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範文站

社區基層治理工作總結匯報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社區黨委立足全面加強和改進基層治理,提出積極構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社區的基層組織體系、治理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快形成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型社區。去年以來,北門社區深入貫徹落實區委部署要求,立足社區情實際,堅持以人爲本的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初步探索出一條“把黨組織建在小區小區樓宇,融在樓院裏、服務送到家門口”的特色小區治理之路。

社區基層治理工作總結匯報

一、堅持統籌謀劃,完善小區治理的制度體系

社區作爲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其治理的效果和水平事關基層的和諧穩定。北門社區是一個建成比較早的老小區,焦點、熱點、難點問題多。社區緊緊抓住基層治理的主要矛盾,從去年底開始,根據“人口多、小區多、老人多”的區情實際,認真謀劃、積極推進,制定今年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施計劃、出臺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社區落實意見、全面加強小區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等,建立縱向到底“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橫向到邊的多元共治機制,完善工作保障、激勵制度,從抓基層打基礎着眼,從強末梢治源頭着手,把組織建在居民家門口,讓戰鬥堡壘作用發揮在居民的家門口,完善公共服務、優化人居環境,形成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以社會治理轉型有力推動社區建設轉型。

二、支部建在小區上,爲城市源頭治理“固本”

按照社區黨委佈置,黨支部協同、黨小組落實的工作思路,建好小區黨支部,選好小區“主心骨”,管好居民家門口的事,有力夯實黨在城市基層的組織基礎。一是形成“動力主軸”,從自上而下着力推動。推動形成縱向到底“四級聯動”工作機制。明確職能定位、工作責任,以聯席會議爲主要形式,構建上下貫通的聯動組織體系;建章立制,構建上下銜接(社區黨委、黨支部、黨小組、物業)的四級聯動制度體系,橫向到邊的多元共治機制, “主心骨”“貼心人”作爲提升小區黨支部組織力的強力抓手。着重從本小區居住的離退休幹部、在職幹部、優秀黨員志願者裏推選有威望、有熱情、有能力的居民黨員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開展“書記課堂”,實現小區黨支部書記培訓常態化。

三、管理融在樓院裏,爲城市源頭治理“聚力”

組織下沉有效地將黨的領導貫穿小區治理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通過政治領導、思想引領、羣衆組織、社會號召,有力促進了自治、法治、德治在樓院的融合,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新格局的形成。一是開展樓院協商,讓羣衆參與更方便。針對居民與物業之間矛盾尖銳,小區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停車難、收費難、小區環境髒亂差等物業難題,探索搭建小區自治平臺,以“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爲基礎,建立“黨羣協商議事會”。對沒有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由小區黨支部牽頭成立自管組,依託協商議事平臺,引導居民開展自治。通過共商共議共決,着力議好辦好小區環境衛生、停車管理等關鍵小事和民生實事,做到治理過程讓羣衆參與、治理成效讓羣衆評判、治理成果讓羣衆共享。議事會實施以來,先後解決了3個長期困擾居民和影響小區和諧的歷史遺留問題。二是突出“軟硬並舉”,讓羣衆感覺更平安。旗幟鮮明地建立小區黨組織領導下的依法治理制度,推動把自覺接受小區黨組織領導、加強自身黨建工作等內容按照法定程序寫入居民自治章程、業主大會議事規則和物業公司章程。引導居民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組織發動和引導小區居民、駐區單位,共同謀劃小區管理,制定居民自治公約、小區管理辦法,破除陳規陋習、弘揚公序良俗,培養居民的法治思維和規範意識。

三是傳承紅色基因,讓鄰里關係更和充分利用小區黨支部“接地氣”的優勢,因地制宜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讓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小區院落、走到羣衆心裏。

服務送到家門口,爲城市源頭治理“凝心”

充分發揮小區黨支部建在居民家門口的“一線”優勢,百姓生活服務更暖心,羣衆與黨組織更貼心。按照”一小區一陣地”的原則,靈活運用共享、購買、置換、租賃等方式在各小區建設鄰里中心,統一標識,作爲小區黨支部開展組織生活、服務居民羣衆的主陣地。各小區黨支部圍繞居民需求,依託小區鄰里中心,發動駐區單位、周邊商家、社會組織、轄區志願者爲居民提供從育幼到助老涵蓋醫療、教育、文化、養老等各方面服務。黨旗之下聚人氣、暖民心。開辦“鄰里食堂”,身體不便的小區老人足不出戶就解決了就餐問題。讓轄區內各類組織和黨員參與到小區治理中來,先後簽訂共建協議25份,認領惠民項目6個,對接服務32次。黨羣之間的心結解開了,小區羣衆之間的矛盾化解了,鄰里關係更加和諧。促使居民相識相知相依、融入融和融治,涵養培育“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氛圍。

偉大時代領航奮進,黨的建設永遠向前。在新的起點上,北門社區區將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砥礪奮進不忘初心,只爭朝夕不負使命,鍥而不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升級,加快建設幸福美好的新型社區提供堅強組織保證,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召開。