、存在的問題:

1.彙報的形式比較單調,同學的對於階段彙報的思路還不能考慮周全,如何讓彙報形式多樣,又不增加同學很多負擔,不佔用同學的很多課餘時間?

2.同學在活動中獲取的信息不夠不科學、不夠嚴謹

3.同學分析問題能力、篩選整理問題的能力不好。

4局部同學的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注意力不夠集中。

六、下學期的工作思路

1.活動中注意培養同學的傾聽習慣。

2.加強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

3.活動方法的設計目標提高。

【第5篇】—2022年下學期課題研究總結

—2022年下學期課題研究總結

本學期,以人本教育和特長髮展爲着眼點,從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角度出發,針對我校“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干預”爲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和研究。充分以活動育人和環境育人爲基本渠道,靠創新求實與素質教育接軌,用堅韌恆心與特長髮展相約,經過一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落到實處。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轉變思想,是確保子課題研究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通過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制度落實、測試落實、焦點落實。對學生心理情況測試分析,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二、以課堂教學爲主,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一)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更關注和注重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發展。通過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方面做了很多的嘗試。例如,提高這些學生的參與課堂的機會和能力,多給機會進行課堂提問,適當適時的表揚,使這些學生的心理得到有效改善。個性和心理特徵有明顯進步。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本學期能過輪流當文委活動,有效地鍛鍊了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力,使他們的自信心充分得到提高。此外還進行了文藝標兵的徵選活動。在這些活動了,增強了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

三、注重子課題理論成果的形成。圍繞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家庭特點開展一系列研究。

(1)單粗暴型。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該類型的家長比例較多,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家長的情緒不佳、脾氣暴躁,在子女的教育上無耐心,說服教育少,動輒謾罵、責打。有時還將自己對現實的怨氣與對孩子的憤怒一起發泄到孩子的身上,採用極簡單的打罵方式,強制孩子服從或改正缺點。家長的粗暴無理會使孩子變得膽小、畏懼、粗暴、撒謊、逆反。有的長期被壓制而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無創造力、思維狹隘;有的則在壓制中反抗,逆反心理重,他們脾氣粗暴,好攻擊別人,越軌行爲增多。

(2)放任型(忽視型)。工作環境差,找不到工作,給家庭經濟帶來了許多困難,他們有的情緒低落無心管教孩子;有的爲生活四處奔波,無暇顧及孩子。關心、限制少,讓孩子自由發展,聽其自然。在學習、品德、個性發展上無起碼的要求。家長忽視,使學生心理產生了消極影響,孩子自由散漫,懶惰,學習生活習慣差,不守規矩,易交上壞夥伴,沾上社會不良習氣,易走上歪道。

(3)苛求型(期待型)。家長們目睹了知識爆炸的硝煙,經歷了外出打工的艱辛,他們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超出實際,以致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過高要求,給孩子造成較大的思想壓力,他們會因達不到要求而不安、厭學、焦慮、畏懼,產生不良的心理障礙。

(4)溺愛型。由於經受了許多磨難,家長們不願讓自己的孩子再受苦,便盡全力庇護孩子,做孩子的保護傘,百依百順,事事包辦代替。一些隔代撫養的孩子更受到了爺爺奶奶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他們的愛超過了有益的界限.不良的“愛”不可避免地產生自私、任性、驕橫、不通情理、難解人意、不善控制自己的不良習性,依賴思想嚴重,無創新意識、創造能力。

(5)理智型。在困境中,家長能正確對待、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如既往地關心、教育孩子,與孩子談心,並以自己的“困境”爲契機教育孩子戰勝困難、戰勝挫折。這是良好的教育方式,給孩子以正面影響。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是一個特殊的羣體,關注他們的心理髮展,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將與時俱進,展望未來,紮實研究,努力開拓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新局面。

【第6篇】第二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一學期很快結束,這學期我在課題組負責人的指導下,在課題組成員的幫助下,根據本班實際,對《中高年級語文“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單課驗收”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這項課題進行了初步探究,受益良多,在此總結如下:

一、研究目標:

1、繼續把課堂作爲課題研究的主陣地,促進語文教學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系統掌握以“預習——上課——練習——複習——檢測”爲主線的語文學科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繼續增強學生學習的目標意識和自主意識,讓學生想學語文,會學語文。

二、具體開展的工作及成效

1、認真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

2、精心設計每課的作業,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認真做好驗收工作。

3、加強與實驗教師的交流與協作。

三、取得的成效:

1、更新了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師由教學的統治者變成了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由課堂的主宰變成了學生平等的合作者,謙虛的傾聽者,真誠的賞識者,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

2.大多學生學習的目標意識和課前自主預習、課堂自主構建、課堂自主複習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興趣濃厚,初步掌握了以“預習——上課——練習——複習——檢測”爲主線的語文學科自主學習的方法。

3、經過一學期的積累,初步形成了一套較高質量的單課驗收作業集。

4、在本學期明光市統一的期末檢測中,我班學習成績明顯提升,語文學科平均成績位居明光市第四名,比剛接班時平均分提高5分。

四、存在的不足

本學期,在課題研究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由於自身的理論水平有限,在平時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問題。如:教師的理論、業務學習主動性欠佳,導致教育觀念有些滯後; 驗收作業設計時對教學目標的分解、落實不夠到位,作業批改、驗收不夠及時等問題,致使課題研究工作不能深入開展;教學札記不能及時記錄下來等。

總之, 在今後的試驗中我會以更加更加積極主動,紮紮實實的搞好課題實驗工作。

【第7篇】學年第二學期課題組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們始終堅持“科研興校”思想,圍繞“積極創設育人環境,讓學生快樂成長”的教育主題,以新課程改革爲重點,以課題實驗研究爲抓手,以校本培訓爲依託,以現代教育技術爲平臺,紮實推進新課改,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注重學習,加強培訓。

更新教學觀念,提升學習品位,做“科研”的先行者,我們努力做到了:1自我研讀。每位教師在一學期中均自學了多本課改方面的理論書籍。2經常開展三五一羣的學術沙龍,利用教科研組或每週課改固定學習時間圍繞專題進行交流與研討。3帶着問題廣泛收集相關資料,不斷解決新問題。交流中許多問題得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們繼續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解決,或是利用理論知識個別突破。4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倡教師網上學習和積極交流。我們制定了課程網瀏覽制度,要求實驗教師每週至少瀏覽一次網站,看兩篇相關文章,每學期至少撰寫稿件;5認真落實“青藍工程”, 抓好青藍工作室的建設,發揮青藍工作室的作用。6認真組織集體備課,學校主管領導參加,時間每週不少於兩節課。

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培訓,使實驗教師的研究熱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強了。我校的課改進程也進一步加快。

二、紮實管理,深化研究。

爲了進一步完善課改實驗的研究,我校組織開展各項課題研究活動。如:

開展低年級動態識字教學探討、中年級的“影片爲作文教學提供了新天地”的教學專研等,我們還重點抓好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的制定和落實。

1、定期進行課題研究交流例會,注重課題研究的計劃性、實效性。課題研究例會分兩個層次:即課題負責人例會和各課題組成員例會。

2、課題組與教研組相結合積極開展實驗工作,定期舉行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加強課題操作過程的指導(每月一次具體活動);組織教師按計劃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提倡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

3、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注意落實研究計劃,蒐集、整理課題實驗有關原始資料;加強課題實驗工作的階段總結。

4、人人蔘與研究,以課改促科研。期初根據學校課題擬訂子課題,積極結合學科教學開展研究,以網絡資源爲平臺,以課題實驗爲途徑,以課堂爲實驗基地,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三、開展活動,注重交流。

本學期我們在延續上一學期研究的重點問題的基礎上增強教科研組活動的實效性。注重了課題研究與教科研活動相結合,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科研活動與培養年輕教師相結合,努力做到了教科研活動經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科研組建設上一個臺階。

四、善於總結,不斷提高。

全體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與總結,克服困難,認真撰寫出成功的教學論文。在積累與實踐中,教師的課改意識增強了,課改能力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第8篇】春學期課題總結

XX年春學期課題總結

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 居雲慧

本課題自XX年秋學期開題以來,嚴格按照研究規劃有序進行行動研究,旨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一線教師對函數思想含義及本質的理解,提升教師研讀與開發教材的能力,讓函數思想的滲透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中。同時使學生經歷一些函數的雛形,豐富他們對函數的感受,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品質,有助於中國小數學教學的銜接。

爲總結經驗、進一步做好下階段研究工作,現對本學期研究情況作簡要回顧。

一、厚實底蘊——紮實開展理論學習

爲了切實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我們依舊採用集體和分散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學習理論文獻包括: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數學課程標準XX年修訂稿》、教育教學期刊雜誌,以及國小數學教學網上的相關文獻。每位成員認真、詳細地做好讀書筆記,定期交流。另外課題組成員還主動參與市教育局組織的週末名師大講壇活動,與身邊的專家零距離接觸,直接吸收前言理念。本學期本人對課題組的全體成員作了《方程和函數思想》的專題講座。在總課題組織和帶領下本學期本人還參加由《江蘇教育》編輯部、海安縣教育局主辦、海安實驗國小承辦的蘇派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暨關注“數學基本思想”專題研討活動。聆聽了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中的六位特級教師精彩的課堂演繹,分別是許衛兵老師執教《常見的數量關係》、徐斌老師執教《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莊惠芬老師執教的《加減乘除的整理》、吳汝萍老師執教的《倍的認識》、魏潔老師執教的《認識小數》、陸麗萍老師執教的《小數大小的比較》及海安實小的儲冬生老師執教《找規律——搭配的學問》,共7節課,並參與了“數學基本思想”的專題研討。爲了能使課題組成員共享精彩的課堂和先進的理論,本人及時當好二傳手,整理出自己的聽課筆記把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特別是滲透數學思想的片段印發給課題組成員,共同學習和欣賞。

二、立足課堂——有效組織專題研究

本學期的研究繼續着眼於課堂教學,以專題研究爲主要形式,以第一學段的“空間與圖形”爲主要內容,按照主課題組這學期探討的研究模式(說課、上課、評課、填表、反思)繼續進行行動研究。每次的活動做到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討論。本學期按照計劃課題組共開設了7節研究課。

年級

單元

具 體 內 容

頁碼

研究

時間

執教教師

地點

圖形變變變

自編教材

4月24日

王子華

河濱國小

5

確定方向

50-51

5月15日

仇鈺

華羅庚實驗學校

6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58-60

5月31日

居雲慧

河濱國小

課前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預設學生的課堂生成,課中,我們組織一個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有機滲透數學思想。如居雲慧老師執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一課中,教師爲學生準備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給學生充分動手測量的基礎上,用表格收集學生測量的不同數據,學生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下,很容易就能發現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徵。在特徵的發現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滲透了歸納的數學思想。又如王子華老師執教的《圖形變變變》中,讓學生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長方形,學生在經歷了拼擺的過程後,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長邊和短邊發生變化,但是小正方形的個數是不變的。從而初步體會函數思想。

三、不斷反思——及時調整研究思路

本學期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研究計劃,我們的組員除了把課題研究滲透到常態教學中去,還及時地把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反思,居雲慧老師撰寫的論文《數學練習綻放思維的火花》獲省三等獎,《巧設認知衝突,誘發自主探索》發表於《國小教學研究》,《例談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比較教學》發表於《課程與教學》,《數學學習因滲透數學思想而厚重》發表於《國小教學研究》。王子華老師有一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

當然我們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特別是有個別組員對教材中哪些地方可以滲透函數思想還不是很明確,另外對第一學段的學生滲透函數思想滲透到什麼程度,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滲透還我們有待研究的問題。

XX.07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滲透函數思想的研究》

XX年春學期課題總結

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 居雲慧

本課題自XX年秋學期開題以來,嚴格按照研究規劃有序進行行動研究,旨在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一線教師對函數思想含義及本質的理解,提升教師研讀與開發教材的能力,讓函數思想的滲透植根於教師的日常教學實踐中。同時使學生經歷一些函數的雛形,豐富他們對函數的感受,提升學生數學學習的思維品質,有助於中國小數學教學的銜接。

爲總結經驗、進一步做好下階段研究工作,現對本學期研究情況作簡要回顧。

一、厚實底蘊——紮實開展理論學習

爲了切實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以提高研究的效率,我們依舊採用集體和分散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學習理論文獻包括: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數學課程標準XX年修訂稿》、教育教學期刊雜誌,以及國小數學教學網上的相關文獻。每位成員認真、詳細地做好讀書筆記,定期交流。另外課題組成員還主動參與市教育局組織的週末名師大講壇活動,與身邊的專家零距離接觸,直接吸收前言理念。本學期本人對課題組的全體成員作了《方程和函數思想》的專題講座。在總課題組織和帶領下本學期本人還參加由《江蘇教育》編輯部、海安縣教育局主辦、海安實驗國小承辦的蘇派國小數學名師教學觀摩暨關注“數學基本思想”專題研討活動。聆聽了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中的六位特級教師精彩的課堂演繹,分別是許衛兵老師執教《常見的數量關係》、徐斌老師執教《解決問題的策略——畫圖》、莊惠芬老師執教的《加減乘除的整理》、吳汝萍老師執教的《倍的認識》、魏潔老師執教的《認識小數》、陸麗萍老師執教的《小數大小的比較》及海安實小的儲冬生老師執教《找規律——搭配的學問》,共7節課,並參與了“數學基本思想”的專題研討。爲了能使課題組成員共享精彩的課堂和先進的理論,本人及時當好二傳手,整理出自己的聽課筆記把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特別是滲透數學思想的片段印發給課題組成員,共同學習和欣賞。

二、立足課堂——有效組織專題研究

本學期的研究繼續着眼於課堂教學,以專題研究爲主要形式,以第一學段的“空間與圖形”爲主要內容,按照主課題組這學期探討的研究模式(說課、上課、評課、填表、反思)繼續進行行動研究。每次的活動做到有主題,有中心發言人,有記錄,有討論。本學期按照計劃課題組共開設了7節研究課。

年級

單元

具 體 內 容

頁碼

研究

時間

執教教師

地點

圖形變變變

自編教材

4月24日

王子華

河濱國小

5

確定方向

50-51

5月15日

仇鈺

華羅庚實驗學校

6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58-60

5月31日

居雲慧

河濱國小

課前我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預設學生的課堂生成,課中,我們組織一個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有機滲透數學思想。如居雲慧老師執教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一課中,教師爲學生準備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在給學生充分動手測量的基礎上,用表格收集學生測量的不同數據,學生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下,很容易就能發現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的特徵。在特徵的發現過程中,潤物細無聲地滲透了歸納的數學思想。又如王子華老師執教的《圖形變變變》中,讓學生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長方形,學生在經歷了拼擺的過程後,觀察發現:長方形的長邊和短邊發生變化,但是小正方形的個數是不變的。從而初步體會函數思想。

三、不斷反思——及時調整研究思路

本學期在全體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研究計劃,我們的組員除了把課題研究滲透到常態教學中去,還及時地把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進行總結反思,居雲慧老師撰寫的論文《數學練習綻放思維的火花》獲省三等獎,《巧設認知衝突,誘發自主探索》發表於《國小教學研究》,《例談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比較教學》發表於《課程與教學》,《數學學習因滲透數學思想而厚重》發表於《國小教學研究》。王子華老師有一篇論文發表在省級刊物。

當然我們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特別是有個別組員對教材中哪些地方可以滲透函數思想還不是很明確,另外對第一學段的學生滲透函數思想滲透到什麼程度,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滲透還我們有待研究的問題。

XX.07

【第9篇】學年第二學期課題組工作總結範文

本學期,我們始終堅持“科研興校”思想,圍繞“積極創設育人環境,讓學生快樂成長”的教育主題,以新課程改革爲重點,以課題實驗研究爲抓手,以校本培訓爲依託,以現代教育技術爲平臺,紮實推進新課改,提升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注重學習,加強培訓。

更新教學觀念,提升學習品位,做“科研”的先行者,我們努力做到了:1自我研讀。每位教師在一學期中均自學了多本課改方面的理論書籍。2經常開展三五一羣的學術沙龍,利用教科研組或每週課改固定學習時間圍繞專題進行交流與研討。3帶着問題廣泛收集相關資料,不斷解決新問題。交流中許多問題得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們繼續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學實踐中嘗試解決,或是利用理論知識個別突破。4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倡教師網上學習和積極交流。我們制定了課程網瀏覽制度,要求實驗教師每週至少瀏覽一次網站,看兩篇相關文章,每學期至少撰寫稿件;5認真落實“青藍工程”, 抓好青藍工作室的建設,發揮青藍工作室的作用。6認真組織集體備課,學校主管領導參加,時間每週不少於兩節課。

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培訓,使實驗教師的研究熱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強了。我校的課改進程也進一步加快。

二、紮實管理,深化研究。

爲了進一步完善課改實驗的研究,我校組織開展各項課題研究活動。如:

開展低年級動態識字教學探討、中年級的“影片爲作文教學提供了新天地”的教學專研等,我們還重點抓好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的制定和落實。

1、定期進行課題研究交流例會,注重課題研究的計劃性、實效性。課題研究例會分兩個層次:即課題負責人例會和各課題組成員例會。

2、課題組與教研組相結合積極開展實驗工作,定期舉行課題研究專題培訓,加強課題操作過程的指導(每月一次具體活動);組織教師按計劃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提倡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

3、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注意落實研究計劃,蒐集、整理課題實驗有關原始資料;加強課題實驗工作的階段總結。

4、人人蔘與研究,以課改促科研。期初根據學校課題擬訂子課題,積極結合學科教學開展研究,以網絡資源爲平臺,以課題實驗爲途徑,以課堂爲實驗基地,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三、開展活動,注重交流。

本學期我們在延續上一學期研究的重點問題的基礎上增強教科研組活動的實效性。注重了課題研究與教科研活動相結合,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教科研活動與培養年輕教師相結合,努力做到了教科研活動經常化、專題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科研組建設上一個臺階。

四、善於總結,不斷提高。

全體任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與總結,克服困難,認真撰寫出成功的教學論文。在積累與實踐中,教師的課改意識增強了,課改能力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第10篇】學年第一學期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總結

XX—XX學年第一學期

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總結

XX.2 一、本學期實驗情況分析

1、課題組的組成。本學期,我校的攀登英語課題組,依然是由本校校長任課題組長,吸收優秀的、年輕有爲的教師參與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都是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樂於並積極參與攀登英語實驗的年輕教師。

2 、主課教師。二年級的主課教師仍然爲往屆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教師,這些教師,工作認真負責,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英語素質,有着豐富的攀登英語教學經驗,在以往的實驗工作中,能夠成功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都是優秀的攀登英語實驗教師。一年級的主課教師是由學校精挑細選的優秀教師,這些教師的特點是,年輕有爲,工作能力強,素質高,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更爲重要的是這些教師都是樂於並積極參與攀登英語實驗的教師。

3、實驗學生。本學期,我校除繼續在二年級開展攀登英語實驗同時,在一年級也開展攀登英語實驗活動。二年級的實驗學生,英語素質得到一定的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比較濃厚。一年級的學生中由部分學生在幼兒園曾接觸過英語,而且通過調查得知,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平均學歷水平較之去年要高,這對我們開展家校協同工作提供了條件。

二、本學期主要工作及完成情況

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常規的攀登英語實驗工作之外,創新性地開展各項工作,結合我校各項活動的開展,使攀登英語融入我校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攀登英語的優勢和特點,在實際的學校工作中檢驗攀登英語的價值所在。

1、召開了新學期攀登英語動員大會和一年級攀登英語開題動員大會,認真研究制定本學期實驗的工作的各項計劃,方案和制度。

2、開展了“以老帶新,創新發展”活動,通過開展一年級攀登英語主課教師培訓、聯合學習、攀登說課等活動,使一年級的主課教師儘快進入認識攀登英語,直至熟悉攀登英語,從而能夠駕馭攀登英語。

3、繼續開展了基於問題解決的教學研究活動,並將課堂問題課題化,開展主題研究活動,促進實驗教師教學科學研究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

4、抓好常規工作的落實。認真落實了各項計劃和方案的實施,認真做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如定期組織觀摩課活動,每週例會活動,家庭隨訪活動、教師的學習培訓活動等。

5、探索家校協同工作的新方式。繼續開展家庭隨訪活動,在此基礎上開展創新研究工作,結合我校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開展家校協同工作。

6、定期開展專題學習活動。創新活動模式,使其更能適應我校的區域狀況。

7、、做好與項目組的聯繫工作,及時上傳本校實驗的經驗、做法、隨筆等,及時反映課題實驗中出現的問題,以尋求解決途徑。隨時登陸攀登英語網站,學習先進教育理念及實驗經驗,瞭解課題實驗的新發展動向。

8、做好實驗經驗的總結,材料的積累和檔案的管理工作。

三、本學期實驗工作的創新點及收穫

(一)、我校深入並創新性地開展了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在實驗中我們不斷創新,探索出了多維互動的實驗模式:

1、創新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面對以前先進行教學研究,後組織教學實踐的研究方式所存在的弊端,課題組經研究提出了開展以課堂教學研究爲基礎,以問題解決爲主線的教學研究活動(即:基於問題解決的教研活動),並及時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 、探索家校協同工作新方式方法,提高家校協同工作的實效性。在有效開展常規工作的同時,結合學校“親子共成長”和“家校攜手,創建學習型家庭”以及各項節日親子活動的開展等活動,將攀登英語的家校協同工作融入到學校活動的大教學背景下,提高攀登英語實驗的影響力和家校協同工作的實效性。與此同時,由主課教師設立家庭隨訪記錄本,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隨訪和開展家校協同工作。

3、開展專題研究活動,促進攀登英語與常規英語的有效銜接。針對我校攀登英語實驗開展的具體情況,攀登英語學生在進入三年級以後將會開始學習常規英語,爲了延續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成果,在常規英語學習期間,最大限度地發揮攀登英語的特色優勢,將攀登理念融入到常規英語教學工作中去,創設我校攀登大環境,我校課題組決定開展《攀登英語與常規英語有效整合》的專題研究工作。通過研究活動的開展,常規英語借鑑了攀登英語的評價、小組活動、環境創設、家校協同等方面的優勢,促進了我校英語教學特色的創設和英語教學大環境的形成

4、定期組織課堂觀摩與評價,認真做好每月的自查自糾工作。爲確保學校課題實驗工作的“保鮮”,我校每月要開展工作的自查自糾,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疏忽,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時糾正不足,彌補缺漏,以確保實驗工作不在穩定期停止不前。

通過以上一系列創新活動的開展,我校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已真正成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攀登英語已經真正成爲學生、家長、學校、教師的一種需求,在這一階段的實驗中,家長、學生對我們的要求不斷提高,特別是我校獲得“濰坊市攀登英語優秀實驗學校”榮譽稱號和昌樂電視臺、昌樂通訊等媒體對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進行報道之後,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得到了領導和家長們的一致認可,家長們紛紛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到實驗中去。面對這一問題,學校領導果斷提出不斷加大攀登英語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爲課題實驗提供一切有利條件,配備最優秀的師資和最好的硬件設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最大的努力開設實驗班,以滿足社會和家長的需求。同時要求實驗教師在做好課題總結工作的基礎上,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質量和創新性地進行實驗活動上,全面致力於學生的發展,使之真正成爲我校的英語教學特色。

(二)、課題開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對這方面工作的進一步設想。

通過實驗活動的開展,學生、教師、學校、家長都從不同層面受益匪淺,取得了一定的實驗成果。

1、提高了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了兒童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本校學生從此不再望“英語”而生畏,而樂於學習並大膽運用。我想這是最主要的。

2、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英語聽說能力,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促進學生良好人際交往技能的形成等。

3、提高了教師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能力。攀登英語全新的教育理念,爲許多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平臺,通過實驗活動的開展,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進行教育創新的能力,教育反思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實驗過程中,實驗教師經常性的有優秀的教學隨筆和反思或者論文在攀登英語網站,《攀登人》等刊物上刊登或發表。攀登英語主課教師和英語教師借鑑攀登英語教學的先進理念應用到所教學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師本人駕馭課堂的能力也大大提高,所教科目也取得了長足發展。可以說,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釋放了教師的個性,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更爲廣闊的空間。

4、建立了學校英語教學特色和優勢,促進學校各方面工作的開展和整體能力的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彌補了學校原有英語教學格局的不足,促使學校英語教學的完整性,而且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先進理念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教學方法爲原有的英語教學注入了生機和活力,特別是學校專題研究活動《攀登英語與常規英語的有效整合》的開展,真正將攀登英語的教學優勢拓展開來,形成了我校的英語教學的特色和優勢。特別是我校獲得“濰坊市攀登英語優秀實驗學校”榮譽稱號和昌樂電視臺、昌樂通訊等媒體對我校的攀登英語實驗進行報道,爲我校英語教學特色和優勢的形成提供了條件。

另外,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開展大大提高了我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深化了學校的課程改革,提高了學校課堂教學效益。特別是攀登英語實驗中家校協同工作的開展,拉近了學校與家庭,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幫助家長了解現代家庭教育觀念,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行爲,增進了親子溝通,促進了我校家校共育機制的形成。

下一步課題實驗工作的重點在於,(1)、穩定並創新我校的英語特色和優勢,提高攀登英語課題實驗的質量,以滿足家長和社會的需求,擴大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在校內外的影響。(2)、不斷進行學習和研究工作,及時注意並研究課題實驗發展動態,以做到課題實驗工作的“保鮮”。(3)、在認真開展各項常規活動的同時,繼續開展創新研究活動和專題研究活動。(4)、加大對實驗工作的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盡最大可能促進攀登英語課題實驗向縱深發展。(5)、繼續開展實驗工作的自查自糾工作,創新考覈方式方法,考覈以是否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發展兒童能力爲主題目標。進一步建立健全評價及獎勵機制,以激勵實驗活動開展的積極性,爲實驗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

【第11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學期總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學期總結

課題研究的春風沐浴着正在飛躍的校園,課題研究的雨露滋潤着每一位師生的心田。在上級領導的關懷指導下,在“科研興教”的敦促下,我們課題組老師在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這片沃土中齊心協力,奮戰在教學第一線。辛勤地耕耘,也編織着我們的美好理想。回首在課題組這學期的工作,一曲曲奔跑般的旋律不禁從心底溢出……

一、充分發揮課題組的優勢,集思廣益,衆志成城。

我們的課題組,一個擁有19人的大集體,其中有功力深厚的教導主任,有久經沙場的老戰士,有年輕有爲的生力軍。在研究中,我們課題組這個團體,較好地發揮着我們的人文環境優勢,較好地發揮着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一學期以來,我們課題組集思廣益,共同制訂實驗研究計劃。實實在在地開展有助師生髮展、成長的課題研究活動;積極參與各級組織的研討活動,承辦省教學研討活動,並起到率先垂範的作用。廣東省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觀摩研討會於 2008年11月24日 在我校隆重召開,來自東莞、廣州、中山等地的全省各地代表參加了會議,省教廳的 楊建國 先生和佛山教研室的 姚淑華 老師、南海區教研室 黨朝亮 先生和各市、區的語文教研員親臨現場作指導。來自全省七個地區的七位老分別作課,我校的 杜小敏 老師爲 全省 老師代表展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課例――“樂讀清平樂”, 杜 老師聲情並茂地引領504班的學生遨遊在古色古香、韻味十足的古詞課堂中,該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累豐富,底氣豐厚,受到上級領導 和全體 老師代表的高度讚揚。 11月25日 ,我校圖文並茂的展板,最具特色的學生作品和精彩紛層的經典誦讀彙報表演,讓來賓們大飽眼福。交流研討期間,各地代表紛紛踊躍發言,研討氣氛濃郁。代表們表示收穫甚豐,從我校“師生齊學經典”中,他們找尋到了一條如何更好地開展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道路。我校“學經典,用經典”的濃郁學習氛圍深深地感染着全省的教師代表們。會後,省教廳的 楊建國 先生表示本次活動辦地相當成功,意義深遠,爲推動全省國小生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感謝上級爲我校創造了這麼多學習的機會,讓我們在自己家就能參與上級的培訓。通過這一系列教學研討活動,錘鍊了教師的新課程教育技能,同時也鍛鍊、培養了我們的學生。

二、以教研促進課題研究,以研究課爲突破口,努力提高實驗效果。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重視集體研討,集思廣益,博採衆長,老師們羣策羣力,智慧的火花在充溢。本學期,課題組老師以經典詩文的研讀作爲研究之重點來開展研究,老師們的經典詩文研讀指導各有千秋,巧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把誦讀、合作、探究作爲研究的主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六年級 張菁 老師上了一節文言文研究課――《伯牙絕弦》,課堂上巧妙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把誦讀、合作、探究作爲研究的主流, 廖梅 君老師以詩歌單元爲切入口,引導學生“走進李白”,“走進杜甫”,師生互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五年級 何玉玲 老師上了一節古詞知識課 、以生動活潑的活動形式向學生傳授有關古詞的的知識, 廖素健 老師則帶着學生走進了古詩探究之旅,領略古詩的魅力。一年級 許萍 老師專門上了一節認識象形字的研究課《口耳目》, 潘惠玲 老師也專門上了一節認識會意字的研究課《日月明》,帶動各班結合課本引導學生了解古人造字的智慧,感受漢字的有趣;三年級 樑 老師上《望天門山》一課時,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反覆品讀,讓學生真正融進古詩中,融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作情緒。接着讓學生根據詩中景物的特點,通過小組合作描繪畫中的內容。這樣,學生就輕輕鬆鬆學懂了這首詩。我們就是這樣,在日常教學中不斷潛移默化,讓中華傳統文化播種在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三、以開展綜合性學習爲研究特色,強調經典誦讀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本學期,我們繼續把經典詩文的誦讀與生活實踐,與學校德育緊密結合,讓經典誦讀滋潤孩子們的完美人格。各年級實驗班按計劃,繼續以《國小生必背古詩詞》爲載體,積累古詩。每個年級的實驗班還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積累經典文化,如:一年級背誦兒歌、二年級背誦成語和歇後語、三年級背誦古詩、四年級背誦繞口令、五年級背誦古詞、六年級背誦文言文等,利用課前、早讀和課外閱讀的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誦讀。現在,孩子們的言談、作文中常常無意識地說出的一、兩句古詩,讓我們感到分外高興。我們還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經典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一)一年級 何渭文 老師爲學生精心挑選了一本適合一年級孩子讀背的《365夜兒歌精選》,班上孩子已積累背誦了差不多100首。在孩子們的背誦中,實現了識字、閱讀、練口語的.綜合訓練,具有中國特色的兒歌童謠在孩子們的心中植根成長!一年級實驗班12月開展了“經典誦讀實驗班”的交流活動,交流背誦了積累的古詩、兒歌,營造經典誦讀氛圍,增強誦讀祖國傳統文化的意識,活躍了學生的身心。

(二)四年級全體學生開展了題爲“經典伴我成長”的讀書活動。同學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活動中。實驗老師會圍繞“古詩詞”組織同學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漫遊古詩王國》《古詩苑漫步》《古詩擂臺賽》常常使同學們留戀忘返,其中“報題背詩 ”、“ 據意說詩”、“ 摸物猜詩”、“ 活用古詩”等生動有趣的活動環節使同學們收益匪淺。

(三)五、六年級緊扣教材,靈活運用教材。分別開展了 “遨遊漢字王國”和“詩海拾貝,與詩同行”綜合性學習,深入地開展文化傳統教育,特別是字謎 歇後語 對聯漢字等知識的教育。活動中,老師們積極指導,學生認真圍繞小主題開展學習,從選定主題――制訂研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交流彙報――班級詩歌朗誦會――詩歌知識競賽――創作小詩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同學們獲益良多。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充分地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並提高學生策劃、規劃自己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每個班的研究成果各具特色,有609班、613班、605班、610班、606班交上了《研究作品集》,608、607班把計劃的制定、研究成果、收穫體會等進行歸納彙報,其餘各班也把自己班最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上交科組進行交流,在成果的彙報與學習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同學們遨遊在經典詩文的學習研究中所表現出來的興致、困惑與驚喜。我們還專門對在這次綜合性學習表現出色的每班五位同學進行表彰獎勵。

(四)課題組編輯了《中華文化傳統教育選編》印發給學生,利用校園廣播傳媒,以歌唱、小品、朗誦等形式,由廣播員帶領孩子們誦讀經典。每當午睡後,校園裏迴盪着朗朗的讀詩誦典的聲音,整個校園都浸染在濃濃的古典文化氛圍中。

(五)在我校剛剛結束的新年小主持人比賽中,我們的26位小主持人都分別爲在場的觀衆聲情並茂地朗讀了一首古詩詞,掀起了同學們誦讀經典的熱浪。

生活如一首詩、又如一個童話故事……面對生活的多彩,我們選擇了經典。

爲了讓每一位學生都親近經典,熱愛經典,我們將繼續與書爲友,與經典同行,讓同學們能在祖國優秀的經典文化中盡情遨遊!

標籤:學期 多篇 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